小麦蚜虫防治办法及时间

合集下载

小麦防治历

小麦防治历
20%三唑酮乳油稀释稀释800~1000倍均匀喷雾
己唑醇5%稀释600~800倍,10%稀释1000-1500倍,40%稀释3000倍。
盛收(粉唑醇)稀释1500倍均匀喷雾
金果立(烯唑醇)1500-2000倍喷雾
一般在中原地带,4月份防治小麦各种病虫害比价多,原因是4月份气温开始转暖,如果4月份持续干旱,注意5月份及时防治蚜虫。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历
生育期
防治对象
防治措施
备注
播种~冬前苗期
(10月中旬~12月中旬)
小麦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
75-100克黄龙秀丰伴侣(2%戊唑醇+70%吡虫啉)拌种50公斤;或者75-100克黄龙秀丰拌种50公斤
施用黄龙秀丰伴侣能够防病治虫。
小麦全蚀病、纹枯病、赤霉病
越冬期(12月下旬~2月
抽穗~灌浆结实收获期(4月下旬~6月上旬)
小麦蚜虫,麦蜘蛛
同上(吡虫啉系列,啶虫脒系列,吡蚜酮系列)
气温高,久不下雨容易导致蚜虫和麦蜘蛛的发生,
小麦白粉病,锈病,纹枯病,
赤霉病
50%多酮(枯霉特)稀释800~1000倍均匀喷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5%三唑酮粉剂稀释800倍均匀喷雾
25%三唑酮粉剂稀释1200~1500倍均匀喷雾
除草
返青拔节孕穗期
(2月下旬~4月中旬)
小麦蚜虫,麦蜘蛛
鼎铜:1500倍均匀喷雾
龙啸:3000倍均匀喷雾
黄龙鼎金:5000倍均匀喷雾
牛灵:1500倍喷雾
10%吡虫啉1000倍喷雾
在拔节期防止倒伏可施用15%多效唑12-15g/桶
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纹枯病,
三唑类系列产品

小麦主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小麦主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 麦蚜对湿度的要求因种而异。麦二叉蚜喜欢干燥,麦 长管蚜较喜湿,禾缢管蚜喜高湿。
发生与环境关系
• 风雨降雨
• 风雨降雨除直接影响大气温湿度而间接影响蚜 量消长外,暴风雨对麦蚜有直接的杀伤作用。
• 据统计,当一小时降雨达30毫米,伴随大风, 蚜口下降80%以上。
发生与环境关系
• (二)种群动态与寄主营养条件的关系
生活习性
禾缢管蚜:喜湿怕光,嗜食茎秆、叶鞘,故 多分布于植株下部的叶鞘、叶背,甚至根茎 部分。小麦拔节期开始危害,穗期危害加重, 密植麦田危害严重,有时会上升到穗部危害。
小麦蚜虫的发生与防治
• 二、分布
• 麦蚜发生成灾的地区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区:
• 1、麦二叉蚜常灾区
• 以南疆和甘肃河西地带为代表区域,该区气候 干燥,年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下。耕作制度为一 年一熟制。黄矮病流行频率高。
药剂防治
• 播种期防治: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 兑水700ml 拌种10kg。
–秋苗期防治: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000倍液、40%乐果乳油600-800倍液、 3%啶虫眯乳油2000-3000倍液、10%吡虫 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
小麦蚜虫的发生与防治
• 三、为害特点
• 小麦拔节、抽穗后 ,多集中在茎、叶 和穗部为害,造成 小麦灌浆不足,籽 粒干瘪,千粒重下 降,引起严重减产 。
小麦蚜虫的发生与防治
• 三、为害特点
• 据统计,每穗有10~60头蚜虫,可使小麦减产5.1~ 16.5%,大发生年份可超过30%。
• 麦蚜为害可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面粉粗蛋白、赖氨 酸、苏氨酸、维生素B1含量显著下降。
小麦蚜虫的发生与防治
• 4、麦长管蚜易灾区

小麦染上虫害怎么办?小麦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

小麦染上虫害怎么办?小麦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

小麦染上虫害怎么办?小麦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有着很好的种植效益。

而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虫害侵染,如蚜虫、红蜘蛛、蛴螬等,将严重影响到小麦的生长以及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当引起重视。

那么,小麦染上虫害怎么办?现将小麦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小麦蚜虫小麦蚜虫俗称油虫、腻虫、蜜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可对小麦进行刺吸危害,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及营养吸收、传导。

小麦抽穗后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

全世界各麦区均有发生。

主要危害麦类和其他禾本科作物与杂草,若虫、成虫常大量群集在叶片、茎秆、穗部吸取汁液,被害处初呈黄色小斑,后为条斑,枯萎、整株变枯至死。

防治方法:合理布局作物,冬、春麦混种区尽量使其单一化,秋季作物尽可能为玉米和谷子等;选择一些抗虫耐病的小麦品种,造成不良的食物条件。

播种前用种衣剂加新高脂膜拌种,可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冬麦适当晚播,实行冬灌,早春耙磨镇压。

作物生长期间,要根据作物需求施肥、给水,保证NPK和墒情匹配合理,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在孕穗期要喷施壮穗灵,强化作物生理机能,提高授粉、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60%吡虫啉格猛FS、20%乐麦拌种,以减少蚜虫用药次数、早春及年前的苗蚜,使用25%大功牛和除草剂一起喷雾使用、穗蚜使用25%大功牛噻虫嗪颗粒剂和5%瑞功微乳剂混配或单独使用。

二、麦蜘蛛麦蜘蛛别名红蜘蛛、火龙、红旱、麦虱子等,主要危害小麦、大麦、豌豆、苜蓿、杂草,麦蜘蛛春秋两季为害麦苗,成、若虫都可为害,被害麦叶出现黄白小点,植株矮小,发育不良,重者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采用轮作倒茬,合理灌溉,麦收后浅耕灭茬等降低虫源;在春小麦返青后,选当地发生较重的麦田进行调查,随即取5点,每点查33厘米,下放白塑料布或盛水的盆,轻拍麦株,记载落下虫数,当平均每33厘米行长幼虫投200头以上,上部叶片20%面积有白色斑点时,应进行药剂防治;喷粉可用3%混灭威粉剂或用1.5%乐果粉剂每亩1.5~2公斤;喷雾50%马拉硫磷2000倍,亩施75公斤药液;毒土40%乐果乳油每亩75克拌20公斤细土,撒在田间,48小时效果在80%以上。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小麦蚜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会给农田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田间对小麦蚜虫的计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措施来控制害虫。

目前,有许多方法可以进行小麦蚜虫的计数,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及其优缺点的讨论。

1. 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计数方法。

农民可以在小麦叶片上进行蚜虫的目测计数,记录每叶片上蚜虫的数量。

然后将每个样地的计数数据进行平均,得到整个田地的蚜虫密度。

优点:简单易行,不需要任何专业设备或技术。

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蚜虫数量。

缺点:工作量大,耗时长。

容易受个体差异、视觉判断差异和视力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计数结果不一致。

依靠目测计数很难准确区分大小不同的蚜虫。

2. 使用计数器:使用计数器可以方便地记录小麦叶片上蚜虫的数量。

农民可以通过手动点击计数器来记数,然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

优点:相对于直接计数法,使用计数器可以减少误差和劳动强度。

可以得到更快、更准确的计数结果。

缺点:需要额外购置计数器,增加了成本。

计数结果仍然会受到个体差异和视觉疲劳的影响。

3. 利用黄色黏板:黄色黏板是一种常用的监测小麦蚜虫的方法。

农民可以在小麦田间悬挂黄色黏板,蚜虫会被黏板吸附住。

然后可以对黏板上的蚜虫进行计数和统计。

优点:相对于直接计数法,利用黄色黏板可以减少个体差异的干扰,得到更准确的计数结果。

黄色黏板可以持续监测蚜虫的数量,可以及时发现害虫的变动趋势。

缺点:需要时间等待黏板上的蚜虫积累到一定数量才能进行计数。

黏板上可能还有其他昆虫或物质黏附,可能会干扰计数结果。

综合防治措施:除了进行田间计数外,综合防治也是控制小麦蚜虫的重要措施。

合理施肥、合理密度播种,增强小麦的抗病虫能力。

及时清除及焚烧蚜虫的养殖源,如野生草本植物等。

可以采用合理的化学防治方法,如喷洒杀虫剂等。

小麦蚜虫的田间计数是调查和研究害虫密度的重要工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

农民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数,根据计数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蚜虫对小麦的损害。

小麦蚜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小麦蚜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小麦蚜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小麦蚜虫是小麦上一种常见的危害性害虫,其发生规律如下:
1.生活习性:小麦蚜虫多在春季出现,成虫及若虫在广范的小麦上发
生大量的吸食活动,导致小麦叶片萎缩黄化,影响小麦生长发育。

2.生长繁殖:小麦蚜虫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一般一年可产生数代,其产卵时间长达四个月左右,一般每年5~6月份为高峰期。

针对小麦蚜虫的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
1.生物防治:利用其天敌对小麦蚜虫进行常规控制,如斑翅蝽、寄生
蜂等。

2.农艺措施:在小麦生长期间,适当调整土质、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加强灌溉管理,定期清理园区。

3.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预防和杀灭小麦蚜虫,但请注意用药
剂量,并根据当地气候和小麦品种确定合适的药剂。

4.多方面联合防治:结合上述多种方法进行小麦蚜虫的防治,既能达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减少环境污染,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小麦各时期病虫害防治表

小麦各时期病虫害防治表

小麦锈病
小麦白粉病
小麦锈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会破坏麦株的叶 鞘和叶片,导致小麦减产和品质下降。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会破坏麦株的 叶片和叶鞘,导致小麦减产和品质下降。
成熟期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灌 溉和密植,增强小麦的抗病虫
害能力。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控制麦 田害虫的种群数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有效地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02 03
化学防治
使用杀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治纹枯病、条锈病和赤霉病。可以使用氟硅 唑、三唑酮、多菌灵等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防治 。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制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如使用枯草芽孢杆 菌可以防治纹枯病和条锈病。
返青拔节期小麦病虫害防治时间
土壤处理
使用土壤消毒剂或有机肥料进 行土壤处理;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精 耕细作等。
播种期小麦病虫害防治时间
01
02
种子处理
播种前1-2天进行;
土壤处理
整地前进行;
03
农业防治
整地前进行。
02
返青拔节期
返青拔节期小麦病虫害类型
纹枯病
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返青拔节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通过土壤传播,对小麦的危害 非常大,可以导致小麦的枯白穗以及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如杀螟松、辛硫磷等 喷施麦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 延。
成熟期小麦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用药
选择符合规定的安全、高效、低毒的农药,避免对人畜和环境的 危害。
注意用药时机

【农业】一篇文章看懂小麦蚜虫,附详细防治方法

【农业】一篇文章看懂小麦蚜虫,附详细防治方法

一篇文章看懂小麦蚜虫,附详细防治方法小麦蚜虫是危害小麦生长的第一害虫,它是卵生繁殖生长的一种昆虫。

也称腻虫、油虫。

蚜虫是以孤雌生殖的方式繁衍后代的,这就是很多昆虫的神奇之处。

一、麦蚜虫的属性1)春夏时期麦蚜虫产卵:孤雌生殖就是蚜虫不需要雄性和雌的交配,就能够受孕产卵的一种生育现象。

在春夏时期温暖时,麦蚜虫它自己体内的基因,就可以使染色体复制自己的DNA,因此,它不需要雄性的精子和自己卵子的结合,就可以独立的产生受精卵。

麦蚜虫的雄性极少,也可以称它们为母系群体。

通常情况下麦蚜虫是在温暖的气候里才能实现孤雌生殖。

比如无越冬期的南方,一年四季都会采用孤雌生殖的方式产卵。

2)冬季时期麦蚜虫的产卵:但麦蚜虫并不是绝对的孤雌生殖,有时它也需要与雄性交配后,才能产生受精卵。

比如:到了冬季寒冷的时候,麦蚜虫就需要雄性和雌性的交配才能产生受精卵。

有些地方的麦蚜虫,大都以幼虫的形式躲藏在麦苗根部的麦叶下面,或土壤的缝隙里越冬。

而较为寒冷的地方,麦蚜虫通常会把卵产在麦苗的枯叶上,或杂草上以及农作物的烂秸秆上和土壤的缝隙里越冬。

麦蚜虫主要采用针刺的方式吸食小麦茎杆、枝叶以及小麦灌浆期时嫩穗的汁液来生长繁殖。

汁液也相当于人的血液,因此,小麦如果任其吸嗜其汁液就会因枯萎衰竭而死。

二、麦芽虫的种类小麦蚜虫一般分为两大类:a.麦长管蚜;b.麦二叉蚜。

虽说是两类但它们长的很像似。

1.麦长管蚜麦长管蚜虫分无翅膀蚜虫和有翅膀两种。

无翅膀的蚜虫体长大约在3毫米左右。

为长椭圆形身体,身体为草绿色或橙红色的。

但头部是红色或褐色的,黑色的触角配合着锋利的针刺,在吸嗜麦茎的汁液时很机动灵活。

有翅膀的长管蚜虫体形稍短,大约在2毫米左右。

嘴巴也稍短,眼睛微红肚子为长形的园筒形状,尾巴上有9根左右的毫毛。

长管蚜虫不怕阳光,一般集聚在麦叶的正面或嫩麦穗籽粒的空隙里。

2.麦二叉蚜虫麦二叉蚜虫主要是发生在广大地域的小麦种植区内,也算是小麦的专生害虫。

对小麦的危害也最大。

蚜虫是什么,蚜虫的防治方法

蚜虫是什么,蚜虫的防治方法

蚜虫又叫蜜虫,腻虫,是植食性昆虫,也是最有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种类较多,其中有很多种对农业,园艺业的危害较为严重。

尤其是危害小麦,燕麦,大麦等农作物。

发现后一定要尽快采取措施进行救治,否则繁殖速度快,危害更为严重。

防治的时候可用药物,人工以及天敌进行防治。

一、蚜虫是什么
蚜虫又叫蜜虫,腻虫,是植食性昆虫,也是最有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它的种类比较多,现已经发现4400多种,其中250种对农业,园艺业的危害较为严重。

尤其是对小麦,燕麦,大麦等农作物。

另外,它的分布范围也很广泛,但主要是集中在温带地区。

二、防治方法
1、药物防治:若是发现大量的蚜虫,可喷洒农药进行防治。

药物用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40%吡虫啉水溶剂1500~2000倍液或者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都行。

还可用洗衣粉,尿素和水进行混合喷洒,连续喷洒两三次就能见效。

2、人工防治:在秋冬季的时候可在树干基部上刷白,从而可防止蚜虫产卵。

还要结合修剪,剪掉残花,枝梢并集中烧毁。

春季发现
有少量的蚜虫时就要用刷子刷掉,避免继续繁殖。

3、保护天敌:它的天敌有很多,例如瓢虫,寄生蜂,草蛉等,对蚜虫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因此平时施药的时候要少施加广谱性的农药,避免杀死天敌。

若是有条件的还可人工饲养蚜虫的天敌,释放在蚜虫活动多的地块,可有效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蚜虫防治办法及时间
小麦蚜虫俗称腻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害虫之一,小麦蚜虫是近年来各种植小麦地区常造成为害,特别是以肥水条件较好,生长茂盛的田块发生为害较重。

受害后出现黄色小斑点,麦叶逐渐发黄,麦粒不饱满,严重时麦穗枯白,不能结实,甚至整株枯死,严重影响产量。

小麦蚜虫的防治措施:
1、清除田间杂草与自生麦苗,减少麦蚜的适生地和越夏寄主。

2、多系品种和品种混合可以增加麦田生物多样性,如蚜虫天敌的种类和数量。

3、每亩用吸而盾24克,兑水30公斤,进行均匀喷雾,即可防治小麦蚜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