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数学知识梳理代数

鲁教版初中数学知识梳理代数
鲁教版初中数学知识梳理代数

初中数学知识一(代数部分)

目录:一、数及运算。二、代数式。三、方程。四、不等式。五、函数

一、数及运算

1 —1数新的扩充

初中一开始引入《负数》的概念,数的范围由零和正数(正整数和正分数),扩充到《有理数》,以后再引入《无理数》的概念,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充的

《实数》(七册上)。最后一次引入《虚数》的概念。数的范围由实数扩充的《复数》。这是高中学习的内容。

1 —2实数的运算

实数有六则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其中减法运算的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这样加、减法看做同一种运算,它们满足:

结合律:(a+ b)+ c= a+(b+ c)

交换律: a + b= b+ a

又除法的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这样把乘、除看做同一种运算。它们满足:

结合律:(a ? b)? c = a ? (b ? c)

交换律: a ? b= b ? a

分配律:a ? (b+ c)= a ? b+ a ? c

m ___

又有分数指数的的意义,a n= n a m(a> 0,m>0,n >0)。这样乘方、开方又统一起来。

对于乘方运算,要熟练理解和掌握以下概念:乘方,幕,底数,指数(第六册上)。求n个相同的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幕。a n叫幕,a叫底数。N叫指数

n

n

a a a a

开方的概念:如果x =a(n > 1是正整数),已知a和指数n,求底数x的运算叫开方。开方运算的结果叫方根。X叫做a的n次方根。记坐n a。

方根的性质:

①奇次方根:正数的奇次方根是正数。3 27 3。负数的奇次方根是负数。

3 27 3。零的奇次方根是零3 0 0。

②偶次方根:正数的偶次方根是两个互为相反的数。x2 16则x 4 16 2。

负数的偶次方根无意义。零的偶次方根还是零。

③算术根:正数的正方根叫做算术跟。n a,(a On 1整数)。零的算术根是零。

开平方(七册上)和平方根的概念要熟记,一个整数a 有两个平方根,记作土、. a , 其中+ ,a 叫做算数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开立方,正数的 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1 — 3数轴和绝对值(六册上)

数轴是有原点、长度单位、方向的直线。任何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 示。在数轴上比

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一个点都表 示一个实数。就是说,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绝对值,几何意义是一个数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 距离。

a a 0

a = a a 0

0 a 0

1 — 4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六册下)。这部分内容要很好了解。

二、代数式

代数式包括(1)整式,(2)分式,(3)根式。

2— 1整式包括单项式和多项式,有关概念要了解,单项式的次数、多项式 的次数(六册

下)

2 — 2整式的加减运算

整式的加减运算满足结合律、交换律。法则是: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是整式的加减运算的核心。

2—3幂的运算

同底数幕相乘: m

n m n

a a a 。

幂的乘方: m

n

mn

a

a

积的乘方: n

n

n

ab a b 。

同底数幕相除: m

n

m n

a a a

(a 0 )。

负指数: p 1 a

a p

(a 0 p 是正整数) 零指数:

a 1

(a

0)

分数指数:

m a 下n ?a m

a 0, m > 0,n > 0)

2—4整数的乘除运算

整数的乘除运算包括: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 多项式、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要熟记它们的运算法则。以上 运算满足,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要熟记乘法公式。

(a + b)(a —b)=a 2- b 2

2=a 2+ 2ab + b 2 2=a 2-2ab + b 2

3=a 3+ 3a 2b — 3ab 2+ b 3 3=a 3— 3a 2b + 3ab 2— b 3

(a + b)(a 2— ab + b 2)=a 3+ b 3

(a — b)(a 2+ ab + b 2)=a 3— b 3 2— 5分解因式

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分解因式。 分解因式和乘法是互逆

运算。这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知识,必需熟练的掌握。

(1) 提取公因式法

例 —6n3n2— 3n2n3+ 12n2n2=— 3n2n2 ( 2m + n — 4 )

注,第一项的符号为负时,将负旦 内各项都要变号。公因式的系数应是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同字母的指数最低的

(2) 公式法

x 2

(3) 十字相乘法

二次三项式可以用十字相乘法。

(4) 分组分解法

对于多于三项的多项式,应先用分组分解法,再提取公因式,或用公式法

2 2 2

…x y z 2xy 2yz 2xz 例

2 2

x y 2z x y z x

(按比例拆项法)

…x 3 x 2 12 x 3 2x 2 3x 2

例 2

x x 2 3x x 2 6 x 2 注,系数比为1: (-2 )

4

x

3x 3 2 x 3x 2 4 x 2x 3 —

x x 2 2

x x 2 x x 2

x 2 3 x

2 x x 1 x x 2 x 1 x 2

1 x

2 x 2 2 2

x 2xy y 2yz 2xz z 2

y z

6x 6x 12 2

x 2 x 3x 6

? 3 y* 2 2 y* c

x 2x x 2x x 2

c

c 3

2 x

x 2 x 2 x x x 1 2

2 x x 1 x 1

1 2 x 1

2 6分式(八册上)

(1) 概念

(a + b )

(a — b) (a + b) (a — b) 号一起提出,使括号内第一项为正,但括号 字母应提取各项相 3 x

2

x xy

3

2

y 2

y

3 y

2

x xy 3

y

2

y

例 1 y 20y 2

20y 2

y

4y 1 5y 1

4y

x 1

5y -1

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 (或都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代数式,

分式的值不变

符号: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最简分式: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这样的分式称为最简分式。

求代数式的值:一般先化简,再求值。

整理有,

二当 x 4时,分子1 一 °,而分母3x 2 x 4

°,

x 1

故x 4时分式的值为零。 (2) 分式的乘、除法

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 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再与被除式相乘。

(3) 分式的加减法

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相加 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再运算。

2— 7二次根式(八册上)

(1) 带有二次根号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女口 .5, a , . x 3 (2) 根式的性质:

基本性质 n a m np a mp

a 0,m

n 、p 都是正整数,并且n 1

乘积的算术根

n

.ab n

a n

b a 0 b

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例如,

为0.

2a

2

,分式的分母不能

5 x

例 当x

取何值时,分式3x 2 x 1

有意义?它的值等于零?

x 4

解: ① 令 3x 2 x 4 0 及 x 1

由 3x 2

x 4

0 得花

1 或

X 2

4

3

由 x 1 0得 x 1

1

?

当 i x

1 和

x

-时, 分式才有意义。

3

令分子为零,即1

分式的算术根n a

a 0, b

n b

根式的的乘方n.a 'm n a m a 0

根式的开方

mn

.a

(3)最简二次根式

① 被开方数的指数和根指数是互质数。

② 被开方数的每一个因式的指数都小于根指数。 ③ 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4.6 8

a b c

d 10

同类根式:几个根式化成最简根式后,如果它们的被开方数相同,根指 数也相同,

这几个根式叫做同类根式。(与根式前面的系数无关)

同次根式:根指数相同的根式叫做同次根式。(与被开方数无关) (4)根式的运算

① 根式的加、减法。把各根式化成最简根式后,再 合并同类根式 ② 根式的乘、除法。把各根式化成 同次根式后,再应用公式

n

;a 灯b v'ab a 0 b 0,二a 0 b 0

V b F b

例 计算 4 2 3 解:原式= ,.3 2、. 3 1 .3

1 2 i3 1

例计算 5 2 6 解:原式=.、3 2-. 3 2

2

3 \ 2 2 . 3 2

(5)分母有理化

把分母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1

例 一

3

2

va

例化简6

解:原式=6

a 2

b 3

c 4 2 a 2b 3c 4 3

a 2

b 3

c 4d

d 5

d 5

d 6

b

C 3a 2cd d 2

(x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