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口结构图

合集下载

人口年龄结构图和人口年龄三角形图解读

人口年龄结构图和人口年龄三角形图解读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判读类型形状人口增长特点未来人口增长趋势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年轻型增长型呈金字塔形少年儿童比重大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比较高迅速增长014岁占40以上65岁及以上占4以下传统型高低高成年型稳定型像清真寺的顶部塔形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出生率死亡率差不多稳定在零左右的增014岁占304065岁及以上占47现代型老年型衰退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变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出生率长期下降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呈负增长人口缩减014岁占30以下65岁及以上占7以上现代型10人口变化人口变化有一定的惯性有一定的惯性在不同年龄段在不同年龄段又有不同的死又有不同的死亡率不同年亡率不同年代的人口金字代的人口金字塔图呈现出不塔图呈现出不同形态
2、将来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3、将来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 A.A国 B国 C.C国 D.D国 4、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 A.A国 B.B国 C.C国D.D国
( A )
( D ) ( B )
读下面甲图和乙图,回答5~8题
5、中国目前处于甲图四个阶段中的 A.a B.b C .c D.d 6、印度目前处于甲图四个阶段中的 A.a B.b C .c D.d 7、乙图中与甲图中的阶段d一致的是 A.a B .b C .c D.都不是 8、下列国家位于阶段d水平的是 A.巴西、日本 B.德国、澳大利亚 C.尼日利亚、蒙古 D.埃及、南非
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
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育 龄人群比重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预 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是负增长。其 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低—低—低”模
式,一般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如德国。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判读

人口(共29张PPT)地理八年级上册

人口(共29张PPT)地理八年级上册
2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亿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1949年以前的人口增长特征。2.1949年以后的人口增长特征,及其原因。
读图分析我国近现代人口增长情况及原因
增长缓慢
增长迅速
增长缓慢
增长迅速;原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议一议
人口众多会对我国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有利影响
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不利影响
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压力。
议一议
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但1982年开始人口增速明显放缓,试分析原因。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目的: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措施:晚婚、婚育、少生、优生成效:使“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了5年
1.下图是四幅人口曲线图,与我国实情相符的是( )
我国已完成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下图为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2、3题。2.2010-2020年( )A.0~14岁人口数量减少B.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C.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D.全国人口增长超过1亿3.人口普查可以( )①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 ②查清人口结构的状况③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④提供人口政策制定的依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算一算
法定结婚年龄:男性22周岁 女性20周岁
(晚婚:比法定晚三年)
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说一说
下图示意近百年来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的变化。描述变化趋势,并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人口新样态+课件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人口新样态+课件

(2023年山东卷)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 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 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该市的常住 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成 下面小题。
当今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因 此具有类似常住人口变化状况的地级市,一般具有 相似的经济发展趋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中国人口新样态
关注人口问题 共建美好家园
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 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中国人口数 量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连续2年人口 负增长,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其中 城镇常住人口932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 902万人,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 1110万人,死亡率为7.87‰;自然增长 率为-1.48‰。
2015-2022年各孩次出生规模
1971两个正好 1980只生一个 2011双独二孩 2015单独二孩 2016全面二孩 2021放开三孩
(生育政策短期略有影响,长期看生育意愿仍处于低迷。 少数民族地区没有人口生育政策限制,对多孩影响较小)
关注未来,关注人口问题
我国七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图
年龄
2023年中国人口金字塔图
图中2000年0-14岁约为18%,65岁以上约为9%,15-64岁约为73%,总值为100%。 ③
真题重现
(2023年山东卷)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 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 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该市的常住 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成 下面小题。
市辖区人口增 长了近20%,说 明有人口迁入
三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技巧
2.三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三个绿色箭头①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ch2)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ch2)

二、人口增长与分布 (二)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
1.衡量指标: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7亿 试推算我国的人口密度
1370000000人/9600000平方千米≈142人/平方千米
二、人口增长与分布
从气候、地形、水资源、海陆位置、 经济、历史其中之一分析东部地区人 (二)人口的分布 2.分界线 3.原因 口稠密的原因
二、人口的增长与分布
(一)人口的增长 1.我国人口的增长深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2.自然增长率的起伏很大
思考:衡量人口自然增长的指标?
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1000‰ 自然增长率= × 总人口 (出生率 -死亡率) 2012年中国的自然增长率约为4.79‰
3.目前处于低增长率阶段(特点)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2.分析“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及人口流向示意图”中区域间人 口大规模迁移的主要原因。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城乡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导 致农村向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大量劳务迁移。 3.根据资料二分析:广州已处于人口 老龄化 阶段,试分析这一 人口现象将会对广州的经济和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财政压力增大,青壮年负担加 重。同时,人口老龄化还会改变社会的储蓄和投资行为,造成社 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 4.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分析:该地区人口大规模迁移对广州市的 有利和不利影响。 有利:劳动人口增加,有利于广州城市建设,促 进广州城市化进程,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紧 张,促进广州市场活跃,带动消费。 不利: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社会治安带来问题, 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带来压力。
迅速提高。资源、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
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及分布图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及分布图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分布背景介绍编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政府(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间却无平等可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中国政府采取不同方法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行民主改革,并在50年代末完成。

这场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制度,使千百万少数民族群众翻身解放,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曾经长期被压迫、遭歧视的少数民族真正变成了国家的主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些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形态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度或封建农奴制度下的少数民族,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跨越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鸿沟,跨入了现代社会。

分布特点编辑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人口数目编辑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2019年中国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分析,城镇化率和老龄化程度实现“双增长”「图」

2019年中国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分析,城镇化率和老龄化程度实现“双增长”「图」

2019年中国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分析,城镇化率和老龄化程度实现“双增长”「图」一、2019年我国人口概况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

2011-2019年中国大陆总人口数量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

2013-2019年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人口结构分析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527万人,女性人口6847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5(以女性为100)。

2013-2019年中国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2011-2019年中国总人口性别比走势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三、城乡人口数量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城市化经历加速发展阶段。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持续增长,推动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农村居住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将大幅下降。

中国城市化率从1990年的26.44%持续上升到2019年的60.60%,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但远超同期印度水平。

未来几年中国城镇化率将持续增长,城镇化的速度将继续平稳下降,预计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以上。

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减少1239万人。

2013-2019年中国城镇和乡村常住人口数量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2011-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2019年,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2.80亿人,比上年末减少61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36亿人,比上年末减少515万人。

2022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

2022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

2022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中国平均寿命将超过77.7岁。

到2022年,中国国民人的平均寿命将超过77.从7岁到2030年,城镇居民的关键健康指数水平已进到高收入地区的行业2022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人口分布如下: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

2021中国人口年龄分布图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 1、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2、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3、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

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

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

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其它类型数据分布1、从户别人口来看,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

2、在人口地区分布方面,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

3、在性别构成方面,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

4、在受教育程度人口方面,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

人口统计图表判读专题-PPT

人口统计图表判读专题-PPT
异常变化——三种情况 ②处(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加)
可能原因: a.就业人口大量迁入; b.升学人口大量迁入。
六.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方法:
异常变化——三种情况
③处(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
可能原因: a.战争导致大量男 性死亡; b.钢铁厂、纺织厂
图1中,青壮年人口性别比例是男多女少,原因可能 是由于大量的青壮年男性人口迁入所造成的。而图2 中,青壮年人口性别比例是男少女多,原因可能是 由于近期发生过战争,夺去了大量的青壮年男性的 生命所致。
2、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乙中的( )
A、I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Ⅳ阶段
19
六.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方法:
异常变化——三种情况 ①处(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
可能原因: a.计划生育导致出 生率突然降低; b.重大灾害导致死 亡率上升; c.人口大量外迁。
六.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方法:
23
结构类图(包括扇形图、饼状图等):
七.饼状图:
圆形图(包括扇形图、 饼状图等),是以几 何图形——圆形的面 积大小,表示地理数 据资料的统计图表。 这种图表在反映总体 内部结构时更为清晰。
24
八.扇形图
1964~2000年中国 各年龄段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变化图
25
学以致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学以致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 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 已持续14年。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 完成1-2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人口结构图
根据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数据,中国在1999年就进入了少子化社会(人口出生率低于15.0‰),并在2002年快速进入了严重少子化社会(人口出生率低于13.0‰),之后继续下降,直到现在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一直低于13.0‰;中国进入严重少子化社会已经持续了近十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887‰),可知:10-14岁(1994年~1998年出生)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低于7%(人口出生率低于14.0‰),约在1994年就进入了少子化社会;5-9岁(1999年~2003年出生)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低于5.5%(人口出生率低于11.0‰),约在1999年便快速进入了超少子化社会(人口出生率低于11.0‰);中国进入超少子化社会已经持续了十多年!!
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了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可知:①少子化严重(注:少子化与老龄化有本质的区别;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少子化,是生活压力加大和及时行乐盛行的必然结果,是家灾国难的开始!)。

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为超少子化;15%~18%,为严重少子化;18%~20%,为少子化;20%~23%,为正常;23%~30%,为多子化;30%~40%,为严重多子化;40%以上,为超多子化。


②总和生育率极低。

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总和生育率接近3.10-2=1.10;实现代际均衡的总和生育率,在发达国家为2.13,在发展中国家为2.30;实现代际低增长的总和生育率,在发达国家应达2.2胎;在发展中国家应达2.3胎~2.5胎(蓝领二胎,中产三胎,少数多胎或少胎)。

)。

2008年中国人口结构如下图:
帖子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