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工作四个目的和三个关键点4.13
企业降本增效工作方案

企业2016年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工作方案根据国家局2015年行业企业管理工作会议及全区2015年企业管理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行业精益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精益管理做除法”的工作要求,牢牢把握“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是内功”的基本定位,深挖潜力,降本增效。
为落实企业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工作要求,积极围绕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降本增效是深入贯彻行业“精益管理做除法”的管理理念,是把握“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是内功”的管理手段,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我们要全面贯彻国家局和区局企管会议精神,抓基层、打基础,眼睛向内、苦练内功,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投身到节约挖潜、堵塞漏洞、降本增效上来,构筑成本优势,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降本增效工作目标降本增效重点实现五个“目标”,即:(一)在卷烟销售过程中,实现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经营理念,节约经营费用,提升品牌结构和提高税利的目标。
(二)在烟叶生产过程中,实现进一步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提高烟农收益和烟叶经营效益的目标。
(三)在物流分拣配送过程中,实现进一步降低分拣配送成本,优化线路,减少配送组,提高配送车辆装载率的目标。
(四)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实现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精细管理和降低可控费用的目标。
(五)在安全控制过程中,实现进一步加强安全措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和安全死角,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目标。
三、降本增效工作要求及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1.市局(公司)成立精益管理降本增效领导小组,负责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工作的部署、组织与协调。
组长:XXX副组长:XXX、XXX、XXX、XXX、XXX成员:各单位(部门)负责人。
主要职责如下:(1)负责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工作总体推进;(2)负责解决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工作推进和实施过程中的障碍;(3)负责为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工作推进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
企业降本增效的方法和措施

企业降本增效的方法和措施企业发展如何在支出少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效益,节约成本而不牺牲绩效是企业的本质要求。
节约成本和获得效益是一个矛盾点,双方的相互抵消决定了企业运营的现状,因此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益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与上升动力。
一、约束成本1.积极采购政策:采购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采购策略有助于企业有效控制成本,积极布局好企业购买管理,从而形成统一采购,规范采购,节省采购成本,实现节约。
2.促进生产效率: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应尽量使用自动化生产工艺,利用最新技术进行改造、升级,减少生产设备的折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全面控制人工成本:发挥员工的潜力,实行科学的技术与管理改革,极大地减少人工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节约最大的资源,达到节约的目的,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4.合理约束管理费用:要有效控制管理费用,企业应实行科学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各类管理单位及管理人员的社会负担,使管理费用符合合理的要求,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
二、增强效益1.优化产品结构:优化产品结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方法。
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深入研究产品市场,科学制定产品结构,把握营销市场,选择合适的产品结构,减少产品投入,提高产品效益。
2.实施技术改造:技术进步是提高企业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所在。
应抓住技术突破,推进资源效率、环境友好型发展,加强低能耗技术研发,控制最低产量成本,实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
3.改善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手段。
企业应根据企业实际,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管理,实行科学的管理,改善管理手段,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强化品牌建设:企业强化品牌建设可以提高企业价值,扩大市场收益,充分利用品牌资源,使企业实现提高效益的目标。
因此企业应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升企业知名度,把品牌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发展,增强企业影响力,使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降本增效措施执行情况季度总结围绕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工作思路行动方案工作成果五个方面

降本增效措施执行情况季度总结一、工作目标降本增效措施是为了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本季度,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目标:1.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2.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3.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用率;4.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采购成本;5.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减少次品率。
二、工作标准我们根据工作目标制定了以下工作标准:1.制定详细的成本控制方案,并定期评估执行情况;2.设立效率改进小组,对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3.设计资源配置方案,确保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4.与供应商进行合作,寻求更优惠的采购合同;5.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三、工作思路为了实施降本增效措施,我们采取了以下工作思路:1.分析成本结构,确定成本降低的关键点;2.针对工作流程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浪费和低效的环节;3.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每个资源得到充分利用;4.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5.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持续稳定。
四、行动方案本季度,我们采取了以下行动方案来达成工作目标:1.成本控制方案:设立成本控制小组,定期评估每个环节的成本情况,制定相应的降低成本措施;2.效率改进方案:成立效率改进小组,对每个工作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3.资源优化方案:制定资源分配方案,确保每个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4.供应链管理方案:与供应商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采购合同;5.质量管理方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监控和培训。
五、工作成果本季度,我们通过执行降本增效措施,取得了以下成果:1.生产成本降低了10%,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2.工作效率提高了20%,减少了浪费和重复劳动;3.资源利用率提高了15%,降低了资源浪费;4.采购成本降低了8%,减少了企业开支;5.质量管理得到了改善,次品率降低了5%。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本季度的努力,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标。
降本增效工作四个目的和三个关键点4.13

专案改善四个目的和三个关键点12012年推动专案改善的四个目的1实现降本增效吨钢成本降低100元
专案改善四个目的和三个关键点
1、2012年推动专案改善的四个目的
(1)实现降本增效,吨钢成本降低100元;
(2)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建立逻辑思维的能力; (3)专业人员建立从原理上分析问题并结合现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带领大家制定和实施工作方案的过程中教会对方如何制定和实施工 作方案。 2、专案改善推动的三个关键点: (1)厂/处长要引导专业人员知晓专案改善四个目的; (2)各个专案组投入时间,组织讨论并书面化; (3)厂/处长组织专案检讨,找到真因,措施到岗位,识别出不认真参 与的人员。
降本增效工作实施方案

降本增效工作实施方案
降本增效工作是指通过改进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下面是一个降本增效
工作实施方案的示例:
1. 制定降本增效目标和指标:确定具体的降本和增效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指标来衡量工作的进展和结果。
2. 流程优化:分析现有的工作流程,找出瓶颈和低效环节,并进行优化和改进。
可以采用一些流程改进工具和方法,
如价值流图、流程图、Lean方法等,来帮助识别问题和提
出解决方案。
3. 成本控制:通过审查成本结构,找出成本高的项目或部分,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可以通过采购谈判、合理利
用资源、降低库存等方式来降低成本。
4. 提高工作效率:对工作流程进行合理的分工和优化,提
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可以通过培训和技能提升、
引入自动化工具和系统等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
5. 管理创新: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通过项目
管理和团队合作来推动创新的实施。
可以建立一个创新管
理的机制,包括设立创新奖励、组织创新活动等,来鼓励员工的参与和贡献。
6. 监督和评估:建立评估和监控机制,定期对降本增效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
可以制定一些关键绩效指标和监控指标来进行评估,同时对工作进行反馈和改进。
以上是一个降本增效工作的实施方案的一个示例,具体的实施方案需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定制。
“降本增效”活动实施方案

降本增效实施方案按照集团公司管理提升工作和“质量效益年”的总体部署,我公司将开展全员参与、全过程、全覆盖的降本增效活动,为确保该活动的顺利开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此方案。
一、开展降本增效活动的必要性、目的和目标集团公司适时开展降本增效活动,意义极为重大。
公司将通过树立成本意识、分析成本要素、优化工艺过程、加强现场管理、节约成本费用、合理制定最佳定额等途径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公司总体目标:利润在年预算的基础上增加5%。
其中,吨矿加工成本在年预算的基础上下降5%,管理费用可控部分在年预算基础上下降5%。
二、开展降本增效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关于“质量效益年”的工作部署,坚持责任划分、落实到位的工作理念,突出“成本效益”原则,着重解决影响公司效益的根本问题。
(二)总体要求一是完善组织体系;二是完善责任体系,上至公司高管,下至普通员工,层层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划分,树立全员成本管理的意识;三是加强成本要素分析,发现问题,发掘潜力;四是制定降本增效目标,明确重点攻关课题。
即要明确总体的降本增效目标,还要细化开源增效和降本增效目标,重点放在金、银、铜、硫等元素的提取率、回收率、设备运转率、劳动效率、作业成本和变动费用的控制上,并明确各分项目标;五是建立成本费用定额体系,细化到最小核算单元;六是规范各类业务,健全各类业务操作规范和流程;七是完善奖惩体系,将降本增效目标纳入考核范畴,重奖重罚,奖罚分明,保证效果。
三、降本增效活动的步骤根据集团公司的安排,我公司降本增效活动分阶段、分专题、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从2013年2月至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具体安排如下:(一)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2月2日至3月15日)(二)第二阶段:分析排查阶段(3月16日至4月30日)一是根据企业实际进行要素成本分析。
根据成本分析,深挖企业增收节支方面的潜力,查找出公司在工艺管理、技术指标、科技进步、劳动效率、传统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潜力,依据分析中查找出的节点性问题,成立专题组,定目标、定人员、定期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降本增效工作落到实处。
降本增效实施方案

降本增效实施方案近年来,降本增效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压力的增大,企业必须想方设法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保证自身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降本增效实施方案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一、认清“降本增效”的重要性降本增效,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从而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一种方法。
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降本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成本压力,增加收益;第二,增效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顾客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制定降本增效实施方案的原则要制定出一份实用的降本增效实施方案,就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了解企业的当前情况。
包括企业的发展历程、经营状况、市场竞争力、财务状况等方面。
2.确定降本增效的目标和指标。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明确降本增效的目标和指标,以便衡量实际效果。
3.正确认识降本增效的工具和方法。
企业要综合考虑利用成本控制、资源优化、流程优化、技术改进等多种方法实现降本增效。
4.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降本增效方案要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才能够为企业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
三、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具体实施降本增效方案的关键在于制定的具体方案,包括:1.财务管理方案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政策,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控制资金流动,确保企业的财务风险可控。
2.资源优化方案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优化管理,使得资源能够充分利用,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3.流程优化方案对生产流程、管理流程、销售流程等进行优化调整,提高流程效率,降低流程成本。
4.技术改进方案注重技术改进方案,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四、降本增效的注意事项在制定和实施降本增效方案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定降本增效方案不应牺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是要针对企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来推进。
2.把握量力而行的原则企业制定实施方案时需要考虑企业自身实力,量力而行,不可盲目决策,以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降本增效措施-工作思路

降本增效措施一、降本增效概述1.1 定义和重要性降本增效是指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管理策略。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
降本增效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降本增效的方法降本增效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采购流程:通过集中采购、长期合作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2)精细化生产管理: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
(3)质量管理:通过加强质量检测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废品率,降低质量成本。
(4)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效率等方式,降低人工成本。
(5)财务管理:通过加强预算和成本控制,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财务效益。
二、供应链管理2.1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企业的供应商、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和优化的过程。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通过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优化物流配送等方式,实现企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采购成本控制采购成本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可以通过集中采购、谈判、优化采购流程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采购计划,避免库存积压和浪费,提高采购资金的利用效率。
2.3 供应商选择和评估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具有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同时,企业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以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和服务。
2.4 库存管理和优化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合理安排库存数量和结构,避免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的发生。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定期对库存进行清理和盘点,确保库存物资的安全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