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路等级划分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工具。
为了统一管理和规范公路建设,我国对公路进行了等级划分,以便更好地进行规划和管理。
公路等级的划分是根据公路的功能、通行能力、技术标准等因素来确定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公路等级划分的标准。
一、国家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是指国家重点建设和管理的干线公路,是国家经济和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高速公路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是路线的重要性、通行能力和技术标准。
国家高速公路一般采用高速公路的标准,路面平整、车流量大、车速快、安全设施齐全,是连接各大城市的重要通道。
二、省级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是指省级重点建设和管理的干线公路,是连接省会城市和重要城市的主要通道。
省级高速公路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是路线的重要性、通行能力和技术标准。
省级高速公路一般采用高速公路或快速路的标准,路面平整、车流量较大、车速较快、安全设施齐全,是连接各市县的重要通道。
三、国道。
国道是连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要城市的干线公路,是国家重点建设和管理的公路。
国道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是路线的重要性、通行能力和技术标准。
国道一般采用快速路或一般公路的标准,路面平整、车流量适中、车速适中、安全设施较为齐全,是连接各地区的重要通道。
四、省道。
省道是连接各市县和乡镇的次干线公路,是省级重点建设和管理的公路。
省道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是路线的重要性、通行能力和技术标准。
省道一般采用一般公路的标准,路面平整、车流量适中、车速适中、安全设施较为齐全,是连接各市县的重要通道。
五、县道。
县道是连接各乡镇和村庄的支线公路,是县级重点建设和管理的公路。
县道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是路线的重要性、通行能力和技术标准。
县道一般采用一般公路的标准,路面平整、车流量较小、车速较慢、安全设施相对较少,是连接各乡镇的重要通道。
六、乡村公路。
乡村公路是连接各村庄和田间地头的基层公路,是乡镇重点建设和管理的公路。
乡村公路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是路线的重要性、通行能力和技术标准。
我国道路等级划分

我国公路的等级划分2008-09-11 09:57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功能:1、高速公路,专门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2、一级公路,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交通量:1、高速公路——四车道适应车流量(全部将各类汽车折合小型客车,以下同)日均25000~55000辆——六车道45000~80000辆——八车道60000~100000辆2、一级公路——四车道15000~30000辆——六车道25000~55000辆3、二级公路——5000~15000辆4、三级公路——2000~6000辆5、四级公路——双车道2000辆以下——单车道400辆以下提出一点,有的同志喜欢说“高速如何如何,国道如何如何”把高速和国道作为两种公路区分对待,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高速是技术等级划分,国道、省道是公路地位的划分。
高速公路也是国道、省道的一部分。
现在讲公路行政等级的分法——国道,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
包括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联结首都和各省。
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的公路,联结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
——省道,联结省内中心城市和重要经济区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的省内重要公路。
——县道,联结全县主要乡镇和重要经济区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公路。
——乡道,主要为乡镇内部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或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公路等级划分依据

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用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一般情况下:1级公路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部分立交的公路。
2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
3级公路是沟通县或县以上城市的支线公路。
4级公路是沟通县或镇、乡的支线公路。
一、交通量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两;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60000〜100000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
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车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二、使用年限公路等级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
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三、行车速度各级公路行车速度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计算行车120 100 80 60 100 60 80 40 60 30 40 20 速度(km/h)咼速公路一般选用120km/h的计算行车速度,当受条件限制时,可选用100km/h或80km/h的计算行车速度。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2021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2021公路等级是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流量进行的划分,世界各国公路等级大体相似,但其分类指标不完全相同。
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100千米/小时、120千米/小时,60千米/小时,道路规模双向四车道以上、单向两车道以上,车道宽度3.75米、3.5米(应急车道),曲线半径400米、700米、1000米(设计速度80、100、120下的一般值),最大纵坡 3%-6% ,通行能力日均15000辆次小客车以上(双向四车道),使用年限15年以上。
2、一级公路设计路肩宽度为1.5米至3米,困难地区(山岭重丘)路基宽度最低值控制在16至25米左右,极限最小平面曲线半径为125米。
作为干线公路或在平原微丘时,行车限速为每小时80至100公里;作为集散公路或在山岭重丘时,行车限速为每小时60至80公里,最大纵坡6%;正常使用年限为20年。
3、二级公路二级公路的路基宽度对于汽车专用二级公路一般分别为13米和9米,对于一般二级公路分别为15米和10米。
二级公路大多为双向两车道至六车道不等,行车限速每小时40至80公里。
4、三级公路三级公路的路基宽度在平原微丘地区为8.5至10.5米,在山岭重丘地区为7.5至9.5米,最大纵坡8%,行车限速每小时30至60公里,正常使用年限为10年。
5、四级公路平原微丘:计算行车速度60km/h,行车道宽度:3.75m,路基宽度一般值7.5m,变化值7.0m,极限最小半径38m,停车视距40m,最大纵坡9%。
山岭重丘:计算行车速度20km/h,路基宽度5.5m,极限最小半径25m停车视距20m,最大纵坡9%。
最小纵坡0.3%。
直线最大长度:1000米(左右),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40米(左右)反向曲线间无超高加宽可相接,无超高有加宽须10m以上缓和段。
有超高时不小于15m。
公路等级划分

公路等级划分公路等级是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流量进行的划分,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 ~ 30000辆.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 ~ 7500辆。
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 ~ 4000辆。
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公路等级的选用根据公路网的规划,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同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疲乏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公路使用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三个层次 .县道是指具有全县(旗、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省道的县际间的公路。
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镇)与乡(镇)之间及乡(镇)与外部联络的公路.农村公路主要供机动车辆行驶并达到一定技术标准。
县道一般采用三、四级公路标准;乡道采用四级公路或等外路标准。
按照《公路法》的要求,新建公路应当符合部颁标准要求,原有不符合最低技术等级要求的等外公路,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改造为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公路。
鉴于目前一些贫困山区中连接乡(镇)与行政村、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的乡村公路交通量小,且路上行驶车辆也多为拖拉机、农用车等体积、载重相对较小的机动车,所以,对这些公路的路面宽度、路线纵坡、曲线半径适当放宽要求,暂时采用等外路也是可行的。
公路工程评定等级的划分

公路工程评定等级的划分公路是现代交通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如何评定公路工程等级也就成了决定公路质量和路面安全的重要指标。
公路工程的评定等级是根据道路设计标准、建设投资、规模、车流量、运输需求、交通安全等因素进行评定的。
目前我国公路工程评定等级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等。
一级公路一级公路是国家级公路,连接省会城市、着名城市和大型港口、机场等经济重镇,承担着较大的运输压力和重要的经济任务。
其道路宽度宽,设施完备,路面平整、平稳,标志鲜明,路线标准化。
二级公路二级公路也是国家级公路,连接重要的中线交通干线、旅游风景区和重要的产业基地,承担着重要的区域经济任务。
其道路宽度较大,车辆通行流畅,路面平整、平稳,安全设施完备。
三级公路三级公路是省级公路,连接县城和城市,承担着较轻的货运和人员流动,其道路宽度适中,通行流畅,路面平整,标志清晰、醒目。
四级公路四级公路是县级公路,连接乡镇、村庄等小型城镇,承担轻量级的货运和人员运输。
其路面宽度适中,标志清晰,但等级较低,路面状况有一定损坏,交通安全设施较少。
五级公路五级公路是乡村公路和一些产业交通道路,主要连接农村、山区、林区等地区。
其道路条件较差,路面损坏严重,路面状况较差,工程设施简单,交通安全设施不充分。
总体而言,公路工程评定等级的划分是基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并以安全性为重要评定指标。
在道路等级的划分上,考虑各地的地域特点和交通运输情况,划分出不同级别的公路等级,以便于地方治理和路面维护工作的开展。
此外,公路工程评定还包括建设资金来源、建设范围、建设进度、施工质量和运行维护等多个方面。
评定等级的划分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帮助相关规划机构进行道路规划,提高公路交通的运输效率,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公路等级划分的三个等级

公路等级划分的三个等级公路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公路建设和维护被列为国家战略之一。
公路按功能和质量可分为三个等级:国家公路、省级公路和县级公路。
国家公路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公路,它是国家宏观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公路的建设要求较高,必须适用于各种车辆通行,如汽车、卡车、拖拉机等。
国家公路的修建要求质量较高,必须满足建设要求,其中包括道路宽度、面层质量、路沿距离、照明系统等。
同时,为了提高公路的可靠性,应注重建设公路连接桥梁和隧道,以及安装交通信号灯、围栏等设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省级公路是省内重要的公路路网,它是省内大动脉,约占省内公路总里程的2/3~3/4。
省级公路主要连接市乡、县城乡间的交通,且路段较短,比国家公路要求更低,适用于各类车辆的通行,可以满足一般的交通需求。
但省级公路质量也是有所不足的,它们的修建要求不是很高,路宽通常比国家公路要窄,沿路路缘也不够完善,照明系统和交通安全设施也不能满足一定的要求。
县级公路是县城内及其附近乡镇的主要公路路网,它们的主要功能是链接乡镇、县城、省城以及贯通两个县城的连接通道。
县级公路要求比省级公路要低,它们一般是适用于普通轿车的公路,路宽不要求太宽,路面要求也不是很高,安全设施也比较简单,只需要安装基本的交通信号灯和围栏就行了。
总之,公路等级划分为国家公路、省级公路和县级公路,这些公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的建设和维护都是国家战略中的重点。
因此,应加强公路建设和维护,实施有针对性的投资,改善公路质量,保证公路安全和畅通。
要坚持安全第一,把安全工程摆在突出的位置,实施系统化维护,保障公路的正常运行,保障旅客的安全。
公路等级划分及使用年限

公路等级划分及使用年限公路等级是根据公路的功能、使用任务和适应的交通量进行划分,各个国家的公路等级大体相似,但其分类指标不完全相同。
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专门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主要用于连接经济、政治、文化上重要的城市和地区,是国家公路干线网中的骨架。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四车道25000~55000辆六车道45000~80000辆八车道60000~100000辆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体交叉的公路,主要连接重要经济、政治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是国家的干线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四车道15000~30000辆六车道25000~55000辆二级公路连接经济、政治中心或大工矿区等地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5000~15000辆三级公路沟通县及县以上城镇的一般干线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0~6000辆四级公路沟通县、乡、村等的支线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双车道2000辆以下单车道400辆以下注意事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年限为20年二级公路年限为15年三级公路年限为10年四级公路年限一般为10年路面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多少?注:1、支路采用沥青混凝土时,设计年限为10 年;采用沥青表面处治时,为8 年。
2、砌块路面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时,设计年限为10 年;采用石材时,为20 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公路等级的划分一、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划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
为专门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分为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5000辆以上。
一级公路——为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港口、机场,专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二级公路——为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矿区、港口、机场等地的公路。
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三级公路——为沟通县以上城市的公路。
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
四级公路——为沟通县、乡(镇)、村的公路。
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二、根据公路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重要意义和使用性质,划分为5个行政等级国家公路(国道)——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干线公路。
省公路(省道)——指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各地市和重要地区以及不属于国道的干线公路。
县公路(县道)—-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
乡公路(乡道)-—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专用公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三、路面等级按面层类型分高级、次高级、中级和低级高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
次高级-—沥青贯入或路面式沥青碎石路面。
中级——沙石路面。
低级——泥结碎石或土路.道路级别划分标准一级道路等级划分条件:1商业网点集中,道路旁商业店铺占道路长度不小于70%的繁华闹市地段.2主要旅游点和进出机场、车站、港口的主干路及其所在地路段。
3大型文化娱乐、展览等主要公共场所所在路段。
4平均人流量为100人次/分钟以上和公共交通线路较多的路段.5主要领导机关、外事机构所在地。
6本市确定的重点道路、景观道路、快速路.二级道路等级划分条件1城市主、次干路及其附近路段。
2城市网点较集中、占道路长度60-70%的路段。
3公共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所在路段.4平均人流量为50—100人次/分钟的路段.5有固定公共交通线路的路段。
三级道路等级划分条件1商业网点较少的路段2居民区和单位相间的路段3城郊结合部的主要交通路段4人流量、车流量一般的路段四级道路等级划分条件1城郊结合部的支路。
2居住区街巷道路。
3人流量、车流量较少的路段.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人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60000~100000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30000辆.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
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公路等级的选用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
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疲乏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
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对于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已有公路,应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按照公路网发展规划,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提高通行能力及使用质量,以达到相关等级公路标准的规定.采用分期修建的公路,必须进行总体设计,使前期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
公路的分类一、按行政等级划分公路按行政等级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和乡公路(简称为国、省、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五个等级.一般把国道和省道称为干线,县道和乡道称为支线。
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
国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准的专门机构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省道是指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的的公路干线.县道是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
县道由县、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乡道由人民政府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专用公路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
专用公路由专用单位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也可委托当地公路部门修建、养护和管理。
二、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划分根据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1997),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每昼夜3000~7500辆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一般能适应每昼夜1000~4000辆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能适应每昼夜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1500辆以下.单车道四级公路能适应每昼夜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200辆以下。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二级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根据地形地貌,分80公里/小时和40公里/小时两类。
二级公路为双向两车道,其行车道宽度,根据上述两类计算行车速度,分别为9米和7米。
二级公路当混合交通量大,并且将慢行道分开有困难时,其行车道宽度可加宽到14m,并应划线分快、慢行车道。
二级公路的路肩宽度,按上述两类,分别为1.5米和0.75米。
停车视距分别为110米和40米,超车视距分别为550米和200米。
路基宽度分别为一般值25。
5米和22。
5米,变化值24米和20米.其他还有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回头曲线极限指标、最大纵坡、最小坡长、路面等级、桥涵等等等等,有很多指标.具体可以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03)。
一般来说,设计速度在每小时60公里—80公里,双向行驶无中央分隔带的双车道公路,都为二级公路.二级公路与一级公路的最大区别就是,一级路有中央分隔带,分道行驶;二级路基本没有中央分隔带。
三级公路是我国公路等级中的一种,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三级公路为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2000辆以下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为沟通县及县以上城市的公路。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三级公路具有两条车道。
路基宽度在平原微丘地区为8.5米,在山岭重丘地区为7。
5米.三级公路使用年限三级公路为10年。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二级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根据地形地貌,分80公里/小时和40公里/小时两类。
二级公路为双向两车道,其行车道宽度,根据上述两类计算行车速度,分别为9米和7米。
二级公路当混合交通量大,并且将慢行道分开有困难时,其行车道宽度可加宽到14m,并应划线分快、慢行车道。
二级公路的路肩宽度,按上述两类,分别为1。
5米和0。
75米。
停车视距分别为110米和40米,超车视距分别为550米和200米.路基宽度分别为一般值25.5米和22.5米,变化值24米和20米。
其他还有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回头曲线极限指标、最大纵坡、最小坡长、路面等级、桥涵等等等等,有很多指标.具体可以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03)。
三级公路的标准一般是指设计标准,路基宽度为8。
5米(7。
0米),路面宽度为7米(6米),长度是不限的,与路线长度相关,(括号中数字为山岭重丘区,括号外的为平原微丘区标准).路面材料为沥青碎石或水泥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