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杂志卷首语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贺《上海人大月刊》创刊20周年

对《 上海 人 大 月刊》 我 有 一种 特 殊 的感 情 。在 市 , 十一届 人 大 常委会 期 间 , 曾担 任 《 海人 大 月刊 》 我 上 编 委 会主 任 , 编辑 部 的 同 志一起 共 同研 究探 讨如 何 不 和 断提 高刊物 质 量 , 和 大 家一起 共 同庆祝 创刊 百期 纪 并 念 。 离开人 大的 工作 岗位 后 , 也 一 直关 注 着这 本 杂 我
不 断 向前推 进 的过程 中 , 月刊 发挥 着应 有 的舆 论 阵地 作 用 、 作指 导作 用 、 系桥 梁作 用 , 到广 大代 表 和 工 联 受
人 大工 作 者的 喜 爱 。
岁 月。上 海人 大工作 在探 索 中前进 ,上 海人 大 月刊》 《
也 在探 索 中提 高。
2 年 来 ,上 海 人 大 月 刊》 0 《 坚持 以 宣传人 大 制度 、
志, 它确 实是 上海 人 大工 作 的一 个 重要 窗 口。
J v
当前 , 大期刊 面临 的 办刊 形 势和 任 务要 求 有 了 人
很 大的变化 ,上海人 大月刊》 《 也站在 了一个新的历史
起 点 上 。 衷 心希 望编 辑 部 的 同志 保 持 蓬 勃 向 上 的朝
气 ,不断探 索增 强人 大月刊 社会 影 响 力 的新 形 式 、 新
2 年 , 于一 本刊 物 来说 是 个 不 小的年 龄 。预 祝 ( 对 )
目如何 出刊物 市人大
《 上海人大月刊》 办越好 , 越 在上海 发挥更大的作用。 ( 0 作者系市十 组副书记、 副主任 ,上海人大月刊 《
途 径 , 坚持 和 完善 人 民代 表 大会 制度 和上 海人 大工 为
作 的创 新发 展 做 出新 的 贡 献 。
热烈祝贺《上海人大月刊》创刊二十周年

《 内蒙古人大》 杂志社 《 辽宁人大》 杂志社 《 吉林人大》 编辑部 《 法治》 杂志社 ( 黑龙 江省人大 ) 《 人民与权 力》 编辑部 ( 江苏省 人大 ) 《 浙江 人大》 杂志社
《 人大研究》 杂志社( 甘肃省人大 )
《 青海人大》 编辑部 《 宁夏人大》 编辑 部
《 新疆人大》 杂志社
解 放 日报 文汇 报
新 民晚 报
《 江淮法治》 杂志社 徽省人大 ) 安 ‘
《 民 》 杂志社e 福建肖人六 ) I | 《 德叠敷 辑部 廓 鲁K ) 时 决
劳动 报
《 象 大重 杂 0 嚼 m 急社 ≥ ≮
《 灭 建竣 部 省火舞 锏哺
釜海法治报 新闻晨报
新 闻 晚 报
一
l l ¨
”
… 一
祝 贺单 位 ( 名 不分 先 后 ) 排 :
《 中国人大》 杂志社 匕 京人大》 编辑部
《 津 人 大 》 辑 部 天 编
《 人大论坛》 杂志社 ( 贵州省人大 ) 《 云南人大》 杂志社 《 民西藏》 人 编辑部( 西藏 自治 区人大 ) 《 法治与社会》 杂志社( 陕西省人大 )
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努力把人大机关内部刊物办成宣传人大的

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努力把人大机关内部刊物办成宣传人大的主阵地岳玉宗一、《红河人大》内部刊物的创办历程人大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是我国各类宣传媒体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但由于各类宣传媒体的功能定位,不可能只宣传人大工作,事实上形成宣传人大工作的内容偏少,社会各界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知之甚少,对人大是“干什么的”知之不多。
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有人给州人大常委会写信,写成“州人民政府人大办公室收”,很多老百姓只知道党委、政府,认不得人大,说明人大宣传工作确实薄弱。
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加强人大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人大意识、民主法治意识。
而要加强人大宣传工作,仅靠其他宣传媒体是远远不够的,人大得有自己的宣传阵地。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从2002年初开始,红河州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开始创办《红河人大》内部刊物,作为双月刊,每年出6期,到如今已进入第9个年头,共出刊50期。
其间,州人大常委会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编辑人员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红河人大》在历届常委会领导的关心重视和编辑人员的精心努力下,办刊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
《红河人大》内部刊物从开始时的42个页码、2个内插彩页,发展到现在的72个页码、8个内插彩页。
封面设计、内部栏目设置更趋美观、科学、规范,刊物的理论性、政策性、法律性、可读性逐步增强,信息量有了较大的增加。
刊物发行量从原来的每期500册增加到现在的每期1300多册,同时在红河人大网上挂出《红河人大》刊物电子版,每年点击率上万人次。
刊物的交流范围从原来的只对州级人大代表扩大到省人大常委会领导、省人大机关各工作部门,全国29个民族自治州,省内各市人大机关,州人大代表,州级各部门,各县市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主席团等等。
社情民意 卷首语

社情民意卷首语
社情民意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反映出的各种意见和观点,是一种宝贵的信息资源,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党派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和党委、政府决策有重要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情民意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它不仅是反映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重要载体,更是政府了解民意、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
通过收集、分析、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望,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在我们的社情民意收集活动中,所有参与者都可以通过网络、电话、信函等多种形式向我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我们也会定期组织有关经济社会发展、民生问题、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研讨会和论坛,听取各界人士的声音。
我们会尊重每一位参与者的意见和观点,对于其中具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及时进行整理和反馈。
同时,我们也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及时传递有关决策的重要情况和意见。
我们坚信,通过社情民意的收集、分析和反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望,为政府决策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参考和建议。
同时,也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我们的社情民意收集活动中,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精萃--卷首语

《政府工作报告》精萃--卷首语《政府工作报告》精萃--卷首语《政府工作报告》精萃--卷首语×《政府工作报告》精萃××卷首语×××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年年做结构、风格一脉相承。
就县级政府工作报告来说作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年度总结和总体计划保持其严肃性是必要的。
通常报告的结构包括上年工作回顾、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经验小结、来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指导方针、具体目标、落实措施、重大项目的特殊安排等等。
实话说县级政府工作报告要“写”出新意、“写”出亮点来殊为不易。
当然政府工作报告更多发挥的是来年行动纲领的作用是用来指导实践的。
思路决定出路内容决定形式。
所以只有有了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和策略才会有字字玑珠的政府工作报告。
×从法律的高度上说政府工作报告的创作不是几个“笔杆子”或一个秘书组能够完成的而是一个聚民意、集民智、凝民心的过程是用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部署协调、指导工作落实的基本方略权威性、政治性、指导性极强。
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
”文风与党风紧密相连是党风的反映。
文风绝不单纯是语言问题而是对所涉实践工作和读者、听众的态度问题是创作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所以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的文风能够看出政府执政的决心、能力和水平。
实践一再证明凡是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政府其工作报告的风格必定是明快简洁、掷地有声的凡是求真务实、以民为本的政府其工作报告中的措施必然是便于操作、能够落实考核的而所有萎靡不振、观望徘徊、软弱涣散或两眼向“上”的政府其工作报告要么苍白乏力、言之无物要么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尽是大话、套话、空话。
×当前我国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党的战略方针明确坚定加入后的广泛合作正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热情空前高涨。
放眼全国东部腾飞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神州大地一派和谐、繁荣景象。
人大附中高一12班班刊

Hi!欢迎阅读《高一十二班班刊》的卷首语,我是李博(Agassi)。
个“卷首语”不过是一个门脸,一段“开场白”。
你错了。
它能够帮助你了解最近班里的时事、动态,当你浏览完眼花缭乱的栏目后,感到有些不知所措时,它将调整你阅读的心态,因为它将一贯保持平实无华又不乏精彩的特点 ,成为班刊中的一片芳草地。
不知不觉,开学已经三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体验了军训时的豪情,领教了“星星”英语的深奥,目睹了五十周年校庆的热闹,也享受了广播操比赛夺冠后的喜悦,当然,我们也经历了期中考试前的多事之秋,直面了期中考试的惨淡的分数,经受了期中后的那段充斥着试卷的无雪冬天,也感受了足球联赛“捧杯”失败后的遗憾。
在这段难忘的日子里,相信每一位同学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就让我把这些只言片语汇集起来,献给同学们吧!“与老师做朋友,很大程度上需要老师有亲和力,他的言谈、举止,会让每一位学生由衷的喜欢他,打心眼里想与这为老师交流。
” ------徐静思在数学老师手中,它是一个不太规则的圆柱;在物理老师手中,它能被视为自由落体;在化学老师手中,它可以成为碳酸钙的替身。
” ------黄爽“柏林墙已不再是一堵普通的墙了,它酝酿了多少悲欢离合和辛酸的往事;它谱写了多少美妙的乐章和激情的演说;它是冷战的标志,两大阵营的分界线;它又是多少人心灵的鸿沟。
” ------张亦楠“走在岔路,走在雨中,不要迷惘。
人总会面临选择,人总要学会割舍,只要扪心自问“我无悔”,就应该径直走去不流泪。
” ------贺晓雪“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从头再来,事在人为!” ------韦瑶“我有些气愤的问自己,难道我是冷血动物吗?翻来覆去,我始终只感到遗憾,另外带着一层淡淡的欣喜,别的就再也没有了。
” ------陈曦“当偌大的操场只剩下12班的大旗在飞扬,我们的心却早已变得冰凉。
失败的泪水终没能盛开的鲜花,几年的梦想堆成一个好大的泡泡,轻轻一戳,破了,碎了,像没有家园的灵魂在风中飘荡。
卷首语怎么写(范文大全)精选5篇

卷首语怎么写(范文大全)精选5篇卷首语篇一迎接环境文化的黄金时代文化乃思想之根基,民族之灵魂。
中华文化如一条血脉滋养着这片热土上的人民,如阳光雨露培育出盛开的文明之花。
2022,中华大地吹响了向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2022,我们将激情满怀迎来繁花似锦的文化春天。
追古溯今,大到一国一民族,小到一家一个人,拂去历史的表象与繁杂,不难发现其漫漫征程透射出的文化力量、思想光芒。
而环境文化同样地饱经岁月的磨砺,伴随着人、自然、社会的进步在不断的扬弃中积淀起厚重的精神品质,又在广大民众的环保实践中发扬光大。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期刊作为环境文化的传播者、探索者、建设者,虽历经艰难而矢志不渝,在传承与创新中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文化重托。
循历史轨迹发掘环境文化。
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建设,环境文化从自发走向自觉。
期刊秉持科学的态度,承继中华环境文化的精神本质和合理内核,探寻环境文化的发展规律,为环境文化的新发展新突破提供强大的舆论引导和智力支持。
观社会现实传播环境文化。
氨氮、氮氧化物、核辐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M2.5、重金属污染……诸多专业的名词走进百姓的视野,表征着环境质量不再游离于社会生活,已然成为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播先进的环境文化理念,提供提高环境质量的技术支撑,营造关注环境与民生的文化氛围,一直以来就是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绘发展愿景创新环境文化。
新的环境现实呼唤着、催生着新的环境文化,展望未来,保护环境的伟大实践必将换来碧水蓝天,而环保事业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先进环境文化的引领。
环境文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保持鲜活的生命力而绽放出理性的光辉。
创新为环境文化注入活力源泉,也为期刊在更高的起点上完成自己的文化使命开辟了广阔前景。
2022,我们面临环境文化发展繁荣的新机遇: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政方针已定、环保重点工作和环保“十二五”规划发布、“十二五”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即将出台、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理论与实践如火如荼进行时……又是一年春来早,扬帆远航正当时。
纪念《人口与经济》创刊四十周年卷首语

纪念‘人口与经济“创刊四十周年卷首语悠悠国事,不知凡几,今古同虑,人口经济㊂所谓江山社稷,岂独广土远域,鞭行万里,须知民为邦本,民富国安,强民方可强基㊂壮哉其刊,以经世济民正其名,以求真问道作风仪,历四十周年为民请命,聚八方国士立心天地㊂九皋鸣鹤,四野闻啼㊂天命所归,宏刊创立㊂时值改革开放,洪波涌起,百业复兴,春风化雨;寂寂人口学科,枯木逢春,重现生机㊂白发鸿儒,应天之许,兴绝学以继往圣,设言坛而开新义㊂今犹叹,先贤宏伟,高韬远虑㊂夫人口者,为生民立命㊂生齿繁衍,世代更替,敬老养幼,城乡流徙,发展切记当以民生为旨归;凡经济者,在与民休息㊂生产消费,用养供需,节源开流,乐业安居,经国无忘须将利民作本义㊂行刊不啻为国咨诹,忧庙堂之忧,虑黎民之虑,上爰朝议,下勘民需,引诤言而鸣谏,寻坊议而问疾,使命家国,弄潮而立㊂人口众寡,向有争议,或如管相之忧人众而养薄,或如商君之虑寡民而乏力㊂执民用财,谋国不易㊂为刊之要,不恃独见,不排另议,允执厥中,无偏无倚,能容百家之弘道,无惧辩言之蜂起,方为理论高坛,学术圣地㊂文章千古,学刊载誉㊂既为学术,必有规仪㊂文华不敢稍懈,立论终须有据㊂实证规范皆成文论,名实之辨不让须臾㊂訏空言阔,无循源起,但即直抵本质,理义明晰,终非科学,流于泛议㊂而孜孜于模型,营营于数据,却名不可状物,实无以言道,又何必多此一举?学非游戏,诚不可欺㊂刊亦有道,学术唯一㊂学也,贵新㊂苟学者新,则学术新㊂非青年不可以推陈,须无累方能建新㊂ 进化论 ㊁ 相对论 ,经典力学㊁超弦物理,试察人类发展,文明进益,哪一处惊天之论,不得于后生狷狂,年轻盛气?善哉其刊,奖掖后学,擢拔新意,肯为素人张目,常与新论摇旗㊂惟愿学术长青,道业永锡㊂刊犹人也,生于俗世,自难脱排名进阶,竞争之虞㊂赖其精勤戮力,营刊亦能常年上位,影响日增,于隆隆期刊方阵中搏一高值因子㊁核心话语㊂然其为刊之道,终归本义㊂舵者诚明,同侪远志,不以己荣,不以物喜,凭学术立刊,以思想张力,凛凛者名士风骨,学家范仪㊂刊路迢迢,其修远兮㊂允矣君子,行无止兮㊂隆学护道,风神承继,问来者谁?思往者已㊂凤凰于飞,之子于归㊂肃肃其羽,展也生辉㊂蓬勃意气,向风作力㊂翰飞戾天,倬云万里㊂杨成钢㊀㊀㊀庚子年夏月记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