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 上海大剧院 剧场 标准
上海大剧院 建筑设计方案

上海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上海大剧院是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一座世界级的综合性文化艺术中心,是国内最大的舞台剧院之一。
1966年开始筹建,1994年正式开工,2003年完成建设并对外开放。
该建筑设计方案是由上海市政府委托法国著名建筑师让·马丁·法尔克设计的,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方案。
上海大剧院的整体设计风格十分独特,融合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元素。
建筑外观呈现出流线型的曲线造型,给人一种动感和流动感。
大剧院被设计成了三个独立的建筑单元,包括一个大剧场、一个小剧场和一个戏剧学院。
这种设计通过不同功能的区分,同时又能够灵活地提供舞台剧演出的需求。
大剧场是整个乐园最宏伟的部分,可以容纳约1,800名观众。
在剧院内部,观众席的设计采用了梯度座位,使每个观众都能够拥有良好的视角和听觉效果。
舞台设计采用了可变的舞台供观众和表演者提供更好的互动和视觉效果。
此外,大剧场的墙壁装饰采用了木制材料,让观众在接触到环境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小剧场是大剧院的附属场所,可容纳约700名观众。
与大剧场不同,小剧场的设计更为简约,可以灵活地适应不同类型的演出需求。
同样,小剧场的舞台也是多变的,让观众可以更加亲近演员和演出。
戏剧学院是大剧院的培训和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戏剧培训和研究机会。
学院的设计延续了大剧院的建筑风格,同时增加了实验性的元素,让学生在创造性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除了建筑设计外,上海大剧院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剧院采用了大量的节能措施,例如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剧院还拥有美丽的园林景观,提供给观众和演员一个愉悦和放松的环境。
总的来说,上海大剧院的建筑设计方案通过独特的外观、合理的功能布局以及环保节能的理念,为观众和演员提供了一个世界级的艺术体验场所。
这座建筑不仅是上海的文化地标,也是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典范之一。
它的完美结合了艺术和科技,展现了中国文化与世界交流融通的精神。
剧院设计规范

舞台设计规范基于镜框式舞台的固定结构:✧建筑台口:剧场建筑结构舞台面向观众厅的开口。
台口的大小(宽与高)是舞台设计的基础尺寸。
✧主舞台:台口线以内的主要表演空间。
✧台塔:主舞台台面以上至屋盖结构下缘的空间.是舞台表演和台上机械设备运行、安装及检修的基本空间.✧工作栅顶(葡萄架):舞台上部为安装和检修台上设备、并能使悬吊元件通过的专用工作层。
✧工作天桥:沿主舞台的侧墙、后墙墙身一定高度设置的工作走廊。
一般舞台均设有多层天桥,通常一层天桥还有布置灯具的功能。
✧台仓:舞台面以下的空间.是台下机械设备运行、安装及检修的基本空间。
✧机坑:为台下机械设备驱动装置的安装、检修空间。
✧台唇(前舞台):台口线以外伸向观众席的台面。
✧乐池:为歌剧、舞剧等剧种表演配乐的乐队使用的空间,一般设在台唇的下面和前方.✧侧舞台:设在主舞台两侧,为迁换布景、演员候场、临时存放道具和景片的区域。
✧后舞台:设在主舞台后部,可增加纵深方向表演区的区域。
✧台口墙轴线:土建设计图上标注的台口承重墙结构定位轴线。
✧台口线:台口内侧边线在舞台面上的投影线.舞台机械定位以此为基准。
✧大幕线:大幕中心位置在舞台平面上的投影线.通常是表演划分景区和设置布景的基准线.✧舞台地板:由龙骨和面层木板(原木板、层压板、指接板等)构成的、经表面精修的舞台表面结构的总称。
1、主舞台的基本尺度和构造要求:(1)基本尺度:《剧场建筑设计规范》还规定主舞台净高对舞台栅顶标高至主台台面的垂直距离(主台净高)的限制还有:✧甲等剧场不应小于台口高度的2。
5倍;✧乙等剧场不应小于台口高度的2倍加4。
00m;✧丙等剧场不应小于台口高度的2倍加2。
00m。
(2)构造要求:✧台唇和耳台最窄处的宽度不应小于1。
50m;✧栅顶构造要便于安装和检修舞台悬吊设备,栅顶结构应有吊杆和屋架联结,以便承受栅顶载荷;为了安装台上悬吊设备的转向滑轮,须在屋架下玄设置滑轮梁。
✧栅顶的缝隙除满足悬吊钢丝绳通行外,狭长形缝隙不应大于30mm,方孔形缝隙不应大于50mm;甲、乙等剧场上栅顶的楼梯不得少于2个,有条件的宜设工作电梯,电梯可由台仓通往各层天桥直达栅顶;✧剧场如不设栅顶,宜设工作桥,工作桥的净宽不应小于0。
剧场设计要求

侧包式
演员候场较近,车台与 演员流线不交叉干扰; 过道长,不经济。
前包式
演员候场较近,车台与 演员流线不交叉干扰; 左右联系不便。
4.2.3 后台布置
4.2.4 照明设计
4.2.4 照明设计
面光 第一道面光光轴与大幕线夹角应为50°,射 至表演区中心为30 ° ~45 °。第二道面光光轴与 大台唇前沿夹角为5 0°~60°。面光桥净高不小于 2m,射光口800---1200面光桥应有方便通道与耳 光室、天桥、灯控室相通。
耳光 耳光光轴应能射至表演区中心线的2/3处, 或大幕线后6m处。耳光室应分层设置,最下层应 高出地面2.5m。每层净高应大于2.1m,射光口 与层高同高,置护网。内墙面应深色、不反光。各 层间有运灯具的通道。
O点:舞台面大幕线中央 ,舞台面0-0.3m 观众厅俯角不大于20°,仰角不大于40° 观众席偏座水平控制角θ41° ~ 48°,首排观众水平角β不大于120° 观众厅视距25-36m C =0.12m 短排法双侧有走道不超过22个;长排法双侧有过道不超过50个
4.2.2 乐池
4.2.3 后台布置
后台演员活动路线 后台是剧场的演出准备部分。 大型剧场的后台包括:化妆室及其他演出服务
用房、排练厅或练功房、舞台仓库、技术设备 用房、行政管理用房。 一般中小型剧场仅设置化妆室及演出服务用房
4.2.3 后台布置
化妆室的布局
后包或侧后包式
房间比较集中,便于管理; 演员候场较远,车台与演员流线交叉干扰。
4.1.3 座位排列
座席横排曲率 为使观众不以不舒适的侧身坐姿面向舞台
,横排座位应有一定曲率,使每位观众都 能正对表演区。
剧场的曲率半径 R ≥ 2S(S 为最大视距 ) 。 宽度不大的观众厅,后部座位可以采用直
剧场工程

剧场工程—— 剧目生产 剧场工程 在大剧院开幕两年中,共举办大型演出500余场( 在大剧院开幕两年中,共举办大型演出500余场(平均每 500余场 三天演两场)。其中歌剧、戏剧100场 芭蕾75场 三天演两场)。其中歌剧、戏剧100场、芭蕾75场、各类 )。其中歌剧 100 75 交响乐、独奏、独唱、合唱音乐会110场 交响乐、独奏、独唱、合唱音乐会110场。其中参演剧团 110 为国外、市外、本市团体各占1 为国外、市外、本市团体各占1/3,每月上演一部重头 戏;上海大剧院几年来奉献给广大观众许多世界优秀艺 术作品,如:世界三大男高音卡雷拉斯、多明戈和帕瓦 术作品, 世界三大男高音卡雷拉斯、 罗蒂的演出;比利时佛兰德皇家芭蕾舞团的《灰姑娘》 罗蒂的演出;比利时佛兰德皇家芭蕾舞团的《灰姑娘》; 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参与制作的经典歌剧《阿伊达》 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参与制作的经典歌剧《阿伊达》; 日本宝塚剧团的演出等, 日本宝塚剧团的演出等,均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和高雅的艺术享受。 和高雅的艺术享受。又成功邀请和运作了美国百老汇音 乐剧《悲惨世界》在上海大剧院的演出。 乐剧《悲惨世界》在上海大剧院的演出。
剧场工程—— 剧目生产 剧场工程
剧场工程—— 剧目生产 剧场工程
2、上海大剧院
剧场工程—— 剧目生产 剧场工程 上海市对大剧院的定位和管理提出要求: 上海市对大剧院的定位和管理提出要求: 要为提高上海的声誉、 加强上海与世界主要城市交流, 要为提高上海的声誉 、 加强上海与世界主要城市交流 , 吸引全世界更多的目光关注上海、 关注中国做出贡献; 吸引全世界更多的目光关注上海 、 关注中国做出贡献 ; 要成为国际认同的优秀演艺中心和国际交流的窗口; 要成为国际认同的优秀演艺中心和国际交流的窗口 ; 要 为丰富上海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 为丰富上海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水平做出努力。具体讲,要常年有演出,每年上演250场 250场 水平做出努力。具体讲,要常年有演出,每年上演250 节目; 节目形式以歌剧、芭蕾舞、 交响乐为主; 节目 ; 节目形式以歌剧 、 芭蕾舞 、 交响乐为主 ; 演出主 体为国外、国内、本市三类剧院团各占1 他们认为, 体为国外、国内、本市三类剧院团各占1/3。他们认为, 剧院本身相当于剧节目交易场所。 卖方是剧团, 剧院本身相当于剧节目交易场所 。 卖方是剧团 , 买方是 观众, 剧院一手托两家。组织好的节目, 观众 , 剧院一手托两家 。 组织好的节目 , 就如同组织好 的货源;没有好的节目,就像没有好货的商场。 的货源;没有好的节目,就像没有好货的商场。
上海大剧院

——上海大剧院
上海大剧院所采用的建筑结构为月 牙形钢接着宇宙和人类的联系。融合 了东西方的文化韵味。 白色弧形拱顶和具有光感的玻璃幕墙的有机结合,在灯光的烘托下 如水晶宫一般。大剧院的设计特点非常鲜明。首先在营造外观气势上, 其拱顶屋架起到了一定作用,延伸了建筑向上的高度以及横向的广度。 同时形成了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END
此外其向上反翘的拱顶并不只 是摆设,还有实际效用。其实在剧
院设计上,拱顶设计更具优势。剧
院建筑对于声学效果要求很严,大 剧院的拱顶由六根柱子支撑,中间
留有空隙,因此设计将机房设备安
置于此。除了能有效利用建筑面积 外,更能避免地下震动对主题观众
厅的噪声影响,架空的钢结构顶部
可以有效延缓噪声到达建筑主体的 时间,从而减弱固体传声的影响。
更增加了剧场内部空间,增加了观
众的座位数。
大剧院钢屋该既是覆盖整个大剧院下部结构的屋顶,又是一个称重结 构。为了达到建筑和结构的完美统一。大剧院采用了巨型框架的结构体系, 它具有侧向刚度较大,给建筑提供大开间和大高度室内空间,能满足建筑多 功能要求的特点。大剧院内六个钢筋混凝土电梯筒体作为主框架柱,承担着 上部结构全部的竖向荷载、风载及地震荷载,两榀纵向主桁架及十二榀横向 月牙形桁架形成主框架梁,承担着全部钢屋盖的竖向荷载,并将这传至电梯 筒体,钢屋盖内部三层楼面结构组成巨型结构的次框架部分。充分满足了建 筑设计需求。
上海大剧院

上海大剧院——观演建筑赏析08级建筑学2班陈泓蔚20085809上海大剧院一、场馆概况上海大剧院位于市中心人民广场,南临人民大道,西沿黄陂北路,东临市政大厦,占地面积约为2.1公顷,建筑风格独特,造型优美。
它成为上海又一个标志性建筑,使人民广场成为上海名副其实的政治文化中心。
总平面图大剧院向天空展开的屋顶如神来之笔,承接来自宇宙和人类的恩泽与智慧,以纯洁、美丽、富于诗意的体貌和精神,热烈地拥抱蓝天,拥抱世界文化之精华。
由法国夏邦杰建筑设计公司设计,总建筑面积为62803平方米,总高度为 40 米,分地下2层,地面6层,顶部2层,共计10层。
其建筑风格新颖别致,融汇了东西方的文化韵味。
白色弧形拱顶和具有光感的玻璃幕墙有机结合,在灯光的烘托下,宛如一个水晶般的宫殿。
上海大剧院采用国际先进的点式拉索玻璃幕墙,减小构件尺寸,使整个剧院建筑清澈透明,充满活力和梦幻色彩。
运用高科技手段与新材料营造自身形象,体现了四个世纪以来剧院建设的成就,并将载入中国传统文明和建筑文化史册。
上海大剧院有近2000平方米的大堂作为观众的休闲区域,大堂的主要色调为白色,高雅而圣洁。
大堂上空悬挂着由6片排箫灯架组合而成的大型水晶吊灯,地面采用罕见的希腊水晶白大理石,图案形似琴键,白色巨型的大理石柱子和两边的台阶极富节奏感,让人一走进大堂就仿佛置身于一个音乐的世界。
建筑平面采用中国建筑的传统布局手法,环绕的观众厅和舞台组成“井”字形划分。
前部布置宽畅、华丽的大厅,后部为表演及专业技术活动场地,大剧院包含1800座大剧场,600座及300座中、小剧场,可进行歌剧、芭蕾、交响乐等各种演出。
池座平面图二、剧场大剧院大剧场共设1800座,分三层看台,每层看台间的比例按视觉,听觉各结构的和谐而确定,称为“法国式”结构。
其中正厅1100座,二层300座,三层400座。
座位的配置符合国际第一流剧院的优级配置,使全部观众尽量靠近舞台,从多样化的三维角度观赏演出。
L7-03大剧院

C 80 at 1000 H z > 5. 0 4. 0 3. 4 2. 8 2. 1 1. 5 0. 8 0. 2 0. 4 1. 1 1. 7 2. 4 1 <2. 9
LF at 1000 H z > 0. 300 0. 264 0. 240 0. 216 0. 192 0. 168 0. 144 0. 120 0. 096 0. 072 0. 048 0. 024 1 < 0. 003
-0.79 -0.39 0.32 0.61 -0.1 0.39 0.9 1.92 1.18 0.49
音质参量模拟结果
模拟参量
明晰度 C50
50 ms 2 p (t )dt
C 10 lg 50
0
50 ms 80 ms
2 (t )dt p
2
(dB) _
透明度 C80
C 10 lg 80
Reflectogram Arrival time: 89.24 ms (0.00 ms rel. direct) Level of: 58.34 dB (0.00 dB rel. direct) Azimuth angle: 0.00°, elevation angle: 73.47° Reflection: 1. order, -1. reflection of 44, source:1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0 0.05 0.1 0.15 time (seconds rel. direct sound) 0.2 58 57 56 50
0
p (t )dt 2 p (t )dt (dB) _
80 ms
声场力度G
G 10 lg 0 2 p A (t )dt
剧场设计标准

剧场设计标准《剧场设计标准》前言嘿,朋友!你有没有去过剧场呢?不管是看一场精彩的话剧,还是欣赏美妙的音乐会,剧场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美好的体验。
可是你知道吗,一个好的剧场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建成的,这背后可有一套专门的设计标准呢。
这篇文章就是要和你唠唠剧场设计标准那些事儿,让你也能对剧场设计有个大概的了解。
适用范围这个剧场设计标准啊,适用的范围可广啦。
不管是那种超级大型的、能容纳几千人的歌剧院,还是小型的、比较温馨的实验剧场,都得按照这个标准来设计。
比如说吧,像北京的国家大剧院,那是一个超大型的综合性剧场,在设计的时候就得严格遵循剧场设计标准。
从观众席的布局到舞台的大小和构造,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到。
再比如一些小县城里新建的小剧场,虽然规模小,但在安全、声学等基本方面也得符合这个标准,这样才能给观众提供一个舒适又安全的观看环境。
简单来说,只要是用于表演、观众观看演出的场所,这个标准就适用。
术语定义1. 观众席视距:这其实就是观众眼睛到舞台上表演区域中心的距离。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坐在观众席上看舞台上的演员,从你的眼睛到演员站的地方有多远,这个距离就是视距。
这个距离很重要呢,要是太远了,你可能就看不清楚演员的表情啦;要是太近了,可能又会觉得太压迫。
2. 舞台台口宽度:舞台前面和观众席之间有个开口的地方,这个开口左右两边之间的距离就是台口宽度。
台口宽度影响着舞台的表现力,宽一点的台口能让更多的场景展现出来,就像那种大型的歌舞剧,有个宽台口会更震撼。
3. 混响时间:这个稍微有点复杂,简单说呢,就是声音在剧场里反射,从发出到逐渐消失所持续的时间。
不同类型的演出对混响时间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说交响乐演出,可能需要较长的混响时间来让音乐听起来更饱满、更有韵味;而对于语言类的话剧演出,混响时间太长就会让台词听起来不清楚,所以需要较短的混响时间。
正文1. 观众席设计- 座位布局- 观众席的座位布局要合理,得保证每个观众都有良好的视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剧场标准国家大剧院和上海大剧院是中国两个著名的剧院,它们代表了中
国丰富的戏剧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
这两座剧院具有一定的标准,下
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的西长安街上,占地面积达到
了1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8万平方米,整体设计为半地下、地上五层,独特的外观形状由金属和玻璃构成,犹如一个巨大的鸟巢。
这座剧院被誉为中国最先进的剧院,它拥有音乐厅、歌剧院和戏剧院
三个主要场馆,以及排练厅、练功房等配套设施。
其中,音乐厅可容
纳约2000名观众,歌剧院可容纳约2442名观众,戏剧院可容纳约
1038名观众。
这些场馆不仅配备了高科技的音响设备和舞台灯光设施,还完成了观众席的舒适设计,确保观众在观赏演出时获得最佳的体验。
国家大剧院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艺术节目,不仅包括国内优
秀的戏曲演出,还有国际知名的音乐会、音乐剧、舞蹈演出等等。
这
里举行的演出形式多样,涵盖了戏剧、音乐、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
不仅展示了中国丰富的戏剧资源,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现代化剧院。
与国家大剧院不同的是,上海大剧院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南京东路,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剧院之一。
它的总建筑面积达到了上万平方米,拥有观众席、舞台和后台设施等。
剧院的设计及装修融入了中国传统
文化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上海大剧院的舞台装置和设备都
是现代化水平,能够满足不同形式的演出需求,例如音乐剧、歌剧、
舞蹈、话剧等等。
上海大剧院每年举办大量的演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海内
外的剧团及艺术家都乐于前来表演,形成了剧院文化交流的独特氛围。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知名的演出,上海大剧院都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
视听盛宴。
总结来说,国家大剧院和上海大剧院都是具有标准的现代化大剧院。
它们不仅提供了优质的演出场地和设备,还举办了丰富多样的艺
术节目。
这些剧院的建设与运营,为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
的贡献,也为观众带来了精彩且多元化的艺术享受。
无论是国内观众
还是国际观众,都能在这些标准剧场中感受到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
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