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小断块油藏措施挖潜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试论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试论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试论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原油开发是支撑我国社会工业运转的重要领域,但是针对特殊断块来讲,油藏开发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本文便是以提升复杂断块油藏开发质量为目的展开分析。

首先分析了复杂断块的基本特征。

其次,结合实际的开采项目分析了制约油藏开发的影响因素。

再次针对上述因素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意在能够进一步提升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的效率和质量,辅助我国能源企业高效发展。

标签: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影响因素;优化措施我国的地形结构受到板块挤压以及内部历史演变的影响,部分油藏区域处于复杂断块,这些断块的油藏开发行为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限制。

而当前社会能源需求紧张,因此加强复杂断块能源开发优化研究不仅是解决原油开采问题的关键手段,也是迎合社会能源需求的重要任务。

而在研发的过程中,通过实际的原油开采案例解析影响因素,并且结合先进的开采技术落实优化措施的制定,不仅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也是进一步提升我国原油开采实力的核心方向。

1 复杂断块的特征复杂断块是原油开采过程中常见的地形结构,原油的储层结构主要以长石粉砂岩为主[1]。

石英含量较高为45%左右,黏土总含量较普通油田高出近11%,另外部分复杂断块中的地层结构也含有高岭石以及蒙皂石,这些结构的含量导致整体储层处于中等的极强水敏、酸敏以及中等偏强碱敏等特征。

另外,在复杂断块中的原油也具备一定的物性特征,综合我国当前部分对复杂断块的原油特性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常见的复杂断块油层中,原油的相对密度在0.84g/cm3,原油的整体粘稠度为10MPa·s,原油的体积系数为1.038左右,凝固点在40℃附近,油藏中的含蜡量高达31%,硫成分的含量为0.09%左右,同时处于复杂断块的油藏本身具备较高的胶质沥青含量,平均占比为11.6%左右,整体原油的平均出馏点在123℃。

就以上参数与常规原油的物性相比,处于复杂断块的原油为高凝油,这类性质的原油会对开采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开采困难,开发效率低。

复杂断块油藏固井工艺难点与技术对策研究

复杂断块油藏固井工艺难点与技术对策研究

复杂断块油藏固井工艺难点与技术对策研究复杂断块油藏是指地层构造复杂,储集层孔隙、裂缝发育、孔隙度低、渗透率差,岩石力学性质差异大,导致油藏流体不均匀分布的一类油藏类型。

复杂断块油藏的存在给固井工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固井工艺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固井难度大、固井质量难以保证、固井成本高、固井效果不稳定。

一、固井难度大复杂断块油藏的地层构造较为复杂,储集层孔隙、裂缝发育,孔隙度低,渗透率差,这些地质条件导致了固井难度的增加。

地层岩性的不均匀性、孔缝度和裂缝度的差异性,给固井施工带来了挑战。

复杂的地层构造和不规则的孔隙结构使得固井设计和施工难度大,常规工艺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固井效果。

二、固井质量难以保证复杂断块油藏的地层条件造成了固井质量难以保证。

固井施工中难以完全填充地层孔隙和裂缝,导致固井强度差,固井质量无法保证。

由于地层构造不规则、孔缝度和裂缝度的差异性,注入压力容易造成地层破裂,从而影响固井质量。

固井质量难以保证会导致油井漏失,增加了油田开发成本。

三、固井成本高由于复杂断块油藏的固井难度大、固井质量难以保证,固井施工需要采用更高端的技术和更复杂的工艺,这导致了固井成本的大幅增加。

高成本的固井施工不仅增加了油田的采收成本,也影响了油田的经济效益。

四、固井效果不稳定复杂断块油藏的地层结构复杂,地质条件多变,这使得固井施工的效果往往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井下作业的安全和生产。

针对复杂断块油藏固井工艺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对策来提高固井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固井成本,稳定固井效果。

一、地质勘探技术提升地质勘探是油田开发的首要工作,准确地勘探到油藏的地质结构、岩性特征、孔隙结构等信息,是提高固井施工效果的基础。

要借助现代的地震勘探技术、井壁差异性测井技术、电阻率测井技术等手段,深入了解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构造和岩石力学性质,为后续的固井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固井设计技术创新针对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特点和固井难点,需要创新固井设计技术,设计出更适应复杂地层条件的固井方案。

文明寨极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效益挖潜技术

文明寨极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效益挖潜技术

区 域 认 识 不 清 ,注 采 对 应 率 低 ;二 是 井 网 主 要 分 布 在 物 性 变 差 区 ,细 分 后 层 内剩 余 损 坏 严 重 ,水 驱 状 况 变 差 ;三 是 层 间 物 性 油 富集 程度 差 异较 大 。为挖 潜此 类 剩余
差 异 大 ,水驱 动 用不 均 。 油 , 以文 明 寨 油 田明 一 东 块 、明 一 西 块 、
果 显著 。
度 百 分 数 上 升 了8 . 0 %,吸 水 层 数 百 分 数 上
0 . 1 %;地层 压 力 上 升 0 . 3 2 MP a ;水 驱 评 价 文 明 寨 油 田不 同油 价 下 新 井 当 年 升 了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投 资 利 润 率 ,随 着 油价 的 上 升 ,当 年 投 资 控 制 和动 用 程 度 分别 增 加 7 . 1 5 和5 . 0 9 个百 分 利 润 率 呈 直 线 上 升 趋 势 ,侧 钻井 当 年投 资 点 ;油井受控率增加3 . 8 个百分点 。油价高 利 润 率 直 线 斜 率 明 显 大 于新 钻井 。可 见 ,
2 m,吸 水厚 度百 分 数 从3 5 . 2 %上升 文明 寨油 田1 9 8 9 年含水达 到8 0 %以 下 降 为 1 为5 6 . 7 %。 按 油 价 7 0¥ / b b l 来 评 价 ,利 平 均 上 , 通 过 构 造 精 细 研 究 发 现 新 储 量 以 及 单 井 N N 3 5 . 6 3 万元 ,实 现 了 层 间 剩余 油 的 “ 块 块 注 水 、层 层 动 用 ” 开 发 理 念 ,实 现
技术创新
;3 1
层 以 内 ,注 水厚 度应 控 制 中琢油 田极复 杂断块 油藏地 质储 量 占 水 层数 应 控 制在 6 0 r n 以 内 ;含 水 越 高 ,级 差 控 制 范 围 越 总储 量 的l 5 . 8 % ,主要 分布在 文 明寨 、马 在 1 小 ,低含 水 阶段 渗 透 率级 差 控 制在 7 ~ 8 倍 以 厂 等 油 田。 目前 采 出程 度 2 5 . 0 4 % , 综 合含 水8 8 . 7 % , 已进 入 高 含 水 、高 采 出 阶 段 。 内 ,高含 水 阶段 需 要 控制 在 6 倍 以 内 ,含 水

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注采调整做法

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注采调整做法

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注采调整做法【摘要】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油水混采导致的产液含水率过高、油藏压力不平衡引起的底水倒灌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注采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采用不同的调整原则和方法,如改变注采比、调整井网布局等,可以有效优化油藏开发效果。

以某油田为例,通过注采调整,成功增加了产量并降低了成本。

在优化开发方案方面,可采取提高采收率、增加油藏采收、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

对断块油藏开发的未来发展和注采调整的重要性进行了再次强调,强调了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关键作用。

通过注采调整的实施,可以提高油田的整体开发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断块油藏开发、注采调整、问题、原则、方法、案例分析、优化开发方案、效果评价、发展、未来、重要性。

1. 引言1.1 断块油藏开发现状断块油藏是指由于地质构造、油气运移等因素造成的油气藏局部分隔的油气藏。

断块油藏开发一直是石油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断块油藏开发面临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地质条件复杂:断块油藏通常具有多重构造、多层储集等复杂地质条件,导致开发难度大。

2. 资源浪费严重:由于断块油藏内部分隔严重,部分区块产能得不到有效利用,导致资源浪费。

3. 存在油气剩余较多:断块油藏往往面临油气剩余较多的情况,如何有效提高采收率成为关键问题。

4. 投资成本高: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投资成本高昂。

解决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提高产能和采收率,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提高石油综合开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注采调整等方法,可以更好地优化开发方案,提高断块油藏的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

1.2 注采调整的重要性注采调整是断块油藏开发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采调整可以有效提高油水分离效率,进而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和产量。

通过合理调整注水和采油井的位置布局和注采比例,可以有效减少水驱过程中的错层等问题,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1. 引言1.1 引言复杂断块油藏是指油藏中存在多个断块状油层或者油藏呈不规则形态、非均质性较强的情况。

这种油藏一般具有地质构造复杂、储层非均匀、流动性差等特点,给油田开发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更有效地开发复杂断块油藏,需要采用精细开发技术,通过综合利用各种增油技术,实现油藏高效开采。

精细开发技术是针对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结合地质、工程和物理等多学科知识,采用综合的开发方法进行油藏开采。

水驱开发技术是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注入水或者其他驱替剂来推动油藏中的原油向井口移动,提高采收率。

CO2驱开发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中,通过注入CO2气体来增加油藏中的驱替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

除了水驱和CO2驱技术外,还有许多其他增油技术可以应用于复杂断块油藏的精细开发中,如聚合物驱、油藏压裂、地面改造等方法。

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的开采效率,实现地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精细开发技术及其应用,以及水驱、CO2驱等不同的开发方法。

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讨论,可以为复杂断块油藏的精细开发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复杂断块油藏特点复杂断块油藏是指油藏中存在多个断块,每个断块之间的渗透率、孔隙度等参数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类油藏。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非均质性强:由于不同断块之间的地质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油藏整体非均质性较强。

这种非均质性会对油藏的开发造成一定的困难,需要精细的开发技术进行处理。

2. 油气分布不均匀:在复杂断块油藏中,油气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有些区域油气富集,而其他区域则比较稀疏。

这就需要开发技术精细化,以确保对每个区域的开发均衡和高效。

3. 产能差异大:不同断块之间的产能存在差异,有些断块可能具有较高的产能,而其他断块则相对较低。

在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优化生产方式,以充分挖掘高产能断块的潜力。

极复杂断块油气藏开发特点及挖潜方法探讨_胡明卫

极复杂断块油气藏开发特点及挖潜方法探讨_胡明卫

极复杂断块油气藏开发特点及挖潜方法探讨胡明卫1杨鲁牟薇黄翠玲(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五厂)摘要胡状集油田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境内,区域构造位于东濮凹西部斜坡带,其主力区块胡二块位于胡状集油田的北部,它是极复杂断块油气藏的代表,其构造内部断层发育,平均每口井钻遇断层5个,这给油田开发带来的极大的困难。

开发初期由于对复杂油气藏的认识的不足,初期高产后,很快进入了大幅度递减阶段,采油速度由1.57%降至0.69%,经过后期对复杂断块的研究,才使该块的采渍速度在油田开发中后期上升到111%,实现了极复杂断块油田的高速开发,本文针对极复杂断块油气藏的开发特点,对挖潜该类型油藏方法进行探讨,从而实现极复杂断块油气藏高速开发。

关键词复杂断块油气藏;开发特点;动用储量;挖潜研究1油藏基本概况胡二块含油面积1.9km2,石油地质储量337万吨,全区现已发现大小断层18条,其中控油断层H32将胡二块划分为2-7断块和H47断块,由于断层发育,储层在平面上变化大,使得各断块含油性、含油层位不同,油层分布各具特性。

胡2 -7断块的含油层位是沙三中、沙三下,主力含油层位是沙三下,沙三中油层纵向上不集中,主要含油层位沙三中8-12中砂组,由于断层切割,处于不同的位置,自上而下含油段长约360m,共有12个砂组,51个小层,平均单井钻遇油层厚度42m。

胡47块含油层位沙三上,沙三中和沙三下,沙三上油层分布于沙三上2和沙三上4两砂组,沙三中油层仅分布于沙三中1和沙三中2两个砂层组,油层主要分布于构造高部位,向低部变为水层,沙三下油层分布规律有待进一步认识,该断块含油井段长约180m,共有8个砂层组,22个小层,平均单井钻遇油层26m。

2区块开采特点211弹性阶段特点投产初期产能高,产量递减快。

统计胡二断块的18口油井,投产初期日产油2014吨,第二个月下降为1612吨,第三个月下降1319吨,第五个月下降814吨,6个月内产量下降58.8%。

复杂断块油藏油砂体开发潜力及挖潜措施

复杂断块油藏油砂体开发潜力及挖潜措施

中高一 高含 水 开 发 阶段 , 余 油 在 空 间上 分 布 复 剩
杂 , 潜 难 度 大 J 挖 。准 确 的 地 层 分 析 需 要 对 断

 ̄ / 层/ L/J 油 砂体逐 一 进 行 , , 由平 面 到 纵 向 , 由纵 再 向到平 面寻找 潜 力 。 常规 产 量 劈 分方 法 是 利 用 精
水系 数 。如 只对生 产 层 段 内某 些 层段 进 行 产 液 剖
收集 整理 油藏 的静 、 态 数 据 , 括 细分 层 数 动 包
据 ( 层 号 、 层 砂 层 顶 底 深 、 体 厚 度 、 效 厚 小 小 砂 有
度 ) 测 井解 释数 据 结 论 ( 应 细 分 层 数 据 的渗 透 、 对
率 ) 油 水井 产 液 剖 面 、 、 吸水 剖 面 、 孔 数 据 、 水 射 油
井 生产 数据 。
面测 试 , 对未 测试 层用 流 动系数 或地 层系 数 百分 则 数 作 为劈 分 系数 ( 含 测 试 段 ) 对 测 试 段 用 产 液 包 ;
剖 面 的油水 百分 数 乘 以所 有测 试 层 的流 动 系数 或
资 料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 细 解剖 油砂 体 的 动 用 状 况 , 合 井 网控 制 情 况 、 水 受 效 情 况 和 边 水 影 详 结 注
响 , 行 潜 力 油砂 体 分 类 。进 而针 对 不 同潜 力 油 砂 体 的 驱 动 类 型 及 剩 余 油分 布 类 型 , 出不 同 进 提 治理对策 , 改善 油 田 的 开发 效 果 。
麓 誊瓣
神 油 乞藏 麓
文章 编 号 :10 0 6—63 ( 0 1 O 一09 0 5 5 2 1 ) l 03— 3

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挖潜技术研究

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挖潜技术研究

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挖潜技术研究摘要: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挖潜技术是针对复杂断块油藏的特殊地质条件和工程挑战而研究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挖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首先,介绍了复杂断块油藏的定义和特征,包括断块分布、断块形态和断块活动性等。

其次,阐述了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挖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断块识别与描述、断块运动规律分析和断块影响评价等。

然后,分析了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挖潜技术的应用案例,包括断块导向钻井、断块导向压裂和断块导向油藏模拟等。

最后,展望了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挖潜技术的研究方向和挑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挖潜技术;复杂断块油藏具有断块分布不规则、油气分布不均匀等特点,传统的油藏开发技术难以有效提高采收率和生产效率。

因此,通过将地质工程和挖潜技术相结合,研究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油气流动规律,探索适合该类油藏的开发方法和工艺技术,对于实现油藏的高效开发和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挖潜技术研究概述1.1 复杂断块油藏的定义和特征复杂断块油藏是指油藏中存在大量的断块构造,包括断块的形状、大小、分布等多种特征。

这些断块对油藏的开发和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复杂断块油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断块之间的连通性较差,导致油藏中的流体流动受到限制。

其次,断块的分布不均匀,油藏中存在高渗透区和低渗透区的差异。

此外,复杂断块油藏还存在着断层和裂缝的发育,增加了油藏的复杂性和难度。

1.2 地质工程一体化挖潜技术的意义和目标地质工程一体化挖潜技术是指将地质勘探、工程设计、施工实施等工作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对复杂断块油藏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这一技术的意义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地质工程的优势,解决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难题,提高油藏采收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小断块油藏措施挖潜对策研究
前言
CYT油区所辖油藏属于复杂小断块油藏,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断块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发层系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

今年我们通过精细油藏研究和油藏工程方法,确定潜力层及潜力井区的措施挖潜方向,阶段增产原油4227吨,增产气419万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油田概况
茨榆坨油田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部,共投入开发29个断块,探明含油面积52km2,石油地质储量5377×104t,可采储量846.69×104t,动用含油面积42.3km2,标定采收率15%。

油田1983年投入开发,1988年底实现注水,1997年油田产量达到高峰,年产油41.4628万吨,采油速度高达1.2%,但受新投入开发区块产量递减快,造成油田产量大幅度递减。

“十一五”以来,油田加强成藏基础研究,深化剩余油挖潜等工作,有效延缓了产量递减,截止目前,年产油基本稳定在12万吨以上。

油区所辖油藏属于复杂小断块油藏,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断层发育,断块碎小,构造复杂
油田共发育一级断层1条,二级断层3条,三级断层6条,四级断层23条,把油田分割成29个四级断块54个开发单元,平均含油面积1.98km2,其中含油面积在1.0km2以下的开发单元有6个,最小的只有0.2km2。

(2)含油层系多,井段长,油水关系复杂
油田从上至下发育有东营、沙一上、沙一中、沙一下、沙二、沙三等六套含油气层系,油层埋深为940~3500m,含油井段长达2000m,层系内及层系间均为多套油水组合,无统一的油水界面。

(3)油层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严重
平均有效孔隙度19.7%,最大为25.9%,最小为 1.9%;平均渗透率64×10-3μm2,最大为225×10-3μm2,最小为1×10-3μm2;砂体间非均质性较强,均质程度较低,均质系数只有0.3~0.5。

(4)油品性质复杂,既有稀油,又有常规稠油
原油物性差异较大,地面原油密度0.81g/cm3~0.95 g/cm3,粘度2.0mPa.s~556mPa.s,既有稀油,也有常规稠油。

2 措施挖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油田目前已经进入开发后期阶段,受到注水开发时间长、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影响,目前油藏水淹严重,措施挖潜更加困难,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产能规模不断萎缩,老区潜力层匮乏
油田地质条件复杂,近年来没有有效接替储量,产能建设规模萎缩,2008年仅完钻6口新井,年产量仅为0.9774万吨。

由于新井补充不足,只能频繁依靠老井措施上产,近几年平均每年补层75井次,导致老井后备层匮乏,挖潜难度加大,措施有效率难以保证。

统计近几年措施效果,措施产量由2000年5.5994万吨下降至2008年1.1458万吨,有效率由96.8%下降至85.7%,措施效果逐渐变差。

(2)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
茨榆坨油田经过25年注水开发,目前水淹严重,综合含水达到83.25%,处于高含水期,其中特高含水期的有5个单元,石油地质储量1376×104t,占整个区块的的25.6%。

3 优化措施挖潜主要做法及效果
针对措施效果逐渐变差的状况,以及受到限产减输的影响,近年措施工作由“以产量为中心”向“以效益为中心”转变,优化措施结构,减少大修、压裂等大型工作量,加大补层、堵水等短平快措施力度,把提高措施有效率和单井日增油作为措施挖潜重点工作。

开展“四个寻找、三个利用、两个强化”的“432”工程,即寻找有利储层、寻找构造高点、寻找岩性砂体、寻找可疑油气层,利用交汇图版、利用成熟技术、利用监测资料,强化韵律研究、强化制度管理,通过上述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阶段实施各种措施47井次,有效43井次,有效率为91.5%,阶段增油6025t,平均单井增油58t,具体做法如下:
3.1加强油藏成藏规律认识,寻找有利储层
通过部分区块地震等资料分析,并结合该区域“低部位出水、高部位尖灭”的储层发育特征,加强成藏规律研究,追踪超覆油藏有利砂体的有利部位,措施挖潜取得较好效果。

对油田的T25井和C9-17-23C等5口井实施补层,初期日增油98.1t,阶段增油3662.0t。

3.2加强沉积相认识,寻找有利岩性砂体
通过细化沉积微相研究,避开水淹级别高的主河道,挖掘水淹级别较低的前缘薄层砂、砂坝等有利相带的剩余油潜力,共实施补层、堵水等措施12井次,日增油56.7t,累计增油3554t。

3.3利用电性图版,加强可疑层论证
经过20多年的勘探开发,天然气生產已进入开发后期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不足,产量递减严重;二是老井措施挖潜难度加大,效果逐年变差;三是低效益井不断增多,生产管理难度加大。

针对天然气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手段保障生产任务的完成:一是运用气层识别等动态监测资料寻找有利气层,实施中子寿命等测试10口;二是修订物性电性标准。

统计历史资料表明,当日产气量大于10000方,渗透性大于145毫达西,电阻率大于30欧姆米,时差大于260。

根据测试成果配合电性图版,加强措施挖潜,实施补层4口,日增气8.7×104m3,阶段增气453×104m3;
3.4利用喷流射孔技术,解决近井地层污染
稠油区块受沥青质含量高、渗透性低的影响,原油向井底渗流过程中,受压力、温度降低等因素影响,沥青质在近井地带絮凝,对地层造成污染,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因地层污染产量逐渐下降。

射流喷孔技术是基于水力动量(冲量定律)的一种新型工艺技术,为油井正常生产能力得不到释放的一种补充手段,主要的优点是可以增加弹道的穿透深度,并对原孔眼实施喷砂解堵,改造近井地带渗流通道,改善近井地层渗流能力。

年内在注采系统比较完善、地层压力较高的北部和中部优选3口井进行解堵,实施后日产液由10.9m3上升至47.2m3,日产油由2.7t上升至13.0t,液面由-1469米上升至-935米,阶段累增油530t。

4结论及建议
(1)由“以产量为中心”向“以效益为中心” 转变是目前经济形势下措施挖潜的重要思路转变;
(2)高含水油藏剩余油高度分散,加大水层、可疑层及岩性砂体研究力度是措施挖潜接替方向之一;
(3)利用多参数分层测试等动态监测资料可以有效提高措施有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