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班预防登革热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优质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优质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优质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教材的第四章“常见疾病的预防”,详细内容为第二节“认识登革热及其预防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提高防范意识。

3. 培养幼儿关爱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意识,积极参与预防登革热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登革热知识挂图、PPT、实物模型。

学具:彩色笔、画纸、洗手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登革热知识挂图,引发幼儿对疾病的关注,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病吗?它有什么危害?”让幼儿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2. 讲解登革热知识(10分钟)(1)介绍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

(2)讲解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如:勤洗手、穿长袖长裤、使用驱蚊用品等。

3. 实践操作(15分钟)(2)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预防登革热,分享各自的想法。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PPT,讲解例题:“如何预防登革热?”(2)让幼儿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预防登革热2. 主要内容:(1)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

(2)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何预防登革热?2. 答案:(1)勤洗手。

(2)穿长袖长裤。

(3)使用驱蚊用品。

(4)保持环境卫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学校的实践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拓展延伸:1. 组织幼儿参观卫生防疫站,了解更多的疾病预防知识。

2. 开展家庭实践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传播给家人,共同预防登革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

预防登革热大班教案

预防登革热大班教案

预防登革热大班教案教案标题:预防登革热大班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登革热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2. 学习预防登革热的基本措施。

3. 培养大班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境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对于登革热的了解程度,并简要介绍登革热的概念和危害。

知识讲解:2. 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登革热的病因和传播途径,包括蚊子叮咬、感染病毒等。

活动一:蚊子的认识与观察3. 组织学生观察蚊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他们认识不同种类的蚊子,并重点介绍传播登革热的蚊子——埃及伊蚊。

活动二:预防登革热的基本措施4. 通过图片、卡片或模型等教具,向学生展示预防登革热的基本措施,如清洁环境、消灭蚊子滋生地、使用蚊帐、穿长袖长裤等。

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强调这些措施的重要性。

活动三:制作蚊香5. 引导学生使用安全材料制作蚊香,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预防登革热的实际行动。

活动四:卫生习惯的养成6. 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洗手方法、咳嗽和打喷嚏的礼貌方式,以及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

总结:7.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拓展活动:8. 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提醒家人注意登革热的预防措施。

教学评估:9. 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反应,通过问题回答、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个别评估。

教学资源:- 图片、视频或故事关于登革热的材料- 蚊子的模型或图片- 制作蚊香的材料- 游戏和角色扮演相关道具教案扩展:1. 针对登革热的预防措施进行更加具体和深入的讲解,包括蚊子的生命周期、如何消灭蚊子滋生地等。

2. 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实地观察和了解蚊子的生活环境,加深对登革热预防的认识。

3.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的相关活动,如清洁环境、消灭蚊子滋生地等,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实际行动能力。

2024年大班登革热安全教案

2024年大班登革热安全教案

2024年大班登革热安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手册》第四章“认识传染病”,具体内容为“登革热的认识与预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和预防措施,学会保护自己免受登革热的侵害。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登革热的基本知识,认识其传播途径和主要症状。

3. 培养幼儿关爱同伴,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重点:了解登革热的主要症状,学会预防登革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登革热相关知识图片、PPT、视频、实物模型。

学具:画笔、纸张、洗手液、口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登革热相关知识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病吗?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困扰?”2. 讲解登革热的基本知识(10分钟)教师结合PPT,讲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和预防措施,让幼儿对登革热有全面的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实物模型,通过举例讲解,让幼儿更加直观地认识登革热的症状。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幼儿举手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并请小组代表发言。

6. 情景模拟(10分钟)教师设置模拟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登革热的认识与预防2. 内容:传播途径:蚊子叮咬主要症状:发热、皮疹、关节痛等预防措施:灭蚊、保持卫生、穿长袖长裤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画出你心中的“防蚊小卫士”。

(2)简述预防登革热的措施。

2. 答案:(1)示例:画出一个穿着长袖长裤、手持蚊拍的卡通形象。

(2)示例:预防登革热的措施有:保持环境卫生,消灭蚊子滋生地;外出时穿着长袖长裤,涂抹驱蚊水;睡觉时使用蚊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对登革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24年大班登革热健康教案

2024年大班登革热健康教案

2024年大班登革热健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六章“常见疾病的预防”,具体内容为第三节“登革热的认识与预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登革热的病因、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及预防措施,增强健康防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登革热的病因、传播途径和主要症状,提高幼儿对登革热的认识。

2. 学习并掌握预防登革热的基本方法,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登革热的病因、主要症状及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登革热相关知识图片、PPT、视频、实物模型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登革热相关知识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病吗?它是怎么传播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和视频,讲解登革热的病因、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及预防措施。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色笔,让幼儿画出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预防登革热。

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登革热的认识与预防2. 内容:病因:登革病毒感染传播途径:蚊子叮咬主要症状: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预防措施:防蚊、保持卫生、及时就医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答案示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登革热的病因、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及预防措施。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掌握所学知识。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卫生防疫站,了解更多的疾病预防知识,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

登革热教案幼儿园大班

登革热教案幼儿园大班

登革热教案幼儿园大班一、前导知识1.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热带病毒病,其中登革病毒有4种,都能感染人类。

2.登革热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一般发病后2-7天出现。

3.登革热的预防方法包括消灭病媒蚊、使用蚊帐、使用驱蚊剂、穿长衣长裤等。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登革热是什么以及产生的原因。

2.培养幼儿防范登革热的意识,提高幼儿安全保护意识。

3.让幼儿了解如何消灭和避免病媒蚊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引入:通过幼儿喜欢的歌曲或者游戏方式,引导幼儿建立防范登革热的意识。

2.意识培养:通过图片、图片书、歌曲、游戏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症状。

3.消灭病媒蚊:讲解如何消灭病媒蚊、如何使用驱蚊剂、穿长衣长裤等防止被病媒蚊叮咬。

四、教学过程1.引入:播放幼儿喜欢的歌曲或者进行游戏,引导幼儿认识登革热,并建立起防范的意识。

2.意识培养:使用图片、图片书等教具,让幼儿了解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症状。

3.消灭病媒蚊:向幼儿讲解病媒蚊的生活习性,危害以及如何消灭它们。

讲解如何使用驱蚊剂、穿长衣长裤等防止被病媒蚊叮咬。

五、教学效果1.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使用恰当的引入方式。

2.幼儿能够在游戏、歌曲等活动中了解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症状。

3.幼儿能够了解病媒蚊的生活习性、危害等信息,掌握驱蚊剂、穿长衣长裤等防范措施。

六、教学后记登革热是一种严重且危险的传染病,可以通过教育幼儿加强防范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锻炼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消灭病媒蚊的能力,是幼儿园课程中一个很好的推广点。

教师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学校宣传栏等方法,宣传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形成有关方面的社会氛围。

大班预防登革热教案

大班预防登革热教案

大班预防登革热教案教案标题:大班预防登革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登革热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学习基本的个人卫生习惯,以预防登革热的发生。

3. 培养学生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登革热的概念和病因2.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3. 登革热的预防方法4.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教学准备:1. 登革热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幻灯片2. 个人卫生习惯的示范材料,如洗手流程图、刷牙图示等3. 游戏或活动相关的道具,如追逐游戏用的纸板蚊子等教学过程:引入:1. 准备一些登革热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并简单解释登革热的病因。

2. 引导学生思考,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蚊子如何传播疾病,以及他们是否听说过登革热。

探究: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蚊子是如何传播登革热的?- 登革热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登革热的症状有哪些?- 如何预防登革热的发生?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总结:1. 教师总结并强调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确保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并与他们讨论如何通过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登革热的发生。

拓展活动:1. 游戏:使用纸板蚊子进行追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蚊子传播疾病的过程,并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医生、患者和家长的角色,通过模拟问诊和给予预防建议的方式加深对登革热的理解。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问答,检查他们对登革热的理解和个人卫生习惯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防蚊计划,增强预防登革热的意识。

2. 在课堂上定期进行个人卫生习惯的复习和巩固,以确保学生能够持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登革热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培养他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责任感。

大班预防登革热教案

大班预防登革热教案

大班预防登革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登革热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预防登革热的活动,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幼儿认识登革热的危害和传播方式。

(2)帮助幼儿掌握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方法。

2、难点(1)如何让幼儿理解并记住较为复杂的预防措施。

(2)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落实预防登革热的行动。

三、教学准备1、有关登革热的图片、视频资料。

2、道具:蚊子模型、清洁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1)通过展示一些被蚊子叮咬后皮肤红肿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问幼儿:“你们被蚊子咬过吗?被蚊子咬了有什么感觉?”2、认识登革热(1)播放一段关于登革热的动画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登革热。

(2)展示登革热患者的图片,讲解登革热的症状,如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皮疹等,让幼儿对登革热有更直观的认识。

3、登革热的传播途径(1)拿出蚊子模型,向幼儿介绍蚊子是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媒介。

(2)讲解蚊子在叮咬了感染登革热病毒的人或动物后,再叮咬其他人,就会传播病毒。

(3)强调登革热不会通过人与人直接接触传播。

4、预防登革热的方法(1)清理积水①展示一些有积水的环境图片,如花盆、水桶、废旧轮胎等。

②告诉幼儿积水是蚊子滋生的地方,要及时清理家里和周围环境的积水。

(2)做好防护①给幼儿示范如何正确使用驱蚊液、蚊香等防蚊用品。

②提醒幼儿在户外活动时要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尽量避免被蚊子叮咬。

(3)增强免疫力①鼓励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保证充足的睡眠。

②带领幼儿一起做简单的运动,如早操、小游戏等,增强体质。

5、游戏环节(1)“找积水”游戏在教室布置一些场景,让幼儿找出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并说出应该如何处理。

(2)“防蚊小卫士”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防蚊小卫士,向其他小朋友宣传预防登革热的知识和方法。

6、总结(1)与幼儿一起回顾预防登革热的重点知识,如清理积水、做好防护、增强免疫力等。

2024年求幼儿园大班预防登革热教案,急急急

2024年求幼儿园大班预防登革热教案,急急急

2024年求幼儿园大班预防登革热教案,急急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手册》第五章“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具体内容为第三节“认识登革热”。

详细内容涉及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预防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基本知识,掌握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会关爱同伴,共同预防疾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登革热的动画视频,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个病是什么吗?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它呢?”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危害等,引导学生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并邀请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讲解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随堂练习,巩固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7. 课后拓展: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疾病预防实践。

六、板书设计1. 预防登革热,从我做起2. 内容:(1)登革热的传播途径:蚊子叮咬(2)主要症状:发热、皮疹、关节痛等(3)预防措施:保持环境卫生、使用蚊帐、穿长袖长裤、不积水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与家长一起,为家里制定一份预防登革热的计划。

(1)家庭环境整洁,不积水,不养植物等。

(2)晚上睡觉时使用蚊帐,避免蚊子叮咬。

(3)外出时穿长袖长裤,涂抹驱蚊液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基本知识,提高预防意识。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学生参与度,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社区等场合,宣传预防登革热的方法,提高身边人的疾病预防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大班预防登革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小朋友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2、教会小朋友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3、教会小朋友如何防控蚊虫。

4、教会小朋友爱护好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内容:
1、了解登革热疾病的由来。

2、了解白纹伊蚊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以及对人类的害处。

3、了解人类感染登革热疾病的症状。

4、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三、教学过程:
1、给小朋友观看关于登革热的录像。

2、看完后让小朋友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详细给小朋友讲解登革热的源头、症状以及如何预防登革热。

教会小朋友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让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有滋生的机会。

4、教师总结。

5、最后,布置小朋友回家和家长聊聊关于登革热的预防,把老师今天说的话告诉爸爸妈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