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日本教案资料
七年级地理教案通用5篇

七年级地理教案通用5篇七年级地理教案通用1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灾意识。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研究国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2.教学难点: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呈现“海洋性”教学工具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回答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来自于哪个国家?(二)展示目标学生集体诵读学习目标一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自主学习1.日本的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②纬度位置③海陆位置日本的领土范围①日本的陆地是由什么组成的?(提示:陆地一般由大陆、半岛、岛屿等组成)②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③日本周围的邻国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首都日本的地形读地图册32页:日本群岛地势及日本地形面积比较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③日本的平原是什么?日本的气候读图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①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②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5.日本的资源尝试描述日本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提示:是丰富还是不足)(四)合作探究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将探究结果写在老师发的纸上面;时间5分钟。
阅读课本55页图8-1-3、地图册32页日本在地震带中的位置,尝试分析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展示材料,日本2011年的3.11地震与中国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相比,损失要小很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日本的哪些抗震、防震措施值得我们学习?3.东京和济南都位于36°N附近,下表为两个城市的气象数据。
①完成表格②对比济南的气象数据,描述东京的气候特点?造成此气候特点的原因是什么?(五)风采展示将合作探究的结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六)达标检测1.日本的地形以()为主。
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的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日本的经济特点,如经济发达、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等。
3. 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认识,了解其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4. 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关注全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2. 日本的气候特点3. 日本的经济特点4. 日本的农业生产特点5. 日本的文化特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难点: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农业生产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日本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具体实例。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日本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讲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介绍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
3. 讲解日本的气候特点:介绍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多。
4. 讲解日本的经济特点:介绍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经济发达,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
5. 讲解日本的农业生产特点:介绍日本农业发达,稻米、畜产、蔬菜、水果等产量均较高。
6. 讲解日本的文化特色:介绍日本文化具有浓厚的大和民族传统色彩,古代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近现代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日本的其他方面,如科技、教育等,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9.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初中地理日本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日本优秀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2)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
(3)了解日本的经济、工业、农业、渔业等现代化程度。
(4)通过读图,掌握日本的主要海港、工业区和地震、火山分布情况。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通过对比图表,了解日本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
(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日本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国际视野,增强对邻国日本的了解。
(2)学习日本在防震减灾方面的经验,提高自身的防震意识。
(3)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
(3)日本的经济、工业、农业、渔业等现代化程度。
(4)日本的主要海港、工业区和地震、火山分布情况。
2. 教学难点:(1)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的综合理解。
(2)日本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和解读。
(3)日本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借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激发学生对日本这个邻国的兴趣。
2. 新课教学(1)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
(2)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多山地、丘陵,沿海平原狭窄;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资源贫乏,煤、石油等主要依赖进口。
(3)日本的经济、工业、农业、渔业等现代化程度:经济发达,工业以加工贸易为主,农业和渔业也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
(4)日本的主要海港、工业区和地震、火山分布情况:东京、大阪、名古屋等主要工业区和沿海港口城市;多地震、火山,如富士山、樱岛火山等。
3. 案例分析以日本地震和火山为例,探讨日本在防震减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的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河流、湖泊及水资源利用情况。
4. 使学生认识日本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主要经济部门,了解其经济发展特点。
5. 培养学生对日本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特点。
2. 难点:日本的地形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日本的河流、湖泊及水资源利用情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地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日本的经济特点,掌握其经济发展状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了解日本的地理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日本的面积、人口、地形、气候等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日本的地形对经济的影响,如山地、丘陵对农业、工业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日本的河流、湖泊及水资源利用情况,总结其特点。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学生记忆。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绘制日本地形分布图,标注主要山脉、河流、湖泊。
2. 请学生总结日本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3. 请学生搜集日本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4. 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日本的河流、湖泊较少,水资源利用却很充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教学拓展:1. 邀请日语老师进行日本文化介绍,让学生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传统节日等。
2. 组织学生观看日本地理相关的纪录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日本地理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反思:1. 课后认真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掌握程度如何。
2.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七年级地理日本的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七年级地理日本的教案设计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基本地理信息;2. 掌握日本的地形、河流、湖泊、半岛等地理特征;3. 了解日本的社会经济、主要城市、工业分布、农业特点等地理知识;4. 能够运用地图和地理资料,分析日本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地图、图片、图表等资料,观察和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2.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查询和展示日本的地理信息;3. 调查和分析日本的社会经济、城市分布、工业发展等地理问题;4. 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探讨日本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地理素养;2.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关注环境保护;3. 增强国际视野,了解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点;4. 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地理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日本的地理位置与领土组成1. 地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2. 领土组成:四大岛屿(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3. 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二课时:日本的地形与河流1. 地形特点: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2. 主要河流:信浓川、琵琶湖、日本海川等;3. 湖泊:琵琶湖、千湖等。
第三课时:日本的自然资源1. 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2. 水力资源:丰富的河流和湖泊资源;3. 生物资源:海洋和森林资源丰富。
第四课时:日本的社会经济1. 经济发展: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以加工贸易为主;2. 主要城市: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等;3. 工业分布:沿海地区和濑户内海沿岸。
第五课时:日本的农业特点1. 农业现状:耕地面积较小,农业劳动力不足;2. 主要农产品:稻米、小麦、茶叶、水果等;3. 农业技术:高度发达的农业技术和机械化水平。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地图教学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农业特点等地理知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本》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日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章节的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日本的认识可能仅限于一些表面的事物,如动漫、美食等,对于日本的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日本。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2.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社会等人文地理特征。
3.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的经济、文化、社会等人文地理特征。
3.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日本。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日本的地理特征。
2.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去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3.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关于日本的案例,用于分析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3.提前让学生预习本章节的内容,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对日本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让学生对日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日本。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总结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加深对日本地理知识的理解。
初中地理教案教案日本

初中地理教案教案日本【教学目标】1.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
3. 理解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4. 认识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5. 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日本的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
3.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4. 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教学难点】1. 日本的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
2.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3. 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日本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提问:同学们对日本了解多少?请大家谈谈自己对日本的认识。
二、新课教学1. 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1.1 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1.2 讲解日本的地形特点: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有狭小的平原。
1.3 介绍日本的气候特点: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1.4 讲解日本的资源特点: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2. 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2.1 介绍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
2.2 讲解火山和地震对日本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3. 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3.1 介绍日本的经济特点:加工贸易为主,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3.2 讲解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和重要城市。
三、课堂练习1. 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请学生总结日本的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
3. 请学生解释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4. 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和重要城市。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2. 强调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其地理环境对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日本地形分布图。
七年级地理日本的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日本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气候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日本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和科技优势。
3.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特色、传统习俗和社会风貌。
4. 培养学生对日本的基本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2. 日本的气候特点3. 日本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特点4. 日本的科技优势5. 日本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经济发展、产业特点、科技优势、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
2. 难点:日本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以及科技优势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和民俗风情。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和科技发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日本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
4.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引发学生对日本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日本的气候特点,让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
3. 案例分析:介绍日本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分析日本的科技优势。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日本的文化特色,了解日本的传统习俗和社会风貌。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地理练习题。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情况,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等。
2. 评价学生对日本经济结构、产业发展和科技优势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对日本文化特色、传统习俗和社会风貌的了解情况。
4.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日本的地图、图片、视频等。
2. 相关案例分析资料,关于日本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文章、报告等。
3. 小组讨论话题,涉及日本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的问题。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日本发展经 济有哪些有利和 不利的条件?
不利条件
国土狭小,矿产资源
贫乏,地质灾害频繁。
有利条件
便利的海运,发达
的科技,高素质的劳动 力,高效率的管理
港口及渔场
北海道渔场
东 神 横京 户滨
主页
中日文化渊远流长
日 本 奈 良 的 东 大 寺
思考: 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它经济发达是因为得益于资源丰 富吗?日本怎样Leabharlann 一个资源小国变成一个经济大国的呢?
日本
五、工业的分布
想一想
北海道
7、日本工业主要分 布在什么地方?
太
九州
平
洋
日本
五、工业的分布
想一想
北海道
大阪 神户
东京
濑户内海
太
北九州
九州
横滨 名古屋
平
洋
8、日本工业分布在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 海沿岸。
日本
七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一节
日出之国
樱花之国
国 旗
国 徽
二战后日本做为战败国,国家深受创伤,国家地狭人 稠,自然资源贫乏,火山地震频繁,但今天它经济迅速恢 复,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日本
二日本的海陆位置
俄罗斯
中国
北海道
朝鲜
太
九州
平
洋
看图回答
2、日本东部濒临 __太__平___洋,西北 部隔__日__本___海与 _俄__罗__斯__、_中__国___ 、_朝___鲜___相望。 隔朝鲜海峡与韩 国相望。
朝鲜 九州
富士山
太 平 洋
看图回答
4、日本地形以_山__地__ 和_丘__陵___为主,最高 山是__富__士__山。
日本
中国
俄罗斯
北海道
朝鲜
神户 富士山
太
九州
横滨
平
洋
想一想
5、为什么日本多火
山、地震?
地 壳 运 动 (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由于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 处,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
3. 根据2000年统计资料,算一算中国和日本的人口 密度。并说说你对日本国情的感性认识。
日本 中国
人口 (亿人)
1.27 12.95
面积 (万平方千米)
37.8 960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135 336
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 居民主要是黄种人,通用日语
日本
三、日本的地形
俄罗斯
中国
北海道
亚欧板块
火山爆发
日本 日本海
太平洋
日本所在区域
太平洋板块 熔岩
思考:
冬
日本气候南北 差异大不大?
温
带
日本海
季 风
气
候
日本南北跨纬 度多,气候南北差 异明显。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
赏樱是日本一项
旅游活动,请问根据 日本气候的南北差异 应该由南到北,还是 由北到南?
海洋性季风气候
南————北
相 近
温度 ( ℃ ) 7月
26.1
1610mm 7月 年 25.1
降水 (mm)
2000
纬
20
636mm
度 的
1月
年
北
0
京
-4.7
和
北京
1月 1000
3.7
0
东 京
东
京
气
候
比
较
东京冬季较北京_温__和__,夏季较北京_凉__爽_,降水较 北京__多__,气候具__海__洋__性特征。
四 、发达的经济
2002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约为4.8万亿美 元,约合40万亿人民币,次于美国的8万亿 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3万多美元,居 世界前列;同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9万亿 人民币,约为1.1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 人均900美元。
文化具有东西方兼有的特点
小结
• 日本的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 日本隔日本海相望的国家。 • 日本的地形,最高的山,最大的平原 •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 日本的气候 • 日本的经济 • 日本的渔场 • 日本的文化
日本
日本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一节
日本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