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钦松系统科号

合集下载

克朗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图

克朗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图

二、种及种以下单位
种:共同的祖先,稳定的分布区,形态特 征相似,自然交配,后代正常。
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种是分类上的基本单位。
种内分为:亚种、变种、变型
亚种:地理区域分布、生境不同,生态适应 亚种(半种)种内生态适应,地理分布上的分布
区、生境不同,种与亚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变种:某一特征的差异但不大,糯稻Orysa
1、人类对植物识别和分类的最初认识(动 物人)
可食;有毒;药用 2、人类有目的认识植物与人为分类(文明
人)
植物的人为分类
• 古希腊提奥弗那斯(Theophrastus,371-288 BC)研究了植物的经济用途、生活习性及分 类。
• 我国明代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 目》。该书中共收集植物种类一千多种,按 其用途分为草、谷、菜、果和木五部。
332科——411科(修改后)
分类系统
克郎奎斯特系统 美国学者克郎奎斯特(Cronquist)1957年在 《Outline of a new system of families and orders of dicotyledons》一书中发表的。根据真花学说建立。 11个亚纲、83目、383科
12.3 植物的命名法则
1、植物学名由来 1623年,C.Bauhin,(法,1560-1624) 1690年,Rivinus 1753,Carolus Linnaeus,(瑞典,1707-
• 四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界、 后生植物界、后生动物界,(美) Copland。
• 五界系统: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 植 物 界 、 真 菌 界 、 动 物 界 ,( 美 加 ) Whittaker 1969年 。
12.2 园林植物分类常用方法

被子植物科属排序

被子植物科属排序

被子植物科属排序摘要:一、被子植物的概述1.被子植物的定义2.被子植物的特点二、被子植物科属的排序方法1.恩格勒系统2.哈钦松系统3.塔赫他间系统4.APG 系统三、被子植物科属排序在我国的应用1.植物分类学的研究2.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生态保护与建设正文:被子植物,作为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被子植物科属排序的研究,对于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被子植物的概述中,首先明确了被子植物的定义,即具有种子包裹在果实中、具有真正的花器官等特征的植物。

被子植物具有丰富的种类,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是植物界中最为高级的一类。

被子植物具有很多特点,如形态各异、生活习性多样、繁殖方式独特等,这些特点使得被子植物在植物界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被子植物科属的排序方法有多种,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和APG 系统。

恩格勒系统是基于花器官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该系统在我国植物分类学领域有广泛应用。

哈钦松系统则是以植物的遗传特征为基础进行分类,该系统对于揭示植物的进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塔赫他间系统则是综合了花器官形态和遗传特征进行分类,该系统在植物分类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APG 系统则是基于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分类,该系统对于解决植物分类学中的疑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被子植物科属排序的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

被子植物科属排序在植物分类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属排序的研究,可以揭示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为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被子植物科属排序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属排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资源状况,为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生态保护与建设中,被子植物科属排序的研究也有重要作用。

通过科属排序的研究,可以揭示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为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被子植物科属排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类型及其特点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类型及其特点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类型及其特点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是在植物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进而对分类系统进行监理,以阐述被子植物之间的演化关系[1]。

自19世纪50年代以后,许多植物分类工作者根据各自对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相关理论,对被子植物系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是由于被子植物起源、演化等方面知识和证据的不足[2],截至目前,被子植物的分类尚无完美的分类系统,当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3-5]。

1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类型1.1恩格勒分类系统恩格勒系统是1897年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Engler)和柏兰特(Prantl)提出的,其在《植物自然分科志》一书中有所描述,是被子植物分类史上第1个较为完整的自然分类系统。

该系统的提出是在假说的基础上,认为被子植物的原始特征是单性、无花瓣、风媒传粉、木本等,而其进化特征有两性、花瓣、虫媒传粉等,为此,恩格勒认为最原始的被子植物类型为葇荑花序类植物,而较为进化的类型为毛茛、木兰等科。

上述假说是在艾希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很多植物学家认为该理论不合理。

因此,经过对恩格勒系统的多次修订,在1964年出版的第12版《植物分科志要》上,认为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要原始的理论是错误的,并进行了修改,仍将双子叶植物分为合瓣花亚纲和古生花被亚纲,基本系统大纲内仍将植物界划为17门,并未作多大改变,其中被子植物独立成被子植物门,共包括2纲,62目,344科。

1.2哈钦松分类系统该系统是1926年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提出的,其在《有花植物科志》一书中对该系统进行了初步描述,1973年相应地做了修订,将被子植物的分类科数增加了,由原来的332科增加到411科。

哈钦松系统认为与单性花相比,两性花更为原始;多数、各部分分离的花,比定数、连合的花更为原始;与轮状排列的花相比,各部分螺旋状排列的花更为原始;与草本植物相比,木本更为原始。

该系统还认为被子植物为单元起源,双子叶植物的起点是毛茛目与木兰目,该系统认为毛茛目与木兰目这2支是平行发展的:一支木本植物从木兰目中演化出,一支草本植物从毛茛目种演化出;在被子植物的后来演化过程中,单花被、无被花逐渐蜕化而成;从金缕梅目中逐渐分出葇荑花序类各科。

哈钦松系统 Hutchinsonsytem整理

哈钦松系统 Hutchinsonsytem整理

哈钦松系统Hutchinsonsytem整理2纲111目411科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s一、木本支Lignosae1木兰目Magnoliales木兰科Magnoliaceae八角科Illiciaceae假八角科Winteraceae假樟科Canellaceae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芳香木科Himantandraceae鸟嘴果科Lactoridaceae昆栏树科Trochodendraceae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2番荔枝目Annonales番荔枝科Annonaceae澳州番荔枝科Eupomatiaceae3樟目Laurales香材树科Monimiaceae对叶藤科Austrobaileyaceae腺齿木科Trimeniaceae樟科Lauraceae油籽树科Gomortegaceae莲叶桐科Hernandiaceae肉豆蔻科Myristicaceae4五桠果目Dilleniales五桠果科Dilleniaceae牛栓藤科Connaraceae流苏亮籽科Crossosomataceae瓣裂果科Brunelliaceae5马桑目Coriariales马桑科Coriariaceae6蔷薇目Rosales蔷薇科Rosaceae毒鼠子科Dichapetalaceae (Chailletiaceae)蜡梅科Calycanthaceae7豆目Leguminales苏木科Caesalpiniaceae含羞草科Mimosaceae蝶形花科Fabaceae (Papilionaceae)8火把树目Cunoniales齿蕊科Pterostemonaceae火把树科Cunoniaceae山梅花科Philadelphaceae绣球科Hydrangeaceae醋栗科Grossulariaceae方枝树科Oliniaceae鞘叶树科Greyiaceae鼠刺科Escalloniaceae常绿棱枝树科Baueraceae隐翼科Crypteroniaceae9野茉莉目Styracales尖药科Lissocarpaceae野茉莉科styracaceae山矾科Symplocaceae10五加目Araliales山茱萸科Cornaceae八角枫科Alangiaceae常绿四照花科Garryaceae紫树科Nyssaceae五加科Araliaceae忍冬科Caprifoliaceae11金缕梅目Hamamelidales水青树科Tetracentr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折扇叶科Myrothamnaceae悬铃木科Platanaceae族节花科Stachyuraceae黄杨科Buxaceae交让木科Daphniphyllaceae小叶树科Bruniaceae12杨柳目Salicales杨柳科Salicaceae13银毛木目Leitneriales银毛木科Leitneriaceae14杨梅目Myricales杨梅科Myricaceae15假橡树目Balanopsidales假橡树科Balanopsidaceae 16壳斗目Fagales桦木科Betulaceae壳斗科Fagaceae棒科Corylaceae17胡桃目Juglandales马尾树科Rhoipteleaceae胡桃科Juglandaceae三叶脱皮树科Picrodendraceae18木麻黄目Casuarinales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19荨麻目Urticales榆科Ulmaceae大麻科Cannabiaceae (Cannabaceae,Cannabinaceae)桑科Moraceae荨麻科Urticaceae钩毛树科Barbeyaceae杜仲科Eucommiaceae20红木目Bixales红木科Bixaceae半日花科Cistaceae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弯胚树科Cochlospermaceae马蹄柱头树科Hoplestigmataceae透镜籽科Achatocarpaceae裂蕊树科Lacistemaceae21瑞香目Thymelaeales弯柱科Gonystelaceae沉香科Aquilariaceae四棱果科Geissolomataceae管萼科Penaeaceae瑞香科Thymelaeaceae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22山龙眼目Proteales山龙眼科Proteaceae23海桐目Pittosporales海桐科Pittosporaceae腺毛草科Byblidaceae(Roridulaceae)白籽树科Stegnospermaceae (Stegnospermataceae)曲胚科Vivianiaceae假石南科Tremandraceae24白花菜目Capparidales白花菜科Capparidaceae辣木科Moringaceae烈味三叶草科Tovariaceae25柽柳目Tamaricales瓣鳞花科Frankeniaceae柽柳科Tamaricaceae刺树科Fouquieriaceae26堇菜目Violales堇菜科Violaceae27远志目Polygalales远志科Polygalaceae刚毛果科Krameriaceae三棱果科Trigoniaceae独蕊科V ochysiaceae28硬毛草目Loasales窝籽树科Turneraceae硬毛草科Loasaceae29西番莲目Passiflorales离柱科Malesherbiaceae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柄果木科Achariaceae30葫芦目Cucurbitales葫芦科Cucurbitaceae秋海棠科Begoniaceae野麻科Datiscaceae番木瓜科Caricaceae31仙人掌目Cactales仙人掌科Cactaceae32椴树目Tiliales八瓣果科Dirachmaceae木果树科Scytopetalaceae椴树科Tiliaceae梧桐科Sterculiaceae巴西肉盘科Peridiscaceae木棉科Bombacaceae33锦葵目Malvales锦葵科Malvaceae34金虎尾目Malpighiales粘木科Ixonanthaceae金虎尾科Malpighiaceae核果树科Humiriaceae亚麻科Linaceae苞芽树科Irvingiaceae葱味木科Huaceae杜香果科Lodocarpaceae古柯科Erythroxylaceae垂籽树科Ctenolophonaceae节柄科Lepidobotryaceae刺树科Balanitaceae蒺藜科Zygophyllaceae35大戟目Euphorbiales大戟科Euphorbiaceae36山茶目Theales多子树科Bonnetiaceae茶科Theaceae水东哥科Saurauiaceae称猴桃科Actinidiaceae假红树科Pellicieraceae五列木科Pentaphylacaceae四籽树科Tetrameristaceae附生藤科Marcgraviaceae多柱树科Caryocaraceae环柱树科Medusagynaceae37金莲木目Ochnales栓皮果科Strasburgeriaceae金莲木科Ochnaceae旋花树科Rhodolaenaceae (Sarcolaenaceae)刺果树科Sphaerosepalaceae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钩枝藤科Ancistrocladaceae38杜鹃花目Ericales山柳科Clethraceae鹿蹄草科Pyrol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尖苞树科Epacridaceae岩梅科Diapensiaceae水晶兰科Monotropaceae盖裂寄生科Lennoaceae乌饭树科Vacciniaceae39金丝桃目Guttiferales金丝桃科Hypericaceae山竹子科Clusiaceae船形果科Eucryphiaceae绒子树科Quiinaceae40桃金娘目Myrtales桃金娘科Myrtaceae玉蕊科Lecythidaceae红树科Rhizophoraceae海桑科Sonneratiaceae石榴科Punicaceae使君子科Combretaceae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41卫矛目Celastrales油树科Pand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刺茉莉科Salvadoraceae刺枝树科Koeberliniaceae叶柄花科Cneoraceae心翼果科Cardiopteridaceae翘萼树科Cyrillaceae茶茱萸科Icacinaceae岩高兰科Empetraceae鳞枝树科Aextoxicaceae瘤药树科Pentadiplandraceae卫矛科Celastraceae棒果科Corynocarpaceae木根草科Stackhousiaceae毛药树科Goupiaceae翅子藤科Hippocrateaceae赤苍藤科Erythropalaceae梨形果科Capusiaceae肉盘树科Scyphostegiaceae42铁青树目Olacales铁青树科Olacaceae山柑科Opiliaceae星毛树科Octoknemaceae油籽树科Aptandraceae十齿花科Dipentodontaceae毛丝花科Medusandraceae43檀香目Santalales桑寄生科Loranthaceae假石南科Grubbiaceae檀香科Santalaceae羽毛果科Myzodendraceae (Misodendraceae)蛇菰科Balanophoraceae44鼠李目Rhamnales大柱头树科Heteropyxidaceae胡颓子科Elaeagnaceae鼠李科Rhamnaceae葡萄科Vitaceae45紫金牛目Myrsinales紫金牛科Myrsinaceae假轮叶科Theophrastaceae蜡烛果科Aegicerataceae46柿树目Ebenales柿树科Ebenaceae山榄科Sapotaceae肉实树科Sarcospermaceae47芸香目Rutales芸香科Rutaceae苦木科Simaroubaceae橄榄科Burseraceae阳桃科Averrhoaceae48楝目Meliales楝科Meliaceae49无患子目Sapindales羽叶树科Melianthace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九子不离母科Podoaceae清风藤科Sabiaceae漆树科Anacardiaceae槭树科Aceraceae七叶树科Hippocastanaceae省沽油科Staphyleaceae叠珠树科Akaniaceae三柱科Julianiaceae刺戟科Didiereaceae50马钱目Loganiales龙爪七叶科Potaliaceae马钱科Loganiaceae醉鱼草科Buddleiaceae鞘柄科Antoniaceae度量草科Spigeriaceae马钱子科Strychnaceae木樨科Oleaceae51夹竹桃目Apocynales毛子树科Plocospermaceae夹竹桃科Apocynaceae杠柳科Periplocaceae萝藦科Asclepiadaceae52茜草目Rubiales毛枝树科Dialypetalanthaceae茜草科Rubiaceae忍冬科Caprifoliaceae53紫葳目Bignoniales电灯花科Cobaeaceae紫葳科Bignoniaceae胡麻科Pedaliaceae角胡麻科Martyniaceae54马鞭草目Verbenales厚壳树科Ehretiaceae马鞭草科Verbenaceae密穗科Stilbeaceae连药科Chloanthaceae透骨草科Phrymaceae草本支Herbaceae55毛茛目Ranales芍药科Paeoniaceae铁筷子科Hellebor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睡莲科Nymphaeaceae鬼臼科Podophyllaceae金鱼藻科Ceratophyllaceae莼菜科Cabombaceae56小檗目Berberidales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e木通科Lardizabalaceae防己科Menispermaceae南天竹科Nandinaceae星叶科Circaeasteraceae小檗科Berberidaceae57马兜铃目Aristolochiales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根寄生科Hydnoraceae大花草科Cytinaceae猪笼草科Nepenthaceae58胡椒目Piperales胡椒科Piperaceae三白草科Saururaceae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59罂粟目Rhoeadales罂粟科Papaveraceae紫堇科Fumariaceae60十字花目Cruciales十字花科Cruciferae61木樨草目Resedales木樨草科Resedaceae62石竹目Caryophyllales沟繁缕科Elatinaceae粟米草科Molluginaceae石竹科Caryophyllaceae番杏科Ficoidaceae(Aizoaceae)马齿觅科Portulacaceae63萝目Polygonales寥科Polygonaceae裸果木科Illecebraceae64藜目Chenopodiales节柄科Barbeuiaceae商陆科Phytolaccaceae环蕊科Gyrostemonaceae萝卜藤科Agdestidaceae毛头独子科Petiveriaceae藜科Chenopodiaceae苋科Amaranthaceae假繁缕科Cynocrambaceae肉穗果科Batidaceae落葵科Basellaceae65千屈菜目Lythrales千屈菜科Lythraceae柳叶菜科Onagraceae菱科Trapaceae小二仙草科Haloragidaceae水马齿科Callitrichaceae66龙胆目Gentianales龙胆科Gentianaceae睡菜科Menyanthaceae67报春花目Primulales报春花科Primulaceae白花丹科Plumbaginaceae68车前目Plantaginales车前科Plantaginaceae69虎耳草目Saxifragales景天科Crassulaceae囊叶草科Cephalotaceae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柔毛小花草科Eremosynaceae二歧草科Vahliaceae花茎草科Francoaceae陀螺果科Donatiaceae梅花草科Parnassiaceae五福花科Adoxaceae70管叶草目Sarraceniales茅膏菜科Droseraceae管叶草科Sarraceniaceae71川薹草目Podostemales川薹草科Podostemaceae水穗科Hydrostachyaceae72伞形目Umbellales伞形科Umbelliferae73败酱目Valerianales败酱科Valerianaceae川续断科Dipsacaceae头花草科Calyceraceae74桔梗目Campanales桔梗科Campanulaceae半边莲科Lobeliaceae75草海桐目Goodeniales草海桐科Goodeniaceae蓝花根叶草科Brunoniaceae丝滴草科Stylidiaceae76菊目Asterales菊科Compositae77茄目Solanales茄科Solanaceae旋花科Covolvulaceae铃花科Nolanaceae78玄参目Personales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爵床科Acanthaceae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列当科Orobanchaceae狸藻科Lentibulariaceae弯药树科Columelliaceae79牻牛儿苗目Geraniales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沼泽草科Limnanthaceae酢酱草科Oxalidaceae旱金莲科Tropaeolaceae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80花荵目Polemoniales花荵科Polemoniaceae田基麻科Hydrophyllaceae菟丝子科Cuscutaceae81紫草目Boraginales紫草科Boraginaceae82唇形目Laminales苦槛蓝科Myoporaceae穗花科Selaginaceae球花科Globulariaceae唇形科Labiatae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s萼花区Calyciferae1花蔺目Butomales花蔺科Butomaceae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2泽泻目Alismatales泽泻科Alismataceae芝菜科Scheuchzeriaceae无叶莲科Petrosaviaceae3霉草目Triuridales霉草科Triuridaceae4水麦冬目Juncaginales水麦冬科Juncaginaceae异柱草科Linaeaceae (Heterostylaceae)海草科Posidoniaceae5水蕹目Aponogetonales水蕹科Aponogetonaceae大叶藻科Zosteraceae6眼子菜目Potamogetonales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川蔓藻科Ruppiaceae7茨藻目Najadales角果藻科Zannichelliaceae茨藻科Najadaceae8鸭肠草目Commelinales鸭环草科Commelinaceae彩花腺毛草科Cartonemataceae须叶藤科Flagellariaceae三蕊细叶草科Mayacaceae9黄眼草目Xyridales黄眼草科Xyridaceae偏穗草科Rapateaceae10谷精草目Eriocaulales谷精草科Eriocaulaceae11凤梨目Bromeliales凤梨科Bromeliaceae12姜目Zingiberales芭蕉科Musaceae旅人蕉科Strelitziaceae兰花蕉科Lowiaceae姜科Zingiberaceae美人蕉科Cannaceae竹芋科Marantaceae冠花区Corolliferae13百合目Liliales百合科Liliaceae百鸢科Tecophilaeaceae延龄草科Trilliaceae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菝葜科Smilacaceae假叶树科Ruscaceae14彩花扭柄目Alstroemeriales彩花扭柄科Alstroemeriaceae刺藤科Petermanniaceae垂花科Philesiaceae15天南星目Arales天南星科Araceae浮萍科Lemnaceae16香蒲目Typhales黑三棱科Sparganiaceae香蒲科Typhaceae17石蒜目Amaryllidales石蒜科Amaryllidaceae18鸢尾目Iridales鸢尾科Iridaceae19薯蓣目Dioscoreales块茎藤科Stenomeridaceae毛脚科Trichopodaceae百部科Roxburghiaceae薯蓣科Dioscoreaceae20龙舌兰目Agavales木根旱生草科Xanthorrhoeaceae龙舌兰科Agavaceae21棕榈目Palmales棕榈科Palmae22露兜树目Pandanales露兜树科Pandanaceae23巴拿马草目Cyclanthales巴拿马草科Cyclanthaceae 24血皮草目Haemodorales血皮草科Haemodoraceae长喙科Hypoxidaceae尖叶鳞枝科Velloziaceae假兰科Apostasiaceae箭根薯科Taccaceae田葱科Philydraceae25水玉簪目Burmanniales水玉簪科Burmanniaceae肉质腐生草科Thismiaceae美丽腐生草科Corsiaceae 26兰目Orchidales兰科Orchidaceae颖花区Glumiflorae27灯心草目Juncales灯心草科Juncaceae圭亚那草科Thurniaceae刺鳞草科Centrolepidaceae帚灯草科Restionaceae28莎草目Cyperales莎草科Cyperaceae29禾本目Graminales禾本科Gramineae。

植物的分类标准

植物的分类标准

植物分类学是植物学科中最古老和最具综合性的一门分支学科。

过去的经典分类大多依据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特征去分,后来把孢粉形态、地理分布和古生物学等方面的内容结合进去后,有助于进一步对种类的鉴定、植物演化关系的探讨和植物的分类。

现存于地球上的植物,估计约为50余万种,整个植物界通常被分为16门。

1.裸藻门Euglenophyta2.绿藻门Chlorophyta3.轮藻门Charophyta4.金藻门Chrysophyta5.甲藻门Pyrrophyta 藻类6.褐藻门Phaeophyta (spore plant)植物7.红藻门Rhodophyta 隐花植物低等植物8.蓝藻门Cyanophyta (孢子植物)(无胚植物)9.细菌门Bacteriophyta10.粘菌门Myxomycophyta 菌类11.真菌门Eumycophyta 植物12.地衣门Lichens13.苔藓植物门Bryophyta14.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seed plant)颈卵器植物高等植物15.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显花植物维管植物有胚植物16.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植物分类学是一门主要研究整个植物界的不同类群的起源、亲缘关系以及进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也就是把纷繁复杂的植物界分门别类一直鉴别到种,并按系统排列起来,以便于人们认识和利用植物。

基本简介植物分类学是植物学科中最古老和最具综合性的一门分支学科。

过去的经典分类大多依据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特征去分,后来把孢粉形态、地理分布和古生物学等方面的内容结合进去后,有助于进一步对种类的鉴定、植物演化关系的探讨和植物的分类。

背景知识现在生存在地球上的植物估计有50万种以上(种子植物250000种左右)。

要对数目如此众多,彼此又千差万别的植物进行研究,第一步必须先根据它们的自然性质,由粗到细、由表及里地进行分门别类,否则便无从下手。

植物分类学内容由三方面组成,它的研究对象为全世界生活的植物。

哈钦松系统科号

哈钦松系统科号
212A 鞘柄木科 Toricelliaceae
213 伞 形 科 Umbelliferae
213A 天胡荽科 Hydrocotylaceae
214 桤叶树科 Clethraceae
215 杜鹃花科 Ericaceae
216 越 桔 科 Vacciniaceae
216A 鹿蹄草科 Pyrolaceae
看这个能用上不
代科号 科名 拉丁名
G1 苏 铁 科 Cycadaceae
G2 银 杏 科 Ginkgoaceae
G1A 泽米铁科 Zamiaceae
G3 南洋杉科 Araucariaceae
G4 松 科 Pinaceae
G5 杉 科 Taxodiaceae
G6 柏 科 Cupressaceae
264 唇 形 科 Labiatae
266 水 鳖 科 Hydrocharitaceae
267 泽 泻 科 Alismataceae
276 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
278 角果藻科 Zannichelliaceae
279 茨 藻 科 Najadaceae
207 胡 桃 科 Juglandaceae
209 山茱萸科 Cornaceae
209A 青荚叶科 Helwingiaceae
209B 桃叶珊瑚科 Aucubaceae
210 八角枫科 Alangiaceae
211 蓝果树科 Nyssaceae
211A 珙 桐 科 Davidiaceae 212 五 加 科 Araliaceae
185A 槲寄生科 Viscaceae
186 檀 香 科 Santalaceae 189 蛇 菰 科 Balanophoraceae

哈钦松系统科号

哈钦松系统科号
48 茅膏菜科 Droseraceae
52 沟繁缕科 Elatinaceae
53 石 竹 科 Caryophyllaceae
54 粟米草科 Molluginaceae
56 马齿苋科 Portulacaceae
57 蓼 科 Polygonaceae
59 商 陆 科 Phytolaccaceae
看这个能用上不
代科号 科名 拉丁名
G1 苏 铁 科 Cycadaceae
G2 银 杏 科 Ginkgoaceae
G1A 泽米铁科 Zamiaceae
G3 南洋杉科 Araucariaceae
190 鼠 李 科 Rhamnaceae
191 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
193 葡 萄 科 Vitaceae
194 芸 香 科 Rutaceae
195 苦 木 科 Simarubaceae
196 橄 榄 科 Burseraceae
197 楝 科 Meliaceae
163 壳 斗 科 Fagaceae
164 木麻黄科 Casuarinaceae
165 榆 科 Ulmaceae
167 桑 科 Moraceae
169 荨 麻 科 Urticaceae
170 大 麻 科 Cannabidaceae
171 冬 青 科 Aquifoliaceae
173 卫 矛 科 Celastraceae
178 翅子藤科 Hippocrateaceae
179 茶茱萸科 Icacinaceae
182 铁青树科 Olacaceae
185 桑寄生科 Loranthaceae
185A 槲寄生科 Viscaceae

植物系统分类

植物系统分类
• 哈钦松系统认为多心皮的木兰目、毛茛目是被子植物的原 始类群.
• 过分强调了木本和草本两个来源,认为木本植物均由木兰 目演化而来,草本植物均由毛茛目演化而来,结果使得亲 缘关系很近的一些科在系统位置上都相隔很远.类学家所 反对。
2021/8/6
5
真花学说
• 已经灭绝的裸子植物的本内苏铁目的两性孢子叶球演 化出被子植物的花,即孢子叶球的顶端演化为花托, 生开伸长主轴的大孢子叶演化为雌蕊,其下的沁孢子 叶演化为雄蕊,下部的苞片演化为花被,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
• 一、恩格勒系统 • 二、哈钦松系统 • 三、塔赫他间系统 • 四、克郞奎斯特系统
2021/8/6
1
一、恩格勒系统
• 这是德国分类学家思格勒(A.Engler)和勃兰特(K.PrantI)于1897年在其 《植物自然分科志》巨著中所使用的系统,它是分类学史上第一个比较 完整的系统,它将植物界分13门,第13门为种子植物门,再分为裸子植 物和被子植物两个亚门,被子植物亚门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 个纲,并将双子叶植物纲分为离瓣花亚纲(古生花被亚纲)和合瓣花亚纲 (后生花被亚纲)。
• 被子植物的花是1个简单的孢子叶球,它 是由早已绝灭的本内铁树目,特别是拟铁 树的两性孢子叶的球穗花进化而来的。
• 苞片--花被,孢子叶球的轴--花轴
• 小孢子叶--雄蕊,大孢子叶--雌蕊 (心皮)。
• 多心皮类两性整齐花,尤其是木兰目植物 是现代被子植物的较原始的类群。
2021/8/6
17
理由
• 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花部分离,多数的,比连合、 有定数的原始,花各部螺旋排列的比轮状排列的原始,
• 现代被子植物中的多心皮类,尤其是木兰目植物被认
为被子植物较原始类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钦松系统科号
看这个能用上不 代科号 科名 拉丁名 G1 苏 铁 科 Cycadaceae G2 银 杏 科 Ginkgoaceae G1A 泽米铁科 Zamiaceae G3 南洋杉科 Araucariaceae G4 松 科 Pinaceae G5 杉 科 Taxodiaceae G6 柏 科 Cupressaceae G7 罗汉松科 Podocarpaceae G8 三尖杉科 Cephalotaxaceae G9 红豆杉科 Taxaceae G11 买麻藤科 Gnetaceae 1 木 兰 科 Magnoliaceae 2A 八 角 科 Illiciaceae 3 五味子科 Schisandraceae 3A 水青树科 Tetracentraceae 6 领春木科 Eupteleaceae
216A 鹿蹄草科 Pyrolaceae 216B 水晶兰科 Monotropaceae 221 柿 树 科 Ebenaceae 222 山 榄 科 Sapotaceae 223 紫金牛科 Myrsinaceae 224 安息香科 Styracaceae 225 山 矾 科 Symplocaceae 228 马 钱 科 Loganiaceae 228A 醉鱼草科 Buddlejaceae 228B 度量草科 Spigeliaceae 229 木 犀 科 Oleaceae 230 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231 萝 藦 科 Asclepiadaceae 232 茜 草 科 Rubiaceae 232A 乌 檀 科 Naucleaceae 233 忍 冬 科 Caprifoliaceae 233A 接骨木科 Sambucaceae 235 败 酱 科 Valerianaceae 233B 荚 蒾 科 Viburnaceae 236 川续断科 Dipsacaceae 238 菊 科 Compositae 239 龙 胆 科 Gentianaceae 239A 睡 菜 科 Menyanthaceae
106 番木瓜科 Acaricaceae 107 仙人掌科 Cactaceae 108 山 茶 科 Theaceae 108A 五列木科 Pentaphylaceae 112 猕猴桃科 Actinidiaceae 114 金莲木科 Ochnaceae 118 桃金娘科 Myrtaceae 120 野牡丹科 Melastomaceae 121 使君子科 Combretaceae 122 红 树 科 Rhizophoraceae 123 金丝桃科 Hypericaceae 126 藤 黄 科 Guttiferae 128 椴 树 科 Tiliaceae 128A 杜 英 科 Elaeocarpaceae 130 梧 桐
7 连香树科 Cercidiphyllaceae 8 番荔枝科 Annonaceae 11 樟 科 Lauraceae 13 莲叶桐科 Hernandiaceae 15 毛 茛 科 Ranunculaceae 15A 芍 药 科 Paeoninaceae 17 金鱼藻科 Ceratophyllaceae 18 睡 莲 科 Nymphaeaceae 19 小 檗 科 Berberidaceae 19A 牡丹草科 Leonticaceae 19B 南天竹科 Nandinaceae 19C 鬼 臼 科 Podophyllaceae 21 木 通 科 Lardizabalaceae 22 大血藤科 Sargentodoxaceae 23 防 已 科 Menispermaceae 24 马兜铃科 Aristolochiaceae 28 胡 椒 科 Piperaceae 29 三白草科 Saururaceae 30 金粟兰科 Chloranthaceae 32 罂 粟 科 Papaveraceae 33 紫 堇 科 Fumariaceae 36 山 柑 科 Capparidacea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64 木麻黄科 Casuarinaceae 165 榆 科 Ulmaceae 167 桑 科 Moraceae 169 荨 麻 科 Urticaceae 170 大 麻 科 Cannabidaceae 171 冬 青 科 Aquifoliaceae 173 卫 矛 科 Celastraceae 178 翅子藤科 Hippocrateaceae 179 茶茱萸科 Icacinaceae 182 铁青树科 Olacaceae 185 桑寄生科 Loranthaceae 185A 槲寄生科 Viscaceae 186 檀 香 科 Santalaceae 189 蛇 菰 科 Balanophoraceae 190 鼠 李 科 Rhamnaceae 191 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 193 葡 萄 科 Vitaceae 194 芸 香 科 Rutaceae 195 苦 木 科 Simarubaceae 196 橄 榄 科 Burseraceae 197 楝 科 Meliaceae 198 无患子科 Sapindaceae 198A 七叶树科 Hippocastanaceae
198B 伯乐树科 Bretschneideraceae 200 槭 树 科 Aceraceae 201 清风藤科 Sabiaceae 201A 泡花树科 Meliosmaceae 204 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204A 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205 漆 树 科 Anacardiaceae 205A 黄连木科 Pistaciaceae 206 马尾树科 Rhoipteleaceae 207 胡 桃 科 Juglandaceae 209 山茱萸科 Cornaceae 209A 青荚叶科 Helwingiaceae 209B 桃叶珊瑚科 Aucubaceae 210 八角枫科 Alangiaceae 211 蓝果树科 Nyssaceae 211A 珙 桐 科 Davidiaceae 212 五 加 科 Araliaceae 212A 鞘柄木科 Toricelliaceae 213 伞 形 科 Umbelliferae 213A 天胡荽科 Hydrocotylaceae 214 桤叶树科 Clethraceae 215 杜鹃花科 Ericaceae 216 越 桔 科 Vacciniaceae
科 Sterculiaceae 131 木 棉 科 Bambacaceae 132 锦 葵 科 Malvaceae 133 金虎尾科 Malpighiaceae
135 古 柯 科 Erythroxylaceae 136 大 戟 科 Euphorbiaceae 136A 虎皮楠科 Daphniphyllaceae 139 鼠 刺 科 Escalloniaceae 141 茶藨子科 Grossulariaceae 142 绣球花科 Hydrangeaceae 142A 山梅花科 Philadelphaceae 143 蔷 薇 科 Rosaceae 145 腊 梅 科 Calycanthaceae 146 含羞草科 Mimosaceae 147 苏 木 科 Caesalpiniaceae 148 蝶形花科 Papilionaceae 150 旌节花科 Stachyuraceae 151 金缕梅科 Hamamelidaceae 152 杜 仲 科 Eucommiaceae 154 黄 杨 科 Buxaceae 155 悬铃木科 Platanaceae 156 杨 柳 科 Salicaceae 159 杨 梅 科 Myricaceae 161 桦 木 科 Betulaceae 162 榛 科 Corylaceae 163 壳 斗 科 Fagaceae
69 酢酱草科 Oxalidaceae 70 旱金莲科 Tropaeolaceae 71 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 72 千屈菜科 Lythraceae 75 石 榴 科 Punicaceae 77 柳叶菜科 Onagraceae 77A 菱 科 Trapaceae 78 小二仙草科 Haloragidaceae 79 水马齿科 Callitrichaceae 81 瑞 香 科 Thymelaeaceae 83 紫茉莉科 Nyctaginaceae 84 山龙眼科 Proteaceae 85 第伦桃科 Dilleniaceae 87 马 桑 科 Coriariaceae 88 海桐花科 Pittosporaceae 91 红 木 科 Bixaceae 93 大风子科 Flacourtiaceae 94 天料木科 Samydaceae 98 柽 柳 科 Tamaricaceae 101 西番莲科 Passifloraceae 103 葫 芦 科 Cucurbitaceae 104 秋海棠科 Begoniaceae
263 马鞭草科 Verbenaceae 263A 透骨草科 Phrymaceae 264 唇 形 科 Labiatae 266 水 鳖 科 Hydrocharitaceae 267 泽 泻 科 Alismataceae 276 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 278 角果藻科 Zannichelliaceae 279 茨 藻 科 Najadaceae 280 鸭跖草科 Commelinaceae 285 谷精草科 Eriocaulaceae 286 凤 梨 科 Bromeliaceae 287 芭 蕉 科 Musaceae 288 旅人蕉科 Strelitziaceae 289 兰花蕉科 Lowiaceae 290 姜 科 Zingiberaceae 291 美人蕉科 Cannaceae 292 竹 芋 科 Marantaceae 293 百 合 科 Liliaceae 293A 葱 科 Alliaceae 293B 天门冬科 Asparagaceae 295 延龄草科 Trilliaceae 296 雨久花科 Pontederiaceae
240 报春花科 Primulaceae 241 蓝 雪 科 Plumbaginceae 242
车前草科 Plantaginaceae 243 桔 梗 科 Campanulaceae 244 半边莲科 Lobeliaceae 249 紫 草 科 Boraginaceae 249A 粗糠树科 Ehretiaceae 250 茄 科 Solanaceae 251 旋 花 科 Convolvulaceae 251A 菟丝子科 Cuscutaceae 252 玄 参 科 Scrophulariaceae 253 列 当 科 Orobanchaceae 254 狸 藻 科 Lentibulariaceae 256 苦苣苔科 Gesneriaceae 257 紫 葳 科 Bignoniaceae 258 胡 麻 科 Pedaliaceae 258A 茶 菱 科 Trapellaceae 259 爵 床 科 Acanthacea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