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港口梳理
中国各个港口及其港区归纳(含5篇)

中国各个港口及其港区归纳(含5篇)第一篇:中国各个港口及其港区归纳一、辽宁省各个港口港区组成1.大连港主要港区:大连湾(大港、寺儿沟、香炉礁、甘井子、和尚岛)、鲇鱼湾、大窑湾未来发展增加:长兴岛港区、大连湾西岸、普兰店湾港区(太平湾)、旅顺新港港区、庄河港等2.营口港主要港区:营口老港区、鲅鱼圈、仙人岛、盘锦港3.锦州港主要港区:锦州港老港区、锦州龙栖湾港区4.丹东港主要港区:大东(海港)和浪头(河港)5.盘锦港6.葫芦岛港(分内外两港)二、河北省各个港口港区组成1.秦皇岛港主要港区:东港区和西港区2.唐山港主要港区:京唐港区、曹妃港区、西港区、丰南港区3.沧州港(黄烨港)主要港区:煤炭港区、散货港区、综合港区、河口港区4.天津港主要港区:北疆、南疆、东疆、河海四大港区三、山东省各个港区港口组成1.滨州港主要港区:套尔河、大口河、海港(又分东、南、北港区)、东风港(原博家堡子港)2.东营港3.潍坊港主要港区:中港区(简称潍坊港)、东港区(简称昌邑港)、西港区(内河港区)的寿光作业区(简称寿光港)和羊口作业区(简称羊口港)4.威海港主要港区:老港区、新港区5.烟台港主要港区:芝第二篇:中国主要港口中国港口: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秦皇岛港天津港烟台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南通港上海港宁波港温州港福州港厦门港深圳港汕头港湛江港北海港防城港泉州港广州港镇江港南京港大连港大连港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的南端,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进出口门户,也是联结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水陆联运的枢纽。
1995年底,大连港有陆域面积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46平方公里;码头泊位65个,长度为11981米,最大靠泊能力为10万吨级;库场面积136.4万平方米;装卸机械1041台辆(以上均不含货主及地方码头)。
1995年大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416.8万吨。
其中:外贸3118万吨,集装箱37.4万TEU;本港吞吐量完成5102.4万吨,占全港吞吐量的79.5%;石油、粮食、金属矿石、钢铁、煤炭等前5位大宗货物完成5457万吨,占全港吞吐量的85%;完成旅客吞吐量509.1万人次,其中本港完成456.7万人次,占全港旅客吞吐量的89.7%。
中国港口介绍

中国港口介绍1.大连港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之一。
是大规模、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
港口以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为经济腹地,港区划分为大港、甘井子、寺儿沟、香炉礁、贴鱼湾等码头,港区仓库面积218000平方米;堆场面积520000平方米。
2.秦皇岛港秦皇岛港地处中国渤海西北侧秦皇岛湾内,是具有90多年历史的天然良港,为世界煤炭出口第一大港,也是全国第二大港。
港区内建有仓库25座,堆场面积达75万平方米,港内铁路82公里。
秦皇岛港2001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 13亿吨。
秦皇岛港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和对外贸易的综合性港口3.天津港天津港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是首都北京和天津市的海上门户,也是亚欧大陆桥的东端起点之一,背靠三北,面向东亚。
截止2003年7月,天津港拥有各类泊位76个,岸线总长1.4万米,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3个,总能力为1.17亿吨,其中集装箱能力为355万标准箱。
天津港分为北疆、南疆、海河三大港区。
北疆港区以集装箱和件杂货作业为主;南疆港区以液体散货和干散货作业为主;海河港区以五千吨级以下小型船舶的作业为主,除天津港第三港埠公司以外,其他均为货主码头。
2003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62亿吨,集装箱完成240.8万标准箱。
4.青岛港青岛港位于山东省东南海岸胶州湾内,濒临黄海西侧,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
拥有码头15座,泊位73个,其中,营运码头13座,营运泊位49个。
万吨级以上泊位32个,可停靠5万吨级船舶的泊位6个,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6个,可停靠3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2个。
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
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
广州珠江后航道港口码头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_杨希文

并重,采用整体保护的策略,将孤立的、点式的工业 遗产化零为整,系统、整体地去看待工业遗产,构建 珠江后航道的工业遗产“文化创意廊道”体系。 2. 1 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策略
珠江后航道的工业遗产集中体现了十三行文 化和广州内港区码头文化的内涵,是广州近代工业 遗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待这些非物质文化应采 取积极保留的态度,强化历史场所的完整性和真实 性,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2. 5 工业遗产性能权重及评价 国内对工业遗产的评价多于在价值观层面上
探讨,定性描述居多,因此,迫切需要具有可操性的 量化评价结果作为最终评价其遗产价值的依据,确 定适合的价值因子,准确、全面反映工业遗产的价 值 内 涵,是 构 建 珠 江 后 航 道 港 口 码 头 工 业 遗 产 价 值评价体系的首要环节。工业遗产评价权重应当 经过主管部门和专家组严格讨论,得出不同级别工 业遗产价值的背景分值,确定工业遗产价值级别的 分数线和分数段,对工业遗产进行分级保护。本文 通过问卷、专家咨询对珠江后航道 3 个典型的工业 遗产价值做出性能权重及评价,仅用于对案例的分 析探讨( 表 2) ,由上述建立的价值评价体系得出: 太古仓 83 分,大阪仓 82 分,信义会馆 72 分,太古 仓、大阪仓属于较高价值的城市工业遗产,信义会 馆属于一般价值的城市工业建筑,这与广州市第 7 批文物重点对象中: 保护芳村分区和海珠分区鹤洞 大桥附近 的 珠 江 沿 岸 的 旧 工 厂、旧 仓 库 等 旧 址 遗 址,其中包含太古仓旧址、大阪仓旧址情况较符合。 但对工业 遗 产 的 价 值 判 断 是 多 方 面 的,如 对 其 现 状、保护和再利用价值的评价,旅游价值的评价等, 不能一概而论[5]。
出其保护与再利用的整体性策略,结合珠江后航道工业遗产的典型区域的个案研究,探讨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
中国主要港口梳理,值得收藏!

中国主要港口梳理,值得收藏!港口一般可以分为海港和内河港,本文主要说海港。
中国海港大范围可以分为三大区域以天津港领衔的渤海湾港口群,以上海港领衔定的长三角港口群,以香港港领衔的珠三角港口群。
另外,这三块区域中间还穿插着一些港口,如连云港、厦门港、防城港。
国际航运中心可以分为三大类:中转型:以新加坡为例,往往地理优势很重要,马六甲目前不可替代。
腹地型:以纽约、鹿特丹为例,经济腹地强大,拥有强大的腹地交通网络。
复合型:以高雄、釜山为例,既有较好的经济腹地,又有巧妙的地理位置和很高的区域影响力。
目前,全球的几大国际航运中心分别是伦敦、鹿特丹、香港、新加坡、釜山。
能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并不一定是吞吐量最大的,而是影响力最大的。
以伦敦为例,其吞吐量相对较小,但依然是国际航运中心因为世界20%的船级管理机构常驻伦敦,世界50%的油轮租船业务、40%的散货船业务、18%的船舶融资规模和20%的航运保险总额都在此进行。
此外,香港和新加坡也拥有很强的金融实力。
在地理条件上,优良的港口通常具有不冻、不於、深水(大于15米为深水港)、风浪小等特点。
同时,在港口的集疏能力、运转效率、基础设施、运营成本、腹地经济、腹地外贸倾向、周边港口实力等情况都是考察标准。
港口吞吐货种可以分为两个大类,集装箱和散杂货,散杂货包括煤炭、矿石等。
一般来说,集装箱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它毛利率往往比散杂货高很多,收入空间也更大,但是集装箱的装卸等作业也对港口有更高的要求。
参照以上的条件,对中国沿海的各个主要港口,特别是上市港口做一个梳理。
所有数据均不来自年报,大部分数据来自新华社、政府官网、公开的学术文章,仅部分数据来源不明。
文中的港口是指整个港口而非港口的上市公司。
一.渤海湾港口群主要港口:中国北方三大港有两个都在渤海湾,是天津港和大连港,另一个则是在山东半岛南翼的青岛港。
这三大港口在很早就提出了建立东北亚航运中心,但是一直到现在这个航运中心还还没有定论,或许还是釜山港,1700万TEU,至少从集装箱吞吐情况来讲三大港口都有比较大的差距。
中国海港以及河港介绍

中国海港以及河港介绍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拥有众多的海港和河港,这些港口在中国的经济和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为您介绍中国一些著名的海港和河港。
一、海港介绍1.上海港上海港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上海港分为外港和内港,外港位于黄海,内港位于长江口。
上海港拥有多个集装箱码头和散货码头,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之一2.天津港天津港位于中国北部沿海,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
天津港自古就是中国最重要的商港之一,曾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门户。
如今,天津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拥有多个专业码头和航运服务。
3.广州港4.大连港大连港位于中国东北沿海,是中国重要的港口之一、大连港拥有多个码头和船坞,是中国的主要石油和天然气进口港口之一、大连港自然条件优越,冬季常年不冻港,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国际交通枢纽。
5.青岛港青岛港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中国重要的港口之一、青岛港拥有多个码头和船坞,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港口之一、同时,青岛港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之一二、河港介绍1.重庆港重庆港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长江上唯一的直辖港口,也是长江上最重要的港口之一、重庆港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为中国西南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武汉港武汉港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长江上的重要港口之一、武汉港是中国内河最大的港口之一,拥有多个码头和船坞。
武汉港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支持。
3.南京港南京港位于中国东部的长江南岸,是长江上的重要港口之一、南京港拥有多个码头和航运服务,为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4.宜昌港宜昌港位于中国中部的长江上,是中国内河重要的港口之一、宜昌港位于三峡大坝上游,拥有良好的港口条件和船舶通行能力,为中国中部地区的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
以上是中国一些著名的海港和河港的简要介绍。
这些港口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供了支持。
中国主要港口及其地理优势

中国主要港口及其地理优势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海岸线资源的国家,拥有众多优秀的港口。
这些港口不仅是中国内外贸易的重要枢纽,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中国主要港口及其地理优势。
一、上海港上海港位于中国东海沿岸,是中国最大和最繁忙的港口,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港口。
上海港不仅靠近中国最繁荣的经济地区,也是长江经济带的出海口。
这使得上海港在货运和贸易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此外,上海港还拥有先进的港口设施和高效的管理体系,能够快速、安全、方便地处理大量货物。
二、宁波港宁波港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
宁波港不仅是中国外贸的重要港口,也是世界主要航线的重要节点之一。
宁波港地理位置优越,靠近上海,与中国内陆地区相连,便于货物的收发和运输。
此外,宁波港还拥有良好的港湾深水条件,能够容纳大型船只,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广州港广州港位于中国南海沿岸,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
广州港紧邻中国内地和亚洲其他国家,对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广州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以通过内河和铁路快速连接到中国内陆地区,为贸易运输提供了便利。
四、大连港大连港位于中国辽宁半岛的黄海之滨,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港口。
大连港地理位置独特,靠近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
大连港拥有良好的自然港湾条件,可以容纳大型船只和各种类型的货物。
此外,大连港还拥有丰富的贸易资源和配套的物流系统,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五、青岛港青岛港位于中国东海沿岸,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
青岛港地理位置优越,紧邻韩国、日本等亚洲经济大国,是中国对外贸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青岛港拥有优良的港口设施和先进的物流系统,能够处理大量货物并提供高效的服务。
总结:中国主要港口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中国外贸的重要枢纽和经济发展的支柱。
这些港口不仅地理位置优越,紧邻中国内陆地区和其他亚洲经济大国,也拥有先进的港口设施和高效的物流系统。
中国海港以及河港介绍资料

中国海港以及河港介绍资料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海岸线以及众多河流的国家,拥有许多重要的海港和河港。
下面是对中国一些主要的海港和河港的介绍资料。
一、中国主要海港1.大连港: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
大连港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货物集散港和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进出口港口之一、大连港有丰富的航线连接世界各大洲的港口,主要运输货物包括石油、煤炭、矿石、木材等。
2.上海港:位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第一大货物吞吐量的港口。
上海港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扮演着重要的对外贸易和集装箱转运的角色。
上海港拥有先进的港口设施和完备的服务网络,同时还有丰富的内河航道连接长江经济带。
3.深圳港: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港口之一、深圳港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深圳港临近香港,与香港港口相连,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的港口网络,货物流通非常便利。
4.广州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国最早建成并现代化的港口之一、广州港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广州港拥有深水航道,能够容纳大型货船,主要货物运输包括石油、化工品、汽车等。
二、中国主要河港1.南京港: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长江上重要的河港之一、南京港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集散货物、旅客和液体物流的角色。
南京港的主要货物运输包括煤炭、石油、化工品等。
2.武汉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港口。
武汉港有丰富的航道连接长江上下游各地,是中国内河航运的重要节点之一、武汉港主要货物运输包括石油、煤炭、农产品等。
3.重庆港:位于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的重要河港。
重庆港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枢纽之一,也是长江三峡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
重庆港主要货物运输包括煤炭、油气、化工品、钢铁等。
4.广州港(河港部分):广州港也是中国重要的河港之一,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广州港的河港主要用于内河航运,连接珠江及其支流。
交通运输部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4.06.06•【文号】交规划发〔2024〕67号•【施行日期】2024.06.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交规划发〔2024〕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决策部署,推动实施全国港口航道布局规划,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推动水运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水运新篇章,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战略谋划和规划引领,强化统筹协调和部省协同,突出保障有力和适度超前,加快建设国家港口枢纽体系,全面攻坚国家高等级航道,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着力推进一体化发展,高质量构建现代化的港口与航道体系,全面推动全国规划落地实施。
二、强化新时代水运战略研究和规划工作(一)加强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
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总体要求,部组织开展水运发展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等系统性、前瞻性问题研究。
部省合力,深入推进水运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重点技术问题、港口岸线资源科学利用有效保护政策,以及长江口、珠江口储备港址和长三角水网地区江(河)海联运通道规划等问题研究。
相关省份要结合落实中央精神和本省份工作部署,深入研究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港产城协同、港航贸一体化等重大问题。
(二)科学开展布局规划、总体规划编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雨牛仔:中国主要港口梳理2014年12月16日08:29 新浪博客港口一般可以分为海港和内河港,本文主要说海港。
中国海港大范围可以分为三大区域以天津港领衔的渤海湾港口群,以上海港领衔定的长三角港口群,以香港港领衔的珠三角港口群。
另外,这三块区域中间还穿插着一些港口,如连云港、厦门港、防城港。
国际航运中心可以分为三大类:中转型:以新加坡为例,往往地理优势很重要,马六甲目前不可替代。
腹地型:以纽约、鹿特丹为例,经济腹地强大,拥有强大的腹地交通网络。
复合型:以高雄、釜山为例,既有较好的经济腹地,又有巧妙的地理位置和很高的区域影响力。
目前,全球的几大国际航运中心分别是伦敦、鹿特丹、香港、新加坡、釜山。
能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并不一定是吞吐量最大的,而是影响力最大的。
以伦敦为例,其吞吐量相对较小,但依然是国际航运中心因为世界20%的船级管理机构常驻伦敦,世界50%的油轮租船业务、40%的散货船业务、18%的船舶融资规模和20%的航运保险总额都在此进行。
此外,香港和新加坡也拥有很强的金融实力。
在地理条件上,优良的港口通常具有不冻、不於、深水(大于15米为深水港)、风浪小等特点。
同时,在港口的集疏能力、运转效率、基础设施、运营成本、腹地经济、腹地外贸倾向、周边港口实力等情况都是考察标准。
港口吞吐货种可以分为两个大类,集装箱和散杂货,散杂货包括煤炭、矿石等。
一般来说,集装箱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它毛利率往往比散杂货高很多,收入空间也更大,但是集装箱的装卸等作业也对港口有更高的要求。
参照以上的条件,对中国沿海的各个主要港口,特别是上市港口做一个梳理。
所有数据均不来自年报,大部分数据来自新华社、政府官网、公开的学术文章,仅部分数据来源不明。
文中的港口是指整个港口而非港口的上市公司。
一.渤海湾港口群主要港口;中国北方三大港有两个都在渤海湾,是天津港和大连港,另一个则是在山东半岛南翼的青岛港。
这三大港口在很早就提出了建立东北亚航运中心,但是一直到现在这个航运中心还还没有定论,或许还是釜山港,1700万TEU,至少从集装箱吞吐情况来讲三大港口都有比较大的差距。
就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大连港发展最为缓慢,青岛港和天津港齐头并进,集装箱吞吐量几乎都为大连港的两倍。
我认为,由于港口腹地不同,地理位置差异大,大连港与天津港的直接竞争是比较小的,营口港才是对大连港最直接的挑战。
这几年,营口港发展突飞猛进,货物吞吐量已经逐步逼近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差距也在缩小当中。
自然环境:营口港:冻期三个月,对作业有较大影响,有淤泥,水深8-12米非深水港,单行航道,有较大风浪。
大连港:冻期两个月,对作业影响较小,少淤泥,水深8-18米深水港,航道宽阔,水域,陆域开阔,可开发岸线长,有较大风浪。
从自然环境来说,大连港是比较强的,同时,大连港拥有较好的装卸效率,集疏能力也还不错,实力较强。
对于营口港来说,集疏能力可能更胜一筹,更重要的是,地理位置更接近于以沈阳为中心的经济区,因此大量货船选择了成本更低的营口港造成比较大的货源分流。
此外,根据“东北振兴规划”石油、钢铁、汽车、造船的四大基地中,有三个都在营口港附近或更接近于营口,只有一个在大连。
大连港为了遏制这种分流趋势,入股葫芦岛港、锦州港。
2011年,这两个港口的吞吐量总量达到一亿吨,但集装箱差距还很大,营口港也不甘示弱,对盘锦港投资扩建,至此大连港联盟和营口港联盟基本形成,不过目前盘锦吞吐量几乎可以忽略。
我认为,这个小海湾四个港口,未来很可能形成恶性竞争。
这个与营口港抢生意的锦州港目前基本可以定义为煤炭加集装箱的港口,相比之下,营口港综合性比较强,煤炭、铁矿石、集装箱为重,而大连港的原油、成品油、液化工在东北亚领先,煤炭集装箱也是一大支柱。
大连港和营口港曾经同时打算整合丹东港,不过都没有成功,未来也不排除被某一方整合的可能性。
丹东港虽然地处偏远,但不容小视,其吞吐量在辽宁省可以排营口之后。
它周边只有一个比较远的大连港与之竞争,不过相比大连与经济中心更近,对于朝鲜开放也有一定想象力。
丹东港和营口港感觉像一个钳子掐住了辽东半岛的大片区域更是控制了沈阳经济区的出海口,而在靠近大连这一块的辽东半岛似乎也只有大连经济实力比较雄厚,据前几年的数据显示,大连港来自于大连的货源接近50%。
而营口则是沈阳及周边的城市群。
大连港是外贸为主,营口港内贸更多。
大连港在渤海湾的入口,应该说还是比较适宜于中转,也算是辽宁的一大枢纽港,但现在大量国际集装箱船舶都选择了釜山港中转,目前集装箱吞吐量几乎为大连港的三倍。
同时,对岸的龙口(属于烟台港)、烟台、威海三个港口也大大分流了大连港的中转船只,这三个港口货物吞吐总量已经超过3亿,已经与大连港非常接近,集装箱超过了200万TEU,虽然与大连港有差距,但也完成了“分流”的任务。
这其中为首的烟台港不於不冻,水域开阔,几处港区最大水深超过20米,一些港区主航道水深也超过15米,集疏条件较好。
同时近两年,烟台港与釜山港展开合作,共建东北亚航运中心,大连港形势严峻。
大连港这几年发展缓慢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以及第二产业以重工业为主使得集装箱增长缓慢,同时东北地区的发展不够快,外向程度不够高,烟台港的崛起,营口港的崛起也大大分流了大连港的资源。
不过相对于营口港,大连港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营口港冰冻期更长,冰冻状况更严重一定会使大量船只选择大连港,比如营口港淤泥、水深相对较浅,使得大型船只能走水深优越的大连港,再比如大连港的国际影响力更强,外贸走大连港的多得多,营口主要是内贸,若未来东三省经济更加外向的发展,大连港在外贸上也还有很大空间。
未来的大连港可能会更多地向大型船舶的外贸发展,在中转枢纽性能上则需要和釜山、烟台一搏,亚历山大。
如果说营口和大连还有合作的话,大连和烟台就是赤裸裸的竞争。
至于天津港,不会像说大连港说得那么多,简单说一下。
天津港是北方第一大港,货物吞吐量在北方遥遥领先,集装箱则略逊于青岛港。
天津港是人工港,因为地理环境太差,是北方三大港口中地理环境最差。
天津港,冻期三个月,淤泥重,是深水港,最深可达20米。
淤泥重不好的就是疏浚很花钱。
陆域狭窄,距国际航线远,集疏能力较弱。
可以说在地理条件上天津港是比较弱的,但是其经济腹地活力比较强,总量也比较大,这算是天津港的一大优势。
除此之外,天津港的竞争对手很少,不像大连港营口港一样对手众多。
乍一看,天津港周围港口很多,吞吐量也比较大,唐山港,秦皇岛港,黄骅港散杂货吞吐量加起来超过7亿,而天津港只有三亿,天津港也形势严峻。
实际上,天津港要好很多,因为秦皇岛港和黄骅港很专一,都是煤炭港,唐山港也有约50%的业务是煤炭,而天津港是综合性港口,因此天津港实际上只有煤炭被分流了而已(毛估天津港煤炭吞吐量过亿),天津港是可以避开竞争,主要做其他货种的。
在集装箱上,天津港几乎是垄断这一带。
秦皇岛、唐山、黄骅三个港口集装箱加起来低于90万TEU,而天津港已经达到了1200万TEU的吞吐量,优势明显。
但是天津港的开发空间已经收到严重制约,未来跳跃性发展空间未知。
再聊一下唐山港。
唐山港分为三大港区:曹妃甸、京唐、丰南。
唐山港主要以曹妃甸和京唐港为主,曹妃甸是著名的深水港,最深可以达27米,北方第一,不於不冻,地理环境优越,开发空间还很大,目前主要装卸散杂货,货种相对较多,而京唐主要是以煤炭和集装箱为主。
唐山港也是比较依赖临近腹地的港口,唐山钢铁厂以及河北唐山附近的钢铁厂为唐山港提供主要货源,铁矿石、煤炭、钢材等同类产品占总吞吐量95%以上。
唐山港煤炭吞吐量大约1.5亿吨,不如秦皇岛港的2.6亿吨,但超过了一亿吨左右的天津港,和再往南的一亿吨的黄骅港,但这一带的煤炭竞争还是相对激烈。
近年,唐山港在曹妃甸港区和京唐港区兴建集装箱码头,在集装箱领域发力,规划到2015年达到240万TEU,2020年达到300万TEU。
这对天津港达到一定的分流效果,但是威胁不大。
对于唐山港本身来说,若能完成目标,空间很大。
另,河北省港口跃进计划,唐山、秦皇岛、黄骅升级为综合性港口,秦皇岛规划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80万TEU,黄骅170万TEU,不管是“综合性”还是集装箱,都是对天津港的威胁。
地理位置地理环境相近,交叉腹地较大的港口竞争来说,有几个竞争要素1.价格-成本2.装卸通关效率3.集疏能力4.停靠能力5.配套设施6金融能力北方港口有个天然的劣势,由于纬度较高,国际航线偏少一些。
通过一些对比,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北方港、渤海湾和山东半岛以南这三大港口他们集装箱吞吐量相对南方巨头低很多。
看完下文更加可以发现这个现象。
而在本世纪头几年,北方南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际上都是在一个起点,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未来北方港口的集装箱可以腾飞吗?二.长三角港口群及主要浙江港口主要港口:洋口港以及洋口港以北的大丰港由于开发时间较晚,规模还很小,虽然空间很大,但暂时不考虑,海门港则属于台州港,规模不算大,数据不清楚,也不是上市公司也不做考虑。
长三角基本上就是上海港和宁波港的较量,第三大港口苏州港则资料奇缺。
其实,我认为苏州港本来就是上海港的补充而已。
宁波舟山港就相对于苏州港更有独立性,虽然有大量交叉腹地但也有自身的独立空间。
从地理位置上,宁波港面临着杭州港、嘉兴的港的竞争,这种地理环境让人想起了营口与大连的关系。
宁波舟山港似乎无法享受杭州-嘉兴-上海这一条经济带的资源,但不同的是,宁波没有大连那么长的半岛,周边临近区域的经济情况也比较好,并且他们北方还有强大的上海港,因此如今杭州嘉兴的港口无法对宁波产生威胁。
其实地理条件也站在宁波这边,杭州港淤泥比较严重,水也不深,浙江当然愿意倾向于环境更加优越的宁波舟山港。
此外,南边的,台州温州港口的集装箱量太小了,宁波在浙江南部应该还是算一家独大的。
接下来说一下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的比较。
上海港水深小于等于16米,泊位1200个,万吨泊位率12%,航线>220条,有淤泥,宁波舟山港水深小于等于30米,泊位700个,万吨泊位率17%,航线>180条,几乎无淤泥。
宁波舟山港的地理条件要好很多,上海港不仅有淤泥,并且只有洋山港区水深刚刚过了深水港的线,其余大概在12米左右,无法承接大型船只,而宁波舟山港无淤泥,并且拥有北仑、舟山这些超级深水码头,能够靠泊上海港甚至洋山港无法靠泊的船只,因此近些年大量大型船只弃上海港转到没有淤泥、深水的宁波舟山港。
这大概就是近些年宁波舟山港吞吐量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
2010年,宁波港拥有深水海岸线333KM,未开发深水岸线184KM。
目前,宁波舟山港散杂货吞吐量已经逼近上海港,未来超过上海港不是没有可能,不过即使超越也无法撼动上海港航运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