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动车组简介
动车列车组的分类

动车列车组的分类动车组是现代高速铁路的代表,其高速、舒适、安全的特点深受广大旅客的喜爱。
而在动车组中,又有着不同的分类,下面就来一一介绍。
一、按速度划分1. 高速动车组高速动车组是指设计时速在250公里以上的列车组。
这类列车组通常采用电力传动,具有高速、舒适、安全等特点,是现代高速铁路的代表。
高速动车组的运营速度通常在300公里以上,最高时速可达40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列车。
2. 中速动车组中速动车组是指设计时速在160公里至250公里之间的列车组。
这类列车组通常采用电力传动或柴油机传动,具有较高的运营速度和较好的舒适性,适用于中长途客运。
3. 普速动车组普速动车组是指设计时速在120公里至160公里之间的列车组。
这类列车组通常采用柴油机传动,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适应性,适用于中短途客运。
二、按功能划分1. 动力车组动力车组是指具有自主牵引能力的列车组,通常采用电力传动或柴油机传动。
这类列车组具有较高的运营速度和较好的适应性,适用于长途客运和货运。
2. 动拖车组动拖车组是指由动力车组和拖车组组成的列车组,通常采用电力传动或柴油机传动。
这类列车组具有较高的运营速度和较好的适应性,适用于长途客运和货运。
3. 动卧车组动卧车组是指具有卧铺车厢的列车组,通常采用电力传动或柴油机传动。
这类列车组具有较高的舒适性和适应性,适用于夜间长途客运。
三、按车型划分1. CRH系列动车组CRH系列动车组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推出的高速动车组品牌,包括CRH1、CRH2、CRH3、CRH5、CRH6等多个型号。
这些列车组具有高速、舒适、安全等特点,是中国高速铁路的代表。
2. DJ系列动车组DJ系列动车组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推出的中速动车组品牌,包括DJ1、DJ2、DJ3等多个型号。
这些列车组具有较高的运营速度和较好的舒适性,适用于中长途客运。
3. DF系列动车组DF系列动车组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推出的普速动车组品牌,包括DF4、DF5、DF7等多个型号。
CRH简介

车种代码(以两位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
一等坐车----ZY
二等坐车-----ZE
二等坐车/餐车----ZEC
示例1:动车组的型号和车号
CRH 1 010 A
运营速度200公里、8辆编组、座车 制造顺序第10列 BSP动车组 中国铁路高速动车组
示例2:动车组中车辆的车种和编号
ZE 2 010 00 尾车 制造顺序第10列 四方动车组 二等座车
供电条件
采用单相AC25kV, 50Hz。时速200公里动车组 电压范围为17.5~31 kV,时速300公里动车组 电压范围为20~29 kV。
接触导线高度5300~6500mm。
动车组设车载GFX3型自动过分相装置,由地面 点式信号设施向动车组提供过分相位置信号, 实现自动过分相。
通信信号条件
1678.5
3890
总
长: 约200 m
头 车 长 度: 25.70 m
中 间 车 长 度: 24.825 m
车 体 宽 度: 3.265 m
车 体 高 度: 3.89 m
适应站台高度: 1.25 m
1260
3 型动车组 CRH 3 编组结构图
头车
变压器车
中间车
一等车
酒吧车
变压器 牵引变流器
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在运行时速160公里以下时采用 LKJ2000车载设备接收指令实现控车,在运行时速160 公里及以上时采用ATP车载设备接收指令实现控车,两 种控车方式可以实现转换。
时速300公里动车组采用ATP车载设备接收指令实现控 车。
车载CIR设备可实现车载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和控制,可 接收调度命令并与前后车站通话。
4动4拖 6动2拖
CRH2动车组速度提升的主要设计变化 车辆之间增加纵向减振器
高速动车组

高速动车组高速动车组是一种现代化的铁路列车,由于其高速、高效和安全的特性,成为了现代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高速动车组的特点、优势以及技术创新。
一、高速动车组的特点1. 高速性能:高速动车组的最大速度可达到每小时350公里以上,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行车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
2. 舒适性:高速动车组采用了先进的悬挂系统和隔音装置,减少噪音和震动,乘客在列车上可以获得更加舒适的旅行体验。
3. 安全性:高速动车组配备了先进的安全设备,如自动紧急制动系统、防撞装置和火灾报警系统等,确保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4. 环保性:高速动车组采用了先进的动力系统,如电力驱动或混合动力系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能源消耗。
5. 多功能配套:高速动车组车厢内配备了餐车、儿童乐园、商务会议室等多种功能区域,为乘客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
二、高速动车组的优势1. 提高运输效率:高速动车组的高速性能和大容量设计,可以大幅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减少了交通拥堵和排队时间。
2. 降低成本:高速动车组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相比其他交通工具,高铁的运营成本更加经济实惠。
3. 促进区域发展:高速动车组连接了各个城市,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发展,形成了一个更加紧密的经济圈。
4. 提高客户满意度:高速动车组提供了舒适的乘坐体验和多元化的服务,满足了旅客对于高品质出行的需求。
5. 促进旅游业发展:高速动车组连接了不同的旅游景点,方便了旅客的出行,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三、高速动车组的技术创新1. 车体设计创新:高速动车组采用了轻量化材料和优化设计,使车体更加坚固而轻巧,减少了空气阻力和能耗。
2. 动力装置创新:高速动车组采用了先进的电力驱动或混合动力系统,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 通信信号创新:高速动车组采用了先进的通信信号系统,确保了列车之间的高精度定位和安全行车,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概率。
4. 运维技术创新:高速动车组采用了先进的监测和维护技术,实现了智能化运维管理,提高了列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crh型动车组系统分类

crh型动车组系统分类中国铁路动车组(China Railway High-speed,简称CRH)是中国铁路系统的高速列车,旨在提供高效、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
根据列车的不同特性和运营要求,CRH动车组系统被划分为多个分类。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分类,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一、CRH1型动车组CRH1型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系统中的第一代高速列车,通常用于中长程运营。
这种动车组的最高时速可达到220公里/小时,并具备较好的加速性能。
同时,CRH1型动车组的车厢结构紧凑,乘坐舒适度高,内部设备齐全,满足了旅客的基本需求。
它在中国铁路系统中的运营里程较长,覆盖了许多主要线路。
二、CRH2型动车组CRH2型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系统中的第二代高速列车,用于中短程运营。
这种动车组的最高时速达到了300公里/小时,具备更好的加速性能和操作灵活性。
与CRH1型相比,CRH2型动车组提供了更高的速度和更短的行程时间,因此非常适合连接城市间的高速铁路线路。
三、CRH3型动车组CRH3型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系统中的第三代高速列车,用于长程运营。
这种动车组的最高时速为350公里/小时,是目前中国境内最快的高速列车。
CRH3型动车组采用了先进的轻量化设计和动力系统,具备较低的能耗和较高的运营效率。
它广泛应用于中国高速铁路干线,连接了许多重要城市。
四、CRH5型动车组CRH5型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系统中的第五代高速列车,用于跨区域运营。
这种动车组的最高时速可达到250公里/小时,配备了舒适的座椅和先进的车载设备。
CRH5型动车组可在不同的城市间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连接,提高了区域间的交流和交流。
五、CRH6型动车组CRH6型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系统中的第六代高速列车,用于短程城际运营。
这种动车组的最高时速为300公里/小时,具有较小的车体和较高的载客量。
CRH6型动车组在城际交通运输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提供了高效的城市连接服务。
综上所述,CRH型动车组系统根据列车的不同特性和运营要求进行了分类。
《CRH动车组介绍》课件

车门自带自锁功能,确保了车站停靠和列车行驶过程中乘客安全。
CRH动车组的运营和发展
1
2013年
CRH动车组达到时速300公里的极限运行,一举刷新当时的高速铁路纪录。
2
2017年
CRH动车组开始拓展出国际市场,出口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 亚等国家。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在
CRH动车组运营线路众多,已经成为了中国铁路的一张靓丽名片。
车内环境
车内采用的是一流的设计理念和 装修材料,向乘客提供温馨舒适 的旅途体验。
商务座
商务座采用头等舱的设计,布置 舒适、安静,并且配备了优质服 务人员。
CRH动车组的安全性能
1 紧急制动系统
CRH动车组采用了紧急制动技术,车辆能够在600米内迅速停止。
2 盘旋式缓冲器
动车组采用了盘旋式缓冲器,能够有效降低车辆停车时冲击力和减少乘客受伤几率。
《CRH动车组介绍》PPT 课件
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属中华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CRH动车组是中国 高铁的代表作之一。本课件将向您介绍CRH动车组及其相关内容。
cJ by c J
什么是CRH动车组
CRH动车组是中国高铁的代表作之一。它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超越欧洲高铁、日本新干线等先 进国家的高铁标准,成为了当今速度最快、最安全的高铁之一。CRH动车组以提高中国高铁的舒适度、安 全性等方面的指标而著称。
长度:≈25m-28m
CRH动车组的车身长度在 25~28m之间,视车型而异。
载重:≤17吨/轴
为了满足高速运行的要求, CRH动车组采用了轻量化设计 。
车速:350km/h
目前,中国的高速铁路已经达 到了350km/h的行驶速度。
高速铁路运输设备第三节 铁路动车组

9.“蓝箭”电力动车组 “蓝箭”电力动车组是为满足广深线小编组、高密度、高速度的公交化客运要求,由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电力 机车研究所、长春客车厂和广铁集团于2000年共同研制的新一代交流传动高速电动旅客列车组,牵引“蓝箭”的 DJJl型是中国第一台动力集中式交流传动高速动力车。该车编组形式中基本编组为1动5拖1控制车(M+5T+TC)两 列连挂编组为2动10拖(M+10T+M),基本编组定员为421人,连挂编组定员约800人。持续功率4800 kW,最大速 度220 km/h。 10.“先锋号”电动车组 200 km/h动力分散型交流传动电动车组,是被国家计委列为“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我国首列交流传动 动力分散电动车组。列车运营速度200 km/h,最高试验速度250 km/h。该电动车组由两个单元6辆车组成,每3辆 车组成一个单元,其中包含2辆动车和1辆拖车。电动车组设有一等软座1辆,二等软座 5辆,总定员424人。 11.“中华之星” 电动车组 “中华之星”电动车组是我国自行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电动车组,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70公里, 满座能够承载726名旅客。2003年初,该电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进行正线试验时,曾创造了每小时312.5公里的 “中国铁路第一速”。 12.“和谐号”CRH动车组 (1)CRH动车组基本先进技术 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过程中,CRH动车组主要采用了九项关键技术和十项主要配套技术。
3.“新曙光”内燃动车组 1999年10月沪宁线上开行了由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新曙光”双客内燃动车组,最高速度达到180 km/h, 装用12V280ZJ型柴油机、JF211型主发电机和ZD106A型牵引电动机。 4.“神州号”内燃动车组 “神州号”双层内燃动车组运营于北京--天津区间,是长春客车厂和大连内燃机车厂联合开发研制的。编组 形式为2动10拖(1M+10T+1M),首尾为动车,中间10辆双层拖车,其中,软座车l辆、硬座车9辆(包括1辆播 音车、1辆车长车、3辆小卖部车及4辆普通硬座车)。动车为交-直流电传动内燃机车,采用轴式为C0﹣C0的准 高速转向架、JZ-7型电空制动机等。 5.哈尔滨液力传动内燃动车组 哈尔滨铁路局动车组属于液力传动式单层内燃动车组。该动车组采用两动五拖编组形式,前后为两辆完全相 同的动车,动车采用重联控制,可同时操纵整列动车组。 6.160km/h内燃摆式动车组 动力分散内燃液传摆式动车组是由中国北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研制,时速为160km/h。该车由于采用了先进 倾摆技术,所以曲线通过速度比普通客车提高20%~30%。 7.“普天”号内燃摆式动车组 “普天”号摆式动车组动车装用12V240ZJD-l型柴油机,机车标称功率为3250kW。该车采用微机网络控制以及 国际领先的径向全悬挂转向架,最高速度可达l60km/h。 8.“金轮”号双层内燃动车组 金轮号内燃双层动车组的两节内燃动车是由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厂为兰州铁路局研制开发,该动车组 用于兰州至西宁、兰州至敦煌等区间的旅客运输。动车采用交-直流电传动系统、国产16V240ZJE型柴油机, 标称功率为2740 kW,采用推挽重联牵引。动车组最大运用速度180km/h。这是第一列驶入西北高原的内燃动 车组。
中国高铁标准动车组

中国高铁标准动车组中国高铁标准动车组,简称CRH,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研发的一种高速动车组列车,也是中国高铁的代表之一。
CRH列车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具有高速、安全、舒适等特点,成为中国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高铁标准动车组的设计理念是“安全、舒适、高效、环保”,这也是中国铁路发展的宗旨。
在安全方面,CRH列车采用了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和安全设备,保障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在舒适方面,CRH列车采用了先进的车辆空调系统、减震装置等,为乘客提供了舒适的乘车环境。
在高效方面,CRH列车采用了先进的动力系统和车辆设计,实现了列车的高速运行。
在环保方面,CRH列车采用了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减少了列车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高铁标准动车组的运行速度非常快,最高时速可达到350公里。
这种高速运行的能力,使得CRH列车在中国铁路运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CRH列车不仅可以满足长途旅客的出行需求,还可以满足城际快速交通的需求,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提供了便利。
中国高铁标准动车组的发展离不开中国铁路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
他们不断改进列车设计,提高列车性能,保障列车运行安全,为中国高铁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中国高铁标准动车组的成功发展也得益于中国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为高铁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高铁标准动车组的成功发展,不仅提升了中国铁路运输的水平,也为世界铁路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高铁标准动车组已经成为中国铁路的一张名片,展示了中国在铁路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中国高铁标准动车组的发展是中国铁路事业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体现。
随着中国高铁标准动车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中国铁路运输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分类

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分类
1. 动车组:这是最常见的高速铁路列车,由多个车厢组成,每个车厢都配备有独立的动力系统。
可以在高速铁路线上以较高的速度运行,提供较大的运载能力。
2. 动卧车组: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动车组,具有睡眠舱和座椅两种座位形式。
乘客可以选择在车上休息,提供一种比普通座椅更舒适的旅行方式。
3. 动车组(城际):这种型号的动车组主要用于城市之间的短距离运输,通常在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线上运行。
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较大的运载能力。
4. 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这种动车组主要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和轻轨。
它们通常具有较小的尺寸和运载能力,适用于城市交通的高密度运输需求。
5. 动车组(国际):这种型号的动车组主要用于国际列车跨国运输,通常在不同国家之间的高速铁路线上运行。
它们通常具有特殊的调整和适应性,以满足不同国家的运行要求和标准。
这些是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的一些常见分类,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变化,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不同类型的动车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铁路动车组简介(一)牵引动力及牵引方式比选1、高速列车应采用电力牵引内燃牵引和电力牵引两种牵引种类列车速度从100km/h增加到300km/h时,运行阻力约增加5倍,此时牵引列车的总功率则为100km/h时的15倍电力牵引更适宜高速列车的牵引内燃牵引是很难实现的主要原因如下:(1)目前我国功率最大的DF8内燃机车标称功率为2720kw,柴油-发电机组总重为30.87t,柴油机组平均每千瓦功率金属消耗量为11.35kg/kw。
而电力机车以 SS3为例,机车功率为4320kw,主变压器重12.4t,平均每千瓦功率金属消耗量为 2.87kg/kw。
因此牵引动力装置在轴重和轴数维持一样的条件下,电力牵引可实现更大的牵引功率。
(2)内燃牵引若实现高速牵引则必须提高柴油机功率,必然会增加柴油发电机组及辅助系统重量,最终会导致机车轴重或轴数增加。
轴重的增加对高速列车的运行是极其有害的,它增大了轮对对钢轨的冲击力,易导致钢轨的折断,并增加了轨道线路的养护维修工作量和维修费用。
若为了维持轴重不增加而增加轴数,如采用C0-C0式转向架或B0-B0-B0式转向架,或组合式机车,使转向架复杂,不利于机车的高速运行。
(3)大功率柴油机的噪音及排放的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旅行的舒适度,同时由于机车燃料油的储备有限,列车不能长距离行驶,需换挂机车或在站上补充燃料及水,增加了列车辅助作业时间。
电力牵引由于牵引功率的增加,对列车的质量影响很小,易实现大功率牵引,所以高速列车最佳的牵引方式为电力牵引。
2、高速铁路宜采用动车组目前我国铁路基本上采用机车牵引旅客列车的输送方式,机车和旅客列车分别整备,机车在车站联挂列车后出行,机车只在规定的交路范围内运行。
这种运行方式有以下缺点:(1)机车按规定交路行驶,中途须换挂机车,辅助作业时间延长,从而使旅行时间延长。
而动车组本身在运行中不需更换牵引动力,有效地压缩了运行时间。
(2)列车出入始发(终到)站时通过车站咽喉区每开行一对旅客列车,则占用咽喉次数达6次,造成咽喉区能力紧张。
若采用动车组,只用咽喉次数仅2次,极大的缓解了咽喉区的通过能力。
(3)采用动车组可以避免部分机车的单机走行以节省能源的消耗。
(4)列车在跨线运行时,有时会出现折角走行,采用动车组后则避免了因折角走行而摘挂机车的情况,节省了列车的站停时间。
(5)只有采用动车组,才有可能将部分牵引动力分散布置在客车的转向架上,才能进一步减少动力车的轴重。
综上所述,高速列车一般均采用具有牵引动力、固定编组的电动车组。
3、动力集中式和动力分散式动车组动力集中和动力分散两种形式的动车组目前在发达国家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情况良好。
日本的高速列车以动力分散型居多,而西欧各国以动力集中型居主导地位。
经分析两种列车的主要不同点如下:(1)从列车车体受力状况分析,动力分散式车体受力情况好,可以使车体结构轻量化,进一步减少金属材料用量,有利于减轻轴重。
而动力集中式车体则愈靠近动力车受力愈大,车体结构轻量化受强度的制约。
(2)高速列车运行时,列车的动力主要是克服空气阻力,运行阻力与速度呈抛物线关系增长,如列车速度从100km/h 增到300km/h时,运行阻力由3.3N/kN增到16.53N/kN,而单位牵引质量所耗功率由0.9kw/t增加到13.5kw/t,约扩大15倍,按牵引质量800t计,列车功率在不计剩余加速能力的条件下总功率应在13500kw以上,若采用动力集中式则牵引电机功率在1700kw左右,如此大的牵引电机是很难在转向架上布置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增加轴重以提高粘着性能。
动力过分集中,一旦动力装置出现故障,则列车将失去大部分动力而造成中途停车,请求救援,对列车运行十分不利。
如果采用动力分散式,可增加动轴数量,不但能实现列车大功率牵引,而当某套动力装置出现故障时,可切除部分动力而不会影响列车运行。
(3)高速运行时,动力集中型列车的重量不能充分被利用转化为粘着力,动力车还需进一步增加轴重以提高粘着性能,而动力分散型列车的重量可充分转化为粘着力,由于牵引动力分散,列车的起动、加速、制动性能均优于动力集中型。
(4)动力分散型高速列车由于低轴重、低簧下重量,故减轻了车辆对线路的冲击,减轻了轮轨间产生的噪声,改善了环境,降低了线路的基建投资。
与动力集中型高速列车比显示出动力分散型车的优越性。
(5)动力集中型的牵引动力装置均布置在动车上,维修保养点相对集中,与传统的维修作业相一致;而动力分散型列车的牵引动力装置分散在整个列车上,维修作业点多。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当动车组编组数量较多且运行功率较大时,宜采用动力分散式动车组,当编组数量较少及速度相对较低的动车组(200km/h~250 km/h)也可采用动力集中式车组。
(二)国内外动车组现状及发展趋势1、国内动车组现状我国首列电动车组“春城”号于1999年5月在昆明世博会期间投入商业运营。
该车为交直流电传动,采用微机控制技术,3M3T编组,总定员为602人。
动车为B0—B0轴式,轴重小于18t,车组的持续功率为2160kw,持续速度75km/h,最高运用速度120km/h。
同年10月“大白鲨”号200km/h的电动车组投入商业运营,该车为1动6拖(1M6T)编组而成,总功率4000kw,总定员436人,在广深线上试验速度达223.2km/h。
这两种车组的特点仍然是采用传统的交-直传动方式,牵动电动机为直流电动机,速度较低,载客量较小。
与此同时,我国也注重了交-直-交电传动技术的研究应用。
“中原之星”号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设计速度为160km/h,总功率为3200kw,总定员为548人。
时速200km/h的“蓝箭”号动力集中型电动车组于2000年12月试验完成,该车为1动6拖(Mc+5T+Tc)的固定编组,总功率4800kw,设计时速200km/h,最高试验速度达235.6km/h,总定员421人。
时速200km/h的动力分散型“先锋”号电动车组也于同期试制完成,该车为4动2拖的固定编组形式,总功率4800kw,设计时速200km/h,最高试验速度达240km/h,总定员424人。
应当指出的是设计时速270km/h的动力集中型“中华之星”号2动9拖电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的试运行,使我国高速动车组最高速度值接近国外高速动车组的水平。
该车设计总功率为9600kw,总定员为774人,最高试验速度达321.5km/h。
该车采用了交直交传动技术、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等众多国际先进技术,体现了我国机车车辆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
国内电动车组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详见国内电动车组主要技术参数表。
总之,交-直-交传动技术的动车组在我国铁路上已有几种样车在试运行,但编组车辆数较少,速度一般在200km/h 左右,载客量低,轴重大,可靠性有待提高,故仍不能适应我国高速铁路的客运要求。
国内电动车组主要技术参数2、国外高速动车组状况国外高速动车组较发达的国家是欧洲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和瑞典及亚洲的日本。
这些国家的高速动车组有其各自的特点。
(1) 法国高速线上的电动车组为动力集中式。
法国在1960年旅客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普遍提高到160km/h,1975年特快列车的最高速度达200km/h,70年代末又创318km/h记录,1983年9月巴黎东南新干线使用的TGV-A试验列车试验速度达到515.3km/h,创造了轮轨粘着式交通工具速度的最高记录。
1990年大西洋新干线(巴黎--勒芒、图尔)正式通车,采用TGV-A电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为300km/h。
“欧洲之星”高速列车是法国TGV列车的派生系列,目前运行在伦敦至巴黎和布鲁塞尔之间、该车载客量794人、12根动轴,总功率12000kw,时速达300km/h,编组型式为2L18T,铰接式转向架。
(2) 德国是铁路客运速度提高较快的国家之一。
1962年德国研制的“莱茵金子”号客车的构造速度已达160km/h,1974年ET403型电动车组的最高运行速度为160km/h,1977年提高到200km/h。
1985年制造出ICE型高速列车。
由5辆车组成的ICE列车于1985年交付试验。
头车和尾车为动车,各长20.8m,自重78.2t,采用三相交流牵引装置,每辆动车的功率为4200kw。
中间3辆拖车的长度均为24.34m。
德国的ICE第一代列车(ICE1)于1988年就跑出了400km/h的速度,列车编组为2 辆动力头车牵引10--14节客车不等。
该列车的设计把乘客的舒适度放在首位,由于德国铁路穿越隧道较多,故对列车的密封性设计也仿效日本新干线列车进行设计,为欧洲第一代气密性列车,随后改进制成ICE第二代(ICE2)和ICE第三代(ICE3)产品。
由于ICE3要在莱茵-科隆间线路上运行,该线路设计坡度为40‰、并以300km/h运行,为了有足够的粘着力,故该车采用动力分散型。
(3)日本的高速列车以动力分散为主、大编组、高功率、小轴重。
由于日本人口比欧洲国家多、城市密集、又以输送上下班的员工为主,故每列车中一等座席占比例数相对欧洲国家来说较低。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从1964年投入运营以来,至今已40多年了,高速列车从东海道新干线的0系,发展了100系、200系、300系、400系、500系、700系、El系(MAX)、E2系、E3等。
300系电动车组,其构造速度为300km/h,为交流传动,采用了再生制动,车辆采用铝合金密封式车体。
新干线里最受关注的车辆,是运营速度最快,体现出九十年代高科技水准的500系电动车组。
生产于1995-1998年,1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为300公里。
500系的车头流线型可谓十足,弯曲部分长达9米多。
远远看过去,500系就象一条细长的蛇。
所有新干线车辆中,流线型最好的就数500系了。
700系名为铁路之星Rail Star,这是日本最新也是最先进的一款电动车组。
正式投入运行是在1999年3月11日。
700系C sets模式每组车有16节车厢,E sets模式有8节车厢。
最高运营时速为285km/h。
由于车体采用了中空铝型材,700系重仅708吨。
车的编组方式为12动4拖,功率13200kw。
700系全长约400米,共载1323名乘客。
700系的车体是用铝合金压制成的中空外壳,内部填充的是吸音,防震的复合材料。
E1型是日本MAX新干线中的一种,为12辆编组,最高时速240Km/h。
1999年12月后,东北新干线上的E1换成了E4系。
E2型为8辆编组,1997年投入运营。
最高时速为275km/h。
E3型建造于1995年,编组方式为6辆(R系)和7辆(L50系)。
R系车在东北新干线上时速为275km/h。
而L50系在东北线上时速为240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