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艾滋病预防的认识
防治艾滋病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防治艾滋病的心得体会防治艾滋病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
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治艾滋病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治艾滋病的心得体会1每年的12月1日为艾滋病宣传日,为进一步宣传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降低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倡导大家关怀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鹤鸣社区12月1日当天,在辖区内九小场所发放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60余份,并在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栏粘贴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供广大居民学习,提高辖区居民对防治工作的认识和重视。
通过宣传,增进了居民对艾滋病的了解,使他们懂得了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预防措施有哪些,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唤起更多的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让更多的人共同行动起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本次活动虽然时间短,但效果明显,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达到了预期目的。
防治艾滋病的心得体会2听到这一切的一切,你一定知道生命的重要性了吧?是呀,生命的开始其实就是一支蜡烛,直到你的母亲给你点上“灯芯”,你才开始为宝贵的生命谱写第一句诗歌。
直到你会“咿呀咿呀”地叫,会开口说“妈妈”,会一摇一摆地走,会说很多很多的话,有思想的时候,就会觉得周围的一切是如此的美妙。
到现在,你是不是明白了如果艾滋病夺去我们的生命,就再也看不到春天蝴蝶翩翩起舞的轨迹和像水洗过似的天空这个道理了吗?如果你的蜡烛熄灭了,那你看到的将是黑暗,而不是光明。
为了不让我们更早地失去宝贵的生命,从现在开始,请你注意身边的大小细节。
同学们!请带动你们的爸爸妈妈,亲戚朋友,让大家一起注意个人的卫生,让艾滋病不与我们同在!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喊出:“预防艾滋病!珍惜宝贵生命!”防治艾滋病的心得体会3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成立了由校党委周亚夫副书记副校长、徐耀初副校长亲自挂帅的,宣传部、学工处、教务处、校团委、后勤管理处、公共卫生学院负责人组成的“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健康教育办公室,形成了完善的宣教网络,由门诊部具体负责日常教育活动。
防止艾滋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艾滋病,这个曾经令人闻之色变的名词,如今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有幸参与了一系列关于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活动,通过与艾滋病患者的交流、学习相关知识,我对艾滋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体会到了防治艾滋病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防止艾滋的感悟心得体会。
一、认识艾滋,了解艾滋1. 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
HIV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最终导致患者因感染各种病原体而死亡。
2.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HIV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1)性传播:与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传播。
(2)血液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等。
(3)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在怀孕、分娩或哺乳过程中将病毒传给婴儿。
3.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1)洁身自好,遵守性道德,避免不安全性行为。
(2)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传播风险。
(3)不共用针具,避免血液传播。
(4)避免与HIV感染者共用生活用品,如牙刷、剃须刀等。
(5)孕妇要及时进行HIV检测,必要时进行母婴阻断。
二、关爱艾滋病患者,消除歧视1. 关爱艾滋病患者的重要性艾滋病患者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同样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关爱艾滋病患者,有助于消除歧视,构建和谐社会。
以下是从几个方面阐述关爱艾滋病患者的重要性:(1)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2)有助于减少艾滋病的传播,降低社会感染风险。
(3)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促进社会对艾滋病的关注。
2. 消除歧视,共建和谐(1)尊重艾滋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消除歧视。
谈谈你对艾滋病预防的认识

艾滋病预防的认识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疾病。
艾滋病被称为“世纪瘟疫”,而艾滋病由于潜伏时间长,治疗药物难寻,是一种死缓疾病。
但最近研究表明,艾滋病的治疗前沿出现长期存活并健康非传染性携带者,这为艾滋病治疗带来了曙光。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兔疫缺陷综合症,是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系统方面的疾病。
1981年,人类首次发现艾滋病病毒,而到1988年,美国艾滋病患者就达到了5万人,与此同时,艾滋病也以超乎人们的想象的速度在世界各地传播。
1992年科学界曾预言,2000年人类将有25万人成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而当人类真正迈进2000时,全世界爱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系带者竟达到了3400万,因艾液病而死亡的人数至少为1880万,因艾滋病所造成的孤儿就有1320万正是由于支滋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现在世界上每个人,实际上均不同程度上地受到了艾滋病的威胁。
因此,艾滋病的预防工作刻不容缓!一、艾滋病传播的三种性传播。
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两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插。
全世界约有3/4的艾滋病毒传播是通过性交进行的而其中由约有3/4是通过异性性交传播,1/4通过男子之间的性关系传播。
而大学生同性恋艾滋病比例反而升高。
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感染最直接的途径了。
输入被污染的血液,使用了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过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
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公用一只未消毒的注射器,也会被留在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
在我国HV病毒感染者80%是因为在吸毒中公用注射针头所感染的。
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婴喂养感染。
当然,如今已经有完整医疗方法进行母婴阻断技术。
二.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一般的工作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预防艾滋病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9篇)

预防艾滋病学习心得体会预防艾滋病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9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预防艾滋病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防艾滋病学习心得体会1我们又迎来了今年第一个12月1日第xx个,世界艾滋病宣传日活动,为了进一步做好今年的宣传活动,我院经过精心筹备,周密安排,从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以,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为主题,副标题是,全面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的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宣传活动情况作心得如下: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全面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是搞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首要环节,是全面提高群众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关键所在,基于这一认识,我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宣传工作,并成立了以中心分管院长为组长,传防科等人员为组员的宣传小组,具体负责12、1艾滋病主题宣传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宣传小组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保证了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广泛宣传今年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为主题,副标题是,全面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为了做好今年的宣传教育工作,我中心动员各层领导,加大宣传力度,保证宣传效果,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对这次宣传活动进行了部置,12月1日上午在集镇农行门口设放咨询台1个、横幅1条,发放纸质《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单150张,同时邀请了有院长带领院领导班子亲自参与宣传,将今年的艾滋病宣传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在12月1日下午到村卫生室巡回,查看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情况。
在这次宣传活动中,全镇共开展了讲座5次、发放宣传单300张、悬挂横幅1条、,现场接受宣传教育的群众近200余人,有效的提高了群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识。
谈谈你对艾滋病预防的认识

谈谈你对艾滋病预防的认识什么是艾滋病?很多人对艾滋病避而不谈,因此缺乏对艾滋病的认知是目前社会主要问题。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因感染HIV病毒而引发疾病。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人感染这种病毒后,身体就没法对抗外界的一切细菌等会侵入人体的坏东西了。
会有哪些症状呢?其实很多患者在感染的最初期是很难发现的,因艾滋病的潜伏期长,感染初期不会有明显症状,只有少部分患者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像喉咙痛、发烧、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但是这些症状也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多数被误以为感冒而忽视。
如何预防艾滋病?为什么艾滋病依然肆无忌惮地在人类中传播?第一个原因是像开头提到的,人们避而不谈,不愿去了解,因无知而让病毒四处传播;第二个原因是,像《三体》里的一句话,“毁灭人类的,不是无知和弱小,而是傲慢。
”很多人明知感染风险的存在而不作为,认为自己不会”中招“。
我们应抛开一切恐惧、一切歧视、一切傲慢,来一起了解如何预防艾滋病,其实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性以及母婴传播,只要做好防护,是有效阻断传染的。
1、关于“血液”,但凡进行间接或直接与“血”相关的任何是事情,先想一想是否会存在接触到别人血液的可能呢?(这里需要注意了,并不是接触了肉眼看见红红的血才算噢。
比如与别人共用剃刀,第一个人不小心划到了,血液必然沾到刀片上了,即使简单擦拭后,还是有可能有薄薄的血液成分残留在上面呢)。
因此关于输血、献血、输入血制品必须到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不要擅自使用血制品、注射器;严禁吸毒,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2、关于“性”,洁身自好,固定性伴侣,避免高危性行为;在进行性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如使用安全套),减低感染风险。
3、如果是艾滋病孕妇患者,产检时应该主动告知医生,寻求专业医生帮助,避免母乳喂养,尽可能地降低宝宝的感染率。
4、当怀疑自己可能被感染艾滋病,应及早到医院检查,把可疑暴露经过告知医生,进一步排查。
探讨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知与预防意识

探讨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知与预防意识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青少年作为人口中的重要群体,其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对于保护自身和社会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知现状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
一、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知现状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是影响他们预防意识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青少年进行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认知不足:1.1 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缺乏了解许多青少年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存在错误认知。
他们可能不清楚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和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这种错误的传播途径认知可能导致青少年在生活中发生不必要的风险。
1.2 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缺乏许多青少年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了解不足。
他们可能不清楚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注射器以及避免不洁手术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这导致青少年在性行为和其他可传播病毒的活动中没有正确的预防意识,增加了艾滋病的风险。
1.3 对感染艾滋病的后果认识不足青少年对感染艾滋病的后果存在认识不足。
他们可能不了解艾滋病是无法治愈的,也不清楚艾滋病会导致免疫系统衰弱和其他相关并发症。
这种不足的认知可能导致青少年在面临性行为和其他风险活动时轻视艾滋病的严重性。
二、提高青少年的预防意识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对艾滋病的预防意识,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有效的措施:2.1 加强艾滋病教育青少年接受艾滋病相关教育是提高他们预防意识的重要途径。
学校和家庭应该合作开展针对青少年的艾滋病教育活动,包括传播途径、预防知识和后果的讲解。
通过系统的教育,青少年可以获得正确的信息,提高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
2.2 推广安全性行为知识青少年在面临性行为时应该了解正确的安全性行为知识。
学校和社区可以提供关于正确使用安全套、拒绝不安全行为和选择合适的性伴侣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
青少年需要明白保护自己的责任和方法,以减少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预防艾滋病心得体会15篇

预防艾滋病心得体会15篇预防艾滋病心得体会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
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感染艾滋病病毒4-8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之前已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10年的时间(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病人。
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出现有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等症状。
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艾滋病预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度

艾滋病预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度艾滋病预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度导言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通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
它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控艾滋病的传播,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度至关重要。
只有当公众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时,才能更好地进行预防工作。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度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有效方法。
第一部分: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巨大的危害。
首先,艾滋病可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受损,使感染者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其次,艾滋病是通过人际之间的传播而得以传播的,这增加了艾滋病在社会中的传播风险。
艾滋病患者面临着被社会歧视和排斥的风险,这使得很多感染者不敢及早寻求医疗服务和支持。
因此,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度可以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风险,并减少人们对感染者的歧视。
第二部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度的方法1. 加强艾滋病教育艾滋病教育是提高公众对艾滋病认识度的重要手段。
学校、社区和医疗机构等地方都可以组织宣传活动,向公众传达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艾滋病教育应包括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感染预防方法、艾滋病患者的权益和艾滋病相关的偏见等内容。
此外,利用大众媒体如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扩大艾滋病教育的覆盖范围,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度。
2. 推广艾滋病检测和咨询服务艾滋病检测和咨询服务的推广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支持。
政府可以在医疗机构设立艾滋病检测点,并宣传艾滋病检测的重要性。
同时,提供艾滋病检测结果的咨询服务,可以帮助感染者和他们的家人了解和应对艾滋病。
推广艾滋病检测和咨询服务有助于加强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并减少对感染者的歧视。
3. 向公众普及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安全套是性传播艾滋病的有效防护工具。
通过普及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使用场所,可以提高公众对艾滋病感染的认识,并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政府可以通过派发安全套、在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你对艾滋病预防的认识
一、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就是通过感染免疫系统细胞,破坏或损伤其功能,使得人体更容易受到其他病原体的入侵。
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
2、艾滋病在全球的主要感染途径
从全球来看,通过性途径传播的艾滋病感染数超过70%。
非洲主要为性途径及非安全注射。
北美、欧洲主要为同性恋和注射吸毒。
亚洲主要为注射吸毒、性途径、血液途径。
3、艾滋病在中国的传播
我国卫生主管部门进行的统计表明,我国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比重分别为:静脉注射吸毒感染占69.8%,性接触感染占6.9%,采供血感染占6%;余下的百分之十几,为母婴传播和其他特殊途径传播。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不同之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艾滋病病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不同之处: 1) 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
2)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
相同之处: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
5、如何确认感染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特异性外表及症状,不能根据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必须经过确认实验室的实验室诊断。
当确认实验室血液检测证明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阳性HIV(+),才可以确认一个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二、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及预防
1、艾滋病主要传播方式
性接触传播:经性接触传播是目前全球主要的HIV传播途径。
通过阴道性交、肛交、口交的方式在同性或异性之间传播。
血液传播:主要是通过输入被艾滋病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
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
2、艾滋病三种传播途径的预防方式
性途径传播的预防:安全性行为=节欲+忠诚(只有一个性伴)+安全套
血液传播的预防:
1) 减少不必要的输血,提倡自体输血。
2) 使用有正规来源的血液和血制品。
3) 正确处理伤口:发现伤口立即消毒包扎!处理任何伤口时,都戴上一次性手套!不要徒手接触別人的血液或伤口!
母婴传播的预防:
1)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
2) 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
3) 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阻断传播,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
4) 经过规范的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可以把母婴传播的几率从15%~50%降到2%以下。
3、与艾滋病者日常接触不传染的方式下列情况下不会传播艾滋病
1)集会、游行、电影院、商店或在人群众多拥挤的场所。
2)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3)公共浴池、公共厕所、宾馆、旅馆、餐厅、食堂、游泳池和体育馆等公共场所。
4)社交性接触,如共同进餐、乘车、礼节性拥抱、握手和接吻。
5)公共办公用具和工具。
6)卧具、电话、书籍及日常用品的接触。
7)咳嗽、打喷嚏、喷粉末。
8) 苍蝇、蚊子能传播一些传染病,但不会传播艾滋病,即使与艾滋病病人同居一室,也不用担心会被蚊子叮咬而相互传染。
4、艾滋病传播的条件
1)人的皮肤或粘膜有破损。
2)要有足够数量的艾滋病病毒。
3)要有特殊的传播途径。
三、艾滋病相关资讯政策
1、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机构
各地县级以上的疾控中心都可以提供免费HIV抗体初筛检测。
艾滋病流行的特点是隐匿性和欺骗性,不但别人从外表不能看出感染者,而且感染者本人往往也感觉不到。
抽血检测HIV抗体是目前艾滋病诊断的金标准。
只有及早检测,才能尽早发现。
艾滋病是可以治疗的!在人类共同的努力下,艾滋病已不再是当年人们眼中的世纪绝症、超级癌症。
虽然艾滋病仍然无法根治,但通过高效抗病毒药物治疗(鸡尾酒疗法--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后,可以非常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延长生命,长期存活。
我国“四免一关怀”政策规定:抗病毒治疗免费。
2、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
“四免”指的是: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
“一关怀”指的是: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
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人。
避免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
艾滋病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我们不应该歧视艾滋病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