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宪法发展历史
法国《1875年宪法》

法国《1875年宪法》
【学习目标】
了解法国1875年宪法颁布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知识概述】
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军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第三共和国建立;保皇派势力和资产阶级共和派势力的政治斗争日益尖锐。
2.内容:
(1)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
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3.影响:标志着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在法国的确立,适应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但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的色彩,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4.意义:
(1)共和派掌握实权;
(2)共和体制的最终确立;
(3)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制独裁对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4)随着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势力的上升,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知识延伸】
1870年的法国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1年经普选选出了675名议员组成的国民议会,并承担起制定新宪法的任务。
经过议会内部一系列的激烈斗争,1875年1月29日,以一票之差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法国政体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法国人民推翻了第二帝国,恢复了共和政体,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政权被资产阶级组织的政府篡夺。法国与德国签订割地赔款的条约。资产阶级政府的丧权辱国行为激起巴黎人民的极大愤慨。1871年 3月18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了巴黎公社。但不久巴黎公社便被资产阶级反动派所镇压。巴黎公社失败后,法国人民与共和派一起同保皇派进行长时期的较量,终于在1875年国民议会上通过了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830年巴黎发生“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建立了七月王朝。七月王朝实际上是君主立宪制,代表一小撮金融贵族集团的利益,它不仅受到法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抵制,也引起广大工农的不满。1848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第二共和国实行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普选产生,任期4年,掌握军政大权,有权任免总理和政府成员。但总统权力也受到一定限制,如签订条约须经议会批准。议会仍为一院制,拥有较大权力;它不受监督和不可解散,拥有立法、宣战、媾和、批准条约权。公民享有较为广泛的民主自由权。1848年,路易·波拿巴当选为总统。他加强总统的权力和地位,独揽大权,并于1852年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结束了第二共和国政治制度。
总统是国家元首,由总统签署法令、颁布法律,要求举行公民投票,兼任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简言之,法国总统地位很高,他凌驾于立法、行政、司法分立的三权之上,握有实权,却独立于议会,不向议会负责。②政府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对议会负责,其权力和地位比以前大为提高。除拥有决定和指导国家政策、掌管行政机构和武装力量、推行内外政策等权力外,还享有警察权和行政处置权、条例制订权和命令发布权。总理由总统任命,领导政府的活动,对国防负责,并确保法律的执行。实际上总理须听命于总统,起辅佐总统的作用。政府成员由总理提请总统任免。③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其地位和作用较第四共和国有所下降,原拥有的立法权、预算表决权和监督权三大传统权力受到总统和政府的限制。如议会的立法内容和范围缩小,弹劾权受到严格的规定。议会无权干预总统选举和总理的任命。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讲解

二月革命
• 背景:1845年以后,法国的农业、工 业和财政就出现了不景气,1845— 1846年农业的连续歉收,造成了全国 性的大饥荒。 • 1847年从英国开始的经济危机,迅速 波及法国。随着农业危机的加深,农 民收入不断减少以及农民对工业品购 买力的下降,使工商业危机接踵而至, 生产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财政危 机也日趋严重,破产的银行数不胜数。
• 到19世纪40年代末,法国的农业 危机、工商业危机、财政危机和政 治危机交迭在一起,不仅产生了一 大批新的失业者和饥饿者,而且也 使中小资产阶级陷于困境之中,连 大资产阶级也感到焦急不安,这就 彻底动摇了七月王朝的统治基础, 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过程
• 菲利浦施政倾向于保守谨慎,没有拿破仑支持者 强调的军事荣耀,外交也连连不济,这就引起人 民普遍不满,引发了法国二月革命。路易· 菲利浦 于1848年2月24日见大势已去,慌忙宣布退位, 立其9岁的孙子巴黎伯爵为国王,其母亲奥尔良公 爵夫人为摄政王,自己与王后一起匆忙乘坐马车, 逃出巴黎,不久流亡英国。 • 起义人民占领了杜伊勒里宫,把国王的半身铜像 抛到窗外,把国王的宝座搬到巴士底广场上的烈 士纪念柱前焚烧了。下午4时,群众来到波旁宫, 冲进议会厅,登上讲台,高呼“打倒议会”“共 和国万岁”的口号,并且庄重地宣布:“既不要 国王,也不要摄政王。共和国万岁!”驱散了立 法议会,七月王朝终于被推翻,二月革命获得了
法国政体的演变

法国政体的演变1789革命前:波旁王朝(封建君主专制)1789.7.14 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8《人权宣言》1791宪法【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派的统治①吉伦特派(1792—1793五月底六月初)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①瓦尔密大捷②1792.9杀死路易十六②雅各宾派(1793.6—1794.7)“罗伯斯庇尔”①土地法令:把土地分成小块出售使法国小农阶级长期存在,阻碍资本主义发展②“恐怖”经济:全面限价法令政治:《惩治嫌疑犯法令》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共和制) ③热月政变(1794)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④雾月政变(1799.9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⑤拿破仑称帝(1804.12.2)政治:中央集权经济:创办法兰西银行,大力发展工商业教育:法兰西大学,公立中学法律:1804《民法典》最大功绩:捍卫了大革命的成立1804—1841:法兰西第一帝国(帝制)——拿破仑1815—1830:波旁王朝复辟(君主立宪制)1830—1848: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七月赦令》是七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代表资产阶级大金融贵族利益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共和制)—1848二月革命资产阶级工人阶级1848六月起义失败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处在上升阶段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帝制)1870—194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共和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1.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2.总统由议院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3..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议院由议员选举产生,众议院受总统和参议院控制4. 议院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内阁作用:①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共和派掌握了政权②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机会,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法国宪法发展历史

法国宪法发展历史法国从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现在有200多年的时间了,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法国宪法发展历史,希望大家喜欢!法国宪法发展历史法国从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现在200多年的时间,政治风云多变,国内外的阶级斗争尖锐复杂,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不断变化,政治形式多次变更,其间经历了两次封建王朝复辟,两次帝制和五次共和,先后颁布了14部宪法。
法国宪法发展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大革命到第一帝国时期的宪法这一时期共颁布了七部宪法,包括1791年宪法、1793年宪法、1795年宪法和拿破仑时期的四部宪法。
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世界各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它是法国第一个宪法性文件,也是法国宪法产生的基础,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791年宪法是法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第一部君主立宪制宪法,为法国近代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在事实上它有缔造近代法国的光荣。
总之这一时期的法国宪法是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的直接产物,它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原则,宜布废除了封建的贵族制度、等级制度、爵位制度等,这些宪法在摧毁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中起了进步作用,它是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的重要工具。
(2)第二阶段:复辟王朝到第二帝国时期的宪法这一时期共颁布了1814年宪章、1830年宪章、1848年宪法、1852年宪法四部宪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848年宪法。
1848年宪法是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失败后资产阶级共和派所控制的立宪会议为巩固资产阶级专政而制定的宪法,它所建立的国家机构具有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体的许多特点。
如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普选产生,任期4年,掌握军政大权,有权任免和政府成员。
但总统权力受到一定限制,如签订条约须经议会批准。
议会为一院制的国民议会,拥有较大权力,不受监督和不可解散,拥有立法、宣战、媾和、批准条约权。
法兰西第一帝国宪法

法兰西第一帝国宪法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First Empire of France.法国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的君主专制国家。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宪法,希望大家喜欢!法兰西第一帝国宪法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First Empire of France.法国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的君主专制国家。
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宪法》颁布,宣布法国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为帝国皇帝,称拿破仑一世。
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宪法的内容帝国行政/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国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的君主专制国家。
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宣布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皇帝,法国为法兰西帝国。
历史上称之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在执政府(1799~1804)的基础上,拿破仑一世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和他个人的权力,建立新的贵族等级,封亲王4个,公爵30个,伯爵388个,男爵1090个,荣誉军团骑士数千名。
1811年法兰西帝国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400万,全国划分为130个郡,包括荷兰9个郡,北海沿岸德意志各邦9个郡,东南瓦莱、皮埃蒙特、热那亚、帕尔马、托斯卡纳和教皇属地10个郡。
拿破仑一世及其家族还统治和控制了意大利王国、莱茵邦联、威斯特伐利亚王国、那不勒斯王国、西班牙王国、华沙大公国等。
在帝国范围内拿破仑一世力图统一关税,统一法制,扩大交通、通讯。
帝国的无限制扩张导致1812年侵俄战争的惨败,英、俄、普、奥等国组成第6次反法联盟,1814年3月31日攻入巴黎,4月6日拿破仑一世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
波旁王朝复辟。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一世从厄尔巴岛返回巴黎复位,史称“百日王朝”。
6月18日,拿破仑一世在滑铁卢被第7次反法联军击溃。
6月22日再次退位,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覆灭。
雾月政变/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12月2日,35岁的拿破仑·波拿巴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帝国1804年12月2日,35岁的拿破仑·波拿巴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图册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法国东南部地中海科西嘉岛上,24岁时在土伦一战成名,成为当时最年轻的。
1791年法国宪法

1791年法國憲法
1791年法國憲法是法國大革命時期制定的第一部憲法,於
1791年9月3日生效。
这是法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憲法,
奠定了現代法國政治體制的基礎。
该憲法的主要目標是建立一個君主立憲制度,以限制國王的權力並確保公民自由和平等。
根據該憲法,法蘭西國是一個絕對君主國家,但國王的權力受到立法議會的約束。
國會被分為兩個部分,即一個上議院和一個下議院,其中下議院的成員由選舉選出。
憲法確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包括言論自由、宗教自由、財產權和法治原則。
此外,憲法還禁止封建制度和平等待遇原則。
然而,1791年法國憲法並沒有解決法國政治和社會面臨的根
本問題,如資產階級和農民之間的衝突,以及貧富差距的擴大。
隨著革命的進一步發展,法國政府在各方面都變得更加不穩定,最終導致了憲法的瓦解和法國的絕對君主制復辟。
法国政体的更替

法国政体的更替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法国的政体出现了多次的改变,反反复复,令人眼花缭乱,在大革命爆发之前,是封建性的绝对君主制,革命考试后,先是在1789年建立的君主立宪制,1792年的共和制,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9年,雾月政变后,共和制名存实亡,波拿巴将军在共和国的旗帜下,实行的是军事独裁体制,1804年拿破仑正式该制称帝,建立了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帝国垮台后,1814 1815年两次复辟才得以稳住的波旁王朝重建了王国,1830年复辟的王朝在七月革命中被推翻,资产阶级再次执掌了政权,奥尔良王朝,作为金融贵族的王朝统治法国达18年之久。
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这个共和国寿命很短,1848年二月成立,12月总统选举时,拿破仑的侄儿路易波拿巴以超过其余四名候选人的得票数总和的绝对票数当选为总统,此人一心想继承其伯父的皇统,重建波拿巴王朝,显然,总统本身就是共和制度的隐患,另外,在议会选举中,有各类君主派组成的秩序党占用了优势,这也是对共和制的严重威胁,1851年波拿巴政变后,共和国已经是名存实亡,一年后,波拿巴称帝,共和国变成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帝国维持了18年,与1870年9月在普法战争中被巴黎人民革命推翻,随后建立的政体在形式上是共和主义,但在官方文件中没有明确的规定。
1875年宪法勉强定下了共和政体,总算是有了官方结论。
但是不久共和制又发生了危机,秩序党曾猖狂一时。
直到1879年共和制才真正稳定地确立下来。
此后又有了第四共和国和第五共和国,那已是现代史的事情了。
在这个政体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看似混乱,但仍是有规律可循的,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789到1830年是第一阶段,要解决的是摧毁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因为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只能建立资本主义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制度,1830到1870年是第二阶段,主要解决顺应工业革命的发展问题,共和运动的兴起,1848年二月革命都是实力强大的现实,共和派在第二共和国又承袭了18世纪大革命的传统,一味的坚持单独掌权,结果是政局大乱,这才造成了不得不以第二帝国的独裁统治的形式来稳定局势,并用强制的办法进行某些改革,是工业革命得以完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进入了第三发展阶段,即1870年以后的时期,此时要解决的是按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一自由主义的方法治国,就像英国和美国那样,所以共和制度得以确立,一系列政治民主的决策颁布起来,诸如保障人权,新闻自由,政教分离,结社自由,政党政治,更加健全的议会民主制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99年宪法 1799年宪法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形式上保留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形式上保留 共和政体,实际上是军事专政 1799年宪法又称“共和八年宪法”。法国执政府于1799 1799年宪法又称“共和八年宪法”。法国执政府于1799 年12月(共和八年霜月)由拿破仑授意制定。1800年初 12月(共和八年霜月)由拿破仑授意制定。1800年初 正式通过。 宣布废除封建制度,肯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则,确保私 有财产和自由不可侵犯;行政权归于3 有财产和自由不可侵犯;行政权归于3名执政官,执政官 连选连任,但第二三执政只是第一执政的顾问,没有明确 权力;立法机构为参事院· 权力;立法机构为参事院·元老院、立法院和保民院;给 予第一执政绝对的权力,他可以颁布法律、任命官吏,并 享有宣战、媾和、签约等大权。较之以前几部宪法所强调 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原则,该宪法很少提及;选举是 三级间接选举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法语:Déclaration des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法语:Déclaration Droits de l‘Homme et du Citoyen,简称《人权宣言》, Citoyen,简称《人权宣言》 1789年 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 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 领性文件。 人权宣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采用18世纪 人权宣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采用18世纪 的启蒙学说和自然权论,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 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言论、信仰、著作和 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的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793年 1793年6月24日,雅各宾派通过的新宪法前面所附的 24日,雅各宾派通过的新宪法前面所附的 《人权宣言》又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宣布“社会的目 人权宣言》 的就是共同的幸福”,提出“主权在民”,并且表示 如果政府压迫或侵犯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反抗和起 义的权利。
1815年,拿破仑率军回到法国,建立百日 1815年,拿破仑率军回到法国,建立百日 王朝,颁布《帝国宪法补充法案》 王朝,颁布《帝国宪法补充法案》 同年波旁王朝再次复辟后,恢复1814年的 同年波旁王朝再次复辟后,恢复1814年的 宪章
1830年宪法 1830年宪法
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建立临时政府 废除波旁王朝的宪法,制定了新宪法 新宪法降低选民资格;再次废除贵族特权, 恢复自由权利
1870年宪法 1870年宪法
1870年,在1852年宪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1870年,在1852年宪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扩大立法机关的职权,适当限制王权 同年波拿巴成为战俘,第二帝国灭亡,建 立共和国
1875年宪法 1875年宪法
巴黎公社后,建立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 宪法 由于具有临时性质,因此该宪法只是由 《参议员组织法》《国家机构组织法》和 参议员组织法》《国家机构组织法》 《国家机构关系法》组成 国家机构关系法》 这也是法国宪法史上唯一一部没有完整宪 法典的宪法
法国宪法发展历史
法国宪法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 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 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 封建统治,开始了资本主义统治时期。
《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不仅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部 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 人权宣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1789年人权宣言宣称:“在权利方面,人 1789年人权宣言宣称:“在权利方面,人 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 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的自然的和 不可动摇的权利”,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 都在于保存这些权利,从而使基本人权原 则成为宣言的核心内容。
1946年宪法 1946年宪法
1944年戴高乐的临时政府从海外迁回, 1944年戴高乐的临时政府从海外迁回, 1946年依英国模式制定宪法,又称第四共 1946年依英国模式制定宪法,又称第四共 和国宪法 基于当时国内外局势,第四共和国宪法为 第五共和国宪法所取代
1958年宪法 1958年宪法
1958年法国局势危急,戴高乐执政,主持 1958年法国局势危急,戴高乐执政,主持 制定新宪法,又称戴高乐宪法 新宪法贯穿戴高乐的立宪思想 新宪法规定:立法,行政和司法应该明确 的分立和平衡;必须有居于政治意外事件 之上的国家仲裁;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 属于直接,普遍选举产生的议会;执行权 力不能从议会中产生;总统必须由包括议 会但比议会更为广泛的选举团产生;
1791年宪 1791年宪法
1789年法国革命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封 1789年法国革命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封 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发展资本主义。 1789 年,法国大革命胜利,代表金融资产阶级的立宪党 人同封建主妥协,制定了1791 人同封建主妥协,制定了1791 年宪法,建立了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的政体。这种体制的特点是:确定了国民主权、 三权分立两大原则;国王是行政元首,享有相当大的权力, 也要受到很多限制,要服从国民议会、服从宪法和其它法 律;国会享有广泛的立法权;司法权由选举的法官独立行 使,任何时候,国会、国王都不得行使司法权。1789年宪 使,任何时候,国会、国王都不得行使司法权。1789年宪 法建立的君主政体,尽管有着同旧势力妥协的一面,但它 并不是旧制度下的封建君主政体,而是资产阶级的君主立 宪政体。
1802年宪法 1802年宪法
为确保对法国的长期统治,拿破仑于1802 为确保对法国的长期统治,拿破仑于1802 年授意元老院修改宪法 1802年修改1799年宪法,规定第一执政的 1802年修改1799年宪法,规定第一执政的 任期为二十年,因此产生共和十年宪法 1802年宪法进一步扩大了拿破仑的权力巩 1802年宪法进一步扩大了拿破仑的权力巩 固了拿破仑的专政统治,是拿破仑恢复帝 制的开始
1814年宪法 1814年宪法
1814年,拿破仑遭阴谋陷害,被迫流放。波 1814年,拿破仑遭阴谋陷害,被迫流放。波 旁王朝复辟,建立君主立宪制度。颁布 1814年宪法(宪法是钦定的,没有进行公 1814年宪法(宪法是钦定的,没有进行公 民投票)建立与英国宪法类似的政治制度。
1815年宪法 1815年宪法
1852年宪法 1852年宪法
1851年路易· 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雾月十八日政变, 废国会,以1799年的拿破仑宪法为蓝本制 废国会,以1799年的拿破仑宪法为蓝本制 定新宪法 1852年路易· 1852年路易·波拿巴宣布法国由共和国变成 帝国,路易· 帝国,路易·波拿巴为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 帝
1795年宪法 1795年宪法
热月党取代雅各宾派执掌政权,建立大资 产阶级政权。法国历史进入维护大革命成 果时期 1975年制定并公布该宪法,是法国史上最 1975年制定并公布该宪法,是法国史上最 为冗长的宪法,由一个权利宣言和377正文 为冗长的宪法,由一个权利宣言和377正文 组成,采用代议制,卢梭的直接民权被抛 弃,又称共和三年宪法
1793年宪法 1793年宪法
又称雅各宾宪法或共和元年宪法 路易十八为重得封建皇权勾结外国势力,阴谋失败后,资 产阶级取得政权,废国王定共和 1973年,以《人权宣言》为基础制定了宪法,包括35条 1973年,以《人权宣言》为基础制定了宪法,包括35条 124 的新人权宣言和124条的正文,又称第一共和国宪法或共 的新人权宣言和124条的正文,又称第一共和国宪法或共 和一年宪法 该宪法规定法国人享有平等的自然权利,第一次明确了公 民的经济和社会权利,同时放弃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以卢梭的直接民权和权利不可分割为基础 该宪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宪法,但受制于政治局势没 有实施
1804年宪法 1804年宪法
1802年宪法后,元老院提议:“把共和国 1802年宪法后,元老院提议:“把共和国 委托给世袭皇帝拿破仑· 委托给世袭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管理,是法 国人民最大的利益。”元老院于1804年以 国人民最大的利益。”元老院于1804年以 法令形式修改宪法,即1804年宪法,设立 法令形式修改宪法,即1804年宪法,设立 法国人皇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建立的帝国仍是资产阶级性质,
1848年宪法 1848年宪法
1848 年推翻临时政府,建立共和国,史称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同年制宪议会颁布宪 法,即1848年宪法 法,即1848年宪法 该宪法第一次将博爱纳入宪法,与自由和 平等并列;赋予公民新的权力;立法权由 国民议会行驶;行政权由直接选举产生的 总统行驶 拿破仑的侄子路易· 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当选为法国第一 任总统
法国现行的宪法
1958年戴高乐宪法也叫第五共和国宪法,它分序言和15章,共92 年戴高乐宪法也叫第五共和国宪法,它分序言和15章,共92
条。这部宪法最主要的特点是总统权力的扩大和议会权力的缩小,以 及确立了兼具议会制和总统制的某些特点的被称作"半总统制" 及确立了兼具议会制和总统制的某些特点的被称作"半总统制"的政治 体制。 宪法一方面给予总统强有力的权力。规定总统在法国的政治生活和国 家机关中居主导地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不仅享有传统的总统权力, 还享有单独采取的非常权力。从此意义上说,法国政治体制具有总统 制的特点。另一方面,宪法在极力削弱议会权力的同时,仍保持了内 阁对议会负责的基本原则。因此,法国总统要实现自己制定的政策, 还要取得议会多数的支持和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受议会的牵制。这又 说明了法国宪法又具有议会制的特点。这种兼具总统制和议会制特点 的宪法对政权的稳定,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以及推动经济的发展起了 很大作用。
法国大革命初期通过的君主立宪制宪法,是法国历史 法国大革命初期通过的君主立宪制宪法,是法国历史 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该宪法由制宪议会于1789年 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该宪法由制宪议会于1789年7月 着手制定,1791年 着手制定,1791年9月生效。宪法概括了制宪议会已 发布的各项反封建法令,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体制— 发布的各项反封建法令,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体制— —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是宪法的前言即指导原则。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1791年宪法是基本适应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国家根本 1791年宪法是基本适应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国家根本 大法,是法国从传统的贵族社会跨入近代公民社会的 法律标志。但它没有解决土地问题,未能彻底摧毁封 建土地制度,代表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