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学设计范文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通用20篇)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通用2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篇1设计思路动物需要空气.植物需要空气,但人们更离不开空气,空气到处存在,但孩子们感知不到,为此,我特设计本节活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空气的存在,从而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
2.幼儿通过亲自实验,感知空气占有空间的现象。
活动准备眼药瓶若干、彩色的沙土。
活动过程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2.想一想“瓶子娃娃”能吃“土”吗?3.试一试①幼儿手拿一个“眼药瓶娃娃”用力捏瓶子,会看到什么现象?②将手松开,你又会发现什么?4.做一做:会吃土的“瓶子娃娃”①瓶向下,对着彩沙用力捏瓶子,手松开,沙子自动跑到瓶子口,再一捏.沙子就出来了。
②当瓶子口中进沙子时,手松开,瓶口再向上。
③这样反复几次,慢慢地瓶子中就装满了彩色的沙子。
④当塑料瓶恢复原状时,瓶内空气稀薄、压力小,所以沙子被吸起来了。
5.说一说①手不捏“瓶子娃娃”,瓶子充满了空气,幼儿感知不到。
②手捏紧瓶子娃娃,把瓶子中的空气赶走了。
③这样一捏一松反复多次,“瓶子娃娃”就吃饱了。
活动延伸当“瓶子娃娃”吃饱彩色沙土以后,孩子们可以进行彩色画粘贴或喷画,揭开一点,喷一点,注意不要全部揭开。
本节活动知识点:空气占有空间。
总结:空气到处存在,但空间一词比较抽象,教师用空气和彩沙的对话实验的原理体现出来。
如:手不捏瓶子,空气就充满了瓶子,当彩色沙子进入瓶子中,彩色的沙子就把空气挤走了,这样就把“空间”这个词形象化地解释出来,幼儿也便于理解。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篇2活动目标1. 感知探究磁铁吸铁的现象,喜欢玩磁铁2. 尝试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3. 培养幼儿探索兴趣和思维能力材料准备:人手一快磁铁,每组数种材料(内有积木、塑料管雪花片、回形针、钥匙、硬币、玻璃珠、小剪刀、瓶盖、布、纸、铁夹、挂坠等)活动过程:1. 出示磁铁,引出课题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磁铁),你们认识吗?请大家把新朋友跟摆在面前的木头、塑料比一比,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小结:这个新朋友比塑料和木头沉,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磁铁(幼儿重复一遍),它特别好玩。
中班科学教案[共10篇]
![中班科学教案[共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f76f6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e.png)
中班科学教案[共10篇]中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磁铁是能吸住铁的东西的,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学习按肯定标准分类的方法。
〔是否能吸铁的标准〕3、激发对磁铁吸铁现象的探究爱好。
【活动预备】1、每人一盘材料,内有磁铁和铁片、回形针、螺丝帽、钥匙、硬币、纽扣、木块、布条、玻璃球、塑料玩具等。
2、在教室中增加一些铁制用具供幼儿探究。
【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探究的爱好。
“小伙伴,请你看看你面前的盘子里有些什么?”“请你玩玩盘子里的东西,说说你发觉了什么?”〔有的东西会粘在一个黑块上〕2、引导幼儿探究磁铁的特性。
〔1〕“是哪一块东西能粘住别的东西?把它找出来,”“这块能吸住别的东西的铁块,我们给他一个名字叫磁铁。
”幼儿说出名称。
“现在你们试试,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把你的发觉告知大家。
”〔磁铁能吸起铁块、回形针….吸不起木块、纽扣….〕“为什么磁铁能吸起铁块、回形针….吸不起木块、纽扣….?”〔由于铁片、回形针等是铁的,木块、塑料不是铁的〕“磁铁能吸起铁做的东西,而不能吸起木头、塑料等其他东西。
”〔2〕“请你试试,把磁铁和它吸起来的东西分开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3、引导幼儿通过分类活动学习分类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尝试分类,老师个别指导4、小结并扩展幼儿阅历。
今日我们又发觉一件有趣的事情。
磁铁能吸起铁块、回形针…由于他们都是铁做的,不能吸起硬币、木块、纽扣,由于他们都不是铁做的,你想知道磁铁还能吸什么东西嘛?请你用磁铁去吸一吸教室里的其他东西。
“请幼儿讲解并描述,那些东西能吸起,哪些不能吸起,为什么?磁铁并不仅仅吸铁。
还有能被磁化的物质,像铁、镍、钴及其合金都可以被磁铁吸引【活动延伸】1、让幼儿玩玩各种大小、外形不同的磁铁,发觉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
2、开展用磁铁做游戏,用磁铁在铁板的下面掌握纸板上的'小人走迷宫或跳舞、轮船航行等〔小人、纸船里面都藏有回形针〕。
科学活动《磁铁吸什么》——新老师过关课课后反思今日上午第二节课,我执教了我班科学活动《磁铁吸什么》,在本节过关课中又得也有失,有进步的地方,更多的存在了不足,为此,对于本节课我做出如下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22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2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尝试用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的方式了解海绵的特性。
2、乐于参加探索活动,乐意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
活动准备:盒子、海绵。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导入: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出示一个海绵玩具:好可爱的宝宝,老师这还有好多呢!1、幼儿通过看一看、玩一玩、摸一摸,感知海绵的特性。
现在每人发一个,拿到之后看一看、玩一玩、摸一摸,你们玩过这个吗?在家里见过吗?2、进一步感知海绵的特性是粗糙的,轻轻地。
你们自己摸摸看,它们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往这边看,老师可以在前面拿一个玩具捏一捏,让幼儿观察,摸一摸是什么样子的?(老师示范摸一摸)幼儿:软软的。
(这是如果有幼儿说出这是海绵,老师就要请幼儿说出:你认识这个材料,这是什么?幼儿:海绵。
如果没有幼儿说出,老师就要提问提示幼儿:这个软软的东西是什么?幼儿:海绵。
)我们摸一摸自己的小脸,滑不滑?幼儿:滑。
师:滑滑的。
再摸一摸手里的海绵玩具是滑滑的吗?幼儿:不是。
老师:那是怎样的?幼儿:粗糙的。
老师:海绵是粗糙的。
我们再来甩一甩,是重重的,还是轻轻地?幼儿:轻轻地。
老师:海绵是轻轻地。
二、基本部分1、和海绵宝宝玩游戏。
(1)藏在衣服里现在让海绵宝宝休息一下,海绵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了。
刚才我们的海绵宝宝摸上去怎么样?幼儿:软软的。
(如果有幼儿说硬硬的,老师总结:有的说软软的,有的说硬硬的。
我们摸一摸,他是怎样的?"软软的"师:软软的,摸上去没有我们的皮肤那样光滑,我们还可以说他是粗糙的。
今天海绵宝宝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海绵宝宝说他想藏起来,藏哪呢?藏到小朋友的衣服里。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22篇)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22篇)中班科学教案(通用22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明白不一样的蔬菜有不一样的生长方式。
2、按照蔬菜的食用部分,对蔬菜进行简单的分类。
3、培养幼儿的合作本事。
活动准备蔬菜图片若干、疏菜整株与部分活动过程一、回忆蔬菜1、帮忙幼儿回忆都吃过什么蔬菜2、是什么样貌的教师:蔬菜王国里有很多蔬菜,此刻教师就带你们去看。
(看课件)二、蔬菜是怎样长出来的1、教师出示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蔬菜如:西红柿、白菜、土豆、萝卜请小朋友辨别一下是哪种蔬菜,并找出我们吃的部分。
2、教师出示蔬菜的整体与局部的课件,帮忙幼儿理解不一样的蔬菜有不一样的生长方式。
(有的长在土里;有的长在水里;有的吃地上的茎叶;有的吃底下的茎)3、看到蔬菜的图片,认识蔬菜各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猜猜看:看课件引导幼儿猜出谜语(西红柿)。
4、列举植物的果实: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椒,幼儿说说这些蔬菜能够怎样吃。
5、植物的根:猜一猜:引出“萝卜”的谜语。
出示课件让幼儿明白有些蔬菜是吃根的。
6、出示吃叶的蔬菜:白菜、菠菜等。
7、蔬菜的块茎:土豆、藕。
三、蔬菜分类。
1、出示多种整株蔬菜,请幼儿根据我们吃的部分进行分类。
大体分为(叶菜类、瓜果类、根茎类)2、出图说一说这些蔬菜分别吃哪一部分。
3、做游戏:找朋友(给蔬菜找朋友)中班科学教案篇2目标:1.通过感官观察不同材料的筷子的特征,知道筷子都是成双成对使用的。
2.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它是中国的餐具。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准备:1. 每人一双筷子(多种材料的),每桌一盘泡沫塑料块。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5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5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一、设计意图:幼儿园科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教给孩子科学知识,而是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使幼儿通过动手实验,动手操作,体验成功的乐趣,让他们在轻松的游戏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因此我设计了本节活动。
活动中,为他们提供洗洁清,瓶子,吸管等材料,使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目标:1、玩玩、做做、让孩子在轻松的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培养幼儿敢于操作,乐于实验的科学态度,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三、活动准备:1、装有一定量清水的瓶子,吸管若干,小勺若干。
2、洗洁精、洗衣粉,牙膏,清水、音乐磁带,录音机四、活动过程:1、谈话,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吹过泡泡吗?幼:我们吹过泡泡师:那你们知道泡泡瓶里的魔水是用什么制成的吗?幼:知道,是洗洁精幼b:不知道师:那到底是用什么制成的呢?让我们来做一做吧?2、幼儿动手做泡泡魔水。
师:小朋友发现桌子上有什么?幼a:瓶子、吸管、勺子。
幼b:洗洁精,洗衣粉幼c:牙膏,清水师:你们想玩一玩吗?(想)幼儿探索操作(相互交流探索结果)幼a:我把洗衣粉放一勺在瓶里,?幼b:我放了牙膏,不溶化幼c:我放了少量的洗洁精,搅动也出了泡泡。
教师小结:弄不出泡泡的小朋友不要着急,遇到困难要耐心,可以再试一次呀!3、幼儿玩泡泡师:小朋友,你们有的可能是第一次做泡泡魔水,好玩吗?那你能把自己做的泡泡魔水让它放起来吗?来我们试一试。
幼a:我的泡泡飞了起来。
幼b:我的泡泡都跑在桌面上了,把瓶子都埋在底下了。
幼c:飞起的泡泡落在我的手上,胳膊上。
师:小朋友都很喜欢玩泡泡,那么你们知道泡泡是什么颜色吗?4、幼儿说泡泡幼a:我吹出的泡泡有大有小幼b:为什么我的泡泡在桌面上不灭呢?幼c:我的泡泡飞到天上什么颜色都有。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5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5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8):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蔬菜品种多蔬菜品种多(中班科学)活动目标:1、认识几种常见蔬菜的外形特征,按食用部分进行归类。
2、明白蔬菜营养丰富,教育幼儿要多吃蔬菜。
活动重点:明白从蔬菜的食用部分,比较异同点,构成蔬菜概念。
活动准备:1、与资料有关的课件2、西红柿、白菜、土豆、萝卜等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1、今日教师带小朋友们到多媒体教室一来上课,小朋友们高兴吗(高兴)2、刚才教师接到了一个电话,小朋友想不想明白是谁给教师打来的?(想)是蔬菜王国的国王给教师打来的,它告诉教师说他们蔬菜王国给咱们小朋友寄来了许多东西,放在了咱们教室里,小朋友想不想明白是什么?(想)那咱们一齐来看看吧3、实物(各种蔬菜):提问: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对,这些都是蔬菜,那小朋友喜欢吃哪一种蔬菜呢?有的喜欢吃…那小朋友知不明白你吃的是他的哪一部分呢?4、我们先来看看蔬菜都是有哪部分组成的?(大屏幕)(根、茎、叶、花、果实、种子)5、小朋友明白了蔬菜都是有那几部分组成,那么小朋友就该回答教师的问题了。
6、猜谜语:又红又圆象苹果,酸酸甜甜营养多,既能做菜吃,又能当水果。
(西红柿)谁能说一说西红柿是什么样貌的?(颜色、形状、味道、能够做菜也能够生吃)那我们应当吃西红柿的哪一部分?(果实)那小朋友知不明白还有什么蔬菜是吃它的果实部分呢?(茄子、辣椒、黄瓜、南瓜、冬瓜、胡子)。
7、教师这儿还有一个谜语猜猜看:一个胖娃娃,埋在地底下,头顶绿巾穿红褂,夏天播种秋天拔,我们人人都爱它。
(萝卜)小朋友一齐说一说萝卜是什么样貌的?(形状、颜色、能够生吃也能够做菜)能助消化,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我们应当吃它的哪一部分?(根)8、看图中有哪些蔬菜?(白菜、菠菜、油菜)教师能够说说白菜的样貌。
我们该吃它的哪一部分?(叶)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叶。
(青菜,包菜)9、这是什么?(土豆有好几个名字,我们还能够叫洋芋也能够叫马铃薯。
中班科学教案范文(通用21篇)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范文(通用21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尝试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在水中制造泡泡。
2、萌生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活动准备1、水盆、透明玻璃瓶、吸管(粗细不一样)、塑料瓶(与幼儿人数相同)。
2.吹气动物玩具、棉花、纸棒、线、磁铁、大头针。
将水盆分开摆放,便于幼儿操作。
活动过程一、瓶子冒泡泡。
1、出示两只看上去一样的塑料瓶,请两位幼儿各自拿一只瓶子,同时放入水盆中,引导幼儿观察。
2、为什么两只一样的瓶子,一只会冒泡泡,一只不会冒泡泡?3、引导幼儿再次观察,发现一仅有洞,一只没有洞。
二、它们也会冒泡泡。
1、每位幼儿选择一些物品放进水中,看看会不会产生气泡。
2、引导幼儿探索各种物品在水中的现象。
如:线放在水里不会起泡。
磁铁放入水中时会有一点点泡泡,开口的玻璃瓶沉进水里会产生一连串的泡泡,摇晃塑料瓶中的水,就会产生泡泡,用吸管能在水中吹出一连串的泡泡。
三、我当制泡高手。
1、请幼儿尝试用同样大小的塑料瓶来制造泡泡。
2、谁制作的泡泡多,谁就是制泡高手。
3、教师肯定幼儿的制泡尝试活动,奖励他们每人一只小气球。
中班科学教案篇2【活动来源】在开展主题活动"我的社区"中发现,孩子们生活的社区里种植着许许多多的树木,孩子们觉得树木能够"美化小区环境,让小区变得更漂亮",为了让孩子对树木的作用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所以决定生成"树儿作用大"这节综合活动。
旨在透过讲述故事、交流讨论,让幼儿自由探索树木的多种作用,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资料,明白树能够防风、防沙、防尘。
2.探索树木的多种作用,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活动准备】经验准备:1.对树木有必须的认识。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7篇)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7篇)中班科学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辅助材料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乒乓球、纸、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1、幼儿自由玩乒乓球。
(1)直接出示乒乓球,幼儿自由玩球。
说说玩球感受。
2、第一次设法让小球站起来的`。
(1)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让小球站稳不动?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如:抓在手里、放在口袋里、大腿夹住、胳肢窝夹住等)(2)幼儿尝试方法并相互交流。
3、利用辅助材料让球站起来。
(1)出示纸和小积木让幼儿设想如何让纸站起来。
提问:能不能想办法用纸和积木让小球站稳?鼓励幼儿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2)幼儿实验。
每人自选纸或积木进行尝试,帮助小球站稳。
(3)教师观察,帮助幼儿整理讲述自己的做法。
4、展示,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
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活动延伸:利用其他辅助材料让球站起来。
幼儿园中班的科学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了解和树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增进对树的了解。
2、制作树的朋友。
丰富主题墙面的环境的布置。
活动准备:1、活动前,在家长的帮助下做“树的朋友m. …”的调查。
2、图片:太阳和树、雨水和树、松鼠蹲在树上吃松果、藤条缠绕在树上、有鸟窝的树等。
3、制作用的材料。
4、集体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一、交流调查表1、每位幼儿都调查过树的朋友,知道树有哪些朋友了吗?2、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
3、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在集体记录表上。
二、树的朋友真正多。
1、根据幼儿的交流,提问:为什么说它们是树的朋友?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树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3、启发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商量怎么样分配角色,表演与树关系密切的事物。
4、引导幼儿互相欣赏每个小组的。
表演,说说他们分别演了哪几件与树关系密切的事物。
如:花在树旁静静地开放,一只小松鼠在树枝间跳来跳去,一头熊在树洞里东面,一只啄木鸟在为树捉虫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范文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范文
科学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学生们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与认知,下面是的中班科学,欢迎阅读!
1、激发幼儿探索纸的承重力的.兴趣。
2、引导幼儿了解纸折叠后能增加纸的承重力。
3、指导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法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
纸条,垫板,积木,雪花片,记录表,笔,硬纸板若干
1、教师实验,引出课题。
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幼儿操作,感知纸的承重力。
(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进行尝试。
(2)师生交流,发现纸折叠后会改变纸的承重力。
3、再次操作,尝试记录。
(1)教师介绍材料,示范记录方法。
(2)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进行自主尝试探索。
4、师生交流操作中的发现
(1)用图表形式帮助幼儿清楚地了解折叠后的纸承重力的不同。
(2)简单小结:同样的纸折叠不同,承重就不同。
5、应用:选择合适的纸包装不同重量的杯子。
6、延伸: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纸进行尝试,发现更多的秘密。
体验并发现水的特性。
水箱,塑料袋、漏斗、塑料片、磁铁、小塑料瓶、海绵、滴管、手帕等。
1.教师在大水箱中放人上述玩水用具。
请幼儿自由玩水嬉戏。
2.教师启发幼儿想一想,水箱中的水太多了,如何运用所提供的用具拿出一小桶水,但是不能用塑料瓶。
请幼儿动脑筋并且来试一试。
如:用塑料袋装水,用吸管或者滴管吸水,用手帕和海绵吸水,用手顶住漏斗的一段装水,用手捧水等。
3.请幼儿自由玩水。
在玩的过程中教师启发幼儿思考;
水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什么味道?水有重量吗?水有压力吗?为什么你觉得水有重量,水有压力?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