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核力与结合能课后练习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五章原子核3核力与结合能课后提升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五章原子核3核力与结合能课后提升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 3A组·基础达标1.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组成,这两个质子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库仑力和核力,则三种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核力、万有引力、库仑力B.万有引力、库仑力、核力C.库仑力、核力、万有引力D.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答案】D【解析】核力是核子之间的一种强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力巨大,远超过两个质子之间的库仑力,两质子之间的万有引力远小于库仑力,D正确.2.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都伴随着巨大的能量变化,这是因为( ) A.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荷间存在很大的库仑力B.核子具有质量且相距很近,存在很大的万有引力C.核子间存在着强大的核力D.核子间存在着复杂的磁力【答案】C【解析】核子之间存在核力作用,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就要克服核力作用,故伴随着巨大的能量变化,故选C.3.某核反应方程为21H+31H→42He+X.已知21H的质量为2.013 6 u,31H的质量为3.018 0 u,42He的质量为4.002 6 u,X的质量为1.008 7 u,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B.X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C.X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D.X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答案】B【解析】由题目所给核反应方程式,根据核反应过程质量数、电荷数守恒规律,可得21H +31H→42He+10X,X为中子,在该反应发生前反应物总质量m1=2.013 6 u+3.018 0 u=5.031 6 u,反应后产物总质量m2=4.002 6 u+1.008 7 u=5.011 3 u.总质量减少,出现了质量亏损.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知该反应释放能量,故B正确.4.(2023年重庆期末)已知中子的质量为1.008 7 u,质子的质量为1.007 3 u,氦核(42 He)的质量是4.002 6 u,1 u的质量对应的核能为931.5 MeV.则氦核的比结合能约为( ) A.3.4 MeV B.6.8 MeVC.13.5 MeV D.27 MeV【解析】核子结合成原子核的过程中,质量亏损为Δm =1.008 7 u×2+1.007 3 u×2-4.002 6 u =0.029 4 u ,所以比结合能为ΔE =14×Δm ×931.5 MeV=6.846 5 MeV ,B 正确.5.(2023年徐州统考)科学家利用加速器成功合成了第118号元素297118Og .Og 很不稳定,其半衰期只有12 ms ,Og 原子核先放出n 个相同粒子X ,再经过3次α 衰变变成282112Cp .关于上述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 =3B .X 粒子是质子C .297118Og 中含有118个中子D .10个Og 原子核经过12 ms 后一定有5个发生衰变 【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由α衰变原理可知,经过3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12,电荷数减小6,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n 个相同粒子X 共有质量数为A =297-282-12=3;电荷数为Z =118-112-6=0,可知X 粒子是中子,且n =3,B 错误,A 正确;297118Og 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 =297-118=179,C 错误;半衰期是针对大量放射性元素的统计规律,对少量放射性原子核不适用,D 错误.6.中子n 、质子p 、氘核D 的质量分别为m n 、m p 、m D ,现用光子能量为E 的γ射线照射静止氘核使之分解,反应方程为γ+D→p+n .若分解后的中子、质子的动能可视为相等,则中子的动能是( )A .12[(m D -m p -m n )c 2-E ] B .12[(m p +m n -m D )c 2+E ] C .12[(m D -m p -m n )c 2+E ] D .12[(m p +m n -m D )c 2-E ] 【答案】C【解析】核反应因质量亏损释放的核能ΔE =(m D -m p -m n )c 2,再加上原光子的能量也转化成动能,又两个粒子动能相等,所以有E k =ΔE +E2,C 正确.7.(多选)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B .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C .铯原子核(13355Cs)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20882Pb)的结合能D .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解析】原子核分解成自由核子时,需要的最小能量就是原子核的结合能,A 正确.重核衰变时释放能量,衰变产物更稳定,即衰变产物的比结合能更大,衰变前后核子数不变,所以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B 正确.铯核的核子数比铅核的核子数少,其结合能也小,C 正确.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需放出能量,因此质量亏损产生的能量小于原子核的结合能,D 错误.8.一静止的原子核a n X 发生α衰变,变成另一个新的原子核Y ,衰变后测得α粒子的速率为v ,已知α粒子的质量为m 0,原子核Y 的质量为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Y 的符号表示为a -m 0n -2YB .a n X 的比结合能一定大于Y 核的比结合能C .原子核Y 的速率为m 0v MD .原子核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12m 0v 2【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原子核Y 的符号表示为a -4n -2Y ,A 错误;因反应放出核能,故a n X 的比结合能小于Y 核的比结合能,B 错误;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 0v =Mv ′,解得v ′=m 0vM,C 正确;根据上述可知,因原子核Y 有速度,也有动能,故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大于12m 0v 2,D 错误.9.(2023年全国卷)2022年10月,全球众多天文设施观测到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其中我国的“慧眼”卫星、“极目”空间望远镜等装置在该事件观测中作出重要贡献.由观测结果推断,该伽马射线暴在1分钟内释放的能量量级为1048J .假设释放的能量来自于物质质量的减少,则每秒钟平均减少的质量量级为(光速为3×108 m/s )( )A .1019kg B .1024kg C .1029 kg D .1034kg【答案】C【解析】根据质能方程E =mc 2可知,则每秒钟平均减少的质量为Δm =E 060c 2=104860×(3×108 )2 kg =10305.4kg ,则每秒钟平均减少的质量量级为1029kg ,C 正确. 10.(多选)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质量亏损为Δm ,相应的能量ΔE =Δmc 2=2.2 MeV 是氘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能量小于2.2 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不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B .用能量等于2.2 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C.用能量大于2.2 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D.用能量大于2.2 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不为零【答案】AD【解析】氘核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时,所需吸收的能量不能小于其结合能2.2 MeV,A正确;光子照射氘核时,光子和氘核组成的系统总动量不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光子被氘核吸收后,分解成的质子和中子的总动量不为零,总动能也不为零,所以把氘核分解为质子和中子所需的能量应大于2.2 MeV,D正确,B、C错误.B组·能力提升11.(2023年龙岩期末)近日物理学家创造了一个南瓜形状的镥­149(149z Lu)原子核,它能以一种罕见的放射性衰变方式释放质子.其衰变方程为149z Lu→11H+n70Y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可以延长镥­149的半衰期B.镥­149原子核衰变前核内中子数为78C.衰变产物n70Yb的中子数为77D.镥­149的比结合能比n70Yb的大【答案】B【解析】元素原子核的半衰期是由元素本身决定,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A 错误;根据电荷数守恒可知z=1+70=71,镥-149原子核衰变前核内中子数为149-z=78,B正确;根据质量数守恒可知n+1=149,衰变产物n70Yb的中子数为n-70=78,C错误;反应中释放能量,所以衰变后产物更稳定,比结合能更大,故镥-149的比结合能比n70Yb 的小,D错误.12.31H的质量是3.016 050 u,质子的质量是1.007 277 u,中子的质量是1.008 665 u.1 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求:(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为氚核时,是吸收还是放出能量?该能量为多少?(2)氚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各是多少?(3)如果此能量是以光子形式放出的,则光子的频率是多少?解:(1)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氚核的核反应方程是11H+210n→31H,反应前各核子总质量为m p+2m n=1.007 277 u+2×1.008 665 u=3.024 607 u,反应后新核的质量为m H=3.016 050 u,质量亏损为Δm=3.024 607 u-3.016 050 u=0.008 557 u,因反应前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的总质量,故此核反应释放能量.释放的核能为ΔE =0.008 557×931.5 MeV≈7.97 MeV. (2)氚核的结合能即为ΔE =7.97 MeV . 它的比结合能为ΔE3≈2.66 MeV.(3)放出光子的频率为ν=ΔE h =7.97×106×1.6×10-196.63×10-34Hz≈1.92×1021Hz .。

鲁科版高中物理 第3节 核力与核能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鲁科版高中物理  第3节 核力与核能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选择题)1. 图甲是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图,图乙是光电效应演示装置,装置中金属锌的逸出功为3.4eV。

用大量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的氢原子发出的光去照射锌板,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A.光电效应本质上是β衰变B.锌板不会发生光电效应C.发生光电效应时会发生质量亏损D.从锌板打出来的光电子获得的最大初动能为9.35eV2. 根据比结合能随质量数变化的图像分析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规律,下列正确的是()A.He核的结合能约为14MeVB.Li核的结合能比He核的大,比结合能小C.U裂变成Kr和Ba要吸收能量D.两个H核结合成He核时释放的能量刚好等于He核的结合能3. 2017年11月30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中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的首批成果:发现太空中的反常电子信号.“悟空”采用的是由中国科学家自主提出的分辨粒子种类的新探测技术方法,既能探测低能区,也能探测高能区,特别是首次走进能量为1TeV(1TeV=1.0×1012eV,e=1.6×10-19C)以上的“无人区”,“悟空”首次直接测量到了能谱在1TeV处的“拐折”及在1.4TeV处的“尖峰”.从目前数据分析来看,产生“奇异”电子信号的来源很可能是暗物质湮灭或衰变.如果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人们就可以根据“悟空”的探测结果获知暗物质粒子的质量和湮灭率.结合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拐折”处的电子宇宙射线粒子的能量高达1.6×1031 JB.电子宇宙射线从地球赤道上空垂直射向地面时,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会向西偏转C.假设暗物质湮灭亏损的质量为Δm,则湮灭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ΔE=Δmc(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D.若暗物质衰变的规律与普通放射性元素相同,则其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B.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可知,质量可以转变为能量C.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不等,但质量数相等D.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5. 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过去将近十年,其核危害至今仍未消除。

高中物理核力与结合能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核力与结合能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核力与结合能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练习与应用1.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核反应与化学反应的相同和相异之处。

(1)它们各自涉及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的哪一种?(2)每种反应分别改变了或重新安排了什么?解析:⑴核反应涉及强相互作用(核力),化学反应涉及电磁相互作用(电磁力)。

⑵核反应中核子发生了改变,化学反应中元素重新组合。

2.为什么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解析:原子核是核子凭借核力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要把它们分开,也需要能量,这就是原子核的结合能;自然,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越多,它的结合能就越高,因此,有意义的是它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做比结合能,也叫平均结合能。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3.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物体的能量发生了变化,为什么觉察不到物体质量发生的变化?解析:因为宏观低速世界中,物体的速度远小于光速,根据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可知物体的质量基本保持不变,所以难以察觉到质量的变化。

又根据可知,当质量略微变化时将有非常大的能量变化。

因此我们一般觉察不到物体质量发生的变化。

4.原子物理中常把碳12原子质量的112叫作“原子质量单位”,用1 u表示(1 u=1.660 6×10-27 kg)。

请根据E=mc2证明:l 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

已知光速c 为2.997 9×108 m/s,元电荷e为1.602 2×10-19 C。

解析:E=mc2=1.6606×10-27×(2.9979×108)2 J=1.4924×10-10J=931.5MeV5.印刷“两弹一星”这四个字的油墨的质量大约是1 μg(10-9 kg)。

与这些质量相当的能量如果完全用来增加重力势能,它可以使一架本身质量6 000 kg、载有60名体重50 kg 学生的直升机升高多少?解析:已知油墨质量M=1μg=10-9kg,相应能量E=MC2=10-9×(3×108)2=9×107J,学生和直升飞机总质量m=6000+60×50=9000kg直升飞机能升高的高度为H,则 mgH=E=1000mH=Emg所以直升飞机可以升到离开地面1000m高处.6.一个铀核衰变为钍核时释放一个α粒子。

2024_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5核力与结合能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5

2024_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5核力与结合能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5

5 核力与结合能基础巩固1.下列对核力的相识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之间均存在核力B.核力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核子之间C.核力只存在于质子之间D.核力只发生在相距1.5×10-15 m 内的核子之间,大于0.8×10-15 m 为吸引力,而小于0.8×10-15m 为斥力,只有相距1.5×10-15m 内的核子之间才存在核力,核力发生在质子与质子、质子与中子及中子与中子之间,由此知D 正确,A 、B 、C 错误。

2.(多选)对结合能、比结合能的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原子核没有结合能B.自由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要释放能量C.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D.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核力做正功,释放出能量,反之,将原子核分开变为自由核子须要给予它相应的能量,该能量即为结合能,故A 错误,B 正确;对核子较多的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但它的比结合能不肯定大,比结合能的大小反映了原子核的稳定性,故C 错误,D 正确。

3.依据爱因斯坦的探讨成果,物体的能量和质量的关系是E=mc 2,这一关系叫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质子的质量为m p ,中子的质量为m n ,氦核的质量为m α,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m α=(2m p +2m n ) B.m α<(2m p +2m n ) C.m α>(2m p +2m n ) D.以上关系式都不正确4.为了干脆验证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闻名的质能方程E=mc 2,科学家用中子轰击硫原子,分别测出原子捕获中子前后质量的改变以及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然后进行比较,精确验证了质能方程的正确性。

设捕获中子前的原子质量为m 1,捕获中子后的原子质量为m 2,被捕获的中子质量为m 3,核反应过程放出的能量为ΔE ,则这一试验需验证的关系式是( ) A .ΔE=(m 1-m 2-m 3)c 2B .ΔE=(m 1+m 3-m 2)c 2C .ΔE=(m 2-m 1-m 3)c 2D .ΔE=(m 2-m 1+m 3)c 2m 1+m 3,质量亏损Δm=m 1+m 3-m 2,核反应释放的能量ΔE=(m 1+m 3-m 2)c 2,选项B 正确。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第5章第2节 核力与结合能 练习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第5章第2节 核力与结合能  练习

核力与结合能练习一、单选题1.下面关于结合能和比结合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 原子核拆解成核子放出的能量称为结合能B. 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因此它的结合能也一定越大C. 重核与中等质量原子核相比较,重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都大D. 中等质量原子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均比轻核的要大2.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上采集了约2kg月壤成功返回地球。

月壤中含有的“氦—3”( 23He)被科学家们称为“完美能源”。

已知两个氘核( 12H)通过反应可产生“氦—3”,并释放出一个X粒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粒子是质子B. 该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但存在质量亏损C. 该反应既不是裂变反应,也不是聚变反应D.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比结合能大于生成物的比结合能3.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曾任浙江大学物理系主任的王淦昌先生曾提出一种探测中微子的方案, 7Be原子核可以俘获原子的K层电子而成为 7Li的激发态(7Li)∗,并放出中微子(当时写作η),即 7Be+ e→(7Li)∗+η,而(7Li)∗又可以放出光子γ而回到基态 7Li,即(7Li)∗→7Li+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7Be+e→(7Li)∗+η是核聚变反应B. (7Li)∗和 7Li的核子数相同C. (7Li)∗和Li的比结合能相同D. (7Li)∗→7Li+γ的过程中由于质量数守恒,故未出现质量亏损4.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上采集了约2kg月壤成功返回地球.月壤中含有的“氦−3′”(23He)被科学家们称为“完美能源”.已知两个氘核(12H)通过反应可产出“氦−3”并释放出一个X粒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粒子是质子B. 该反应既不是裂变反应,也不是聚变反应C. 该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但存在质量亏损D.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比结合能大于生成物的比结合能5.关于核反应和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克服核力做功,从外界吸收能量B. 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总质量数减少,向外界释放能量C. 重核裂变(92235U+01n→54139Xe+3895Sr+201n)释放出能量,54139Xe的结合能比92235U的大D. 放射性原子核92238U衰变为原子核88226Ra,需要经3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6.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发生聚变反应会产生氦核,核反应方程是12H+13H→24He+X,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α衰变B. 该方程中的X表示质子11pC. 12H的比结合能比24He的比结合能大D. 该反应后核子的平均质量将减小7.据悉我国第四代反应堆—钍基熔盐堆能源系统(TMSR)研究已获重要突破。

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核力与结合能课后训练新人教选修

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核力与结合能课后训练新人教选修

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课后训练1.对于核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核力是弱相互作用,作用力很小B.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表现,是强力C.核子之间的距离小于0.8×10-15 m时,核力表现为斥力,因此核子不会融合在一起D.人们对核力的了解很清楚,特别是在小于0.8×10-15 m时核力的变化规律更清楚2.下面关于结合能和比结合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子结合成原子核吸收的能量或原子核拆解成核子放出的能量称为结合能B.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因此它的结合能也越大C.重核与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相比较,重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都大D.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均比轻核的要大3.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组成,这两个质子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库仑力和核力,则三种力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核力、万有引力、库仑力B.万有引力、库仑力、核力C.库仑力、核力、万有引力D.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4.关于质能方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减少,能量就会增加,在一定条件下质量转化为能量B.物体获得一定的能量,它的质量也相应地增加一定值C.物体一定有质量,但不一定有能量,所以质能方程仅是某种特殊条件下的数量关系D.某一定量的质量总是与一定量的能量相联系的5.为了直接验证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科学家用中子轰击硫原子,分别测出原子捕获中子前后质量的变化以及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然后进行比较,精确验证了质能方程的正确性。

设捕获中子前的原子质量为m1,捕获中子后的原子质量为m2,被捕获的中子质量为m3,核反应过程放出的能量为ΔE,则这一实验需验证的关系式是( )A.ΔE=(m1-m2-m3)c2B.ΔE=(m1+m3-m2)c2C.ΔE=(m2-m1-m3)c2D.ΔE=(m2-m1+m3)c26.某核反应方程为21H+31H→42He+X。

已知21H的质量为2.013 6 u,31H的质量为3.018 0 u,42He的质量为4.002 6 u,X的质量为1.008 7 u。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核力与结合能(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核力与结合能(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核力与结合能课后篇素养形成必备知识基础练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除11H外一切原子核均具有结合能B.与较轻或较重的核相比,中等大小的核更稳定C.比结合能大小反映核的稳定程度D.比结合能越小的原子核越稳定1H外的原子核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核子,故都有结合能,故A正确;比结合能的大小反映了1原子核的稳定性,中等大小核的比结合能大于较重或较轻核的比结合能,所以中等大小核的稳定性最好,故B、C正确,D错误。

2.(多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同时放出γ光子,核反应方程是11H+01n→12H+γ,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后氘核的质量一定小于反应前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B.反应前后的质量数不变,因而质量不变C.反应前后质量数不变,但会出现质量亏损D.γ光子的能量为Δmc2,Δm为反应中的质量亏损,c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由于反应中要释放核能,会出现质量亏损,反应中氘核的质量一定小于反应前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所以质量不守恒,但质量数不变,且能量守恒,释放的能量会以光子的形式向外释放,故正确选项为A、C、D。

3.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微子(υe)而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探测中微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 t四氯乙烯(C2Cl4)溶液的巨桶。

电子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氩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υe+1737Cl→1837Ar+-10e,已知1737Cl核的质量为36.956 58 u,1837Ar核的0e质量为0.000 55 u,1 u对应的能量为931.5 MeV。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参与质量为36.956 91 u,-1上述反应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A.0.82 MeVB.0.31 MeVC.1.33 MeVD.0.51 MeV:Δm=36.956 91 u+0.000 55 u-36.956 58 u=0.000 88 u,再由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得所需要的能量:ΔE=Δmc2=0.000 88 u×931.5 MeV=0.82 MeV,故选项A是正确的。

核力与结合能 每课一练(含解析) (9)

核力与结合能 每课一练(含解析) (9)

核力与结合能1..如图所示是原子核的平均核子质量A 与原子序数Z 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D 、E 能结合成F ,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B.若D 、E 能结合成F ,结合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C.若C 、B 能结合成G ,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D.若F 、C 能结合成B ,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解析:由ΔE=Δmc 2可知,释放能量时生成物比反应物质量小,反之则大。

根据图象可知,D 、E 结合成F ,核子数不变,质量减少,释放能量,A 选项正确。

答案:A2.当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时,放出28.30MeV 的能量,当三个α粒子结合成一个碳(C)核时,放出7.26MeV 能量,则当6个中子和6个质子结合成一个碳(C)核时,释放的能量约为( )A.21.04 MeVB.35.56 MeVC.77.64 MeVD.92.16 MeV解析: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可结合成3个α粒子,放出能量3×28.30MeV =84.9MeV ,3个α粒子再结合成一个碳核,放出7.26MeV 能量,故6个中子和6个质子结合成一个碳核时,释放能量为84.9MeV +7.26MeV =92.16 MeV 。

答案:D3.核力具有下列哪些性质( )A.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很小,只在相邻核子间发生B.核力可能是引力,也可能是斥力.核力把核子紧紧束缚在核内,形成稳定的原子核,但又不会融合在一起C.质子间、中子间、质子和中子之间都有核力D.核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力,在其作用范围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解析:核力作用的范围在10-15 m 区域内,只在相邻核子间发生,是短程力,A 对.当两核子间距离减小时,核力也迅速减小,至一定值时,核力表现为斥力,B 正确.核力是质子、中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C 、D 对.答案:ABCD4.关于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个数一定相等B.稳定的重原子核里,中子数要比质子数多C.原子核大到一定程度时,相距较远的质子间的核力不足以平衡它们之间的库仑力,这个原子核就不稳定了D.质子和中子可以组合成任意稳定的核解析:因为库仑力是长程力,它作用于核内所有质子,而核力只作用于相邻的核子,随着Z 的增加,为使原子核保持稳定,必须靠中子数的增多来抵消库仑力的作用.因此,随着Z 的增加,稳定核素的中子数越来越大于质子数.答案:BC5.某核反应方程为H 12+H 31→He 42+X.已知H 12的质量为2.013 6 u ,H 31的质量为3.018 0u ,He 42的质量为4.002 6 u ,X 的质量为1.008 7 u.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 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B.X 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C.X 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D.X 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解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H 21+H 31→He 42+n 10,所以X 为中子.在该核反应中质量亏损Δm=(2.016 3 u+3.018 0 u)-(4.002 6 u+1.008 7 u)=0.023 u >0,质量发生亏损,该反应释放能量,所以B 对.答案:B6.根据爱因斯坦的研究成果,物体的能量和质量的关系是E=mc 2,这一关系叫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质子的质量为m P ,中子的质量为m n ,氦核的质量为m α,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m α=(2m P +2m n )B.m α<(2m P +2m n )C.m α>(2m P +2m n )D.以上关系式都不正确解析:2H 11+2n 10→He 42,2m p +2m n >m α,故B 正确.答案:B7.氢核、中子、氘核质量分别为m 1、m 2、m 3,那么氢核和中子结合为氘核时释放出的能量表达式为( )A.m 3c 2B.(m 1+m 2)c 2C.(m 3-m 1-m 2)c 2D.(m 1+m 2-m 3)c 2解析:H 11+n 10→H 21,ΔE=(m 1+m 2-m 3)c 2,故D 项正确.答案:D8.原子质量单位为u ,1 u 相当于931.5 MeV 的能量,真空中光速为c ,当质量分别为m 1 kg 和m 2 kg 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为M kg 的原子核时,释放出的能量是( )A.(M -m 1-m 2)u·c 2JB.(m 1+m 2-M )u×931.5 JC.(m 1+m 2-M )c 2JD.(m 1+m 2-M )×931.5 eV解析:应用ΔE =Δmc 2求核能时,一是要先求出质量亏损Δm =m 1+m 2-M ,二是要统一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核力与结合能课后练习
基础巩固
1.对核力的认识,下列正确的是( )
A .任何物体之间均存在核力
B .核力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核子之间
C .核力只存在于质子之间
D .核力只发生在相距1.5×10-15 m 以内的核子之间,大于0.8×10-15 m 、小于1.5×10
-15 m 为吸引力,而小于0.8×10-15 m 为斥力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间都存在核力和库仑力
B .对质子数较多的原子核,其中的中子起到维系原子核稳定的作用
C .重核比中等质量的核更稳定
D .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大于库仑力
3.对结合能、比结合能的认识,下列正确的是( )
A .一切原子核均具有结合能
B .自由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可能吸收能量
C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D .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4.为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

对于
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 =mc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E =mc 2
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B .根据ΔE =Δmc 2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C .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出核能,表明此过程中出现了质量亏损
D .
E =mc 2中的E 是发生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5.某核反应方程为234112H+H He+X →。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 6 u,31H 的质量为3.018 0 u,4
2He 的质量为4.002 6 u,X 的质量为1.008 7 u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 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
B .X 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
C .X 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
D .X 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
6.原子质量单位为u,1 u 相当于931 MeV 的能量,真空中光速c ,当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原子核结合为质量为M 原子核时释放出的能量是( )
A .(M -m 1-m 2) u×c 2 J
B .(m 1+m 2-M ) u×931 J
C .(m 1+m 2-M )c
D .(m 1+m 2-M )×931 MeV
能力提升
7.当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时,放出28.30 MeV 的能量,当三个α粒子结合成一个碳核时,放出7.26 MeV 的能量,则当6个中子和6个质子结合成一个碳核时,释放的能量约为( )
A .21.04 MeV
B .35.56 MeV
C .77.64 MeV
D .92.16 MeV
8.原来静止的原子核A Z X 质量为m 1,处在区域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经α衰变后变成质量
为m 2的原子核Y,α粒子的质量为m 3,已测得α粒子的速度垂直于磁场B ,且动能为E 0,假定原子核X 衰变时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核Y 与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之比为
22
Z - B .核Y 与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22Z -
C .此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m 1-m 2-m 3
D .此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04
AE A 9.云室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一静止的质量为M 的原子核在云室中发生一次α衰变,α粒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其运动的轨迹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现测得α粒子运动的轨迹半径为R ,试求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注:涉及动量问题时,亏损的质量可忽略不计,衰变放出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粒子的动能)
10.镭核226 88Ra 发生衰变放出一个粒子变为氡核222 86Rn 。

已知镭核226
88Ra 质量为226.025 4 u,氡核222
86Rn 质量为222.016 3 u,放出粒子质量为4.002 6 u 。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求镭核衰变放出的能量;
(3)若衰变放出的能量均转变为氡核和放出的粒子的动能,求放出粒子的动能。

参考答案
1. 答案:D 点拨:由核力的特点知道,只有相距1.5×10-15 m 以内的核子之间存在核
力,核力发生在质子与质子、质子与中子之间,由此知D 正确,A 、B 、C 错误。

2. 答案:B 点拨:只有相邻质子间才存在核力,A 、D 错误;中子与其他核子间没有库仑斥力,但有相互吸引的核力,起到维系原子核稳定的作用,B 正确;中等质量大小的核最稳定,C 错误。

3. 答案:AD 点拨:由自由核子结合成原子核的过程中,核力做正功,释放出能量。

反之,将原子核分开变为自由核子它需要赋予相应的能量,该能量即为结合能,故A 正确,B 错误;对核子较多的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但它的比结合能不一定大,比结合能的大小反映了原子核的稳定性,故C 错误,D 正确。

4. 答案:D 点拨:ΔE =Δmc 2中的E 表示物体具有的总能量,m 表示物体的质量,故A
说法正确;对于ΔE =Δmc 2表示的意义是当物体的能量增加或减小ΔE 时,它的质量也会相
应地增加或减少Δm ,故B 说法正确;只有当出现质量亏损时,才能释放核能,故C 说法正确;
公式E =mc 2中,E 为质量为m 的物体所对应的能量,而非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D 错误,故选D 。

5. 答案:B 点拨: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电荷数守恒规律,可得21H +31H→42He +10X,
即X 为中子;在该反应发生前,反应物的总质量
m 1=(2.013 6+3.018 0) u =5.031 6 u,
反应后产物总质量
m 2=(4.002 6+1.008 7) u =5.011 3 u,
总质量减少,出现了质量亏损,故该反应释放能量。

6. 答案:D 点拨:由质能方程ΔE =Δmc 2知C 选项错误;而Δm =m 1+m 2-M ,即反应
前总质量减反应后的总质量,故A 错误,B 选项单位错误;选项D 正确。

7.答案:D 点拨: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可结合成3个α粒子,放出能量
3×28.30 MeV=84.9 MeV,
3个α粒子再结合成一个碳核,放出7.26 MeV 能量,故6个中子和6个质子结合成一个碳核时,释放能量为
84.9 MeV +7.26 MeV =92.16 MeV 。

8. 答案:BCD 点拨: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核子质量数减小4而核电荷数减小2。


题知X 核原先静止,则衰变后α粒子和反冲核Y 的动量大小相等,由R =
mv Bq
知R Y ∶R α=q α∶q Y =2∶(Z -2),故B 项正确;而周期之比由T =2m Bq π知T Y ∶T α=42(2)q mY A qY m Z αα-⋅=-,故A 项错;该过程质量亏损Δm =m 1-(m 2+m 3),故C 项正确;由E k =2
2p m 知Y 核的动能E kY =044
E A -,则释放的核能ΔE =ΔE kα+E kY =044
E A -,故D 项正确。

9. 答案:2
2()2()M qBR m M m c
- 点拨:α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为v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qvB =2
v m R
① 核衰变过程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由于衰变过程亏损的质量很小,亏损质量忽略不计,得:mv =(M -m )v ′②
因为在衰变过程中α粒子和剩余核的动能来自亏损质量,即Δmc 2=1()2
M m -v ′2+12
mv 2③
由①②③联立,得Δm =2
2()2()M qBR c m M m -。

10. 答案:(1)见点拨 (2)6.05 MeV (3)5.94 MeV
点拨:(1)核反应(衰变)方程为:
226 88Ra →222 86Rn +4
2He 。

(2)镭核衰变放出的能量为:
ΔE =Δm ·c 2
=(226.025 4-4.002 6-222.016 3)×931.5 MeV
=6.05 MeV 。

(3)设镭核衰变前静止,镭核衰变时动量守恒,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 Rn v Rn -m αv α=0①
又根据衰变放出的能量转变为氡核和α粒子的动能,则
ΔE =2
12Rn Rn m v +2
1
2a m v α,②
由①②可得
E α=Rn
Rn m
m m α
+·ΔE =222
2224+×6.05 MeV
=5.94 Me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