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第六章

3
s[Mg(OH) 2 ] =
3
K sp [Mg(OH) 2 ] 2 ×1
2 −12
c
5.1×10 = mol ⋅ L−1 4 = 1.1×10−4 mol ⋅ L−1
对于同类型的难溶强电解质,标准溶度积常 数越大,溶解度也就越大。但对于不同类型的难 溶强电解质,不能直接用标准溶度积常数来比较 溶解度的大小,必须通过计算进行比较。
= (v+ s / c )v+ ⋅ (v− s / c )v− = (v+ )v+ ⋅ (v− )v− ⋅ ( s / c )v+ + v−
v+ + v−
s = c
Ksp (v+ )v+ ⋅ (v− )v−
例题
例 6-1 已知 25 ℃ 时 BaSO4 的溶解度为 1.05× 10-5 mol·L-1 ,试求该温度下 BaSO4 的标准溶度积常 数。 解:BaSO4 为 1-1 型难溶强电解质,其标准溶度 积常数为:
(二)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沉淀溶解
在含有难溶强电解质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某种氧化剂或还原剂,与难溶电解质的阳离子或 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 J < Ksp ,导致难溶 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
(三) 生成配位个体使沉淀溶解
在含有难溶强电解质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某种电解质,与难溶强电解质的阳离子或阴离子 生成配离子,使 J < Ksp ,导致难溶电解质沉淀溶 解。
⋅
1.6 ×10−24 = = = 2.5 ×10−3 K a1 (H 2S) ⋅ K a2 (H 2S) 8.9 ×10−8 × 7.1×10−15
由反应式可知,当 0.010 mol ZnS 溶解在 1.0 L 盐酸 中, Zn2+ 和 H2S 的平衡浓度均为 0.010 mol·L-1。溶 液中 H+ 相对浓度为:
s[Mg(OH) 2 ] =
3
K sp [Mg(OH) 2 ] 2 ×1
2 −12
c
5.1×10 = mol ⋅ L−1 4 = 1.1×10−4 mol ⋅ L−1
对于同类型的难溶强电解质,标准溶度积常 数越大,溶解度也就越大。但对于不同类型的难 溶强电解质,不能直接用标准溶度积常数来比较 溶解度的大小,必须通过计算进行比较。
= (v+ s / c )v+ ⋅ (v− s / c )v− = (v+ )v+ ⋅ (v− )v− ⋅ ( s / c )v+ + v−
v+ + v−
s = c
Ksp (v+ )v+ ⋅ (v− )v−
例题
例 6-1 已知 25 ℃ 时 BaSO4 的溶解度为 1.05× 10-5 mol·L-1 ,试求该温度下 BaSO4 的标准溶度积常 数。 解:BaSO4 为 1-1 型难溶强电解质,其标准溶度 积常数为:
(二)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沉淀溶解
在含有难溶强电解质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某种氧化剂或还原剂,与难溶电解质的阳离子或 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 J < Ksp ,导致难溶 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
(三) 生成配位个体使沉淀溶解
在含有难溶强电解质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某种电解质,与难溶强电解质的阳离子或阴离子 生成配离子,使 J < Ksp ,导致难溶电解质沉淀溶 解。
⋅
1.6 ×10−24 = = = 2.5 ×10−3 K a1 (H 2S) ⋅ K a2 (H 2S) 8.9 ×10−8 × 7.1×10−15
由反应式可知,当 0.010 mol ZnS 溶解在 1.0 L 盐酸 中, Zn2+ 和 H2S 的平衡浓度均为 0.010 mol·L-1。溶 液中 H+ 相对浓度为:
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

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基本要求∙⑴熟悉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掌握标准溶度积常数及其与溶解度间的关系和有 关计算。
⑵掌握溶度积规则,能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熟悉 PH 对难溶金属氢氧 化物和金属硫化物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及有关计算。
熟悉沉淀的配位溶解及其简单计算。
⑶了解分步沉淀和两种沉淀间的转化及有关计算。
∙重点概要∙1.溶度积常数⑴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与其饱和溶液中的相应阴、阳离子之间达到沉淀溶解平衡:A nB m (s) ƒnA m+ (aq) +mB n(aq)沉淀溶解平衡属于多相离子平衡,其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 ( ) ( ) mm n sp n m K A B c A c c B c +- éùéù = ëûëû(61)sp K 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为溶度积。
⑵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溶度积和溶解度都可以表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性,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换算。
对于同类型的电解质, sp K 小者,其溶解度(以 mol ∙L -1 为单位)也小。
对于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不能直接用 sp K 的大小来比较其溶解度的大小,必须通 过计算比较。
⑶溶度积规则对于难溶电解质 A n B m ,通过比较任意状态时的反应商J 与溶度积 sp K 的大小,可以判 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即溶度积规则。
J > sp K ,沉淀从溶液中析出。
J = sp K ,溶液为饱和溶液,系统中有固相(沉淀)存在,溶液与固相相处于平衡状态。
J < sp K ,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无沉淀析出;若原来有沉淀,则沉淀溶解。
⑷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在难溶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系统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可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 度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六章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讲解学习

例题
(二)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沉淀溶解 在含有难溶强电解质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某种氧化剂或还原剂,与难溶电解质的阳离子或 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 J Ksp ,导致难溶 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
(三) 生成配位个体使沉淀溶解 在含有难溶强电解质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某种电解质,与难溶强电解质的阳离子或阴离子 生成配离子,使 J Ksp ,导致难溶电解质沉淀溶 解。
对于沉淀-溶解反应:
M v A v (s) v M z(a q ) v A z(a q )
其反应商为:
J [c (M z)/c]v [c (A z)/c]v
沉淀-溶解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为:
rG m R TlnK spR TlnJ
由上式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当K sp J 时,rGm 0 ,沉淀-溶解反应 正向进行。
实现分步沉淀的最简单方法是控制沉淀剂的浓 度。
例题
实现分步沉淀的另一种方法是控制溶液 pH,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难溶强电解质的阴离子是弱酸 根或 OH- 两种情况。
例题
二、沉淀的转化
把一种沉淀转化为另一种沉淀的过程,称为沉 淀的转化。沉淀转化反应的进行程度,可以利用反 应的标准平衡常数来衡量。
沉淀转化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越大,沉淀转化 反应就越容易进行。若沉淀转化反应的标准平衡常 数太小,沉淀转化反应将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 能的。
例题
(2)当 K sp J 时,rGm 0 ,沉淀-溶解反应 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3)当 K sp J 时,rGm 0 ,沉淀-溶解反 应逆向进行,有沉淀析出。
这就是沉淀 - 溶解平衡的反应商判据,也称 溶度积规则。
二、沉淀的生成
(二)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沉淀溶解 在含有难溶强电解质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某种氧化剂或还原剂,与难溶电解质的阳离子或 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 J Ksp ,导致难溶 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
(三) 生成配位个体使沉淀溶解 在含有难溶强电解质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某种电解质,与难溶强电解质的阳离子或阴离子 生成配离子,使 J Ksp ,导致难溶电解质沉淀溶 解。
对于沉淀-溶解反应:
M v A v (s) v M z(a q ) v A z(a q )
其反应商为:
J [c (M z)/c]v [c (A z)/c]v
沉淀-溶解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为:
rG m R TlnK spR TlnJ
由上式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当K sp J 时,rGm 0 ,沉淀-溶解反应 正向进行。
实现分步沉淀的最简单方法是控制沉淀剂的浓 度。
例题
实现分步沉淀的另一种方法是控制溶液 pH,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难溶强电解质的阴离子是弱酸 根或 OH- 两种情况。
例题
二、沉淀的转化
把一种沉淀转化为另一种沉淀的过程,称为沉 淀的转化。沉淀转化反应的进行程度,可以利用反 应的标准平衡常数来衡量。
沉淀转化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越大,沉淀转化 反应就越容易进行。若沉淀转化反应的标准平衡常 数太小,沉淀转化反应将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 能的。
例题
(2)当 K sp J 时,rGm 0 ,沉淀-溶解反应 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3)当 K sp J 时,rGm 0 ,沉淀-溶解反 应逆向进行,有沉淀析出。
这就是沉淀 - 溶解平衡的反应商判据,也称 溶度积规则。
二、沉淀的生成
无机化学第6章 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 Ksp反映的方程式,难溶电解质在反应物的 位置,即方程式的左边
常见难溶强电解质的溶度积
二、标准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 的关系
一定温度下,溶度积和溶解度都可表示难 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若溶解度s 的单位用mol.L-1,称为摩尔溶 解度。
注意:推导若溶度积和溶解度关系时, 溶解度采用摩尔溶解度。
2. 溶度积与溶解度
二、标准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难溶强电解质Mv Av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MvAv (s) vMz (aq) vAz (aq)
1-2型
如:Ag2CrO4 (s) 2Ag+ (aq) + CrO42- (aq)
2s
s
Ksp ={ceq (Ag+ )}2 {ceq (CrO42- )}= (2 s)2 (s)
Question
我们常说的沉淀,是不是一点都不溶?
例:
实验:取上层清液适量
滴加少量KI溶液
黄色沉淀(AgI)
AgCl
是否含有 s(AgCl)=1.34×10-5 mol·L-1
Ag+、Cl-
=1.92×10-4克/100mL
Question
我们常说的沉淀,是不是一点都不溶?
例:
AgCl(s) 溶解 AgCl(aq) 沉淀
AgCl(aq)
解离 Ag+ (aq)+ Cl-(aq) 分子化
AgCl
是否含有
AgCl(s)
溶解 Ag+ (aq)+ Cl-(aq) 沉淀
Ag+、Cl-
沉淀-溶解平衡
图 6-1 难溶强电解质的溶解和沉淀过程
沉淀溶解平衡
难溶强电解质Mv+Av-饱和溶液中存在如下动态平衡:
常见难溶强电解质的溶度积
二、标准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 的关系
一定温度下,溶度积和溶解度都可表示难 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若溶解度s 的单位用mol.L-1,称为摩尔溶 解度。
注意:推导若溶度积和溶解度关系时, 溶解度采用摩尔溶解度。
2. 溶度积与溶解度
二、标准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难溶强电解质Mv Av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MvAv (s) vMz (aq) vAz (aq)
1-2型
如:Ag2CrO4 (s) 2Ag+ (aq) + CrO42- (aq)
2s
s
Ksp ={ceq (Ag+ )}2 {ceq (CrO42- )}= (2 s)2 (s)
Question
我们常说的沉淀,是不是一点都不溶?
例:
实验:取上层清液适量
滴加少量KI溶液
黄色沉淀(AgI)
AgCl
是否含有 s(AgCl)=1.34×10-5 mol·L-1
Ag+、Cl-
=1.92×10-4克/100mL
Question
我们常说的沉淀,是不是一点都不溶?
例:
AgCl(s) 溶解 AgCl(aq) 沉淀
AgCl(aq)
解离 Ag+ (aq)+ Cl-(aq) 分子化
AgCl
是否含有
AgCl(s)
溶解 Ag+ (aq)+ Cl-(aq) 沉淀
Ag+、Cl-
沉淀-溶解平衡
图 6-1 难溶强电解质的溶解和沉淀过程
沉淀溶解平衡
难溶强电解质Mv+Av-饱和溶液中存在如下动态平衡:
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文档资料

sp
c An
/ c
m c Bm
/ c
n
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Ksp称为溶度积常数, 简称溶度积(Solubility Product )。
15:22:43
7
–Ksp的写法,遵循一般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写法;
BaSO4 s
Ba2
aq
2
SO4
aq
Chap6: Precipitation-dissolution Equilibrium
Main Contents:
–Solubility product (Ksp)of Insoluble electrolytes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sp –Calculation of solubility 溶解度的求算
Soluble ions can combine to form an insoluble compound. (可溶性离子可结合为不溶性沉淀)
AgNO3(aq) + NaI (aq) → AgI(s) + NaNO3(aq) Net ionic equation: (离子方程式)
Ag+(aq) + I- (aq) → AgI(s)
15:22:43
5
§6.1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1. Solubility Product (溶度积)
–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understanding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变成水合离子进入溶液中(即溶解)
的速率与溶液中的离子回到晶体表面(即沉淀)的速率相等时
的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NO3-
ClO4-
CH3CO2-
Compounds that are mostly soluble: 大部分可溶
第六章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三)生成配位个体使沉淀溶解 王水——V(浓硝酸):V(浓盐酸) = 1:3 HgS 溶于 王水 中 Hg2+(aq) + 4Cl-(aq) = [HgCl4]-(aq) 3S2-(aq) + 8HNO3(aq) = 6NO3-(aq) + 3S(s) + 2NO(g) + 4H2O(l)
四、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 SO4 ] [Ca 2 ] K SP (CaSO4 ) K 2 [CO3 ] [Ca 2 ] K SP (CaCO3 )
当KSP(CaCO3)<<KSP(CaSO4)时,K很大,反 应正向进行;即由一种难溶物转化为另一种更难溶 的物质。
墨西哥“水晶洞”: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水晶洞
H 2 S 2H 2O S 2H3O
K K a1 K a 2
[ S 2 ] [ H 3O ]2 [H 2S ]
(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沉淀溶解 难溶硫化物的溶解 3CuS(s)+8HNO3(aq)=3Cu(NO3)2(aq)+
3S(s)+2NO(g)+4H2O(l)
CaCO3 + H3O+ Ca2+ + H2CO3 +H2O
例:25℃时,欲使0.010molZnS溶于1.0L盐酸中, 求所需盐酸的最低浓度? 解:ZnS(s) + 2H+(aq) c0 0.01 x ceq 0 x-0.02 Zn2+(aq) + H2S(aq) 0 0 0.01 0.01
K SP ( ZnS) [Zn 2 ] [ H 2 S ] [ S 2 ] K 2 [ H ]2 [ S ] K a1 ( H 2 S ) K a 2 ( H 2 S )
四、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 SO4 ] [Ca 2 ] K SP (CaSO4 ) K 2 [CO3 ] [Ca 2 ] K SP (CaCO3 )
当KSP(CaCO3)<<KSP(CaSO4)时,K很大,反 应正向进行;即由一种难溶物转化为另一种更难溶 的物质。
墨西哥“水晶洞”: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水晶洞
H 2 S 2H 2O S 2H3O
K K a1 K a 2
[ S 2 ] [ H 3O ]2 [H 2S ]
(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沉淀溶解 难溶硫化物的溶解 3CuS(s)+8HNO3(aq)=3Cu(NO3)2(aq)+
3S(s)+2NO(g)+4H2O(l)
CaCO3 + H3O+ Ca2+ + H2CO3 +H2O
例:25℃时,欲使0.010molZnS溶于1.0L盐酸中, 求所需盐酸的最低浓度? 解:ZnS(s) + 2H+(aq) c0 0.01 x ceq 0 x-0.02 Zn2+(aq) + H2S(aq) 0 0 0.01 0.01
K SP ( ZnS) [Zn 2 ] [ H 2 S ] [ S 2 ] K 2 [ H ]2 [ S ] K a1 ( H 2 S ) K a 2 ( H 2 S )
第六章沉淀-溶解平衡

6.1 溶解度和溶度积
(3) 分步解离的影响 2A+B A+ AB 如A2B 溶液中不仅有离子A、B存在,还有离子AB存在 使离子A、B的有效浓度降低
(4) 水解的影响 若难溶电解质的阴阳离子在水中能水解,会促使溶 解平衡右移。 但由溶度积计算出的溶解度在估算实际溶解度时 仍是有用的,本课程不考虑此偏差
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 其 Ksp大的 S 也大。 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不能直接用溶度积比较 其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Ksp ( AgCl ) > Ksp ( Ag 2CrO4 )
S ( AgCl ) < S ( Ag 2 CrO 4 )
6.1 溶解度和溶度积
溶解度和溶度积之间的换算存在一定偏差
6.1 溶解度和溶度积
例2:25oC,已知 Ksp(Ag2CrO4)=1.1×10-12,求 同温度下s(Ag2CrO4)/g· L-1。 解:
Ag 2CrO4 (s) 2Ag (aq)+CrO4 (aq)
+ 2-
平衡浓度/molL-1
12
2x
x
2 2 ( Ag CrO ) { c ( Ag )} { c ( CrO Ksp 2 4 4 )}
在一定条件下,当溶解和沉淀速率相等时,便建立 了一种动态的多相离子平衡,表示如下:
BaSO4 (s)
溶解 沉淀
2 Ba 2 (aq) SO4 (aq)
Ksp [c(Ba 2+ ) / c ] [c(SO4 ) / c ]
2-
或简写为:Ksp {c(Ba 2+ )} {c(SO42- )}
实际溶解度 > 计算得到的离子溶解度 (1) 难溶弱电解质不是完全解离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实验一
2ml0.1mol/LNaCl(aq)
0.Imol/LKI(aq)
1ml0.1mol/L AgNO3(aq)
一、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当难溶电解质 v(溶解)= v (沉淀)时, 此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解和沉淀间的动态平衡,称为沉 淀溶解平衡. 溶解平衡时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滴加0.5mol/L
Na2SO4(aq)
2C5a℃CO溶3解:1.度5 :×10-3g CaSO4:2.1 ×10-1g
注意:观察对比生成沉淀时Na2CO3(aq) 和Na2SO4(aq)的用量及实验现象。
水垢的主要成分:CaCO3、CaSO4、Mg(OH)2 如何除去水垢?
沉淀的溶解
实验三
CaCO3(S)
• 1、为什么医学上做胃部造影所服用的“钡餐”是 BaSO4而不是BaCO3?
• 2、为什么钙片的成分是CaCO3而不是CaSO4?
• 3、菠菜和豆腐为什么不宜同食?
• 4、如何预防肾结石[CaC2O4和Ca3(PO4)2]呢?
硬水的成分:是指含有较多Ca 、Mg 的水
——硬水的危害
1、全棉衣服或毛巾板结僵硬,多次洗涤后 颜色黯淡 。
2、洗澡后皮肤干燥、粗糙、发痒 。 3、热水器、增湿器、洗衣机等设备管路阻
塞、流量减小、寿命缩短 。
二、沉淀平衡的应用
沉淀的生成
实验二
滴加0.5mol/L
Na2CO3(aq)
CaCl2(aq) 0.5mol/L各1ml
①绝对不溶的电解质是没有的。
②同是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差别也很大。
b、外因:遵循平衡移动原理
①浓度: 加水,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加入相同离子,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
2ml0.1mol/LNaCl(aq)
0.Imol/LKI(aq)
1ml0.1mol/L AgNO3(aq)
一、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当难溶电解质 v(溶解)= v (沉淀)时, 此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解和沉淀间的动态平衡,称为沉 淀溶解平衡. 溶解平衡时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滴加0.5mol/L
Na2SO4(aq)
2C5a℃CO溶3解:1.度5 :×10-3g CaSO4:2.1 ×10-1g
注意:观察对比生成沉淀时Na2CO3(aq) 和Na2SO4(aq)的用量及实验现象。
水垢的主要成分:CaCO3、CaSO4、Mg(OH)2 如何除去水垢?
沉淀的溶解
实验三
CaCO3(S)
• 1、为什么医学上做胃部造影所服用的“钡餐”是 BaSO4而不是BaCO3?
• 2、为什么钙片的成分是CaCO3而不是CaSO4?
• 3、菠菜和豆腐为什么不宜同食?
• 4、如何预防肾结石[CaC2O4和Ca3(PO4)2]呢?
硬水的成分:是指含有较多Ca 、Mg 的水
——硬水的危害
1、全棉衣服或毛巾板结僵硬,多次洗涤后 颜色黯淡 。
2、洗澡后皮肤干燥、粗糙、发痒 。 3、热水器、增湿器、洗衣机等设备管路阻
塞、流量减小、寿命缩短 。
二、沉淀平衡的应用
沉淀的生成
实验二
滴加0.5mol/L
Na2CO3(aq)
CaCl2(aq) 0.5mol/L各1ml
①绝对不溶的电解质是没有的。
②同是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差别也很大。
b、外因:遵循平衡移动原理
①浓度: 加水,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加入相同离子,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淀-溶解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为:
rGm RT ln Ksp RT ln J
由上式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J 时,rGm 0 ,沉淀 - 溶解反应正 (1)当 Ksp 向进行。若溶液中有难溶强电解质固体,则固体溶 J 时重新达到沉淀-溶解平衡。 解,直至 Ksp (2)当 Ksp J 时,rGm 0,沉淀-溶解反应处 于平衡状态,此时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3)当 Ksp < J 时, rGm 0,沉淀-溶解反应逆 J 时重新达到沉淀 向进行,有沉淀析出,直至 Ksp -溶解平衡。 上述结论也称溶度积规则。利用溶度积规则, 可以判断沉淀的生成或溶解。
例题
第二节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一、溶度积规则 二、沉淀的生成 三、沉淀的溶解 四、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一、溶度积规则
对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反应:
z z M v A v (s) v M (aq) v A (aq)
其反应商为:
J {c(Mz )}v {c(Az )}v
2NH3 (aq)
[Ag(NH3 )2 ] (aq)
四、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一)同离子效应
在难溶强电解质 Mv Av 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 M z 或 Az 的易溶强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向生 成 Mv Av 沉淀的方向移动,降低了 Mv Av 的溶解 度。这种因加入与难溶强电解质含有相同离子的 易溶强电解质,使难溶强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的 现象也称为同离子效应。
二、沉淀的生成
根据溶度积规则,如果 J Ksp ,就会有难溶 强电解质的沉淀生成。
例题
三、沉淀的溶解
根据溶度积规则,在含有沉淀的难溶强电 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如果能降低难溶强电解质 的阳离子浓度或阴离子的浓度,使 J Ksp ,则沉 淀就会溶解。
(一)生成弱电解质
在含有难溶强电解质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某 种电解质,能与难溶强电解质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生 成弱电解质,能使 J Ksp ,则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 -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导致沉淀溶解。 难溶于水的氢氧化物能溶于酸: z M (aq) zOH (aq) M(OH) z (s)
(v {s})v (v{s})v (v )v (v )v {s}v v
v v
{s}
K
sp
(v )v (v )v
对于同类型的难溶强电解质,标准溶度积常数 越大,溶解度也就越大。但对于不同类型的难溶强 电解质,不能直接用标准溶度积常数来比较溶解度 的大小,必须通过计算进行判断。
例题
难溶强电解质的溶解过程和沉淀过程
二、标准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难溶强电解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z z Mv Av (s) v M (aq) v A (aq)
标准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为: Ksp {ceq (M z )}v {ceq (A种沉淀的过程,称为沉 淀的转化。沉淀转化反应的进行程度,可以利用反 应的标准平衡常数来衡量。 沉淀转化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越大,沉淀转化 反应就越容易进行。若沉淀转化反应的标准平衡常 数太小,则沉淀的转化将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 可能的。
例题
zCl (aq) zH3O (aq) zHCl(aq) zH2O(l)
2 zH2O(l) 如果加入足量的酸,难溶氢氧化物将完全溶解。
(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含有难溶强电解质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
入某种氧化剂或还原剂,与难溶电解质的阳离 子或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降低了阳离子 或阴离子的浓度,使 J K,导致难溶强电解 sp 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Ksp (Mv Av ) {ceq (Mz )}v {ceq (Az )}v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强电解质饱和溶液中离 子的相对浓度各以其化学计量数为指数的幂的乘 积为一常数,称为标准溶度积常数。 标准溶度积常数的大小反映了难溶强电解质 的溶解能力的大小。 K sp 只与温度有关,而与电 解质离子的浓度无关。
第六章
难溶强电解质的 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节 标准溶度积常数 第二节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第三节 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
第一节 标准溶度积常数
一、标准溶度积常数
二、标准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一、标准溶度积常数
难溶强电解质 Mv Av 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沉 淀-溶解平衡: z z Mv Av (s) v M (aq) vA (aq) 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CuS 沉淀溶于硝酸溶液的反应式为:
3CuS(s) 8HNO3 (aq)
3Cu(NO3 )2 (aq) 3S(s) 2NO(g) 4H2O(l)
(三)生成配离子
在含有难溶强电解质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某种电解质,与难溶强电解质的阳离子或阴离子 生成配离子,使难溶强电解质的阳离子浓度或阴 离子浓度降低,致使 J Ksp ,沉淀 - 溶解平衡向 沉淀溶解方向移动,导致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 AgCl 沉淀溶于氨水的反应式为: + AgCl(s) Ag (aq) Cl (aq)
第三节 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
一、分步沉淀 二、沉淀的转化
一、分步沉淀
如果溶液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都能与 某种沉淀剂生成难溶强电解质沉淀,当加入该沉淀 剂时就会先后生成几种沉淀,这种先后沉淀的现象 称为分步沉淀。 实现分步沉淀的最简单方法是控制沉淀剂的浓 度。
例题
当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离子,都能与加入的沉 淀剂生成沉淀时,生成沉淀的先后顺序决定于J 与 Ksp 的相对大小,首先满足 J > Ksp 的难溶强电解质 先沉淀。 实现分步沉淀的另外一种方法是控制溶液 pH,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难溶强电解质的阴离子是弱酸根 或 OH- 的两种情况。
例题
(二)盐效应
在难溶强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不具有相同离子的 易溶强电解质,将使难溶强电解质的溶解度增大, 这种现象也称为盐效应。这是由于加入易溶强电解 质后,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浓度增大,难溶强电解 质的阴、阳离子受到了较强的牵制作用,使沉淀反 应速率减慢,难溶强电解质的溶解速率暂时大于沉 淀速率,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在难溶强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具有相同离子的易 溶强电解质,在产生同离子效应的同时,也能产生 盐效应。由于盐效应的影响较小,通常可以忽略不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