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基本介绍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概要介绍

中国历史概要介绍

中国历史概要介绍中国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历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其长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中国历史的主要时期: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传说中的第一个中国王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开端。

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时期的经济、文化和艺术都有很大的发展。

周朝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其中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政治、文化和军事变革影响深远。

秦朝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建立了这个王朝,同时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

汉朝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中国历史上最长久、最具影响力的朝代之一,汉朝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化和科技成就,如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历法“太初历”。

三国时期 (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时期,分为三国魏、蜀、吴三个国家,其中蜀汉的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隋朝 (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暂但重要的王朝,隋文帝和隋炀帝统治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文化和建筑方面的重大改革。

唐朝 (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唐朝时期文化、艺术和科技都有很大的进步,如唐朝的诗歌和绘画都达到了巅峰。

宋朝 (960年-1279年):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宋时期出现了许许多重要的文化和科技成就,如雨果·高的发明,北宋也是中国历史上城市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之一。

元朝 (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蒙古人统治的王朝,元朝时期经济、文化和科技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如元朝的红色陶器和瓷器。

中国历史文化介绍

中国历史文化介绍

中国历史文化介绍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

以下将简要介绍一些中国的历
史和文化特点。

1. 历史背景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国家。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国经历了多个朝代和王朝的更迭,同时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
事件和文化变革。

2.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儒家强调社会秩序、家
庭价值观和尊重长辈等,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3. 和
除了儒家文化外,和也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强调个体修行和追求长寿,而强调慈悲和处世哲学。

4. 传统节日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含义。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人们会进行祭祖、拜年和放鞭炮等活动。

5. 中国书法和绘画
中国书法和绘画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书法被认为是艺术与文字的结合,而绘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6. 中医和功夫
中医和功夫是中国传统医药和武术的代表。

中医注重人体的整体平衡和自然治愈力,而功夫则是一种独特的武术形式,强调技巧和内心的平静。

7.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它不仅促进了经济和文化交流,还使中国成为了一个多元化和开放的国家。

在这份文档中,我们简要介绍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中国的历史悠久而丰富多样的文化给世界带来了无数的贡献和影响。

中国简介历史

中国简介历史

中国简介历史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文明最灿烂的国家之一。

它位于东亚,独特而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使其成为全球瞩目的国家。

本文将以历史为主线,简要介绍中国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瑰宝。

古代历史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世界上最早形成文明的地区之一。

早期的中国王朝以夏、商、周为代表,这些王朝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方面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和法律等。

这个时期对后世中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历史随着秦朝的短暂统治结束,中国进入了一个分裂的时期,出现了多个争霸国家。

其中最重要的是汉朝、唐朝和宋朝。

汉朝是中国最长的朝代之一,对后世的文化和政治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唐朝被视为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开放和繁荣的社会氛围造就了文学、艺术和科技的辉煌成就。

宋朝是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王朝,而且在经济、军事和科技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近现代历史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面临了一系列的外部侵略和内部动荡。

鸦片战争(1839-1842)标志着中国被迫开放给西方列强。

清朝的疲弱造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1912年建立了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这个时期,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变革非常迅速,但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矛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红色政权的建立以及新中国的诞生。

毛泽东的领导确立了中共的执政地位,改革运动和社会主义的理念塑造了当时的中国。

改革开放政策在1978年的领导下开始实施,使中国成为今日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文化瑰宝中国没有仅仅以其悠久的历史而闻名,还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化瑰宝而受到赞誉。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京剧、书法、绘画和民间艺术等,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赞赏。

中国的文化遗产也包括了世界各地瞩目的景点,如长城、故宫和兵马俑等。

总结中国拥有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其文化和政治演变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古代到近现代,中国的历史经历了兴衰、战争和重建,最终崛起为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关于新中国史简介新中国史简介最好

关于新中国史简介新中国史简介最好

关于新中国史简介新中国史简介最好新中国史简介新中国指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时期。

这段历史十分漫长,经历了从革命到建设,从饱受内外压力到逐渐崛起,从领袖人物的变化到经济制度的转变等一系列的重要事件和发展。

下面我们来简要介绍一下新中国的历史。

第一阶段: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1949-1966)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这标志着中国经过多年的内战、民族矛盾的斗争和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功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和独立。

建国初期,新中国遭受了来自美国、日本等国的各种压力和威胁,国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来巩固新中国的政权,包括开展土地改革、整肃反动势力、改善民生等一系列的政策。

第二阶段: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1966-1978)在历史的进程中,文化大革命是一次重大的事件。

其实是由毛泽东发起的,而且是为了清除他视为敌对的个人、党派和政治思潮,而实行的一系列政治运动。

这种运动引起了国家混乱,造成了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的牺牲。

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科技、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当时的中国处在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

1978年,改革开放的决策实行后,中国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新的思想、政策、制度的出现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引入了市场经济、开放政策和更加自由的思想解放,从而使新中国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面貌。

第三阶段:迈向现代化和全球化(1978至今)中国日益迈向大国强盛的道路,成为了世界经济和政治的重要角色之一。

在新中国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非常重要的发展,中国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如探月、量子通讯等等。

同时,中国领导人也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立场来保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在全球化的旅途中,新中国继续走在一条稳健的道路上,中国不断地与国际社会接触和交流,通过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来增长网络,加强本身的实力。

总结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协调发展,尽快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中国五千年历史简介

中国五千年历史简介

中国五千年历史简介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的史前时代。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创造了无数辉煌的文明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塑造了独特的国家形象。

下面将简要介绍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主要内容。

古代先民时期人类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一百万年前,早期的先民是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部落社会。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出现了以华夏族为主的黄河流域文明,璀璨灿烂的中华文明从此开始酝酿。

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二千年左右,中国出现了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夏朝。

夏朝是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序幕。

随后的商朝和西周时期,统治者实行土地私有制,并建立了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封建统治体制,社会逐渐趋于稳定。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思想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政治上,各国争霸,战国七雄相互角逐,最终秦国崛起,统一了中国。

秦汉盛世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随后的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汉文化在东亚地区影响深远,真正实现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中原政权的割据加剧,南北分裂,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和战乱。

唐宋元明清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又一次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繁荣,对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加。

元明清时期是第一次封建社会重新上升的时期,中国文化在这段时期得到了新的发展。

近代以来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近现代的各种思想文化在中国发展。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总结通过对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出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

中国历史的每一个时期、每一个朝代都在不同的背景下展开自己的历史演变,共同构成了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富有活力的国家形象。

中国历史知识常识

中国历史知识常识

中国历史知识常识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拥有丰富而庞大的历史知识。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历史的常识,帮助您了解中国的历史传承和文化。

一、古代中国的历史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多个时期,包括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和清等时期。

其中,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而清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这些朝代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些历史时期中,不同的朝代倡导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制度、官僚制度和科举制度等。

而中国的历史还涵盖了许多重要事件,如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朝的丝绸之路、唐朝的开放与繁荣、宋朝的科技进步等等。

这些事件塑造了中国的历史轨迹,也对现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1. 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仁者爱人”、“君子六艺”等重要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皇帝。

他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度量衡和货币等标准,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主席。

他领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进程,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和中华民国的创立者。

他提出了“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和政治的现代化。

这些著名人物代表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他们的贡献使得中国历史更加丰富多样。

三、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国历史文化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其中包括诗歌、绘画、音乐、戏曲、书法、建筑、服饰等众多方面。

这些文化遗产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中国古代的文化有着独特的特点,如儒家思想的影响、封建礼教的传统、中国画的独特风格、京剧的艺术形式等等。

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使得中国成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并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历史概括

中国历史概括

中国历史概括中国历史悠久而辉煌,涵盖了数千年的时间和丰富多样的文化与事件。

本文将对中国历史进行概括,以便读者能够对中国的发展和演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原始社会与古代王朝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这个时期,原始社会形态的农耕文明开始出现,人们开始使用石器和陶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邦化和王朝制度逐渐形成。

最早的三大古代王朝是夏、商和周,它们为中国历史的早期阶段奠定了基础。

2.春秋战国与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数百个诸侯国争霸割据,战争频繁。

儒家、道家等思想家崛起,形成了众多的学派。

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3.中国的封建王朝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特点。

自秦朝开始,中国历史出现了一系列的封建王朝,如汉、唐、宋、明、清等。

这些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发展和成就。

例如,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明朝进行了海外探险,清朝保持了长期的统一。

4.外来统治与近代变革中国历史上也曾遭受外来统治。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满洲人建立了清朝。

这些外族统治对中国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转变。

近代时期,中国面临了列强侵略、经济衰落和社会动荡等问题。

19世纪末,中国发生了多次重大变革,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中国逐渐走向现代化。

5.建国以来的中国20世纪中叶,中国发生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

建国以来,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重要阶段。

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在国际关系中,中国逐渐崛起为重要的大国,并参与全球事务。

总结:中国历史悠久而辉煌,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王朝的演变,从分裂到统一的发展,从封建王朝到外来统治再到近代变革,最终走向现代化建设。

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伟大成就的国家,对世界历史和文明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历史

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历史

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历史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其独特的文化和古老的风俗深深影响着世界各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中国的历史,包括中华文化的发展、历史事件的演变、社会制度的变迁等。

1. 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国历史最为独特的一个方面。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朝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创造了汉字的文字、使用八卦图判断天文与地理现象、建造了许多宏伟的建筑和墓葬等。

这些成就是中华文化自成一派的重要标志。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文化不断在自我创新和发展,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化成就,例如唐诗宋词、曲艺京剧、和太极拳、茶道瓷器等。

这些文化成就既代表了中国文明的高峰,也定格了中华大地上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2. 历史事件的演变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重要的事件,这些事件不仅丰富了中国历史的叙事,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黄帝和蚩尤之战、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朝统一六国、汉朝的繁荣与衰败、唐朝的开放与自信、宋朝的科技创新与文化贡献、明朝的海上贸易和海防、清朝的闭关锁国和归附……这些重要的事件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述中国的历史,也是中华历史脉络繁荣的证据。

3. 社会制度的变迁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许多变迁。

从封建制度到共和制度,中国曾经的那些社会制度的变化是历史的见证。

封建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之一。

在这个制度中,社会分为贵族和平民两个阶层,贵族拥有特权和资源的优势,平民则劳苦作地。

后来,中国开始走向共和制度,这一制度是在革命和战争中衍生而成。

现在,新时代下中国模式为世界所称羡:经济起飞,资本市场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全面提升。

总之,中国历史充满了许多奇妙而让人深思的方面,包括各个领域的发展、历史事件的演变和社会制度的变迁。

了解中国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的根源,感受其影响与传承,也能为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中国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1-3]??)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

[4]??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5-6]??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于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

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

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后[7-8]??(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后“,去世后稱”帝“),延續約471年[9]??,為商朝所滅。

后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10]??。

經夏商周斷代史研究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堯舜時代到夏商之際的社會圖景。

中原地區包括禹都陽城(今河南鄭州登封王城崗遺址)在內GAGGAGAGGAFFFFAFAF的夏朝時期六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點。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于夏朝的記載較多。

在河南省西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一直未能出土類似安陽殷墟甲骨卜辭的文字記載。

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斟鄩(河南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跡[11-12]??。

鳴條之戰夏室覆滅,在方國部落的支持下,商湯在亳稱“王”[49]??。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政權夏朝[4]??,共傳13世[50]??、17王,[51]??歷時472年,[3]??公元前1600年滅亡。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于鳴條之戰滅夏后,以“商”為國號[1]??,在亳(今商丘)[2]??建立商朝。

之后,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后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后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稱為“殷”或“殷商”。

[1]??[4-5]?GAGGAGAGGAFFFFAFAF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

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后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余年。

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后自焚而亡。

殷墟的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

商朝處于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

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符號。

在商朝時期,長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非中原文明。

[6]?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滅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殺為止,共經歷11代12王,大約歷經275年。

定都于鎬京和豐京(今陜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洛陽)。

歷史上將東遷之前那一時期的周朝稱為西周。

周朝是中國遠古社會的鼎盛時期。

從西周開始,進行境內各個民族與部落不斷融合的過程,在這期間,華夏族逐步形成,成為現代漢民族的前身。

從周朝開始,進行境內各個民族與部落不斷融合的過程,其它還有夷、蠻、越、戎狄、肅慎、東胡等諸多少數民族。

西周國野之制最為典型,到春秋時期國野之制開始瓦解,到戰國則普遍為郡縣。

GAGGAGAGGAFFFFAFAF西周后期社會矛盾包括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趨激化,對土地以及政權的爭奪,加速了西周的滅亡。

國人暴動動搖了西周統治的基礎,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殺死,西周滅亡了。

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諸侯立周平王(宜臼)為國王,平王將京都從宗周遷至洛邑(洛陽),歷史上稱東遷以后的周王朝為東周?。

東周(前770年-前256年),中國歷史上繼西周之后的朝代,諸侯擁立原先被廢的太子宜臼為王,史稱周平王,延續周朝,[1]??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以別于西周。

東周的前半期,諸侯爭相稱霸,稱為春秋時代;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聯手滅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晉,各諸侯相互征伐,稱為戰國時代。

[2-3]?平王東遷以后,管轄范圍大減,形同一個小國,加上有弒父之嫌,在諸侯中的威望已經大不如前。

據《左傳》記載,春秋時共有140多諸侯國。

面對諸侯之間互相攻伐和兼并,邊境的外族又乘機入侵,天子不能擔負共主的責任,經常要向一些強大的諸侯求助。

在這情況下,強大的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諸侯對四夷侵擾則“尊王攘夷口號團結自衛。

GAGGAGAGGAFFFFAFAF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發生子帶之亂,襄王不能平,求救于晉文公,文公誅叔帶,遂為伯而得河內地[4]??。

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襄王為晉文公所迫,于河陽踐土會盟[5]??。

周赧王時,國勢益弱,同時內部爭斗不休,以至分為東周國和西周國。

赧王遷都西周[6]??。

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借道兩周之間攻韓,周人兩邊都不敢得罪,左右為難[7]??。

東西兩周位于諸強國之間,不能同心協力,反而彼此攻殺[8]??。

至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國被秦所滅,同年赧王病死,西周覆亡[9-10]?。

七年后,東周國亦被秦所滅[11]??。

東周共傳25王,歷時515年,[12]??這一時期是中國的社會制度轉變的時期,以鐵器的廣泛使用為標志。

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一個諸侯國,始祖秦非子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蜚廉)之子惡來之后。

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并遂為諸侯。

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

[1]??公元前821年,秦莊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再次賜以秦(天水),連同原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咸陽)之地[2]??。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

[2]??公元前770年,GAGGAGAGGAFFFFAFAF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

[2-3]??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

[2]?秦穆公時先后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辟國土千余里[3]??并穩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四大強國的基礎。

戰國初魏國連年進攻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

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因此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后期最強大的國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

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國和蜀國。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間滅掉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王朝——秦朝。

西漢(公元前202年—8年12月[1]??)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共歷十二帝[2]??,享國二百一十年,史稱前漢,與東漢統稱為漢朝。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經過楚漢之爭,劉邦擊敗項羽[3]??,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以“漢”為國號,定都長安(今漢長安城遺址),史稱西漢。

西漢在諸多制度上承襲了秦制,漢初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國策,社會經濟迅速恢復,農業、手工業及商業空前繁榮,史稱文景之治。

[4]?GAGGAGAGGAFFFFAFAF漢武帝繼位后,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鹽鐵官營等制度加強中央集權,并獨尊儒術統一思想。

[5]??對外則開拓了東并朝鮮、南據越南、西逾蔥嶺、北達陰山的遼闊疆域[6]??,奠定漢地基本范圍;又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溝通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拓展對外交往,并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

[7-9]?漢昭帝繼位后,霍光輔政,沿襲武帝晚年息兵養民的國策,恢復漢朝的國力。

至漢宣帝時期,對外降服匈奴并設西域都護府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10-11]??,對內整頓吏治、輕徭薄賦,開創了國力極盛的孝宣之治。

[12]??公元前36年,陳湯斬殺郅支單于,標志西漢時期的漢匈戰爭結束。

[13]??公元8年12月,王莽篡漢,西漢滅亡。

[1]?西漢的政治制度多沿襲秦朝,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地方實行郡國制,而此時的牛耕和鐵器普遍流行。

西漢時期諸夏人民的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3]??。

西漢也是中國的黃金時代,文學、史學、藝術和科技等領域的成就輝煌燦爛,隨著絲綢之路,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成為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強國。

[4]??西漢出土文物種類豐富,展現出多姿多彩的時代風貌。

GAGGAGAGGAFFFFAFAF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西漢、新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歷經一百九十五年,又稱后漢,與西漢合稱漢朝。

[1-2]?新莽末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漢朝宗室出身的劉秀趁勢而起。

公元25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并息兵養民開創了光武中興[3]??。

[4]??東漢時,三公權力被大幅削弱,尚書臺權力得到提升。

[5]??漢明帝和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進入全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6]??。

在漢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7]??漢和帝繼位后掃滅外戚,親政后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8]??,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9]?。

東漢中后期太后稱制、外戚干政,幼年繼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親政,史稱戚宦之爭,朝政日益腐敗,而豪強勢力大肆兼并土地。

桓靈在位時期,昏庸無道、橫征暴斂、賣官鬻爵,農民在多重殘酷壓榨下不堪重荷,公元184年爆發黃巾之亂,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將民變基本平定,卻導致地方豪強擁兵自重。

公元190年,董卓之亂又起,自此漢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

[10]??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東漢在文化、科技、軍事等方面亦有顯著成就,文化上鄭玄將經學推向高峰并開創鄭學;科技上蔡倫改進造紙術,張GAGGAGAGGAFFFFAFAF衡發明地動儀和渾天儀;軍事上迫使北匈奴西遷,同時佛教也在此期間傳入中國,道教也于東漢時期形成[11]??。

東漢時期豪強地主勢力擴張并形成門閥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內遷[12-13]??,北匈奴西遷后鮮卑人占據漠北[14]??,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

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

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

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

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

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后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

曹魏后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