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从事塑料品的加工生产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从事塑料品的加工生产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厂房为租用,厂房系现有建筑,施工期主要是设备安装,工程量较小,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略。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注塑成型、吹瓶工序项目注塑成型、吹瓶工序中使用注塑机、吹瓶机,塑胶粒受热熔融过程中会挥发出少量有机废气,其主要成分为非甲烷总烃。

项目注塑成型、吹瓶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总产生量为0.025t/a,产生速率为0.01kg/h。

上述工序均设置在无尘负压车间内,建设单位拟在上述工序产生非甲烷总烃处设置集气罩,经收集后的废气采用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不低于15m高的排气筒高空排放,拟设1个排放口,预计风量为5000m3/h,则非甲烷总烃的产生浓度为2.0mg/m3。

活性炭吸附装置对非甲烷废气处理效率可达80%以上,则项目注塑成型、吹瓶工序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0.005t/a,排放速率为0.002kg/h,排放浓度0.4mg/m3。

符合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120mg/m3。

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2、破碎工序项目破碎工序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粉尘。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项目建设后粉尘产生量为0.006t/a,产生的速率为0.0025kg/h。

该工序设置在无尘负压车间内,建设单位拟在破碎机上方设置集气罩,破碎废气经离心风机送至布袋除尘装置处理后由不低于15m高排气筒高空排放,拟设1个排放口,预计风量为3000m3/h,则粉尘的产生浓度为0.83 mg/m3,布袋除尘器对该废气的处理效率为90%,则粉尘排放量为0.0006t/a,排放速率为0.0003kg/h,排放浓度为0.1mg/m3,符合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颗粒物≤120mg/m3。

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填写要求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填写要求

新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填写要求一、“项目负责人”、“姓名”:应由负责人、编写人、审核人员签字;“从事专业”:可包括工程分析、水、大气、噪声、生态、环境经济、综合等内容;“职责”:可包括项目管理、编写、审核等。

二、“立项审批部门”:指最终批准项目立项的单位,如国家各部委、总公司,市区县的计委、经委、外资委等委办、各控股(集团公司)、公司本身等单位;“批准文号”:指最终批准该项目立项批文(也有可能内部立项,无批文);“行业类别及代码”:根据国家环保局下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登记表”时的分类;“评价经费”:不能缺项。

三、“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非生产性项目应说明工程规模和工程内容(包括主体工程及公建、辅助及环保设施);(二)生产性项目应包括:(1)生产规模:何种产品/多少量;(2)建设内容:土建内容,设备清单,原辅材料清单,公用设施情况(能源种类、水、电、锅炉种类/台数、冷冻系统),环保治理设施,等等。

四、“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一)、非生产性项目:地块原有用地性质/建设情况,及其相应产生的污染问题;(二)、生产性项目:1.新建项目:原有用地性质所带来的污染问题。

2.改、扩建,技改项目:原有的厂内污染情况,达标和总量控制情况,有无“以新带老”问题,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五、“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应说明:(一)、规划相容性和环境质量现状:1。

本项目建设、选址与城市规划的相容性;2.环境质量现状。

要求:a、应尽量利用现有资料;b、若需现场监测,应与环保主管人员沟通后进行;(二)、周边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非生产性项目:说明周边污染源情况,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工厂、城市交通、餐饮娱乐、变电站、泵站2.生产性项目,应说明周边污染源情况,尤其是对特殊行业(食品、医用、电子、精密仪器等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行业),带来的环境问题。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表六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表六
122.6t/a
NOx
<200mg/Nm3
545,9t/a
水污
染物
施工期
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修建临时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生活废水排入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



生产废水
/
净循环水循环使用,不外排。
生活污水
/
依托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处理达标后做浊循环补充水
固体
废物
施工期
生活垃圾
送垃圾处理站
营运期
废油、绝缘油滤渣送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引风机
噪声
100 dB(A)
90 dB(A)
送风机
噪声
98 dB(A)
90 dB(A)
冷却塔、循环水泵
噪声
75 dB(A)
75 dB(A)
主要生态影响:
本工程在成渝钒钛现有厂区内进行,占地面积小,不新增用地。
本工程无明显生态问题。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表六)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名 称
处 理 前
处 理 后
产生浓度
产生量
排放浓度
排放量
大气
污染物
施工期
扬尘
施工过程中产生一定扬尘,本项目施工期短、施工量小,只要严格加强对施工期的管理,可大大减轻施工期粉尘的污染。
运营期
锅炉烟气
烟粉尘
<10mg/Nm3
8.5t/a
SO2
<100mg/Nm3


施工期
各类施工设备噪声
噪声级一般在60~80 dB(A)之间,在施工时间段,可采用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装消音材料等。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背景介绍该项目是一个工业创造项目,主要生产某种化工产品。

为了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需要对项目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二、项目主要污染物1. 氮氧化物(NOx):该项目的主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中的高温燃烧反应。

2. 二氧化硫(SO2):在该项目的生产过程中,部份原材料中含有硫,经过燃烧和化学反应后会产生二氧化硫。

3. 悬浮颗粒物(PM):该项目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悬浮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原材料的研磨和处理过程。

4. 挥发性有机物(VOCs):该项目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溶剂的使用和生产过程中的挥发。

三、污染物排放情况1. 氮氧化物(NOx)排放情况:根据该项目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参数,每年估计排放NOx约1000吨。

排放主要集中在燃烧设备和烟囱排放口。

为了减少NOx的排放,该项目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化燃烧工艺、使用低氮燃料、安装烟气脱硝设备等。

2. 二氧化硫(SO2)排放情况:根据项目的生产工艺和原材料含硫量,每年估计排放SO2约500吨。

排放主要集中在燃烧设备和烟囱排放口。

为了减少SO2的排放,该项目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使用低硫燃料、安装烟气脱硫设备等。

3. 悬浮颗粒物(PM)排放情况:根据项目的生产工艺和原材料研磨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排放系数,每年估计排放PM约200吨。

排放主要集中在研磨设备和烟囱排放口。

为了减少PM的排放,该项目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安装颗粒物捕集设备、加强粉尘控制等。

4. 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情况:根据项目的生产工艺和溶剂使用量,每年估计排放VOCs约300吨。

排放主要集中在溶剂使用过程和生产设备的挥发排放。

为了减少VOCs的排放,该项目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使用低挥发性溶剂、加强设备密封等。

四、环境影响评估与控制措施为了减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该项目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估,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严格控制燃烧设备的温度和燃料配比,以减少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

化工行业污染排放统计

化工行业污染排放统计
均42).0%降提为高15到704千5.克5%标;煤实/t现-N节H3能,5能70源万利~用58效5率万由吨目标前煤的。 ➢ 3、至2010年,氮肥行业争取吨氨节水10%;吨氨节电
200度。 ➢ 4、实现循环冷却水和生产过程污水零排放;减少排放二
氧化碳1377万~1413万吨;实现废渣全部回收利用。
(3)硝酸
▪ 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化学需氧量。 ▪ 废气:主要为硝酸吸收尾气,污染物主要成份为NOx。
(4)硝酸铵
▪ 废气:主要是硝铵造粒塔尾气,主要成份为工业粉尘。 ▪ 废水: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液。
(5)碳酸氢铵
▪ 碳酸氢铵生产实质上是合成氨生产的一个气体净化过程,即 脱碳工段,合成氨的产、排污方式已包括了碳酸氢铵产品生 产。
2007年全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三废”情况
污染物指标
排放量 全国工业 化工行业
工业废水(亿吨)
220.8
32.4
化学需氧量(万吨)
453.1
46.8
氨氮(万吨)
30.6
13.0
挥发酚(吨)
2926.3
219.2
氰化物(吨)
381.5
166.5
石油类(吨)
16899.8
3379.6
汞(吨)
1.210
(1)合成氨
①无烟块煤为原料固定床气化工艺制氨 ▪ 废水:有含酚、氰等的造气、脱硫洗涤冷却水,含油
废水,含氨废水,循环冷却水排水。视工艺路线不同, 吨氨废水排放量5~50吨。 ▪ 废气:造气吹风气,气中含有5-9%的CO和少量H2S。 ▪ 废渣:主要是造气炉渣,吨氨排放量约170-390千克。
②煤为原料连续气化工艺制氨
汽 提
CO2 压缩 脱硫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应特别关注化学危险品及含有机毒物、重金属等原辅料。

2、工程内容及规模规范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名称。

说明项目来源,根据项目特点,新建工业类项目分别按表1-1、1-3填写,技改扩建项目应说明技改前后产品方案的变化、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依托情况,按表1-2、1-3填写。

表1-1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含副产品)方案表1-2 建设项目(技改、扩建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注:表1-1、表1-2中产品名称栏含副产品表1-3 公用及辅助工程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简述技改扩建项目依托单位已建、在建项目概况(含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

说明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现状及现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说明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以新带老内容。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简述与建设项目选址所在区域关系密切的自然环境状况。

重点说明项目废水受纳水体与相关水体的水文特征、重要水工设施运行规律等。

规范描述当地气象特征,说明主导风向、平均风速等主要气候状况。

生态环境:说明区域内植被类型、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等情况。

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简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现状。

重点说明选址所在区域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等,区域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含排水体制)、固废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现状,说明与建设项目关系密切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文物保护等内容。

在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内建设,需附相应环保主管部门对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评价的批复意见或环保要求。

三、环境质量状况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利用有效资料阐述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现状,并须提供相应监测资料,说明资料来源(设大气、水及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时须出具“质保单”)。

玻璃熔窑余热发电建设项目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玻璃熔窑余热发电建设项目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0mg/l, 1.37t/a
SS
1mg/l, 6.853t/a
20mg/l, 1.37 t/a
PO43-
0.3 mg/,l 0.02t/a
0.3 mg/,l 0.02t/a
氨氮
0.14 mg/,l 0.01 t/
a 8(15) mg/,l 0.01 t/a
固体废物
职工生活
生活垃圾
3.65t/a
/
玻璃生产线炉窑
余热锅炉滤除的粉尘
3.65t/a
/
化学用水系统
废反渗透膜
0.03t/a
/
噪声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汽轮机、发电机、水泵、余热锅炉等,其声压级范围为80〜1dB(A)。
其他
/
主要生态影响:
本项目建设在公司已征用地范围内,本项目建设不存在征地拆迁问题。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基本无影响。
玻璃熔窑余热发电建设项目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一内容类别一、
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大气污染物
一一
一一
--
--
水污染物
生活污水、锅炉排水、循环冷却水排水、锅炉清洗废水
COD
101mg/l, 6.922t/a
60mg/l, 4.114t/a
B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30mg/l, 2.06t/a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1、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状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施工机械尾气CO、NOx、HC较小无组织排放路基、路面、涵洞施工扬尘较小无组织排放沥青摊铺沥青烟少量无组织排放运营期汽车尾气CO、NOx、HC少量、间歇无组织排放水污染物施工期生活污水CODcr、BOD5、SS2.1m3/d施工营地设置防渗旱厕,施工人员洗漱废水用于施工便道及筑料堆场泼洒抑尘施工废水SS15m3/d沉淀处理后泼洒降尘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现场建筑垃圾10t/d回收单位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填埋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30kg/d30kg/d运营期过往车辆垃圾生活垃圾少量环卫部门收集,集中处置噪声施工期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是施工生活噪声、交通2、噪声及机械设备噪声,噪声源强75~90dB〔A〕。

运营期运营期噪声源主要为车辆通行噪声,噪声源强昼间为45.1~55.7dB〔A〕,夜间40.2~47.7dB〔A〕。

主要生态影响项目施工过程中基础开挖以及渠道开挖等过程均会直接破坏场地原有地貌和植被,扰动土壤表土结构,降低土体抗蚀能力,造成侵蚀加剧,增加水土流失量,同时开挖土石方的临时堆放极易引起水土流失。

为缓解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次评价提出以下防治要求:施工期内,应合理支配地基工程的施工时间,避开土方开挖和雨季、大风天气施工作业。

项目的建设将会对沿线地表造成扰动,产生的影响是短期的而且可逆的,但仍应在施工过程中实行措施,爱护生态环境。

同时,施工人员应加强植物爱护意识采纳有效措施的前提下施工,3、尽量削减植物种群与资源受到破坏,削减工程建设对植被的影响,削减水土流失。

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扬尘主要来自: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尾气中的气溶胶、行驶过程中的轮胎尘、车体或货物附着尘等;土石方的挖掘、水泥和砂、灰等原料装卸、堆放时随风飘扬的尘土;施工中汽车行驶中产生的路面扬尘,尤其在未铺装路面上行驶,其扬尘量比在铺装路面行驶大500倍,这是工程施工的主要尘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7-3 大气防护距离计算结果 排放源 排放源尺寸 项目 污染物名称 非甲烷总烃 1.07 2 无超标点 0
注塑、移印 车间
排放量(g/h) 一次浓度限值(mg/m3) L24×W16×H4.5 (m) 计算结果 防护距离(距面源中心) (m)
移印车间废气由同一个排气筒排出,故非甲烷总烃排放量叠加一起计算,预测参数 确定见下表。
表 7-1 废气排放预测参数 预测参数 排气筒 排气筒出 烟气温度 高度(m) 口内径(m) (℃) 15 0.6 70
点源
污染物 有组 织 无组 织
排放速 率(kg/h) 6.93× 10-3 1.07× 10-3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注塑 大 气 污 染 物 污染物 名称 注塑废气 油墨挥发废 气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 0.016t/a、6.67g/h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有组织: 0.0144t/a、 6.0g/h、 3 1mg/m 无组织: 0.0016t/a、 0.67g/h 0.28kg/a、 0.93g/h、 有组织: 3 0.155mg/m 无组织:0.12kg/a、0.4g/h 有 组 织 : 0.0581g/a 、 1.94×10-4g/h 、 1.94×10-4mg/m3 无 组 织 : 0.0249g/a 、 8.3×10-5g/h 360m3/a 50mg/L,0.018t/a 5mg/L,0.0018t/a 0 (收集后经厂区内粉碎机 粉碎后出售给其他单位综 合利用) 0 (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 分统一清运)
7.1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本项目使用已建成厂房进行生产并已投产,因此对施工期环境影响不作分析。
7.2 营运期影响分析:
7.2.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注塑废气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注塑工序会产生注塑废气(以非甲烷总烃计) ,其中有 组织排放量为 0.0144t/a、排放速率为 6.0g/h、排放浓度为 1.0mg/m3,无组织排放量 为 0.0016t/a,排放速率为 0.67g/h。本项目注塑工序形成独立封闭车间,进行整体抽 风,废气经不低于 15m 排气筒高空排放,排放速率及浓度达《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 排放标准》(GB31572-2015)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污染 源大气排放限值”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2)油墨挥发废气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油墨挥发废气主要在移印车间产生(以非甲烷总烃计) , 其中有组织排放量为 0.28kg/a、排放速率为 0.93g/h、排放浓度为 0.155mg/m3,无组 织排放量为 0.12kg/a,排放速率为 0.4g/h。本项目建议企业在移印车间安装抽风集 气装置,收集后的废气经不低于 15m 排气筒高空排放,排放速率及浓度达《大气污 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二级标准,对 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3)焊接废气 根据工程分析, 本项焊接废气有组织放量为 0.058g/a、 排放速率为 1.94×10-4g//h、 排放浓度为 1.94×10-4mg/m3,无组织排放量为 0.0249g/a,排放速率为 8.3×10-5g/h, 目前企业在电烙铁工作台上方安装集风管, 收集后的废气经不低于 15m 排气筒高空 排放,排放速率及浓度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新污染源大 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二级标准,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4)最大落地点浓度计算 根据本项目废气排放特点,影响预测因子为非甲烷总烃,本项目以最大小时排 放浓度预测注塑车间及移印作业区的非甲烷总烃的落地点浓度,因注塑车间废气与
排气量 (m3/h) 6000
环境质量标 准(mg/m3) 2.0 2.0
注塑、 非甲 移印 烷总 车间 烃
L24×W16×H4.5(m)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08)推荐的估算模式计算 下风向各点预测浓度,估算模式预测各污染源地面浓度结果见 7-2。
表 7-2 主要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计算结果一览表 名称 非甲烷总烃 排放车间 注塑、移印车 间 有组织 无组织 最大落地距离 m 174 101 最大浓度 mg/m3 0.0008393 0.001497 占标率 (%) 0.04 0.07移印0.4k来自/a、1.3g/h焊接
焊接废气
0.083g/a、 2.77×10-4g/h 360m3/a 350mg/L,0.126t/a 35mg/L,0.0126t/a 2.6t/a 4.5t/a
水 污 染 物 固 体 废 物 噪声
废水量 生活 污水 CODCr 氨氮 修边、检 验等 生活设施 废塑料边角 料及次品 生活垃圾
根据上述预测,在正常工况下,点源废气污染源为注塑、移印车间的非甲烷总 烃在下风向 174m 处时的占标率,为 0.04%<10%。说明在正常工况下,经过处理后 敏感点环境空气质量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项目注塑废气对周边大气环境及各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 面源废气污染源的为注塑、移印车间的非甲烷总烃在下风向 101m 处时的占标 率,为 0.07%<10%,说明经过处理后敏感点环境空气质量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车间面源排放的废气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企业必须做好防范措施,确保废气治理措施正常运行,杜绝废气非正常排放。 (5)大气防护距离计算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中的推荐模式计算 拟建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见下表。
生产设备 65~80dB(A)
主要生态影响: 本项目使用已建厂房进行生产并已投产,项目所在地未发现国家珍稀动植物种, 无大面积的自然植被群落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大,只要 落实相应的环保治理措施,加强管理,则本项目不会对企业周边的植被等生态环境 产生明显的影响。
七、环境影响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