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8土壤监测常规测定指标的分析方法和适用范围
土壤检测方法及标准

土壤检测方法及标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监测重金属类、农药类及pH共11个项目。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将土壤监测项目分为三类:规定必测项目,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择项目。
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包括铁、锰、总钾、有机质、总氮、有效磷、总磷、水分、总砷、有效硼、氟化物、氯化物、矿物油及全盐量等。
土壤监测方法包括土壤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测定方法两部分。
1、土壤样品的预处理用土壤取样器采来的土壤样品,应及时用土壤烘干箱(土壤干燥箱)进行风干,以免发霉而引起性质的改变。
其方法是将土壤样品碾压成碎块平铺在土壤干燥箱样品室内,摊成薄层放于室内风干,经常加以翻动,加速干燥。
切忌阳光直接曝晒,风干后的土样再用土壤研磨机进行研磨过筛处理。
2、分析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电化学法及化学分析法等。
土壤检测标准NY/T1121.2-2006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1121.3-2006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NY/T1121.4-2006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NY/T1121.5-2006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NY/T1121.6-200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1121.7-2014土壤检测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NY/T1121.8-2006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测NY/T1121.9-2012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NY/T1121.10-2006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的测定NY/T1121.11-2006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的测定NY/T1121.12-2006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的测定NY/T1121.13-2006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NY/T1121.14-2006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NY/T1121.15-2006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的测定NY/T1121.16-2006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NY/T1121.17-2006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NY/T1121.18-2006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NY/T1121.19-2008土壤检测第19部分: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NY/T1121.1-2006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1121.20-2008土壤检测第20部分: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NY/T1121.21-2008土壤检测第21部分:土壤最大吸湿量的测定NY/T1121.22-2010土壤检测第22部分: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环刀法NY/T1121.23-2010土壤检测第23部分:土粒密度的测定NY/T1121.24-2012土壤检测第24部分:土壤全氮的测定自动定氮仪法NY/T1121.25-2012土壤检测第25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连续流动分析仪法。
土壤监测技术规范

通过土壤监测技术规范的应用,可以监测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情况,评估土壤污染治理效果,为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提供支持。
在环境评价和治理中,土壤监测技术规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土壤监测技术规范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土壤的监测,可以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水分状况和土壤质量状况,为科学施肥、灌溉和土壤改良提供依据。
汇报人:韵
韵,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01
02
03
04
05
土壤监测的目的: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指导农业生产:了解土壤养分、酸碱度等情况,为合理施肥、改善土壤提供科学依据。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监测土壤质量,确保农产品无污染,保障人民健康,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壤监测,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监测点位的布设:根据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污染程度等因素确定监测点位,确保覆盖全面。
监测频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频率,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测。
土壤监测技术规范的发展趋势是朝着智能化、自动化、高精度化方向发展,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土壤监测技术规范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远程监控、实时数据传输和分析。
汇报人:韵
监测时应遵循相关技术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测后应及时分析数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土壤改良或治理。
监测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未来土壤监测技术规范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土壤常规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土壤常规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土壤常规检测是指通过对土壤中的各项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污染程度和适宜作物的选择等信息。
土壤常规检测项目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酸碱度、盐分含量等方面,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项目及其分析方法。
1.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指土壤颗粒的组成及其粒径分布。
常见的土壤质地包括砂壤土、壤土和粉土。
常规检测土壤质地的方法是根据颗粒的大小进行筛选、称重、计算百分含量,并根据质地三角图进行分类。
2.有机质含量:有机质是指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包括植物残体、动物尸体和微生物等。
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规检测有机质含量的方法是用碱钾溶液提取土壤中的有机质,通过酸碱反应测定碱解氮的含量,并乘以一个系数得到有机质的含量。
3.养分含量:养分(主要是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必需元素,它们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规检测养分含量的方法包括酸水解法、碱解法和热浸提法等。
其中,酸水解法是将土壤样品与浓硫酸和过氧化钾混合,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水解,然后用合适的试剂进行分析。
4.酸碱度:酸碱度是指土壤的pH值,它可以反映土壤的酸碱性。
常规检测酸碱度的方法是将土壤样品与盐酸和硫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然后用pH电极测定溶液的pH值。
5.盐分含量:盐分含量是指土壤中溶解在水中的盐类含量,它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土壤的理化性质起着重要影响。
常规检测盐分含量的方法包括电导率法和煮沸浸提法。
其中,电导率法是通过测定土壤溶液的电导率来间接估算盐分含量。
除了上述常见的土壤常规检测项目,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项目,如重金属含量、有机污染物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饱和水分含量等。
对于这些项目的检测,通常需要使用更为专门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
综上所述,土壤常规检测项目涵盖了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酸碱度和盐分含量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状况,为农作物的种植和土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指标的测定方法

土壤指标的测定方法土壤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都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了解土壤的性质和质量,我们需要进行土壤指标的测定。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壤指标测定方法。
一、土壤质地测定方法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砂、粉、壤等颗粒的比例和大小。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手感法、颗粒分离法和悬浮液法。
手感法是最简单直观的方法,通过揉捏土壤,感受颗粒粗细和黏性来判断土壤质地。
但这种方法主观性较强,结果不够准确。
颗粒分离法是将土壤颗粒按照大小分成不同的组分,再通过称重计算得到比例。
这种方法需要借助专用设备,操作相对繁琐。
悬浮液法则是将土壤悬浮在特定浓度的液体中,通过颗粒的沉降速度来判断土壤质地。
这种方法需要一些简单的实验装置,操作相对简便,并且结果准确可靠。
二、土壤酸碱度测定方法土壤酸碱度是指土壤溶液中氢离子(H+)的浓度,通常用pH值来表示。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数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玻璃电极法和酸碱试剂法。
玻璃电极法是使用一根玻璃电极,通过与土壤溶液接触,并用测量仪器进行测定。
操作相对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酸碱试剂法则是用一些酸碱指示剂或试纸,将其浸泡在土壤溶液中,根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酸碱度。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准确度相对较低。
三、土壤养分含量测定方法土壤养分含量是指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的含量,对农作物生长和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土壤样品分析法和传统化学分析法。
土壤样品分析法是将土壤样品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需要一些设备和专业知识,但结果准确度高。
传统化学分析法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一系列的化学试验,通过颜色变化或溶液浓度的测量来确定土壤养分含量。
这种方法繁琐耗时,但准确度高。
四、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是评估土壤污染程度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器,测定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土壤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

土壤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
土壤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野外观测法:通过对土壤外观的观察和感官判断,如颜色、质地、湿度、坚实度等,分析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情况。
2. 化学分析法:通过分析土壤中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机物质含量、无机盐含量、重金属含量、酸碱度、微量元素含量等,评估土壤的肥力、污染程度和适宜种植的植物类型。
3. 物理学分析法:通过对土壤的物理性质进行测定,如颗粒组成、容重、空隙度、土壤水分的保持力等,评估土壤的透水性、保水性和通气性等性能。
4. 生物学分析法:通过观察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土壤中的动物和植物根系情况,评估土壤的活性和生物多样性。
土壤的检测标准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目的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土壤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农田土壤肥力标准:衡量土壤中养分含量的指标,包括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的含量。
2. 土壤污染标准:评估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含量,以及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3. 土壤类别标准: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质地、含盐量等特征,
将土壤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砂壤土、黏土、沙土等。
4. 水保植被标准:评估土壤保水性和水分渗透性,以及适宜种植的植被类型。
5. 建筑工程土壤标准:评估土壤的承载力、稳定性和抗冻性等特性,以保证土壤在建筑工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根据具体需求,还可以结合不同的标准和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土壤指标测定方法

2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2.1采样方法在选择好挖掘土壤剖面的位置,先挖一个1.0m×1.5m的长方形土坑,然后用环刀(100cm350.46mm×50mm)取土法分10cm、20cm、30cm-40cm三层取土。
2.2 土壤样品制备:森林土壤的制备:风干、研磨、过筛、混合分样、储存。
1)风干:从实验林地采回的土壤样品,应及时进行风干,以免发霉而引起性质的改变,其方法是将土壤样品弄成碎块平铺在干净的纸上,摊成薄层放于室内阴凉通风处风干,经常加以翻动,加速其干燥,切忌阳光直接暴晒,风干后的土样再进行研磨过筛、混合分样处理。
2)研磨过筛:土壤微生物、含水量等测定项目必须用湿土立即进行测定,用湿土测定的最大优点是反映了土壤在自然状态时的有关理化性状,具有照相般的真实性。
在进行土壤物理分析时,样品处理的方法是取风干土样100-200g,挑去没有分解的有机物及石块,用研钵研磨,通过2mm孔隙筛的土样作为物理分析用。
在进行土壤化学分析时,样品制备的方法是取风干土样品一份,仔细挑去石块,根茎及各种新生体和侵入体。
研磨,使全部通过2mm筛,这种土样可供土壤表面物质测定项目。
3)混合分样:研磨过筛后将样品混匀。
如果采来的土壤样品数量太多,则要进行混合、分样。
样品的混合可以用来回转动的方法进行,并用土壤分样器或四分法将混合的土壤进行分样,将多余的土壤弃去,一般有1kg的土壤样品即够化学、物理分析之用。
4)贮存:过筛后的土样经充分混匀,然后装入玻璃塞广口瓶或塑料袋中,内外各具标签一张,写明编号、采样地点、土壤名称、深度、筛孔、采样日期和采样者等项目。
2.3物理性质2.3.1测定指标:土壤水分、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及非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
2.3.2实验仪器及试剂:环刀 铝盒 自封袋50个 标签纸 记号笔 削土小刀 小铁铲 托盘天平 烘箱 凡士林2.3.3 实验步骤:准备工作:用凡士林在环刀内壁薄薄的涂抹一层,同时准备一定数量的铝盒,将铝盒逐个编号并称量记录铝盒的重量(准确到0.1g ),记为G0。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

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 点数要在 5~20 个。 3.9 监测类型 monitoring type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起草。 本规范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
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本规范染事故
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入,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 的文本为准。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 166 -200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oi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2004-12-09 发布
等类型的监测。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
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6266 土壤中氧化稀土总量的测定 对马尿酸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 GB7859 森林土壤 pH 测定 GB8170 数值修约规则 GB1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 GB13198 六种特定多环芳烃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1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14550 土壤质量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17134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17135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17136 土壤质量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37 土壤质量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38 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40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KI-MIBK 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41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JJF105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 NY/T395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GHZB XX 土壤环境质量调查采样方法导则(报批稿) GHZB XX 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制样方法(报批稿)
土壤国家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GB 15618-1995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2 术语2.1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2.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指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cmol)(按一价离子计)数表示。
3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
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3.2 标准分级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3.3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4 标准值本标准规定的三级标准值,见表1。
表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mg/kg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土壤pH值项目自然背景<6.5 6.5~7.5 >7.5 >6.5 镉≤0.20 0.30 0.60 1.0汞≤0.15 0.30 0.50 1.0 1.5 砷水田≤15 30 25 20 30 旱地≤15 40 30 25 40 铜农田等35 50 100 100 400 果园≤—150 200 200 400 铅≤35 250 300 350 500 铬水田≤90 250 300 350 400 旱地≤90 150 200 250 300 锌≤100 200 250 300 500 镍≤40 40 50 60 200 六六六≤0.05 0.50 1.0滴滴娣≤0.05 0.50 1.0注:①重金属(铬主要是三价)和砷均按元素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的土壤,若≤5cmol(+)/kg,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土壤监测常规测定指标的分析方法和适用范围分析项目名称分析项目代码分析方法代码分析方法名称是否推荐分析方法引用标准参考文献适用范围阳离子交换量CECCEC-01乙酸铵交换,蒸馏-容量法是LY/T 1243-1999NY/T 295-1995《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CEC-02氯化铵-乙酸铵交换,蒸馏-容量法是LY/T 1243-1999《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CEC-03乙酸铵-EDTA快速交换,蒸馏-容量法《陆地生态系统土壤观测规范》《土壤理化分析》CEC-04乙酸钠-氯化钠交换,火焰光度法《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CEC-05加和法《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交换性酸总量Ex_Acid Ex_Acid-01氯化钾交换,中和滴定法是LY/T 1240-1999《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交换性铝Ex_Al Ex_Al-01氯化钾交换,中和滴定-差减法是LY/T 1240-1999《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交换性氢Ex_H Ex_H-01氯化钾交换,中和滴定法是LY/T 1240-1999《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交换性盐基总量Ex_SaltEx_Salt-01乙酸铵交换,中和滴定法是LY/T 1244-1999《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Ex_Salt-02乙酸铵交换,加和法是《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Ex_Salt-03氯化铵-乙醇交换,加和法是NY/T 1615-2008(续)表1 土壤监测常规测定指标的分析方法和适用范围分析项目名称分析项目代码分析方法代码分析方法名称是否推荐分析方法引用标准参考文献适用范围交换性Ex_Ca Ex_Ca-01乙酸铵交换,EDTA络合滴定法是LY/T 1245-1999《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1钙Ex_Ca-02乙酸铵交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LY/T 1245-1999NY/TNY/T 295-1995《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Ex_Ca-03乙酸铵交换,ICP-AES是Ex_Ca-04氯化铵-乙醇交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NY/T 1615-2008交换性镁Ex_MgEx_Mg-01乙酸铵交换,EDTA络合滴定法是LY/T 1245-1999《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Ex_Mg-02乙酸铵交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LY/T 1245-1999NY/TNY/T 295-1995《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Ex_Mg-03乙酸铵交换,ICP-AES是Ex_Mg-04氯化铵-乙醇交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NY/T 1615-2008交换性钾Ex_KEx_K-01乙酸铵交换,火焰光度法是LY/T 1246-1999NY/T 295-1995《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Ex_K-02乙酸铵交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Ex_K-03乙酸铵交换,ICP-AES是Ex_K-04氯化铵-乙醇交换,火焰光度法是NY/T 1615-2008注:ICP-AES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下同。
2(续)表1 土壤监测常规测定指标的分析方法和适用范围分析项目名称分析项目代码分析方法代码分析方法名称是否推荐分析方法引用标准参考文献适用范围交换性钠Ex_NaEx_Na-01乙酸铵交换,火焰光度法是LY/T 1246-1999NY/T 295-1995《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Ex_Na-02乙酸铵交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Ex_Na-03乙酸铵交换,ICP-AES是Ex_Na-04氯化铵-乙醇交换,火焰光度法是NY/T 1615-2008Ex_Na-05乙酸铵-氢氧化铵交换,火焰光度法是LY/T 1248-1999pH pH pH-01水土比=:1,电位法是LY/T 1239-1999NY/T 1377-2007NY/T《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有机质OM OM-01硫酸-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容量法是LY/T 1237-1999GB/T 9834-1988NY/T《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OM-02碳氮分析仪是OM-03元素分析仪是OM-04硫酸-重铬酸钾氧化-稀释热,容量法《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碱解氮av_N av_N-01碱解扩散法是LY/T 1229-19993(续)表1 土壤监测常规测定指标的分析方法和适用范围分析项目名称分析项目代码分析方法代码分析方法名称是否推荐分析方法引用标准参考文献适用范围铵态氮NH4-N NH4-N-01氯化钾浸提,靛酚蓝比色法是《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NH4-N-02氯化钾浸提,蒸馏法是《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NH4-N-03氯化钾浸提,流动分析仪是《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监测规范》《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NH4-N-04氯化钾浸提,流动注射仪是硝态氮NO3-N NO3-N-01硫酸钙浸提,酚二磺酸比色法是LY/T 1230-1999(原GB/T7850-1987)NO3-N-02氯化钾浸提,镀铜镉还原-重氮化偶合比色法是《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陆地生态系统土壤观测规范》《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NO3-N-03氯化钾浸提,还原蒸馏法是NO3-N-04氯化钾浸提,流动分析仪是《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监测规范》《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NO3-N-05氯化钾浸提,流动注射仪是NO3-N-06氯化钾浸提,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陆地生态系统土壤观测规范》4(续)表1 土壤监测常规测定指标的分析方法和适用范围分析项目名称分析项目代码分析方法代码分析方法名称是否推荐分析方法引用标准参考文献适用范围全氮Total_N Total_N-01半微量开氏法是LY/T 1228-1999GB/T 7173-1987《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Total_N-02开氏定氮仪是《陆地生态系统土壤观测规范》Total_N-03碳氮分析仪是Total_N-04元素分析仪是有效磷av_P av_P-01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是LY/T 1233-1999GB/T 12297-1990《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av_P-02盐酸-氟化铵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是LY/T 1233-1999NY/T《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av_P-03盐酸-硫酸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是LY/T 1233-1999《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全磷Total_P Total_P-01氢氧化钠熔融,钼锑抗比色法是LY/T 1232-1999GB/T 9837-1988《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Total_P-02硫酸-高氯酸消煮,钼锑抗比色法是LY/T 1232-1999《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Total_P-03氢氟酸-高氯酸消煮,钼锑抗比色法是《陆地生态系统土壤观测规范》Total_P-04碳酸钠熔融,钼锑抗比色法是LY/T 1253-1999《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5(续)表1 土壤监测常规测定指标的分析方法和适用范围分析项目名称分析项目代码分析方法代码分析方法名称是否推荐分析方法引用标准参考文献适用范围速效钾av_K av_K_01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是LY/T 1236-1999NY/T 889-2004 av_K_02乙酸铵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av_K_03乙酸铵浸提,ICP-AES是av_K_04硝酸钠浸提,四苯硼钠比浊法GB/T 7856-1987缓效钾sav_K sav_K-01硝酸浸提,火焰光度法是LY/T 1235-1999NY/T 889-2004《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sav_K-02硝酸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sav_K-03硝酸浸提,ICP-AES是全钾Total_K Total_K-01氢氧化钠熔融,火焰光度法是LY/T 1234-1999GB/T 9836-1988《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Total_K-02氢氟酸-高氯酸消煮,火焰光度法是LY/T 1234-1999LY/T 1254-1999Total_K-03氢氧化钠熔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GB/T 9836-1988Total_K-04氢氟酸-高氯酸消煮,ICP-AES是《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法》Total_K-05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煮,火焰光度法是GB/T 9836-1988Total_K-06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GB/T 9836-1988Total_K-07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煮,ICP-AES是《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Total_K-08偏硼酸锂熔融,ICP-AES是6(续)表1 土壤监测常规测定指标的分析方法和适用范围分析项目名称分析项目代码分析方法代码分析方法名称是否推荐分析方法引用标准参考文献适用范围机械组成Paticle_size_analysisPaticle_size_analysis-01吸管法是LY/T 1225-1999《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Paticle_size_analysis-02密度计法是LY/T 1225-1999NY/T《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Paticle_size_analysis-03激光粒度分析仪是《陆地生态系统土壤观测规范》容重Bulk_density Bulk_density-01环刀法是NY/T《土壤理化性质与剖面描述》《陆地生态系统土壤观测规范》《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Bulk_density-02挖坑法是《土壤理化性质与剖面描述》《陆地生态系统土壤观测规范》全盐量Total_Salt_contentTotal_Salt_content-01质量法是LY/T 1251-1999NY/T《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Total_Salt_content-02电导法(水:土=5:1)是LY/T 1251-1999Total_Salt_content-03加和法是LY/T 1251-1999《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Total_Salt_content-04离子色谱法是《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7(续)表1 土壤监测常规测定指标的分析方法和适用范围分析项目名称分析项目代码分析方法代码分析方法名称是否推荐分析方法引用标准参考文献适用范围电导率conductivity conductivity-01水土比=5:1,电位法是LY/T 1251-1999《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钙离子Salt_Ca_cation Salt_Ca_cation-01EDTA络合滴定法是LY/T 1251-1999《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Salt_Ca_cation-0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镁离子Salt_Mg_cation Salt_Mg_cation-01EDTA络合滴定法是LY/T 1251-1999《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Salt_Mg_cation-0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LY/T 1251-1999《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钾离子Salt_K_cation Salt_K_cation-01火焰光度法是LY/T 1251-1999《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Salt_K_cation-0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钠离子Salt_Na_cation Salt_Na_cation-01火焰光度法是LY/T 1251-1999《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Salt_Na_cation-0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89(续)表1 土壤监测常规测定指标的分析方法和适用范围分析项 目名称分析项目代码 分析方法代码分析方法名称是否 推荐分析方法引用标准 参考文献适用范围氯根Salt_Cl_anionSalt_Cl_anion-01硝酸银滴定法是LY/T 1251-1999NY/TNY/T 1378-2007《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Salt_Cl_anion-02 硝酸汞滴定法 是《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陆地生态系统土壤观测规范》Salt_Cl_anion-03 电位滴定法是 NY/T 1378-2007碳酸根 Salt_CO3_anionSalt_CO3_anion-01双指示剂-中和滴定法是LY/T 1251-1999《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 Salt_CO3_anion-02电位滴定法 是 《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陆地生态系统土壤观测规范》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硫酸根 Salt_SO4_anionSalt_SO4_anion-01EDTA 间接滴定法 是 LY/T 1251-1999(原GB/T 7871-1987),NY/T《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Salt_SO4_anion-02硫酸钡比浊法 是 LY/T 1251-1999(原GB/T7871-1987) 《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Salt_SO4_anion-03硝酸钡质量法是(续)表1 土壤监测常规测定指标的分析方法和适用范围分析项目名称分析项目代码分析方法代码分析方法名称是否推荐分析方法引用标准参考文献适用范围可溶性有机碳DOC DOC-01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TOC元素分析仪)是HJ 501-2009可溶性有机氮DONDON-01碱性过硫酸钾高温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溶液全氮,差减法是GB 11894-1989《水环境要素观测与分析》DON-02碱性过硫酸钾高温消解-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溶液全氮,差减法是HJ/T 199-2005DON-03碱性过硫酸钾紫外消解-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溶液全氮,差减法是DON-04元素分析仪测定土壤溶液全氮,差减法是溶解性有机氮SONSON-01氯化钾浸提-碱性过硫酸钾高温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浸提液全氮,差减法是GB 11894-1989《水环境要素观测与分析》SON-02氯化钾浸提-碱性过硫酸钾高温消解-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溶液全氮,差减法是HJ/T 199-2005SON-03氯化钾浸提-过硫酸钾紫外消解-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浸提液全氮,差减法是SON-04硫酸钾浸提-元素分析仪测定土壤浸提液全氮,差减法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