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doc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供您参考,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多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富有含义的句子,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概括与表达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联系其读书体会,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反复阅读的理由及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周游世界啊?(喜欢)那么,如果你有机会独立周游世界,但你只能带一件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东西呢?能说说你的理由吗?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不同的选择及理由,然后设置一个悬念:但是有一个人啊却做出了一个坚定的选择,你们想知道他的选择是什么,理由是什么吗?及时地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二、解释题意1、老师:来,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课题。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指着“侣”字问,认识吗?)“哪个小聪明能大声地告诉大家,”侣“字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说出用字典等工具书来理解生字词,接下来的生字就让学生自主通过工具书去理解其意义)2、那么谁又能帮老师说说你对课文标题是怎么理解的,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一本书为他的伴侣呢?(让多位学生起来回答,说说不同的见解)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录音范读(播放ppt的朗读链接)。
1)老师:跟着录音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的生字词,并注意检查自己的读音是否正确,读完后将自己认为容易读错或写错的生字词相互跟同桌说说,提请同桌应该注意什么。
2)老师:我们先来学习本课的几个新生字词(在ppt上展示本课的生字词)。
小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说课人:王娜娜
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说学生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 一组课文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在教材的P9-P11,其中P9-P10为课文内容, P10-11为思考、练习及阅读链接。本组课文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 和一个语文园地,本组课文是以“我爱读书”为专题的,通过本组课文的学 习能使学生感受到书能让生活变得轻松而舒适,让人生变得充实而智慧。 品读课文,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人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 行,在苍茫的大海上以书为侣,享受着阅读的乐趣。面对漫长而孤寂的旅程, 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带一本书上路。书如友,书似家,每读一遍都像故地重 游,会有新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反复地读一本喜爱的书,真像与一个朋友 同船而行。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高年级的教学要求是“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有内 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这篇课文,是引导 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原因和方法,感悟作者 对书的热爱,并受到启发;二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明观点的,他的说明方法 及表达方式,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三 是进一步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侣、娱、趟、诵”四个生字及理解它们组词的意思,会写“侣、娱、盒、豫、 趟、诵、零、编、某” 九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喜爱的语句,背诵第七自然段; (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将书作为伴侣的理由,以及反复读一本书的方法,并得 到启发; (4)感悟作者对阅读的热爱,领悟作者是怎样表明观点的,体会其说明方法及表达方式, 体会假设,设 问 ,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5)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习惯。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似乎很难作出选择。
如果你问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背诵的程度。
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
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1、教学前,可安排一次“以此为侣,其乐无穷”的活动:如果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辩论。
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本文是一篇说理性的散文,“形散神不散”正是本文的特点: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步骤:⑴初读全文,重点交流对主要内容的把握,作者走遍天下以书为侣的理由和方法。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要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要点
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尤安*艾肯(英国)
一、【主要内容】本文写了作者如果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的理由;并介绍了自己反复读书的方法。
三、【重点词句】
(1)重点词
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
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2)重点句
①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
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②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④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指读者因阅历、体验不同而感受不同。
作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
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课后习题】:仿写: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
1、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
2、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3、是智者,是良师,是诤友,也是伴侣。
4、营养面包,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一次秘密的旅行,也是精神上补钙。
五、课文理解:。
五年级上册语文《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及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及教学设计【导语】《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一遍散文,以作者的假设为线索,记叙了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以及自己独一本书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WTT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走遍天下书为侣》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似乎很难作出选择。
如果你问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
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
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课文解读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短小精致,语言浅显易懂,角度新颖,表达独特。
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和设问、反问,灵活鲜活的比喻,以推理的方式层层剥笋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3.走遍天下书为侣课件

是”表达了作者对书的喜爱。
新课学习
(4)齐读第七自然段。 思考: 作者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简答: 读书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 ,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书读百 遍,其义自现,每读一遍书,我们都
会收获与上一次不同的体验,寻找到
新的发现。
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新课学习
(5)你认为作者读书有一定顺序吗?继续读课文,划出有关词语。请你概 括出作者读书的方法。 简答: 有关词语:
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
生字学习
lǚ yú hé yù tà ng sòng líng biān mǒu
侣
娱盒豫趟诵零编
某
新课学习
划分层次,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引出观点“我”会选择带一本书环游世界。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层层剖析。
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段):深化主题,总结全文。
读书,就是自由的梦。读书,是精神上的补钙。
爱书吧,它是你飞翔的翅膀。
课文总结
“走遍天下书为侣”意思是: 一个人周游世界,书是最好的伴侣。不 管看上多少遍,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 西,得到新收获,给人以不尽的精神享受。
课堂练习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所知道的中外名人读书法?
简答: 马克思读书“三字秘诀”:博、记、读。
品析:
作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读书方式、方法
,收获也是独特的,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 到的见解,才能把书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一世 种上 方没 式有 读两 同个 一人 本会 书用 ︒同
新课学习
一 本 书 可 以 常 读 常 新 读 而 不 厌 ︒ (7)书到底有怎样的魅力, 使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作为 自己唯一的伙伴呢? 简答: 作者把书当作自己的朋友, 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 次面,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 是会发现新的东西,说明一本 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课文原文如果你独自驾舟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件东西供自己娱乐,你选择哪一样?一块大蛋糕,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书,一盒扑克牌,一只画箱,织毛衣的扦子和毛线,一个八音盒或一只口琴……很难作出选择。
至于我个人,我不要蛋糕,那东西一吃就没了。
我也不要扑克牌,风一吹那些牌就全飞了。
毛线弄不好会湿了。
口琴比八音盒好些,因为你可以用它吹自己的曲子,而八音盒只演奏固定的几个曲子。
我不带图画,因为我可以看大海上的景色。
也不带画箱,因为里面的纸总会用光的。
看来,最后我要在口琴和书之间做一选择。
我相信我会选择书。
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了,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
那没什么关系。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和父母兄妹就不愿再见到他们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你早已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那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可以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你会读书,而任何动物都不会,不管多么训练有素的动物也不会读书。
只有人会读书。
每逢读书时,你就走出自己的心灵,进入另外一个人的心灵中,倾听另一个人的心声。
在这个时候,你就开动了自己的脑筋,这是世界上顶有趣的事。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首先我会思考,想想故事中的人为何如此作为。
然后我可能会想,作家为什么要写那个故事。
以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这个故事,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会再读另一部分,试图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了的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最后,我会想象那个作者是什么样的,全凭他写书的方式去判断他……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一篇散文,以作者的假设为线索,记叙了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以及自己读一本书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WTT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课文原文如果你独自驾舟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件东西供自己娱乐,你选择哪一样?一块大蛋糕,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书,一盒扑克牌,一只画箱,织毛衣的扦子和毛线,一个八音盒或一只口琴……很难作出选择。
至于我个人,我不要蛋糕,那东西一吃就没了。
我也不要扑克牌,风一吹那些牌就全飞了。
毛线弄不好会湿了。
口琴比八音盒好些,因为你可以用它吹自己的曲子,而八音盒只演奏固定的几个曲子。
我不带图画,因为我可以看大海上的景色。
也不带画箱,因为里面的纸总会用光的。
看来,最后我要在口琴和书之间做一选择。
我相信我会选择书。
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了,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
那没什么关系。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和父母兄妹就不愿再见到他们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你早已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那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可以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你会读书,而任何动物都不会,不管多么训练有素的动物也不会读书。
只有人会读书。
每逢读书时,你就走出自己的心灵,进入另外一个人的心灵中,倾听另一个人的心声。
在这个时候,你就开动了自己的脑筋,这是世界上顶有趣的事。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首先我会思考,想想故事中的人为何如此作为。
然后我可能会想,作家为什么要写那个故事。
以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这个故事,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侣、娱、趟、诵”四个生字及理解它们组词的意思,会写“侣、娱、盒、豫、 趟、诵、零、编、某” 九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喜爱的语句,背诵第七自然段; (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将书作为伴侣的理由,以及反复读一本书的方法,并得 到启发; (4)感悟作者对阅读的热爱,领悟作者是怎样表明观点的,体会其说明方法及表达方式, 体会假设,设 问 ,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5)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习惯。
(2)作者是怎样从一本书中不断发现 新东西的?
1.讨论问题:作者为什么说:“你总 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 读过多少遍?”
2.分析本文“比喻”的修辞手法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 家。
分析作者用“假设”表达情感的手法 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 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yú) 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 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 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一)教法 1.信息收集法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应“初步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我会 让学生多渠道多途径搜集读书名言和读书方法,培养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以及从搜 集到的信息中提取有益于自身学习的知识的能力。 2.读书指导法 通过让学生读书,在读中学习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同时,我也会适时 地对学生读书加以指导,引导他们对自己在读书中的方法产生思考。 (二)学法 1.联系生活法 “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新课标点明了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中,必须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的整合。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的教学中, 必须要让学生联系实际,从自身经验出发,感受课文内容。我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 读书实际,谈论应该怎样读书,认识到只有将读书与思考相结,才会有所收益. 2.合作探究法 小学语文新课标尤其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因此,课中应 组织讨论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促使教育目标的顺 利达成。
3.走遍天下书为侣
说课人:王娜娜
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说学生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 一组课文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在教材的P9-P11,其中P9-P10为课文内容, P10-11为思考、练习及阅读链接。本组课文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 和一个语文园地,本组课文是以“我爱读书”为专题的,通过本组课文的学 习能使学生感受到书能让生活变得轻松而舒适,让人生变得充实而智慧。 品读课文,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人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 行,在苍茫的大海上以书为侣,享受着阅读的乐趣。面对漫长而孤寂的旅程, 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带一本书上路。书如友,书似家,每读一遍都像故地重 游,会有新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反复地读一本喜爱的书,真像与一个朋友 同船而行。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高年级的教学要求是“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有内 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这篇课文,是引导 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原因和方法,感悟作者 对书的热爱,并受到启发;二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明观点的,他的说明方法 及表达方式,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三 是进一步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4.分析本文“反问”的修辞手法 5.讨论问题:作者是怎样从一本书中不 断发现新东西的?
(1)读第七自然段,了解作者反复读 一本书的方法,并留意作者的表达方 法。 抓住“首先---然后---最后”的句式来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句子:“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 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一本书”的含 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式,从中 学到的东西也不同,所以它是属于你 自己的。 每个人对书中文字的理解不同,所 以过程也不同,收获只属于自己。有 些人从中寻找灵感,而有些人是灵感 找他。 (3)试着谈谈自己的读书方法或启示 。
设问 首先---然后----最后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 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3.交流有关书的名人名言,并仿写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启你心灵的一扇窗,激励你前进的 动力。 你难以改掉的习惯,你人生道路上一 盏明灯。
1.完成课后“小练笔” 2.写一篇作文关于陪伴你自己成长的一本书及 其理由。不少于500字。
3.自制一个关于读书名言的书签以自勉。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假设 比喻 图画 书 扑克牌 百音盒 口琴„„
如友 常见常新 如家 永不厌倦 如故地 想回就回
反问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 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了吧?
(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 (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 (二)细读课文,体会表达方式 (三)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四)扩展阅读,制定阅读计划
(五)作业设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作者选择 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 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1)作者为什么说:“你总能从一本 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读过多少遍?”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 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 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了吧?
朗读诗歌
神奇的书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 能像一册书, 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发表感想。 •制定并说出自己的阅读 计划。
没有一匹神奇的骏马, 能像一首诗, 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即令你一贫如洗, 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拦 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 可是它装载了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学生逐步培养“以书为友”的习惯; 难点: (1)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得到启发; (2)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的学生正处于刚刚跨入高段学习的时期,理解力、观察分析 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正快速发展,加强对学生理解力、观察分析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