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闻学《新闻写作》期末复习资料

2019新闻学《新闻写作》期末复习资料
2019新闻学《新闻写作》期末复习资料

新闻写作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注意得分点。

简述题:主要考察知识点,回忆、叙述。

简析题:除了知识点,也要结合新闻传播的实际,新闻写作的实际,结合自己的具体的例子。

综合实践题:根据一段文字资料或一段数据表格,写出不同的导语、不同的标题。

倒金字塔结构的写作:完整的消息稿。

不要忘记标题。

关注微博写作,点到为止。

知识点

1.新闻导语

1)定义: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一般由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任何文章的开头不同,它是结果提要或高潮。

2)任务:

开门见山,尽快报告新闻事实,使人“一眼便知。”

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

为全篇定音。

3)基本要求:

必须有实质性的内容

将最具新闻价值、最具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炼字炼句,力求简短

4)导语的类型:

直叙式:一目了然、叙述方式

描写式:绘声绘色

特写式:局部透视全貌

议论式:对事实进行议论,引发读者共鸣

对比式:矛盾反差的两方面或个体

悬念式:“卖个关子”

5)导语修辞技巧:P169

设问、拟人、借用、对比、直呼、排比、惊警

2.新闻背景

1)定义:是指新闻中与主题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

2)新闻背景的穿插:

要为表达主题服务。

恰到好处,简明扼要。

要有助于消息立体化。

背景材料的位置是灵活的。

3.新闻价值

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兴趣的素质。包括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真实性以及趣味性等几个基本属性。

4.时间要素最近点原理

最近点内容:导语中安排的何时要素通常都应是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点”。“最近”指导语所选择的那一个“时间点”应尽可能是距离报道时间的最近点。使用要求:跟踪新闻事件的发展、挖掘今天新闻的依据、披露消息来源。

5.新闻由头

指客观事实作为新闻传播的依据或契机,是一个事实之所以成为新闻的根据。新闻由头出现在“消息”的新闻体裁中,也是使旧闻成为新闻的桥梁。

6.解释性新闻

充分运用背景材料、说明事物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预测其发展趋势的分析性报道。是典型的分析性新闻,典型的深度报道。

写作要求:

(1)把原因作为高潮和重点,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反映出事情的来龙去脉(2)在报道事实的基础上,点明事物的意义、特征

(3)要有大背景意识,将新闻事件放到一定的历史之中去观察、分析其必然性。从而揭示它对明天的含义,以预测和展望吸引读者

(4)从比较对照中揭示本质。

7.述评新闻

1)定义:以夹叙夹议的方式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叙述新闻事实为主,同时围绕新闻事实做若干分析议论,评价新闻事件的性质或解释事件的内涵与发展趋向。

2)类型:

事件性述评,就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评论,更接近报道,也更要写好事实。

非事件性述评:例如就社会问题、工作问题、思想问题等进行的述评,评的成分更重。

8.消息的背景的类型,各自的作用都有哪些?

1)类型:人物背景、环境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

2)作用:①烘托和深化主题;②说明事件的起因,阐明时时发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③补充有关事实,弥补新闻事实的不足部分;④注释新闻事实,开拓视野,传播甚至是增强新闻的可读性;⑤巧妙的表达记者的观点。

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

2.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

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

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

5.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具有可读性。

6.用背景材料介绍新闻中的人物,满足读者的好奇心,阐释人物行为的合理性,累加同类事实,开阔读者视野。

9.用事实说话

通过客观的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或者说是记者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是“事实”与“观点”的结合。

Why:事实是新闻的本原,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最符合受众需要。

10.新闻写作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处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怎么运用、选用材料?)

(1)善于联想。通过把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与其他一件或几件事实关联起来陈述的方法,暗示与引导读者进行联想,从而得出结论。

(2)善于对比。通过背景材料进行对比与衬托,横向或纵向都可以,有助于发现问题,认识事物的本质。

(3)不同的背景材料表现不同的观点。选什么样的背景材料,反映出记者观察考虑问题的不同出发点与立场。

(4)综合立体地使用背景材料加大说话的深度和力度。

11.结构通讯的原则有哪些?

一:以事实为本原则

二:表现主题为本原则

三:简洁清晰原则

四:均衡对称原则

五:跌宕起伏原则

12.事件性消息和非事件性消息的题材上的差异及其具体处理的基本要求

事件性新闻是指以某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消息是报道事件的首选体裁。

基本要求:

事实要交代得一清二楚

勿做表面文章

见事见人,以人的命运为焦点报道事件;关照事件结果对人可能产生的影响。慎重报道恶性事件。

非事件性新闻是指与事件性新闻相区别的新闻报道,即对一段时间或若干空间近而发生的情况、经验或问题等概貌性或阶段性的反映,其时态往往是渐进性的。非事件性新闻包括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等。

基本要求:

对比、显现,要求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揭示其变化、问题性、新闻性。

量化、集中,将事象加以概括和集中。

以点带面,纵观全局。

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13.新闻角度的选取方法,结合事例说明这种方法及运用。

新闻角度:表现新闻事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从事实的某一侧面表现新闻主题的最佳角度。

方法:

1)以旧见新找角度

新闻报道中年年重复的老题材,例如农业报道中的春种秋收,交通报道中的春运冬运。所以新闻报道时可以联系旧闻,通过对比突出现在。

2)以小见大找角度

比如在报道某个大主题时,可以通过小人物或小的入手点进行报道。例如春节时,可以报道普通人一家的春节来体现年味和人民的日子变好了。

3)虚中觅实找角度

指对一些抽象性、概念性强的事实材料,尽量寻找其中所包含的实在而具体的内容。

4)逆向思维找角度

比如全国政协妇女讨论会上不谈妇女问题。

5)发散思维找角度

不仅注重报道事件本身,还要发掘它的意义、体现的问题。

6)统摄思维找角度

比如京深沪,谁做技术创新的领头羊一文,以上海为聚焦点,着重写了上海怎么办的问题。

7)全局高度找角度

比如以长江上游仍在砍树的报道,揭示全国,有全局意识,和全国性的警醒意义。

14.网络新闻写作的主要的形式,对其中的形式做一些个案的举例分析。

1)超文本结构的写作,超链接打破了传统信息文本的线性结构,超文本写作由主体和超链接两部分组成,用超链接,可以对一些重要概念进行扩展;

2)动态写作:传统的消息的写作是一次完成,而网络信息由于时效性的需要,可把写作过程变成一个动态过程,如“文字直播”的方式;

3)多媒体化表现:在同一报道中,将文字、声音与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结合在一起。

2019年全国I卷英语高考真题doc资料

2019年全国I卷英语 高考真题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英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classroom. B. In a hospital. C. In a museum. 2. What does Jack want to do?

A. Take fitness classes. B. Buy a pair of gym shoes. C. Change his work schedule.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What to drink. B. Where to meet. C. When to leave. 4.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olleagues. B. Classmates. C. Strangers. 5. Why is Emily mentioned in the conversation? A. She might want a ticket. B. She is looking for the man. C. She has an extra ticke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How long did James run his business? A. 10 years. B. 13 years. C. 15 years. 7.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James’ situation? A. Embarrassed. B. Concerned. C. Disappointed.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has Kate’s mother decided to do? A. Return to school. B. Change her job. C. Retire from work. 9. What did Kate’s mother study at college?

2019英语高考真题全国卷二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女口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7.5 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例: How much is the shirt? 答案是C o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 ) 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读一遍。 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A. £9.15. B. 9.18. C. 9.15.

ary. e woman feel now? B. In a bookstore. d. B. Excited. ill the man pay? he man tell Jane to do? B. $80. ne his appointment. B. Meet Mr. Douglas. David quit his job? ack to school. B. To start his own firm. 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22.5 分) 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回答第6、7题。 he man want the woman to do? C. In a classro om. C. Tired. C. $100. C. Return at 3 o ' clock C. To work for his friend. A、B、C三个选 5秒钟;听完 he cupboard. B. Clean the balcony.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nd and wife. C. Buy an umbrella. er and employee. ssistant and customer. ,回答第8至10题。 e woman go at the weekend? y centre. B. The forest park. C. The man s home.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2019年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年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1.在党政企事业单位中属于下级向上级报送的公文种类是:( C ) A.报告、通告 B.通报、请示 C.请示、报告 D.通知、报告 2. 白炽灯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D) A.燃烧 B.汽化 C.蒸发 D.升华 3.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战国时期,被称为战国七雄的七个国家分别是:(A) A.齐、楚、燕、韩、赵、魏、秦

B.楚、燕、韩、鲁、赵、齐、秦 C.燕、越、赵、魏、秦、齐、鲁 D.齐、秦、韩、楚、鲁、魏、燕 1. 以下关于主送机关正确的说法是:(C) A.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同类型机关统称,位置在标题下右侧顶格 B.上行文的主送机关一般是1个,请示、批复、函的主送机关只能是1个 C.普发性的下行公文,主送机关较多,但是不能使用泛称 D.公告、通告以及部分事项性通知必须写主送机关 2. 食品生产中质量等级最高的是:(A) A.有机食品 B.绿色食品 C.无公害食品 D.天然食品 3. 钓鱼岛自古就是________的固有领土。(B) A.日本 B.中国 C.韩国 D.菲律宾 1. 在下列几类公文中,一般不带“附件”的是:(C) A.印发类公文 B.转发类公文 C.普发类公文 D.呈报类公文 2. 光电子材料一般是复杂的________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和设备来制造。(C) A.无机纳米材料 B.电子材料 C.微结构材料 D.能源材料 3. 巴巴罗萨作战是二战时德国侵略________的代号。(D)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苏联 1. 综合办公部门或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对需要办理的公文提出建议性处理意见的参谋性活动,称为公文的:(A) A.拟办 B.承办 C.批办 D.催办 2. 以下关于转基因产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转基因产品是利用基因工程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 B.供食用的转基因产品及其加工品称“转基因食品”,亦称“遗传制造食品” C.因为转基因产品是新生物技术的产物,所以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 D.中国相关法律规定,转基因产品上都要醒目标出“转基因”,未经标识的相关产品及加工品将不得销售或进口 3. 商鞅变法发生在:(B) A.西周 B.战国时代 C.秦朝 D.汉朝 1. 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C.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述,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D.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词“啊”“呢”“吧”等,“吗”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2. 下列不属于纳米材料“荷叶表面”特性的是:(B)

2019年高考英语知识点单元总复习教案.doc

2019年高考英语知识点单元总复习教案XX届高考英语一轮单元总复习讲义精品荟萃外研版必修五module 2知识详解1.offer v.(主动)提出(愿意做某事),提议,给予,提供 n.出价,建议(回归课本p)this person has offered to do a job—and may not be paid for doing it.此人主动去做一份工作——而且可能不要报酬。【归纳总结】【例句探源】①(朗文p1355)they offered him a very good job but he turned it down.他们给他提供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但他拒绝了。 ②the teacher offered a computer to his daughter as a present for her wedding.这位老师给他的女儿一台电脑当做结婚礼物。③the student offered to give me a hand when i was looking for my key everywhere.当我四处寻找我的钥匙时,那位学生主动提出要帮我的忙。④the businessman offered $2,000 for my vase.那个商人出价2,000美元买我的花瓶。⑤thank you for your offer of help.感谢你提供帮助。【易混辨析】offer,provide,supply(1)offer“提供”,侧重主动给予,多指具体的事物。多用于:offer sb.sth.或offer sth. to sb.(2)provide“供应,供给”,表示为应付某种需要而提供某物,所提供的东西一般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帮助、经验、机会、答案、例子等抽象的东西。一般用于:provide sth.for sb.与provide sb. with sth.(3)supply“补给,供给,提供”,只用于具体事物,侧重补充所需要的东西,有时可以与provide互换。经常用于:supply sth.to sb.或supply sb.with sth.。①the factory supplied a uniform to each of

2019年高考英语第一轮复习资料(简析)

2019年高考英语第一轮复习资料(简析)

2019年高考英语第一轮复习资料(简析) 听力(20min) 要求:按照考试要求模拟训练,每天20分钟。 材料来源为试题、练习、听力资源等,可重复听录音,不懂的 地方对照听力材料重新听。 一、高考听力测试题的特点 1.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约需20分钟左右,共20个小题,计分30分。设问全部是特殊疑问句,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疑问类型,如:what , who, when, where, why, how, what time, how many,how much, how long, how old, how soon, how often 等,选项为“3选1”。 2.听力测试共分两节: 第一节是听五段简短对话,每段对话后仅有一个选择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主要考查考生对语音、数字(时间、日期、号码、价格等)、字母、句子结构及句意等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 第二节包括5段对话或独白,共15小题,每段材料播放两遍。主要考查考生对较长对话或短文的整体理解和把握能力,及对细节的归纳综合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等。 3.测试的话题和材料涉及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日常生活、文化教育、传说、时事、人物、科普等。对话一般围绕一个日常生活的话题展开。如:购物、买票、道别、感谢、打电话、约会、偏爱、祝愿和祝贺、提供帮助、请求、问路、看病、求救等。 二、高考听力测试的应试技巧 1.培养良好心态 1)消除紧张心理。听力测试时,要做到心情平静,心态放松,精力集中。如果感到测试前心情比较紧张,做几次深呼吸,可有效缓解紧张情绪。 2)克服急躁心理。注重听材料大意,而不是专注于听个别单词。有个别词没听懂,不要停下来去思索,注意后文录音。 2.学会预测话题 考生可以根据每个小题的问题及选项的提示来预测和推测录音材料的内容。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获得主动。 3.合理分配注意力 掌握下列技巧:1)学会听前抢读;2)学会边听边记;3)学会听关键词。 4.拓宽背景知识 听力材料必定涉及科普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广泛地阅读和收集各种信息,

2019年高考试题-英语(广东卷)解析版

2019年高考试题-英语(广东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英语解析 本试卷共12页,三大题,总分值135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本卷须知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讲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I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两节,总分值45分〕 第一节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题2分,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5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Number sense isnottheabilitytocount.Itistheabilitytorecognizea1innumber.Human beingsarebornwiththisability.2,experimentsshowthatmanyanimalsare,too.Forexample,manybirdshavegoodnumbersense.I fanesthasfoureggsandyouremoveone,thebirdwillnot3.However,ifyouremovetwo,thebird 4leaves.Thismeansthatthebirdknowsthe5betweentwoandthree. Anotherinterestingexperimentshowedabird's6numbersense.Amanwas tryingtotakeaphotoofacrow(乌鸦)thathadanestinatower,butthecrowalwaysleftwhenshesawhimcoming.Thebirddidnot7u ntilthemanleftthetower.Themanhadan8.Hetookanothermanwithhimtothetower.Onemanlef tandtheotherstayed,buttheydidnot9thebird.Thecrowstayedawayuntilthesecondmanleft ,too.Theexperimentwas10withthreemenandthenwithfourmen.Butthecrowdidnotreturntot henestuntilallthemenwere11.Itwasnotuntilfivemenwentintothetowerandonlyfourleftt hattheywere12abletofoolthecrow. Howgoodisahuman'snumbersense?It'snotverygood.Forexample,babiesaboutfourteen monthsoldalmostalwaysnoticeifsomethingistakenawayfroma13group.Butwhenthenumberg oesbeyondthreeorfour,thechildrenare14fooled.

【2019年整理】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1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 填入括号内。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对于该自由贸易区说法错误的是(B)。 A.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 B. 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C. 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D. 由中国和东盟12国共同组成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B)。 A.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B.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程序性的法律关系 C.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诉讼法律关系 D.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行政复议法律规范调整的结果 3.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一般应为()。 A. 1人至2人 B. 2人以上 C. 3人以上单数 D. 5人以上单数 4.“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含义是( )。 A. 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 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 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D.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5.王某为某机关宣传处干事,申请辞职时未获批准,王某不服,则其可以在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内向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 A. 15日 B. 20日 C. 30日 D. 60日 6.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C )。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 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 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7.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应当不低于人民币()。 A. 300万元 B. 3000万元 C. 500万元 D. 5000万元 8.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C. 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9.李某生前立遗嘱将一件古玩赠给马某,李某死后马某表示接受遗赠,在遗产分割前马某死亡,则()。 A. 该古玩由李某子女继承 B. 该古玩由马某子女继承 C. 将该古玩出售,价款由李某子女、马某子女共同继承 D. 如李某子女同意方可由马某子女继承 10. 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归根到底取决于( )。 A. 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 他们的意志是否坚强 C. 他们的愿望是否善良 D. 他们的行动是否果断 11.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 )。 A.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B.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C. 国有企业的改革 D. 调整生产力的布局 12.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是( )。

2019高考英语备考资料:英语必备3500单词

2019高考英语备考资料:英语必备3500单词 A 1.●abandon v. 放弃,遗弃,抛弃 abandon the baby/ child/ friend abandon the plan/ idea/ effort/ hope abandon oneself to 陷入,沉湎于 He abandoned himself to despair. 2. ◎ability n. 水平; 才能 the ability to walk 行走的水平 to the best of one’s ability 竭尽全力 He completed the job to the best of his ability. 3.●abnormal adj.不正常的,畸形的,反常的 They thought his behavior was abnormal. 反义词:normal 4. ◎aboard prep. adv.在船(飞机,火车)上,上船(飞机,轮船) all the people aboard 机上的人 5. about prep关于,ad 大约,到处 a) be about to do sth…(when) I was about to go out when it began to rain. b) look about/around/round c) How/What about…询问情况或 建议 6 . above prep 在…上面 above all 首先;尤其 7. abroad ad.到(在)国外 a) go /study /live abroad b) at home and abroad在国内外

【2019年整理】公共基础知识各类试题汇总来自中公教育网站-精选.pdf

经济常识习题演练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 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D.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 2.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有(): A.投资需求B.消费需求 C.储蓄需求D.出口需求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东南沿海、北京等经济 发达地区。据估计,其人数已达8000万之多。造成这样大规模的“民工潮”的最不可能的 原因是() A.农民到城市打工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 B.民工流出地区的地方政府鼓励农民外出打工 C.农民在家种田收入太低,又没有其他能多挣钱的就业机会 D.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大量能吃苦耐劳的劳动力 4.利率是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变动利率对经济影响的一般规律是()A.提高利率,储蓄减少B.降低利率,投资会减少 C.提高利率,会抑制通货膨胀D.降低利率,消费会减少 5.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模式。下列能表 述其基本特征的有() A.全球化B.市场化C.信息化D.专业化 6.下列国家中,尚未加入欧元区的是() A.西班牙B.比利时 C.卢森堡公国(大公国)D.英国 7.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A.强制性B.无偿性 C.排他性D.非排他性 8.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 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D.失业率波动不定 9.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 A.失业率上升B.失业率保持稳定不变 C.失业率下降D.失业率波动不定 10.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 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 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A.生产的发展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D.内需的扩大 11.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实行石油生产配额限制维护石油生产国利益 B.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C.蒙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12.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不包括()

2019届高考英语备考方案

2019届高三英语高考备考复习方案 **中学李** 为了迎接 2019 年高考并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学年高三(1),(2)文科班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且根据我校学生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备考时间安排; 高三英语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初高考衔接阶阶段、复习阶段(一,二轮复习)、冲刺阶段(第三轮) 一.初高考衔接阶阶段;2018年8月27日至 2018年11月1日完成初中(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重难点词汇及句型 二.第一轮 (2018.11—2019.3 月下旬 )重在复习词法和句法,夯实基础。 第二轮 (2019.3 月上旬— 2019.5月上旬 )重在语篇专题复习,穿插综合模拟。 三.第三轮(2019.5中旬— 2019.6)重在综合训练及冲刺,提高实战能力。 (备注:第一轮复习词法和句法同时让学生自主复习必修一至六的基础知识) 1. 语法复习目标: ①理解各项语法的基本概念及用法; ②能够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各项语法功能(语法填空,短文改错); ③将语法复习与得体写作相结合。 2.模块复习目标: ①能够将课标词汇音、形(含各种变形)、意烂熟于心、掌握其重要词义及用法,并能在语境中灵活运用; ②能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句型,并能正确、灵活运用; ③能够辨析易混词、短语、句型并且正确使用; ④充分利用每个单元的功能意向和话题,提高写作能力 3. 能力素养目标 文化意识、交际意识增强,阅读、写作能力逐渐提高,学科素养增强。 初高考衔接阶阶段; 8月27日至11月初完成初中三年教学内容的复习工作。由于我校学生英

语基础薄弱,优良率为零,过差率较高的现状,严重影响高考成绩,究其原因主要是基础太差所致。鉴于此,特耗时2个月复习和整理初中知识重难点及句型。 1.重点单词分类记忆法 2.重点课文背诵复习,主要记忆重点句型和各种时态(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过去时,现在完成时等) 3.五种简单句的构成(S+V;S+V+P;S+V+O;S+V+O+O;S+V+O+C)有利于学生扩大掌握基础知识 ,从而提高快速阅读 ,概括文章主旨大意 ,进行推理,理解深层含义和猜词能力 ,我们以此为训练基础,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单词及重要词组. 11月开始一轮复习,采用由词法到句法再到语篇形成体系,在复习词法,句法的同时,把二卷和其结合起来,如语法填空,短文改错和名词,冠词,动词的谓语和非谓语形式,并列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的引导词等结合加以练习,同时运用这些词法和句法来练习写作,要求学生运用各种从句,好的句式和短语在作文中以提高作文的亮点和分数。最后帮助学生归纳总,形成概念。同时,坚持练阅读和完型这些常规,加强基础和能力的训练,以基础语法和句型为依托,以题型为抓手,以得分为目的,攻克二卷。 复习阶段: 第一轮 (2018.11—2019.3月)重在复习词法和句法,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复习时间安排;

2019年河北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2019年河北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1.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是(),这里湖面宽广、山青水秀、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A、赤城水库 B、涿鹿水库 C、阳原水库 D、官厅水库 2.1911年12月,清朝驻滦州新军二十镇第七十九标官兵, 宣布反清起义。这次起义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这场起义是()。 A、武昌起义 B、滦州起义 C、百色起义 D、南昌起义 3.《浪淘沙·北戴河》是我国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创作的一首词,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是:()。 A、周恩来 B、朱德 C、毛泽东 D、刘少奇 4.保定直隶总督署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省级衙署。 A、明代 B、元代

C、清代 D、汉代 5.1933年5月,爱国将领冯玉祥、吉鸿昌等人在河北()成立了抗日同盟军, 又称察绥抗日同盟军。 A、张家口 B、秦皇岛 C、承德 D、邯郸 6.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廊坊大捷发生在()年。 A、1900 B、1901 C、1902 D、1903 7.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将“洗耻”、“妙浴”石刻于位于()县的温泉度假村路南的石崖上。这里的温泉有“关外第一泉”的美誉。 A、涿鹿 B、怀来 C、赤城 D、宣化 8.东汉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途经秦皇岛海边,登临碣石山,留下千古名篇()。 A、《望海》 B、《观海》 C、《观沧海》 D、《春日观海》 9.著名音乐家张寒晖,河北定州人,他作词作曲的()等抗战歌曲在当时传遍全国。A、《南泥湾》B、《松花江上》C、《我的祖国》D、《地道战》 10.承德的()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风格最独特的皇家园林,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A、避暑山庄 B、普陀山庄 C、呼啸山庄 D、天宝山庄 11.1990年,唐山市人民政府因其抗震救灾重建家园、解决百万人口居住的突出成绩,获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语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语教案 【学情分析】 3.25日,校模拟考反馈,论语题得分率偏低,7分的问答题,平均得分 2.6分,失分较大,且基础分的失分情况较为严重。 2011新高考样卷提示,论语题分值由4分提升至7分,分成甲、乙两小题的设置。其中,甲题偏重文本的理解、解读,而乙题偏重问题探究以及对经典文化的批判继承。 根据考纲变化,本阶段开始《论语》的强化复习,尽量做到甲题得分。 【教学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明晰文本大意,并完成相关篇目的背诵; 过程与方法:通过回顾课文和习题演练,解决相应的文言基础知识,学会适当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每一章节背后的思想支撑,并思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及其思 想在当今社会的批判继承。 【教学方法】 逐一讲授,课后看书巩固,练习强化 【课时安排】 复习计划总纲(1课时) 文言知识点落实及观点解读(13课时) 习题讲解(4课时) 共18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复习计划总纲及策略提要 呈现方式:ppt

一、考点解说 1.试题取材范围 10课自读课文: 《为政以德》、《克己复礼》、《知其不可而为之》、《仁者爱人》、《君子之风》、 《周而不比》、《诲人不倦》、《高山仰止》、《沂水春风》、《中庸之道》 2.课标《论语》解读的三个层次 《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 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 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复习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 (1)文字 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 读懂文章、积累知识 (2)文章 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 学习章法、培养能力 (3)文化 文化传统的评析和传承 传承文化、提升思想 ——其中,高考复习以落实“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文化传统的评析”这两个知识 点为主要目标。 3、《〈论语〉》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 《为政以德》:德政主张 《克己复礼》:以礼治国 《知其不可而为之》:出仕入世的奋斗观 《仁者爱人》:仁爱观 《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 《诲人不倦》:教育观的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高山仰止》:感人的师生关系; 《沂水春风》:礼乐文化(礼乐治国); 《中庸之道》:和而不同的哲理意味(坚守原则之下的变通)(这是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 的哲学基础)。 ——一般而言,可帮助学生厘清思想主线,即孔子崇古尚贤,主张恢复周礼,而“礼” 的核心思想为“仁”,“仁”的根本是“孝悌”。可以说,“礼——仁——孝悌”,这是孔子一切行为的思想支撑,凡是符合这三者的,都是孔子所提倡的,他所有的行为及主张都是以此为 出发点,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孔子的政治主张都不是突兀的,都是与这三者是相一致的。 二、复习策略 1、将十课内容烂熟于心,该背的必须背出,文句的理解与翻译也必须掌握个八九不离十,如 此才有可能进行个性化的点评; 2、加强背诵,辅以笔答,全力消灭错别字; 3、整理、掌握孔子的几大思想观点的核心,认真解读课后的“文本解读”和“知识链接”,在精要处进行圈画或摘录,直至弄通弄懂透弄熟,只有了然于胸,才有现场应用的可能。

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 听力试题听力材料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ovie? A. It’s amusing. B. It’s exciting. C. It’s disappointing. 2. How will Susan spend most of her time in France? A. Traveling around. B. Studying at a school. C. Looking after her aunt.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Going out. B. Ordering drinks. C. Preparing for a party. 4.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classroom. B. In a library. C. In a bookstore. 5.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A. Go on the internet. B. Make a phone call. C. Take a train trip.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the woman looking for? A. An information office. B. A police station. C. A shoe repair shop. 7. What is the Town Guide according to the man? A. A brochure. B. A newspaper. C. A map.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doe the man say about the restaurant? A. It’s the biggest one around. B. It offers many tasty dishes. C. It’s famous for its seafood. 9.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order? A. Fired fish. B. Roast chicken. C. Beef steak.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ere will Mr. White be at 11 o’clock? A. At the office. B. At the airport. C. At the restaurant. 11. What will Mr. White probably do at one in the afternoon? A. Receive a guest. B. Have a meeting. C. Read a report. 12. When will Miss Wilson see Mr. White? A. At lunch time. B. Late in the afternoon. C. The next morning.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y is Bill going to Germany? A. To work on a project. B. To study German. C. To start a new company. 14. What did the woman dislike about Germany? A. The weather. B. The food. C. The schools. 15. What does Bill hope to do about his family? A. Bring them to Germany. B. Leave them in England. C. Visit them in a few months.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教案

2019-2020 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 2.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三、教学课时: 3 课时 第 1、2 课时 一、考点阐释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大纲》保留内容。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 一是“常见实词” ,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50 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 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 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态,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然而,文言文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 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 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 问题的能力。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 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 重要。 二、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理”,从玉(左 偏旁写作王 ) ,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 璞而得宝焉”( 《韩非子》 ) 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 “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求”与毛皮有关;“言”与说话有关;“隹(zhuī)”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关;“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自”关鼻,“目”关眼。“攴( pū) ”与敲击有关;

2020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策略研究计划

2018高考英语全国卷3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及2019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建议2018年高考虽然结束了,但是备考尚未结束。 内容要点: 第一部分2017年修订的英语高考大纲关于阅读理解的解读 第二部分2018年全国卷三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第三部分2019年高考阅读理解备考策略 第一部分2017年修订的英语高考大纲阅读理解部分解读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外语的主要途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培养自己的国际意识,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语言技能的提高。高考阅读理解试题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基本阅读技能进行阅读理解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通过文字阅读建构阅读图式的能力。所以,阅读理解一直是高考英语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被赋予较多的内容和较高的分值。该部分要求考生读懂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主旨要义。有时从文章的第一段落,或第一句即可得出文章的主旨要义,主要考査考生略读文章、领会大意的能力,它对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理解文章细节内容很重要。 阅读试题会要求考生根据不同的要求,阅读文章以获得特定的信息或准确地寻求所需的细节。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或短语的含义 理解文章中单词或短语的含义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但英语单词的含义随不同的语境会不同。此外,阅读文章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生词,不查词典而通过上下文来推断生词含义是阅读测试中检测的一种能力。 (4)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有时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推测作者未提到的事实或某事发生的可能性等。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英语阅读:如果希望准确、深刻地理解一篇文章,必须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把握住全篇的文脉,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是向读者传递信息。但这些信息通常不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文章之中。因此,这类问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2017年考纲关于阅读理解的六变 1.由“接触外语”变为“学习和使用外语”。 2.由“文章的主旨要义则需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推断”变为“作者没有明示文章的主旨要义,需要读者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归纳和概括”。 3.由“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变为“根据所读内容做出判断和推理”。 4.增加“阅读文章需要具备一定的语篇知识”。 5.由“必须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把握全篇的文脉”变为“必须把握全篇的基本结构,理清上下文的衔接关系”。 6.考纲开始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持续是热点。 第二部分2018年全国卷三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2018高考英语(全国卷3)的阅读选材丰富多样,分别关注当代生活的不同领域,贴近学生生活,开拓学生思维。选材往往会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入手全面考察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们认识到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其背后更是有着深深的文化内涵。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3)阅读依然是传统的四篇单选阅读加一篇七选五任务型阅读,试题涵盖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全部阅读技能,包括主旨要义、事实细节、猜测词义、推理判断、理解作者意图观点态度、语篇逻辑关系等方面。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各难度层级试题数量比例合适,能够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 2018高考英语卷三阅读理解部分具体体裁与题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