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的安全护理
管道安全护理管理制度

管道安全护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管道安全护理管理,确保管道设施的运行安全稳定,保护环境和人身财产安全,避免事故发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管道设施的护理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管道巡检、维护、修复、安全监管等全过程。
所有与管道设施相关的工作人员均应遵守本管理制度的规定。
第三条护理管理工作要以安全为首要目标,加强风险控制,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管道设施的安全运行。
第四条管道护理管理工作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进行,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第五条管道护理管理工作应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管道安全管理经验,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管道安全护理管理水平。
第六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明确管理责任人和监督评估机制。
第二章管道巡检管理第七条管道巡检管理是管道安全护理管理的基础工作,要根据管道设施的特点和运行条件,制定巡检计划,确保对管道设施进行及时有效的巡视。
第八条工作人员要按照巡检计划,按时上岗开展巡检工作,全面检查管道设施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处理。
第九条巡检人员要严格遵守巡检规程,不得擅自修改巡检路线和频率,要按照规定流程填写巡检记录,做到真实准确。
第十条巡检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如发现管道设施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十一条管道巡检管理工作要与现场安全监管工作相结合,根据巡检情况及时调整巡检计划,并对巡检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三章管道维护管理第十二条管道维护管理是管道安全护理管理的重要环节,要根据管道设施的运行情况,制定维护计划,保持管道设施的良好运行状态。
第十三条管道维护工作要结合巡检情况,做好管道设施的清洁、疏通、修复等工作,确保管道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维护人员要严格遵守维护规程,不得擅自改动管道设施的结构和设备,要按照维护流程进行操作,确保安全。
管道的安全护理及意外拔管范本

管道的安全护理及意外拔管范本管道的安全护理:1. 定期检查管道的状况,了解是否有漏水、泄露、堵塞等问题。
2. 确保管道周围的环境整洁,避免杂物的堆积。
3. 定期清洗管道,以防止积存的污垢堵塞管道。
4. 对于易损坏的管道,应设置防护措施,如加装防护套管等。
5. 管道的连接处应严密,避免漏水现象的发生。
6. 管道的标识应清晰可见,以便于操作人员识别。
7. 维修或更换管道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等。
8. 在进行热水或蒸汽液体输送时,应注意控制温度,避免烫伤事故的发生。
9. 根据管道所输送物质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使用耐酸碱的管道材料等。
10. 在进行维修或更换管道时,应先切断相关设备的电源,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
意外拔管范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感谢您对我们公司的信任和支持!为了确保您贵公司的生产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我们建议您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查和维护。
然而,意外情况总是无法预测和避免的,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拔管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应急预案和操作规范:1. 预防措施:a. 确保管道连接牢固:检查管道连接部位,确保螺纹、焊缝等连接方式牢固可靠,防止松动和漏水现象的发生。
b. 管道支架的稳固:加强管道支架的设计和安装,确保管道固定牢靠,避免因受力不均而导致管道拔离。
c. 定期检查管道:定期检查管道的状况,包括管道表面是否有腐蚀、老化等情况,遇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复。
2. 意外拔管应急处理流程:a. 发现管道拔管事故后立即切断相关设备的电源,确保安全。
b. 封闭事故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防止其他人员靠近或受伤。
c. 根据情况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等。
d. 停止管道输送物质的供应或排放,防止进一步的事故发生。
e. 通知相关部门或人员,协助处理事故现场,如紧急救援人员、环境保护部门等。
f. 对拔出的管道进行安全处理和修复,确保管道恢复正常运行前不再发生类似意外。
护士护理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护士护理管道安全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医疗工作中护士护理管道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建立和完善护理管道安全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制度的背景和必要性、内容和实施过程等方面对护士护理管道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护理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的背景和必要性护士是医院中重要的临床工作人员,他们负责护理患者,包括输液、引流管、导尿管等管道的使用和管理。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护理管道在护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与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密切相关。
护理管道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受到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其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护理管道的种类和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而对于这些新型管道的使用和管理,护士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不断更新和提高。
因此,建立护士护理管道安全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护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二、护理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 护士护理管道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制度规定了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包括对护理管道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前的准备工作、使用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等。
2. 护理管道的管理包括对管道的选择和采购、存放和保管、定期检查和维护等。
3. 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规定了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要求,以及定期的考核评估。
4. 管道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和记录规定了对管道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方式,以及对使用情况的详细记录。
三、护理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1. 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医院要成立相关委员会或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护理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政策文件,明确责任和权限。
2. 开展相关培训医院应该对护士进行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包括护理管道的选择和使用、使用中的观察和记录、紧急情况的处理等。
3. 建立相关的记录和检查制度医院应该建立对护理管道使用过程的详细记录和定期的检查制度,确保护士护理管道的使用符合相关规定。
管道护理措施

管道护理措施
管道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仅关系到管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避免管道事故的发生。
为了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管道护理措施,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1. 定期清洗管道
管道中会积累大量的污垢和杂物,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清洗,会导致管道堵塞和腐蚀,进而影响管道的正常运行。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对管道进行清洗,清除其中的污垢和杂物。
2. 定期检查管道
管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损坏或者磨损,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会进一步加剧管道的损坏程度,甚至会导致管道事故的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管道的问题。
3. 定期更换管道
管道长期使用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老化、磨损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更换管道,以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
4. 定期维护管道
管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些维护和保养工作,以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
比如说,定期加注润滑油等。
这些维护和保养工作,能够有效地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减少管道事故的发生。
5. 严格管道使用规定
管道的正常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比如说管道的使用温度、压力等。
如果超过了规定的范围,会导致管道的损坏和事故的发生。
因此,需要制定严格的管道使用规定,并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
管道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定期进行清洗、检查、更换、维护和制定严格的使用规定。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避免管道事故的发生。
管道的安全护理及意外拔管

管道的安全护理及意外拔管管道的安全护理及意外拔管管道在各种工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常承担着输送燃料、化学品、水等物质的任务。
然而,管道若受到意外伤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甚至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因此,管道的安全护理显得举足轻重。
本文将从管道的安全护理着手,介绍一些降低管道事故风险的方法,以及对于意外拔管的应急措施。
管道的安全护理管道的安全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管道选材不同的管道用于输送不同的物质,所以管道的材料选择也应根据输送物质的性质来定。
如输送致癌物质的管道应该选用防腐耐腐蚀材料,并在运输前进行充分的试验和检查,保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2. 管道检修管道使用一段时间后,各种因素会导致管道的老化和损坏,这就需要对管道进行检修和维修。
检修和维修可以有效地发现和解决管道中的故障,避免由于管道损坏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3. 管道维护对于管道的维护应当加强,降低管道的失效率。
对于少量管道的损坏可以通过补漆、防腐等方式来修复。
同时管道设施作为一个耐用性比较强的设施,还要在设施周围设置围栏,防止外部因素的干扰,从而保证管道的安全性。
4. 管道标志管道的标志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人员更好地识别管道,防止意外。
一条管道如果没有被正确地标识,就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设备,在维修时出现意外。
所以,在管道安全护理中,管道标志的设置也十分重要。
意外拔管的应急措施意外拔管通常指管道脱离配套设备,造成相关物质外泄。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争取时间控制事故的扩大,避免事态恶化。
以下是应急措施:1. 正确判断当管道发生拔管事故时,首先要正确判断事故的原因和程度,并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
如果有必要,应紧急采取措施,如停止生产,撤离人员等。
2. 应急响应及处置在管道发生意外拔管的情况下,应急响应是至关重要的。
相应部门应迅速响应,及时切断供应管路,防止事故扩大。
同时,对泄漏的物质进行紧急处置。
尽快排除危险,避免对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更大危害。
管道的安全护理及意外拔管

管道的安全护理及意外拔管管道的安全护理对于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维护设施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正确的管道护理可减少管道磨损、避免泄漏和故障,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
此外,对于需要进行意外拔管的情况,合理的应急处理是保障人员安全的关键。
一、管道的安全护理1. 管道使用前的检验在管道投入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检验,确保管道无漏洞、破损、积水等问题。
特别是需要运输液体的管道,还应进行压力测试来验证其承压能力。
2. 定期清洁管道定期清洁管道可以有效防止垃圾、沉积物、坠积物等堵塞管道,同时也可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清洁方法可以根据管道材料和使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的清洗方法包括高压水洗、化学清洗等。
3. 预防腐蚀腐蚀是管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正确的预防腐蚀措施可以大幅度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常见的预防腐蚀措施包括外层防腐涂层、内部涂层、阴极保护等。
4. 定期维护和检修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可以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防止管道故障和泄漏的发生。
维护和检修内容包括检查管道支撑、管道连接、阀门和附件等的状态,及时更换老化部件等。
5. 避免过度负荷管道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过度负荷,以免引起疲劳破裂、变形等问题。
运输过程中要控制流速和流量,遵循操作规范,合理规划管道的使用范围和承载能力。
二、意外拔管的应急处理意外拔管是指管道因为外力作用而突然脱离连接,造成液体泄漏和其他安全风险。
遇到意外拔管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来控制和解决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急处理方法:1. 切断液体供应首先要切断液体供应,防止泄漏物继续流动。
可以通过关闭阀门、切断管道的供电、关闭泵站等方式来停止液体供应。
2. 立即报警在控制泄漏物流动后,应立即报警寻求帮助。
报警可以通知相关人员前来处理,同时也可以提醒其他人员注意安全。
3. 采取紧急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来减轻事故的影响。
例如,用堵头或堵板封堵泄漏的管道口,用防护罩或浸泡剂阻止泄漏物进一步蔓延等。
管道安全护理工作计划

管道安全护理工作计划一、引言管道是现代工业生产和民生供应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不可控因素的干扰,管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建立和实施管道安全护理工作计划对于预防事故和保障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一份全面且可行的管道安全护理工作计划供参考,旨在通过规范和加强护理措施,提高管道安全管理水平,确保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工作目标1. 完善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操作和维护。
2. 提升安全意识和技能,增强人员安全责任感。
3. 建立全面的管道安全数据监测和分析体系,及时发现和预警隐患。
4. 加强应急管理和响应能力,确保事故的迅速处置和减少损失。
三、工作内容1. 完善管道安全管理制度(1)制定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包括《管道安全管理办法》、《应急预案》等,明确责任和操作流程。
(2)建立并健全管道安全档案,记录管道的基本信息、运维历史、检修记录、事故案例等,便于事后追溯和分析。
(3)制定运维人员培训计划和应急演练计划,确保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应对能力。
2.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1)组织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包括安全理念、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内容,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并进行正确的使用和定期检查,确保人员的个人安全。
(3)引导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建立安全文化,树立安全思想。
3. 建立管道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1)建立管道安全巡检制度,对管道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隐患。
(2)安装安全监测设备,如漏气探测器、温度传感器、液位测量等,实时监测管道的运行状态,确保安全稳定。
(3)建立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针对巡检和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避免事故发生。
4. 加强应急管理和响应能力(1)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演练等,提高应对危急情况的能力。
(2)组织定期应急演练活动,包括事故模拟演练、应急救援演练等,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管路安全护理总结范文

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管道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我们科室对管路安全护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
现将管路安全护理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目标1. 提高护理人员对管路安全护理的认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
2. 严格执行各项管路护理操作规程,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3. 提高患者对管路护理的满意度。
二、具体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1)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护理安全管理规范》,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2)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管路安全护理知识讲座,使护理人员掌握管路护理的要点。
(3)定期开展管路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1)对管路进行分类管理,确保各类管路标识清晰,便于识别。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发生。
(3)加强管道固定,避免管道脱落、扭曲、打折等情况。
(4)定期检查管道连接处,确保连接紧密,无松动现象。
3. 强化风险管理(1)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因素。
(2)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 提高患者满意度(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三、工作成效1. 护理人员对管路安全护理的认识明显提高,责任感增强。
2. 管路护理操作规程得到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3. 患者对管路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管路安全护理工作的开展,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强化风险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同时,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努力提高管路安全护理水平,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各种问题按标准随时进行整改,制定各 个管道护理流程,使大家的行为更标准化、 程序化。
管道安全管理模式——五常法(5s)
常自律: 培养每位护理人员主动检查自己护理
管道的工作方法,并积极学习管道护理新 知识,巩固旧知识的能力。
管道安全管理,预防是关键
应该建立 预警机制
●排出性管道
3
●监测性管道
4
●综合性管道
常见管道的分类(作用)
供给性管道——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 源不断补充到体内。
如吸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深静脉置管等。 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
排出性管道 ——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 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 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 尽量把管道所接的容器放在同一侧的床边,以便于观察。
放置与使用---管道安全
放置与使用---管道安全
放置与使用---管道安全
监测性管道 ---缆线安全
呼吸道均具有其重要的意义,要严防管道 脱出、误拔及移位,妥善固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UEX放生率
• 在ICU中放生UEX的顺序为:胃管>气管插管 >静脉插管>尿管>引流管
• 气管插管脱管: 管道安全现状分析
国外:3%—16% 国内:3.6%—15.5%
管道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医护人员因素 护理管理因素 病人自身因素
管道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医护人员因素
医疗过渡
护士观察 不细致
医疗护理技术 不熟练
常整理: 在走过、路过的时候,不要错过随手
检查,查管道放置的位置、通畅等情况。 能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
管道安全管理模式——五常法(5s)
常清洁: 保持各个管道表面、患者皮肤、粘膜
的清洁。及时去除不洁因素,防止因面部 泛油、皮肤潮湿等因素导致的感染、意外 脱管的危险。
管道安全管理模式——五常法(5s)
在危重病人管 道安全管理上, 我们不能只做 “消防队员”。
我们要真正 做到 “防 患于未然”
严格无菌,防止感染
• 严格执行手卫生 • 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在开放、更换各
管道时,注意无菌操作,严格消毒,避免院内感 染。做好基础护理。 • 注意管道位置,液面高度符合要求,定时更换各 引流管。
和液体,减轻病人的腹胀、腹痛等不适; 3.当上消化道出血时,胃管可监测引流液量、性质和颜色可
判断出血的速度和量。
管道分类(风险程度)
• 1.高危导管
气管插管
脑室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 气管切开套管
管道分类(风险程度)
• 2 .中危导管
腹腔引流管 造瘘管
深静脉置管
管道分类(风险程度)
• 3 .低危导管
• 各类管道都要留有足够长度,便于病人翻身、拍 背和接受治疗、翻身前后均应该放置好管道。
• 同时对易脱落的管道如气管插管、保留胃管等, 要胶布固定后做好标记,并注意观察才可有效防 止管道移位和脱落。
明确标识,严防差错
• 当病人携带的管道繁多时,会造成护理观察不便,引 起护理差错,因此要对各个管道明确标识;
• 盆腹腔引流,头颅引流,应明确标识各引流管的引流 部位;
• 对多个静脉通道应用可分为普通补液通路、输血通路 和特殊用药通路(静脉滴注升压药、扩血管药、镇静 药等)。而输血通路和特殊用药通路是严禁静脉推药 的。
管道管理---标识
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 护士要严密观察各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 脱落、受压;管道有无松离,有无液体外渗;有 无被分泌物污染。
常见管道的分类(作用)
监测性管道—— 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不少供 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 如上腔静脉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
综合性管道—— 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在 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如胃管的三重作用:
1.在昏迷或下颌骨折时,可作为鼻饲管喂饲; 2.在胃肠手术后, 可作为胃肠减压管,吸出胃肠内的气体
加强床旁交接班 搬运时注意保护导管
应对措施
经常检查导管 保证导管引流通畅
应对措施
掌握相关知识、技术 选择合适的导管和置 入位置 选择合适的置管时间 宣教并取得配合
置管前
避免操作手法粗暴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指导患者有效配合
置管中
妥善固定 明确标识 严格遵守护理流程
置管后
不同的导管,有不同的需求 所选择的 敷料与固定方法各不相同
镇静剂使 用不当
医疗护理措 施不得力
缺乏有效沟通 和健康教育
交接班不 详细
管道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管理因素
管理制度不健 全
缺乏脱管发生 高危时段管理
操作流程不合 理
设备物资管理 不完善
管理监督不得 力
管理风险意识 不强
业务培训不到 位
人力配备不合 理
管道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病人因素
• 病情影响引起合作性问题,不配合; • 病人知识缺乏,健康教育不到位; • 病人对留置管道的重要性不理解; • ……….
► 添加非语言交流方法 ► 关注和分析患者对置管的感受
• 管理因素
原因 • 医护因素
分析 • 病人因素
寻找 对策
• 可预防? • 不可避免?
改进 措施
• 有效预防 • 警示作用
达到有效预防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主要措施
有效评估 有效固定 有效镇静 有效约束 有效沟通 有效培训
各管道安全护理要点
严格无菌,防止感染 梳理通畅,合理放置 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明确标识,严防差错 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管道安全管理——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
• 对所有留置管最理道低方的法能的成在。本护患使理风不者险安,所全致事采的件各发用种生损前风失进险降行至的管最积低极理限预度防。的,管
有效防范护理风险发生。防患于未然,把发生护理 不安在全参事考件国后内的外消大极量处文理献,的变基为础主上动进出行击大。胆改革,
鼻胃管固定法--分叉交织法
胸管/肾管/胃管
导尿管--高举平台法
应对措施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 时提醒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节镇 静剂的用量
►严格按照约束指南执行 ►签署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
4.应对措施
身 体 约 束
应对措施
► 介绍环境、相关疾病的情况、各类导管 的用途及其重要性、目前的治疗措施及 患者需要如何配合等知识
管道安全护理
内容
•管道安全重要性 •管道分类与用途 •管道脱落的不安全因 素分析与对策 •各种管道的护理 •管道安全管理模式
管道安全的重要性
• 《护理工作管理规范》---要求 • 医院管理活动----------主题 • 人类需要的基本--------需求
常见管道的分类(作用)
1
●供给性管道
2
• 风险管理的从概入念院评估、导管安全、预防感染、减轻工作量、 统一标准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措施 。
• 风险管理的意义
• 大胆改革
管道安全管理模式——五常法(5s)
常组织: 对科室护士全员培训各种管道的护理
常规,加强管道护理新知识、新技术的学 习。新护士逐一考试通过。
管道安全管理模式——五常法(5s)
病情影响:疼痛、烦躁 、紧张 、失眠 舒适的改变:气道分泌物刺激、体位不适 气道因素:气道情况、导管质量 年龄因素:年龄过大、年龄偏小、沟通困难 体型因素:肥胖、 颈部过短
• 管理因素
原因 • 医护因素
分析 • 病人因素
寻找 对策
• 可预防? • 不可避免?
改进 措施
• 有效预防 • 警示作用
应对措施
胃管
导尿管
吸氧管
输液管
各种管道 安全吗?
确保管道安全必须首先提高 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
管道安全--您最关注的 问题
管道安全---关注点:
阻塞 脱落 感染 移位 误接
导管滑脱的危害
造成患者损伤
重插管率增加
住院天数延长、 患者花费增加
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
导管滑脱的危害
危及患者生命、 甚至导致死亡
• 及时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量和颜色,发现问 题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梳理通畅,合理放置
• 根据各管道的走向,顺势放置,保证各管道不打折、不弯曲、 不相互缠绕,保持管道通畅,避免逆流。
• 可将导管分为无菌性和有菌性两类。 a.无菌性管道包括各类动静脉置管等输入性管道. b.有菌性管道包括各类引流管、导尿管等排出性管道。
两类管道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可捆绑在一起固定,避免有菌 性管道中的血渍等污物污染无菌性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