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

合集下载

档案抢救和保护资金使用情况汇报3篇

档案抢救和保护资金使用情况汇报3篇

档案抢救和保护资金使用情况汇报3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档案抢救和保护资金使用情况汇报3篇》,您浏览的《档案抢救和保护资金使用情况汇报3篇》正文如下:档案抢救和保护资金使用情况汇报第1篇一、县档案局(馆)基本情况县档案馆成立于1960年8月9日,是县*直属文化事业机构,是县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和档案信息利用中心。

内设办公室、编研利用股、文件服务中心,现有编制9人,其中:参公8人、工勤1人,二、我县现有重点档案的基本情况经我局前期的摸底调查统计,我县现有重点档案6件,主要为清代档案、民国时期档案、经文(书)等实物档案。

三、档案抢救保护和经费管理办法使用情况(一)主要抢救方式是对重点档案进行鉴定和技术保护,提供复制件利用,并改善保管条件,最大限度保护原件,延长档案寿命。

(二)我局(馆)重点档案数量不多,因此未争取《省档案抢救和保护专项资金》;抢救和保护重点档案产生的相关费用主要从州档案局下拨的专项经费和县财政下拨的日常维护费中进行支X付。

档案抢救和保护资金使用情况汇报第2篇档案局:在X委、市X府的领导下,在省档案局的监督指导下,X市档案局本着l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l的责任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加强档案管理、积极开发利用的同时,扎实的开展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取得到明显成效。

为进一步总结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经验做法,查找不足,9月下旬,我局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市国家重点档案的基本情况我局现有馆藏国家重点档案1000余卷,包括清朝档案、革X历史档案、旧政权档案、名人档案、*和国家的*活动的档案、黄梅戏档案。

此外,在民间和社会上还散存着各类国家重点档案,这部分档案中,有些由于保管方式、保管条件落后,已处于濒危状态。

亟需征集进馆加以保护。

二、基本做法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成立了X市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领导X组,由分管档案工作的市X府秘书长任组长,成员由市有关部门的领导组成,市档案局负责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组织和协调;*门负责抢救和保护专项经费的管理和监督使用。

第五条-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的内容包括

第五条-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的内容包括

第一条为推进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促进档案事业发展,规范和加强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财政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国家重点档案,是指由各级国家档案馆保存,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国家需要永久保存的珍贵档案。

主要范围包括:(一)1949年以前,反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组织、革命根据地、革命政权,以及革命活动家的档案。

(二)1949年以前,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权机构、社会组织和著名人物的档案。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反映党和国家领导人活动的档案。

(四)经省级(含计划单列市,下同)档案部门鉴定确认的,并报国家档案局批准的其他重点档案。

第三条国家档案局按照统筹规划、确保重点、分步实施、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实施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保存在中央级国家档案馆的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由国家档案局组织实施;保存在地方各级国家档案馆的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由地方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第四条地方各级国家档案馆保存的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所需经费以地方各级财政投入为主,中央财政适当补助。

中央财政设立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以下简称抢救和保护补助费),专项用于补助地方各级国家档案馆对处于濒危状态的国家重点档案进行一次性抢救,并改善保护条件,使之达到永久保存的要求。

对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做得好的地区给予奖励。

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由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共同管理。

第五条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的内容包括:(一)抢救工作主要包括:档案修复、档案复制(含对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国家重点档案制作仿真件)、档案征集等。

(二)保护工作主要包括:以保存和保护国家重点档案为目标的特藏库(含后库)改造、装具更换、设备购置等。

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总结

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总结

档案抢救和保护⼯作总结2019-07-01省档案局下达给市档案馆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经费5万元。

按照省、市有关⽂件精神,局(馆)领导⾼度重视,将此项⼯作纳⼊重要议事⽇程和本年度主要⼯作内容,指派专⼈负责,并拟订了详细的⼯作规划和实施⽅案,明确了⼯作内容和⽬标并积极组织实施。

⼀、⼯作开展情况1、清理除尘,更换卷⽪、卷盒。

主要⼯作内容是:(1)、去除档案表⾯灰尘,去除⾦属装订物;(2)、更换卷⽪,誊写封⾯,重新装订;(3)、装盒编号,上架排列。

从1⽉⾄10⽉,完成馆藏民国档案302全宗1759卷抢救⼯作。

2、完成302全宗16号⽬录187132页档案数字化扫描⼯作,⽂件级著录16953条,实现全⽂及⽬录检索。

具体⼯作⽅法如下:(1)借出档案,办理出库⼿续;(2)⽂件级⽬录著录;(3)档案拆卷后采⽤彩⾊⽅式逐页扫描,对幅⾯过⼤分幅扫描有困难的,采⽤数码照相⽅式进⾏拍摄;(4)对扫描后形成的图形⽂件进⾏编辑,包括页⾯裁切、对⽐度、倾斜度调整,分幅扫描的进⾏拼接;(5)扫描图⽚⽂件按件合并,制成PDF⽂件,同时进⾏⽂本识别,最后形成⽂本和PDF两种格式⽂件;(6)将形成的⽂本和PDF格式⽂件与⽂件级⽬录进⾏挂接;(7)对照原⽂检查著录标题和PDF⽂件,修改著录错误和挂接错误;(8)将数据导⼊数据库,档案馆⼯作⼈员使⽤软件随机检索抽查,再⼀次复核并检验质量;(9)交付使⽤,数据双重备份后档案馆妥善保存。

⼆、经费使⽤情况:⽤于重点档案抢救的经费来源:省档案局下达经费5万元,另市财政专项预算经费18万元资⾦中⽤于重点档案保护和抢救经费5万,共计10万元。

使⽤安排如下:1、更换卷⽪,重新装盒,约5元/卷,1759卷档案共需约10000元;2、聘⽤临时⼈员⼯资,按每卷约5元计,1759卷档案共需约10000元左右;3、民国县政府联合全宗(302)16号⽬录档案共计187132页(A3折算成A4*2)委托专业公司进⾏数字化加⼯,每页0.40元,共计约80000元。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2009年05月21日在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保存的珍贵档案中,国家重点档案有1200万卷。

这些重点档案时间跨度长达近1300余年,是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这些档案形成年代久远、载体形态各异、保护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种种原因,一些国家重点档案不同程度地存在破损、纸张酸化、字迹褪变等现象。

做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并使之传承后世,是各级档案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各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档案部门的共同努力,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经费数量不断增加。

党和国家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20世纪80年代,中央财政开始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

“九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经费投入从过去的每年400万元增加到600万元,“十五”期间又增加到每年1200万元。

“九五”、“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补助费达7800万元,地方财政用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经费与此大体相当。

这些经费使694万卷国家重点档案得到及时的抢救和保护,占应抢救档案总数的57.8%。

进入“十一五”以来,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经费投入达到每年9000万元,计划用十年时间完成现有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任务。

此外,一些地方的档案部门也争取到一些专项经费用于本地区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

如,四川省财政2004年、2005年两次拨专款540万元用于清代巴县档案的抢救。

陕西省从1995年开始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

内蒙古自治区从2001年开始,每年拨专款90万元用于档案抢救、100万元用于档案保护。

浅谈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的“最小干预原则”

浅谈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的“最小干预原则”

量 留存 档 案 的 全 部信 息 ,便 于档 案 的 管理 检 索与 利用。 ”后 来有 关 专 家把 它 归结 为 “ 小干 预 原 最
则” 。为 贯彻 落 实 “ 小干 预 原 则” 宜宾 市 档案 最 , 馆认 真进 行 了一 些探 索和 实践 现 就 “ 小 干预 最
原 则 ” 的 一 些 初 浅 认 识 和 做 法 作 一 梳 理 ,仅 供 同
救 与保 护 、利 用 过 程 分 为修 复前 的处 理 . 实施修
薄膜 进 行 保 护 ,作好 登 记 。待 以后 有 条件 时再 作
处 理 。 对 修 裱 、加 固后 的 张 页 , 必 须 干 透 后 才 能
从 绷 子上 取 下 来进行 整理 。整理 时 ,对 宽幅 张 页 , 在 不损 害原纸 张 的前提 下 .均按 A 4纸修 剪 、折 叠 成 统一 规 格 ;对 小 幅 张 页 ,裁 剪 时 只 留足 装订 边
重 #纛 麓


_


_ v / 馆室园地
谈国家重点档案抢救 与保护的 “ 最小干预原则"
口林伦菊 ( 宜宾 市档案局 ,四川 宜宾 6 4 0 ) 4 0 0
摘要:该文对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的 “ 最小干预原则”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国家重点档案 ;抢救 ;保护 ;原则
即可 。
档案 在 实施修 复工作 中 ,应 遵循 适 宜性原 则 、
相 似 性 原 则 和 可 逆 性 原 则 。 适 宜 性 , 即 所 用 的 修
复 ,管理编 目,保 管保 护和提 供利 用等 环节 。 修 复前 处理 阶段
修 复 前 处 理 阶 段 的 “ 小 干 预 原 则 ” 主 要 体 最 .

浅议档案保护工作

浅议档案保护工作

展的需要, 从多方面多角度提供档案信息, 为医院领导决策、 医
院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服务 。 4 医院科学发展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现代档案管理的 、
专业知识和技能 。医院档案人员只有具备一定的档案专业 知 识 和技 能 , 才能知道怎样规 范完 整地收集 、 整理档案 , 科学 地
1争取领导重视 。 、 一方面 , 领导对档案工作 价值 的认识决
制, 定期开展档案先进评 比活动 , 指导医院档案 目 与档 案人 标
才 自我 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激励档案人员提 高工作质量和
说, 档案工作往往被认为是“ 三线工作 ”加之档案工作做起来 ,
比较繁琐 ,又显得默默无 闻 ,档案人员付 出的劳动不那么 明
显, 往往易被管理者忽视 。因此 , 档案工作缺乏物质上和精 对
档案工作者第 一位 的天职 。 档案作为不可再生 的资源 , 旦损 一
毁 , 给党 和国家造成不可估量 的损失。 将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 视档 案保护工作 , 从上个 世纪 8 0年代起 , 中央财政开始投 入 专项经费 , 用于 国家重点档案抢 救和 保护。“ 十一五 间, 期 中
表达分析能力。医院档案管理人员 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如何 , 将 直接影响到医院档案工作 的开展 ,间接影响到医院的基础管 理 。要想利用现有 的档案资源为 医院科学发展提供更好的服 务, 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备一定 的综合文字 、 表达分析能力 。 编制各种索引材料、 汇编资料 、 编研材料 , 善于根据医院科学发
理解为把文件材料收集起来 , 装订一下就行 , 为什么人都 能 认 千, 忽视 了档案工作 的技术含量 , 无论 在人员还是设施 、 费 经 方面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 。 2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 档案队伍结 构不合理 。 医 院常常忽视对档案人才和队伍的合理配置与优化 ,忽视高素

突出重点 明确目标 全面推进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

突出重点 明确目标 全面推进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
的 问 题 。 为此 ,笔者 针 对 发 现 的 问题 ,谈 几 点 认
识。

件 的要 求 和 “ 好 ” 要 求 ,努 力争 取 地 方 政 府 支 五

把 握政 策 ,落实 资金 。
持 ,加 大 地 方 财政 投入 力度 ,并 坚 持 专 款 专 用 的 原 则 .在 确 保 质 量 的 前提 下抓 好 档 案 抢 救 和 保 护 工 作 的进 展 。只 有这 样 ,才 能获 得 国家 和 省 级 资 金 的优先 支持 。
定要 尽可 能保 持档案 原 貌 。 什 么 是 “ 貌 ” 笔者 的理 解 ,首 先是 指 档案 原 ?


园地
形 成 时的全 部 物理 特征 信 息 ,如 档案 使 用 的纸 张 、 大 小 、字迹 、颜 色 以及 当时 组 卷 使 用 的卷 皮 、 目 录 、备考 表 。等等 。 但 实 际情 况 是 ,在 历 史 保 管 过程 中 ,我们 已 成 了数 据 库 ,国 家和 省 上均 按 原报 的未 抢 救 数 下
20 0 7年 8月 ,省档 案 局 制发 了 《 案 馆 国家 档 重 点 档 案 抢 救 和 保 护 工 作 暂 行 办 法 》 ( 档 发 川
[0 7 3号 ) 2 0 ]2 ,强 调在 国家 重 点档 案抢救 工作 中 ,
好 、把 工 作 落 实 好 ,把 内容 安 排 好 、把 尺 度 把 握
馆室
突 幽 重 点 明 确 目标
全 面推进 国家重 点档案抢 救 和保 护工作
口张 新 ( 川省档 案局 ,四 川 成 都 6 0 3 ) 四 10 1

见解 。
要 :该文针对四川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存在的一些观念与技术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

成果丰硕 使命光荣——“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成果展”参观记

成果丰硕  使命光荣——“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成果展”参观记
的情景 。 这两 张照片从一个侧 面说明当时 国家和社会上 的有识 之士对档 案保 管和
保 护 的 认 同和 重 视 。
必先去其史; 败人纲纪, 必先去其史;
人 之 材 , 先 去 其 史 ”, 档 案 是 记 录 必 而 明踪 迹 、 见证 历 史 脚 步 的真 实 凭 证 , 因
印, 用满、 文书写 , 汉 满文从左 向右, 文 汉 从右 向左 , 两种文字 的年月日落款相 汇于 榜 中之处 , 中间是用满 、 文大字书 写的 汉 “ ” 该档案 现存 中国第一历史档 案 榜 字。 馆, 已入选 《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和联 合国 《 世界记忆 名录 。除此之 外, 览 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家档案局共 同印发了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 和保护补助费管理 办法》, 新的 管理办 法 》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 、 护的内涵、 对 保 范围, 抢救和保护费 的支出等做 出了明确
的 界定 , 同时 提 出了 “ 补 结 合 ”、“ 危 奖 濒 优 先” 专项 经 费 的分 配 、 用 原则 。 等 使 级 国家档 案馆 中的精 品, 多是 镇馆之 很 宝 。 边 耐 心地 倾 听 着 解 说 员 的讲 解 , 一 一
的珍 贵档 案 还 有 毛主 席 亲 笔起 草 的三 大 战
妥欢帖睦尔上帝颁给 贡觉桑 布等 的圣旨( 抢救后元朝档案
等内容 , 所有这些表 明, 工艺和方法 的 在
选择上 , 实现了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 的有 机结合。 值得 注意的是, 展览现场还设立 了专 门的互动平 台, 括胶 片扫描仪、 包 胶 片打印机 、 缩胶 片阅读机等 , 微 很多观众 现场亲 自操作 , 近距离地体验和感受 了档 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 止 ̄2 0 年 , 方各级 国家档 截 09 地 案馆 已经 完成9 0 0 万卷 ( 件)国家重点档 案抢救 和保 护工作 , 被抢 救 和保 护 的珍 贵档案在国家政治 、 经济、 文化等领域 发 挥 了重要的作用。 解说员介绍说 。 0 万 ” 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
2009年05月21日
在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保存的珍贵档案中,国家重点档案有1200万卷。

这些重点档案时间跨度长达近1300余年,是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这些档案形成年代久远、载体形态各异、保护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种种原因,一些国家重点档案不同程度地存在破损、纸张酸化、字迹褪变等现象。

做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并使之传承后世,是各级档案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各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档案部门的共同努力,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经费数量不断增加。

党和国家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20世纪80年代,中央财政开始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

“九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经费投入从过去的每年400万元增加到600万元,“十五”期间又增加到每年1200万元。

“九五”、“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补助费达7800万元,地方财政用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经费与此大体相当。

这些经费使694万卷国家重点档案得到及时的抢救和保护,占应抢救档案总数的57.8%。

进入“十一五”以来,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经费投入达到每年9000万元,计划用十年时间完成现有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任务。

此外,一些地方的档案部门也争取到一些专项经费用于本地区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

如,四川省财政2004年、2005年两次拨专款540万元用于清代巴县档案的抢救。

陕西省从1995年开始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

内蒙古自治区从2001年开始,每年拨专款90万元用于档案抢救、100万元用于档案保护。

吉林省专门成立了以省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领导小组,“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档案抢救费,档案保护费明确为1.5元/卷等。

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二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不断规范。

为明确全国重点档案的范围、标准,以及重点档案抢救补助经费的使用范围,推动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早在1987年,国家档案局、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随着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的发展,财政部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抢救经费数量的不断增加,财政部与国家档案局分别于1996年和2001年对《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管理办法》进行了两次修订,这对于推进全国重点档案抢救工作,规范和加强对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适应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新形势,促进“十一五”期间档案事业的发展,经财政部批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项目得以设立。

随后,财政部会同国家档案局在原《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着手制定《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经与财政部教科文司多次讨论、修改后,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征求意见。

国家档案局和财政部还共同组织召开了部分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档案部门和财政部门同志参加的座谈会。

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于2006年6月正式下发了《国家重点档
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

该《办法》将过去的“全国重点档案”改为“国家重点档案”,这不只是名称、名词上的变化,而是工作思路的变革;在《办法》中还体现了“绩效考评”、“以奖代补”等财政支出制度改革的原则要求;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的内涵、范围,抢救和保护费的支出等做了进一步的界定。

从“抢救”到“抢救和保护”虽然仅仅几字之差,却体现出工作方向和工作内涵的巨大变化。

这一《办法》的出台,将使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更加规范有序的进行。

一些地方档案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也出台了本地区加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具体措施。

如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档案局联合下发了《山西省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管理办法》,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档案局联合印发了《山东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细则》,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档案局联合印发了《河南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细则》,云南省专门成立了档案抢救中心,陕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对本地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又提出了具体要求等等。

三是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作理念不断创新。

抢救是保护档案的手段之一,把已抢救的档案保护好并最大限度地延长其寿命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的根本目的。

各级档案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在组织开展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的同时,不断探索和尝试加强国家重点档案保护的创新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国家档案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国家重点档案在抢救补助费中优先支持。

二是在副省级以上国家档案馆建立特藏室。

特藏室建设从2001年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提出到2004年正式推广以来,全国部分副省级以上国家档案馆已开展了此项工作,一些馆藏量大,国家重点档案多的市级档案馆也做了尝试,他们对入选《中国档案遗产名录》和特藏室的国家重点档案实施了特殊的保管条件,并制作仿真复制件代替原件对外提供利用。

三是加大档案馆馆舍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力度,增加必要的档案保护设施、设备,这是改善档案保护条件,避免边抢救,边破损的现象发生的根本所在。

四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项目申报和审核工作不断细化。

项目申请采取逐级申报的制度。

按照《办法》的规定,地方各级国家档案馆作为申报单位,填写《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项目申报书》,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后按程序逐级上报;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地区所申报项目进行汇总审核并经省级财政部门同意上报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国家档案局对各省项目推荐报送的项目进行汇总审核和筛选,提出初步意见送财政部,再由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委托有关方面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共同下达补助项目预算,以使项目评审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此外,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还共同组织研发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搞好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档案保护”,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再次说明了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国家档案馆要以此为契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要求,做好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第一,切实提高对实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

建立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经费制度,加强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的保护工作,是《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

做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对于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更好地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档案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档案部门要站在对历史负责、替未来着想的高度,认真做好本地区“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规划,按照濒危优先的原则,突出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重点;加强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绩效考评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大上报项目的审
核力度;积极争取各级财政部门的支持,落实好地方经费投入,加强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的管理,管好、用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第二,深刻领会《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

2006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印发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国家重点档案的范围、抢救和保护工作的内容、经费分配使用原则、申请中央财政补助经费的数额、《申报书》上报程序等做了明确规定。

各级档案部门要严格按照《办法》的规定时间及时向财政部、国家档案局报送相关材料。

第三,规范填写《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项目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

《申报书》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项目名称科学、合理,持续项目应注明年度抢救或保护档案的数量;档案的抢救和保护数量统一以“卷”为计量单位,对以“件”为单位的国家重点档案按每十件折合为一卷计算;征集档案项目应有明确的线索和具体量化方案;未申请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不出现在《申报书》中;每个申报单位的抢救和保护项目以流水号顺序排列等。

做好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是档案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各级财政部门投入力度的加大,经过各级档案部门的扎实工作,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一定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更大的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