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第二册总复习
职业中学语文知识点

职业中学语文知识点职业中学语文知识点职中的语文虽然相对简单,但想提高成绩还是要好好复习语文的知识点,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职中语文复习要点,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职中语文复习要点(一)一.宾语前置句 1、忌不自信。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大王来何操?4、沛公安在?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微斯人,吾谁与归?7、余是以记之。
8、一言以蔽之。
9、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10、夫晋,何厌之有? 11、沛公安在? 二.定语后置句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求人可使报秦者。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7、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三.判断句1、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4、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5、刘备,天下枭雄。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0、楚左尹伯者,项羽季父也。
11、赂秦而力大亏,破灭之道也。
12、余固笑而不信也。
1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14、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5、此三者,吾遗恨也。
16、此世所以不传也。
17、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四.被动句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2、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故。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6、身死于秦,为天下笑。
7、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8、舞榭歌后,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9、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10、不拘于时,学于余。
1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五.省略句1、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2、欲呼张良与俱去。
中职语文综合复习二 专项系列之 成语部分 含解析答案

中职语文综合复习二专项系列之成语部分《考试说明》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D,着重考查运用成语,其次是俗语。
成语在高考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不仅体现在对成语的辨析使用专项上,而且在语音、字形及语言表达中均有涉及,因此,成熟语的掌握必须是全方位的,从读音、字形、结构、意义到使用。
成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实际也是对考生文化积淀的考查。
而恢复高考起,到目前为止,几乎年年有成语题。
这是因为汉语中成语数量特别大,一个高中毕业生拥有多少成语,能否正确使用,确实是衡量其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还因为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因此它也是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
虽然高考年年考成语,但是得分率并不一定就高,这就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高考考查成语,生疏度是有所控制的,既非十分生僻,又非过于浅易,一般来说,出现在试卷上的成语应是比较常见的;而且选项设置的语境,大多是经过强调的语境。
考查形式主要有成语使用正误判断的单项选择式和选择填空式两种。
复习目标1.能够辨析成语错用的主要类型。
2.掌握高考成语题的主要解题方法考点说明1.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正确使用。
2.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
复习重点1.理解容易望文生义、前后重复的成语2.辨析容易混淆、不合语法的成语下面就结合近几年高考的情况谈谈成语的测试和应答。
一、题型设误类型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10种: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2.张冠李戴,用错对象3.不合语法,搭配不当 4.画蛇添足,前后重复5.不知谦恭,颠倒尊卑 6.不合逻辑,自相矛盾7.混淆情感,褒贬不分 8.范围不清,轻重失当9.忽视演变,不明来源 10.形似混淆,疏忽错解㈠望文生义,曲解词语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利用我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在设题时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
中职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注音篇

• 和平、唱和、和hú了、和huó面、和 huò药、搀(暖、软)和huo ;
• 差错、差劲、出差、参差; 再如:臭、擂:擂台lèi擂鼓 léi 、塞 、载,泥、识~途老马shí博闻强~ zhì、与、度、轧等。
3.容易读错的字,不能按声旁读的形声字:
刚愎自用( bì ) 瞠目结舌(chēng)面面相觑( qù ) 良莠不齐( yǒu ) 垂涎三尺( xián )既往不咎( jiù ) 歼灭( jiān )惬意( qiè )濒临( bīn )臀部( tún ) 气氛( fēn )酗酒( xù )破绽( zhàn )阴霾( mái ) 粗犷(guǎng)粳米( jīng )脚踝( huái )娱乐( yú ) 恋爱( liàn )斡旋( wò )戏谑( xuè )瘸腿( qúe ) 犒劳( kào )整饬( chì )哺养( bǔ )分娩( miǎn ) 膝盖( xī )庇护( bì )酵母( jiào )桎梏( gù ) 傣族( dǎi )癖好( pǐ )骁勇( xiāo )狙击( jū ) 渲染( xuàn )矫正( jiǎo )干涸( hé )绦虫( tāo )
读“guàn”的时候作动词,表“把帽 子戴在头上”或“在前面加上某种名 号或文字”等义项,如“冠军”。
吭:
读“háng”时作名词,表示“喉咙” 义,如“引吭高歌”; 读“kēng”时作动词,表示“出声、 说话”义,如“一声不吭”。
间:
读jiān的时候是名词或量词,如:时间、 中间、间不容发
读jiàn的时候是动词,或表示空隙、嫌隙 的名词,如:间断、离间、黑白相间、亲 密无间
强:
2025届中职学考试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一、知识点(一)词的基础知识1、词的分类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词按不同分类标准有不同的类型。
(1)按音节分: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多音节词。
(2)按构造分:单纯词、合成词。
(3)按感情色彩分: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4)按语体色彩分:书面语、口头语。
(5)按语法功能分: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6)按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分: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和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2、词义词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内容是词的意义,即通常所说的“词义”,它是成体系的,有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之分。
如“曙光”,本义为“清晨的日光”,比喻义为“已经在望的美好前景”。
3、词的附属色彩词除了有意义之外,有时还带有某种附属色彩,其中最重要的是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1)感情色彩。
指词语所附带的反映说话人对客观对象的褒贬态度的色彩。
词的感情色彩同词的意义关系密切。
对客观事物持肯定评价的,带有尊敬、喜爱、赞许、褒扬意味的词叫褒义词,如“安慰”“忠诚”“慷慨”等。
词义对客观事物持否定评价的,带有讽刺、憎恨、谴责、贬斥意味的词叫贬义词,如“腐败”“勾结”“虚伪”等。
大部分词的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无所谓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这些不带有褒贬意味的词叫中性词,如“士兵”“山脉”“油漆”“运动”“跑”等。
(2)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指的是有些词只适用于某一个交际范围、场合或文体当中,而不适用于另外的交际范围、场合或文体。
书面色彩和口语色彩是两种最重要的语体色彩。
带有书面色彩的词适用于书面写作,常出现在学术性文章或重要的交际场合(如政治性的演讲)中,如“嗜好”“嶙峋”“联袂”等;带有口语色彩的词常用于日常谈话,也大量出现在文艺写作中,如“小气”“礼数”“邋遢”等。
但大多数的词是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的。
如“迷恋”,有“迷恋”义的书面语为“沉湎”,口语为“着迷”。
中职语文第二册总复习教案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共2课时复习范围:中职语文第二册全册;选修部分。
复习目标:1、牢固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2、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检验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通过复习,逐步增强对语文的兴趣。
复习要求:1、认真看书,熟悉课文,每一篇课文都要知道其作者、出处,主要内容;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会读,会写,而且知道它的意思。
3、语法方面,要整理出每篇课文中用到的修辞,句式(文言文),会区分不同的修辞,并且会运用。
4、对于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要认真看书,活学活用,并且要熟悉考试题型及评分标准。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语音语法基础知识整理第一单元:《我的母亲》《诗经》二首、《故乡的榕树》《论友谊》《就是那一只蟋蟀》第二单元:《师说》《拿来主义》《思考的威力》《读伊索寓言》《科学是美丽的》第三单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五人墓碑记》《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改变人类命运的犹太三星》《觅渡觅渡渡何处》第四单元:《明湖居听书》《琵琶行》《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中国戏曲的虚实相生之美》第五单元:《鸿门宴》《新闻二篇》《宋词二首》《落日》《都江堰》第六单元:《张衡传》《城市的文物与文化》《读数时代》《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不该遗忘的废墟》以上课文的复习,以自学为主,教师答疑。
第2课时二、阅读理解能力测试(一)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但是,几百年之后呢?①几百年之后,②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③或上天堂,④或落了地狱,⑤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⑥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他占有,挑选。
中职教育语文第二册期中题库(一至三单元)

一、【单选题】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A.外甥.(shēn)窘.迫(jiǒng)刮痧.(shā)秩.序(chì)B.份.礼(fèn)筹.划(chóu)供给.(gěi)惦.念(diàn)C.蛮横.(hèng)拥挤不堪.(kān)殷.勤(yīn)济.南(jǐ)D.私塾.(shú)廿.位(niàn)丧.事(sàng)撮.土(chuō)【分数】1【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略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说怿.女美(喜欢)行迈.靡靡(远行)静.女(娴雅安静)B.爱.而不见(隐藏)自牧归.荑(回来)悠悠..苍天(悠远,高远)C.俟.我于城隅(等候)洵.美且异(与众不同)匪.女之为美(不是)D.贻.我彤管(赠送)中心摇摇..(心神不定)俟我于城隅.(角落)【分数】1【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归”通“馈”,馈赠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
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分数】1【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四言为主4. 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爱而不见B.说怿女美C.自牧归荑D.洵美且异【分数】1【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略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摇曳赏心乐目的清翠。
B.坐在绿色的长椅上看孩子们嘻戏,自有种悠然自得的味道。
C.我虽然心里有点战战兢兢的,却总是装出豪不在乎的样子。
中职语文第二册总复习

• A.抶而仆之(chì) 溷藩(hùn) 户牖(yǒu) 缇骑(tí) • B.滇池(diān) 削壁千仞(xiāo) 歌喉遽发(jù) 银瓶乍破(zà) • C.幽咽(yān) 卮酒安足辞(zī) 目眦尽裂(zhì) 人为刀俎(zǔ) • D.羽扇纶巾(guān)一尊还酹江月(lèi) 庇护(pì) 衮衮诸公
•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 (1)衡少善属文 (2)连辟公府不就 (3)大
将军邓骘奇其才 •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3分) • 因入京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 书》、《 礼 》、《易 》、《 春》秋五 部经书。“六艺”是指《礼 》、《 》、《射 》、《御 》、 《 》、《 数 》六种学问和技能。(本题11个空是完整的内容, 只要错一个就不得分。) (3分)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奉卮酒为首,约为婚姻
B.吴之民方痛心焉
•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 20、对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意图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第四部分:古诗文阅读
• 一、文言实词 • 二、文言虚词 • 三、通假字 • 四、词类活用 • 五、文言特殊句式 • 六、句子翻译与文意理解 • 七、鉴赏评价
第五部分:写作
• 一、应用文写作 • 二、整篇作文 • 1、命题作文 • 2、话题作文 • 3、材料作文
考考你
D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1.“丰富”与“大度”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丰富”的反 义词是什么?“大度”的反义词是什么?(3分)
中职语文第二册期中复习教案

期中复习教案复习范围:中职语文(实验本)第二册第一、二、三单元。
复习目标:1、巩固前三个单元所学课文以及有关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2、针对考试加强应考准备,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复习重点:巩固前三个单元教学内容。
复习难点:提高阅读能力.复习方法:比较法,练习法。
复习时间:三课时复习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内容:第一单元复习重点:1.复习第一单元内容;2。
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一.单元目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珍爱生命.学习本单元,不仅要尽可能地从课文中汲取重要信息,更主要的是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阐述的道理。
二.要点回顾本单元五篇课文,其中《大地上的事情》、《石缝间的生命》是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自述性文章,《生命的五种恩赐》是寓言,《永远的蝴蝶》是小小说.虽然体裁各不相同,写法各具特色,话题都没有离开生命,都是阐述生命及生命的意义.要反复阅读课文,品味、体会本单元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三.知识整理文学常识;列出重点字词,注意音、形、义;(参照《同步练习》语言运用题)重要语段.(背诵《大地上的事情》中的段落)修辞:比喻、比拟。
四.考点例析。
【考点】语言运用。
1.字音辨析.2.字形辨析。
3.词义辨析.4.病句辨析.5.标点符号。
6.修辞手法。
【例题】见《同步练习》语言运用题.五.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复习内容:第二单元复习重点:1.复习第二单元内容;2。
进一步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一.单元目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故土情怀。
学习本单元,不仅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学习作者写景抒情的方法。
二.要点回顾本单元五篇课文,其中《故乡的榕树》、《故都的秋》和《洛阳诗韵》《西安这座城》三篇是散文,《就是那一只蟋蟀》是新诗,都是写景抒情的典范文章。
学习本单元课文,欣赏文章内涵丰富的语句,欣赏语言的艺术魅力,应作为学习的重点.通过领会文章中的一些独具特色的语句的内涵,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抶而仆之(chì) 溷藩(hùn) 户牖(yǒu) 缇骑(tí) • B.滇池(diān) 削壁千仞(xiāo) 歌喉遽发(jù) 银瓶乍破(zà) • C.幽咽(yān) 卮酒安足辞(zī) 目眦尽裂(zhì) 人为刀俎(zǔ) • D.羽扇纶巾(guān)一尊还酹江月(lèi) 庇护(pì) 衮衮诸公
• 4.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4分)
•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判断句)
•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省略句)
• (3)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 ( 倒装句状语后置
省略句 )
• (4)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省略句)
•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 第四单元:《明湖居听书》《琵琶行》《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中国戏曲的虚实相生之美》
• 第五单元:《鸿门宴》《新闻二篇》《宋词二首》《落日》 《都江堰》
• 第六单元:《张衡传》《城市的文物与文化》《读数时代》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不该遗忘的废墟》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复习
程度。
• B.不论是个人的立身处世,还是“中国梦”的实现,都需少一些急功 进利,多几分长远考量,少一些心浮气躁,多几分静心凝神。
• C.五水共治,美丽嘉兴,关键在于要更加清醒地识“水性”袪“病 根”,这样才能防止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才能使水乡面貌焕然一新。
• D.老俩口已彼此相伴走过了五十年的风风雨雨,在这过去的五十年中, 即使是再大的磨难,也没法让他们的感情产生一丝的裂缝。
语文第二册总复习
18旅游 2019年12月
第二册复习范围
• 第一单元:《我的母亲》《诗经》二首、《故乡的榕树》《论 友谊》《就是那一只蟋蟀》
• 第二单元:《师说》《拿来主义》《思考的威力》《读伊索寓 言》《科学是美丽的》
• 第三单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五人墓碑记》《向中国 人脱帽致敬》《改变人类命运的犹太三星》《觅渡觅渡渡何处》
•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 (1)衡少善属文 (2)连辟公府不就 (3)大
将军邓骘奇其才 •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3分) • 因入京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累召
不应
• 3.“五经”是指《 诗》、《 书》、《 礼 》、《易 》、《 春》秋五 部经书。“六艺”是指《礼 》、《 》、《射 》、《御 》、 《 》、《 数 》六种学问和技能。(本题11个空是完整的内容, 只要错一个就不得分。) (3分)
• 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须批判吸收的部分。
• 烟枪和烟灯:
比喻文化遗产中完全没有价值、但可适当保存以教育后代的部分。
• 姨太太:
比喻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如色情文化之类。
• 6.简述“拿来主义”的含义。(3分)
“拿来主义”是鲁迅形象的提法,即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取其精华, 剔除糟粕,通过占有挑选达到创新的目的。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奉卮酒为首,约为婚姻
B.吴之民方痛心焉
•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 20、对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意图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yǎn)
考考你
• 1、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繁芜从杂 浅尝则止 倏地 左睇右盼
B
• B.天资聪慧 青青子襟 濡养 缠绵悱恻
• C.搏大深遂 幽然自得 作楫 单调枯躁
• D.荒谬绝伦 煞费苦心 弊病 身临其境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C
• A.生活似乎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新信息纷至踏来,几达爆炸的
• 1.“丰富”与“大度”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丰富”的反 义词是什么?“大度”的反义词是什么?(3分)
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贫乏,吝啬
• 2.作者提及“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是为了证明什么?(2 分)
所谓“丰富”“大度”“送去主义”只是自欺欺人的疯话。
• 3. 本段最后一句的正确含义应是( ) (2分)
C
•
A.运用比喻论证,论述卖国主义者将沦为乞丐
•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臣活之”中的“活”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籍吏民,封府库
B.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 C.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18、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例句:项伯杀人,臣活之。
•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一、语音 • 二、汉字 • 三、句式 • 四、标点符号 • 五、病句 • 六、修辞 • 七、重音与停顿 • 八、语言表达
第二部分:文学、文化常识和诗文背诵
• 一、作家作品 • 二、文化常识 • 三、文体常识 • 四、诗文背诵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
• 一、正确把握文章内容 • 二、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 三、理清思路,划分层次 • 四、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 五、分析写作方法,概括观点、态度 • 六、鉴赏评价 • 七、综合训练
•
B.运用比喻论证,论述奉行“送去主义”的恶果
•
C.形象描述亡国奴的悲惨可怜相,说明奉行“送去主义”
的恶果
• 4. 本段说理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 ) (2分) B
•
A.比喻论证 B.类比论证 C.对比论证 D.因果论证
• 5.说明文中加点词语的比喻义。 (4分) • 鱼翅: 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 …… •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
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 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 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 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 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 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 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 A.感谢项伯
B.敬重项伯
C.拉拢项伯
D.慰问项伯
考考你
•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 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 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 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 ①几百年 之后,②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③或上天堂,④或落了地狱,⑤但我 们的子孙是在的,⑥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 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 炙做奖赏。
考考你
•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 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 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 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 召不应。
考考你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7-20题。 •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
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 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 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 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 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 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 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 人。
虽然他的才华高于世人,可是没有一点骄傲自大的情绪。
常常态度从容,淡泊宁静,不喜欢和庸俗的人交往。
•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个奇才,多次征召他,他都不应召。
第四部分:古诗文阅读
• 一、文言实词 • 二、文言虚词 • 三、通假字 • 四、词类活用 • 五、文言特殊句式 • 六、句子翻译与文意理解 • 七、鉴赏评价
第五部分:写作
• 一、应用文写作 • 二、整篇作文 • 1、命题作文 • 2、话题作文 • 3、材料作文
考考你
D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偌大(ruò) 囿于(yòu) 隽永(jùn) 恪尽职守(kè) • B.熨帖(yùn) 蹂躏(lìn) 症结(zhèng)并行不悖(bèi) • C.削壁(xiāo) 诘问(jié) 蓦然(mòu)一脉相承(mò) • D.刹那(chà) 濒危(bīn) 啃啮(niè) 数见不鲜(sh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