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专题四化学反应原理12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化学平衡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12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12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件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T1>T2,温度越高平衡时c(X)越高, 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M点X的转化量小
于W点X的转化量,M点放出的热量小于W点放出的热量,A项
错误;T2下,Δt=t1,Δc(Y)=
a-b 2
mol·L-1,v(Y)=
a-b 2t1
mol·L-
1·min-1,B项错误;M点温度比W点温度高,所以M点的正反应
反应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N2O)/mol·L-1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

一 篇
知识方法篇


基本理论

第八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外界条件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 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方向是一致 的,但影响程度不一定相同。 1.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立即增大,v(逆)逐渐增 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温度 (1)升高温度,不论正反应还是逆反应,不论放热反应还是 吸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加快,且对吸热反应方向影响较大,平 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2)降低温度,v(正),v(逆)均减小,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 动。
4.化学平衡常数K越大,反应限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越 大;
5.K应用于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当Qc<K,反应向正反应 方向进行;Qc=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c>K,反应向逆反应 方向进行。
四、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表、图象题的解题思路和 方法

年高考化学选考大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四 化学反应原理 13(27张PPT)

年高考化学选考大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四 化学反应原理 13(27张PPT)
为100 mL 0.01 mol·L-1的HA溶液与100 mL 0.02 mol·L-1的MOH溶
液混合,反应后的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MA和MOH的混合溶液,
故溶液中c(M+)>c(A-)>c(OH-)>c(H+)。(4)K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由物
料守恒得,c(M+)+c(MOH)=2c(A-),由电荷守恒得,c(M+)+c(H+)=c(A)+c(OH-),故c(MOH)+c(OH-)=c(A-)+c(H+)≈c(A-)=0.005 mol·L-1。
-6-
重点梳理
精选例题
(2018·4·浙江选考)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的是(
A.KCl
B.Na2O
C.NH4Cl
D.CH3COONa
)
关闭
A选项,氯化钾水溶液显中性;B选项,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
钠的水溶液显碱性;C选项,氯化铵水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D选项,醋
酸钠水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
2c(H+)+c(Na+)=c(HCO3 )+2c(CO3 )+c(OH-)。
-20-
重点梳理
精选例题
(4)原子守恒(即物料守恒)
7(填“>”“<”
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此时,溶
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3)请写出K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
(4)K点对应的溶液中,c(M+)+c(MOH)
2c(A-)(填“>”“<”或
“=”);若此时溶液的pH=10,则c(MOH)+c(OH-)=

第二轮复习高三化学《专题四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ppt

第二轮复习高三化学《专题四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ppt
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 素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直接运用影响 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 结论即可得答案为B。
2. 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 反应2X(g) 2Y(g)+Z(g)中,生成物Z在反 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t)的关 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③ 若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气体,且系数 不等,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恒温、恒容)、 平均摩尔质量、混合气体的密度(恒温、恒压) 保持不变。(对“等气”反应不适用)
③ 若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气体,且系数 不等,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恒温、恒容)、 平均摩尔质量、混合气体的密度(恒温、恒压) 保持不变。(对“等气”反应不适用)
(2) 在上述装置中,若需控制平衡后混 合气体为6.5体积,则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 _降__低__反__应__温__度____,原因是:
(2) 在上述装置中,若需控制平衡后混
合气体为6.5体积,则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
_降__低__反__应__温__度____,原因是: 6.5<7,上述平衡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采取降温措施;而 反应容器是活塞式的,且6.5是压强保持不 变下的6.5,故不采用变压强的方法。
① 若a = 1,c= 2时,则b= ____。在此 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__________方向 进行(填“正”或“逆”)。
② 若需规定起始时反应向逆方向进行, 则c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若a = 1,c= 2时,则b= __3__。在此 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__________方向 进行(填“正”或“逆”)。
(2) 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C的质量 百分含量降低,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放__热__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课件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课件

考纲要求 1.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能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 反应的速率。2.知道活化能的涵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 响,认识其一般规律。4.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事例,认识其在 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5.能用焓变和熵变说 明化学反应的方向。6.通过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知道化学平衡 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7.通过 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 加以解释。8.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 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t/min
0
10
20
30
40
50
c(H2O2)/mol·L-1 0.70 0.49 0.35 0.25 0.17 0.12
0~30 min H2O2反应的平均速率v=__0_._0_15___ mol·L-1·min-1。
1.(2021·辽宁高考)某温度下,降冰片 烯在钛杂环丁烷催化下聚合,反应物浓度 与催化剂浓度及时间关系如图。已知反应 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2)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对于基元反应aA(g)+bB(g) cC(g)+dD(g),v正=k正·ca(A)·cb(B),v逆
=k逆·cc(C)·cd(D),平衡常数K=cccaCA··ccdbDB=kk逆正··vv正逆,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
逆,故K=
k正 k逆
。如:对于基元反应:2NO(g)+O2(g)
考查视角 以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反应为背景材料考查速率的简单计算、影响速率的因素是高考的热点。 (2)(2021·全国乙卷)一氯化碘(ICl)是一种卤素互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金属直接反应,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的碘化剂。 1 MPa,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 b、c点表示的状态均未达到平衡, 4.(2019·全国卷Ⅲ节选)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 据图分析,生成CS2的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C.条件①,反应速率为0. c(H2O2)/mol·L-1 (1)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n(C2H4)∶n(H2O)=________。

(浙江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时11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课件苏教版

(浙江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时11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课件苏教版

一、化学反应速率1 •基本概念(1)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的物理量。

⑵公式: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3)单位:mol-L 1-min 1或m ol ・L 」・s 」。

⑷计算规律:对于同一化学反应c/A(g)+bB(g)cC(g)+JD(g),v(A) : v(B) : v(C) : v(D)=a ; b : c : do(5)比较反应速率的方法:首先看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 相同的单位;再将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 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心)=Ac(B) At四二三四典例1汽车尾气处理时发生反应4CO(g)+2NC>2(g)U N2(g)+4CO2(g)o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下列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CO>0.03 mol-L-^s1B.V(NO2)=0.7 mol-L1-min1C.V(N2)=0.4 mol-L1-min1关闭v(CO)=0.03 mol-L1-s_1=1.8 mol-L-1-miiT1。

根据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中物质对应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可以计算出B、C、D三个选项都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1.4 mol-L-1-mi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闭..二三四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四注意(1)对于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的化学反应,改变它们的量不会引起浓度的变化,对反应速率基本无影响。

例如:C(s)+CO2(g) =—2CO(g),增加C的量,对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无影响(当然,这里不考虑固体表面积、颗粒大小等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步,联:联系等效平衡判断依据,结合题目条件判断是否达到 等效平衡。
(2018-4-浙江选考)反应N2(g)+3H2(g)—2NH3(g)若
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 是()
…汕容器内的温度丕再变化
关闭A项,因该反应在恒压、绝热容器中进行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容器 内的温度不再变化,说明放出的热量不再变化,可以判断反应已达平衡 状态,正确;B项,因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压强始终不变,错误;C项,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相等,只能说明反应正向进行,错

关闭:
D
解析 答案
重点梳理精选例题
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g)+C)2(g)=^ 2NO2(g) AHvO,其中NO为无色气体,NO?为红棕色气体。下列不
能说明反应己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血QgQJ
)
关闭
v正逆衡状态,故A错误;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当反应达 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故B正确;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O?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
若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改变,则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重点梳理
②对于有气体存在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的反应,
变化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则说明反应己达平衡状态。
注意:对于有气体存在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发生改变的 反应,如:2HI(g)u^ H2(g)+I2(g)仮应过程中的任何时刻体系的压 强、气体的物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不变,故体系压强、气 体的物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均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状态。
重点梳理
2.等效平衡判断“四步曲”
第一步,看:观察可逆反应特点(物质状态、气体分子数),判断反应 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还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 的可逆反应;
第二步,挖:挖掘反应条件,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注意密闭容 器不等于恒容容器;
第三步,倒:采用一边倒法,将起始物质按可逆反应化学计量数之 比转化成同一边的物质;
第12讲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化学平衡
重点梳理
考点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指导思想:选定反应中的“变量”,即随反应进行而变化的量,当“变 量,,不再变化时,反应己达平衡。
(1)直接判断依据(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不变
I③各组分的含量(w、卩)不变
(2)间接判断依据
①对于有色气体存在的反应体系,如2N()2(g)N2O4(g)等,
••如■ • •• • • • •• •• ■ ■ • ••■•・•・• ••• •••••• ••••• • ■ •■ • • ■ •MB •••• •••
关闭
A
规律小结
不能作为平衡“标志”的四种情况
(1)反应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 计量数之比。
(2)恒温恒容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压强或总物
min,AH(A>0.15 moUVz(C)二0.15 mol,可知*2,错误;B项,化学反应速|
11
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0〜2min,An(C>0.2 mol,v(B)=-v(C>-X?
zz
將=+x啓豐=0.025 mol・L」miiri,错误;C项,化学平衡状态指I
722Lx2min
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I等时,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由表格可知反应进行i到2min时,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错误;D项,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同一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不同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A、C的化学|
质的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如2HI(g)H2(g)+I2(g) o
(3)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 随时间而变化,如2HI(g)壬―H2(g)+I2(g) o
(4)全是气体参加的反应,恒容条件下体系的密度保持不变。
重点梳理
考点二化学平衡的移动
判断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 •・
关闭
跟踪训练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B(g)^=^2C(g) AHvO,A、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min
n(A)/mol
n(C)/mol
0
0.3
0
0.15
0.15
2
0.1
0.2
31
0.1
0.2
关闭;


A项,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0~1I
〔改变条件」
速率不变(如容积不变时 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
改变程度相同屮使用催化剂
©正N逆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 变的反应改变压强
〔平衡不移动〕
-浓度变化-1
改变程度不同 竝却逆

-压强变化-
-温度变化」
©正 > 卩逆 平衡正向移动
竝VQ逆 平衡逆向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