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框架结构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第六章 竖向荷载(恒载 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讲解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第六章  竖向荷载(恒载 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讲解

第六章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第一节框架在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本设计用分层法计算内力,具体步骤如下:①计算各杆件的固端弯矩②计算各节点弯矩分配系数③弯矩分配④调幅并绘弯矩图⑤计算跨中最大弯矩、剪力和轴力并绘图一、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一)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表6.1弯矩图恒载作用下梁固端弯矩计算统计表6.2(二)计算各节点弯矩分配系数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假定结构无侧移,计算时采用力矩分配法,其计算要点是:①计算各层梁上竖向荷载值和梁的固端弯矩。

②将框架分层,各层梁跨度及柱高与原结构相同,柱端假定为固端。

③计算梁、柱线刚度。

对于柱,假定分层后中间各层柱柱端固定与实际不符,因而,除底层外,上层柱各层线刚度均乘以0.9修正。

有现浇楼面的梁,宜考虑楼板的作用。

每侧可取板厚的6倍作为楼板的有效作用宽度。

设计中,可近似按下式计算梁的截面惯性矩:一边有楼板:I=1.5Ir两边有楼板:I=2.0Ir④计算和确定梁、柱弯矩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

按修正后的刚度计算各结点周围杆件的杆端分配系数。

所有上层柱的传递系数取1/3,底层柱的传递系数取1/2。

⑤按力矩分配法计算单层梁、柱弯矩。

⑥将分层计算得到的、但属于同一层柱的柱端弯矩叠加得到柱的弯矩。

(1)计算梁、柱相对线刚度图6.1 修正后梁柱相对线刚度(2)计算弯矩分配系数结构三层=5.37÷(5.37+1.18)=0.820①梁μB3C3μ=5.37÷(5.37+3.52+1.18)=0.533C3B3=3.52÷(5.37+3.52+1.18)=0.350μC3D3=3.52÷(3.52+1.18)=0.749μD3C3=1.18÷(5.37+1.18)=0.180②柱μB3B2=1.18÷(5.37+3.52+1.18)=0.117μC3C2=1.18÷(3.52+1.18)=0.251μD3D2结构二层①梁μ=5.37÷(1.18+1.18+5.37)=0.695B2C2=5.37÷(1.18+1.18+5.37+3.52)=0.477μC2B2μ=3.52÷(1.18+1.18+5.37+3.52)=0.313 C2D2=3.52÷(1.18+1.18+3.52)=0.5986 μD2C2=1.18÷(1.18+1.18+5.37)=0.1525②柱μB2B3μ=1.18÷(1.18+1.18+5.37)=0.1525B2B1=1.18÷(1.18+1.18+5.37+3.52)=0.105 μC2C3μ=1.18÷(1.18+1.18+5.37+3.52)=0.105 C2C1=1.18÷(1.18+1.18+3.52)=0.2007 μD2D3μ=1.18÷(1.18+1.18+3.52)=0.2007D2D1结构一层=5.37÷(1.18+1+5.37)=0.711①梁μB1C1=5.37÷(1.18+1+5.37+3.52)=0.485 μC1B1=3.52÷(1.18+1+5.37+3.52)=0.318 μC1D1=3.52÷(1.18+1+3.52)=0.618μD1C1=1.18÷(1.18+1+5.37)=0.156②柱μB1B2=1÷(1.18+1+5.37)=0.133μB1B0=1.18÷(1.18+1+5.37+3.52)=0.107μC1C2=1÷(1.18+1+5.37+3.52)=0.090μC1C0μ=1.18÷(1.18+1+3.52)=0.207D1D2μ=1÷(1.18+1+3.52)=0.175D1D0(三)分层法算恒载作用下弯矩恒载作用下结构三层弯矩分配表6.3B C D上柱偏心弯矩分配系数0固端弯矩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合计一次分配14.650 -13.883 226.915 20.861 -251.346 84.509 -112.810 二次分配14.512 -14.512 228.818 21.278 -250.096 105.707 -105.707恒载作用下结构二层弯矩分配表6.40.768 12.717 -28.301↑↑↑B C D偏心弯矩分配系数固端弯矩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合计一次分配 6.931 4.431 -4.607 308.811 46.295 47.232 -385.113 169.804 -113.072 -92.837二次分配 5.901 3.401 -9.302 300.595 44.486 45.423 -390.504 191.416 -105.826 -85.591恒载作用下结构一层弯矩分配表6.52.127 9.081 -7.935↑↑↑B C D偏心弯矩分配系数固端弯矩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合计一次二次7.030 5.338 -12.368 267.469 35.352 22.097 -324.919 357.349 -46.247 -15.172 -295.930图6.2 弯矩再分配后恒载作用下弯矩图(KN·m)(四)框架梁弯矩塑性调幅为了减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支座处的配筋数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竖向内力重分布,主要是降低支座负弯矩,以减小支座处的配筋,跨中则应相应增大弯矩。

结构设计任务书

结构设计任务书

结构设计任务书钢筋砼现浇梁板结构钢筋砼排架结构单层厂房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王晓虹2012年8月(一)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一、设计资料:1、某多层工业用仓库,标准层楼盖平面总尺寸(轴线尺寸)如图所示,B、L取值见数据表。

外围以370mm 砖墙承重,不设内墙。

由于空间较大,内部需设钢筋混凝土柱,柱截面尺寸可假定为500×500mm。

楼梯间在此范围之外,不予考虑。

(取值见数据表)。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qk3、建筑作法:楼面面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20kN/m3)。

梁板的天花抹灰为15mm厚混合砂浆(17kN/m3)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级。

=360N/mm2);钢筋: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400级钢筋(fy梁箍筋和板中钢筋可采用HPB300级钢筋(f=270N/mm2),也可采用HRB335级。

y二、设计要求:1、选定合宜的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方案(确定柱网、梁格、梁截面尺寸及板厚)。

2、进行板、次梁和主梁的内力及配筋计算,并写出完整的设计计算说明书。

板和次梁可采用塑性法计算内力,主梁应采用弹性法计算。

计算书中应有主梁弯矩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也称作“材料图”、“抗弯承载力图”)。

3、绘制结构施工图一张(建议采用A2或A2加长)。

内容包括梁板结构布置,板、次梁和主梁的配筋图及钢筋表等。

要求板配筋采用弯起式。

钢筋表中列出板和次梁的钢筋,主梁钢筋画出抽筋图。

4、施工图绘制应符合《建筑结构制图标准》中关于线型、字体、图例等各项规定。

其他要求详见任务书附件。

(二)单层工业厂房设计一、设计项目:某地某厂金工车间(不设天窗)单跨单层厂房,总长60m,总宽(跨度)18m、21m、24m,设两台A5级工作制桥式软钩吊车(单闸),吊车吨位及轨顶标高见数据表。

厂房位于郊区。

二、设计资料:1、自然条件:基本风压:见数据表基本雪压:200N/m2=200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建筑资料:①屋面作法:防水层、找平层、保温层、隔气层累计1.25kN/m2②围护墙:240mm厚实心砖墙,内墙面为石灰砂浆抹面,纸筋灰罩面,外墙为清水砖墙,墙体单位面积总重5.24kN/m2。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南京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07号KL钢筋图示尺寸计算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施工院(系、部、中心)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工程管理(造价方向)班级K造价091学生姓名杨丹学号240093807设计地点教室指导教师张福生设计起止时间:2011年6月13日至2011年6月17日目录(一)前言1.课程设计目的2.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3.课程设计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4.主要参考文献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6.成绩考核办法(二)成果1.确定课程设计框架梁尺寸2.课程设计计算成果(三)结束语(四)主要参考资料(五)附录1.任务书2.图纸3.相关说明前言成果1.确定课程设计框架梁尺寸左跨长度=4350mm 左净跨长ln1=4350-400=3950 右跨长度=3350mm 右净跨长ln2=3350-400=2950 柱子尺寸400*400 mmhc=400混凝土等级C30,抗震等级三级,一类环境2.课程设计计算成果(1)绘制课程指导书中的梁的图形(2)判断保护层厚度查03G101-1,混凝土等级C30,抗震等级三级,一类环境确定C=25mm左净跨长ln1=4350-400=3950右净跨长ln2=3350-400=2950hc=400判断上部通长筋直/弯锚:laE=31d=31*16=496mm 0.4laE=0.4*496=198.4mm支座宽-保护层=400-25=375mm0.4laE<375<496所以弯锚因为左支座负筋,右支座负筋,下部右支座筋的直径与其相同,所以直/弯锚判断同上。

判断下部左支座筋直/弯锚:laE=31d=31*18=558mm0.4laE=0.4*558=223.4mm0.4laE<375<558所以弯锚端支座锚固值=400-25=375(3)定义钢筋图示尺寸公式①上部通长筋:L=梁长-2*保护层厚度+15d+15d②上部左端支座负筋:L=左净跨长/3+端支座锚固值+15d③上部右端支座负筋:L=右净跨长/3+端支座锚固值+15d④中间支座负筋:L=ln1/3+ln/3+中间支座宽度⑤下部左支座筋:L=左净跨长+锚固值+搭接长度+15d⑥下部右支座筋:L=右净跨长+锚固值+搭接长度+15d⑦箍筋:L=2L1+2L2+2*max(10d,75mm)(4)计算一根梁内的所有钢筋图示尺寸,并编号①上部通长筋:L=梁长-2*保护层厚度+15d+15d=4350+3350+200+200-2*25+15*16+15*16=8530mm②上部左端支座负筋:L=左净跨长/3+端支座锚固值+15d=3950/3+375+15*16=1932mm③上部右端支座负筋:L=右净跨长/3+端支座锚固值+15d=2950/3+375+15*16=1599mm④上部中间支座负筋:ln=max(ln1,ln2)=3950L= ln1/3+ln/3+中间支座宽度=3950/3+3950/3+400=3034mm⑤下部左支座筋:搭接长度≥laE且≥0.5hc+5d搭接长度≥558且≥290所以搭接长度取558mmL=左净跨长+锚固值+搭接长度+15d=3950+375+558+15*18=5153mm⑥下部右支座筋:搭接长度≥laE且≥0.5hc+5d搭接长度≥496且≥280所以搭接长度取496mmL=右净跨长+锚固值+搭接长度+15d=2950+375+496+15*16=4061mm⑦箍筋:L=2L1+2L2+2*max(10d,75mm)=2(h-2c+2d)+2(b-2c+2d)+2*max(10d,75mm)=2*(450-2*25+2*6)+2*(300-2*25+2*6)+2*75=1498mm箍筋根数:左跨:(4350-200-200-50-50)/100+1=39.5 取40 根右跨:(3350-200-200-50-50)/100+1=29.5 取30 根所以箍筋共70 根(5) 将每根钢筋进行编号,画出计算简图,列出计算公式和计算成果课程设计说明书结束语在这次为期五天的课程设计中,我学会了不少东西。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毕业设计任务书(框架结构)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毕业设计任务书(框架结构)

土 木 工 程(建筑结构—框架结构)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 班级: 学号: 姓名:土木工程教研室编设计题目:×××建筑结构设计一、工程概况(必做)要求简要介绍建筑所在位置,建筑面积,长度,宽度,高度,外型特征等。

(详细可参考建筑设计说明)二、设计原始资料(即建筑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必做)1、基本风压:(可参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或《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相应规定)2、基本雪压:(可参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或《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相应规定)3、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等级、抗震设防类别:(推荐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或可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相应规定)4、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环境类别5、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来源于地质勘测报告)(1)地形、地貌(2)地层岩型特征及分布(3)地下水情况(4)地基岩土承载力标准值(5)结论及建议(可参考地质勘测报告的结论,也可根据地质勘测报告的结论自己判断)三、建筑设计的任务与要求(可根据个人情况选做)建筑设计只需进行方案设计,设计深度达到建筑初步设计阶段。

具体要求如下:1、建筑施工图1)平面图(标准层、底层平面图) 1:100①纵横轴线及轴线编号。

②平面尺寸。

a.总尺寸:建筑外边缘尺寸。

b.轴线尺寸:轴线间尺寸,还须标注出端轴线与建筑外边缘间尺寸。

c.洞间墙段及门窗尺寸:凡洞间墙段为轴线等分者,只需注明洞间的总尺寸。

非等分者,则应按轴线分别注出。

d.局部尺寸:包括墙厚尺寸,不在轴线上的隔墙与相邻轴线间的关系尺寸,建筑内部门窗洞口及壁柜等尺寸。

③室外地坪及楼地面标高,楼地面坡度及坡向(有水房间)。

④固定设施(如卫生间、厨房设备等)应表示。

⑤注门窗编号,门的开启方向及方式,门用M1,M2,……表示,窗用C1,C2,……表示。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设计说明书专业:土木工程学号:姓名:主要内容:(1)方案(2)结构平面布置(3)设计资料(4)截面尺寸选择(5)板的计算(6)梁的荷载确定(7)横向肋梁计算(8)纵向肋梁计算(9)构造(10)设计说明(11)材料用量估算1、方案本梁板系统为双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跨中弯矩较小,刚度大,受力性能较单向板优越,其跨度可达5m左右。

当梁尺格较大及使用荷载较大时比较经济。

2、结构平面布置总尺寸为L1×L2=37.2m×23.4m,按双向板跨度为5m左右的原则,可进行如图所示的平面布置。

3、设计资料(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后做10mm厚水磨石面层。

板底采用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2)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5.5 kN/m2。

(3)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f C=14.3N/mm2,f t=1.43 N/mm2);钢筋:梁内纵向受力钢筋为HRB400级(f y=360 N/mm2),其余钢筋采用HPB235级(f y=210 N/mm2)。

4、截面尺寸选择柱:400mm×400mm板:h≥4700/50=94mm,取h=100mm。

横向肋梁:h=(1/18~1/12)L=261~392mm,取h=400mm,b=(1/3~1/2)h=133~200mm,取b=150mm。

纵向肋梁:h=(1/14~1/8)L=379~663mm,取h=500mm,b=(1/3~1/2)h=167~250mm,取b=200mm。

5、板的计算(1)荷载计算20mm水泥砂浆面层0.02×20=0.40 kN/m2100mm钢筋混凝土板0.10×25=2.50kN/m220mm混合砂浆天棚抹灰0.02×17=0.34 kN/m210mm水磨石面层0.01×24=0.24 kN/m23.48 kN/m2永久荷载设计值g=1.2×3.48=4.18 kN/m2可变荷载设计值q=1.3×5.5= 7.15 kN/m2合计11.33 kN/m2(2)计算跨度纵向:中间跨l0=5.3-0.15=5.15m边跨l0=5.3-0.075-0.12=5.105m横向:中间跨l0=4.7-0.2=4.5m边跨l0=4.7-0.1-0.12=4.48m(3)按塑性绞线法设计:荷载设计值g+q=11.33 kN/m26、梁的荷载确定按照下述方法近似确定:从每一区格的四角作45o线与平行于长边的中线相交,将整块板分成四个板块,每个板块的荷载传至相邻的支撑梁上。

土木工程专业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框架结构毕业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框架结构毕业设计,需要涉及以下内容: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在选题背景和意义部分,需要说明为什么选择框架结构作为毕业设计的研究对象,以及框架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广泛,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筑的高度和规模不断增加,对框架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究。

3. 框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建筑设计等,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

二、文献综述在文献综述部分,需要对框架结构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包括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框架结构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包括框架结构的发展历史、结构形式、设计方法和应用领域等。

2. 框架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分析方法,包括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承载能力、抗震性能和稳定性等,以及框架结构的力学分析方法和计算模型等。

3. 框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包括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设计软件等,以及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在研究内容和方法部分,需要明确本次毕业设计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研究内容和方法,包括框架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等。

2.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包括提高框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提高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推动框架结构的技术创新和发展等。

3. 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包括文献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等。

四、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在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部分,需要明确本次毕业设计的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包括设计方案、分析结果、实验数据和研究报告等,以及对框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提升、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提升、对框架结构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推动等的应用价值。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框架结构计算书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框架结构计算书

1 结构设计说明1.1 工程概况杭州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投资拟建多层办公楼,建筑面积为60002m。

高度控制在24米下,层数为6层。

1.2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1.2.1 设计依据a) 国家及浙江省现行的有关结构设计规范、规程及规定。

b) 本工程各项批文及甲方单位要求。

c) 本工程的活载取值严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执行。

1.2.2 设计资料1 房屋建筑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 混凝土结构(上、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3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出版社4 建筑结构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5 结构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6 地基与基础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7 工程结构抗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 简明建筑结构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科学出版社10 实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BG5000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2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BG50105-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4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JI0I8-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5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6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I0I-8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 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2 砌体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3 简明砌体结构设计施工资料集成中国电力出版社24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5 土建工程图与AutoCAD 科学出版社26 简明砌体结构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7 砌体结构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抗震等级为四级。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框架结构)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框架结构)

2.前 言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本组毕业设计题目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办公楼扩建工程》。

在结构前期,我温习了《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知识,并借阅了《抗震规范》、《混凝土规范》、《荷载规范》、《砌体规范》、《地基规范》等规范。

在网上搜集了不少资料,并做了笔记。

在结构设计中期,我们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计算和分析。

本组在成员齐心协力,发挥了大家的团队精神。

在结构设计后期,主要进行设计手稿的电脑输入和PKPM计算出图(并有一张手画基础图),并得到老师的审批和指正,使我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结构设计的八周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以及外文的翻译,加深了对新规范、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

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内力组合的计算时,进一步了解了Excel;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AutoCAD,PKPM等专业软件。

以上所有这些从不同方面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辅以一些计算软件的校正。

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许宝勤二零零六年五月3.设计任务书3.1工程概况工程地点在昆区阿尔丁大街七号街坊,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

拟建建筑物层数为五层,框架结构,型式应与原有办公楼协调统一。

外装修采用外墙涂料及石材,窗户采用平开铝合金窗,门采用实木门。

建筑物应设计为智能化、节能化建筑。

3.2地质、水文及气象资料地形:地形较为平坦。

自然地坪以下1.9m~2.3m为细砂层,承载能力标准值f=180kpa;2.3m~3.9m为砾砂层,承载能力标准值f=210kpa;3.9m~6.9m为圆砾层,承载能力标准值f=350kpa,二类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项目概况及设计资料1.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省市寿县某建筑结构设计;2.建筑占地面积:364.5㎡,总建筑面积:2151㎡;3.建筑高度:17.7m;4.设计使用年限:50年;5.建筑层数:六层;6.结构类型: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7.抗震设防烈度:6度;8.设计耐火等级:二级。

1.2 设计资料1.设计标高:室设计标高为0.000m±,室外高差300mm;0.35kN m;2.基本风压:20.5kN m;3.基本雪压:24.地面粗糙程度:B类;5.建筑物安全等级:Ⅱ级;6.墙体材料:±以上采用MU10混凝土多孔砖,M5混合砂浆一砖实砌;.0000±以下采用MU10混凝土实心砖,M10水泥砂浆一砖实砌,20厚1:2水泥砂浆双.0000面粉刷,-0.060处设20厚1:2水泥砂浆,掺5%防水剂防潮层。

页脚.第2章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的确定2.1 结构平面布置1.选取单榀框架根据图形的对称性,本次计算选用⑩轴进行计算,结构布置图如下:图2-1 结构布置图2.2 梁柱截面初估1.梁截面初估16~14确定,各梁截面宽度按照高度的13~12确定。

那么,各截面尺寸确定如下:次梁截面高度按照跨度的115~112确定,主梁截面高度按照跨度的112~1确定,悬臂梁截面高度按照跨度的 (1)主梁1AB :(112h =~)14700390~600mm mm ⨯=,取500h mm =; (1b =~)12500170~250mm mm ⨯=,取250b mm =。

(2)主梁1B D :(112h =~)182500210~320mm mm ⨯=,取500h mm =;页脚.(1b =~)12500170~250mm mm ⨯=,取250b mm =。

(3)8~10、10~12轴间主梁尺寸:(112h =~)13600300~400mm mm ⨯=,取400h mm =,250b mm =。

2.柱截面初估(1)根据《混凝土设计原理》中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推出构件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C CC A N a f ≥⨯ (2-1)式中:a ——轴压比(一级0.7、二级0.8、三级0.9,短柱减0.05);C f ——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C N ——估算柱轴力设计值。

(2)柱轴力设计值:1.25C N CN = (2-2)式中:N ——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已包含活载); C ——中柱1C =、边柱 1.1C =、角柱 1.2C =。

(3)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N nAq = (2-3)n ——柱承受楼层数; A ——柱子从属面积;q ——竖向荷载标准值(已包含活载),对于框架结构各层的重力代表值一般为212~15q kN m =,此处取215q kN m =。

(4)柱A:23.6 4.716.92A m =⨯=,1516.9261522.8N kN =⨯⨯=,1.25 1.11522.82094C N kN =⨯⨯⨯=,2209410001627040.914.3C c C N A mm af ⨯≥==⨯。

取截面为500500mm mm ⨯,22250000162704c A mm mm => 同理,柱1B 、D 也取截面为500500mm mm ⨯。

2.3 计算简图的确定1.线刚度计算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600mm ,室外高差为300mm ,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5.1m 。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2-2,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边跨梁取I=1.5I 0,中跨梁取I=2I 0(I 0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

(1)由《混凝土结构》中得到线刚度计算公式如下:EIi H=(2-4) 式中:H ——梁的长度; E ——混凝土弹性模量。

(2)各梁柱的线刚度计算如下: 1)梁的线刚度计算L1: 33311.50.250.5 4.70.8311012i E Em -=⨯⨯⨯÷=⨯; L2: 33311.50.250.52.5 1.561012i E Em -=⨯⨯⨯÷=⨯; 2)柱的线刚度计算 ①首层柱Z1: 33310.50.5 3.9 1.341012i E Em -=⨯⨯⨯÷=⨯; ②二~六层柱Z1: 33310.50.5 2.9 1.81012i E Em -=⨯⨯⨯÷=⨯;. 图2-2 梁柱线刚度图(单位:10-3Em3)页脚第3章 荷载计算3.1 恒荷载计算1.屋面板(按屋面做法逐项计算均布荷载): 防水层:40mm 厚C20细石混凝土21kN m ;找平层:20mm 厚水泥砂浆20.002200.4kN m ⨯=;找坡层:C15加气混凝土找坡2%(最薄处30厚)20.12040.037.50.5642kN m +⨯=;保温层:40mm 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 20.040.50.02kN m ⨯=;结构层:120mm 厚钢筋混凝土整浇层20.12253kN m ⨯=;抹灰层:20mm 厚混合砂浆20.02170.34kN m ⨯=;小计 25.324kN m 。

2.楼面恒载:找平层:20mm 厚1:3水泥砂浆找平20.02200.4kN m ⨯=;结构层:120mm 厚现浇板 20.02225 3.00kN m ⨯=; 抹灰层:20mm 厚混合砂浆20.02170.34kN m ⨯=;小计 24.0kN m 。

3.墙体恒载:240mm 厚空心砖 20.246 1.44kN m ⨯=; 20mm 厚水泥砂浆面 20.042200.8kN m ⨯⨯=。

小计 22.24kN m 。

120mm 厚空心砖 20.1260.72kN m ⨯=; 20mm 厚水泥砂浆面 20.042200.8kN m ⨯⨯=。

页脚.小计 21.52kN m 。

4.梁的自重线荷载:梁L1、L2自重线荷载 0.250.525 3.125kN m ⨯⨯=; 梁侧粉刷线荷载 0.02(0.50.12)2170.2584kN m ⨯-⨯⨯=; 梁L 3自重线荷载 0.250.425 2.5kN m ⨯⨯=; 梁侧粉刷线荷载 0.02(0.40.1)2170.1904kN m ⨯-⨯⨯=; 梁L4自重线荷载 0.120.3525 1.05kN m ⨯⨯=; 梁侧粉刷线荷载 0.02(0.350.1)2170.1564kN m ⨯-⨯⨯=。

5.柱自重线荷载:Z1: ()0.50.52520.50.50.0240.02207.082q kN m =⨯⨯+⨯++⨯⨯⨯=⎡⎤⎣⎦; 6.门窗自重:木门,自重0.2kN ;塑钢门窗,自重0.4kN 。

7.墙体自重线荷载:门窗面积所占比例较大的墙体,墙重按80%折算1W : ()2.24 2.90.5 5.376q kN m =⨯-=; 2W 、3W : ()2.24 2.90.40.8 4.48q kN m =⨯-⨯=;4W : ()1.52 2.90.4 3.8q kN m =⨯-=; 5W : ()1.520.90.350.8 3.1q kN m =⨯-⨯=; 6W : ()2.240.90.5 5.38q kN m =⨯-=。

图3-1 墙体编号图8.各层梁所受恒载:图3-2 传力路线图(1)屋顶层梁所受恒荷载(图3-3)1)线荷载页脚.屋面板: 3.6 5.3319.2q kN m =⨯=; 梁、门、墙: 3.38q kN m =。

2)集中荷载 ①A 点屋面: 1.8 4.7 5.3329.56q kN =⨯⨯=; 梁: 2.69 3.6 3.38 4.7217.63q kN =⨯+⨯÷=; 女儿墙: 2.4 1.2 3.610.37q kN =⨯⨯=;小计 57.56A F kN =。

②D 点屋面: 1.15 2.5 5.3315.32q kN =⨯⨯=;梁: 1111.212.523.38 2.5 2.69 3.6215.42422q kN =⨯⨯⨯+⨯⨯+⨯⨯÷=;女儿墙: 2.4 1.2 2.3 6.62q kN =⨯⨯=;小计 37.36D F kN =。

③1B 点 屋面:21111( 1.8 1.82 1.152(0.2 2.5) 1.15(1.1 4.7) 1.8) 5.3367.212222q kN =⨯⨯÷+⨯⨯++⨯++⨯⨯=;梁: 1111.212.523.38 2.5 3.384.735.07422q kN =⨯⨯⨯+⨯⨯+⨯⨯=;小计 1102.28B F kN =。

图3-3 屋顶层梁所受恒载图(2)二~六层梁所受恒荷载(图3-4) 1)线荷载楼面: 3.6 3.7413.37q kN m =⨯=; 梁、门、墙: 3.38 2.24 5.62q kN m =+=。

2)集中荷载 ①A 点楼面: 1.8 4.7 3.7431.64q kN =⨯⨯=;梁: 112.693.62 3.384.717.6322q kN =⨯⨯⨯+⨯⨯=;柱: 2.97.08220.54q kN =⨯=;墙: 13.6 2.244.7 2.2413.332q kN =⨯+⨯⨯=;小计 83.14A F kN =。

②D 点楼面: 1.15 2.5 3.7410.75q kN =⨯⨯=;梁: 1111.212.523.38 2.5 2.69 3.6215.42422q kN =⨯⨯⨯+⨯⨯+⨯⨯⨯=;柱: 2.97.08220.54q kN =⨯=;页脚.墙: 1113.1 2.524.48 3.625.38 2.526.73422q kN =⨯⨯⨯+⨯⨯⨯+⨯⨯=;小计 73.44D F kN =。

③1B 点 楼面:22111(1.822 1.152(0.2 2.5) 1.15(1.1 4.7) 1.8) 3.7442.39222q kN =⨯÷+⨯⨯++⨯++⨯⨯=;梁: 1111.212.523.38 2.5 3.384.735.07422q kN =⨯⨯⨯+⨯⨯+⨯⨯=;柱: 2.97.08220.54q kN =⨯=;墙: 1113.1 2.52 3.8 3.6 5.38 2.5 5.384.736.92422q kN =⨯⨯⨯+⨯+⨯⨯+⨯⨯=;小计 1134.9B F kN =。

图3-4 二~五层梁所受恒载图3.2 活荷载计算1.各种活荷载分析活荷载各层的传力路线均与恒荷载相同。

不上人屋面活荷载: 20.5kN m ; 厕所、浴室活荷载: 20.2m kN ; 走廊、楼梯活荷载: 20.2m kN ; 阳台、阅览室活荷载: 20.3m kN ; 楼面活荷载: 20.2m k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