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成语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语文新创新一轮复习通用版讲义:分册三第一部分专题一【学语文在课下】常考易错成语练积累含答案

2020版高考语文新创新一轮复习通用版讲义:分册三第一部分专题一【学语文在课下】常考易错成语练积累含答案

[学语文·在课下]常考易错成语练中积累一、易近义混淆成语1.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按部就班(1)乡下的农人们,大部分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的生活。

(2)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敢大胆创新,只会地按旧框框写作。

(3)假若他能地读些书,他也会变成一个体面的,甚至是很有学问的人。

点拨:“安分守己”与“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前者偏重规矩老实,安于本分,不胡来,守住自己的节操;后者偏重墨守成规,不敢变易。

“按部就班”有“遵循一定的次序”的意思,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进行。

答案: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按部就班2.安之若素·随遇而安近日,年仅13岁的国乒“淡定妹”刘星池引爆网络。

在没有教练现场指导的情况下,刘星池仍能,最终大获全胜。

点拨: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能安然处之,毫不在意。

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相同点: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不同点: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答案:安之若素3.八面玲珑·面面俱到(1)在《邪不压正》里,姜文饰演的蓝青峰则是完全另一个样子,小说中老成持重的长者,在电影里变成了一个、城府极深的阴谋家,但这个阴谋家又极具喜剧色彩,说起台词来简直是相声演员。

(2)报告提到了各种可能导致这次偏航的因素,如通讯被切断、驾驶员手动改变航向等,可谓,但没有作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

点拨:八面玲珑: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多用在讨好别人,贬义居多。

面面俱到:各方面都能照顾到,没有遗漏疏忽,考虑得全面,褒义居多;也指考虑得太过全面,把可以或不必要的都考虑了,显得多余,笼统。

相同点: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

不同点:“八面玲珑”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面面俱到”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答案:八面玲珑面面俱到4.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1)《梦想改造家》节目组来到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为在这里保护野生动物的志愿者们建造能够遮风挡雨、抵抗高原恶劣气候的营地,让他们不再。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案【常见123组近义成语辨析汇集】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案【常见123组近义成语辨析汇集】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案【常见123组近义成语辨析汇集】1.趁火打劫/浑水摸鱼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抢夺利益。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一把。

2.惨无人道/惨绝人寰惨无人道:残暴狠毒到极点,残暴到灭绝人性的程度。

惨,残酷狠毒。

惨绝人寰: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悲惨到极点。

人寰,人世。

3.心满意足/称心如意心满意足:形容心中非常满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感到满意。

4.承前启后/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承接前人的,启发后代的。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承,承接。

启,开创,启发。

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写作等)。

5.成群结队/三五成群成群结队:聚集到一起,结成一群一伙。

亦作“成群结伙”。

三五成群:三个五个结成一群。

6.痴心妄想/胡思乱想痴心妄想:痴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

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

胡思乱想:没有根据或不切实际地瞎想。

7.重整旗鼓/卷土重来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反扑过来。

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

8.处心积虑/呕心沥血处心积虑:蓄谋很久,费尽心机。

多含贬义。

处心,存心。

积虑,积久考虑。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9.粗心大意/粗枝大叶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随便马虎。

粗枝大叶:原比喻语言或文字简略概括。

后也比喻做事不细致,粗心大意。

10.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11.当仁不让/义不容辞当仁不让:出自《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当仁,指面临仁义之事。

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12.道貌岸然/一本正经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重严肃。

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

多含讥讽意。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

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讥讽的意味)。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成语辨析(最新)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成语辨析(最新)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成语辨析一、意义轻重不同1、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区别】都含有“认为自己正确”的意思。

但前者是指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后者是自以为了不起,比别人高明,语意较重。

2、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区别】形容狠毒残酷。

前者指非常凶狠,毫无人道。

后者指世上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了。

语意较重。

3、暗箭伤人含沙射影【区别】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指桑骂槐)4、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区别】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5、独断专行专横拔扈一意孤行【区别】都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办事主观蛮干之意。

但前者有蛮横、霸道之意,语意较重。

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中者和后者,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

6、嫉恶如仇深恶痛绝【区别】都含有厌恶、憎恨之意。

如仇,如同仇敌。

痛绝,厌恶、憎恨到了极点。

后者语意较重。

7、魂不守舍失魂落魄【区别】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

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义较重。

8、荒诞不经荒诞无稽荒谬绝伦【区别】都表示荒唐、不可信之意。

但不经指不正常,不近情理;无稽指无法考查,绝伦指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后者语意最重。

9、爱财如命一毛不拔【区别】都形容极其吝啬,但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二、意义侧重点不同1、称心如意心满意足【区别】都有如愿以偿,适合自己心意的意思,不同点是前者侧重在称心,后者侧重在满意。

2、苟且偷安苟且偷生【区别】都含有得过且过,保持现状的意思。

不同点是前者偏重在贪图安逸,后者偏重在贪图生存。

3、安分守己随遇而安【区别】都有规矩老实之意,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4、包办代替越俎代疱【区别】都有包办之意。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正确使用成语——精解词义,细察语境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正确使用成语——精解词义,细察语境

课时2正确使用成语——精解词义,细察语境知识清单(一)成语知识一、成语特点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

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成语具有以下特点:1.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

例如:水落石出、三头六臂、泥牛入海。

2.结构的凝固性。

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

3.色彩的文言性。

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

例如:草菅人命(草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

4.感情的褒贬性。

许多成语蕴含着褒贬感情色彩。

例如:无所不为(贬)、无微不至(褒)。

5.结构的丰富性。

从成语的构词方式来看,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等,形式丰富多样。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成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言现象。

读懂成语,有助于理解文化,学习文言。

二、成语来源和结构汉语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二是寓言故事,三是历史故事,四是文人作品,五是外来文化。

成语的内部构造比较复杂。

从它的结构关系看,有主谓关系、并列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补充关系等。

三、成语中的文言1.成语中的古义尸位素.餐白白地登峰造.极达到文.过饰非掩饰蔚为大观.景象2.成语中的活用星.罗棋.布名词活用为状语,像星星一样;像棋子一样闭.月羞.花闭,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闭上;羞,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害羞不远.万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衣冠..禽兽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着衣服;戴着帽子3.成语中的句式时不我待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持之以恒状语后置句四、成语误用类型及其规避方法附:微积累1.望文生义是对成语关键字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

请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春意阑珊..(将尽,衰落)不刊.之论(更改)久假.不归(借) 危.言正色(正直)七月流火.(火星) 屡试不爽.(差错)一文不名.(占有) 哀而不伤.(悲伤)不孚.众望(使人信服) 犯而不校.(计较)一傅.众咻(教导) 差.强人意(稍微)安土重.迁(不轻易) 细大不捐.(抛弃)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2.张冠李戴是对成语适用对象不了解造成的。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成语知识清单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成语知识清单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知识清单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二、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4)三、容易褒贬失当的成语 (7)四、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 (9)五、容易谦敬错位的成语 (10)六、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 (11)七、近义成语辨析 (14)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不能理解为“喜欢和重视迁移”。

2.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不能理解为“没有长处”。

3.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刊,古代指削除错字;不刊,不可更改。

不能将“刊”理解为“刊登”。

4.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

名,占有。

也说一文不名、不名一钱。

不能理解为“不值一文”。

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在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只关注“赞”。

6.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不能将“训”理解为“教训”。

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畏惧、憎恨等神情。

不能理解为“懒得拿正眼看,不屑一顾的样子”。

8.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不能理解为“过去很长时间”。

9.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差,稍微。

不能只关注“差”。

误用示例: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10.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不能只关注“尘埃”。

11.城下之盟:因无力抵抗到了城下的敌军而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

不能只关注“盟”。

12.春意阑珊:春天的气象将尽。

不能理解为“春意盎然”。

13.大方之家:指见多识广、懂得大道理的人。

不能将“大方”理解为“不吝啬”。

14.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不能理解为“将事情放大”。

误用示例: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成语部分成语基础知识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成语部分成语基础知识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 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 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而例⑴由 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 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⑵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 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 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 技巧纯熟。而⑵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 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16) "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 “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象踩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强调环境极为险恶。)
豆蔻kòu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举案齐眉: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
容夫妻互相尊敬。 折冲樽zūn俎zǔ:指在外交谈判上取得胜利。 破镜重圆:指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聚。 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庞大,不大听从调动指挥, 现在也指组织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粉墨登场:原指演员装扮好了,登场演戏,现多指 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椿萱并茂:指父母都健在。
5、成语或熟语试题整体难度较低,容易得 分,所以这个考点应从容对待,扎实复习。
6、掌握高考试题错误用法的规律对答题大 有帮助。
7、复习要特别留心有几个意义的成语,不 要因熟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和种含义导致判 断失误。
广义的熟语包括成语、惯用 语(熟语)、谚语(俗语)、 歇后语等。这里只谈成语。
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例(2)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 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 处心积虑。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成语褒贬误用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成语褒贬误用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成语褒贬误用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

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应使成语的感情色彩和语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语境褒则褒,语境贬则贬,中性语境则使用中性词,否则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失误。

巧识成语的色彩误用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褒贬分明,因此在运用时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下以例说明:一调研典范题型领悟解题方法请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如果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例1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答案]判断:(错误)理由:“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多用于贬义,本句语境是褒义。

例2媒体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对世界35个国家首脑进行窃听活动,其手段无出其右....,招致越来越多的国家声讨和批评。

[答案]判断:(错误)理由:“无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

没有能超过他的。

多含褒义。

本句语境是贬义。

名师教你解题巧识成语的色彩误用之(1)(2)(3)(1)明确成语的褒贬色彩。

如[例1]中的“振振有词”是贬义词;[例2]中的“无出其右”是褒义词。

(2)明确陈述对象,辨析语境是褒是贬。

如[例1],句中“他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受学生欢迎”,体现的感情色彩是褒义的。

而“振振有词”是贬义词,所以使用不恰当。

再如[例2],句中“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窃听活动”“招致越来越多的国家声讨和批评”,体现的感情色彩是贬义的,而“无出其右”是褒义词,所以使用不恰当。

(3)但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并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可能因语境的变化而存在差异。

如“标新立异”既可指独创新意,立论与别人不同,是中性词,也可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是贬义词。

再如“登峰造极”既可比喻造诣达到最高深的境地,是褒义词;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是贬义词。

例3柴静十多年来一直住在原来租的房子里。

这一爆料在微博上得到了大量转发,网友们纷纷表达对柴静的溢美之词....。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1.1.1-正确使用成语ppt课件全集(含答案)考点二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1.1.1-正确使用成语ppt课件全集(含答案)考点二

听任事态自然发展,不作主观努力。从语境看,所填成语 应是强调大自然对万物的宽容放任,而不是指自己不做主 观努力,故此处应选“无为而治”。
答案:D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 是( )
①郑渊洁的著作《皮皮鲁总动员》一经问世,便 ________,成了风行一时的畅销书,正因为著作畅销,所 以,郑渊洁才有了捐赠巨款的可能。
技法归纳
易混近义的成语有: 不负众望——不孚众望 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不堪卒读——不忍卒读 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独行其道——独行其是 前仆后继——前赴后继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不胜其烦——不厌其烦
骇人听闻——耸人听闻 纷纷扬扬——沸沸扬扬 鱼目混珠——鱼龙混杂 临危授命——临危受命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无可厚非——无可非议 不可理喻——不可思议 处心积虑——殚精竭虑 谈笑风生——谈笑自若 望文生义——顾名思义 一文不名——一文不值 高山流水——行云流水 不绝如缕——不绝于耳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 设身处地——身临其境 一挥而就——一蹴而就
般的滑腻之感,可惜产量不丰,因土地本不该如此奢侈利 用。盛夏,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烈日当空,西红柿正 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像花朵, 像伤口。秋天,它们把菜籽洒在地上,以为自然界 ____________,大有来年生根发芽的机会,全不知村人们 已经接管了一切。白菜长成比较大颗的时候,热力减弱, 宇宙间满是浓白的秋光,云朵淡淡,霜雪已在孕育。
②运动员参赛,在展示自身竞技水平之外,张扬、创 意的个性表达________,但亦要守住底线,对那些损毁国 家形象之事、让祖国蒙羞之举不可姑息。
③沿着西湖走一圈,传来阵阵婉转动听的越剧。76 岁的杨师傅虽不是地道的戏迷,但从小________,也能吟 唱几句。西湖是他退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