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目标
四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案

四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案为加强四年级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良好道德修养与知识水平兼备的合格人才,并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在学校的呼吁下,我班将开展学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特制定方案如下:一、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本学期我班将开展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题为:以抓好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为主要内容的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以抓好讲文明、懂礼貌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1.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分为个人卫生、公共卫生与家庭卫生三个方面。
班级通过每周一次的班会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宣传及知识讲授。
(1)个人卫生习惯养成:①饭前便后、上课前后、做作业前后、参加各种活动前后要洗手;②不喝生水;③勤换衣,不穿脏衣服进校,衣服做到一周两换,每人要有换洗袜子,学会自己清洗袜子,袜子做到一天一洗;如发现穿脏衣服进校园的扣除个人积分1分;④勤洗澡,勤洗头,每周洗一次头,每周洗澡一次,并做好登记,没洗头洗澡的每次扣1分;⑤勤洗脚,做到每天洗一次脚;⑥勤刷牙,做到每天早晚各一次。
一周表现较好的同学奖励1——2分。
公共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2)公共卫生习惯养成:①值日生认真打扫教室、卫生区,做到每日打扫一次,并做好保持工作;②每名学生认真整理自己的抽屉,做到每日一次;③每名时该注意自己的物品摆放,做到随时归整,各班对物品摆放要制定统一的要求;(要求细化,细到书放何处,本放何处,作业本放何处,都要有相变应的规定)④规范自己的言行,不往地面吐痰,不随地扔脏物;⑤爱护公共财物,不损坏公共设施,不在桌椅上刻画,不在墙壁上踏脚印;⑥制定班级公共卫生责任人,做到时刻巡视;(3)家庭卫生习惯养成:①两周内学会自己清洗衣物,包括自己的衣服、鞋子、袜子等,并养成每周自己清洗衣服的习惯;②两周内学会自己整理床铺,包括铺床单、叠被子等,并养成每天自己整理床铺的习惯;③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包括叠衣服、归整书桌、衣柜等,并养成定时整理的习惯;2.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分为学校生活及居家生活两个方面。
下学期四年级学生行为规范培养计划

下学期四年级学生行为规范培养计划一、计划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我们特制定本计划,以期在下学期针对四年级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培养。
二、计划目标1.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让他们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守时、排队、礼貌用语等。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具体措施1. 课堂纪律教育:- 加强课堂管理,要求学生按时到课,不迟到、不早退。
-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 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及时纠正和教育。
2. 生活习惯培养:- 引导学生按时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整理书包等。
- 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对卫生情况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3. 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感培养:- 组织团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协作与沟通。
- 定期举行班级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团队精神。
- 对表现优秀的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增强他们的荣誉感。
4. 自信心与沟通表达能力培养:-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课外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 设置课堂发言环节,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 对表现胆怯的学生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四、实施步骤1. 宣传与动员:- 在学期初举行家长会,宣传本计划并争取家长的支持。
- 通过班会、校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并认同本计划。
2. 实施与监督:- 教师严格执行计划措施,对学生进行实时监督与指导。
- 班级设立行为规范监督员,由学生担任,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3. 定期评估与调整:- 每月进行一次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
- 学期末对学生行为规范情况进行总结,为下一计划提供参考。
4. 持续跟进与优化:- 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措施,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其综合素质。
通过规范、引导、激励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自律自信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探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及其重要性。
首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现,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社交关系、学习效率和事业发展。
通过教育引导,学生能够从小就养成讲文明、守纪律、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行为端正、礼貌谦恭的品行。
其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之二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通过教育引导,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懂得尊师重教、尊重知识、独立思考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
第三,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之三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其行为举止和处世态度。
通过教育引导,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形成独立自主、勇于担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最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之四是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自律自信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积极向上、自律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保障,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自觉践行学校规章制度,培养其自律性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自律自信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共同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小学生一至六年级行为目标养成

自觉预习 查阅积累
主动思考 每课一疑
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 联系生活
发现难点 提出质疑
交往技能:
欣赏他人 正视自己
学会表达 善于沟通
合作行动:
自觉尊重 真诚赞美
分享成功 积极展示
交往习惯:
认真倾听 积极回应
清晰表达 虚心接纳
品德润养:
培养特长 学会审美
集体为先 宽容友爱
品德践行:
自觉赏美超越自己
欣赏他人 学会原谅
交往习惯:
主动交流 能够倾听
表达赞美 接纳他人
品德润养:
培养兴趣 能学审美
诚信待人 学会感恩
品德践行:
自觉展美 感受快乐
说到做到 懂得回报
生活习惯品德:
坚持兴趣 学有所得
诚实守信 知错能改
四年级情、意、行培养目标
情感目标会
意志品质自觉
行为习惯
学习动力:
会学会思 积极实践
乐于展示 培养自信
相见问好、使用尊称
品德润养:
寻找兴趣、尝试体验
认识对错、愿意听话
品德践行:
敢于展示、感受快乐
尊敬师长、听从劝告
生活习惯品德:
右行礼让、慢步轻声
讲究卫生、爱惜粮食
二年级情、意、行培养目标
情感目标想
意志品质坚持
行为习惯
学习动力:
激发兴趣,愿意学习;
积极参与,乐于表现;
学习行动:
知错想改,坚持改对;
积极举手,大胆发言;
不矜不伐 坚持不懈
品德践行:
勇于挑战 不耻下问
宽容自律 积极实践
生活习惯品德:
寻根究底 及时改错
善于总结 积少成多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各年级阶段目标

五一小学自我教育促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各年级阶段目标
自修
自学
三年级
1.尊重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标志,队礼标准。——爱国 2.爱护公共财产,保持环境整洁,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3.团结友爱同学,不取笑他人。
1.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2.课堂上积极发言,勇于质疑,不懂就问。
1.在学校做老师的小助手,在家做父母的小帮手。 2.具备初步的安全自护常识和能力。
1.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 2.遵守秩序,不拥挤,不喧哗,礼让他人。 3.保护环境,爱护绿地,随手捡拾垃圾。
五年级 3.真诚相待,待人宽容,不斤斤计较。
4.遵守公共场所的基本礼仪。
1.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端正,计划性强。 2.爱好广泛,乐于科学探索。 3.能利用图书馆、网络,以及各种媒介搜集自己需要 的资料。
高段
阶段目标
自理
1.勤俭节约,爱惜粮食。 2.提升保护环境意识,学会垃圾分类。 3.合理分配时间,做事不拖拉。
4.会与他人合作,懂得分享。
中段
1.遵守规则,活动有秩序。 2.热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乐于助人。
四年级 3.诚实守信,能与他人真诚交流。
查作业的习惯。 2.有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与同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1.爱护学校设施,保持其干净整洁。 2.敢于正确面对错误,勇于担当。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为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决定在全校全面深入开展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
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育人观,以“干净、整洁、规范、有序”为目标,通过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由无数的行为所构成的,行为优秀不优秀,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
尤其是准备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习惯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
二、基本目标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突出从“做”中养成好习惯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伴随学生一生成长。
通过短期的行为素质培训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激发爱国、爱校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学期学习。
三、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小学全体教师四、具体培训内容:宿舍内务整理培训、学生队列队形培训、就餐排队培训及学生排参加活动离校时队列培训、课堂习惯养成培训。
1、学生队列队形培训,训练科目及做法解释:(1)稍息:(双手后背,左脚向左跨一步,抬头挺胸,目视前方);②立正(喊口令1.2):两个脚的脚跟要靠拢并齐,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小腿要挺直,小腹要微微收,头要抬起来,自然挺胸,目视前方,肩膀要平并稍微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
③向右转(喊口令1.2):④向左转(喊口令1.2);⑤向后转(喊口令12);⑥向右看齐、向前看齐(右手伸出来搭肩)、原地踏步走、呈广播体操⑦齐步走(12.1)(前后左右一臂距离)⑧站姿训练(立正姿势原地不动)⑨向两边散开(指定以谁为中心,双手抬起来与肩同高121口令+踏步,两个同学手指尖距离10厘米左右)⑩解散(拍两下手喊口令:“散”拍两次手)2、学生起床睡觉习惯培训、内务整理培训起床:掀开被子一一理被子一一理床单一一放好枕头和被子一一下床穿鞋一一排队洗漱一一放好洗漱工具。
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1. 细化行为习惯目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明确每个年级的行为习惯目标。
例如,一年级可以注重礼貌和整洁,而四年级可以注重独立和自律。
2. 制定行为规范: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
例如,要求学生做到守时、守纪律、尊重他人、关注卫生等。
3. 设计行为习惯培养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可以组织礼仪培训、环保宣传、卫生检查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体验到良好行为的重要性。
4. 倡导示范引领:教育工作者应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的榜样。
老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行为。
5. 建立奖惩机制:根据学生的表现,建立奖惩机制。
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励他们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不良行为,可以适度的惩罚措施,促使学生改正。
6. 设置行为习惯监测机制:建立学校行为习惯监测机制,定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评等方式,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
7. 与家长合作:与家长积极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行为表现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并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
8. 持续监督和改进:通过定期评估和总结,持续监督和改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效果。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策略,提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效果。
总之,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全面规划和实施。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通过明确的目标、行为规范和奖惩机制,以及相关的活动和监测机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持续监督和改进,确保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实施。
各年级段学习习惯培养目标

各年级段学习习惯培养目标XXX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文明惯和生活惯。
以下是各年级段的具体目标。
一)研究惯一、二年级:学生应该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课前准备好研究用品;上课应该注意听讲,勇于发言,不交头接耳说话,不做小动作;回家后应该先完成作业,再做其他事情;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让家长督促;读写姿势要端正,达到“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和“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的要求;不乱撕作业本。
三、四年级:学生应该课前预、自学,课后认真复,不懂就问;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老师不在时自觉遵守纪律。
五、六年级:学生应该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课堂上应该善于自主、合作、交流研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善于独立思考;能制订研究计划,合理安排研究时间,广泛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
二)文明惯一、二年级:学生应该见到老师要问好(“老师好”),对老师有礼貌;爱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早上起床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晚上休息时向爸爸妈妈说“晚安”;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不乱翻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诚实,不说谎话,知错就改;爱护公物,不乱写乱画。
三、四年级:学生应该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体贴父母;礼貌待客,上下火车、公交车时要按顺序、不拥挤,主动让座;不追逐打闹,做有益的游戏;爱护课桌凳,不乱刻乱画。
五、六年级:学生应该认真听取父母、老师的教育,不任性;不说粗话、脏话;不打架、不骂人;热心帮助别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爱护公共设施,不在建筑物上涂抹乱画。
三)生活惯一、二年级:学生应该认真做值日,不让家长帮忙;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自己整理书包;不吃零食,不带零食,不买零食;有废纸要放到果皮箱;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玩耍后自己洗手;按时睡觉、起床;学会自理,自觉在指定位置徒步入校。
三、四年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做值日;自己整理房间;帮父母做扫地、刷碗、洗袜子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捡起来放到果皮箱里;不乱花零钱,不在校外小摊上买零食等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四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目标
一、学习习惯
1.课前能主动预习,养成勤动笔、多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2.上课时专心听讲,敢于提问,能大胆发表意见。
3.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并具有一定合作能力。
4.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到认真审题、多动脑,仔细答题,书写工整,有了错题及时改
正、弄懂,能多种办法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5.认真学写毛笔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学会搜集、整理资料,课外多阅读好书,能爱护自己和他人的书籍。
养成勤作笔记的习
惯,学会交流心得。
二、礼仪习惯
1.升降国旗要行礼,能准确地唱国歌。
2.衣着整洁,不忘佩戴红领巾和校徽。
3.尊敬长辈,不与长辈顶嘴;见到老师能热情行礼问好。
不讲土话、脏话和粗话,使用礼
貌用语。
4.课件、午间不打闹、追逐,不大声喧哗。
开展有益活动,注意安全。
5.诚实、守信,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
6.进办公室之前先喊报告,经得老师允许才进去。
进他人房间要先敲门,做客要讲文明,
客人来访要主动让座端茶。
三、生活习惯
1.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
2.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常理发,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3.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4.不挑食、不偏食,不乱吃零食,不购买无证摊贩食品。
5.不打电子游戏、上网,不玩赌博性的游戏。
6.节约用水,合理使用零花钱,爱惜粮食。
四、安全习惯
1.路上行走靠右边,横穿马路要当心。
不骑自行车,或三轮车。
2.乘坐公共汽车和轮渡,不抢头,上下车(船)遵守秩序。
不在车上吃零食及把拳(手)
伸出外去。
3.不玩火、不玩电,不玩刀具,不做危险性游戏。
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不隐瞒并及时支援
4.离家、离校;要向家长和老师打招呼,征得同意再出去。
五、劳动习惯
1.经常整理书包和课桌,每周洗一次书包。
2.学会自己整理房间,经常帮家长做一些家务事。
3.认真值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
4.自己的事情自家做,如清洗红领巾、手帕、书包等。
5.保持校园、教师清洁,发现杂物、废纸能主动捡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