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关键技术(1-100)
数据中心的网络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优秀毕业论文

针对目前重庆宽带互联网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客户群特点,本文以设计一个安 全、高效的网络系统为目标提出了适于重庆宽带互联网信息平台数据中心网络系 统方案。
本课题旨在建立电信级idc以专业化标准化的软硬件设施和技术水平向用户提供丰富的带宽资源安全可靠的机房设施高水平的网络管理完善的增值服务等为用户创造一个集成化安全内容丰富的网络平台资源环境使用户们能够节省大量用于网络建设升级和维护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无论从社会角度还是从企业角度来看都避免了大量重复建设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也解决了用户自建网络所固有的速度可扩展性可用性可管理性及安全可靠性等多方面的弊端使企业更加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发展支持企业更好地开1绪论展现有业务并持续实现业务创新从而使科技成为种能够取得不断成功和创造利润的手段为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带来不断壮大的网络效应及网络经济
Aims at the features of Chongqing wide—band interuet platform Data Center clients,for the target of designing a safe and efficient network system,the thesis put
system raise the principles of designing an excellent we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nd put forward several
possible Data Center network building plans by probing deeply in theory.
云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信I■与电IBChina Computer&Communication网珞与通■信技* 2021年第4期云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贺业东(营口市现代服务学校,辽宁营口115000)摘要: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业务的迅猛发展,数据集中化和虚拟化技术已应用于云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中,为了提高云数据中心网络的性能,较好地满足现代云数据中心网络的需求,必须转变传统网络服务的配置模式,采用更加具有弹性、集成化和自适应性的关键技术.基于此,笔者重点探讨了云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关键词:云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TP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767(2021)04-183-03Research on Cloud Data Center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Key TechnologiesHE Yedong(Yingkou Modern Service School,Yingkou Liaoning115000,China)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services,data centralization and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en applied to cloud data center network architectur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cloud data center networks and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modem cloud data center networks,it is necessary Transform the configuration mode of traditional network services and adopt key technologies that are more flexible,integrated,and self-adaptive.Based on this,the author focused on the cloud data center network arch l ecture and key technologies,hop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lated research.Keywords:cloud data center;network;architecture;key technology1SPBM技术在云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应用云数据中心的虚拟机动态迁移技术带来了全新的网络架构和模式,要求支持大范围的二层域,对大二层网络在扩展、选路、数据交换及融合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可以引入SPBM技术,将其应用于云数据中心大二层网络中,进行SPBM的报文交互、路由计算和实时备份,确保云数据中心的网络用户数据转发不中断。
数据中心的基本架构和技术要点分析

数据中心的基本架构和技术要点分析现代化社会越来越离不开数据中心的存在,数据中心是信息技术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数据中心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需要一个特殊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来确保其可靠运行和高效能力。
本文将对数据中心的基本架构和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一、数据中心基本架构分析数据中心的基本架构是其核心,同时也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一个数据中心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网络架构一个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是关键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数据中心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网络架构需要包括网络设备、网络拓扑、网络策略、网络安全,等等。
需要一个高效的网络架构,样本交换的效率要高,同时对网络安全进行保护。
2. 存储架构存储架构是数据中心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它通常包括存储设备、存储协议、存储空间等。
存储架构需要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随着数据量不断增大,数据存储被视为数据中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许多数据中心都会使用存储网络或SAN等技术。
3. 计算架构计算架构涉及到计算设备和计算资源的分配,计算架构的目的是为了最大化计算的效率,提高计算的性能。
在数据中心中,计算架构通常使用分区式的架构,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4. 系统管理系统管理通常包括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自动化管理,等等。
许多数据中心都将虚拟化作为其系统管理的关键部分,因为虚拟化技术可以提供高效能和可配置性。
自动化管理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管理成本。
二、数据中心技术要点分析数据中心的技术要点也是数据中心的关键部分,如能力、可扩展性、可靠性、可管理性和安全性等。
1. 可扩展性数据中心的可扩展性表述它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需要支持新的设备或者变化的应用,从而增加用户体验。
数据中心的可扩展性关键技术是资源池化和虚拟化。
2. 可靠性数据中心的高可靠性和有效的故障恢复机制是极为关键的,因为数据中心中每一个组成部分的故障都可能影响到整个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
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关键技术包括数据备份和故障转移等。
浅析微模块数据中心的关键技术

浅析微模块数据中心的关键技术
郭 亮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 北 京 1 0 0 1 9 1
摘
要 经过集装箱数据 中心 、模块化 数据 中心的发展热潮后 ,微模块数据 中心进入 人们的视 野。其制冷 、供电和
Co n c e n r e o 的 集 装 箱 式 数 据 中 心 ,随 后 SUN、 H P以 及
S GI 等 厂商也 陆续 开发出这类产 品,帮助企业在不需 新 建数据 中心 的前提 下满足 自己的计算能力增长需求。 在第一代模块化数据 中心 中,运营商完成 了一 系列
对I T 设 备 架 安 放 和 制 冷 等 方 面 的 规 定 。 模 块 化 数 据 中心 最 常 见 的布 局 是 每 个设 备 架 跟 集 装 箱 一 样 长 ,机 架 的 每
的 本 地 管 理 功 能 ,增 强服 务 器 的 远 程 管 理 功 能 ,使 得 管 理 人 能 够 同 时远 程 管 理 大规 模 的 服 务 器 集 群 。 定 制 化 服
制冷 系统控制策略精度 高,也可 以实现按需弹 性制冷 , 同时这种方式支持高 负荷应 用,支持高 回风温度 ,是 目 前效 果最优的节能制冷方式 。
务器基于共享基础架构设计 ,电源数量减少 ,转换效率 提 高 ,带来更高 的成本效益和 电源 配置效率 ;风扇数量
7 5 % 的成 本 。 目前 ,微 模 块 数 据 中心 比较 多 的 是 采 用 下 送 风 冷 池
2 . 3服务器定 制技 术
数据 中心 内部 的服 务器 种类 较多 ,包 括计 算密 集 型 、存储 密集型、网络密集型 、接入型 、缓存型等等 ,
数据中心技术的快速部署指南(一)

数据中心技术的快速部署指南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数据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企业对于数据中心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传统的数据中心部署通常耗时长、复杂度高,不适应于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
因此,快速部署技术成为了企业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几种高效的数据中心技术快速部署指南。
1. 选用先进的硬件技术在快速部署数据中心之前,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硬件设备的选择。
选择具有高性能、低延迟以及可迁移性的硬件设备,可以大大提高数据中心部署的效率。
例如,采用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可以实现快速网络配置和故障排除,提高网络部署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同时,选择支持虚拟化和云计算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可以实现快速部署和资源共享,提高数据中心的利用率。
2. 移植容器化技术容器化技术如今已经成为了数据中心快速部署的热门趋势。
容器化技术通过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项封装在独立的容器中,实现了应用程序的快速部署和扩展。
使用容器化技术可以将应用程序和其依赖项打包成一个独立的镜像,然后在任何支持容器运行时的环境中快速部署。
这种方式不仅缩短了部署时间,还减少了部署过程中的依赖和冲突问题。
因此,移植容器化技术是提高数据中心部署效率的重要策略之一。
3. 自动化配置和管理自动化配置和管理是数据中心快速部署的关键技术。
通过使用自动化工具来完成配置和管理任务,可以大大减少人工干预的时间和错误,提高数据中心的部署效率和一致性。
例如,使用配置管理工具如Puppet和Chef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服务器配置和软件安装。
使用自动化监控工具如Nagios和Zabbix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资源监控和故障处理。
通过自动化配置和管理,企业可以快速部署和维护数据中心,提高业务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4.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也是数据中心快速部署的重要手段。
云计算通过虚拟化和自动化技术,提供了按需分配和弹性扩展的资源服务。
云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

云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作者:吕博良来源:《中国金融电脑》 2015年第11期随着云计算应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激增,传统网络架构和技术已经难以适应云数据中心的发展。
传统网络服务多为静态配置,不能随应用迁移自动适配调度,无法满足服务的动态需求,因此急需实现物理网络、服务器内部虚拟网络等各种网络资源及服务的统一管理,逐渐向云网络演进。
云网络具备弹性、集成性和自适应性,不仅能够提供超强的扩展能力和资源按需分配能力,而且简单易维护。
一、数据中心云网络特点云网络是指建立在可编程的基础设施之上,基于统一的运行管理平台,按需分配资源的网络架构,可以满足虚拟机大范围动态的迁移和调度,能够按需、实时、动态地把物理网络变成多个虚拟网络,满足云计算的动态要求。
与传统网络架构的静态部署不同,云网络架构以服务、业务为导向,通过松耦合的方式实现多业务的综合承载与提供。
云数据中心由提供资源变成提供服务,用户根据业务需求选择相关的服务,对底层实际资源透明,具有以网络为中心、以服务为提供方式、资源池化、网络资源虚拟化和集中管控等特点。
1. 网络资源池化构建网络资源池实现网络资源池化管理,可通过集中管控平台对网络资源进行统一的调度、分配和管理。
网络资源池化管理打破了网络静态配置的瓶颈,将网络资源分为物理网络资源和逻辑网络资源,用户根据业务需求通过集中管控平台直接调用逻辑网络资源,而不再关注底层网络资源,实现网络资源与应用的紧耦合和物理网络资源与逻辑网络资源的去耦合,网络资源根据应用及用户的需求按需分配,实现网络的动态调度,且便于网络维护人员进行运维管理。
2. 集中管控将网络设备控制平面上收,搭建集中控制平面,把软件控制功能放到网络管理器上,从而提高了网络的管理控制能力,同时解决统一管理和接口扩展的需求,可集中进行虚拟交换机协议处理和表项同步等工作。
集中控制平面可控制所有虚拟网络资源,可以快速实现新型网络功能的配置,满足灵活多变的应用需求,通过编程手段对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实现自动化的资源监控、部署与调度以及业务生命周期的智能维护,极大地简化配置逻辑,并可以实现针对网络拓扑、状态监控、应用流量等网络资源和网络质量的可视化管理。
华为认证HCNPStorageCDPS考试大纲

华为认证HCNP-Storage-CDPS考试大纲1.华为网络存储认证考试华为网络存储认证项目对应的考试、考试代码、考试名称、考试时长信息如下表所示。
2.H13-623 HCNP-Storage-CDPS V3.0 考试大纲2.1 考试内容HCNP-Storage-CDPS考试覆盖华为OceanStor 容灾备份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常用备份组网,备份技术,典型备份组网方案(VMware场景/文件系统场景),主备及双活容灾解决方案以及双活数据中心(hyper-Metro)解决方案。
2.2 知识点1)数据保护技术:数据备份技术,容灾技术,容灾和备份对比分析2)OceanStor备份解决方案规划与部署:OceanStor备份解决方案架构与组网,OceanStor备份解决方案功能特性,OceanStor备份解决方案规划设计,OceanStor备份解决方案安装与配置3)VMware备份解决方案:VMware备份基础,VMware备份设计,VMware 备份和恢复配置4)文件系统备份解决方案:文件备份场景设计,文件系统备份与恢复5)主备容灾解决方案:项目信息调研,方案设计,主备容灾解决方案部署,主备容灾解决方案容灾操作6)双活容灾解决方案:项目信息调研,方案设计,华为VIS 6600T产品介绍,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部署7)HyperMetro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华为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双活数据中心关键技术 (存储层双活、计算层双活、应用层双活、网络层层双活、传输层技术),故障场景请注意:本文提到的考试内容仅仅为考生提供一个通用的.考试指引,本文未提到的其他相关内容在考试中也有可能出现。
2.3 参考书籍华为认证网络存储资深工程师教程— HCNP-Storage-CDPS:《构建数据保护系统》 (CDPS) (V3.0)华为认证网络存储资深工程师实验手册— HCNP-Storage-CDPS:《构建数据保护系统实验指导》(V3.0)2.4 推荐培训HCNP-Storage -CDPS培训(V3.0)。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应用及发展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应用及发展陕西西安710061简要:结合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情况,深入剖析数据中心云计算、智能化、能源储存和能源再利用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总结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发展趋势,希望可以给相关从业者以借鉴。
关键词:数据中心;关键技术;发展趋势一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分析云计算技术提升数据中心管理效率。
云计算只是模式创新而已最大的特点就是客户视角里有无限的虚拟化,可弹性收缩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同时还有各种行业平台建设资源以及企业级软件交付的saas服务。
跟传统IT行业服务相比,把原来的IDC资源放到了互联网上,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原来的IT资源可以线上购买线上使用了,从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等(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不用自己管理硬件级的资源,并且随用随买,但是需要做多厂商的备份,最收益的行业是游戏行业、视频行业、电商行业)。
基础的资源建设了之后云计算厂商又往上提供了平台层的服务能力,毕竟是服务行业,客户会用的更舒服(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不用管理系统级资源等等,这个阶段受益的主要是AI分析行业、移动直播行业等等)。
再往上做SaaS服务,企业客户新产品开发或创业企业的创业成本更低了,因为连数据库应用服务器都不用自己维护了,这个阶段最受益的就是一些传统的产业互联网公司,很可能就像互联网初期的企业网站建设时期一样,做个自己的企业app,视频app只要换个logo就可以了。
AI 技术逐步提升数据中心管理水平。
AI管理必将颠覆传统管理,比如在企业日常管理中,使用ERP管理系统,把“进存余用结”交叉串联起来;人脸(或指纹)识别出入,考勤体系;运营管理中内部使用的小数据库:自动生成的生产损耗、工时、工资标准和实际数据。
未来在管理上会因AI的介入发生很大的变化,首先从管理软件上,一旦有了人工智能介入,很多需要人为干预的管理工作都变得非常智能化。
其次在工作岗位上也会有较大的变化。
简单的理解就是,AI的使命就是替代经验性重复性的岗位,让公司的效率达到高效,大大节约人力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大家的广泛关注。。
33 本材料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机房IT设备的发展决定了数据中心的设计需求(1/2) 国内机房的发展历程: 1960~1990 大型机、小型机时代 1990~2000 服务器时代 2000~2010 机架化时代 2010~ 未来一代
44 本材料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目录
数据中心发展回顾 基础建筑 电源系统 制冷系统 数据中心服务器 网络系统 其它系统
数据中心节能设计
11 本材料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数据中心历史(1/2)
数据中心的根源来自早期计算机领域巨大的计算机房
• 早期计算机系统体积非常大,本身占用很大的空间,运行和维护也都很复杂,需要在一个特殊的环 境中运行,因此需要许多电缆连接所有的组件,如标准机架安装设备,高架地板和电缆盘。
按数据中心服务级别分类
• 单级数据中心 单级数据中心即指企业或机构以大集中方式进行数据中心建设,整个企业或机构 只设立一个数据中心。
• 多级数据中心 企业或机构以多层次、分布式建设的数据中心是多级数据中心,总部级成为一级 数据中心,直接下级单位为二级数据中心,再下级单位为三级数据中心,以此类 推。目前,企业(机构)数据中心部署以单级和两级数据中心为主。
• TIA-942 《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 由美国电信产业协会和TIA技术工程委员会(TR42)编写、美国国家标准学 会(ANSI)2005年批准颁布的《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即TIA-942 标准)根据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实用性和安全性的不同要求把数据中心分 为Tier 1、Tier 2,Tier 3,Tier 4 四个等级。
• 第一阶段主要是场地、电源、网络线路、通信设备等基础电信资源和设施的托管和线 路维护服务,多由电信企业提供,客户包括行业、大型企业等。这个阶段被广泛称为 外包业务。
• 第二阶段是90年代中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网站数量的激增之后,各种互联网设备 如服务器、主机、出口带宽等设备和资源的集中放置和维护需求提高,主机托管、网 站托管是主要业务类型,这个阶段互联网数当据前中数心据(中I心DC处)于被从广第泛二认阶可段,向ID第C企三业围绕 主机托管服务也提供包括数据存储管理、安阶全段管的理转、型网期络,互传连统、电出信口企带业宽和的ID网C 络选择 等服务,IDC成为企业IT基础设施的核心。企业基于数据中心进行升级。多家领
数据中心逐步成熟
• 截至2007年,数据中心的设计、建造和运维已经形成了非常规范的规程,如电信行业 协会(TIA)等专业机构推出了被行业认可的设计标准。
• 同时,数据中心的一些运行指标也被开发出来,用于评估中断对业务的影响。 • 目前,仍然有大量的操作规程正在开发,而且绿色、节能、环保的数据中心也开始受
77 本材料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数据中心等级与分类
按安全等级分类
• 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将机房划分为A、B、C三 个等级,三个等级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A、B、C GB50462-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环境检测标准》正在编制过程中 09DX009国家标准设计图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设计与安装》
• 第三阶段的数据中心概念被扩展,大型化、先虚互拟联化网、企综业合则化采数用据新中技心术服建务设是大主规要特征 ,尤其是云计算技术引入后,数据中心突破模了的原新有型的数场据地中出心租。、线路带宽共享、主机 托管维护、应用托管等服务,更注重数据的存储和计算能力的虚拟化、设备维护管理 的综合化。新型数据中心采用高性能基础架构,实现资源按需提供服务,并通过规模运 营降低能耗。云计算数据中心概念被提出,由此我们认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本质上还 是在数据中心的物理基础设施上,采用虚拟化等云计算技术,提供传统的数据中心业 务和各种新型网络应用服务。
88 本材料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数据中心等级与分类
99 本材料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几个重要行业组织
TIA:电信工业协会(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TIA)是全 球通讯与信息技术工业中重要的同业协会。TIA是一个全方位的服务性国家贸易 组织,有一个分支机构——多媒体通信协会(MMTA)。TIA也是经过ANSI认可的 指定标准的组织,但其属于行会性质,除了标准工作外,其职责还包括为保护和 促进会员厂家利益而影响政策、促进市场和组织交流。
Uptime Institute:国际正常运行时间协会是一家主要着重于信息技术产业研究 (研究对象主要是“数据中心”data center)的会员组织,为企业提供信息环 境的能源效率等相关的业务及技术咨询,成员主要为全球200强企业。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是一个评价绿色建 筑的工具。宗旨是:在设计中有效地减少环境和住户的负面影响。目的是:规范 一个完整、准确的绿色建筑概念,防止建筑的滥绿色化。LEED由美国绿色建筑协 会建立并于2003年开始推行,在美国部分州和一些国家已被列为法定强制标准。1010
• 在互联网泡沫期间,数据中心得到了蓬勃发展,公司需要在互联网上建立可以不间断 访问的网站,而这要求具有快速和可靠的互联网连接。
• 于是出现了许多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公司,这种IDC的建设是非常昂贵的——物理 房屋、设备、训练有素的管理人员使得这些大型的数据中心成本非常高。
• IDC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手段为运维提供了可伸缩的能力,这些做法最后成功迁移到 企业的私有数据中心里。
• 因此,专用的计算机房是必须的,这就是数据中心早期机房的雏形。
微机时代出现设计的“数பைடு நூலகம்中心”
•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微机市场一片繁荣,大量计算机被部署到世界各个角落,但很多时候很少有人 关心过对这些计算机的运维要求。
• 随着IT运维变得越来越复杂,数据丢失现象越来越普遍,所有公司开始意识到需要控制IT资源。 • 随着90年代客户端/服务器计算模式的普及,微机(服务器)开始在过去的机房中寻找它们的位置
按服务对象分类
• 企业数据中心 企业数据中心指由企业或机构构建并所有,服务于企业或机构自身业务的数据中 心,它为企业、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数据处理、数据访问等信息服务。
• 互联网数据中心。 互联网数据中心由服务提供商所有,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有偿信息服务。相对 于企业数据中心来讲,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服务对象更广,规模更大,设备与管理 更为专业。
主机托管等基础IDC业务产品还是主要业务,但网页加速、网站安全管理等新型 业务收入比例在扩大。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2010年 (E)
全球(亿美元)
增速
20本0材5料-2仅0供1学0年习交全流球使用I,DC不市得用场于规任何模商业用途
1313
全球数据中心规模情况
据Gartner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球的数据中心总量为339万个,这个数字包括了为第三方服务的IDC 数据中心、行业和企业自建的数据中心,还包括大量企业自用的机房,其中美国和西欧的数量分别达 到了96和68万,占全球总量接近一半。中国约有45.6万个,占全球总量8%。
• 过去的计算机也需要大量的电力,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过专用的计算机房和冷却系统可以对散热 效果进行较好的控制。
• 安全也很重要——那时计算机是很贵的,主要用于军事目的或重要的经济科研领域,因此对计算机 的访问受到了严格的控制,美国为防止早期从美国进口的计算机被用于军事用途,往往派美国人来 管控计算机房,外人上机还需要得到批准才行。
定
55 本材料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数据中心总体构架
数据中心涉及范围很广,包含土建、电气、消防、网络、运营等系统,从IDC的 逻辑功能上来划分,IDC可分为物理层、网络层、资源层、业务层、运维管理层 5大逻辑功能模块。
66 本材料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数据中心等级与分类
本材料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数据中心业务等级
各等级的划分条件和特点(参考) (1)五星级IDC代表最高服务水平,通过严格的专业标准认证,提供全业务服务,价格及 服务体系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可作为对数据安全有严格要求的政府部门、金融企 业、外资企业等重点客户的数据(灾备)中心。 (2)四星级IDC主要面向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知名ISP/ICP,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优先 保证的资源,价格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3)三星级IDC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ISP/ICP,提供较好的产品服务,价格处于市场平 均水平。 (4)二星级IDC提供基础业务和一般性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一般业务需求,价格可略低 于市场平均水平。 (5)一星级IDC主要面向零散客户,价格较低。
式 网络通讯设备、数据存
储设备的使用 国家标准的制订 供电系统的完善 空调系统的完善 防雷标准的完善 综合监控系统的出现 专门机房装修设计的出
现 IT稳定工作时间为几个
月周
服务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