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的人物描写”作文训练

合集下载

人物动作描写专题 7

人物动作描写专题   7

第七周人物动作描写训练动作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描写劳动过程,体育活动以及人们的各种日常动作。

人物离不开动作,动作时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

只有描写动作,人物才能生动,才能令人难忘,否则人物是呆板的,平面的,没有感染力的。

离开了动作描写,记叙文中的写人和记事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从三年级进行人物动作素描片段的训练是及其重要的。

例如《课间十分钟》一课中描写小学生爬杆的动作:一个小同学纵身一跃,用力抓住竹竿,像敏捷的猴子迅速地爬了上去。

不一会儿他就爬到了竿顶。

多高兴啊,他笑着向下张望。

这三句话里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准确地使用了纵跃抓爬笑张望等一连串词。

人物的灵巧爬杆动作展现出来。

人物的动态,是通过恰当的动词体现的。

初练笔的三年级学生往往把握不住这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把描写具体动作的动词来进行分析。

如在《曼谷的小象》一棵中阿玲的动作描写:阿玲绕着汽车走了一圈,察看了陷车的情形,沉思片刻,便胸有成竹地拍拍那头小象的鼻子,用脸贴贴它的扇形的大耳朵,指一指那陷车的位置。

以上这一大长句里具体描写了阿玲指挥小象从泥坑中拉车的动作,在这一句话里,使用了绕、走、看、思、拍、贴、指七个恰当的动词,生动地展示了阿玲那胸有成竹助人为乐的形象。

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每个动词所表现的具体动作,之所以恰当准确使用每一个动词,换成其他的动词,就不能表达这个意思。

从以上几个典型句式,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人物动作素描片段要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使用恰当的动词,较复杂的动作要使用一连串动词。

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增加难度。

例如演示以下的动作,让孩子观察后,按一定顺序说出人物动作,使用恰当动词:老师轻轻地推开门,转身把门关上,笑眯眯地走到讲台前,严肃地向大家环视一周,把书本放在讲台桌上。

这个动作要让学生观察后回忆一下老师的动作,先做的什么,又做了什么,最后做了什么,这是动作顺序。

生动形象描写人物的作文

生动形象描写人物的作文

生动形象描写人物的作文
哎呀,我有个特别好的朋友叫小明。

小明长得高高的,瘦瘦的,嘿嘿,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呢,可
好看啦。

他呀,特别调皮捣蛋。

有一次,我们一起在操场上玩,他突然就
追着我跑,边跑还边喊:“来呀来呀,追我呀!”哎呀,可把我累
坏啦。

不过他也特别聪明呢。

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第一个举手,而且
回答得都特别好,嘿呀,真让我佩服。

他还很热心肠。

有一次我不小心摔倒了,他马上跑过来扶我起来,还关心地问我:“疼不疼呀?”哈哈,让我心里暖暖的。

我们经常一起上学,一起做作业,一起玩耍。

哎呀,和他在一起的时光总是那么快乐。

我真喜欢我的好朋友小明呀,嘿嘿!。

高三语文老师如何进行作文写作写人描写训练

高三语文老师如何进行作文写作写人描写训练

高三语文老师如何进行作文写作写人描写训练作文写作是高三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写人描写在作文中又是一个重要的技巧。

通过写人描写,可以展现出人物的形象特征、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使作文更加生动、立体。

那么,作为高三语文老师,我们如何进行写人描写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下面我将从准备工作、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准备工作作为高三语文老师,首先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为写人描写训练提供良好的条件。

1.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例如,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描写人物外貌、描写人物性格特点、描写人物精神风貌的技巧,并能够运用到作文中,提高作文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 精选范文资料:搜集和整理一些优秀的范文,包括名家经典作品和学生优秀作品,供学生学习和阅读。

范文应该包含不同类型的人物描写,如外貌描写、性格描写、心理描写等,以便学生能够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3.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和范文资料,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学方法的确定以及教学进度的控制等,以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二、教学方法当准备工作做好后,高三语文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写人描写训练。

1. 理论教学:首先,通过讲解、演示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和讲解写人描写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如何选择描写对象、如何选取描写细节、如何写出生动形象的人物等,使学生对写人描写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2. 阅读分析: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范文,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分析范文中的写人描写手法和技巧,提取出优秀的写作要点和方法,让学生具体感受到这些手法和技巧的神奇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练习训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例如写人物小品、人物描写短文等。

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尝试不同的写作方式,如描写对比、描写对照等。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写作水平。

三、评价方式写人描写训练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写积极生动讨论的人物描写作文

写积极生动讨论的人物描写作文

写积极生动讨论的人物描写作文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会议室里可真热闹。

李明这哥们儿,眼神跟星星似的,一闪一闪的,智慧都快溢出来了。

他发言时,就像个侦探,一下子就能找到问题的关键,说话还特别有风度,让人听了都佩服。

他手势比划起来,跟指挥家似的,带着我们一群人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王红坐在角落,笑起来跟朵花似的,看着就让人心里暖暖的。

每次有人不懂了,她就像个救星,赶紧过来帮忙解释,说得头头是道,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

她声音好听,跟泉水似的,让人听着就舒服。

赵磊那家伙,坐在桌子那头,跟个侦探似的,埋头研究资料。

看他那眉头紧锁的样子,肯定是在琢磨啥大秘密。

手指在纸页上滑来滑去,沙沙的声音听得我都入迷了。

他眼睛里那渴望知识的光,简直要把书都给吃了。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吱呀”一声开了,林雪走了进来。

哎哟,她身上那股清新劲儿,就像刚从田野里跑来的小风一样。

她走路的样子,既轻盈又自信,一看就是个有主见的人。

她跟大家打了
个招呼,瞬间就把会议室里那种紧张的气氛给冲散了。

她一来,整个会议室都好像亮堂了不少。

这场讨论啊,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每个人都那么有特色,那么有活力,真是让人看了都忍不住想加入他们。

如何进行作文的动作描写

如何进行作文的动作描写

如何进行作文的动作描写作文的动作描写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动作和情感。

在进行动作描写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以使得描写更加生动有力。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进行作文的动作描写。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肢体语言来展示他们的情感和动作。

比如,当一个人感到紧张时,他的手可能会颤抖,腿可能会发软。

我们可以写道:“他的手颤抖着,腿有些发软,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倒下。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面部表情来展示他们的情感和动作。

面部表情是人们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当一个人愤怒时,他的眉头可能会紧皱,嘴角可能会上扬。

我们可以写道:“他的眉头紧皱,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在嘲笑着对方。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愤怒和嘲笑。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细节来展示他们的情感和动作。

比如,当一个人生气时,他可能会用力地拳打墙壁,或者猛地推开桌子。

我们可以写道:“他用力地拳打着墙壁,发出一阵阵沉闷的声音。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愤怒和冲动。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环境来展示他们的情感和动作。

比如,当一个人悲伤时,他可能会躲在角落里,或者默默地望着窗外。

我们可以写道:“他蜷缩在角落里,泪水无声地流淌下来。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悲伤和孤独。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节奏来展示他们的情感和动作。

比如,当一个人兴奋时,他的动作可能会变得快速而有力,充满活力。

我们可以写道:“他兴奋地跳起来,手舞足蹈地大声呼喊。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兴奋和激动。

总之,作文的动作描写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使故事更加生动有力。

通过描写人物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动作细节、动作环境和动作节奏,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示人物的情感和动作。

中考语文 必备作文素材 70个人物描写的精彩片段

中考语文 必备作文素材 70个人物描写的精彩片段

70个人物描写的精彩片段!初中记叙文写作中,人物描写的运用很普遍。

人物描写应力求具体生动,能做到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童年篇】1. 他大约十三四岁,又黑又胖的小脸上,嵌着一个尖尖的翘鼻子。

长长的头发好久没理了。

浓浓的眉毛下闪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挺神气地转来转去。

2. 树丛被拨开了,一个小孩的脑袋钻了进来。

这是个男孩子,大约有十二三岁,又黑又瘦的小脸上满是灰尘,头发约有两寸多长,乱蓬蓬的,活像个喜鹊窝。

3. 翠儿是远近山区里出了名的俊女孩,成日雨淋日晒,就是淋不萎,晒不黑,脸盘白白净净,眉眼清清亮亮。

一笑起来,嘴瓣儿像恬静的弯月,说起话来,声音像黄莺打啼。

4. 一进门,就有个男孩子粘上我了。

他大约十一二岁,穿着红背心、蓝短裤,腰带耷拉着一截;浑身是土,像个小土地爷。

毛茸茸的小平头,衬着一张白皙的小圆脸儿,使我联想到蒲公英。

他像飞蛾见了火似的,在我身前身后转悠,伸着脖子看我的镁光灯。

5. 仰头一看,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高高地坐在一枝树杈上,手里还拿着一只口琴,正准备吹哩。

她穿着火红色的绒绒衣,套一条豆绿色的短裙子,两只穿着力士鞋的小脚悬空地搭拉着,怪自在的。

她那梳着小辫子的脑袋歪倚在右肩头上,水灵灵的大眼睛向我顽皮地眨巴着,鼻子略显有些上翘,显露出一副淘气相。

只要你一看见她,就会打心眼里喜欢她。

6. 小菊到今年已经十四岁了,但是她长得不高,手臂依然那么细小,颧骨照旧凸出,十个指头像一束枯竹枝,仿佛一折就会折断似的。

因为她十分消瘦,所以看起来她的身子轻飘飘的。

7. 建华同学身材均匀,不胖不瘦,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细长的辫子,红润的瓜子脸,圆圆的大眼睛,脸颊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显得活泼可爱。

8. 我们院里来了两个乡下小孩。

一个是姐姐,梳着小辫,穿着小花褂。

一个是弟弟,脑门上留的头发,就像扣了个茶壶盖。

9. 那是个十来岁的瘦骨伶仃的小孩,却长得眉清目秀。

特别是那双长得比常人都大的眼睛,闪动着聪慧的光芒。

人物描写题记作文

人物描写题记作文

人物描写题记作文在这个广袤的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人如同繁星般闪耀。

而在我的生活画卷中,有这样一个人,他就像一抹独特的色彩,鲜明而生动,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他是我的邻居,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爷爷。

初次见到他,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

我正匆匆忙忙赶着去上学,不小心在楼道里撞翻了一个纸箱,里面的杂物散落一地。

正当我手忙脚乱地收拾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孩子,别着急,慢慢来。

”我抬起头,看到了一张满是笑容的脸,那便是老爷爷。

他个子不高,微微有些驼背,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就像老树的树皮,粗糙却充满了故事。

他的眼睛不大,却十分有神,笑起来的时候眼角会泛起层层鱼尾纹,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也是生活馈赠的礼物。

他总是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衬衫,搭配一条黑色的长裤,虽然衣着朴素,但却干净整洁。

老爷爷特别喜欢在小区的花园里摆弄他的那些花花草草。

每次路过花园,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他弯着腰,小心翼翼地修剪着枝叶,或是拿着小铲子给花草松土,嘴里还时不时地念叨着:“这花儿啊,就跟孩子似的,得精心照顾着。

”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他面对的不是普通的花草,而是珍贵的宝贝。

有一次,我好奇地凑过去问:“老爷爷,您为什么这么喜欢养花啊?”他抬起头,看着我笑了笑,说:“孩子,这花啊,能让人心情好。

每天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开花,就觉得生活特别有盼头。

”说着,他用手轻轻抚摸着一朵刚刚绽放的月季花,眼神里满是喜爱。

老爷爷的手很特别,那是一双布满老茧和青筋的手,手指关节因为常年的劳作而显得有些粗大。

但就是这双手,却有着神奇的魔力。

他能用这双手把那些看似毫无生机的花草培育得生机勃勃,也能用这双手做出各种精美的小物件。

记得有一次,他用一些废弃的木材给我做了一个小木马,虽然样子不算精致,但却饱含着他对我的关爱。

老爷爷还是个热心肠的人。

小区里谁家有个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

有一次,隔壁的阿姨出门忘记带钥匙,急得团团转。

老爷爷知道后,二话不说就从家里拿来了工具,帮忙想办法开锁。

初中作文写作指导教案:生动的人物描写

初中作文写作指导教案:生动的人物描写

初中作文写作指导教案——生动的人物描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使作文中的人物形象生动、具体。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人物特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特点。

3. 作文实例分析与修改。

三、教学过程:2. 讲解:讲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的人物描写,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4. 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同学进行人物描写,要求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

5. 反馈与修改:让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进行修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物描写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文中人物描写的具体情况,如形象是否生动、具体等。

3. 学生对作文修改的态度和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素材库。

2. 作文评价标准。

3. 教学PPT。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讨论: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印象深刻的人物描写案例,并讨论这些描写的特点和效果。

2.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同学进行现场描写,其他小组成员提供反馈和建议。

3. 创意写作: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运用学到的描写技巧,创作一段人物描写文段。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实践性教学:通过小组合作和创意写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人物描写技巧。

3. 反馈与激励:鼓励学生互相提供积极的反馈,并在课堂上表彰表现出色的学生。

八、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选取一位家庭成员或朋友,运用课堂上学习的人物描写技巧,写一段描写文段。

2. 作文收集:鼓励学生收集身边的人物描写案例,进行分析和学习。

九、教学拓展:1. 人物描写竞赛:组织一个小型的作文竞赛,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人物描写作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动的人物描写”作文训练一、情感导入师:同学们,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人也是各具形色:有的刚正耿直;有的能言善辩;有的乐观豁达;有的多愁善感。

面对如此美丽的生活,我们该如何拿起手中的笔,把它们形象地表现在人们面前,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情感,昭示人生的真谛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生动的人物描写。

(出示课题)二、明确内容师:大家回顾一下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明确: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出示课件)1、学习外貌描写。

师: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猜他是谁?”(出示课件)(课件内容: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那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师:这是一个描写人物的片段,请大家默读片段并想一想:这个片段描写的是下面三个图像中的哪一位?生4:(脱口而出)托尔斯泰。

(学生鼓掌)师:大家的掌声肯定了你的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生4:因为托尔斯泰有如文中所说的豹子般的眼神。

生5:我是从他堆在头上的泡沫似的鬈发辨认的。

生6:还有他的宽约一指的眉毛和覆盖了嘴角的长胡须。

师:噢,这段文字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了人物的外貌特征,所以我们一下子就认准了。

那么,什么是外貌描写?(出示课件)(课件内容: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

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实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性格。

)(生响亮地齐读这段话。

)师:同学们能在我们学过的课本上找找外貌描写的例子,并作点分析吗?生7:我找了《芦花荡》中的片段,“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不过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特别明亮”。

这个段外貌描写先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老头子的干瘦,又抓住老头子“脸、胡子和眼睛”的特点,刻画了一个精明机智的老交通员形象。

生8:选自《最后一课》的片段,“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这句话写出了韩麦尔先生的服饰与往常与众不同,体现出了最后一课的重要性。

生9:我找的是《音乐巨人贝多芬》中的片段,“他的脸上表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很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这个段文字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了贝多芬的面部特征,突显出贝多芬那种勇于承受生活中遭遇的不幸,面对苦难与挫折不妥协、不屈服,勇于抗争的意志。

师: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一段描写妈妈的文字,如“她有着一头瀑布般写黑发亮的头发,大大的眼睛,樱桃般的小嘴”。

这个形象放在你的妈妈身上合适,放在隔壁阿姨的身上也正好,它还像某一个同学的妈妈。

那么,分析了描写外貌的精彩例句后,你认为描写人物外貌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10:要抓住特点,重点描写与众不同之处。

生11:要按一定的顺序描写。

生12:还能够通过联想,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师:大家归纳得真不错,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课件内容:外貌描写的要求,①抓住特点、描写重点、体现个性②善于想象和联想, 恰当使用修辞③描写要有一定的顺序。

)(生大声齐读外貌描写的要求。

)师: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幅著名的油画《父亲》(出示课件),请大家一边仔细观察图画,一边抓住你认为最有特征的某一部位实行外貌描述。

生13:他有着黝黑发亮的皮肤。

生14:这位老人满脸皱纹,像干枯的河流留下的道道沟壑。

生15:他有一双深邃的眼睛,眼神却暗淡无光。

生16:父亲有一双干燥而粗糙的手。

师:由这双手你联想到了什么呢?生16:我仿佛看到了他用双手在地里辛勤劳作的情景。

生17:我还看到了他的这双手不知创造了多少的庄稼啊!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段关于《父亲》外貌描写的文字(出示课件,(课件内容:一张古铜色的老脸上,满是艰辛岁月耕耘出的一条条车辙似的皱纹。

在这张刻满了皱纹的面孔上,微笑显得那么的勉强与无助。

他的手中端着一个破旧的茶碗,那犁耙似的手啊,曾创造了多少大米白面,多少大豆高梁!)师:请大家自由朗读并比一比,哪些精彩的描写是你没有想到的?(生整齐响亮、有感情地齐读。

)2、学习语言描写。

师:描写是手段,塑造人物性格才是人物描写的目的。

我们不但能够通过描写外貌塑造人物,还能够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凸显人物个性,使读者“闻其声而知其人”,那什么是语言描写呢?(出示课件)(课件内容: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独白或对话来表现人物个性。

)(生响亮地齐读。

)师:人物的语言要求个性化,即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

人物的语言必须符合其年龄、身份、地位、职业等特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趣味练习题。

(出示课件)(课件内容:一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

说了一句:“大雪纷纷落地。

”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气。

”笑着说:“再下三年何妨?”这时,来了一个,一听就生气,骂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A 秀才B 穷人C 县官D 财主)师:请同学们边读片段边思考:文段中的四句话分别是选项中哪个人所说的话?生18:“大雪纷纷落地”是秀才所说,因为秀才满腹文采,他的语言富有诗意。

生19:“都是皇家瑞气”是县官说的。

师:能说说理由吗?生19:因为县官吃皇粮,拿朝廷俸禄,所以他时时想着为朝廷歌功颂德,即使天降大雪,也觉得是皇家带来的吉祥气息。

(学生齐鼓掌)生20:“放你娘的狗屁”是财主说的,因为财主一般都是凶神恶煞的,所以会骂人。

(全体大笑)生21:不对,财主的话应该是“再下三年何妨?”因为财主有粮有钱,天灾人祸他也不担心,而穷人听了这话就恼羞成怒了,所以穷人说“放你娘的狗屁”。

师:同学们根据他们各自的身份、地位分析得真好,大家还能从课本里找出一些典型的语言描写的例子吗?生22:《背影》中父亲的话,“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体现了父亲的坚强和乐观。

生23:我找的是《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例子。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从中能够看出阿长是个不识字,没有文化的人。

生24:还有《芦花荡》中的语言描写,如“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体现了老头子自尊且自信的性格特征。

师:假如在期中考试中你的数学得了满分,拿着试卷回到家,你的家人可能会说些什么?生25:我的爸爸会鼓励我,他会说:“真不错,但不要骄傲,断续努力,争取每门功课都能取得好成绩。

”生26:我的爸爸一定会很吃惊地问:“这是真实的吗?居然考了这么多分?”师:(笑)你的数学测试从来没得过满分吗?那可得好好努力,争取考个满分让爸爸瞧瞧!生27:我家的奶奶特疼爱孩子,她一定会说:“我的乖孙子真聪明!来,奶奶陪你去买好东西吃。

”生28:我家有个妹妹,她会不屑地说:“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能考满分呢!”...........3、学习动作描写。

师: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为了使艺术作品有教育、说服的力量,必须尽可能地使人物多行动”,因为行动本身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所谓“行动”即人物的行为、动作,就是我们常说的动作描写。

(出示课件)(课件内容:动作描写,以描写动作、行为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法。

)(生女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找出动作描写的片段并作点分析。

生29:《背影》中的句子,“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句说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表现了父亲行动的艰难,但为了儿子在所不惜,洋溢着浓浓的爱子之情。

生30:《风筝》中的片段,“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这句中的“伸”、“抓、”“掷”、“踏”四个动词,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因愤恨弟弟背着他做风筝而毁坏风筝的过程。

生31:我找的是《芦花荡》中的例子,“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这句中“撑”、“举”、“砸”、“敲打”一系列的动词体现了老头子痛打鬼子时的快感,让读者也跟着拍手叫好。

同时,又把鬼子们的脑袋比作“老玉米”,说明鬼子不能动弹,毫无还手之力,因而只有挨打的份儿。

师:在这些例句中,同学们能否获得一些关于动作描写的有益启示呢?生32:我认为动作描写首先要选准动词。

师:你说得很好,但还要补充一点,动词前还可加以修饰。

比如同样是“走”,我们形容老人一般用“颤巍巍地走”,形容青年人常说“大步流星地走”。

生33:还要用上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生动,如前面所说的“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

生34:动作描写要能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我”毁坏弟弟风筝的动词,体现了泄愤后的满足。

师:大家看看大屏幕上为我们明确了哪些要求。

(出示课件)(课件内容:动作描写的要求,①选好合适的动词,并加以修饰②能体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③恰当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生齐读。

)师:接下来,我们来一段动作描写的小练笔。

(出示课件)(课件内容:回忆你生活中印象深刻一个活动场面,写一个动作描写的片段。

)生35:我推出自行车,双手牢牢地抓住车柄,左脚踏在踏板上,右脚慢慢滑动,使劲伸出右脚,一屁股坐在座垫上,用力地骑起来。

生36:看,他纵身一跃,一头扎进水里,两只手臂不停地摆动,径直朝前游去。

生37:举起风筝,猛地朝后一甩,双脚向前飞奔,两只手不停地放线。

不一会儿,风筝已飞得老高了。

…………4、学习心理描写。

师:一个人在一定的环境下,在特定的场景中,内心常常会产生一些想法、感触或联想等心理反映,对这种心理活动的描写叫心理描写。

(出示课件)(课件内容:心理描写,人物在一定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心理活动的描写。

)(男生齐读。

)师:心理描写旨在深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找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不难,但揣摩和描写心理却并不容易。

(出示课件)(课件内容:害怕高兴、惭愧、伤心....等等情绪,都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这是抽象的。

写抽象的文章,要采用具体化,使它生动。

那么要怎样使抽象具体化呢﹖)师:鉴于大家的不错表现,老师就教给同学们一招化抽象为具体的秘诀。

(出示课件)(课件内容:应用『看、听、感、想、做』等五种方法去实行细节描写。

)师:我们以《晚上怕看家》为例,使用这五种方法揣摩人物心理。

(出示课件)(课件内容:爸、妈上街去了,我一个人待在家里。

当我看到行人从窗外走过的黑影<看>,或是听到厨房里传来『砰砰』的声音<听>,我便以为小偷来了,吓得说不出话来<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