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单元旨在通过对话、习作、朗读等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能够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语交际技能,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本单元的难点在于如何教育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和个体情感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语言表达,需要引导学生做出合适的选择。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第一课:我说我说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交流,通过问答、描述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
教学过程1.学生进行自我介绍。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通过这节课,学生会对口语交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够在小组内进行简单的讨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第二课:书信好朋友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书写和阅读信件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语言,增加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1.学生写一封给好朋友的信。
2.学生交换信件进行阅读。
3.学生就信件内容进行讨论。
教学评价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语言写一封给好朋友的信,增加了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课:口语习作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口语习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在实践中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
教学过程1.学生分组进行口语演讲。
2.学生互相评价,并进行改进。
教学评价通过这节课,学生掌握了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能够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互相评价和改进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第四课:故事讲述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1.教师讲述一个故事。
2.学生重新讲述这个故事。
3.学生就故事内容进行讨论。
教学评价通过这节课,学生学会了如何使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在讨论和反馈中掌握语言表达的要点,增加了语言表达能力。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认真地抄录在摘抄本上。
【语文要素】2.积累含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并能用它们说句子。
3.学会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中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1.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
2.掌握含近义词且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并举一反三。
3.通过朗读想象古诗意境,体会诗意。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初步了解“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结构特点。
(重点)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重点)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单元我们学过的课文,同学们都积累了哪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呢?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指名读“交流平台”中的两个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3.教师指名说阅读体会。
4.师小结:阅读是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良方,而我们读到的好词好句就是改变我们精神世界的良药。
巧妙的用词、精彩的描写、深刻的道理……都可以是我们积累的内容。
同学们一定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书中的精妙之处哟。
二、字词句运用1.课件出示: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1)学生自由读成语。
(指名读成语,教师相机正音)(2)学生开火车读成语。
2.观察画横线的字,想一想: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画横线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近义词)师小结:这八个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名称,都和人有关,每个词语中画横线的两个字都是一组近义词。
第一排的四个词是第一、三两字为一组近义词,第二排的四个词是第二、四两字为一组近义词。
3.课件出示练习题,进行词语巩固练习。
三、朗读有方1.师:同学们,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得有感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一、词语综合运用。
摇()晃()披()散()张()舞()提()吊()()红()赤()忙()乱()疾()快()干()燥
1.将词语补充完整。
2.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带有____________的词语。
与第一行特点一样的词语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第二行特点一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本单元课文里常常有一些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写在下列横线上。
1.词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补全古诗。
所见
牧童骑________,________振林樾。
________捕鸣蝉,忽然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头脑头发牙爪心胆面耳手脚眼手口舌
2.身体部位示例:七嘴八舌张口结舌头重脚轻唇亡齿寒
二、略。
三、黄牛歌声意欲闭口立。
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篇一」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课前同学们收集了有关贝尔的资料,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
先在小组内交流,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在班上交流。
2、知道了电话是贝尔发明的,那么,贝尔是怎样发明电话的,大家想不想知道其间的故事?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认会生字,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的主要内容时什么?是通过哪些段落讲述的?请在文中标记出来。
三、深读课文,理解重点1、“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第二——七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同时把自己的体会旁记下来。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读书、体会。
2、同桌交流阅读收获,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体会。
3、指名学生谈体会,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畅所欲言,重点引领学生体会贝尔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严谨认真的实践精神。
4、小结:你佩服贝尔吗?佩服他的什么?从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5、感情朗读全文,进一步感受文章精髓。
四、拓展延伸,升华理解1、师深情引述: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告诉我们搞实验研究、走科学探索之路是艰苦的,但更是伟大的。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尖刻创造、伟大发明,才推动着世界走到了美好的今天,我们生活中的时时处处无一不在享受着他们的发明创造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幸福。
就说电话把,它带给我们怎样的便利,同学们一定深有体会。
请大家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自己的课外所知,告诉120多年前的贝尔先生,我们有多感激他。
2、学生畅所欲言。
五、学习生字,积累词语六、布置作业,延伸课外课外阅读其他科学家搞发明创造的故事,写写自己的体会。
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阅读文章时,要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 语文园地(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语文园地(附答案)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语文园地(附答案)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教材,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本文将对这本教材的全册内容进行介绍,并附上对应的答案。
第一单元:我们的说话和场景描写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场景的描写。
通过生动的课文和练习,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例如,《我的新老师》这篇课文中,学生能够了解到描述人物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交际用语和场景描写的方法。
第二单元:我们的文章这个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会写作短文、小记叙文和小故事。
学生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会接触到多种文体和写作形式,例如写日记、写小故事等。
第三单元:我们的童话故事这个单元主要是讲述童话故事,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经典的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和《小红帽子》,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这些经典的童话故事来了解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四单元:我们的诗歌这个单元主要让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诗歌作品,并学习欣赏和朗诵诗歌。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语感,同时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学会读懂和欣赏不同的诗歌作品,并能用流畅的语言来朗诵这些诗歌。
第五单元:我们的议论文这个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习写议论文。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个单元,了解到写作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在学习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会接触到一些有关社会问题的话题,他们可以通过写议论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总结: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语文园地》包含了以上五个单元的内容,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
同时,附上答案也便于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和提高。
希望同学们能够善用这本教材,学有所成!注:本文内容为作者根据题目所给材料自行创作,并非真实存在的文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课件

2. 照样子,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重音。
例: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孙中山把那段书怎样背了出来?)
(1)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花朵在哪里上学?)
(2)我愿意我是一个更. 夫. ,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
逐影子。(句中的“我”愿做什么职业?)
探索者小队
黑白棋社
观察交流,运用积累
结合兴趣小组的标识,观察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有什么特点。 组名能直接体现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比如 “篮球”“剪纸”等。
有的组名中加入了能体现该兴趣小组个性 特点的词语,比如“侠”“巧手”“鲲 鹏”“探索者”。
观察交流,运用积累
兴趣小组名字示例 天籁合唱团 飞燕舞蹈社
3. 品读有新鲜感的句子,选一选。 “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
逐影子。”华华觉得这句话很新鲜,主要体现在 ( BC )(多选)
A. 这句话中有很多不认识的字。 B.“更夫”这个词语以前从未听说过。 C. “ 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 ,把更夫每天打更的工作写得
生动而令人向往。
4. 仿写有新鲜感的句子。
④张( 牙 ) 舞( 爪 )
⑤( 面 ) 红( 耳 ) 赤 ⑥( 手 ) 忙( 脚 ) 乱
(1) 我会归类 这六个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 都和人有关: 有的描写人的动作, 如_①__④__⑥___; 有的描写人的外貌 或状态, 如___②__⑤___; 有的描写人的心理, 如____③____。
(2) 我能运用 教室外, 雷电轰鸣, 像一条条____④____的巨 龙撕扯着乌云; 教室里, 典典和同桌为了一道数学题 的答案争得____⑤____。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设计)

(三)给兴趣小组取名字。
1.读一读,找规律。
(1)提出问题: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吧!试着给每个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
(2)出示范例,交流指导。
①课件出示:②读一读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
③说说你对这些兴趣小组名字的理解。
如“黑白棋社”肯定是下围棋小组,围棋有黑色棋子和白色棋子。
④小组交流:小朋友,观察这里出现的兴趣小组标牌,说说有什么特点?(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①这里出现的都是一些兴趣小组的标志,上面的名字能体现出活动的特点,一些名字中还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如“侠、巧手、鲲鹏、弈秋”等词语,让人一看就能记住。
(板书 设计兴趣小组的名字:包括兴趣小组内容 体现兴趣小组的个性)②同时标识牌上还有能体现其特色的图标,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这种活动的特点。
2. 练一练,学运用:你喜欢什么兴趣小组,你也试试取个名字。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①阅读兴趣小组:书香伴我行、琴子共读苑、书香心语 ②书法兴趣小组:书法乐园、书法天地、墨海弄潮、墨香堂 ③钢琴兴趣小组,朗朗钢琴社、天籁音乐团 ……3. 我拓展,我积累: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兴趣班的名字吗?(我还知道一些兴趣小组响亮的名字:创意气球、艺术天堂、特色功夫扇、捕捉瞬间、七彩画廊。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 (( ( (板书设计:交流平台:有新鲜感的语句第一、三个字的意思相近含有身体部位名称的词语第二、四个字的意思相近一边读一边想象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读好句子关注句子中的一些词语包括兴趣小组内容设计兴趣小组的名字体现兴趣小组的个性日积月累:所见课后反思成功之处:在“交流平台”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内句子作为例子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想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在“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了运用动作理解词语的方法;掌握了分类积累成语的能力;指导学生观察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兴趣小组取名字,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参与学校活动的同时,增强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并积累这样的词语。
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对比句子,发现“新鲜感”。
(1)对比句子。
课件出示一组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说说哪一句写得更有意思。
课件出示: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窗外十分安静,同学们在读课文。
(2)学生发表看法,教师鼓励学生从修辞、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思考。
(3)感受句子。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第二个句子。
课件出示: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①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课件相机补充资料:这个句子出自泰戈尔的《职业》,出示相关文本。
)课件出示:清晨的钟敲了十下,我沿着我们的小巷到学校去。
我每天都遇见那个小贩,他叫着:“手镯,亮晶晶的手镯!”他没有什么急事要做,没有哪条街道非去不可,也没有什么时间非要回家。
我愿意我是一个小贩,整日在街上混日子,叫着:“手镯,亮晶晶的手镯!”下午四点,我放学回家。
我从一家门口看见一个园丁在那里掘土。
他用他的锄子,想怎么挖,便怎么挖,他的衣服落上了尘土,如果他被太阳晒黑了或是被雨淋湿了,没有人会骂他。
我愿意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土,没有人来阻止我。
天一黑,妈妈就送我上床睡觉。
我从敞开的窗口看见更夫走来走去。
小巷漆黑冷清,路灯就像一个脸上长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立在那里。
更夫摇着他的灯笼,他的影子随之一起移动,他一生从没有上床歇息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②想一想:这样的表达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③说一说: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有哪些?它们给你带来的感受是什么?(4)重温“新鲜感”:本单元要求我们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我们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也知道了有新鲜感的词句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朋友,观察这里出现 的兴趣小组标牌,说说 有什么特点?
练一练,学运用。
你来给下面的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也可以用
你的巧手给他们画个形象的标志。 阅读兴趣小组:
书法兴趣小组:书法乐园、书法天地、墨海弄潮、墨香堂
我拓展,我积累。 小朋友,你还知 道哪些兴趣班的 名字吗?
我还知道一些兴趣小 组响亮的名字:创意 气球、艺术天堂、特 色功夫扇、捕捉瞬间、 七彩画廊。
是青青草原上最聪明的小羊,一
次次识破灰太狼的诡计,是羊村 的小英雄,深受大家的喜爱。
我们来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吧!
选择一个同学,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他。别人读
所 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mù
zhèn
yuè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 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 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 筑筑随园,吟咏其中。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
名称的,我们可以在理解词义的基 础上学习运用这些词语。
摇头晃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或自己
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披头散发: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
张牙舞爪: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面红耳赤:脸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渐而脸 色发红。 手忙脚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
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动多事的形象,刻画
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
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延展阅读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猜猜他是谁?
我拓展,我积累。 小朋友,你还知 道哪些含有人或 动物器官的词语?
含有人或动物器官的词语 还有:昂首阔步、挤眉弄 眼、虎头虎脑、眉清目秀、 面红耳赤、心惊肉跳、眼 高手低、 满面红光、满头 银发、狼心狗肺……
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想一想,练一练, 然后和同学交流。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活蹦乱跳
解课文内容。
练一练,学运用。
读下面一段话,用“
词语和句子。
”画出你认为有新鲜感的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
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
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
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我拓展,我积累。 小朋友,你在 生活中遇到过 有新鲜感的事 物吗?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读一读,找规律。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
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我发现这两个句子都是很有新鲜感的句子, 你读了以后有 什么感受? 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
出重音。 (1) 这 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 • • (2) 树 枝在林中互相碰撞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 • • • • 响,雷云拍着大手。 • • • • • •
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吧!试着给兴趣小组取个响亮 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在一起开展活动。
这里出现的都是一些兴趣小 组的标志,上面的名字能体现 出活动的特点,一些名字中还 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如“侠、 巧手、鲲鹏、弈秋”等词语, 让人一看就能记住。 同时标识牌上还有能体现其特色的图标, 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这种活动的特点。
地在枝头歌唱。
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 思,先生从来不讲。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小朋友,怎样朗读 能更好地表达句子 的意思?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重读“果然”,突出事实与列宁所料相符。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
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 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
长衫衣服,提一柄九齿钉
耙,贪吃好睡。
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
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
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神气的样
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
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
它头上有卷毛,皮肤白皙,
脸上总是带着笑容,浓眉大眼, 长得帅气可爱。它带着超能铃铛,
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口干舌燥: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上面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这只调皮的小猫时而上蹿下跳,时而__________ 摇头晃脑 ,非
常可爱。
(2)敌人__________ 张牙舞爪 地向老百姓扑来,逼他们讲出地下党
员的藏身之处。
口干舌燥 。 (3)沙漠中的旅行者感到 _________
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所见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欲:想要。
振:振荡。说明 牧童的歌声嘹亮。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捕:捉。 鸣:叫。
诗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 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 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
/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
/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重读“一个一个”“从来 ”, 强调了私塾学生学习的状态。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重读“一点儿”,强调私 塾学生学习的效果。
练一练,学运用。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用“/”画出停顿,用“.”标
人们剪下植物枝条,扦插 到土里,不久就会发芽, 长出新的植株,这些植株 是遗传物质组成完全相同 的植株,这就是“克隆”。
下面的两行成语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摇头晃脑
面红耳赤
chì
披头散发
手忙脚乱
张牙舞爪
jí
zhǎo
提心吊胆
zào
diào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这些词语都是含有人或动物器官
读一读这几行 成语,想想它 们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