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生活制度
一日生活管理制度_一日生活管理制度办法

一日生活管理制度_一日生活管理制度办法一日生活管理制度篇11、根据幼儿年龄的生理特点,科学制定一日生活的作息时间,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2 、户外活动时间充足 , 保证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其中1小时为体育活动,1小时为自由活动。
坚持每天做操,活动做到内外交替,动静交替,掌握活动量大小及活动时间长短。
3、保证幼儿每天有充分的游戏活动(区域)2小时的时间。
4、全园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幼儿作息时间,按一日生活个环节,准时开展各项活动。
5、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不限制幼儿大小便培养正确的盥洗习惯。
6、保证幼儿足够的饮水量 , 设置幼儿能自己取放水碗杯的碗杯架。
除固定饮水、入厕时间外,允许幼儿根据需要喝水和排便。
7、各项活动过渡自然,减少不必要的排队和等待。
8、按时开饭,两餐间隔 3 .5 小时,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饭菜符合幼儿消化机能,保证各种营养素的供给,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9、睡眠注意室内空气的温度,睡眠姿势要正确,睡前脱外衣,罩裤。
一日生活管理制度篇2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身心特点,合理地安排他们一天的生活内容,帮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1、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及季节,具体制定一日生活作息时间;2、活动安排要注意动静结合。
3、幼儿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应不少于2小时,其中1小时的户外体育锻炼时间,1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4、幼儿每日午睡时间要求保证在2小时左右。
5、结合《指南》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小便、喝水、洗手等。
6、各项活动过渡自然,减少不必要的排队和等待。
一日生活管理制度篇3一、遵照“规程”的要求及各班幼儿的生理和年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作息时间。
二、全园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幼儿一日作息时间,按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要求准时开展三、保证幼儿每天有2小时户外活动,其中1小时为体育活动,并坚持游戏活动的开展,注意活动的密度、强度要适宜。
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制度

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制度1(一)、生活制度1、有合理的生活制度和作息时间表,并认真执行。
(1)根据园(所)内儿童的年龄生理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和季节变换的特点,本着动静结合的原则,适当考虑家长的需要,制度出本园(所)的儿童一日生活制度。
(2)保健人员参与制订园内儿童一日生活环节(如活动、就餐、喝水、入厕、盥洗、睡眠等)的生活护理要求。
(3)保健人员每周应对各班我童执行一日生活制度的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2、正常情况下儿童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冬季不少于半小时),其中1小时体育活动,午睡时间不少于2小时。
(二)儿童健康检查制度1、儿童入托入园体检:儿童和托入园前必须到指定的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健康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能入园(所)。
健康检查表上的.项目应填写完整正确,体检一个月内有效。
儿童入园(所)时应将母子健康手册或健康检查表和预防接种卡交给幼儿园(托儿所)。
儿童离开托幼园(所)两个月以上,再入园(所)必须重新体检,入托入园前体率应达到100%。
2、儿童入园(所)后应按年龄定期体检:1岁以内婴儿每季度一次,1—3岁内幼儿每半年一次,3岁以上儿童每一年检查一次,每半年测量身高,体重一次,定期体检后要进行儿童健康状况分析评价和疾病统计,发现疾病或缺点及时矫治。
定期体检充的计算按每年“六月一日”前后的体检为准,新入园(所)未满一个月者不可列入应查人数之内。
1、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季节变化,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制度,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2、对幼儿膳食实行民主管理,根据营养需要制定带量食谱,保证按量供给。
每月进行一次营养计算及分析。
讲究烹调营养,注意食品卫生。
3、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儿童和工作人员入园前必须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健康档案,按要求定期给儿童体格检查,并进行评价分析,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
4、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计划免疫工作。
做好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消毒、隔离、检疫工作。
5、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按要求对不同场所、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六中高一新生一日生活制度(3篇)

六中高一新生一日生活制度包括以下内容:早晨:6:00 - 6:30:起床、洗漱、整理床铺6:30 - 7:00:个人早餐、自习准备上午:7:00 - 8:00:早自习8:00 - 8:30:晨会、课前准备8:30 - 9:45:上午第一节课9:45 - 10:00:课间休息10:00 - 11:15:上午第二节课11:15 - 11:30:课间休息11:30 - 12:45:上午第三节课12:45 - 13:30:午餐、午休下午:13:30 - 14:45:下午第一节课14:45 - 15:00:课间休息15:00 - 16:15:下午第二节课16:15 - 16:30:课间休息16:30 - 17:45:下午第三节课17:45 - 18:00:课间休息18:00 - 18:45:晚餐时间晚上:18:45 - 19:45:晚自习19:45 - 20:15:晚间活动(对外操、集会等)20:15 - 21:15:自主学习时间21:15 - 21:30:洗漱、准备休息21:30 - 22:00:寝室安静时间、休息备注:- 周六、周日可能会有不同的作息安排,如校外活动、自主学习时间等。
- 晚自习期间可以向老师请教问题。
- 学校有丰富的课外活动供学生选择参与,包括社团、兴趣班、运动队等。
- 学生在自习时间可以利用图书馆或自习室进行自主学习。
六中高一新生一日生活制度(2)引言:升入高中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
面对新的学校生活,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方式,高中一年级的新生们需要适应并建立起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制度。
本文将以六中高一新生为例,探讨他们一日生活制度的安排。
一、早晨:1. 早起锻炼:六中高一新生每天早晨将设立锻炼时间,如晨跑、打球等,既锻炼身体,又提供了社交交流的机会。
2. 早餐时间:高一新生将有充足的时间享用健康的早餐,以保证一天有充足的精力和营养。
二、上午:1. 课程安排:针对高中的学习特点,上午主要安排文科和理科课程。
小学住宿生一日生活制度

小学住宿生一日生活制度
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要求和情况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个基本的一日生活制度示例:
6:00 - 6:30:起床、洗漱。
6:30 - 7:00:晨练、锻炼。
7:00 - 7:30:早餐。
7:30 - 8:00:整理床铺、打扫宿舍、个人卫生。
8:00 - 8:40:早读、自习。
8:40 - 9:00:校内巡逻、操场活动。
9:00 - 9:40:上午第一节课。
9:40 - 10:20:上午第二节课。
10:20 - 10:40:休息时间。
10:40 - 11:20:上午第三节课。
11:20 - 11:50:午餐。
11:50 - 13:30:午休。
13:30 - 14:10:下午第一节课。
14:10 - 14:50:下午第二节课。
14:50 - 15:00:休息时间。
15:00 - 15:40:下午第三节课。
15:40 - 16:00:室外活动。
16:00 - 16:40:自习、课外辅导。
16:40 - 17:00:晚餐。
17:00 - 17:40:兴趣活动。
17:40 - 18:20:自由活动、休息。
18:20 - 19:00:晚自习。
19:00 - 19:30:晚间活动、康复活动。
19:30 - 20:00:洗漱、准备睡觉。
20:00:就寝。
这只是一个示例,实际的一日生活制度可能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小学住宿生一日生活制度

小学住宿生一日生活制度
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早晨起床:住宿生通常会在早晨被叫起床,时间通常在6:00至6:30之间。
住宿生需要自行完成个人卫生,包括洗脸、刷牙等。
2. 早餐:住宿生通常在学校的食堂享用早餐,早餐通常在7:00左右开始供应。
早餐包括主食、蔬菜、水果等。
3. 上课:住宿生与寄宿生一起参加上午的课程。
上午的课程时间通常为8:00至11:30,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
4. 午餐:住宿生在学校的食堂享用午餐。
午餐时间通常在11:30至13:00之间,午餐包括主食、蔬菜、肉类等。
5. 午休:住宿生有一段时间用于午休,通常是在午餐后的时间,可以进行休息、阅读、打游戏等活动。
6. 下午课程:住宿生继续上午休息后的课程,通常在13:30至16:30之间。
下午的课程内容有可能是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等。
7. 晚餐:住宿生在学校的食堂享用晚餐。
晚餐时间通常在17:30至19:00之间,晚餐包括主食、蔬菜、肉类等。
8. 自习:晚餐后,住宿生会有一段时间进行自习,这段时间一般是在19:00至20:00之间。
9. 洗漱和休息:住宿生在自习后需要进行洗漱和休息,一般在20:00至21:00之间。
10. 就寝:住宿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就寝,通常是在21:00至21:30之间。
在就寝前,住宿生需要整理自己的床铺、准备第二天的衣物等。
以上是一般小学住宿生的一日生活制度,具体的时间安排和内容可能会因学校而有所不同,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
一日生活日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一日生活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学生。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学生一日生活行为,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营造和谐、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
第二章作息时间第四条学生作息时间:1. 早晨:6:30起床,6:50开始早操,7:10开始早餐,7:50开始上课。
2. 中午:12:00放学,12:30开始午餐,13:30开始午休。
3. 下午:14:00开始上课,17:30放学。
4. 晚上:18:00开始晚餐,19:30开始晚自习,21:30晚自习结束。
第五条学生应按时作息,不得迟到、早退、旷课。
第三章课堂纪律第六条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第七条学生上课时,应保持教室整洁,不得随意走动、讲话、玩手机等。
第八条学生应尊重教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认真思考,不得顶撞教师。
第四章午餐与晚餐第九条学生应按时参加午餐和晚餐,不得随意离开餐厅。
第十条学生在餐厅就餐时,应保持餐桌整洁,不得浪费食物。
第十一条学生应文明就餐,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第五章午休与晚自习第十二条学生应按时参加午休和晚自习,不得随意离开教室。
第十三条学生在午休和晚自习期间,应保持教室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打闹。
第十四条学生在晚自习期间,应认真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作弊。
第六章洗漱与卫生第十五条学生应按时洗漱,保持个人卫生。
第十六条学生应爱护公共卫生设施,不得随意乱扔垃圾。
第十七条学生应保持宿舍整洁,不得随意摆放物品、堆放垃圾。
第七章活动与锻炼第十八条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类活动,锻炼身体,提高综合素质。
第十九条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应遵守活动规则,服从组织安排。
第二十条学生应保持运动场整洁,不得随意践踏草坪、损坏设施。
第八章处罚措施第二十一条学生违反本制度,一经发现,将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1. 迟到、早退、旷课:每次扣1分,累计3分以上给予警告处分。
2. 课堂纪律:违反课堂纪律,每次扣1分,累计3分以上给予警告处分。
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范文(4篇)

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范文时间活动内容6:00 - 7:00 晨练活动:起床、洗脸、刷牙、上厕所、换衣服等个人卫生活动,进行简单的晨练活动,如拉伸、操舞等。
7:00 - 7:30 早餐:提供健康、均衡的早餐,包括主食、蛋白质、水果等。
7:30 - 8:00 自由活动:提供自由玩耍时间,让幼儿自主选择各种玩具、游戏,促进幼儿间的互动与交流。
8:00 - 8:30 户外活动:带幼儿到室外活动场所,进行户外游戏活动,如跑步、追逐、球类运动等。
8:30 - 9:30 亲子活动:与父母或家长共同参与亲子活动,如亲子游戏、故事分享、手工制作等。
9:30 - 10:30 课堂活动:进行一些课堂教学活动,如儿歌唱唱、认字卡片等,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
10:30 - 11:00 小憩时间:提供小憩时间,让幼儿有机会休息放松,或进行安静的阅读活动。
11:00 - 11:30 午餐:提供营养、有机的午餐,包括主食、蛋白质、蔬菜等。
11:30 - 12:00 自由活动:提供自由玩耍时间,让幼儿自主选择各种玩具、游戏,促进幼儿间的互动与交流。
12:00 - 14:00 午休时间:提供午休时间,为幼儿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幼儿获得足够的休息。
14:00 - 15:00 室内活动:进行一些室内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模仿游戏等,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15:00 - 16:00 美术活动:进行一些美术活动,如绘画、剪纸等,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16:00 - 16:30 下午茶:提供健康、营养的小吃和饮品,满足幼儿的口味需求。
16:30 - 17:30 户外活动:带幼儿到室外活动场所,进行户外游戏活动,如跑步、跳绳、球类运动等。
17:30 - 18:00 游戏时间:提供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如拼图、积木、游戏机等,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18:00 - 18:30 洗漱时间:进行洗手、洗脸、刷牙等个人卫生活动,准备回家。
18:30 送幼儿回家,结束一日生活作息制度。
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制度篇一1.幼儿的'伙食应有专人负责,民主管理,建立膳管会(园领导、炊管员、保健人员、保教人员及孩子家长代表组成),定期开会,研究伙食问题。
2.伙食费要专款专用,计划开支,合理使用。
3.根据季节供应情况,制定适合幼儿年龄的带量食谱,定期更换。
4.准确掌握幼儿出勤人数,做到每天按人按量供应主副食,不吃隔日剩饭、菜。
5.工作人员(包括炊事人员)伙食和幼儿伙食要严格分开,不允许侵占幼儿伙食。
6.保健人员要定期计算幼儿进食量、营养量,保证儿童的营养补给,保证蛋白质摄入量占供给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7.要注意调配食物花样,增加幼儿进食量,科学烹调,尽量大努力保存营养素,特别要防止维生素的损失。
8.少吃甜食,要尽量吃些炒菜。
9.加强体弱儿饮食管理。
10 .按时开饭,儿童进餐时间不应少于二十至三十分钟,保证儿童吃饱每餐饭。
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制度篇二一、要让幼儿产生归属感和集体意识初入园的幼儿,他们第一次离开家庭,从分散状态进入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与陌生同伴、陌生环境、陌生成人一起生活,加上幼儿园作息制度与常规的约束,幼儿一开始不习惯于集体教育活动。
所以幼儿在入园前教师应做好入园前的家访,召开家长会,参观幼儿园,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生活的快乐,真正喜欢幼儿园。
入园后老师要用亲切的态度、温和的语言、温暖的爱来打动孩子的心,对一些生活动自理能力弱的孩子、哭闹的孩子教师要多关心、多体贴,使孩子们心里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
另外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吸引幼儿,分散幼儿“想妈妈、想家”的注意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在同教师和同伴相处过程中建立起密切的关系,逐步适应并融入班级集体,知道自己是*班的小朋友,使幼儿产生班集体意识。
二、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幼儿的一日生活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科学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游戏、体育、学习、娱乐等,要做到有规律、有节奏,有劳有逸,动静交替、新旧活动交替,要兼顾到体、智、德、美诸方面,避免活动内容单调或一种活动时间过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为了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全方面提高,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一、晨检认真做好幼儿园的接待工作,检查幼儿有无发病,带药情况,有无外伤,有无携带危险物品等。
二、教育活动1、教室要认真备课、刻苦钻研教材,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2、在活动中了解和发现幼儿的兴趣与要求,正确的启发和引导,做到因材施教,做好随机教育。
3、配课教师要按时配课。
三、喝水1、教师要根据季节变化供应冷暖适度的开水,夏季凉,冬季要保温。
2、按时组织幼儿集体喝水,除此以外要求幼儿用自己的杯子随渴随喝。
3、不能阻止幼儿饮水,不催促幼儿快喝,对不爱喝水和不敢要求喝水的幼儿要多加关照,经常提醒他们喝水。
四、课间操1、按时做操,做操前教师要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衣服、鞋帽,做好防寒、防暑及安全检查工作。
2 、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要求幼儿动作要到位。
3 、严禁大声训斥或粗暴动作对待幼儿。
五、户外活动1、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2 小时以上,其中有组织的户外活动时间为:中班20 分钟,大班30 分钟。
2 、注意幼儿安全,在活动中幼儿不能离开老师的视线。
3 、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活动条件,(如场地、器材等)游戏的内容丰富多彩4、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认真观察,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六、活动区活动:1、保证幼儿活动区活动时间。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空间和丰富的活动区角,准备充足的活动材料。
3、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巡回指导,提供帮助,保证幼儿安全。
七、离园1、做好离园前的准备工作(如整理衣物、洗手、洗脸等)教师做到对每名幼儿心中有数。
2 、把每位幼儿亲自送到家长手中,如果不是本人家长接孩子,教师必须索取委托证,否则不能让其带走幼儿。
幼儿园入园及定期健康检查制度一、入园检查幼儿入园前必须在指定的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全面健康检查,经体检、化验等项目检查,确无传染性疾病,且最近二个月内无传染病接触史者方可入园。
对离园一个月以上或去外地(离开本市)返回时,须重新体检方可回园。
二、定期体检每半年为幼儿测身高、体重、视力一次,每年五月份为幼儿进行全面检查一次,按WHO体格发育评价标准对幼儿身高、体重进行评价。
体检中发现有异常情况要采取相应措施,对于一般性疾病给予及时处理;有营养不良、中度以上贫血、中度以上肥胖、佝偻病等的幼儿应转入体弱儿管理或建专案管理;发现缺陷儿进行登记管理,及时给予矫治。
三、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认真做好一摸,有否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工作人员体格检查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到指定的医疗保健单位进行体检,经体检合格由检查单位签发健康证明书后方可上岗工作。
对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滴虫性霉菌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精神病、肢体残缺者,不得从事保教工作和炊事员工作。
在工作中发现患急、慢性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以及有碍于幼儿身体健康的疾病,要及时隔离与调离。
备注: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以上疾病应离职治疗或调离。
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一、空气消毒。
幼儿教室、寝室、活动室、洗漱、卫生间每天用紫外线灯照30 分钟。
二、口杯消毒。
每日早晚用流水清洗口杯,每日消毒一次。
三、毛巾消毒。
擦手毛巾要求每日消毒一次,每周清洗、暴晒一次。
四、桌椅消毒。
要求每日用消毒液擦一次。
五、门把手消毒。
教学区幼儿在园期间,用消毒液擦洗一次,生活区幼儿每次回寝前,用消毒液擦洗。
六、玩具消毒。
幼儿玩具每周用消毒液浸泡一次,并晒干。
七、厕所消毒。
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每日用洁厕灵或消毒水冲洗消毒。
八、床上用品消毒。
床单、被套每月清洗、清毒一次,枕套每月两次被子、床垫、枕头每月至少暴晒一次。
九、各班教师做好幼儿每日晨、午检、预防疾病。
十、如遇传染病毒传播时期等特殊情况,将另行通知加强卫生工作。
四通一轩幼儿园膳食管理制度一、幼儿伙食实行民主管理,成立膳食领导小组,明确膳食专人负责,编制膳食计划,安排好每周食谱并及早公布于家长。
定期召开伙委会,不断改进工作,提高膳食质量。
二、炊事人员每周制定幼儿食谱,并交园长审阅;食物的调配力求做到平衡,主副食品种多样,并定期计算幼儿进食量和营养素摄取量。
三、伙食费专款专用,教职工伙食和幼儿伙食严格分开。
四、食堂工作人员树立为幼儿、教职工服务的思想,严守纪律,坚守岗位,分工明确,友好合作。
五、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不购变质食物,妥善保管剩余食物,严禁食用变质食物。
六、购买食物要精打细算,严禁索取回扣,不许为私人代购食物,帐目日清周结。
七、严格食品保管制度,库房由专人保管,建立出入库帐目,食堂炊具用具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外借。
八、严格食物验收制度,未经验收不得入帐,不符合幼儿卫生的食物坚决退换。
九、严格开饭时间,用膳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和地点用膳,不得将食物带走。
十、保持厨房清洁卫生,炊具、餐具、食具应洗涮干净、每天消毒。
十一、炊管人员定期召开业务会议,虚心听取教师及家长意见,提高烹调技术,讲究科学烹调。
十二、严格执行幼儿的作息制度,按时供给饭菜、点心,两餐间隔不少于三个半小时。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一、幼儿健康检查:1、幼儿初次入园须经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健康检查,填写健康检查表和保健卡。
2、经体检、化验等项目检查确无传染性疾病,且最近二个月内无传染病接触史者方可入校。
3、在园幼儿离校1 个月以上者,返校时须重新体检。
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要进行检疫,经体检证实健康者方可回班。
4、定期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状况,掌握在园群体幼儿生长发育水平,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并进行预防、治疗。
5、定期体检,全园幼儿每年全面体检一次,体检率达95% ,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并做好健康分析、评价,常见病统计及缺点矫治。
每年普查龋齿、氟透、驱蛔,测听力一次。
3 周以下幼儿执行生长监测,一年四次测身高、体重并做好分析评价。
6、体检中发现营养不良、贫血等异常者均应转入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
7、对体检中发现的疾病或问题儿童如沙眼、龋齿、等要建立档案,及时予以矫治,矫治与转归情况详细记入缺点矫治登记或档案中。
8、坚持晨检及全日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有无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五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教师健康检查:1、教师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肝炎或其它传染病者,必须立即离职治疗,待痊愈后,持市县以上医疗保健证明,方可恢复工作。
患慢性痢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麻风病、结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员应调离工作。
2、皮肤病期间及患精神病者不得从事保教和炊事员工作。
三、食堂管理员健康检查制度学校食堂管理员的健康,直接影响师生的健康。
为此,特制定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制度。
1、食堂管理员必须政治思想好,心理素质好,有健康的身体,责任心强。
2、食堂管理员由学校一年一聘,学年初,学校与伙食团从业人员签定聘任合同。
3、食堂管理员必须具有有效健康证明持证上岗,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到法定机构体检一次,体检符合要求,由县疾病控制中心发给健康证,方可从事食堂工作。
4、食堂管理员一旦患上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成渗性皮肤病等)不得从事伙食堂食品加工和销售工作。
5、食堂管理员个人卫生应做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食堂管理员不能穿拖鞋上岗,不能戴首饰上岗7、每天早上上岗前由学校行政领导或食堂负责同志对从业人员进行认真检查,凡是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上岗。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一、幼儿常见疾病管理制度是为了防止或减少常见疾病的发生,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二、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营养不良、应列入常见病管理内容。
三、根据季节变化、疾病多发的年龄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利用各种形式向教职员工和家长宣传常见病的预防知识。
四、认真做好常见病登记工作,定期对园内常见病患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断摸索和总结管理经验。
五、常见病具体的预防措施(一)感冒有些幼儿,一到秋季,经常感冒发热、咳嗽气喘,经治疗稍有好转,停药后,又反复出现。
这是因为孩子抵抗力差,要从增强体质着手,增加抗病能力,减少发病次数。
预防措施:1.保障室外活动时间,日托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 小时。
2.活动室及卧室经常通风,常晒被褥,室内空气保持清新。
3.随着气候的变化,督促各班配班教师及时为孩子添减衣服。
入秋之后,不可添衣过快,一般比成人多一件即可。
适当地让孩子经受冷、暖不同气候的刺激,使他们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4.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通过游戏、跑步、做操。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按时安排相应的体育活动。
5.做到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
6.在感冒流行期间,对幼儿采取预防发病措施,口服板兰根冲剂:每次1 包,一日2 次,连续服3-5 天,流感季节,提醒家长不带幼儿去公共场所。
(二)腹泻秋季,小儿特别容易患腹泻,一般多是由饮食不当引起的一种急性胃肠炎。
预防措施:1.防止腹泻,关键把好“病从口入”关,监督食堂做好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做好食具的消毒工作,培养幼儿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幼儿伙食实行民主管理:成立伙委会,由园长、保健医、食堂管理员、会计、教师、保育员、及家长代表组成。
每月召开一次伙委会。
按照幼儿需要制定膳食计划。
每周制定一次带量食谱,做到蛋白质、糖、脂肪、微量元素、谷类达到标准量,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避免腹部受凉。
腹部受凉后,肠蠕动加快,除感到疼痛外,会使食物、水分和肠内容物在肠内停留时间缩短,吸收减少,同时出现腹泻。
4.对患病儿进行隔离:在一般人印象中,幼儿腹泻并不传染,诚然,幼儿腹泻不像痢疾、伤寒、肝炎那样具有强烈的传染性。
但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幼儿腹泻,对幼儿仍有传染性。
幼儿腹泻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通过与患儿接触或者接触患儿大便污染的环境可被传染,也可能造成流行。
因此,在防腹泻的同时,做好患病儿的隔离及所用便具的消毒工作。
(三)呕吐呕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症状。
呕吐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
如:1.饮食不当;2.幼儿肠炎引起肠功能紊乱而致呕吐;3.胃的上口(称贲门)松弛可致溢奶;4.脑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5.脑积水、脑水肿及颅内出血等神经系统疾病;6.食道闭锁;7.胃的下口(称幽门)肥厚,致胃内容物下流不畅而呕吐,多于生后2~3周,呕吐呈喷射状;8.肠道不通,如肠梗阻、肠套叠、小肠狭窄或闭锁、肠扭转等;9.巨结肠、无肛或肛门狭窄,先有便秘和腹胀,呕吐出现较晚;10.其他急性中毒、药物、幽门痉挛、晕车、晕船等均可造成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