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临终护理

合集下载

临终护理

临终护理

丧亲者的护理

丧亲者的心理反应 • 冲击与怀疑期 • 逐渐承认期 • 恢复常态期 • 克服失落感期 • 理想化期 • 恢复期 经历上述六阶段大约需一年 左右,但丧偶者可能要经 历两年时间。
丧亲者的护理

影响丧亲者调适的因素
• 对死者的依赖程度 • 病程的长短 • 死者的年龄与家人的年龄 • 其它支持系统 • 失去亲人后的生活改变程度
丧亲者的护理
丧亲者居丧期的护理: 做好尸体护理 鼓励家属宣泄感情 心理疏导,精神支持 尽力提供生活指导、建议 丧亲者随访
老年人遗物的整理
(一)整理遗物的原则 1、老年人物品需经两人清点后交予家属。 2、贵重物品由家属直接保管。 3、若为传染病者,物品应单独放置,按规 定处理。
老年人遗物的整理
(三)整理遗物的要求 1、整理遗物要认真,易损物品轻拿轻放。 2、登记时要准确、全面、清晰。
老年人遗物的整理
(四)注意事项 1、老年人需两人同时在场清点。贵重物 品,先行记录并由主管领导妥善保管。 2、遗物清单至少留存一年。
结束语


作为一名专业护理人 员,你是否认真思考 过“临终与死亡”这 个问题? 现在试着分析一下自 己的态度。
护士签名_________
__________医院
尸体护理

步骤
• 尸体仰卧,垫枕,大单遮盖 • 洗脸,维持自然面容 • 以不脱脂棉花塞住身体孔道,清洁躯体,伤口包 扎封闭 • 穿衣裤,右手腕部系一张尸体识别卡,尸单包裹 尸体(足、左右、头部),在胸、腰、踝部用绷 带固定,在腰部系第二张尸体识别卡 • 移送太平间后,在第三张尸体识别卡放于尸屉外 • 整理消毒床单位,遗物交家属
病人接受即将面临死亡 的事实,情感平静

临终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临终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知识准备
这些反应是一种防卫机制,否认是为了暂时逃避现实的压力,可减少不良信息对病人的刺 激。
(2)愤怒期 被证实诊断无误后,患者情感上难以接受现实,痛苦、怨恨嫉妒、无助等心理交织在一起, “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患者往往将愤怒的情绪向医务人员、家属、朋友等发泄,以弥补 内心的不平。 (3)协议期 患者承认已存在的事实,但祈求奇迹发生。为了延长生命,有些患者许愿或做善事,希望 能扭转死亡的命运。此期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能配合治疗。 护士应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积极引导,减轻压力;主动关心患者,加强护理,使患 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以减轻痛苦。 (4)忧郁期 当患者发现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协商无法阻止死亡来临时,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出现悲 伤、退缩、沉默、哭泣,甚至自杀等反应。
知识准备
①尸冷 因死亡后,体内产热停止,散热继续,尸体温度逐渐降低。 尸体温度逐渐减低,死后10 h内每小时下降1 ℃,10 h为0.5 ℃,24 h后与环境温度相同。 ②尸斑 因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血液坠积到身体的最低部位。 死亡2~4 h后,出现在尸体最低部位的暗红色斑块或条纹。 ③尸僵 因死亡后肌肉中的ATP不断分解而不能再合成,致使肌肉收缩,尸体变硬。 死亡后1~3 h开始出现,4~6 h扩展至全身,12~16 h发展至高峰,24 h以后开始缓解。 ④尸体腐败 因死亡后机体内的酶发生组织分解自溶。 死亡24 h后出现,表现为尸臭、尸绿等备
即临终病人接受治疗性和姑息性的治疗后,虽然意识清楚,但病情加速恶化,各种迹象显 示生命即将终结。因此,濒死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
(2)传统死亡 指个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永久停止。 临床上,当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而固定,所有反射都消失,心电波平直,即可 宣布死亡。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自身心肺功能停止的患者,还可以依靠机器来维持。因此,只要 大脑功能保持完整性,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可能完全恢复。如大脑出现不可逆的破坏则提示人的 生命已经结束,医学界人士提出新的比较客观的标准,这就是脑死亡标准,即全脑死亡,包括 大脑、中脑和小脑、脑干的不可逆死亡。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在世界第22次医学会议上提出的脑死亡标准:对刺激无感受性及反 应性;无运动、无呼吸;无反射;脑电波平直。 上述标准24 h内反复复查无改变,并排除体温过低(低于32 ℃)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 影响,即可做出脑死亡的诊断。

护理学基础课件-第18章 临终病人的护理

护理学基础课件-第18章 临终病人的护理

尸体护理操作步骤
填卡通知-----劝慰家属-----撤去用物-----安置体 位-----处理伤口-----整理遗容----清洁全身----填 塞孔道-----更衣、系卡-----包尸、系卡----运送、 系卡----终末消毒-----整理病历-----处理遗物
尸体护理
尸体护理操作步骤
绷带固定尸体
护理措施
促进病人舒生活质量 增进食欲,改善营养 改善循环功能
改善呼吸功能 减轻感、知觉改变的影响
减轻疼痛
四、临终关怀
1
临终关怀 的概念
2
临终关怀 的发展
3
临终关怀 的理念
四、临终关怀
(一)临终关怀概念
临终关怀又称善终服务、安息护理。是指社会各阶 层组成的机构(医务人员、社会志愿者、慈善人士)向 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面的照护, 其目的是生命质量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尊重,能够无痛 苦、安宁、舒适、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并给 家属提供慰籍,维护身心健康。
尸体护理注意事项
❖ 1.尸体护理须在医生开出死亡证明后,并得到家属许可后 方可实施。
❖ 2.病人死亡后,应及时进行尸体护理,以防尸僵造成护理 困难,以及尸斑影响尸体外观。
❖ 3.尸体识别卡要填写清楚,便于辨认。 ❖ 4.若为传染病人,应使用消毒液擦拭尸体,并用1%氯胺
溶液浸泡的棉球填塞孔道,包裹尸体用一次性的尸单,并 装入不透水的袋子中,外面作传染标志。 ❖ 5.护理人员操作时,态度应严肃。认真。动作要轻柔,尊 重死者。耐心劝慰家属节哀,配合工作
死亡后的护理
1 尸体护理2 丧亲者Fra bibliotek护理第3节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死亡后的护理
患者死亡后的护理包括尸体护理和对死者家属的护理。良 好的尸体护理既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家属心灵上的安 慰,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护理职业道德。

临终护理

临终护理

(四)临终护理的原则 1.以舒缓疗护为主的原则 “舒缓疗护"的原则指不以延长病人的生命 时间为重点,而以对病人的全面照护为中 心,以提高病人临终阶段的生活质量,维 护病人临终时的生命价值和尊严为目的。 2.全方位的护理原则 3.人道主义原则
第二节 老年临终病人的护理
(一)生理护理 1.疼痛的护理 2.舒适护理 (1)病室环境:营造光线充足、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和 整洁、安静、安全、舒适的病室环境。 (2)饮食护理:①饮食不需过多限制,根据病情提供高 热量、易于消化的饮食;②可依照病人的饮食习惯提供家 庭式饭菜,增加食欲,并注意要少量多餐。③必要时,采 用鼻饲或胃肠外高营养等方法补充均衡营养;④注意饮食 卫生,必要时在病人进食前进行口腔清洁,创造洁净的进 食环境。 (3)口腔清洁: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加强口腔护理,操作 时,动作要轻巧,以免镊尖碰伤牙龈及黏膜。 (4)皮肤护理
第十八章 临终护理
第一节பைடு நூலகம்概 述
(一)临终和临终护理的概念 1.临终的概念 又称濒死 指由于各种疾病或损伤而造成人体主要器 官功能趋于衰竭,经积极治疗后仍无生存 希望,各种迹象显示生命活动即将终结的 状态。
2.临终护理的概念 是对那些已失去治愈希望的病人在生命 即将结束时所实施的一种积极的综合护 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临终护理的意义 1.缓解临终病人的身心痛苦
2.维护临终病人的尊严
3.协助病人及其家属坦然地面对死亡
(三)临终护理的内容 1.生理方面 帮助临终病人解决各种基本的生理需 要,做好基础护理。 2.心理方面 倾听病人的各种倾诉,帮助临终病人 从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中解脱出来,满足病人的心 理需要,指导病人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命弥留之际 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帮助病人以平静的心情面对即 将到来的死亡。 3.社会方面 包括临终病人家属的居丧照护(认识 和理解家属的悲伤和失落心理,提供心理安抚等。

《基础护理学》第18章(临终病人的护理)题库

《基础护理学》第18章(临终病人的护理)题库

《基础护理学》第18章(临终病人的护理)题库第十八章临终病人的护理一、选择10个1、临床死亡的指征不包括( )A、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C、出现尸冷D、反射性反应消失E、瞳孔散大、固定2、不属于濒死病人的临床表现是( )A、循环衰竭B、呼吸衰竭C、嗜睡D、肌肉震颤E、各种深浅反射逐渐消失3、临终病人经历的心理反应第四期是( )A、愤怒期B、否认期C、优郁期D、协议期E、接受期 4、目前医学界主张的死亡诊断依据是( )A、心跳停止B、呼吸停止C、脑死亡D、反射消失E、瞳孔散大 5、病人死亡后的处理,不妥的一项是( )A、停止一切医嘱B、整理病案C、在体温单40-41?之间用蓝笔写死亡时间D、按出院手续办理结帐E、遗物清点并交给病人家属6、进行尸体护理,不妥的措施( )A、放低头部B、合上眼睑C、必要时用绷带托扶下颌D、填塞孔道E、檫净尸体7、尸体护理目的不包括( )A、使尸体清洁B、便于尸体鉴别C、利于尸体保存D、使尸体姿势良好E、使尸体无渗液8、临终病人最后消失的感知觉是( )A、味觉B、嗅觉C、视觉D、听觉E、触觉9、大脑出现不可逆变化的阶段是( )A、濒死期B、临床死亡期C、生物学死亡期D、临终状态E、以上都不是10、濒死病人常见希氏面容,下列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面部呈铅灰色B、眼眶凹陷C、下颌下垂D、口唇紧闭E、双眼半睁呆滞一、名词解释2个1、临终关怀2、濒死二、填空10格1、临床死亡期的特征是、、。

2、脑死亡的四个诊断标准是、、、。

3、死亡可以分为三期,即、、。

三、简答1个1、对临终病人的愤怒期护士应如何处理,第十八章临终病人的护理习题答案一、选择10个:1、C2、D3、C4、C5、C6、A7、C8、D9、C 10、D二、名词解释2个1、临终关怀:是针对各种疾病末期、癌症晚期的病人,提供全面的医疗与护理照顾,满足病人身心需要,使其能舒适、安详、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时期。

1、濒死:又称临终状态,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

临终护理的主要内容

临终护理的主要内容

临终护理的主要内容
临终护理的主要内容
临终护理的主要目的是在病人最后阶段给他们提供舒适、安全和尊重的环境,使病人享受最高的品质的生活。

护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安抚病人的焦虑情绪及其他需要:病人在临终阶段的情感状态通常会出现恐惧、焦虑等,因此,护士需要支持和安慰病人,以减轻痛苦,提高病人的心理调节功能。

2、应对病人的不适及痛苦:临终护士需要根据病人的不适及痛苦的程度,给予恰当的药物治疗,提供舒适的护理。

3、管理病情:临终护理护士必须积极管理病情,通过健康评估,对病情进行诊断,为病人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按照医嘱执行护理,有效缓解病人的症状及痛苦。

4、保护病人的尊严:在临终阶段,护士需要尊重病人的意志,保护病人的尊严,给予病人最大限度的自主权,维护病人的权利。

5、提供必要的资讯和支持:临终护理护士要对病人及其家属提出合理的服务和支持,为家属提供有关病情的合理解释,陪伴病人和家属度过最后一段时光。

总之,在临终护理中,护士需要提供人性化、有礼貌、尊重病人的护理服务,使病人在护理期间享受到贴心、舒适、安全的关怀。

- 1 -。

临终护理_范文

临终护理_范文
01
01
02
03
04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压力和焦虑
营养支持: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舒适护理:保持患者生活环境的舒适和整洁,提高生活质量
02
03
04
5
护理措施
身体护理
01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
02
定期翻身,预防褥疮
03
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04
01
接受现实:帮助家属接受亲人即将离世的事实,调整心态
02
情感支持: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家属表达悲伤和哀思
03
心理调适:提供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家属适应亲人离世后的生活
04
社会支持:提供社会支持,帮助家属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交圈子
社会资源利用
社区资源: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等资源,提供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服务
演讲人
临终护理
目录
01.
相关知识
02.
临床表现
03.
辅助检查
04.
相关治疗
05.
护理措施
06.
健康宣教
1
相关知识
临终护理的定义
1
临终护理是指对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进行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方面的全面照顾。
2
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维护尊严,使患者安详、舒适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3
临终护理包括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医疗、护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支持。
2
鼓励: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和需求,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
3
社会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心理压力,提供心理辅导和情感支持

《临终护理》课件

《临终护理》课件
与家属的沟通与支持是临终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医护人 员应与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告知患者病情和护理 情况,同时给予家属情感支持,提供心理疏导和安慰,帮助 家属度过失去亲人的痛苦时刻。
04
临终患者的营养与饮食护理
营养需求与饮食原则
营养需求
临终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身体 对营养的需求会有所不同,需要 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饮食计 划。
02
临终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变化
生理变化
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咳嗽, 痰多。
神经系统
意识模糊,昏迷。
消化系统
食欲减退,口腔干 燥,吞咽困难。
循环系统
血压下降,心率失 常。
皮肤与肌肉
干燥,脱屑,疼痛 。
心理变化
否认与拒绝
不接受现实,拒绝配合治疗。
抑郁与悲伤
情绪低落,失去生活的乐趣。
恐惧与焦虑
对死亡的恐惧,对分离的焦虑 。
06
临终患者的家属支持与关怀
家属的心理支持与疏导
了解家属的感受
临终患者的家属往往面临巨大的 心理压力和情感困扰,护理人员 应主动了解家属的感受,提供倾
听和安慰。
提供心理疏导
针对家属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护理人员可以提Βιβλιοθήκη 心理疏导 ,帮助家属正确面对患者的病情
和死亡。
鼓励家属表达情感
护理人员应鼓励家属表达对患者 的情感,让家属有机会宣泄情绪
特殊饮食需求
针对不同疾病和症状,患者可能有特 殊的饮食需求,如糖尿病患者的低糖 饮食、高血压患者的低盐饮食等。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进食或暴饮暴食,以免加重 身体负担;同时注意食物的卫生和质 量,预防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问题。
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一、A11、濒死病人的临床表现是A、呼吸加深加快B、脉搏消失C、反射性反应消失D、血压降低E、瞳孔散大2、护理濒死病人时,不正确的措施是A、撤去各种治疗性的管道B、每天口腔护理2~3次C、提供单独的病室并保持安静D、选择最有效的止痛药物E、用湿纱布盖于张口呼吸者的口部3、临床死亡期的特征是A、循环衰竭B、呼吸衰竭C、各种反射消失D、神志不清E、肌张力丧失4、生物学死亡期的特征是A、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C、身体温度接近室温D、各种反射消失E、意识不清5、尸斑一般出现在死亡后A、2~4小时B、4~6小时C、6~8小时D、8~10小时E、10~12小时6、不属于濒死期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的是A、皮肤苍白B、心音低而无力C、四肢冰冷D、脉搏呈洪脉E、血压下降7、目前医学界对死亡的判断依据是A、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C、各种反射消失D、脑出现不可逆的死亡E、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8、临终病人最后出现的心理反应期是A、忧郁期B、否认期C、协议期D、愤怒期E、接受期9、尸体护理时,需将尸体放平并头下垫一软枕,其目的是A、保持良好姿势B、避免头面部充血发紫C、防止鼻腔内容物流出D、防止下颌骨脱位E、便于实施尸体护理操作10、尸体护理时,需将尸体放平并头下垫一软枕,其目的是A、保持良好姿势B、避免头面部充血发紫C、防止鼻腔内容物流出D、防止下颌骨脱位E、便于实施尸体护理操作二、A21、患者彭某,女,65岁,肝癌晚期,感到不久于人世,十分悲哀,情绪低落,此时心理反应为A、否认期B、愤怒期C、协议期D、忧郁期E、接受期2、患者沈某,男,68岁,诊断尿毒症,其表现为神志不清,肌张力消失,心音低钝,脉搏细弱,血压80/40mmHg,呈间断呼吸,判断病人此时处于A、濒死期B、临床死亡期C、生物学死亡期D、生理学死亡期E、脑死亡期3、患者魏某,女,60岁,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趋恶化,但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和护理,此时的心理反应是A、接受期B、忧郁期C、协议期D、愤怒期E、否认期4、患者魏某,女,60岁,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趋恶化,但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和护理,此时的心理反应是A、接受期B、忧郁期C、协议期D、愤怒期E、否认期5、患者沈某,男,68岁,诊断尿毒症,其表现为神志不清,肌张力消失,心音低钝,脉搏细弱,血压80/40mmHg,呈间断呼吸,判断病人此时处于A、濒死期B、临床死亡期C、生物学死亡期D、生理学死亡期E、脑死亡期6、患者彭某,女,65岁,肝癌晚期,感到不久于人世,十分悲哀,情绪低落,此时心理反应为A、否认期B、愤怒期C、协议期D、忧郁期E、接受期三、B1、A.死亡后1~3小时出现B.死亡后2~4小时出现C.死亡后6~8小时出现D.死亡后8~10小时出现E.死亡后24小时出现<1> 、尸体腐败A、B、C、D、E、<2> 、尸斑A、B、C、D、E、<3> 、尸僵一般在死后几小时出现A、B、C、D、E、2、A.死亡后1~3小时出现B.死亡后2~4小时出现C.死亡后6~8小时出现D.死亡后8~10小时出现E.死亡后24小时出现<1> 、尸斑A、B、C、D、E、<2> 、尸僵一般在死后几小时出现A、B、C、D、E、<3> 、尸体腐败A、B、C、D、E、四、简答题1、尸体护理流程及内容要点2、尸体护理流程及内容要点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濒死期濒死又称临终状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肌张力消失,呼吸急促困难,出现潮式呼吸,脉搏不规则、快而弱,血压降低或测不到。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98】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97】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死亡过程一般分三个阶段,即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1.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

是死亡过程的开始,这时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严重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时间长短不一。

2.临床死亡又称躯体死亡或个体死亡。

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一般持续5~6分钟,及时采用有效的急救措施仍有复苏的可能。

肌细胞仍有微弱的代谢活动,故还可以有微弱的肌张力(维持肌张力也需消耗能量的。

)此时肌张力降低,但不会完全消失。

3.生物学死亡又称全脑死亡、细胞死亡或分子死亡。

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不能复活。

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尸僵等尸体腐败等。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96】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生物学死亡期此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

这时整个神经系统以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

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死后开始出现,24小时与室温接近)、尸斑(死后2~4小时出现)、尸僵(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展到全身,12~16小时展至高峰)、尸体腐败(死后24小时出现)等现象。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95】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94】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D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

濒死期循环衰竭的病人不会出现此种脉相。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93】7、【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D.脑出现不可逆的死亡。

就是脑死亡,是医学界对死亡的判断依据。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92】8、【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临终病人心理反应过程按顺序分为五个阶段:1.否认期注意坦诚沟通,不要轻易揭露病人的防卫机制。

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

经常陪伴病人,使他感受到护士的关怀。

2.愤怒期尽量让病人表达其愤怒,宣泄内心的不快,理解病人的痛苦,进行安抚和疏导,注意保护其自尊心。

3.协议期护士应主动关心病人,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

4.忧郁期加强安全保护。

5.接受期是临终的最后阶段。

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尊重其选择.继续陪伴病人,应与病人沟通,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91】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将尸体放平、仰卧,双臂放在身体的两侧,头下放置一个枕头,是为了防止其面部淤血。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87】1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将尸体放平、仰卧,双臂放在身体的两侧,头下放置一个枕头,是为了防止其面部淤血。

【该题针对“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06171】二、A2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1.否认期病人得知自己病重将面临死亡,其心理反应是“不,这不会是我,那不是真的!”以此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他们怀着侥幸的心情四处求医,希望是误诊。

这些反应是一种防卫机制,它可减少不良信息对病人的刺激,以使病人躲避现时的压迫感,有较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面对死亡。

这段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大部分病人能很快停止否认,而有些人甚至会持续地否认直至死亡。

2.愤怒期当否认无法再持续下去时,病人常表现为生气与激怒,产生“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的心理,往往将愤怒的情绪向医护人员、朋友、家属等接近他的人发泄,或对医院的制度、治疗等方面表示不满,以弥补内心的不平。

3.协议期病人愤怒的心理消失,接受临终的事实。

病人为了尽量延长生命,作出许多承诺作为交换条件,出现“请让我好起来,我一定……”的心理。

此期病人变得和善,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能配合治疗。

4.忧郁期当病人发现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协商无法阻止死亡来临,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好吧,那就是我”,出现悲伤、退缩、情绪低落、沉默、哭泣等反应,要求与亲朋好友见面,希望由他喜爱的人陪伴照顾。

5.接受期这是临终的最后阶段。

在一切的努力、挣扎之后,病人变得平静,产生“好吧,既然是我,那就去面对吧”的心理,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病人喜欢独处,睡眠时间增加,情感减退,静等死亡的到来。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90】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死亡不是骤然发生的,而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期:(一)濒死期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

此期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极度衰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的功能处于深度抑制状态,表现意识模糊或丧失,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肌张力减退或消失,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潮式呼吸及间断呼吸。

濒死期的持续时间可随病人肌体状况及死亡原因而异,猝死等病人可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

此期生命处于可逆阶段,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反之,则进入临床死亡期。

(二)临床死亡期临床死亡期,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层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

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

此期一般持续5~6分钟,超过这个时限,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但在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头部降温,脑耗氧降低时,临床死亡期可延长达1小时或更久。

(三)生物学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

此期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

随着此期的进展,相继出现早期尸体现象,即尸冷、尸斑、尸僵等;晚期尸体现象,即尸体腐败等。

1.尸冷是最先发生的尸体现象,死亡后因体内产热停止,散热继续,尸体温度逐渐降低称尸冷。

死亡后尸体温度下降的规律是:一般死后10小时内尸温下降速度约为每小时1℃,10小时后为每小时0.5℃,大约24小时左右,尸温与环境温度相同。

2.尸斑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由于地心引力的缘故,血液向身体的最低部位坠积,该处皮肤呈现暗红色斑块或条纹称尸斑。

尸斑出现时间是死亡后2~4小时。

若病人死亡时为侧卧,则应将其转为仰卧,以防脸部出现尸斑而颜色改变。

3.尸僵尸体肌肉僵硬,并使关节固定称为尸僵。

形成机制主要是死亡后肌肉中三磷酸腺苷,即ATP 不断分解而不能再合成,致使肌肉收缩,尸体变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