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7.2砂的表观密度(视比重)、堆积密度(松容重)
砂表观密度实验报告

砂表观密度实验报告砂表观密度实验报告引言:砂表观密度是指砂土在自然状态下的密度,也是砂土工程中常用的一个参数。
通过实验测定砂土的观密度,可以了解砂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砂土的观密度,分析砂土的颗粒特性和压实度,进而对砂土工程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实验所用材料为标准砂土和试验设备包括砂表观密度仪、天平、铁锤、容量瓶等。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清洗试验设备,确保无杂质影响实验结果。
2. 取一定质量的砂土样品,通过筛网进行分级。
3. 将砂土样品放入砂表观密度仪中,轻轻振动仪器,使砂土自然排列并达到最佳状态。
4. 将砂表观密度仪放在天平上,记录下砂土样品的质量。
5. 用铁锤轻轻敲击砂表观密度仪,使砂土样品压实。
6. 重复步骤4和步骤5,直到砂土样品质量不再变化为止。
7. 将砂表观密度仪取下,用容量瓶装满水,记录下容量瓶的初始质量。
8. 将砂表观密度仪放入容量瓶中,记录下容量瓶的末尾质量。
9.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砂土的观密度。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定,得到了以下数据:砂土样品质量为100克,砂表观密度仪的质量为50克,容量瓶的初始质量为200克,末尾质量为400克。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砂土的观密度。
根据公式:观密度 = (砂土样品质量 + 砂表观密度仪质量) / (容量瓶末尾质量 -容量瓶初始质量)代入实验数据得到:观密度 = (100克 + 50克) / (400克 - 200克) = 0.5克/立方厘米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砂土的观密度为0.5克/立方厘米。
观密度是砂土在自然状态下的密度,反映了砂土颗粒的紧密程度和排列情况。
观密度的大小与砂土的颗粒大小、形状、含水量等因素有关。
观密度越大,说明砂土的颗粒越紧密,排列越有序。
观密度的测定对于砂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观密度的测定结果可以用于评估砂土的压实度。
砂土的压实度是指砂土在外力作用下,颗粒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排列更加紧密的程度。
砂子堆积密度的步骤及公式

砂子堆积密度的步骤及公式
砂子堆积密度是指砂子在堆积过程中所占据的空间比例。
一般情况下,砂子的堆积密度取决于砂子颗粒的大小、形状以及堆积的方式。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砂子堆积密度的步骤:
1. 准备一定数量的砂子样品,可以通过称量或者容量测量来确定砂子的质量或体积。
2. 将砂子缓慢地倒入一个已知体积的容器中,并且轻轻地敲打容器,使砂子能够适当地堆积。
3. 重复步骤2,直到容器中装满了砂子。
4. 记录容器中装满砂子时的总质量或总体积。
5. 计算砂子的堆积密度。
假设砂子总质量为M,容器的内部体积为V,则堆积密度D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D = M / V
请注意,此公式只适用于均匀颗粒状的砂子。
如果砂子颗粒大小不均匀,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或修正因子来进行计算。
砂的筛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2

1.实 验 意 义 实
GB/T 14684—2001《建筑用砂》规定
含泥量、 含泥量、泥块含量 有害物质含量 坚固性 碱-骨料反应 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
•Ⅰ类 Ⅰ •Ⅱ类 Ⅱ •Ⅲ类 Ⅲ
2.实 验 目 的 实
实验类型: 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
1 筛分实验, 筛分实验,测定 实验 筛余量 评定砂的级配和 评定砂的级配和 级配 粗细程度 2 检测表观密度和 检测表观密度和 堆积密度 计算其空隙率 3 为水泥混凝土设 计提供原始数据 评定砂的质量
表观密度实验 堆积密度实验
容量瓶
其他: 其他:搪瓷盘 毛刷等 垫棒 漏斗 直尺 料勺
容量筒
滴管
5. 实 验 步 骤
(1)筛分实验
按顺序排列套筛,筛除大于9.5mm的 称量。按顺序排列套筛,筛除大于 的 颗粒, 颗粒,称500g试样 试样 1) ) 实验 步骤
过筛。摇筛机摇 摇筛机摇10min ,逐筛手筛(仔细, 逐筛手筛(仔细,
3.到工地参观实习: 到工地参观实习: 到工地参观实习 “教、学、做”相结 合!
4.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5.学生到企业的实 学生到企业的实 验室参与工程项 目的检测任务
6.施工现场质检员 施工现场质检员 实地讲解
7.解决施工现场材料 解决施工现场材料 方面的实际问题
欢迎大家访问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 课程网站
用滴管加水至刻度线,塞紧瓶塞, 称量。用滴管加水至刻度线,塞紧瓶塞,擦 干瓶外水分(注意),称质量(G1) 干瓶外水分(注意) 称质量
5. 实 验 步 骤
倒出瓶内的水和砂样, 洗瓶。倒出瓶内的水和砂样,将瓶洗净 2) ) 实验 步骤
再注水。至瓶颈刻度线处
砂的表观密度(视比重)、堆积密度(松容重)和紧装密度(紧装容重)试验记录表

试验条件
试验依据
JTG E42-2005
样品名称
主要仪器设备及 编号
施工单位
砂
试验日期鼓风干燥箱、天平、Fra bibliotek孔筛、容量筒等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取样说明
施工路段
K135+600-RK161+600
堆积密度 (松容重)
试验次数
盛器容积 (mL)
V
1
2
平均
紧装密度 (紧密容重)
1 2 平均
盛器质量 (g) m0
集料表观密度(视比重)、堆积密度(松容重)和 紧装密度(紧密容重)试验记录表
建设项目:
三淅高速公路卢氏至西坪段建设工程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计量测试中心连霍洛三(豫 陕界)段改扩建工程LM-6标段工地试验室
附属工程
委托/任务编 号
样品描述
样品编号
合同号: 报告编号:
D-27 LXLM-2
盛器与砂的总 质量 (g) m1
砂的质量 (g) m1-m0
密度 g/cm³ ρ=(m1-m0)/V
表观密度 (视比重)
试验次数
试样的烘干 质量(g)
m0
水与容重瓶 总质量(g)
m1
试样、水与容 量瓶总质量 (g) m2
温度修正系数 αt
1
视比重 g/cm³ ρ=[m0/(m0+m1-m2)αt]
2
平均
备注
依据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试验,试验结果符合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 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
试验:
复核:
日期:
砂料堆积表观密度

砂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试验(1) 仪器设备: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天平:称量10 kg 10 kg,感量,感量1 g 1 g;;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径108 mm 108 mm,净高,净高109 mm 109 mm,壁厚,壁厚2 mm 2 mm,筒底厚约,筒底厚约5 mm 5 mm,容积,容积为1L 1L;;方孔筛:孔径为4.75 mm 的筛一只;的筛一只;垫棒:直径10 mm 10 mm,长,长500 mm 的圆钢;的圆钢;直尺、漏斗或料勺、搪瓷盘、毛刷等。
(2) 试样制备:试样制备可参照前述的取样与处理方法(3) 实验步骤①用搪瓷盘装取试样约3L 3L,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 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②松散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料勺从容量筒中心上方50 mm 处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堆体,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堆体,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
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
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
然后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边刮平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边刮平(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精确至1 g 1 g。
③紧密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两次装入容量筒。
取试样一份分两次装入容量筒。
装完第一层后,装完第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 mm 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击地面各25次。
然后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的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垂直)(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垂直)后,后,再加试样直至超过筒口,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向两边刮平,称出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精确至1g 1g。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二、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1.密度(ρ)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m/V式中ρ——密度, g/cm3;M——材料的重量, 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cm3。
这里指的"重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是同一含义,在建筑材料学中,习惯上称之为“重量”。
对于固体材料而言, rn是指干燥至恒重状态下的重量。
所谓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含有任何孔隙的体积。
建筑材料中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含有一定的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对于这些有孔隙的材料,测定其密度时,应先把材料磨成细粉,经干燥至恒重后,用比重瓶(李氏瓶)测定其体积,然后按上式计算得到密度值。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数值就越准确。
2.表观密度(ρo)表现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o=m/V0ρo——表观密度, g/cm3或kg/m3;m——材料的重量, g或kg;Vo——材料的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cm3或m3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了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
当材料含有水分时,它的重量积都会发生变化。
一般测定表观密度时,以干燥状态为准,如果在含水状态下测定表度,须注明含水情况。
在试验室中测定的通常为烘干至恒重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质地坚硬的散粒状材料,如砂、石,要磨成细粉测定密度需耗费很大的能量,一般测定其密度,在应用过程中(如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近似代替其密度。
3.堆积密度(ρ'0)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0=m/V'0(10-1-3 )其中ρ'0——堆积密度, kg/m3;M——材料的重量, kg;V'0——材料的堆积体积, m3。
这里,材料的重量是指自然堆积在一定容器内材料的重量;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
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

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表观密度是材料在包括闭口孔隙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体积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括材料实体及其开口与闭口孔隙条件下的单位体积的质量;堆积密度是指散粒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差别;材料的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空隙率则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材料的孔隙有闭口和开口,其特征状态对材料的性质有重要影响;材料内部孔隙示意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ρ——材料的密度,g/cm3;m——材料的质量干燥至恒重,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内部都有一些孔隙;在测定有孔隙材料如砖、石等的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其绝对密实体积;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密实体积数值就越精确;另外,工程上还经常用到比重的概念,比重又称相对密度,是用材料的质量与同体积水4℃的质量的比值表示,无单位,其值与材料密度相同g/cm3;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含材料实体及闭口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也称视密度;按下式计算:式中ρ′——材料的表观密度,kg/m3或g/cm3;m——材料的质量,kg或g;V′——材料在包含闭口孔隙条件下的体积即只含内部闭口孔,不含开口孔,见图1-2,m3或cm3;通常,材料在包含闭口孔隙条件下的体积式采用排液置换法或水中称重法测量;体积密度体积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材料实体及其开口孔隙、闭口孔隙的质量,俗称容重;体积密度可按下式计算:式中ρ0——材料的体积密度,kg/m3或g/cm3;m——材料的质量,kg或g;——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括材料实体及其开口孔隙、闭口孔隙,见图1-1,m3 V或cm3;对于规则形状材料的体积,可用量具测得;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体积是逐块量取长、宽、高三个方向的轴线尺寸,计算其体积;对于不规则形状材料的体积,可用排液法或封蜡排液法测得;毛体积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其闭口孔隙、开口孔隙等颗粒表面轮廓线所包围的毛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因其质量是指试件烘干后的质量,故也称干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含物质颗粒固体及其闭口、开口孔隙体积及颗粒间空隙体积物质颗粒的质量,有干堆积密度及湿堆积密度之分;堆积密度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堆积密度,kg/m3;m——材料的质量,kg;——材料的堆积体积,m3; 材料的堆积体积包括材料绝对体积、内部所有孔体积和颗粒间的空隙体积;材料的堆积密度反映散粒构造材料堆积的紧密程度及材料可能的堆放空间;。
砂的表观密度(视比重)、堆积密度(松容重)和紧装密度试验记录

´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平均
(紧密容量)
紧装密度
1
2
平均
(视比度)
表现相对密度
试验
次数
饱和面干试样重量(g)
m3
试样、水与
容量瓶合重
(g)
m2
水与容量
瓶合重
(g)
m1
烘干试样重量(g)m0
试验温度
0
(℃)
表观相对密度(g/cm3)
ra=m0/( m0+ m1- m2)
毛体积相对密度
(g/cm3)
rb=m0/( m3+ m1- m2)
1
2
平均
备注:
试验:计算:复核:试验日期:
砂的表观密度(视比重)、堆积密度(松容重)
和紧装密度(紧密容重)试验记录
(编号:)
D—27
建设项目:河南省郑州至石人山高速公路合同号:
施工单位取样编号
施工路段取样说明
(松容重)
堆积密度
试验
次数
盛器容积
(mL)
V
盛器重量
(g)
m0
盛器于砂重
(g)
m1
砂的重量
(g)
m1-m0
密度
(g/m3)
ρ=(m1-m0)/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的密度及吸水率试验记录
(编号:)
D—27.2 建设项目:郑州机场至周口西华高速公路合同号:
施工单位:分项工程:
施工路段:取样地点:
毛
体
积相
对密度试验次数
试样烘干
后质量(g)
水、瓶总质量
(g)
饱和面干试
样、水、瓶总
质量(g)
饱和面干试样
质量
(g)
毛体积相对密度m0m1m2m3
m0
m3+m1-m2 1
´
2
平均
表观
相对
密度试验次数
试样烘干
后质量(g)
水、瓶总质量
(g)
饱和面干试
样、水、瓶总
质量(g)
表观相对密度m0m1m2
m0
m0+m1- m2 1
2
平均
吸水率试验次数
试样烘干后质量
(g)
饱和面干试样质量
(g)
吸水率
(%)
1 m0m3
m3-m0
×100
m0 2
平均
备注:
试验过程依据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标准试验,试验结果符合/不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范及设计要求。
试验:计算:复核:试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