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营销关键词之三:诉求

合集下载

营销传播的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

营销传播的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

营销传播的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关于营销传播的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几乎在每一个公司都会存在争吵和分歧,有人倾向于理性诉求,有人钟情于感性诉求,有人评价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机构首席专家任立军认为,这完全不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是非A即B,而是不同企业在不同的营销环境之下面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做出的不同选择,其影响因素很多,到底选择理性诉求还是感性诉求是应该有一个理性的判断,而不是策划人的个人喜好使然。

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的概念解读理性诉求指的是广告诉求定位于受众的理智动机,通过真实、准确、公正地传达企业、产品、服务的客观情况,使受众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理智地作出决定。

这种广告策略可以作正面表现,即在广告中告诉受众如果购买某种产品或接受某种服务会获得什么样的利益,也可以作反面表现,即在广告中告诉消费者不购买产品或不接受服务会对自身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理性诉求广告是一种采用理性说服方法的广告形式。

这种广告说理性强,有理论、有材料,虚实结合,有深度,能够全面地论证企业的优势或产品的特点。

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标志,它既能给顾客传授一定的商品知识,提高其判断商品的能力,促进购买,又会激起顾客对广告的兴趣,从而提高广告活动的经济效益。

理性诉求是营销传播过程中常常会用到的表现形式,比如“怕上火,就喝王老吉”、乐百氏的“27层净化”、“怕冷就穿北极绒”、大宝SOD 蜜的“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黄金搭档的“花一样钱,补五样”等等。

这些产品和品牌无不是通过其经典的理性诉求直达消费者,使之成为营销传播的经典案例,同时,也成就了产品的畅销不衰。

感性诉求广告,指在广告中融入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通过赋予商品生命力和人性化的特点,激起消费者的怀旧或向往的情感共鸣,从而能诱发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动机的广告。

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需要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消费而消费,为感觉而消费”。

营销16个关键词(上)

营销16个关键词(上)
消费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性别、年龄、收入、家庭、教育程度及本人角 色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性格?价值观?
消费者是如何认识产品、看待品牌的?消费者头脑里的市场地图是怎样 摆布的?他有哪些购买习惯?以及这些习惯形成的缘由和历史?
消费者对产品真正关心点是什么?有什么感觉?如何去表达 这种感觉?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01 洞察 发现机会比学习市场营销更重要
02 冲突 冲突产生需求 03 诉求 市场竞争的两个层面 04 舍得 少即是多 05 重复 就是一次一次一次一次做一样的事 06 劝诱 广告的本质就是“劝”和“诱” 07 产品 用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物体或无形载体 08 价格 从零到无限,数字的魔术
3
第三页,共51页。
自由
独立的人
不朽
先知者
冒险
英雄
掌控
领导
归属
团队
地位
掌权人
保护
护卫人
释放
小丑
2021/12/15
22
第二十二页,共51页。
01洞察 02冲突 03诉03求诉求04 舍得 05重复 06劝诱 07产品 08价格
五、本章参考案例
• 1.雅克V9——2粒V9补充每天所需9种维生素 • 2.哈雷摩托——享受的是骑行哈雷本身 • 3.乌江榨菜——三清三洗三腌三榨 • 4.大红鹰——胜利之鹰 • 5.柒匹狼——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
一、何谓冲突?
冲突是指对立的、互不相容的力量或性质(如观念、利益、意志)的互相干扰。比如:家庭和事业之间、 爱情和金钱之间、上班和玩乐之间、美食和肥胖之间等等。
营销首先要——洞察需求 洞察需求的目的是——帮消费者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目的是——获得利益
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冲突!

话术引导客户诉求与需求

话术引导客户诉求与需求

话术引导客户诉求与需求在销售和客户服务领域,有效的沟通和引导客户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恰当的话术,销售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客户的诉求和需求,并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用的话术,以引导客户诉求与需求。

1. 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是指那些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回答的问题。

这种问题通常需要客户提供详细的信息,从而使销售人员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

例如,销售人员可以询问:“您是如何使用我们的产品/服务的?”或“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什么期望?”这样的问题可以促使客户详细阐述他们的需求,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回答是或否。

2. 反面教材有时客户可能无法明确表达他们的需求,或者他们对产品/服务没有足够的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销售人员可以使用“反面教材”来引导客户的诉求。

他们可以提供与客户不同的使用案例或错误的方法,从而让客户看到问题所在,并帮助他们认识到他们真正需要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销售人员可以引导客户更准确地识别自己的需求。

3. 提供案例销售人员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成功的案例来引导客户诉求与需求。

客户经常希望知道其他人是如何使用产品/服务并获得成功的。

通过分享类似的案例,销售人员可以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产品/服务的实际效果,并认识到它们可以解决客户的问题。

这样,客户会更有信心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

4. 听取客户的反馈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销售人员要善于倾听客户的反馈。

当客户提供意见或建议时,销售人员应该认真聆听,并在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追问。

通过了解客户的反馈,销售人员可以更好地适应客户的需求,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5. 以问题为导向销售人员可以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方式来引导客户诉求与需求。

他们可以询问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

例如,销售人员可以提问:“您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或“您希望我们的产品/服务能够解决哪些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为销售人员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广告诉求_精品文档

广告诉求_精品文档

广告诉求方式及特点1.感性诉求采用感性说服方法的广告形式, 又称情感诉求。

它通过诉求消费者的感情或情绪来达到宣传商品和促进销售的目的, 也可以叫作兴趣广告或诱导性广告。

感性诉求的广告不作功能、价格等理性化指标的介绍, 而是把商品的特点、能给消费者提供的利益点, 用富有情感的语言、画面、音乐等手段表现出来。

2.理性诉求采用理性说服方法的广告形式, 通过诉求消费者的理智来传达广告内容, 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也称说明性广告。

这种广告说理性强, 常常利用可靠的论证数据揭示商品的特点, 以获得消费者理性的承认。

它既能给消费者传授一定的商品知识, 提高其判断商品的能力, 又会激起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 从而提高广告活动的经济效益。

什么是广告诉求点广告诉求点是指某商品或服务在广告中所强调的、企图劝服或打动广告对象的传达重点.诉求点不明确的广告, 不是成功的广告。

寻找或确定广告诉求点时, 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1. 向谁诉求(诉求对象)2. 向诉求对象强调商品的什么特长?在此基础上, 考虑广告的表现方式, 如感性诉求、理性诉求等。

感性诉求(转换诉求):转换诉求试图通过激起消费者的情感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而转换诉求又分为害怕诉求和正面情感诉求.害怕诉求是在一定限度内是有效的,如果它并不是很强烈往往能达到更大的效果,因为如果信息内容与目标受众的看法想去太远,就会受到反驳.另一方面,正面的情感诉求,常常被用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且提高他们对广告的敏感度.采用感性说服方法的广告形式, 又称情感诉求。

它通过诉求消费者的感情或情绪来达到宣传商品和促进销售的目的, 也可以叫作兴趣广告或诱导性广告。

感性诉求的广告不作功能、价格等理性化指标的介绍, 而是把商品的特点、能给消费者提供的利益点, 用富有情感的语言、画面、音乐等手段表现出来。

“威力洗衣机, 献给母亲的爱”就属此类诉求方式。

通常感性诉求广告所介绍的产品或企业都是以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为基础, 是消费者可以直接感知的或是经过长期的广告宣传, 消费者已经熟知的。

品牌营销常用的十大经典诉求方法

品牌营销常用的十大经典诉求方法

品牌营销常用的十大经典诉求方法在品牌营销体系中,诉求占有重要地位。

一句好的诉求往往让消费者对一个品牌产生深刻印象,促进其购买,形成良好传播,积淀无形的品牌价值;反之,一个没有良好诉求的品牌则像一个没有一双美丽眼睛的姑娘,纵然漂亮但总是缺少些灵气。

因此,长期以来,无论是什么行业的企业,大多都对诉求非常看重。

正是在这种认识基础上,作为专业服务农业龙头的品牌营销机构,方圆对此非常重视,长期以来不仅为上百家农业龙头量身定做了诉求,而且不少诉求如“有事没事逗你玩”“诚者大成”等诉求在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企业开拓市场中的利器。

步骤/方法1. 傍大款式傍大款的诉求方法在品牌传播中非常普遍,如去年奥运会时许多品牌都诉求自己是奥运赞助商,如许多品牌都说自己是绿色食品,蒙牛最初说向伊利老大哥学习,火爆酒说自己是老百姓的五粮液第二,方圆把客户的鱼酱与鸡精、辣椒油并列为提味三宝等等都是典型的傍大款诉求。

这种诉求好处是可以通过借势,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但由于方法已经广为人知,如果借势不当,容易流于平淡。

例如说自己是绿色、有机食品等,因为绿色、有机概念的缺乏形象性和数量太多等缘故,就逐渐成为一种一厢情愿的平庸诉求。

当然,傍大款的方法如果采取不当还会让消费者先入为主直接定位为小品牌,如上面的火爆酒就是例证。

所以,方法是好,采取却要慎重。

2. 假公济私式这种诉求虽然同样要利用公共资源,但与傍大款不同的是,其不是比附,而是把行业基本都知道,甚至都在应用的资源表现出来。

最为著名的是乐百氏把业内普遍的二十七层净化作为自己的诉求,王老吉把凉茶普遍的预防上火功能推广。

在为客户服务过程中,方圆也曾利用茶文化断裂的市场机会把茶的养生概念作为一个诉求为健神茶品牌予以推广。

从实际应用来看,这种诉求的机会是业内与业外有重大的信息不对称才可行,具体操作中,也只有表现那些对消费者有冲击力的诉求点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实效,因此,面对市场纷纭的技术、资源,必须细加选择论证。

《营销的16个关键词》读书笔记

《营销的16个关键词》读书笔记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一、诗说《营销的16个关键词》By Captain Rao洞察冲突听诉求,舍得付出愿重复。

循序渐进常劝诱,产品价格明心头。

同行比对巧树敌,游戏娱乐本通俗。

善于借势非对称,打碎试错上坦途。

彩色词汇摘自叶茂中大师新作《营销的16个关键词》---------------------------------------------------------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二、叶茂中策划经典语录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就是玩命,你对自己残酷一点,世界就会对你好一点。

广告诉求六大方法

广告诉求六大方法

广告诉求六大方法一、比较诉求比较是广告中经常采用的诉求手段是借助于有关信息的对比分析来突出或陈述产品的特性或优点。

一般来说比较有三种情形即产品使用前后比较产品更新前后竞争品牌比较。

1使用前后比较宝洁公司的许多产品广告都是采用产品使用前后的对比来突出产品的功效。

例如舒肤佳香皂的广告比较的是使用舒肤佳手上残留细菌少没有使用手上残留的细菌多海飞丝是使用之后头屑不见了没有使用在头屑很多。

2更新前后比较更新前后比较是把同一品牌产品的过去情况与现在情况进行比较来突出产品性能、质量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这种比较与产品的技术革新相联系。

例如英国有家公司在宣传该公司生产丽明顿刮胡刀越来越快、越来越耐用时采用了革新的比较手法。

该产品广告一共有三张照片第一张照片站着10个人表示从前每一刀片可刮10个人第二张照片站着13个人表示后来可刮13个人第三张照片上有200多人表示现在可刮200多人。

再比如飘柔二合一有一则电视广告也是采用这种自我比较的手段在电视画面上先并列展示两种包装颜色不同的洗发精和护发素然后把另一瓶颜色不同的飘柔洗发护发二合一的洗发精从画面的上部慢慢向下移动覆盖原来的洗发精和护发素并把洗发精和护发素渐隐至消失在画面表现的同时还配上相应的解说词以突出说明新飘柔的新功能。

图4-4-1的宏基广告就是一则更新前后比较广告。

其意是指以前的笔记本电脑需要电源线、电话线而新型的笔记本没有这些牵挂了。

更新前后比较利用了品牌已有的知名度和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已有形象同时又展示了产品的更新、变化和发展突出产品的某一特点因而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容易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

所以更新前后比较只要不是无中生有或没有本质差异的对比都是值得提倡的。

3竞争品牌比较在一则广告中将一种品牌与另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品牌加以比较即所谓竞争品牌比较。

这种广告也称为比较广告。

换言之比较广告是指用语言和视觉与能够清楚识别的竞争者进行对比的广告。

比较广告作为一种广告行式早就存在于广告活动中特别是在美国大约每十则广告中就有一则比较广告。

诉求点)

诉求点)

诉求点广告诉求点-概念广告诉求点是指某商品或服务在广告中所强调的、企图劝服或打动广告对象的传达重点。

诉求点不明确的广告,不是成功的广告。

寻找或确定广告诉求点时,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1.向谁诉求(诉求对象)2.向诉求对象强调商品的什么特长?在此基础上,考虑广告的表现方式,如感性诉求、理性诉求等。

广告诉求点-分类感性诉求:采用感性说服方法的广告形式,又称情感诉求。

它通过诉求消费者的感情或情绪来达到宣传商品和促进销售的目的,也可以叫作兴趣广告或诱导性广告。

感性诉求的广告不作功能、价格等理性化指标的介绍,而是把商品的特点、能给消费者提供的利益点,用富有情感的语言、画面、音乐等手段表现出来。

“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就属此类诉求方式。

通常感性诉求广告所介绍的产品或企业都是以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为基础,是消费者可以直接感知的或是经过长期的广告宣传,消费者已经熟知的。

采用感性诉求,最好的办法就是营造消费者使用该商品后的欢乐气氛,使消费者在感情获得满足的过程中接受广告信息,保持对该商品的好感,最终能够采取购买行为。

理性诉求:采用理性说服方法的广告形式,通过诉求消费者的理智来传达广告内容,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也称说明性广告。

这种广告说理性强,常常利用可靠的论证数据揭示商品的特点,以获得消费者理性的承认。

它既能给消费者传授一定的商品知识,提高其判断商品的能力,又会激起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从而提高广告活动的经济效益。

通常的理性诉求广告有承诺广告、旁证广告、防伪广告、比较性广告等等。

广告诉求点-条件广告要进行有效诉求,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正确的诉求对象、正确的诉求重点和正确的诉求方法。

1、诉求对象广告的诉求对象即某一广告的信息传播所针对的那部分消费者。

1)诉求对象由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和产品定位决定。

诉求对象决策应该在目标市场策略和产品定位策略已经确定之后进行的,根据目标消费群体和产品定位而作出。

因为目标市场策略已经直接指明了广告要针对哪些细分市场的消费者进行,而产品定位策略中也再次申明了产品指向哪些消费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六个营销关键词之三诉求——市场竞争的两个层面先不论真伪,有个流传了很久的段子是这么说的:爱因斯坦他老人家死后,大脑被拿出来解剖,一看大家吓一跳,小爱的大脑重量是别人1.5倍!乖乖隆里咚,大家一边称奇一边分析说怪不得人家这么牛逼。

但每每看到这个传说,我心里总有异样的感觉,脑子比别人大了一半,烦恼也必定多了一半吧。

人脑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了臂膀还可以做杨过、眼睛看不见还能做柯镇恶、但要是砍了头谁也活不下去,大家又不是小强。

但越重要的东西,往往也最麻烦。

人可不可以只笑不哭?人可不可以一直欢喜不曾悲哀?人可不可以只记得美好的事物而屏蔽丑恶的情况?我们即使不分昼夜向神祈祷,也不可能做的到。

因为人就是这样奇怪的感性和理性兼容的动物,混合了七情六欲一万种互不交叉的情绪顽强的活着。

张飞爱画美女,文艺青年急了也会揍人,人就是这么矛盾又自然的过每一天。

延伸到市场营销上,头就更大了。

狗饿了丢块骨头,猫饿了找条鱼,但人远远没那么好对付,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一块骨头一条鱼,而是符合他们需求、他们所认知的骨头和鱼。

所以从营销的角度,我们就需要打造一块有说法的骨头,和一条有内涵的鱼。

而这个说法及内涵,我们就称之为诉求。

上篇我们研究了冲突,发现冲突的目的是发现有效的市场空间,这为企业提供相对应的冲突的解决方案指明方向;即: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你的产品解决了消费者什么样的冲突?这是营销成功的基础。

但,我们都知道,再好的产品本身都不会说话,酒香不仅怕巷子深,毕竟巷子再深,我们也只需要有一个高音喇叭而已,但那条巷子卖酒的可能有几十家,这个时候如果你没有说法没有内涵就不行了,所以如何更有效的沟通就非常重要了。

因此接下来,我们就进一步说道说道:诉求是如何提炼出来的。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伟大的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先生将人的需求按照生理与心理需要的层次划分为5重阶层,而通过这5个阶层,可以清晰的进一步归类到两个层面:生存和安全感:是人类最原始且基本的需求——属于功能性层面需求;归属感、爱、自尊及自我实现:是上升到了人类更高阶层的需求——属于精神和情感层面需求。

相对应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两个基本层面(功能性和情感性),我们就可以充分理解市场竞争其实无非就是两个层面的竞争:一个是产品的竞争,一个是品牌的竞争。

产品竞争(性能,包装,价格)——物质及技术的竞争,对应了消费者物质层面的需求品牌竞争(心理感受,明确的附加值)——精神及心理的竞争,对应了消费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可以说,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的动机,总是出于对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两大需求。

从物质层面来看,消费者对于商品是着重于产品本身的认同,包括产品的质量以及价格、包装等方面,即商品需要满足消费者的使用价值需求。

另外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商品社会中,同类型的商品很多。

这时,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就不仅仅是为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时也需要在精神层面得到满足,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喝酒只喝茅台、五粮液,穿衣只穿阿玛尼的道理。

如果一个产品在精神上使得消费者不能满足,就算商品有再好的物质满足度,消费者也并不会有强烈的购买欲望。

物质功能和精神满足作为商品的二元性,是一对对立统一体,共同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意识,只有满足了这两个层面的需求,才能让你的产品/品牌长远的赢得消费者心智,最终占据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因此,作为连接产品和消费者沟通桥梁的诉求,也必须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进行一一的对应。

产品真相和品牌真相产品是用来与消费者交换的,品牌则是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

产品强调的是使用价值,产品诉求的关键是与竞争对手不同、不可替代或难以替代的、强烈的差异化;而品牌强调的是沟通,品牌诉求不一定要宣传产品,而是要找到兼容产品的理念,找到拨动消费者心灵的魂。

产品真相要了解产品的真相,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问题开始:这个产品是怎么做的?里面有什么?没有什么?为什么?这个产品/服务的特性是什么?它如何使用?它的特性带来的好处是什么?竞争产品/服务之间的相似或不同点是什么?能感觉到的和真正的不同是什么?它的使用者是谁?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你可以判断你的产品诉求方向在哪里,但你还需要谨记两条:产品真相必须是和消费者物质层面的需求紧密联系的具体功能属性。

产品真相必须是能被消费者识别并被仔细和清楚的表达。

也就是说,产品真相必须能够架起一座能够达到或几乎能够达到一个具体利益点的桥梁。

产品真相不在于是否找到产品重要的环节,而在于是否能够发现和洞察那个最关键点即利益点,菲利普.科特勒甚至非常极端的说过一句颠覆性的名言:没有意义的差异化也是有意义的。

只要能够发现产品真相,产品物质层面的诉求也就迎刃而解。

宝路薄荷糖——有个圈的薄荷糖小小的一个薄荷糖,为什么能畅销全世界几十年?这个答案在每一个宝路的产品包装上写的清清楚楚,因为宝路薄荷糖不是普通的薄荷糖,是有个圈的薄荷糖,哈哈。

薄荷糖有个圈,很重要吗?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和可口可乐的配方其实是止咳糖浆一样,绝对不是最重要的。

但正是这个不重要的创意,甚至是没有意义的创意,实现了在产品物质层面关键的差异化,它具备薄荷糖的物质功能,但更容易被消费者轻松识别,并可以被仔细和清楚的表达。

有个圈的薄荷糖,最简单但也是最经典的产品物质诉求。

雅客V9——2粒雅客V9补充每天所需的9种维生素2003年我们服务的雅客糖果,通过雅客V9产品的推广,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将企业销量从6000万提升到了8个亿,成为中国糖果行业的黑马和领导品牌之一。

为什么雅客V9能给企业创造销量的奇迹?答案今天来看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在非典之后的中国消费者,对维生素的认知已经被普及,补充维生素可以提高免疫力的观念已经形成,而糖果品类中当时没有一个品牌以“补充维生素”为诉求,这就给了雅客在物质层面形成差异化带来了机会。

在洞察了这个机会以后,我们首先在当时雅客800多个产品品种中选中了滋宝水果夹心糖(水果夹心糖中有维生素呀),并改名为雅客V9(直接在产品名中体现产品物质属性),重新设计包装(最能体现维生素和健康的黄色)。

在这些基础上,“2粒雅客V9,补充人体所需的9种维生素”,雅客V9的产品诉求自然而然就诞生了。

这个诉求挺长的,好像也不容易记忆,但你听了,能听的懂吗?哦,懂了,这就对了。

产品诉求就是要与消费者沟通产品的差异化,既然是沟通,讲人话就够了。

品牌真相什么是品牌真相?品牌真相是可以唤起消费者心中潜在渴望的有沟通力的内涵,它来源于产品但又必须高于产品本身的属性。

如果说产品真相引导出的产品诉求是引导消费者进行理性的思考和选择,那么品牌真相就是要去“解开灵魂的密码”,和消费者建立更深层次的关联,在“思想、心灵和精神”上形成共鸣。

人活着总是需要有点精神的,对吧!正因为如此,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只是满足物质的需求,同时也必须发现、洞察、呼应并共鸣精神层面的,只有这样的品牌才会是一个伟大的、持久的、标志性的,最终成为一个有故事的品牌,有信仰的品牌。

在很多美国大片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群人高高地坐在哈雷摩托车的皮革座上,听着引擎发动时巨大的咆哮声,穿着厚厚的黑皮夹克、牛仔靴,脸上呈现出骄傲的神采,仿佛置身于天堂。

为什么在哈雷摩托车上骑行会有如此的享受?答案并非是哈雷的速度比火箭更快,或者它的引擎比我们的长城更坚固,而是哈雷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特殊体验,一种独特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一种非凡的生活方式。

“这不是目的地,它是一场旅行”,对于哈雷迷来说,骑行哈雷到达目的地并非是最重要的,而是在于骑行哈雷本身。

这就是精神的力量,这就是品牌的真相。

在消费者水平化的时代,产品的差异化定位很重要,但这只是物质层面的竞争,如果只强调定位也是徒劳无益的,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定位牢牢记住某个品牌,但此举并不表明这是一个良好的品牌,此时的定位纯粹就是为了提醒消费者小心虚假品牌而已。

因此,在建立了产品差异化定位后,塑造品牌就是如何通过创立象征和一系列的传播符号,触动人们的内心和灵魂,在营销中满足并且占有所在产品类别中人们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进而让品牌最终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参与市场竞争,启程是产品但只有品牌才有可能到达终点我们都知道,任何品牌都非一日而成。

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或品类的需求,也是先物质而后精神的。

就好比汽车被发明出来后的第一个诉求是:“不用马拉的车”,那时的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其实无关品牌,能跑不用马拉就行,竞争的关键是只要比马车跑的更快更稳。

但在汽车品类发展了近百年后的今天,需要驾驶乐趣的会选择宝马,需要体现尊贵身份的是奔驰,让自己更安全的有沃尔沃,想要追求速度的自然首选马达轰鸣的法拉利,不同的消费偏好会选择不同的品牌,品牌竞争成了关键要素。

因此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产品创新或者产品概念创新是非常关键的,不在于你的产品有多好,而是是否有独特的、区隔以往产品的差异化,并围绕差异化提炼出可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产品诉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产品竞争力顺利启程。

如何打造产品竞争力产品竞争力来源于产品本身,但我们要知道一个产品是由产品的三重属性构成的,而绝非是简简单单通过眼睛观察的产品。

产品的三重属性:核心产品、实体产品、周边产品,这是营销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

首先,核心产品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时所追求的利益,是目标顾客真正要购买的东西,因而在产品整体概念中也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比如化妆品产品,可以卖美白,可以卖祛痘,可以卖洁净……但归根到底卖给女孩子的是美,是青春,是自信,是一种幻觉,毕竟不可能有人真正永葆青春和美丽。

所以对于化妆品企业来说,必须将产品利润中的很大部分作为传播成本,通过传播和广告向消费者传递这种幻觉。

巴黎欧莱雅在中国非常成功,其在广告传播中有一个关键的诉求是“你值得拥有”,拥有什么呢?当巩俐、张梓琳、李冰冰、范冰冰、李嘉欣、杨紫琼等重量级女明星纷纷在广告中和你沟通“巴黎欧莱雅,你值得拥有”的时候,这些明星的美丽、自信和成就自然而然的就与欧莱雅的产品关联起来。

因此,对欧莱雅品牌来说其售卖的核心产品并非那些漂亮的瓶瓶罐罐,而是每个女人都向往的那种美丽、自信和成就……核心产品意味着产品的真正价值,如果核心产品的价值方向提炼错了,那就是战略性的错误,营销就有可能就会走向歧途。

上世纪50年代,宝洁公司在日本推广帮宝适纸尿裤,一开始延续了其在美国市场非常成功的利益诉求:“让妈妈们照顾宝宝更方便”,进行了大规模的传播,但非常意外的是推广收效甚微,销量一直很低。

后来宝洁的市场调研人员在深入日本妈妈群体进行调研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日本妈妈们认为带孩子辛苦是应该的,如果给孩子穿纸尿裤是为了自己方便,会导致她们的内疚感,甚至会被婆婆丈夫责骂。

于是,宝洁公司重新调整利益诉求的方向,“宝宝用了纸尿裤,肌肤会更加干爽”,重点强调使用纸尿裤是为了让宝宝更舒服更健康,并配合一系列的营销推广活动,很快就打开了日本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