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842现代教育技术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大纲(待送审)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大纲(待送审)《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大纲(待送审)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执笔人:杨世伟审核人:陈坤华课程编号:1114107总学时数:32.0 (其中讲课学时:32学时)学分:2.0一、本大纲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对外汉语,汉语言,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美术学,生物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学,音乐学,英语,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二、考试目的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基本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媒体等基本概念,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的基本常识等主要知识点,以及Office系列软件的操作技能的学习情况。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革新1、考试知识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重要概念的定义、范畴、内涵及应用领域,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师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传播的演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CAI阶段和ITAI阶段的特点,我国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现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概念、本质与核心、目标与原则、具体实施的方法。
2、考试要求能够用明确的语言表述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用相关的重要概念,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性,能够说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概念、本质与核心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第二章现代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1、考试知识点现代教学媒体的概念、分类、特性、功能、选择与使用的要点。
视听教学的经典学说——“经验之塔”视觉媒体技术、听觉媒体技术及视听觉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要点。
多媒体CAI相关概念,MCAI模式的选择、系统构成、教学应用的优势与局限性。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以及Internet的教学应用方法。
2、考试要求理解重要概念,能用基本正确的语言描述相关的概念及基本方法。
第三章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其评价1、考试知识点教学设计的基本定义与层次、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与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提纲

第1章1、信息化教育的定义与特征(p11-12)一、定义:✧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教育方式。
信息技术的定义:✧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和传输✧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在教育中包括现代教育媒体、媒传教学法和教学设计二、特征:(一)一般特征:✧教育信息显示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开放性:向所有需要和愿意学习的人开放✧非线性:知识的链接是网状的而非线性的✧交互性:人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二)本质特征有现代教育媒体的参与教育系统要素=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传统教育媒体和现代教育媒体)+学习者2、信息化教育的功能与作用(p14)一、功能基本功能是:✧优化教育教学✧使教育教学工作力求做到高效能、低消耗✧以较小的代价✧得到较大的收获。
优化不等于理想化,是相对优化,最大效果和最少时间二、作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良好知识品德形成,促进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轻松学习●提高教育效率:提高教学速度,多种感官并重,图文印象并茂●扩大教育规模: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促进教育改革3、信息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技术等概念的关系(p16-18)一、信息化教育与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是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视听教育是电化教育;之后,信息化教育是电化教育。
二、信息化教育与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信息化教育的研究对象是有现代信息技术媒体和现代媒传教学法参与的学习过程和与信息化教育资源交织的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信息化教育要有现代信息技术媒体和现代媒传教学法的参与,要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技术没有这个要求。
【考研专业课真题】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考研试题

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2008年教育技术学考研试题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教育技术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48分)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超媒体校园网数字化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能力二、解答题(每题9分,共72分)1、简述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2、简述电化教育的基本原则3、简述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4、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5、简述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6、简述现代教育媒体的分类7、简述Internet的主要功能8、简述优秀电子教材和教育资源库的标准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如何实现两者的整合?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你认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哪里?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教育技术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32分)教育技术教育信息信息素养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媒体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二、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64分)1、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简述我国远程教育经历了几个阶段?3、简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三大范畴?4、简述数字化学习的主要模式?5、远程教育中一般运用哪些教学媒体?6、电化教育过程(教育技术过程)与一般教育过程相比增添了哪三个因素,他们的特点是什么?7、什么是教育传播?8、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三、论述题(1、2题每题13分,3、4题每题14分,共54分)1、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阐述教育信息化的特征?2、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对学生发展有什么意义?3、当代教师为什么要学习和掌现代教育技术?4、阐述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过程及构成要素?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题(选做5题,每题8分,共40分)1现代教育技术2信息技术3超媒体4多媒体教学软件5教学设计6数字化学习(E-Learning)二、解答题(选做4题,每题15分,共60分)1、什么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它与一般教学模式有什么不同?2、简述从资源和媒体的角度进行信息化教育硬件环境的分类。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校考科目考试大纲 《教育技术学基础》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技术学基础》考试大纲Ⅰ考试科目代码、名称及适合专业考试科目代码:833考试科目名称:教育技术学基础适合专业:045114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位),078401教育技术学Ⅱ试卷满分、考试时间及答题方式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Ⅲ参考教材1.《现代教育技术》,张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教育技术学》,何克抗、李文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Ⅳ考查目标、试卷结构和考查内容一、考查目标要求考生能了解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具备较强的分析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1. 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了解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和最新发展趋势。
2. 掌握信息化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掌握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等知识和技能。
3. 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
二、试卷结构包括名词解释题,简述题,论述题等。
三、考查内容(一)教育技术概述考试内容: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等基本概念;教育技术学学科研究领域及范畴;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戴尔经验之塔媒体教学理论;香农韦佛传播模型;信息时代对教育人才的要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考试要求:1.掌握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等基本概念,明确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
2.掌握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研究领域及范畴;了解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和最新发展趋势。
3.掌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能够利用上述学习理论进行实际教学问题的解决。
4.掌握戴尔经验之塔媒体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明确该理论对于教育教学的相关启示。
5.掌握香农韦佛传播模型中涉及的传播要素,能够利用该模型解释分析教育教学现象;6.明确信息时代对教育人才的相关要求;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相关文件精神。
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文化艺术综合考研大纲及参考书目

更多资讯请关注“师范考研考研联盟”微信公众号查阅!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文化艺术综合》科目大纲(科目代码:630 )学院名称(盖章):传媒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 2019年6月22日《文化艺术综合》科目大纲(科目代码:630 )一、考核要求《文化艺术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西北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硕士( 广播电视领域)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文化艺术综合》是上述专业的综合性、集合式的重要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课考试科目。
本科目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学、艺术学、传播学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基本概念、理论结构和前沿动态,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评价目标本科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学、艺术学、传播学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从个别的艺术现象、传播现象入手探求艺术发展传播发展的一般规律。
本科目的考试命题,根据考试大纲考核内容来组配试卷,掌握好试题的重点、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题型主要有填空、单选、多选、概念解释、简答、论述、分析等,以测试学生的理解、分析、应用综合能力为主要考核评价目标。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命题以中等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限度。
三、考核内容第一部分美学一、美美的定义,美作为欲、技、道游戏的显现,美作为人的自由境界,美的形态,美的范畴。
二、美感美感的意义,一般感觉与审美感觉,审美经验分析。
三、美与艺术艺术与自然,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审美;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品,艺术接受。
第二部分艺术学一、艺术概论艺术的本质,艺术的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艺术的教育,艺术与哲学,艺术与宗教,艺术与道德,艺术与科学。
二、艺术种类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与审美特征,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与审美特征,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与审美特征,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与审美特征,语言艺术的重要种类与审美特征,各种类型艺术精品赏析。
西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西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目一览(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西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目一览本文系统介绍西北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西北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西北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西北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西北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西北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五、西北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西北师大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333教育综合参考书:①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②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③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张斌贤、王晨副编教育科学出版社④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四、西北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有哪些?对于西北师大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
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教育硕士,您直接问一句,西北师大教育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西北师大教育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西北师大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西北师大教育硕士的学生了。
在业内,凯程的西北师大教育硕士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西北师大教育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2015年共有166人考取目标院校。
凯程有系统的《333教育综合讲义》《333教育综合应试题库》《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333教育综合掌中宝》,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西北师大教育硕士深入的理解和及时的考研信息。
842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科目大纲(科目代码:842)学院名称(盖章):教育技术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 2013年 8 月 22 日附件三《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科目大纲(科目代码:842)一、考核要求1.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方法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技能等。
3.要求考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学科前沿动态。
二、考核评价目标1.知道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2.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和信息化教学设计。
4.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三、考核内容第一章信息化教育概述第一节信息时代引发的教育变革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信息时代引发的教育观念变革;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时代师生角色的转变等。
第二节信息化教育的概念信息化教育的定义;六种现代教育观: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双主体教育观、创新教育观、商情为主教育观、四大支柱教育观;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基本精神;在教育中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内涵;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信息化教育的功能;信息化教育的作用;信息化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异同;信息化教育与电化教育的异同;信息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异同;信息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异同;信息化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异同。
第三节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国外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电化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第四节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与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建立和实践关系密切的典型现代教学理论、现代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等。
第二章现代教学媒体理论第一节教学媒体概述媒体的含义;教学媒体的含义;教学媒体的发展历史阶段;教学媒体的分类。
第二节教学媒体的信息理论信息的本质;教学活动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普通物理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普通物理》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46)学院名称(盖章):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2020年7 月日《普通物理》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46)一、考核要求普通物理的考试内容包括:力学、电磁学、振动和波、波动光学、气体动理论及热力学、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基础。
本课程重点考查考生对普通物理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及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考试内容的基本要求分三级:掌握,理解、了解。
(1)掌握:属较高要求。
对于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定理、定律、原理等的内容、物理意义及适用条件)都应比较透彻明了,并能熟练地加以分析和计算工科大学物理水平的有关问题,对于那些能由基本定律导出的定理要求会推导。
(2)理解:属一般要求。
对于要求理解的内容(包括定理、定律、原理等的内容、物理意义及适用条件)都应明了,并能用以分析和计算工科大学物理课水平的有关问题。
对于那些能由基本定律导出的定理不要求会推导。
(3)了解:属较低要求。
对于要求了解内容,应知道所涉及问题的现象和有关实验,并能对它们进行定性解释,还应知道与问题直接有关的物理量和公式等的物理意义。
对于要求了解的内容,在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部分一般不要求定量计算,在近代物理部分要求能作简单的计算。
二、考核评价目标普通物理是物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考核目标是考查考生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运用物理学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考核内容第一章质点运动学第一节质点运动的描述掌握描述质点运动及运动变化的四个物理量——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
理解这些物理量的矢量性、瞬时性和相对性。
第二节圆周运动理解运动方程的物理意义及作用。
会处理两类问题:(1)运用运动方程确定质点的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2)已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和初始条件求速度、运动方程的方法。
第三节相对运动掌握曲线运动的自然坐标表示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第 2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近三年以来各期有关论文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科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纲
(科目代码:842)
学院名称(盖章):
教育技术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 2018 年 7 月 22 日
附件三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42)
一、考核要求
1.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方法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技能等。 3.要求考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学科前沿动态。
二、考核评价目标
1.知道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2.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和信息化教学设计。 4.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三、考核内容
第一章 信息化教育概述 第一节 信息时代引发的教育变革 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信息时代引发的教育观念变革;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时代师生角色的 转变等。 第二节 信息化教育的概念 信息化教育的定义、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内涵、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信息化教育的功能等。 第三节 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国外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电化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 的阶段;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第四节 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 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与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建立和实践关系密切的典型现代教学理论、现代学习 理论和传播理论等。
第三节 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 网络远程教育的常用教学模式;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混和学习。 第九章 信息化教育研究 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研究的对象和范式 信息化教育研究的对象;信息化教育研究的范式。 第二节 信息化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 实验研究;行动研究;质的研究等。 第三节 信息化教育研究实践 信息化教育研究课题的设计;信息化教育研究课题的实施。
信息化教育硬件环境的基本特征;信息化教育硬件环境的分类。 第二节 信息化教育硬件环境的规划设计 信息化教育硬件环境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信息化教育硬件环境的设计原则。 第三节 信息化教育硬件环境的应用 信息化教育硬件环境的技术应用策略。 第四节 典型的信息化教育硬件环境 综合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教学功能;电子阅览室;学习资源中心。
第二章 现代教学媒体理论 第一节 教学媒体概述 媒体的含义;教学媒体的含义;教学媒体的发展历史阶段;教学媒体的分类。 第二节 教学媒体的信息理论 信息的本质;教学活动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第三节 教学媒体的符号理论 符号的类型;符号的本质;教学媒体使用的符号。 第四节 教学媒体选择运用的原理与方法 教学媒体的特性;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媒体编制的效果原理;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教学媒体在促 进教育变革和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章 现代媒传教学理论 第一节 信息化教学过程的概念 信息化教学的含义;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含义;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特点;信息化教学过程的要素;信息化 教学过程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基本模式和方法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含义;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要素;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类型;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 软件资源开发 第一节 多媒体教学软件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含义;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特点;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类型;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流程;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 第二节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的特点;网络课程的类型;网络课程的开发流程;网络课程的设计。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核心领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信息 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整合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运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第八章 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节 现代远程教育概述 现代远程教育的概念;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远程教育的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 育的特点。 第二节 现代远程教育环境 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资源;远程教育中的学习支持服务;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及其选择。
第四章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教学设计的含义;教学设计的层次;教学过程设计的分类;信息化教学设计。 第二节 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的操作程序、教学内容的选择、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的分类、教 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选择、教学评价等。 第三节 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的模式;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的要素;学习评价等。 第五章 硬件环境建设 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硬件环境的分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