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课程学分结构表
北京高考赋分标准

北京高考赋分标准
北京高考赋分规则如下:
1、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从而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成了等级。
2、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段,从而将考生的等级转换成了等级分。
新高考等级赋分表中分为21个等级,每个等级之间相差三分。
新高考在逐渐的普及化,从一开始的两个省份到现在中国大部分省份都进行了新高考政策。
原先的老高考只能选择全文和全理,考生没有很多选择,这会限制他们的能力,而且老高考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文科都是要背诵和理解,而理科需要大量的动脑子,要是文理兼和全面发展,就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记忆力。
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来学习将会事半功倍。
但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选择的文科人数增加,立刻人数减少。
就比如说,各省选择物理的人数在大幅度减少相对于老高考来说。
面对考试应做好的准备
1、稳定的心态
政策不管如何调整,强大的升学压力,依然是无法回避的。
对每个考生而言,保持更平稳的心态,在现场才能将全部的实力发挥出来,不留下任何遗憾。
稳定心态的修炼,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前期可以通过学习中的多次考试修炼。
2、扎实的基础
未来的政策,不管如何调整,升学率如何提升,只有基础更扎实,竞争力就会更突出。
扎实的基础,在于每个课上知识点的掌握,课后的复习。
只有不遗漏每个知识点,才能在后续的总复习中,避免出现吃力的情况,减少丢分的概率。
北京2023新高考模式

北京2023新高考模式北京2023新高考模式实行“3+3”模式,不再区分文理科,选考科目实行等级赋分制。
考生的总成绩将改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等级性考试成绩纳入高考成绩采用等级赋分。
新高考规定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6个科目卷面分满分都为100分,它是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只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
北京赋分制是5等21级。
把学生每门科目的原始成绩按照分数高低进行排名,再按照排名将1%-15%,16%-50%、51%-84%、85%-99%、99%以下划分成A、B、C、D、E五个等级。
A、B、C、D四个等级内又按照不同的比例分成5个小的等级。
根据学生卷面分数的排名和报考科目的总人数,确定学生属于哪个等级内,再根据每个等级对应的分数给予赋分。
高考的题目比平常难吗1.高考题不难,它和其他题目一样。
所有高考题的命题依据都是课本,如果你的基础扎实,每道题都会似曾相识,这会增强你的自信心。
而如果在高中三年、高三一年的备考中你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对灵活性很高的题目有效突破,那么高考题简直很合你胃口。
2.高考题有难度,它有属于自己的特点。
这并不矛盾,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它的难度呈梯级排列,其中70%的题目是基础题。
但是,这里的基础题绝对不是和课本题目一个难度的题目,而是远远高于课本。
其实大家也发现了,只要做对所有的基础题,你的成绩就可以上二本线,甚至一本线。
而高考题的难度在于,题目的命制非常科学,是一个团队研究的结果,要经过反复论证。
这使得高考题呈现出看上去不难,但要作对它却不容易、自认为解法正确、但已经掉进陷阱的局面。
这也是高考题和模拟题的区别,因此,我们才会强调研究历年真题的重要性。
3.难度是相对的,努力做好发挥。
基于以上分析,高考题的难与易对考试的影响是相对的,所谓我难人亦难,天冷到处寒,只不过今年的分数线下降而已。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

2010-13,北京市十一学校(普通高中课程) 六、艺术 1.音乐 必修课程:3学分,任选模块,共六个模块: 音乐鉴赏(2学分)、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 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各1学分。 2.美术 必修课程: 3学分,任选模块,共五个模块: 美术鉴赏、绘画· 雕塑、设计· 工艺、书法· 篆刻、现 代媒体艺术等系列中开设若干模块供选择,每个模 块各1学分。
2010-13,北京市十一学校(普通高中课程) 选修课程:由三个选修系列组成: 系列1:由两个模块组成,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 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色彩,各2学分。 系列2:由三个模块组成,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显示物理学, 各2学分。 系列3:由五个模块组成,侧重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 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深入地认 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各2 学分。
2010-13,北京市十一学校(普通高中课程)
一、语言与文学 1.语文 必修课程:语文1-5模块,每个模块各2学分,共10学分。 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 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5个系列组成,下设若干模块 每个模块2学分。 2.英语 必修课程:英语1-5模块,每个模块各2学分,共10学分。 选修课程:分两个系列,系列Ⅰ共6模块(即英语6-11),选择 其中6-10共5个模块,每模块2学分,共10分。
2.历史 必修课程:历史1-4 ,各2学分,共8学分 。 选修课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 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2010-13,北京市十一学校(普通高中课程) 3.地理 必修课程:地理1-3 ,各2学分,共6分。 选修课程:地球与宇宙、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 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四、科学 1.物理 必修课程:物理1-2 ,各2学分,另从选修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获 2学分,共6个学分。
北京高考分值比例知识点

北京高考分值比例知识点北京高考是中国最重要的高中毕业考试之一,对于每位参加考试的学生来说,了解北京高考的分值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北京高考的分值比例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一、语文(150分)语文作为北京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占据了总分的较大比例。
语文考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阅读理解和作文。
阅读理解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题目形式多样且难度适中。
作文占据了一定的分数,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
二、数学(150分)数学作为理科学生的主要科目之一,在北京高考中的分值也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考试主要包括选择题和解答题。
选择题占据较大的比例,题目形式涉及到代数、几何、数论等多个方面,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
解答题则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思维的拓展和解题的方法。
三、外语(100分)外语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听力、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
听力和阅读占据了较大的分数比例,题目形式多样且难度适中。
翻译和写作则要求考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外语知识,进行翻译和写作练习。
四、物理、化学、生物(70分、60分、70分)北京高考的理科考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科目,这三个科目的分数比例相对较小。
物理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验能力;化学考试则注重对化学知识的运用和分析能力;生物考试主要强调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五、历史、地理、政治(1选2,100分)北京高考的文科考试包括历史、地理和政治三个科目,考生需要从中选择两个科目进行考试。
这两个科目的分数比例较大,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以及对历史事件、地理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六、综合科学(30分)综合科学包括对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的综合考察,题目形式多样,考察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其他科目(50分)北京高考还包括了其他科目的考试,如音乐、体育、美术等。
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学分结构表

科目
必修学分
选择性必修学分
选修学分
语文
8
0--6
0--6
数学
8
0--6
0--6
外语
6
0--8
0--6
思想政治
6
0--6
0--4
历史
4
0--6
0--4
地理
4
0--6
0--4
物理
6
0--6
0--4
化学
4
0--6
0--4
生物学
4
0--6
0--4
技术
(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6
0--18
信息技术
(1)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2)选择性必修:模块1:数据与数据结构、模块2:网络基础、模块3:数据管理与分析、模块4:人工智能初步、模块5:三维设计与创意、模块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3)选修:算法初步、移动应用设计和校本课程
通用技术
(1)必修: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2)选择性必修:技术与生活系列、技术与工程系列、技术与职业系列、技术与创造系列;(3)选修:传统工艺及其实践、新技术体验与探究、技术集成应用专题、现代农业技术专题和校本课程
物理
必修1/2
必修2/2
必修3/4
(1)选择性必修:在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中选择0-3个模块;(2)选修: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物理学与技术应用、近代物理学初步等3个选修模块和校本课程
化学
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化学与社会发展5个主题/2
社会实践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

第18页/共72页
知识与能力
•知识要求: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从 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 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能力要求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进一步提高阅 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二 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 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注意的是历史思维能力, 一般认为是指基于历史材料、运用历史观点 和方法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10
第10页/共72页
关于《指导意见》
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 念
第二部分 课程的结构与内容 第三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
11
第11页/共72页
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在八个学习领域中,与政治和人文地理构成“人文与 社会” 领域。
➢ 每一个模块都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 学习方式的要求;
➢ 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 在的逻辑联系;
➢ 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
5
第5页/共72页
前期实验地区教师的困惑
• 1 历史有不可跨越的时序性和前后转 合的整体性,打破时间顺序和地域框 架的跳跃式专题教学,教师和学生能 否适应?有多少教师能胜任之? • 2 专题式教学的优点是对某一领域某 些问题挖掘更深,是否加大了学习的
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的社会责任感。
24
第24页/共72页
必修课程 历史(Ⅱ)
•本模块共8个学习专题 •中国部分4个专题(专题1、2、3、4),涉及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社会 经济的发展进程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外国部分4个专题(专题5、6、7、8),包括外国近代、现代社会经济的发 展进程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及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及模块考核指导意见(试行)按照教育部和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以后需要进行学分认定及模块考核工作。
为了做好这两项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意见,请各区县和学校参照执行。
一、学分要求普通高中学生须修满三年并且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的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
其中必修116学分、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设置的选修模块至少获得22学分、学习学校自主开设的选修模块至少获得6学分。
必修116学分包括:语文10学分、外语10学分、数学10学分、思想政治8学分、历史6学分、地理6学分、物理6学分、化学6学分、生物6学分、技术8学分(其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艺术6学分(或音乐、美术各3学分)、体育与健康11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
学生修满144学分之后,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选修更多的模块,并获得更多的学分。
二、学分认定(一)学分认定的主体学分由学校认定。
学校应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或小组),由校长主持,由有关校、处领导和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
学分认定委员会(或小组)应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校的学分认定实施细则及相应的标准和程序,并对模块考核的成绩和学科教师所初步认定的学分进行审核、确认。
(二)学分认定的办法1.必修模块学分的认定学生修习各科目必修模块,每修完一个模块,且在学习过程中表现良好、模块考核的成绩合格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学校应在学生修完某一模块且通过考核后及时予以认定。
2.研究性学习活动学分的认定学生三年内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时间符合课程方案的规定,研究课题(或项目)都有活动方案、活动记录、研究结果以及综合性评价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学校应在学生完成每一个课题(或项目)后及时予以认定。
3.社区服务学分的认定学生三年内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不少于10天,且活动都有活动计划、活动记录、综合性评价以及相关单位所提供的证明材料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北京市高中化学课程架构与进度

北京市高中化学课程架构与进度教材版本:北京市高中化学采用统一的人教版(新课标)选用教材:人教版新课标一共8册,必修1,2、选修1,2,3,4,5,6。
北京选用必修1,2及选修1,4,5其中:必修1,2 选修1为文理科学习,选修4,5为理科学习教材及各学校教学的一般特点:重点校的教学特点:由于新教材大幅改动了教学顺序和难度配置,例如:原电池电解池学习了2遍。
所以,为了节省时间和方便教学,某些重点校会加大必修1,必修2的学习难度,并且会一定程度的更改教学顺序,即:不同学校使用教材的顺序可能不同。
关于考试:1、各区的模块考试(难度:易)2、各校的月考(难度:中等,重点校难度高)3、高二春季会考(难度:易)4、高考(难度:?)高考试卷结构:(理综化学)满分100分,第I卷6~12题为化学单选题,共42分。
第II卷25~28题为化学题,共58分。
各省市新课标高考要求差异:***考试大纲要求必考内容为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
选考内容为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
***有特殊要求的省市海南:不考“化学与生活”。
江苏:不考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增加选修模块“实验化学”。
北京、天津(理综化学):不考“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
浙江(理综化学):不考“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增加选修模块“实验化学”。
山东、辽宁、宁夏、陕西、吉林、黑龙江、湖南、山西、江西、新疆、河北、云南、内蒙古(理综化学):不考“化学与生活”。
福建、安徽、河南(理综化学):不考“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
高一:书本章节知识点重点难点上学期(必修1)(第一次月考,模块考试)第一章:物质的量(必修1)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实验: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公式的运用,认识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运用各公式变化利用物质的量进行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稀释认识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运用利用物质的量进行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稀释的计算上学期(必修1)(第二次月考,模块考试,期中考试)第二章:化学反应(必修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分类,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上学期(必修1)(第三次月考,模块考试)第三章:金属(必修1)金属钠的性质铁的性质铝的性质金属性质运用钠的化合物性质铝的化合物与两性金属化合物相关计算钠的化合物性质铝的化合物与两性金属化合物相关计算钠的化合物性质铝的化合物与两性金属化合物相关计算上学期(必修1)(第四次月考,模块考试,期末考试)第四章:非金属(必修1)硅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氯水,氯工业氯气相关(方程式,计算,运用)硫氮的化学性质(方程式,计算)硫酸,硝酸性质(与金属,非金属,盐类的反应规律)氯水氯气性质硫氮的化学性质(方程式,计算)硫酸,硝酸性质(与金属,非金属,盐类的反应规律)氯水氯气性质硫氮的化学性质(方程式,计算)硫酸,硝酸性质(与金属,非金属,盐类的反应规律)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块考试)第一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必修2)周期表记忆及规律元素周期律与运用离子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极性与非极性共价键周期律的运用运用周期律进行推断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极性与非极性共价键极性与非极性分子运用周期律进行推断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极性与非极性共价键极性与非极性分子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模块考试,期中考试)第二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原电池(必修2)吸热放热反应中和热测定原电池基础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化学反应的能量中和热测定的实验原电池电极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中和热测定的实验原电池电极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有机物基础(必修2)烷烃烯烃甲烷性质乙烯性质烃类的燃烧取代反应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模块考试,期末考试)第四章:资源利用(必修2)第一章糖类油脂蛋白质(选修1)金属的冶炼糖类的分类与性质油脂的性质蛋白质的性质与鉴定金属冶炼糖类的鉴别:银镜,新制氢氧化铜油脂的皂化反应蛋白质的性质,鉴定糖类的鉴别:银镜,新制氢氧化铜油脂的皂化反应蛋白质的性质,鉴定高一课程说明:由于课程安排的原因,学校的课程安排会有所变化,可能会延长某些章节所用的时间,或者是安排假期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