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册物化试题和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化工大学2005考研物理化学试题

北京化工大学2005考研物理化学试题
4
二、填空题(20 分) 1. 13.38 J·K-1 (T 未变) 2. 3. 4. 5. 6. 7. 8. 9. yB=
P≤5,4,T,p,xA,xB
1 3
Kp =4.916×10-3
简并度(或统计权重) 0.06188min-1 消失,为 0

aB = a 2
10.旋光,旋光系数,右旋,左旋,旋光仪。 三、(20 分) 燃烧反应:C6H12O6(s)+6O2(g)→6CO2(g)+6H2O(l)

Kp =____________________,(己知该反应的 K =0.773)。
5. 微观粒子的某一能级所包括的量子态数称为该能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某一级反应每分钟反应物转化掉 6%,则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k=____________。 7. 在临界状态下,由于气液界面__________,所以液体的表面张力__________。 8. 强电解质 MgCl2 水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 a 与电解质活度 a B 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9. 请在下列图中画出 A 点各界面张力(s-g,s-l,g-l)的方向和接触角 。
2.
=0 p
T=769.1K
3.
=rH m -T r S m =0 rGm
4. 在 298K、 p 下, r G m =4184-5.44×298.15=2562 J·mol-1>0
是 型稳定。 5. 在 525℃时,T=789.15K
=4184-5.44×789.15=-157.936 J·mol-1 rGm
四、(10 分) 1. dU=TdS-pdV
U S = T -p V T V T

物理化学分章练习题(上册)2005解析

物理化学分章练习题(上册)2005解析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一、判断题(说法对否):1.道尔顿分压定律,对理想气体和实际混合气体来说关系式PB=Nb(RT/V)都成立。

2.在两个封闭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理想气体,压力、体积相同,那么温度也相同。

3.物质的温度越高,则热量越多;天气预报:今天很热。

其热的概念与热力学相同。

4.恒压过程也就是恒外压过程,恒外压过程也就是恒过程。

5.实际气体在恒温膨胀时所做的功等于所吸收的热。

6.凡是温度升高的过程体系一定吸热;而恒温过程体系不吸热也不放热。

7.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

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 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8.体积是广度性质的状态函数;在有过剩NaCl(s) 存在的饱和水溶液中,当温度、压力 一定时;系统的体积与系统中水和NaCl 的总量成正比。

9.在101.325kPa 、100℃下有lmol 的水和水蒸气共存的系统,该系统的状态完全确定。

1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

11.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

12.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 和W 的值一般不同,Q + W 的值一般也 不相同。

13.因Q P = ΔH ,Q V = ΔU ,所以Q P 与Q V 都是状态函数。

14.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

15.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一定时热力学能与焓的值一定,其差值也一定。

16.在101.325kPa 下,1mol l00℃的水恒温蒸发为100℃的水蒸气。

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 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 = 0。

17.1mol ,80.1℃、101.325kPa 的液态苯向真空蒸发为80.1℃、101.325kPa 的气态苯。

已 知该过程的焓变为30.87kJ ,所以此过程的Q = 30.87kJ 。

18.1mol 水在l01.325kPa 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 = ∑C P ,m d T 。

考研基础物理化学真题2005年

考研基础物理化学真题2005年

考研基础物理化学真题2005年(总分:150.01,做题时间:90分钟)一、是非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的Δr G m一定大于Δr A m。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既是物质B的化学势又是物质B的偏摩尔量。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3.用ΔG<0判断变化方向,适用于任何系统的任何变化。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4.稀溶液的凝固点一定比纯溶剂的凝固点低。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5.因为溶胶在一定条件下能存在很长时间,所以它是热力学稳定系统。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6.在大气压下,水银在玻璃毛细管中的沸点高于其正常沸点。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7.NaCl水溶液在表面层的浓度高于其溶液本体浓度。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8.物质B总是从高浓度相自发转移到低浓度相。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9.在化学反应中,所有反应物分子实现化学反应都经过反应的最低能量途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10.超电势的存在,使原电池的输出电压变小。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11.NaOH水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有关。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12.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只能是单层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二、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3.Na 2 CO 3与H 2 O可以生成如下几种化合物Na 2 CO 3·H 2 O,Na 2 CO 3·7H 2 O,Na 2 CO 3·10H 2 O,在标准压力下与Na 2 CO 3水溶液、冰平衡共存的水合物最多能有几种:______(分数:2.00)A.1种;√B.2种;C.3种。

解析:14.在一密闭恒温容器内,有大小不同的两个微小汞滴,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容器内仍有液体汞存在。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
北京化工大学 2005——2006 学年第一学期
《物理化学》 (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
题号 满分 得分 一、选择题(将答案填在下面表中) 1.恒容下,一定量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热力学能将: A. 降低 B. 增加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2.一定量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1)等温压缩、 (2)绝热压缩到具有相同压力的 终态,以 H1、H2 分别表示两个终态的焓值,则有: A. H1>H2 B. H1=H2 C. H1<H2 D. H1≥H2 3.气体的临界压力是指: A. 气体可以液化的最高压力; B. 气体可以液化的最低压力; C. 临界温度下气体液化的最高压力; D 临界温度下气体液化的最低压力。 4. 由水(1)和甲醇(2)组成的二元溶液,下列各式不是甲醇在此溶液中化学势的是: A. 一 12
c NH3 (H 2 O) c NH3 (CCl 4 )
6.已知某反应 300℃,低压下的 K Θ =3.8×10-3,当该反应在 300℃,高压下进行时 K Θ p = , (已知该反应的 Kφ=0.773) 。 三、已知 A 在 100℃,100kPa 下的摩尔蒸发焓∆vapHm(A)=40.0kJ·mol-1 ,现有 1molA(l) 在 100℃,100kPa 下可逆变为同温同压下的 A(g) ,再等温向真空膨胀到压力为 50kPa 的终态, (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液体体积与气体相比可以忽略) 求全过程的∆U,∆H,∆S,∆G,Q,W。 四、证明: (1)
姓名:
二 20 三 18
学号:
四 15 五 20
分数:
六 15 总计 100
∂H ∂n 2 ∂A ∂n 2
S , p , n1 T ,V , n1

浙江工业大学物理化学2005年真题

浙江工业大学物理化学2005年真题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1.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将:A.降低B.增加C.不变D.不能确定2.理想气体经绝热不可逆过程从状态1(p 1,T 1,V 1)变化到状态2(p 2,T 2,V 2)所做的功为A. p 2V 2-p 1V 1B. p 2(V 2-V 1)C.112221[/(1)](1/)(1/)p V V V γγγγ----D. (p 2V 2-p 1V 1)/(1-γ)3.当以5 mol 2H 气与4 mol 2Cl 气混合,最后生成 2 mol H C l 气。

若以下式为基本单元,2H (g)+2Cl (g)→2H C l (g),则反应进度ξ应是:A.1 molB.2 molC.4 molD.5 mol4.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A.ΔS ﹦0,W ﹦0B.ΔH ﹦0,ΔU ﹦0C.ΔG ﹦0,ΔH ﹦0D. ΔU ﹦0,ΔG ﹦05.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A.可以从同一始发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B.不可以达到同一终态C.不能断定(A )、(B )中哪一种正确D.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6.恒压下纯物质当温度升高时其吉氏自由能: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确定7.某实际气体反应,用逸度表示的平衡常数f K随下列哪些因素而变:A.体系的总压力B.催化剂C.温度D.惰性气体的量8.根据某一反应的r m G ∆值,下列何者不能确定:A.标准状态下自发变化的方向B.在r m G 所对应的温度下的平衡位置C.在标准状态下体系所能作的最大非膨胀功D.提高温度反应速率的变化趋势9.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二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 )。

经历若干时间后,二杯液面的高度将是:A. A 杯高于B 杯B. A 杯等于B 杯C. A 杯低于B 杯D. 视温度而定10.对于理想液体混合物:A.Δmix H ﹦0,Δmi x S ﹦0B. Δmix H ﹦0,Δmi x G ﹦0C. Δmix V ﹦0,Δmix H ﹦0D. Δmix V ﹦0,Δmix S ﹦011.在p 下,用水蒸汽蒸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体系的沸点:A. 必低于373.2KB. 必高于373.2KC. 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D. 取决于有机物的分子量大小12.已知A 和B 可构成固溶体,在A 中,若加入B 可使熔点提高,则B 在此固溶体体中的含量必(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物理化学真题-考研试题文档资料系列

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物理化学真题-考研试题文档资料系列

华师2005年招收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物理化学适用专业:物理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把一杯热水放在热容为10J/K的密闭的箱子中,若把箱中的空气和杯中的水作为体系,则体系应为()。

A、孤立体系B、敞开体系C、封闭体系D、绝热体系2.2mol C2H5OH在正常沸点完全变为蒸气时,一组不变的热力学函数是()。

A、内能、焓、系统的熵变B、温度、总熵变、吉布斯函数变C、温度、压力、等压热容D、内能、温度、吉布斯函数变3.下面物质中,燃烧热不为零的是()。

A、CO2B、O2C、SO2D、HCl(aq)E、C(石墨) 4.在等质量的水、氯仿、乙醇和四氯化碳中分别溶入100g非挥发性物质B,已知它们的沸点升高常数依次为0.52,3.88,1.20,5.02,溶液沸点升高最多的是()。

A、氯仿B、四氯化碳C、水D、乙醇5.体系的组分数为2,恒压下平衡共存的相数最多为()。

A、1B、2C、3D、46.破坏臭氧的反应机理为:NO+O3 →NO2 +O2 ;NO2 +O→NO+O2 。

在该机理中,NO 是()。

A、总反应的产物B、催化剂C、总反应的反应物D、上述都不是7.一级平行反应A ,速率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E1 <E2A1 <A2B、E1 <E2A1 >A2C、E1 >E2A1 <A2D、E1 >E2A1 >A28.林德曼单分子反应机理:A+A=A+A*,A*→P,当A*变为产物的速率远远大于A*的消活速率,反应表现为()。

A、一级反应B、零级反应C、二级反应D、非简单级数反应9.用同一滴管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滴下同体积的三种液体:水、硫酸水溶液、丁醇水溶液,则它们的滴数为()。

A、一样多B、水的最多,丁醇水溶液最少C、硫酸水溶液最多,丁醇水溶液最少D、丁醇水溶液最多,硫酸水溶液最少10.以一定量的KCl为稳定剂的AgCl溶胶中加入电解质使其聚沉,下列电解质的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00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物理部分(附答案)

200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物理部分(附答案)

2005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考生注意:物理部分第五大题分为两组,A组适合学习一期教材的考生,B组适合学习二期试验教材的考生。

一、填空题(共22分)1. 一节普通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______V。

在图中,A端为干电池的___________极(选填“正”或“负”)。

2. 图(a)、(b)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中___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中___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均选填“(a)”或“(b)”)3. 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法隧道——上海上中路越江隧道已经开工,隧道全长2800 m。

若竣工后,一辆轿车以20 m/s的速度匀速通过隧道,需要___________s,以隧道内的照明灯为参照物,该轿车是___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4. 白天,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温度升高,水的内能_____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

5. 2005年5月22日,我国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上珠峰峰顶,顺利开展珠峰高程测量。

这次测量除传统方法外,还采用最新的GPS方法。

在登山队员携GPS测量设备从突击营地向峰顶冲击的过程中,设备的质量__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_。

(均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加”)6. 如图所示,重为3105N的飞艇静止在空中,飞艇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_N,方向竖直___________。

7. 在图中,A装置是___________滑轮(选填“定”或“动”)。

若用30N的拉力将旗帜匀速提升10 m,则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J。

8. 一导体的电阻为6Ω,10 s内通过它横截面的电量为2 C,则导体中的电流为________ A。

若将该导体与另一阻值为4Ω的导体串联,则总电阻为___________Ω。

2005年高考化学试卷(江苏省)

2005年高考化学试卷(江苏省)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Ag 108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05年1月,欧洲航天局的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

科学家对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含有95%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

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 n H2n+2B.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C.乙炔是含碳量最高的碳氢化合物D.碳氢化合物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2.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3.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 + N2 + 3 C 高温2 AlN + 3 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电子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4.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 + 1/2O2(g) = H2O(l);△H=—285.8 kJ/molCO(g) + 1/2O2(g) = CO2(g);△H=—283.0 kJ/molC8H18(l) + 25/2O2(g) = 8CO2(g) + 9 H2O(l);△H=—5518 kJ/molCH4(g) + 2 O2(g) = CO2(g) + 2 H2O(l);△H=—890.3 kJ/mol相同质量的H2、CO、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H2(g) B.CO(g) C.C8H18(l) D.CH4(g)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硝酸银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中,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B.乙醇的沸点比甲醚(CH3—O—CH3)高,主要原因是乙醇分子间能形成氢键C.反应AgCl + NaBr = AgBr + NaCl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是因为AgBr比AgCl更难溶于水D.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6.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C.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D.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7.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氧化性依次减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平衡气相中的组成y B ( )它在液相中的组成x B 。

物理化学(上) 试卷1一、填空(共19分,每空1分)1.理想气体,在恒温下,摩尔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V m /∂p )T =( )。

2. 在临界状态下,任何真实气体在宏观上的特征是( )。

3.封闭系统下列三个不同类型过程的△H 皆为零:( )。

4.系统内部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在( )过程,称为可过程。

5.在25℃的标准状态下C 2H 6(g)的 O ∆m c H -O∆m c U = ( ) kJ 。

6.在一定温度的标准状态下,O ∆m c H (C,石墨) =O∆m f H ( )。

7.任一不可逆循环过程的热温商的总和,可表示为;不可逆⎰⎪⎭⎫⎝⎛T Q δ( ) 0。

8.经过任一不可逆循环过程,系统的熵变△S =0;环境的熵变△S 环( )。

9.由热力学基本方程或麦克斯韦关系式可知:S p T ⎪⎪⎭⎫⎝⎛∂=( )。

10.范德华气体在恒温下,体积由V m (1)变为V m (2)。

此过程的△S m 的计算为△S m =( ),此过程的摩尔亥姆霍兹函数变为△A m =( )。

11.任一化学反应的p T S ⎪⎪⎭⎫ ⎝⎛∂∂mr =0,p T H ⎪⎪⎭⎫⎝⎛∂∂m r =0的条件是( )。

12.在温度T 的理想稀溶液中,若已知溶质B 的质量摩尔浓度为b B ,则B 的化学势 μb ,B =();若溶质的浓度用物质的量的浓度C B 来表示,B 的化学势μc,B =()13.在恒温恒压下,一切相变化必然是朝着化学势( )的方向自动的进行。

二、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27分)1.某真实气体的压缩因子Z <1,则表示该气体( )。

选择填入:(a )易被压缩;(b )难被压缩;(c )易液化;(d )难液化。

2.在25℃的标准状态下,反应C 2H 6(g )+3.5O 2 → 2CO 2(g )+3H 2O (1)此反应过程的△H m ( ); △U m ( ); Q ( );W ( )。

选择填入:(a )>0;(b )<0;(c )=0;(d )无法确定。

3. 有系统如下:隔板及容器皆绝热,V =V 1+V 2, 恒定A 为双原子理想气体,B 为单原子理想气体。

除去隔板并达到平衡,此过程的△H (A)( );△H (B)( );△U ( );△H ( )。

· 选择坡入:(a )>0;(b )=0:(c )<0;(d )无法确定。

4.在一般温度、压力下的真实气体,经恒温膨胀过程,其T p U ⎪⎪⎭⎫⎝⎛∂∂m ( )。

选择填入:(a )>0;(b )=0;(c )<0;(d )无法确定。

5.在封闭系统内发生任何绝热过程的△S ( )。

选择填入:(a )一定是大于零;(b )一定是小于零;(c )一定是等于零;(d) 可能是大于零也可能是等于零。

6. 物质的量一定的双原子理想气体,经节流膨胀后,系统的压力明显下降,体积变大。

此过程的△U ( );△H ( );△S ( );△G ( );△A( )。

选择填入:(a )>0;(b )=0;(c )<0;(d )不能确定。

7.加压的液态氨NH 3 (1)通过节流阀而迅速蒸发为气态氨NH 3(g ),则此过程的△U ( );△H ( ); △S ( )。

选择填入:(a )>0;(b )=0;(c )<0;(d )不能确定。

第2页(共4页)第3页(共4页)8.在环境压力恒定为101.325 kPa ,温度为-10℃下的过冷水凝固成冰,已知∆s l C p ,m (H 2O)<0。

H 2O (1)→H 2O (s )此过程的∆H ( ); ∆S ( );环境的熵变∆S amb ( );隔离系统的总熵变∆S ( );W ( ); ∆G ( )。

选择填入:(a )>0;(b )=0;(c )<0;(d )不能确定。

9. 在一定压力下,若在A, B 两组分系统的温度−组成图(即T -x B 图)中出现最 高恒沸点,则其蒸气总压对拉乌尔定律必产生( )偏差。

选择填入:(a )一般正;(b )一般负;(c )最大正;(d )最大负。

10.在温度T 下, CaCO 3(s), CaO(s)及CO 2的平衡系统的压力为p , 已知它们之间存在CaCO 3(s)=CaO(s)+CO 2(g)反应, 若往该平衡系统加入CO 2(g), 当重新达到平衡时, 系统的压( )。

选择填入:(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三、2 mol 某理想气体,C p ,m =27R 。

由始态100 kPa, 50 dm 3,先恒容加热使压力升高至200 kPa ,再恒压冷却使体积缩小至25 dm 3。

求整个过程的W , Q , ∆U 和∆H 。

(8分)四、(1)写出同一温度下,一定聚集状态分子式为C n H 2n 的物质的O∆m f H 与其O ∆m c H 之间的关系式;(2)若25℃下,环丙烷的O∆m c H = -2091.5 kJ.mol -1,求该温度下气态环丙烷的O∆m f H 。

(8分)五、已知水的比定压热容C p =4.184 J.g -1.K -1。

今有1 kg, 10℃的水经下述三种不同过程加热成100℃的水,求各过程的∆S sys , ∆S amb , ∆S iso 。

(1)系统与100℃热源接触;(2)系统先与55℃热源接触至热平衡,再与100℃热源接触;(3)系统先后与40℃, 70℃的热源接触至热平衡,再与100℃热源接触。

(12分) 六、已知100℃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01.325 kPa ,此条件下水的摩尔蒸发焓Δvap H m=40.668 kJ.mol -1。

在置于100℃恒温槽中的容积为100 dm 3的密闭恒容容器中,有压力120 kPa 的过饱和蒸气。

此状态为亚稳态。

今过饱和蒸气失稳,部分凝结成液态水达到热力学稳定的平衡态。

求过程的Q , ∆U , ∆H , ∆S , ∆A , ∆G 。

(12分)七、A、B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如5.3.7附图(a)表示。

(1)试写出1、2、3、4、5各相区的稳定相;(2)试写出各三相线上的相平衡关系;(3)绘出通过x, y两个系统点的冷却曲线形状,并注明冷却过程的相变化。

(8分)八、若组分A与组分B组成的凝聚系统相图中(不生成固溶体)形成以下几种化合物:A2B(s) AB(s) AB3(s)请画出当系统中形成最低共熔点最多的相图和而形成最低共熔点最少的相图。

(6分)第4页(共4页)2005年物理化学上册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19分,每空1分):1、 -V m /p ,2、气相、液相不分,3、理想气体恒温过程; Q =0,dp =0, w’=0;节流膨胀过程,4、一系统无限接近平衡条件下进行的,5、-6.179,6、(CO 2 , g ),7、<,8、>0,9、( ∂V/ ∂S )p , 10、R ln b V b V m m --)1()2(,-RT ln b V b V m m --)1()2(-)2(m V a +)1(m V a11、△r C p,m =0,12、μοb,B +RT ln b B /b ο,μοBc ,+RT ln c B /c ο, 13、变小,14、C =(1);P =(2);F =(0),15、大于.二、选择填空(27分,每空1分):1、a ;2、△H m ( b ); △U m ( b ); Q ( b );W ( a );3、△H (A)( c );△H (B)( a );△U ( b );△H (c );4、c ;5、d ;6、△U (b );△H (b );△S (a );△G (c );△A (b );7、△U (c );△H (b ); △S (a );8、△H (c ); △S (c),△S amb (a )△S (a);W (c); △G (c);9、d; 10、c 。

三、8分解:W =-p ∆V =-200 kPa ×(25-50)×10-3m 3=5.00 kJ由于p 1V 1=p 2V 2, 所以始末态温度相同,对于理想气体ΔU =0,ΔH =0 所以Q =-W = -5.00 kJ四、8分 解1:(1)C n H 2n +3/2O 2═nCO 2 + nH 2O C(石墨,s)+H 2(g) ═C n H 2n由),()(T H v T H B f B mr βOO ∆∑∆= ),()(T H v T H B c B m r βO O ∆∑-∆=可知{}),(),(22l O H H g CO H n H H m f m f m c m f O O O O ∆∆∆∆+=+(2) 环丙烷分子式为C 3H 6,将数据代入(1)所得结果得Δf H m o =53.48 kJ.mol -1解2:五、12分解:(1)ΔS sys=mC p ln(T/T1)=4184×ln(373.15/283.15)=1155 J.K-1ΔS amb=-mC p(T-T1)/T(热源)=-1009 J.K-1(2)系统的始末态相同,所以ΔS sys=1155 J.K-ΔS amb=ΔS amb(1)+ΔS amb(2)=-m C p(T’-T1)/T’-m C p(T-T’)/T=-1096 J.K-1ΔS iso=ΔS sys+ΔS amb=59 J.K-1(3)系统的始末态相同,所以ΔS sys=1155 J.K-1ΔS amb=ΔS amb(1)+ΔS amb(2)+ΔS amb(3)=-1103 J.K-1ΔS iso=ΔS sys+ΔS amb=52 J.K-1六、12分七、8分解:(1)各相区的稳定相:相区1:l+C(s);相区2:l+D(s);相区3:l+β(固溶体);相区4:β;相区5:D(s)+β(2)各三相线上的相平衡:ac线上:l(E1) A(s) + C(s)dE2线上:C(s) + l(E2) D(s)mn线上:l(E3) D(s) +物理化学(上)答题纸试卷1 (3)通过图中系统点x, y两条冷却曲线的形状及冷却过程的相变化如5.3.7附图(b)所示。

4分最多四个低共熔点,最少有一个低共熔点的相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