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的感悟及评分标准(生物)
生物高考阅卷心得

2013年生物高考阅卷心得高三生物组郑箫第一部分高考阅卷体会2013年高考结束后,有幸参加了陕西省高考理综生物科目的阅卷,对阅卷程序、方法、尺度等有了最直观的认识,产生了许多的感触和想法,下面从阅卷体验、阅卷原则、阅卷心得和教学建议等多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阅卷流程1、阅卷培训:首先是整个理综阅卷老师进行培训,就在阅卷过程中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要求。
然后是分组培训,每一个学科再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培训。
小组培训主要是统一答案。
先是试评。
试评卷也是今年考生的答卷。
目的是在试评过程中掌握考生不同的表述。
然后再统一答案,哪些表述是可以得分,哪些表述是不能得分的。
这样答案标准会更加统一。
试评完了以后才转入正评。
2、评价尺度。
网上阅卷明显比纸上阅卷更公正、公平、高效。
因为所有试卷都是双评,双评要求0误差,即两名阅卷员在每个得分点给的分值相同,差距1分及1分以上便实行三评,如果三评还不能达到0误差,就得仲裁评阅。
差距在2分以上的试卷为恶评卷,所有恶评卷都由小组长或质检员核查确定分数。
这样可以大量减少因阅卷老师的失误而使考生失分。
另外小组长和领导小组的检查员随机抽查阅卷情况,并及时反馈意见。
所以整体来说,评卷误差很小,基本做到了客观、公正。
3、阅卷速度。
今年陕西省理科考生近二十三万多。
由于是双评,相当于四十六万多份试卷。
而时间又相对较紧。
故要求速度较快。
但又不能出错,否则三评卷会很多。
刚开始时我的阅卷速度是12秒多每份。
主要原因是对标准答案及要求还不是很熟。
后来逐渐快起来,快时达到了每份8秒多。
三评率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很少。
4、阅卷质量的评价:网上阅卷对阅卷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阅卷系统非常完善,小组长随时监控每位组员的阅卷情况,包括阅卷量、三评率、恶评率以及每个组员打分的分布曲线等。
如果三评率和恶评率高,专家们就会找阅卷教师谈话。
整个阅卷过程中,老师们的压力是相当大的,但从整体来看,阅卷质量是相当高的。
二、阅卷上的变化:1.今年的29、30、31、32、39、40题组的网上阅卷。
高考生物全国卷Ⅱ答案评分细则及阅卷工作总结

三一、总体情况高考理科综合生物学科网上阅卷从6 月9 日开始,至6 月15 日结束,共有45 位教师参加了本次阅卷工作,其中来自全区各中学的生物教学一线教师35 人,高校教师10 人。
批阅试卷39112 份。
6 月9 日主要讨论制定评分细则,6 月10 日全天为试评阶段,根据试评情况,修改完善评分细则。
从 6 月11 日开始正评。
生物学科网上批阅共有5 道题,分别是29 题(10 分、30 题(9 分、31 题(9 分、32题(11 分、39 题(选修I,15 分或40 题(选修III,15 分,共54 分。
二、各题情况(一29 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必修Ⅰ光合作用相关知识,在考试说明中属于II 类要求,设四道小题共五个空,分值10 分。
1试题题干主要以坐标曲线图形式呈现,考查了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识图、析图、从图形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方面的应用知识。
命题角度常规,不偏不怪,区分度较好,体现了对高中生物核心知识的考察,只要对知识掌握较牢,能把握问题的本质,学生可以顺利作答。
试题考查的相关知识:(1影响光合作用因素。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
(3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方面的应用。
2.评分细则(10 (2 分,其它答案均不得分。
A、B和C (3 分,或A、B、C得 3 分;或A、B,A、C,B、C得1 分,其余答案均不得分。
(2光强(2 分或光照强度(2 分;或光照、光(1 分,其它答案均不得分。
(3大于(2 分其它答案均不得分。
(4光强(1 分,或光照强度(1 分,其它答案均不得分。
(注:下划线部分文字为标准参考答案,下同23.得分情况本题共9 分,学生得分最高分9 分,最低分0 分。
平均分为:6.54 。
具体分值分布如下: 分值0 1 2 3 4 5 6 7 8 9% 1 1.2 1.5 5.5 6.4 11.2 20.6 12.39 29.39 2.094.学生答题情况从学生答卷看,大部分学生对相关内容掌握较好,能够根据试题信息,审题并回答问题。
生物阅卷体会

2014生物高考阅卷体会淄博五中杨东叶大家好,我是淄博五中的杨东叶,今年有幸承担了高考理综生物阅卷工作,获得了一些感受,特整理成书面,与各位领导和亲爱的同仁分享。
关于前来阅卷经过就是五月底大概和我们通了一信息,确定可以前去阅卷,到6月11日正式接到通知,13日动身前往山大中心校区阅卷。
具体阅卷点的工作流程是:早上先报到,然后阅卷之前的动员大会,最后分阅卷题组讲解确定评分细则(这里一定要商定,阅卷组长一般都是高校教师,他们不熟悉高中教材,所以在确定评分标准他们偏向于理论,不了解我们高中生物强调的重点,举个例子:26题第一问第二个空,光合色素分离和提取实验中,高中生物强调分离液和提取液要分清楚,但大学教师就认为提取液也可以用来提取,不需要分这么清楚),上午最后一流程试评试卷,达到熟练化和精确化,正式进入正评阶段。
一:阅卷过程今年理综生物的阅卷组共有150人组成(比去年少了十人左右),阅卷教师由高校教师、在读研究生和高中生物教师组成。
高校教师一般担任各题组的小组长和质检员,试卷的一评和二评主要由研究生和高中教师承担,研究生人数多于高中教师人数。
阅卷程序分一评、二评、三评和仲裁(四评),2014年考生29万多接近三十万。
每份答卷至少由两名人员评分(双评),彼此看不到对方的分数,两名人员不是固定组合,电脑随机派送,要求两人判分必须一致零误差,否则就会由第三个人重新评阅(三评),第三位教师的如果和上面其中一位教师一致的话,则另外一位教师的算作是无效试卷。
如果三位教师判分均不一致,那么这份试卷就会进入仲裁(四评),也就是由小组长裁定,最后给定分数。
这样,可以避免较大失误,相对来说,评分更加公正准确。
当然,也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准确,但误差已经降到最低,并且有效地控制了感情分数的出现。
二:阅卷评分细则阅卷评分原则是“给一分有理扣一分有据”,并且现在评分细则相对人性化:只要不是知识考点错误,可以给分的就给分;但考点错误,答案一分不得。
生物新高考做卷心得体会

生物新高考做卷心得体会如今,生物作为高中必修课程之一,自然成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
对于许多高中生来说,生物也是难以跨越的一关。
然而,随着新高考的推出,生物考试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
那么,如何更好地应对生物新高考呢?在此分享一下个人的做卷体会。
一、知识梳理至关重要新高考生物试卷的特点在于较以前更加贴近实际情境及实践操作,强调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
因此,新高考生物试卷的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实验操作技能实践题都有所调整,侧重点不仅在于基础知识,更考查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因此,在做卷之前,对于知识点的整理梳理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通过错题本的方式,对于高考必考知识点进行重点梳理及加深印象。
同时,在做卷的过程中可以思考:这一知识点是以往高考、平时考试常考的内容吗?做错或不会该知识点的原因是什么?这有助于日后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
二、注重实践能力提升新高考强调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还包括实践操作技能实践题的考查。
在新高考中,实验操作题的内容扩展了运用知识进行解释与分析、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等,希望学生通过实验操作题的考查,能够更好的锻炼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进行实践能力的提升呢?可以通过参加科技竞赛和科普实验活动等方式,了解最新动态和实践经验。
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可以多参加实验课程,强化实践操作技能。
在得到操作技能后,可以多编制、整理、网络,将自己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
三、考试技巧掌握除了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锻炼,考试技巧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生物考试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常见类似的题型,如判断、选择和简答题等。
因此,熟悉这些题型的考查方式和解题技巧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解答选择题时,可以先排除容易不是答案的选项,再逐个进行分析和比较。
在解答简答题时,一定要先读题,明确题目要求,并展开客观地分析问题,列出有理有据的内容,并说明清楚所用的知识和理论。
总之,在高三生物新高考中,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的提高和考试技巧的提升都是非常重要的。
高考阅卷教师总结-高考阅卷分析——生物

(2012浙江)32.(18分)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秆和矮秆 (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 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 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 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 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 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 请回答: (1)对上述l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 表达 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_____,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 有害性 基因突变 变异具有____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______。 诱变育种 (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________、单倍体育种和杂 基因重组 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花药离体培养 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 胚状体 获得再生植株。 ________ 4 (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_种配子。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
由生物高考阅卷带来的思考

由生物高考阅卷带来的思考福建教育学院陈巧自2009年开始,我省高考理综试卷进入课程改革后的自主命题。
这三年来,理综生物试题充分体现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理念,从多角度、多侧面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在此基础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笔者就考生对2011年福建省高考理综生物II卷的答题情况,谈谈对中学生物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夯实基础教学,重视能力培养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命题的指导思想逐步从“知识考查为主”向“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能力和素质”过渡。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清晰的基本概念、完整的知识体系、扎实熟练的基本技能。
考查学生的能力一般从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核心内容的理解、掌握基础之上着手。
在生物高考阅卷中发现,不少考生对生物学概念理解混乱、规律掌握不牢。
例如第26-II(2)题。
细胞膜是防止细胞外物质自由进入细胞的屏障,细胞膜和细胞内膜系统统称为生物膜,也就是说细胞膜包含于生物膜中。
根据题意,盐酸是起“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的作用,所以此处应答“细胞膜”,而答“生物膜”、“膜”都不恰当。
第27(1)题“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定律”,根据题干可知结球甘蓝叶色性状是由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控制的,因此其遗传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一些考生答“分离”定律、“孟德尔”定律,因而造成丢分。
第27(4)题则是考查考生通过绘图表述生物学内容的信息表达能力和信息转换能力,一些考生可能没有理解等位基因的含义而将一对等位基因画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一些考生则将一对等位基因画在非同源染色体上。
解答第32(3)题,考生需获取题干中的“不同长度的酶切产物在电泳时移动的速率不同,形成不同的电泳条带”这一信息,认真分析图中隐含的生物学知识,将教材中的“DNA指纹”所蕴含的知识以及对遗传规律的理解迁移运用到解题,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审题识图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生物学科阅卷分析

生物学科阅卷分析高中生物是一门描述性较强的学科,在生物学科答题中,学生常出现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分数,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如果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有效的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就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就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1、答题时,字迹要工整清楚,字距要适中,不可太挤、太满、太乱。
否则扫描图像可能不清楚。
在长时间盯着电脑、阅几千份试卷的劳动强度下,所有的阅卷老师都不可能保证有足够的耐心。
这种卷面差的试卷,首先会拉低阅卷人的印象分,如果有关键步骤阐述不清或有小错误,后面即使说得再好也不一定给分,考生就可能吃亏。
网上阅卷要求学生的书写要认真仔细,字迹要清晰,字体大小要适中,阅卷中发现很多学生(1705班牛犇,1703班党浩铭,1703班刘哲宁)的字迹潦草,无法辨认,有些学生的字体太小,放大后都很难辨别,这就造成有些学生的答案只能是仔细一遍遍的辨识之后给一分数。
有些实在看不清楚的就判为错,不得分。
2、答题时尽可能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在学术性比较严格的答案评分细则中明确规定了错别字不给分。
因此在保证题目会做的前提下,要尽量杜绝错别字。
有很多同学答题不够规范(1701冯展,1701高杰,1703张烨钊,1705蔡慧芳)(平时教学中严格要求,专业术语不能有错别字,严格要求对学生是有益的。
)3.阅卷时,特别强调,知识点的把握,采点得分,评卷过程最大的收获就是“关键词”。
虽然平时讲题做题也一直给学生强调关键词,但是真正在这时才体会到关键词究竟有多大的分量。
所以要求考生答案思路清晰,特别标准答案中要求的关键字、生物学专有名词,大是大非的问题不能含糊,否则造成失分。
4. 审题不清,找不准主要信息,答非所问。
审题要细、尽量用专业术语答题。
审清题目是做题的关键,有的考生(1701薛宇,1701李咏春,1703成亮亮,1705李娜)由于没有审清题目要求,导致出现无谓丢分的现象。
高考阅卷的感悟及评分标准(生物)

高考生物阅卷心得黄陂六中袁艳丽高考阅卷归来有很多感悟,细细想来有这么几个方面:1、从试题的角度出发,我深切的感受是生物高考试题对能力的要求提高了,能力要求包括:逻辑推理能力、图表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判断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生物高考题并不是记记背背就能考好的,更注重能力的考查,更能体现理科的特点。
2、从评卷的方式上来看,更趋向于公平。
理综试卷要求是零误差,每份试卷每道题目在相同的评分标准下,采用网上阅卷评阅系统,随机分配给两位评卷员在网上各自评判,如果两人的得分相同那么这个分值是有效的,这份试卷的这道题得分通过了,如果不同有第三个人进行三评,三评的结果如果和两评的某一人的打分相同,那么,相同的分值通过,如果三评的结果和两评都不同,那么有第四人仲裁,这道题才画上句号。
工作量是原有试卷的两倍以上,但对每位考生更趋向于公平。
3、从评卷的标准来看,有宽有严。
宽,宽在无论书写怎样乱,一定要把答案找到,并给出相应的分值;只要答案体现考生理解题意,错别字,基本给分;书写的顺序,要求比较宽松,只要找到采分点就给分;描述性内容,只要和实际相当就给分;实验材料,是在答案中找对的,只要有就给分。
严,严在有些内容是多写一点就不给分,称之为画蛇添足;如果用字母来代替相应内容书写不得分;实验材料没用题目中提到的,不得分。
阅卷心得:通过这次生物高考阅卷,我体会到无论出题人还是制定评分标准的人,把握的基本原则是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注重的是对能力的考查。
如果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没有分析出题意,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一连几个答案都可能出错;有的考生虽然题意分析对了,但书写上出现笔下误实在可惜;有的考生理解题意但语言描述上欠缺,得不到全分;老师日常用字母代替名称,要方便快捷,但学生会模仿,考卷上不给分。
所以我们今后教学中要注重能力培养,要教会学生如何读题抓题眼,更要注重答题的规范性训练。
答题注重逻辑性,关键字词要出现,实验步骤的完整性,规范性训练不可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阅卷心得
黄陂六中袁艳丽
高考阅卷归来有很多感悟,细细想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1、从试题的角度出发,我深切的感受是生物高考试题对能力的要求提高了,能力要求包括:逻辑推理能力、图表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判断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生物高考题并不是记记背背就能考好的,更注重能力的考查,更能体现理科的特点。
2、从评卷的方式上来看,更趋向于公平。
理综试卷要求是零误差,每份试卷每道题目在相同的评分标准下,采用网上阅卷评阅系统,随机分配给两位评卷员在网上各自评判,如果两人的得分相同那么这个分值是有效的,这份试卷的这道题得分通过了,如果不同有第三个人进行三评,三评的结果如果和两评的某一人的打分相同,那么,相同的分值通过,如果三评的结果和两评都不同,那么有第四人仲裁,这道题才画上句号。
工作量是原有试卷的两倍以上,但对每位考生更趋向于公平。
3、从评卷的标准来看,有宽有严。
宽,宽在无论书写怎样乱,一定要把答案找到,并给出相应的分值;只要答案体现考生理解题意,错别字,基本给分;书写的顺序,要求比较宽松,只要找到采分点就给分;描述性内容,只要和实际相当就给分;实验材料,是在答案中找对的,只要有就给分。
严,严在有些内容是多写一点就不给分,称之为画蛇添足;如果用字母来代替相应内容书写不得分;实验材料没用题目中提到的,不得分。
阅卷心得:通过这次生物高考阅卷,我体会到无论出题人还是制定评分标准的人,把握的基本原则是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注重的是对能力的考查。
如果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没有分析出题意,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一连几个答案都可能出错;有的考生虽然题意分析对了,但书写上出现笔下误实在可惜;有的考生理解题意但语言描述上欠缺,得不到全分;老师日常用字母代替名称,要方便快捷,但学生会模仿,考卷上不给分。
所以我们今后教学中要注重能力培养,要教会学生如何读题抓题眼,更要注重答题的规范性训练。
答题注重逻辑性,关键字词要出现,实验步骤的完整性,规范性训练不可少。
评分细则
31-1考查脂肪酶作用对象
标答:(1)脂肪。
给分:动物脂肪、油脂、脂肪块(粒)含脂肪物质、植物油、动物油、
含有脂肪的食物、甘油三酯
学生常见错误:脂质、磷脂、脂肪酸、甘油、脂类、酟肪、脂肪肝、肥肉、
猪肉、脂肪组织(细胞)细菌、花生、肪脂、肪肪
31-1.2考查用何物质维持酸碱稳定
标答:(2)缓冲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给分:①出现缓冲二字均给分
②写出一个缓冲对给分H2CO3/HCO3-
学生常见错误:1.缓冲对的分子式写错. 2.酸碱对 3.稳定中和液
4.缓冲液
5.动物血清
6.酸碱中和液
7.只写一种物质
31-2考查脂肪酶化学本质
标答:蛋白质或多肽
给分:出现蛋白就给分
学生常见错误:蛋白质、蛋白酶、蛋白质或氨基酸
小结:学生错别字较多,字迹潦草平时基础知识落实不够
31-3本题是一道简单实验设计题:在给定细菌生活的适宜温度条件下,要求设计测定脂肪酶活性的实验思路是一个比较简单常见的考点。
1、拟定评分细则:
①温度范围( 1′)
②设置温度梯度( 1′)
③测酶活性或测酶活性的具体方法( 1′)
④酶活性最大(或剩余脂肪最少,消失最快,分解最快,速率最大( 1′)
⑤结论:活性最大对应的温度为最适温度联系起来( 2′)
在实际改卷过程中,我们对考生放宽了要求,例如,只要温度温度范围包括55℃~65℃
无论是0、30、90或0、60、100这些都给分;在测酶活性中,只要是苏丹Ⅲ或Ⅳ染色,即便后面的颜色对应错误(桔红、桔黄)也给分,甚至有的考生没有交待染色剂,只要出现染色最深或浅都给分。
即便这样,大多数考生得分只能得2′。
2、考生常出现错误:
1.审题不仔细,不清楚,突出表现在本题要求设计实验思路,但绝大多数考生都将实验具体步骤写出来;不注意题目给定条件,细菌生活适宜温度55℃~65℃并且题目明确说明已经从细菌中提取脂肪酶,但部分考生都直接把细菌或泉水当酶来用;另外,部分考生甚至设计如何测酶的最适PH。
2.学生缺乏完整的实验设计思路;往往出现只具有实验设计过程,但没有对数据分析,最后未归纳实验结论。
3.教材知识不熟:将脂肪酶的底物写为磷脂、蛋白质、甘油、脂肪酸,也表现了不知道酶是什么,没有用专业语言表述;将底物写成猪油、肥肉、猪肝;鉴定脂肪的染色剂,有些考生用双缩腺试剂、二苯胺、甲基绿等。
4.语言表述不准确,例:在设置温度梯度中,常写为温度区间,最适温度没有和酶活性最大时的温度对应。
5.错别字:脂肪酶写成脂肪酯、脂肪酸。
6、温度梯度描述为浓度梯度。
32题:
(1)标答:竞争、寄生、捕食(不强调词的顺序)每空2分,答对一空得2分)
评分标准:①以下答案可以得分:种内竞争、捕食与被捕食。
②以下答案不得分:种内竞争、种间斗争、捕食者以及有明显错别字,如捕食写成捕实等。
高频错答:种内斗争、种间斗争、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寄主、捕实、竞争性、捕食性、寄生性、斗争、食物竞争、空间竞争、竞争配偶、种内斗争、争夺空间、争夺食物、种类竞争、种类捕食、种类寄生、种族斗争、生殖隔离、地理隔离、捕杀、捕猎、扑食、补食。
(1) (3) (4)
(8)
(2)标答:甲 丙 乙 丁
以下答案得5 丙 丁
②甲 甲 丙乙 乙 丁
以下答案得3分:
甲 甲 乙 乙
或甲 乙
甲 乙
甲——丙——戊
甲——丁——戊(或单独3条、2条) 乙——丙——戊 乙——丁——戊
高频错答:(0分)
(2)(4)(水或重金属)
33.(3)(4)评分细则:
标答:(无O
2
)不能进行(或抑制)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得1分。
无能量(足够的)(ATP)吸收葡萄糖用于合成淀粉。
学生情况:得全分、全不得分者各占大约10~15%,其余为得部分,尤其是缺少能量的用途,是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还是用于利用葡萄糖合成淀粉是最大失分点。
常犯错误:
1.通入N
2、CO
2
抑制了有氧呼吸,CO
2
浓度高不利于呼吸作用,不进行有氧呼吸,同时
也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2.无O
2进行有氧呼吸(或不进行有O
2
的呼吸)。
3.没有能量用于C
3的还原(或利用CO
2
合成淀粉)。
◆4.无O2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5.呼吸写成呼呼、吸吸或呼等。
6.第四空答案“无”写成有,不能或不规范写无淀粉等。
7.无氧条件下葡萄糖不能氧化分解产生大量热量、热能
8.对组4的描述变成了组6、组8、组1等。
9.没有能量把葡萄糖背进细胞。
◆10.组2分析全正确,而组4只有无淀粉合成结论。
◆11.组4无氧呼吸,消耗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
率),故无淀粉积累。
◆12. O2不足或CO2浓度高,有氧呼吸受到影响,细胞内无能源物质,植物根(根系)不
能吸收利用,没有生物固氮,无化能合成作用等,无O
2
不能进行物质能量转化,通入
的CO
2、 N
2
与 O
2
反应,从而无氧气……
◆13.不能产生合成淀粉的中间产物
34.(1)女儿为非秃顶,儿子非秃顶或秃顶(0、1、2分)
细则:①秃顶和非秃顶(得1分)(答或不得分)
②仅有基因型不得分
③答案不全或有错误不得分
常见错误:
1.只有基因型,无表现型。
2.表述用词不准,如非秃顶→“无秃顶”、“没有秃顶”、“正常”;秃顶→“患病”。
3.子女均有秃顶和非秃顶(分类表述不准)。
4.全非秃顶或男秃顶,女非秃顶(概括不全)。
5.秃顶或非秃顶、秃顶、非秃顶(不全)。
6.非秃顶,秃顶男性(不全或表述不清)。
7.分析错误,如出现“女儿秃顶”。
(2)女儿非秃顶,儿子秃顶(0、1、2分)
细则:①秃顶和非秃顶(得1分)(答或不得分)
②仅有基因型不得分
③答案不全或有错误不得分
34.(3)(4)评分标准:
第一问基因型:不能多写,伴性遗传,基因型不能用分隔符号隔开;可以写性别,但必须写对;等位基因必须写在一起,不同等位基因可以调换顺序。
第二问表现型:要写对、写全,不能写掉字,写错别字。
错误地点:
(一)①“b”、“d”。
②修改时没有把原来的划去,而是在原来的字母上直接写。
③在基因上打(),不知道()里的是要还是不要。
④写成伴性遗传。
⑤性别写错,男性写成YY(×)Y(√)BbxYDd(√).
⑥在基因之间用“,”,“/”隔开。
⑦题目上问____或____,学生写的两个一样,重复写。
(二)①秃→秀、颓、禿、突、凸、
②褐→锡、竭
③蓝→男、篮
④写了很多题目中没有出现的表现型,红、白、棕、黑、灰、紫、红褐,一只眼睛
蓝,一只眼晴褐。
⑤题目中要求写女性的表现型,学生写了很多男性的。
⑥重复写表现型,写了三个非。
⑦(非)(蓝)(褐)
⑧省略。
⑨写基因型。
⑩出现题目中的四种表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