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学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篇一一、目的要求认识各大类岩浆岩的主要代表岩石,学习肉眼鉴定岩浆岩的方法。

了解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和它们在地壳中的产出状态。

学习沉积岩的肉眼鉴定方法,加深对沉积作用的理解。

通过鉴定初步认识常见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沉积岩。

通过实验了解变质岩的主要特征;认识一些常见变质矿物和变质岩类型,加深对变质作用的理解。

通过对未知岩石标本的鉴定,达到复习和巩固对三大类岩石特征的认识,了解变质岩、岩浆岩及沉积岩的一些主要区别,进一步掌握肉眼鉴定岩石的步骤和方法。

二、预习要点岩浆岩的常见造岩矿物如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

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概念。

岩浆岩的分类依据及其主要代表性岩石。

岩浆岩的主要特征及肉眼鉴定方法。

了解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和分类;岩石的构造与结构;各沉积岩类具代表性岩石的特征。

变质作用的概念;变质矿物;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变质岩的分类及其代表岩石。

三、实验用品标本:岩浆岩:花岗岩、伟晶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辉长岩、橄榄岩、花岗斑岩、流纹岩、金伯利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沉积岩:砾岩、粗砂岩、细砂岩、豆状灰岩、生物灰岩、粉砂岩、页岩、油页岩、石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豆状灰岩、白云岩、波痕、泥裂、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结核等。

变质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蛇纹岩、矽卡岩、角岩、混合岩。

工具:小刀,放大镜,稀盐酸等。

四、实验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主要分类及分析(1)岩浆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辉石、橄榄石。

酸性岩浆岩中前几种矿物居多,而基性岩浆岩中则偏向于后者。

也因此,在岩石的颜色上来说由肉红色--灰白色--黑色变化。

结构上来说,侵入的岩浆岩里面的矿物应该是较均匀的分布,岩石呈现块状。

而喷出的流纹岩中会呈现一些流动构造;以及喷出的安山岩和玄武岩中会有气孔和杏仁状构造,这种特殊的结构构造也是它们的鉴定标志。

科学实验报告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篇一今天老师给我们开了演示实验,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在这节课里老师给我们演示了好多实验。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锥体上滚。

当我看到这个实验时,眼看着一个椎体从低处滚到高处并且不会在滚回来,感觉好神奇。

这个设备是两根钢管由低到高的固定在一个板子上,低的那边间距小,高的那端间距大,一个锥体架在两杆中间,将椎体移到钢管低的那一端之后,锥体就自动的滚到高处去了。

这个实验一开始让我看的目瞪口呆,还以为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呢。

但是经过仔细分析发现这其实只是一个错觉。

这个轨道一头高一头低,椎就会从低的一端滚向高的一头好像是重心在向上滚,但分析一下就会知道真相不是这样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就违背了能量定理。

首先这是一个椎而不是一个圆柱体,其次这不是一个斜面而是两条轨道,而且轨道是成八字形状摆开的,并且高处张得开。

这样的设计会使椎处于高处时重心降低,而在低处时由于轨道变窄使的重心升高且高于在高处时的,这样看来这个实验就变成重心有高处向低处走的正常现象了,也就没有违背能量定理了。

通过椎体上滚这个实验说明了在重力场中的任何物体都具有从势能高的地方向势能低的地方运动的趋势。

从这个实验中我想到了如果能把这个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我们就能节约很多能源。

建筑工地可以用来运东西,医院里可以用来运伤员,游乐园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想到有些东西表面上的东西可以把我们蒙蔽到,但是我们如果认真的去对待就很容易把他们识破,我们不能总相信自己的眼睛。

1 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规律运动。

2 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换。

本实验的核心在于刚体在重力场中的平衡问题,而自由运动的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总是平衡在重力势能极小的位置。

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重力场中势能极小值状态,重力的作用总是使它往势能减小的方向运动。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步骤:
1、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2、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3)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植物茎的作用
实验目的:认识植物茎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的作用。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我们对磁铁的了解
实验目的:认识磁铁

实验器材: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课件等
实验步骤:
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8)
三 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温度计和正确使用温度计。测读温度。
实验器材: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
实验步骤: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4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实验目的比较哪种船载物多实验材料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实验过程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科学小实验结果报告单

科学小实验结果报告单

科学小实验结果报告单酸碱中和实验结果报告单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酸碱溶液的pH值的变化,验证酸碱中和反应的发生。

实验材料:- 盐酸溶液(HCl)- 碳酸钠溶液(Na2CO3)- 目视观察工具(例如试管或玻璃杯)- pH试纸或pH计实验步骤:1. 准备两个不同的容器(试管或玻璃杯),将一个标记为A,另一个标记为B。

2. 在容器A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

3. 在容器B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4. 使用pH试纸或pH计测量容器A中的溶液的pH值,并记录下来。

5. 使用pH试纸或pH计测量容器B中的溶液的pH值,并记录下来。

6. 将容器A和容器B的溶液缓慢地倒入一个新的容器中。

7. 再次使用pH试纸或pH计测量混合后溶液的pH值,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容器A中的盐酸溶液的pH值为2。

- 容器B中的碳酸钠溶液的pH值为9。

- 混合后的溶液的pH值为7。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和解释:- 盐酸溶液具有较低的pH值(酸性)。

- 碳酸钠溶液具有较高的pH值(碱性)。

- 混合后的溶液的pH值接近中性(约为7),表明酸碱中和反应发生了。

-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反应生成了中性溶液。

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酸碱中和反应会产生中性溶液。

- 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混合后,pH值会接近7,表明酸碱中和反应已经发生。

实验注意事项:1. 在测量溶液pH值时,保持试纸或pH计的准确性和清洁。

2.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彻底清洗干净。

备注:在实验中,尽量使用浓度适度的盐酸和碳酸钠溶液,避免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害。

另外,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实验室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科学_实验报告单

科学_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

2. 探究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时间:2021年10月10日实验地点:生物实验室实验材料:1. 种子:向日葵种子、黄瓜种子、番茄种子各10粒。

2. 营养土:充分腐熟的田园土500g。

3. 塑料杯:5个。

4. 测量工具:尺子、天平、温度计。

5. 仪器:恒温箱、显微镜。

实验步骤:1. 将5个塑料杯分别编号为1、2、3、4、5。

2. 在每个塑料杯中加入100g营养土。

3. 分别在1、2、3、4、5号塑料杯中播种10粒向日葵种子、黄瓜种子、番茄种子。

4. 将1、2、3、4、5号塑料杯分别放置在恒温箱中,设定温度为25℃。

5. 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数量、根系长度等。

6. 在实验过程中,分别对5组植物进行以下处理:a. 1号塑料杯:保持正常生长条件。

b. 2号塑料杯:在生长过程中,每天增加光照时间2小时。

c. 3号塑料杯:在生长过程中,每天减少光照时间2小时。

d. 4号塑料杯:在生长过程中,每两天喷施一次0.1%的硝酸钾溶液。

e. 5号塑料杯:在生长过程中,每两天喷施一次0.1%的硫酸镁溶液。

7. 实验持续10天后,将所有植物取出,进行观察和测量。

实验结果:1. 在正常生长条件下,植物生长情况如下:a. 向日葵:株高20cm,叶片数量15片,根系长度15cm。

b. 黄瓜:株高30cm,叶片数量20片,根系长度20cm。

c. 番茄:株高25cm,叶片数量18片,根系长度18cm。

2. 在增加光照时间的情况下,植物生长情况如下:a. 向日葵:株高25cm,叶片数量18片,根系长度20cm。

b. 黄瓜:株高35cm,叶片数量25片,根系长度25cm。

c. 番茄:株高30cm,叶片数量22片,根系长度22cm。

3. 在减少光照时间的情况下,植物生长情况如下:a. 向日葵:株高18cm,叶片数量12片,根系长度15cm。

教科新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

教科新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力
1
1
平衡
定滑轮 不能省
1
2
1可右倾斜
2
2
平衡
3
3
平衡
2
3
向左倾斜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也改变用力方向。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时间2011.9.16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V)
实验名称
将纸做成拱形后它能够承载更大的压力,而且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 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2011.10.12
实验类型
分组:(V)演小:(V)
实验名称
圆顶形和球形受力的特点
实验器材:
三个对半剖开的乒乓球
猜测:
圆顶形和球形受力的特点跟拱形有关
改变轮的大小,轮越大,轮轴越省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时间2011.9.16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V)
实验名称
定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1根粗线纯、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猜测:
定滑轮不能省力。
实验过程:
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根纯子,在绳子的两端任 意挂『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然后用测力计做相 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实验过程:
先组装一个滑轮组,然后用这个滑轮组来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观察 用力的方向,测量用力的大小。与直接体生物体的用力方向,用力大小作 比较。并做好记录。

2023年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

2023年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试验汇报单五年级科学试验汇报单1、唾液能消化淀粉旳验证试验:试验仪器: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等。

试验过程: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旳淀粉液,在其中一种试管中加入少许唾液,并摇摆,使其均匀混合。

将两个试管放入温度为40摄氏度左右旳温水中。

过一会儿,分别往两个试管中放入一滴碘酒,观测现象。

试验现象:加入唾液旳淀粉液没有变化,没有加入唾液旳淀粉变蓝了。

试验结论:淀粉碰到碘酒会变成蓝色.2、吸进旳气体与呼出旳气体与否相似旳试验试验仪器:水槽、玻璃吸管、集气瓶、烧杯、蜡烛、澄清旳石灰水、火柴等。

试验一环节:1、用排水法搜集呼出旳气体,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2 把瓶盖声上旳玻璃片打开一种小口,将燃烧着旳火柴慢慢放入瓶内,看到什么现象?这阐明什么?试验一现象:燃烧旳火柴熄灭了。

试验一结论:呼出旳气体是不支持燃烧旳气体。

试验二环节:1、按书本中旳装置,通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石灰水有变化吗?(没有变化)2通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有变化吗?(有变化)这阐明什么?试验二结论:呼出旳气体能使澄清旳石灰水变浑浊。

概括出呼出旳气体中含氧气少、二氧化碳多。

推想出人体需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凸透镜成像试验仪器: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

试验环节:1、将点燃旳蜡烛放于凸透镜和纸屏中间,立在桌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旳中心高度大体相似。

2、合适调整凸透镜与纸屏旳距离,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旳像吗?像是什么样旳?3、研究像旳大小与成像旳规律是怎样旳?试验结论:运用凸透镜形成旳像都是倒立旳。

1、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旳是缩小旳像。

2、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旳是放大旳像。

3、当凸透镜距纸屏和距蜡烛相等时,形成旳是相等旳像。

4、种子发芽条件旳对比试验方案通过验证试验,观测记录种子发芽旳过程。

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影响种子萌发旳重要原因是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内容:学会使用显微镜(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水滴里的生物实验器材:显微镜、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吸水纸、玻片标本若干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水滴里含有草履虫等多种微生物。

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解释地球内部结构(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地球的内部实验器材: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制模型)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按现有的理论推测,地球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解释物质的变化(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蜡烛的变化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垃圾盒(或培养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蜡烛是固体,点着时因受热熔化成了液体,随着温度的增高,液体又转化成能燃烧的气体。

蜡烛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还会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汽、灰烬等新物质。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铁钉生锈了实验器材: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汽水瓶、葡萄糖瓶……)3个、白开水、蜡烛、火柴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长期)实验结论: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辨别物质的酸碱性(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变色花实验器材:紫包菜、热水、滴管、烧杯(紫甘蓝水若干)、不同的液体(白醋、碱水等)、不同的食物若干(面包片、馒头片、饼干等)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遇到碱性物质会变绿,遇到中性物质则不会变色。

实验内容:对比洗涤剂的去污效果(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4、洗衣服的学问实验器材:不同的洗衣粉若干、勺子、干净的布、烧杯和水若干、玻璃棒、天平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不同的洗衣粉去污能力是不相同的(某品牌的洗衣粉能更容易地去除污迹)。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1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4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实验目的比较哪种船载物多实验材料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实验过程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

实验结论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5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浮力实验目的研究物体沉浮的秘密实验材料弹簧秤、三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刻度杯、细线实验过程实验一: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实验二: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实验结论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科学实验报告单6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实验目的探究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实验材料弹簧秤、钩码、刻度杯、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块、细线实验过程1、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记录在表格中。

2、测量钩码分别浸人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记录在表格中。

3、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钩码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

实验结论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7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实验目的研究马铃薯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实验材料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小铁片、浓盐水、食盐、白糖、烧杯、筷子实验过程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注意调制盐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食盐溶解后,放人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

实验结论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科学实验报告单8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实验目的研究不同密度的液体对马铃薯受到浮力的影响实验材料马铃薯、钩码、弹簧秤、清水、浓盐水、酒精、量筒、太平、图片、糖水实验过程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

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1、烧杯里取一些盐水。

2、用滴管取清水往烧杯里滴(水要带颜色的)。

3、再分别在每个烧杯里倒入浓盐水、糖水和酒精。

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

实验结论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科学实验报告单9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衣服能使身体加热吗实验目的研究衣服本身是否能发热实验材料毛线衣物、棉织衣物、可密封的热水、温度计实验过程现分别测量笔袋和书本的温度,记录其数据;在测量外套分别包裹笔袋和书的温度,观察并记录实验结论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科学实验报告单10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给冷水加热实验目的研究水在变热、变冷过程中的变化实验材料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太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实验过程(1)在试管里装满水,剪一块气球皮把试管口蒙住,用橡皮扎紧(2)把试管插在热水杯里,使试管内的水变热(3)观察气球皮的变化实验结论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科学实验报告单11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液体的热涨冷缩实验目的观察水在受热或受冷后的体积变化实验材料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温度计实验过程1、在平底烧瓶里加满冷水,滴几滴蓝墨水,用带橡胶塞和橡筋把玻璃管口盖紧标记。

2.把烧瓶放进热水里,观察水柱的变化,做标记记录。

3.把烧瓶拿出放进冷水里,观察水柱的变化,记录实验结论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2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空气的热涨冷缩实验目的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烧瓶、玻璃管、常温水、热水、冰水、锥形瓶、气球实验过程吸管一头装一点水,然后将另一头浸到装水的盆里。

这样吸管内部就密封了一定数量的空气。

用手(或其它热源)捂管子,但是不可用力。

空气受热膨胀,上端水柱被挤出。

实验结论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科学实验报告单13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金属的热涨冷缩实验目的研究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实验材料酒精灯、铜球演示器、钢丝条、刻度尺、木块、图片、资料实验过程观察一个铜球,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未加热时,刚好能通过金属环,把铜球加热后则,不能通过金属环。

实验结论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14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热在金属中的传递实验目的观察研究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材料铁丝、热水、铁夹台、火柴、金属圆片、酒精灯、蜡烛油等实验过程实验一: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很烫的热水中,用触摸露出水而的那部分金属条。

实验二: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结论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科学实验报告单15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传热比赛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实验材料塑料勺、木勺、钢勺、杯子、热水实验过程把塑料勺、木勺、钢勺放在同一个杯子里,然后加热,看哪个吸收热的温度最高。

实验结论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科学实验报告单16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滴漏实验实验目的用水测量时间实验材料300毫升的塑料瓶子、100毫升的量筒、签字笔、铁钉、透明水杯实验过程在瓶盖上用剪刀打一个洞,然后取100毫升的水,记时开始把水倒入水中。

记录好100毫升的水需要多少时间。

实验结论1瓶盖上的洞打得大,滴水的速度就快,水滴漏时间就短;洞打得小,滴水速度就慢,水漏完的时间就长。

2漏水所需的时间与水滴滴完的时间快慢有关系。

科学实验报告单17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制作水钟实验目的设计制作水钟实验材料美工刀、塑料瓶、时钟、尺子记号笔实验过程1、制作一个滴漏。

思考:怎样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2、标出时间刻度。

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用手表计时,在容器壁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钟和5分钟时的水位刻度。

然后,依水位老推算时间,分别标出1分钟~10分钟的时间刻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