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禄口机场近年大雾天气简要分析共19页文档

合集下载

南京一次持续性浓雾天气过程的边界层特征及水汽来源分析

南京一次持续性浓雾天气过程的边界层特征及水汽来源分析

南京一次持续性浓雾天气过程的边界层特征及水汽来源分析张礼春;朱彬;耿慧;马国忠【期刊名称】《气象》【年(卷),期】2013(039)010【摘要】本文选取2006年12月24-27日(平流辐射雾)南京大雾的外场观测资料及NCEP的2.5°×2.5°NC再分析资料和GDAS全球1°×1°气象资料,结合天气形势、气象要素、物理量场,并利用轨迹分析方法,对这次浓雾的边界层特征及水汽输送进行分析,探讨这次浓雾形成和持续的主要边界层物理和天气学成因.分析表明:(1)这次浓雾过程期间始终存在深厚的逆温层结,甚至出现多层逆温.浓雾过程中,在中上空不同逆温层顶温度比地面温度高出2~5℃.逆温层厚多在200 m以上,26日08时逆温层厚达500 m.逆温层的存在,使大气层结更加稳定,在雾形成前期利于低层水汽聚集,雾形成后又抑制水汽的扩散,利于雾体的发展和维持,是这次浓雾能持续约64 h,强浓雾时段(能见度<50m)持续约37 h的重要因素.(2)这次平流雾过程低层水汽通量散度呈负值,上空持续出现水汽辐合,最强水汽辐合出现在25日02时左右,为-30×10-7g· s-1·cm-2·hPa-1.低层辐合利于水汽的聚集,雾得以形成和发展,而雾过程后期水汽辐散则加快雾的消亡.贯穿整个雾过程的水汽辐合是这次平流辐射雾长时间维持的重要条件.(3)这次平流辐射雾过程中水汽输送路径是自中国东部沿海抵达南京;雾期间,水汽又来自海上源源不断的输送,最大时南京上空水汽通量达到2 g·s-1·hPa-1·cm-1.水汽的供应和后期补充量,决定了浓雾的持续时间.【总页数】9页(P1284-1292)【作者】张礼春;朱彬;耿慧;马国忠【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影视中心,北京10008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44;中国气象局气象影视中心,北京100081;黑龙江气象台,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相关文献】1.南京冬季一次浓雾过程的微物理特征 [J], 鲍磊;杨军;王巍巍;刘端阳2.南京冬季一次持续性浓雾过程的特征分析 [J], 徐萌柳;银燕;钱凌3.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的边界层结构特征 [J], 张静;刘端阳;钱映月;严文莲;康志明4.一次深厚浓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和生消物理机制 [J], 杨军;王蕾;刘端阳;李子华5.2018年春季北京一次沙尘天气边界层特征及来源分析 [J], 桂海林;秦贺;赵培涛;王飞;唐志军;王继康;朱媛媛;褚旸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京禄口机场近年大雾天气简要分析

南京禄口机场近年大雾天气简要分析

大雾的月变化规律
雾日数(能见度小于500米)
30 25 20 15 25 20 17 10
10
5 0 1月 2月
12 6 6
7 4 1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3 9月 10月 11月 12月 8
雾日数(能见度小于500米)
大雾的月变化规律
禄口机场的大雾出现较为频繁,大雾天气主要集中在深 秋和冬春季,尤其以11月、12月、1月居多。 9月至次年3月为大雾频发期,此时南京禄口机场多处于 变性冷高压控制下,近地面大气层结比较稳定,夜间辐射冷 却较强,且清晨多静、微风。如遇低层大气水汽充足的条 件,易形成雾。 夏季6、7、8月,夏季风盛行,温度高,夜间辐射冷却 降温平缓,空气湿度难以达到饱和成雾的条件,所以雾日 最少的变化情况,如风速、露 点温度、云高云量。 • 在天气系统没有大的改变的前提下,如果已经出现大雾 天气,要充分考虑6点后大雾加大的可能性,做好保障预 案。 • 在天气条件无法判断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考虑压一下航 班叫醒节奏,等待天气趋势明朗后再做决断。
路漫漫其修远,与君共勉
南京禄口机场近年大雾天气简 要分析
南京航务部 祝静青
数据来源及选取条件
大雾天气分析所使用的数据来源: 2013年至2018年(6年),南京禄口机场实况气象报文 (METAR)。 大雾天气分析数据选取条件: 所有本场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作为研究对象。
大雾的年变化趋势
大雾的年变化趋势
总体上看,从2013年至2018年,南京大雾的发生次数呈 现出下降的趋势。南京禄口机场发展导致农田、水塘减少, 减少了局地的水汽供给,以及气候的变化可能是大雾发生 减少的原因。
总结
一、禄口机场大雾发生数量呈下降趋势。 二、秋冬季大雾占全年大雾的84%,故9月至来年2月需要 重点关注大雾天气对航班的影响。 三、大雾发生概率最高的月份为11、12、1月, 次高月份为2、3月,4、5、9、10月这四个月也会出现大 雾天气。 四、一天中大雾发生概率最高的时间是早上6点和7点,与 公司出港航班时刻重合。

南京禄口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统计分析及判断模型

南京禄口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统计分析及判断模型

南京禄口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统计分析及判断模型南京禄口机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是江苏省第二大机场,也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由于禄口机场的重要性和航班数量增加的趋势,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低能见度天气是一个常见的飞行安全隐患。

低能见度天气通常指能见度在1000米或以下。

这种天气对飞行领域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很多情况下,低能见度天气是导致飞行延误和取消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准确预测低能见度天气事件对于机场取得良好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南京禄口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的统计分析和判断模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南京禄口机场的历史低能见度天气记录。

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南京禄口机场历年来的低能见度天气发生率呈现一个逐年增加的趋势。

在统计数据中,发现低能见度天气事件主要发生在早晨和晚上,而在白天和晴天的时候,低能见度天气事件少发生。

此外,南京禄口机场低能见度天气事件发生的主要是团雾和大雾。

针对这些统计数据,我们可以使用判断模型来更准确地预测未来低能见度天气事件。

过去的数据可以提供对未来天气的预测,建立模型可以预测未来的低能见度天气发生率。

判断模型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趋势预测低能见度天气的可能发生时间段和可能性大小。

模型可能使用的变量包括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因素。

特别地,可见度和云底高度是判断低能见度天气的主要指标。

在创建模型过程中,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分析数据,例如回归分析或决策树分析。

机器学习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数据,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积累禄口机场的气象历史数据。

通过模型的预测,可以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例如提高飞行员的能见度飞行技能、加强机场设施设备的维护和升级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以应对低能见度天气。

总结本文,针对禄口机场低能见度天气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采用判断模型来预测未来的低能见度天气事件。

这些预测结果可以用于规划机场的空中和地面操作,降低低能见度天气对机场运营的影响,提高航班安全性。

禄口机场大雾低能见度天气变化特征分析

禄口机场大雾低能见度天气变化特征分析

禄口机场大雾低能见度天气变化特征分析禄口机场是中国国内一座重要的机场,位于南京市,年吞吐量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该机场常常受到大雾低能见度天气的影响,导致航班延误和取消,给乘客和航空公司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对禄口机场大雾低能见度天气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对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和航班准点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禄口机场大雾低能见度天气的常见特点。

根据历史数据分析,禄口机场大雾低能见度天气主要发生在冬季的清晨和夜间时段,尤其是12月至2月期间。

在这个时间段内,由于南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湿冷的气流容易在机场周围积聚,导致大雾现象频繁出现。

其次,我们来分析大雾低能见度天气的变化规律。

根据多年的观测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大雾低能见度天气通常在初期呈现出一定的预兆,比如前期的湿度和温度的快速变化。

这种变化往往是大雾天气即将到来的信号之一。

随后,在湿冷的气流的作用下,大雾往往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能见度急剧下降,甚至降到几十米甚至更低,给航空器的起降和导航带来了巨大挑战。

再次,我们来探讨大雾低能见度对机场运行的影响。

首先,大雾低能见度天气给导航带来了困难,降低了航班起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禄口机场,当能见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机场将会采取限制起降措施,减少机场交通流量,从而导致航班延误和取消。

其次,大雾天气还会影响地面设备的工作,比如飞行灯光、跑道灯光等,在低能见度的情况下,这些设施的可见度极低,会增加机场地面交通的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禄口机场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大雾低能见度天气。

首先,机场建立了完善的大雾气象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大雾天气的形势和变化。

这样,机场可以提前通知航空公司和乘客,做好航班调整和旅客安排,减少不必要的等待和麻烦。

其次,机场配备了强有力的机场指挥中心,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和航班运行状况调度机场资源,确保航班的正常进行。

此外,机场还提供了丰富的无线网络和信息服务,方便乘客获取最新的航班信息和相关通知,减少航班延误和取消给乘客带来的困扰。

2018年10月23日大雾的预报简析

2018年10月23日大雾的预报简析

2018年10月23日大雾的预报简析作者:周文翀来源:《科学大众》2019年第03期摘; ;要:利用地面观测和数值产品等相关资料对2018年10月23日出现在南京的早晨大雾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分析表明,这是一次典型的降水活动结束后高湿度场配合夜间天空云层打开产生的辐射雾天气,槽线过境后的弱气压场提供了大雾生成所需的稳定层结条件,较好的辐射逆温条件和近地面0~2; m/s不定向风为辐射雾形成提供有力的生成条件。

最后,文章也根据当时的预报发布、保障工作以及低能见度运行实施情况,提出了一些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大雾;辐射逆温;低能见度运行;跑道视程1; ; 天气实况2018年10月23日凌晨,南京机场发生一次大雾天气过程,最低能见度100 m,跑道视程RVR150 m,垂直能见度60 m。

过程中能见度变化依次为:1 500(05:00)—200(06:00)—100(06:13)—100(07:00)—300(07:40)—400(08:00)—1000(08:15)。

大霧过程起自06:00,持续2小时15分,于08:15解除。

2; ; 天气分析本场21—22日连续降雨,直至22日上午才雨止转阴,这次降水是一次短波槽过程,高空无明显冷平流,低层有微弱冷空气南下,槽线划过本场带来了这次降雨过程。

槽线过境后,近地面形成弱的冷高压脊,气压场很弱,同时高层转为槽后偏西气流,至晚上天空逐渐打开,云系散去。

从天气资料可以得知,降水停止于上午,但是直至天黑天空才逐渐打开,这就使得近地面层水汽集聚,全天湿度一直很高。

入夜后天空打开,晴夜辐射加强,近地面形成了逆温层,同时地面弱高压脊的存在,使得地面形成0~2 m/s的不定向风,多重因素作用下,本场至凌晨生成了一次大雾天气。

另外,较好的辐射逆温条件和高湿度对大雾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3; ; 预报及保障回顾(1)23日凌晨00时出现团雾现象,主要影响06/24跑道,由于06/24跑道23日凌晨关闭,而07/25跑道RVR均为P2000,主导能见度为2 500 m,故预报员判断夜间能见度最低800~1 000 m左右,对机场05时之前运行影响不大。

对南京禄口机场能见度观测的探讨

对南京禄口机场能见度观测的探讨

对南京禄口机场能见度观测的探讨南京空管中心气象服务室陈卓明摘要:能见度是保障飞行安全的主要气象要素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南京机场于1997年搬迁至禄口机场后,周围环境及天气现象对能见度的影响,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针对影响能见度的天气现象进行总结,以期对以后的观测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能见度天气现象气象观测尽管现代化机场和民航客机配备有先进的导航、着陆设备,但能见度对飞行活动的限制仍不可低估,很多情况下它决定着飞机能否正常起飞着陆。

南京机场于1997年搬迁后,虽然先进的导航设备使得飞机着陆时的RVR标准降低至550米,但因为能见度不够标准而造成的返航备降率仍达70﹪,尤其是秋冬季节的早晨大雾天气常使飞机延误或备降,因能见度原因造成的航班不正常率几年统计居高不下,所以提高对能见度的观测水平,成为观测工作的重点。

对如何观测好新机场的能见度值我们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总结。

能见度(VISIBILITY)通常用目标能见的最大距离来表示。

人们有时看得远,有时看得近,是与许多因素有关的。

其中主要的是目标物与背景之间的亮度对比以及视觉对比感阈和大气透明度三个因素。

但从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来看,我们平时人工观测所提供的能见度值,除了受上述因素影响之外,还受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下文中把我们积累的情况进行一些分析。

1.观测点周围环境对能见度的影响经过几年的资料统计,南京禄口机场的全年大雾日数是南京老机场大校场的1倍多,而且大校场机场很少出现浅雾、碎片雾或部分雾,而搬迁至新机场后,大雾出现的频繁了,同时浅雾、碎片雾或部分雾出现的几率增加了许多。

经过研究发现,这和机场的周围环境关系很大。

老机场紧邻城市,周围以住家居多,跑道两端几乎没有大面积的农田、水塘,能见度分布较均匀。

而新机场位于长江下游江南的矮丘陵地带,跑道西南方向离跑道中心线南8.2公里处有横山山系,其中主峰凉帽山顶高444米。

就地势特征而言,无大山阻挡冷暖空气活动,周围山脉情况如下表:半径50千米,高度300米以上的山脉在跑道的东北端向东1.4公里处为外秦淮河,西南端向西0.6公里处为横溪河,从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由山地转化为秦淮河滩区,所以机场周围河塘密集,净空条件好,周围河流、池塘无明显的枯水期和冻结期,全年水汽蒸发量较大,当有适合的天气条件,如秋冬季气压场均匀,晴夜微风时都会形成辐射雾,对能见度造成影响。

南京雾霾天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_丁亮

南京雾霾天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_丁亮

第39卷第5期2014年5月环境科学与管理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Vol.39No.5May 2014收稿日期:2014-03-20作者简介:丁亮(1986-),女,硕士,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史。

文章编号:1674-6139(2014)05-0077-03南京雾霾天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丁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摘要:近年来雾霾天气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城市雾霾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对雾霾的治理也有多方面的举措。

2013年12月江苏地区出现的雾霾事件是现阶段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通过对南京此次雾霾事件的回顾,从雾霾溯源、南京的应对及评述两个方面入手。

对人们关注的这一热议话题进行探讨,总结出应对雾霾的一些经验和有力举措,以提供应对城市雾霾事件的参考。

关键词:南京;雾霾;应对中图分类号:X511文献标志码:AStudy on Cause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Nanjing Haze WeatherDing Liang(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China )Abstract :Haz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urba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in recent years.There are multiple causes for the for-mation of urban haze and also a wide range of countermeasures.The haze happened in Jiangsu Province in December 2013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s from the public.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is cas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hotly debated topic --haze through two aspects including the haze formation and Nanjing's response measures towards haze ,and sum up some experienc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s towards urban haze.Key words :Nanjing ;haze ;countermeasures江苏地区2013年12月遭遇“史上最强”雾霾,南京首次启动大气污染红色预警,全市中小学学校停课两天。

禄口机场风险评估报告

禄口机场风险评估报告

禄口机场风险评估报告根据禄口机场的风险评估报告,以下是我对其进行的详细回答:禄口机场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主要机场之一,承担着重要的航空运输和货运任务。

风险评估报告用于评估禄口机场的潜在风险和危险,并为机场管理提供了指导建议。

首先,禄口机场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是天气影响。

江苏省的天气多变,时常出现大雾、大风和强降雨等恶劣天气条件。

这些天气现象可能会对飞行安全和机场运营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机场管理方需要制定相应的灾害应急预案,并配备专业设备和人员以应对紧急情况。

其次,禄口机场扩建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也需要评估。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和旅客增长,禄口机场计划进行扩建工程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然而,该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施工延误、工程质量问题和成本超支等。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机场管理方应与承建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受到有效监控。

第三,安全管理是禄口机场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风险。

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机场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来确保旅客和航班的安全。

报告中建议机场管理方加强人员培训、购置先进设备和了解最新的安全技术,以应对恶意破坏和其他潜在安全风险。

此外,禄口机场还面临运营不稳定和经济风险。

随着全球经济的波动和竞争加剧,机场的乘客运量和货物吞吐量可能受到影响。

机场管理方应制定灵活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增加客户价值,以减轻经济压力。

最后,禄口机场还面临着一些环境和社会风险。

作为一座大型机场,它的运营可能会对周围的环境和居民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机场管理方需要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开展社区关系管理和提供社会责任项目,以平衡经济利益和环境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禄口机场面临着多个潜在的风险,包括天气影响、扩建项目风险、安全管理、运营不稳定和经济风险以及环境和社会影响等。

机场管理方应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并确保机场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