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二级维护记录表
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客运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XXXXX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客运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根据《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2016年第1号令要求,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制度,实行一车一档。
档案内容应当主要包括:车辆基本信息,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客车类型等级评定或者年度类型等级评定复核、车辆维护和修理(含《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车辆主要零部件更换、车辆变更、行驶里程、对车辆造成损伤的交通事故等记录。
档案内容应当准确、详实。
为规范和完善公司营运客车技术档案管理并符合部令及行业管理的要求,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和工作需要,由涉及车辆管理的相关部门进行建立、存档和管理,为规范管理职责制定本制度。
一、营运客车基础技术档案营运客车新车入户后,由车辆管理部门及车辆使用部门建立车辆基础技术档案及台账,实行一车一档一台帐,并将车辆入户、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审验、运行使用与维护、修理等全过程相关资料收集归档。
营运车辆基础技术档案内容包括:1、《营运车辆基本情况登记表》;2、《道路运输证》、《机动车行驶证》复印件;3、《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4、《机动车销售统-发票》复印件;5、《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复印件;6、机动车交通事故贲任强制保险》和《道路营运承运人责任保险》(复印件);7、《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单》、《常运客车关塑捌分等汲评定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单》;8、《机动车登记证书》;9、机动车辆照片;10、《营运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11、《汽车行驶里程记录》台帐:(营运分公司建立存档);12、《汽车主要资料记录、车辆履历记录》台帐;13、《车辆一级维护作业单》、《一级维护作业过程记录》、《车辆二级维护作业单》、《二级维护作业过程记录》、《二级维护竣工出场检测报告》、《维修结算清单》;14、《营运车辆报废管理台账》;15、《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行政许可决定书》(复印件);16、《营运客车交通事故记录》(营运分公司建立存档)。
车辆技术档案

车辆技术档案车牌号码:车辆类别:车辆型号:建档日期:编号:说明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交通部《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2005年第6号令)和《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2005年第10号令)等配套规章的要求,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对相关内容的记载应当及时、完整和准确,不得随意更改,并妥善保管,作为车辆定期审验和监督检查的依据之一。
2、车辆基本情况登记表(表一)中部分项目填制说明:(1)运力来源是指新增、转籍或过户。
(2)经营组织方式是指公车公营、自营、承包、租赁或挂靠。
(3)经营范围分为国内客运、国内货运和国际运输。
国内客运又分为县内班车客运、县际班车客运、市际班车客运、省际班车客运、县内包车客运、县际包车客运、市际包车客运、省际包车客运、县内旅游客运、县际旅游客运、市际旅游客运、省际旅游客运或出租客运;国内货运又分为普通货运、集装箱货运、冷藏保鲜货运、罐式容器货运、大型物件运输、危险货物运输或非经营性危险货物运输;国际运输分为国际定期班车客运、国际不定期班车客运、国际货物运输或国际危险货物运输。
(4)经济类型是指国有、集体、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港资、澳资、台资或其它经济。
(5)变速器型式是指手动、自动或手自动一体化。
(6) 前照灯制式是指两灯制或四灯制。
(7) 防抱制动装置是指有或无ABS。
(8)驱动形式是指车辆车轮总数×驱动车轮总数(同一轮毂上安装两个轮胎(即双胎并装)的,按一个车轮计)。
3、车辆二级维护监管实行报备登记制度,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在规定的报备时间内,及时向核发《道路运输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备车辆二级维护结果。
班线经营客运车辆为至少每三个月1次,一年不少于4次;农村客运车辆、包车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至少每四个月1次,一年不少于3次;普通货物运输车辆为至少每六个月1次,一年不少于2次;上述各类车辆每年报备登记中1次应与车辆技术等级评定报备结合进行。
施工现场车辆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

施工现场车辆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日期:__________
维修前检查:
- [ ] 油液是否充足
- [ ] 刹车系统是否正常
- [ ] 轮胎气压是否合适
- [ ] 电池是否有电
- [ ] 照明及信号灯是否正常
- [ ] 发动机是否有异常声音
- [ ] 其他__________
维修后检查:
- [ ] 维修项目是否完成
- [ ] 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 [ ] 油液是否更换
- [ ] 缺陷是否修复
- [ ] 维修人员是否填写维修报告
- [ ] 其他__________
维修记录:
备注:
1. 维修项目可以包括维修、更换、保养等内容;
2. 维修内容应简要描述具体操作;
3. 维修人员需填写个人姓名或工号;
4. 维修记录按照维修日期逆序排列;
5. 备注栏可以用于记录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 *此记录表适用于施工现场车辆设备的维修保养使用,旨在监控设备的维护情况,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维修人员应及时记录维修情况并填写维修报告,以便后续分析和参考。
*。
驾校车辆技术档案

车辆技术档案
车牌号码一
车辆类型 ___
车辆型号
建档日期 ___
车辆技术档案
车辆基本情况表
2购车申请
3购车发票
4完税证明
5车辆合格证
6车辆登记证书
7等级划分表
8驾驶证(审验有效)
9行驶证(审验有效)
IO资格证(审验有效)
H道路运输证
12年度审验表
13综合检测报告单
14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及记录
15保险单
16修理记录
17二级维护(计划、记录、二级维护单)
18日常维护记录
19车辆事故记录
20车辆变更情况记录
21车辆设备设施登记表
22安全检查单
表一车辆基本情况
表二
修理记录
表三
表四
车辆设备设施登记表
表五
⊂t∑r.Y-表八
车辆事故记录
表七
表八。
车辆技术档案(通用版)

编号:车辆技术档案车牌号码:车辆类别:车辆型号:建档日期:说明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交通部《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2005年第6号令)和《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2005年第10号令)等配套规章的要求,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对相关内容的记载应当及时、完整和准确,不得随意更改,并妥善保管,作为车辆定期审验和监督检查的依据之一。
2、车辆基本情况登记表(表一)中部分项目填制说明:(1)运力来源是指新增、转籍或过户。
(2)经营组织方式是指公车公营、自营、承包、租赁或挂靠。
(3)经营范围分为国内客运、国内货运和国际运输。
国内客运又分为县内班车客运、县际班车客运、市际班车客运、省际班车客运、县内包车客运、县际包车客运、市际包车客运、省际包车客运、县内旅游客运、县际旅游客运、市际旅游客运、省际旅游客运或出租客运;国内货运又分为普通货运、集装箱货运、冷藏保鲜货运、罐式容器货运、大型物件运输、危险货物运输或非经营性危险货物运输;国际运输分为国际定期班车客运、国际不定期班车客运、国际货物运输或国际危险货物运输。
(4)经济类型是指国有、集体、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港资、澳资、台资或其它经济。
(5)变速器型式是指手动、自动或手自动一体化。
(6) 前照灯制式是指两灯制或四灯制。
(7) 防抱制动装置是指有或无ABS。
(8)驱动形式是指车辆车轮总数×驱动车轮总数(同一轮毂上安装两个轮胎(即双胎并装)的,按一个车轮计)。
3、车辆二级维护监管实行报备登记制度,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在规定的报备时间内,及时向核发《道路运输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备车辆二级维护结果。
班线经营客运车辆为至少每三个月1次,一年不少于4次;农村客运车辆、包车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至少每四个月1次,一年不少于3次;普通货物运输车辆为至少每六个月1次,一年不少于2次;上述各类车辆每年报备登记中1次应与车辆技术等级评定报备结合进行。
重庆市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档案

附件1
重庆市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档案
车属单元
地址
号牌号码
道路运输证号
建档日期
档案编号
×××道路运输打点所监制
目录
填写说明
一、车辆技术档案是记录车辆使用、维修、检测、变动、变乱等的重要技术资料,同时也是道路运输打点机构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按期审验的重要审验内容之一,应当真填写,并妥善保管。
对相关内容的记载应当及时、完整和准确,不得随意更改。
道路运输车辆打点过户变动手续时,运输经营者应当将车辆技术档案完整移交。
二、“表1〞中“建档前情况记录〞栏主要记录建档前车辆的改装、改造、增设附加装置等情况。
三、“表2〞中“总成及主要零部件更换〞栏,主要记录策动机、离合器、车箱、驾驶室、转向机、变速器、前桥、后桥、车架等的更换情况。
四、“表5〞中“变动内容〞栏主要记录车辆停驶、封存、启封使用、改装、改造、报废等的变动情况。
五、“表6〞行驶里程记录,每三个月记录一次。
六、“表7〞中“变乱性质〞是指重特大变乱、特大变乱、重大变乱、一般变乱或轻微变乱;“变乱责任〞指全部责任、主要责
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或无责任。
七、“表2〞~“表7〞,假设不敷填写,可复制。
车辆底子情况
主要部件更换情况、补缀和二级维护记录表2
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等级评定记录表3
客车类型及等级评定记录表4
车辆变动记录表5
行驶里程记录表6
交通变乱记录表7。
二级维护车轮定位作业表

标准说明 作业记录
(034)
(035)
(036) (039) (040) (041) (042) (045)
检查轮胎和轮辋 使用胎压表检查或调整右前轮气压到达标准并记 录 检查轮胎和轮辋 使用胎压表检查或调整左后轮气压到达标准并记 录 检查轮胎和轮辋 使用胎压表检查或调整右后轮气压到达标准并记 录 检查轮胎和轮辋 目视检查左后轮辋是否过度变形损坏或腐蚀 检查轮胎和轮辋 目视检查右后轮辋是否过度变形损坏或腐蚀 正确选择车型数据 在数据库中找到相对应车型 检查车辆承载 检查备胎是否安放到位 目视检查车身外观 检查车身后部是否有严重撞击变形
检查前轴悬架 检查右前稳定杆连杆有无弯曲或损坏 检查前轴悬架 (059) 检查前稳定杆有无弯曲或损坏 检查前轴悬架 (061) 检查右下悬架臂是否损坏 检查前轴悬架 (063) 检查右前下球节是否损坏 检查后轴悬架 (065) 检查右后支撑杆是否变形损坏 如发现底盘和悬架存在其它严重问题,还可以在“车辆状况”中输入,但此次比赛不计分数 (058) [举升位置3]操作举升机大剪降至最低落锁位置,定位检测前准备 举升机操作 (066) 降低大剪举升平台到最低位置 定位仪定位准备 (068) 安装右前轮传感器卡具 定位仪定位准备 (070) 安装右后轮传感器卡具 定位仪定位准备 (072) 安装右前部传感器 定位仪定位准备 (074) 安装右后部传感器 车辆变速箱档位调整 (075) 放置左后部车轮挡块 车辆变速箱档位调整 (076) 放置后右部车轮挡块 车辆变速箱档位调整 (077) 将变速箱换档杆置于空挡位置并释放驻车制动 [顶起位置4] 轮毂偏位补偿位置 补偿准备及举升机操作 (078) 升起举升机小剪,使车轮离开举升机10cm左右,充 分悬空,以便进行轮毂补偿 进行轮毂偏位补偿(四轮) (080) 完成右前轮轮毂补偿 进行轮毂偏位补偿(四轮) (082) 完成右后轮轮毂补偿 [顶起位置5] 定位检测位置(调整前) 举升机操作:小剪回位 (084) 拔出右前轮转盘固定销并放好 举升机操作:小剪回位 (085) 举升机小剪缓慢回落到位 举升机操作:小剪回位 (087) 移开右后轮挡块 举升机操作:小剪回位 (089) 检查右前轮是否落在转盘中心 调整前的检测准备工作 (091) 按动车辆前部数次,使减振器复位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档案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档案
说明
1.本档案依据《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1号)的规定制定,是运输经营者运输车辆使用、维修和检测管理的重要技术资料。
2.本档案由运输经营者负责建立和保管,涉及的相关资料和记录内容由各相关部门及车辆使用者(责任驾驶员、承包业主、车主)收集和提供。
各相关资料应当完整、齐全,记录内容应当及时、准确,不得随意更改。
- 1 -
目录
1.车辆基本情况记录表(表1)
2.车辆变更记录表(表2)
3.车辆检测和等级评定、客车类型等级评定或年
度类型等级评定复核记录表(表3)
4.车辆二级维护记录表(表4)
5.车辆修理记录表(表5)
6.车辆主要部件更换记录表(表6)
7.车辆行驶里程统计表(表7)
8.车辆交通事故记录表(表8)
9.车辆出厂合格证(原件或复印件)
10.车辆行驶证(复印件)
11.道路运输证(复印件)
12.其他(包括: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维修结算清
单、检测报告、等级评定报告等)
备注:上述第9至12项材料由道路运输经营者自行收集并装入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档案袋。
- 2 -
表1
车辆基本情况记录表
共页第页
2.建档前情况是指改装、改造或增加附加装置情况。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