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1. 引言隧道是现代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隧道监控量测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的细则,以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监控设备选择在隧道监控量测工作中,需要选择适当的监控设备。
这些设备应具备以下特点:- 具备高清晰度图像采集功能,以便实时观察隧道内的运行情况。
- 能够实时监测隧道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
- 具备烟雾、火灾等灾害监测功能,能及时发现并报警。
- 具备车辆行驶状态监测功能,如车速、车流量等。
- 具备智能分析功能,能根据监测数据识别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
3. 监控布局设计在隧道监控量测实施过程中,应合理设计监控布局。
以下是一些建议:- 根据隧道长度和形状,确定安装监控设备的位置。
- 针对关键区域,如车辆进入和离开隧道口、隧道内的交叉口等,增加监控设备数量,以便全面监测。
- 注意隧道内的盲区,合理布置监控设备以消除盲点。
- 考虑到监控设备的覆盖范围和角度,确保能够全面观察隧道内的各个区域。
4. 数据采集和分析监控设备的作用不仅仅是实时观察隧道内的情况,还可以采集和分析数据,从而提供更多的管理决策支持。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要点:- 对于环境参数的采集,如温度、湿度等,应进行长期的数据记录和分析,以寻找隧道内的变化趋势。
- 对于车辆行驶状态的监测,应及时记录并分析车速、车流量等数据,以评估隧道的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
- 对于灾害监测的数据,如烟雾、火灾等,应设置相应的报警阈值,并及时发出警报。
5. 报警与处置监控量测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及时发现并处理隧道内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
以下是一些关于报警与处置的建议:- 设置合适的报警阈值,确保只有在真正有异常情况发生时才会触发报警。
- 确定报警信号的接收方,如相关部门或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 建立应急处置预案,包括应急联系人、应急电话等信息,以便在异常情况发生时能够快速应对。
高速铁路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编制:审核:审批:二零一二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工程概况 (1)第三章监控量测技术方案制定依据 (1)第四章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的目的 (2)第五章监控量测管理体系及作业程序 (2)一、组织机构及职责范围 (3)三、保证措施 (5)四、作业程序 (5)第六章监控量测仪器配置 (5)第七章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6)一、监控量测项目 (6)二、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 (8)三、监控量测手段及频率 (16)四、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18)五、监控量测的方法 (18)六、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 (21)七、二次衬砌施做作时机 (25)第八章工程安全性评价 (26)一、工程安全分级及应对措施 (26)二、工程安全性评价流程 (27)第九章监控量测的数据采集、反馈与工程对策 (27)一、数据采集、上传 (27)二、信息反馈 (28)三、工程对策 (32)第十章量测现场实施要点 (33)第十一章监控量测数据提交方式 (34)第十二章监控量测验收资料 (34)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1、为规范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把监控量测作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施工组织,并在施工中严格实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特制定本细则。
2、本细则适用于修建的新建XX铁路XX标段隧道监控量测。
第二章工程概况新建XX铁路站前工程XX标起止里程为:本标段共有隧道:双线19115延长米/10座,占线路长50.68%;其中L>4km的隧道有4.615/1公里/座,2km<L≤3km隧道有4.72/2公里/座,1km<L≤2km隧道有1.767/1公里/座,L<1km隧道有3.02/6公里/座。
第三章监控量测技术方案制定依据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 218-2015);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4-2015);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J947-2009);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5、铁总《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数据接口暂行规定》(工管办函﹝2014﹞75号);6、铁总《关于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工管办函﹝2014﹞92号);7、铁总《关于开展铁路隧道监控量测信息系统推广应用的通知》(工管办函﹝2014﹞98号);8、《江黑铁路EPC总承包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管理办法》(江黑建设安函﹝2018﹞63号);9、监控量测设计、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和环境、地质条件;第四章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的目的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重要内容之一,应达到下列目的:1、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3、及时掌握支护施工后的变形,对围岩位移速度提供准确的预报,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同时指导下一步的开挖工序;4、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积累量测数据,为施工中调整围岩级别、完善设计方案及支护参数、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提供依据。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目录第一章总则............................................................................................. - 1 - 第二章管理目标 ........................................................................................ - 1 - 第三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 2 - 第四章监控量测数据采集记录上传....................................................... - 7 - 第五章仪器设备管理................................................................................ - 8 - 第六章隧道监控量测实施计划 ............................................................... - 9 - 第七章监控量测基本规定及工作程序................................................ - 10 - 第八章监控量测管理等级和工作流程................................................ - 20 - 第九章监控量测信息分析与反馈........................................................ - 22 - 第十章质量保证措施............................................................................. - 24 - 第十一章量测工作注意事项................................................................. - 25 - 第十二章监督考核................................................................................. - 28 - 第十三章附则 ..................................................................................... - 30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管理,加快施工进度,使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服务施工生产,指导施工,特制定本细则。
版公路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细则

版公路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细则一、工程概况这条隧道,它穿越山岭,横跨两地,全长5.2公里,堪称版公路的重要枢纽。
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复杂,岩层多变,地下水流丰富,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都相当高。
因此,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我们制定了这套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二、监控量测目的监控量测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实时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如围岩稳定性、地表沉降、地下水位等,从而确保施工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三、监控量测内容1.围岩稳定性监测:通过在隧道内布设位移计、收敛计等设备,实时监测围岩的变形情况,判断其稳定性。
2.地表沉降监测:在隧道上方地表布设水准点,定期进行水准测量,掌握地表沉降情况。
3.地下水位监测:在隧道周边布设水位观测井,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预防涌水事故。
4.支撑结构监测:对隧道内的钢拱架、喷射混凝土等支撑结构进行应力、位移等参数的监测,确保其受力合理、稳定可靠。
5.环境监测:对隧道内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确保施工环境达标。
四、监控量测方法1.仪器监测:采用高精度仪器进行监测,如全站仪、水准仪、位移计等,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2.人工监测:在仪器监测的基础上,增加人工巡查,对隧道内外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统计学、力学等分析方法,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五、监控量测流程1.施工前准备:布设监测点,安装监测设备,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2.施工过程中监测:按照监测计划,定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预警。
3.数据反馈:将监测数据及时反馈给施工方,指导施工调整。
4.应急处置:对监测数据异常情况进行应急处置,确保施工安全。
六、监控量测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监控量测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培训专业人才:对监控量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定稿版)

新建铁路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HSSG-9标监控量测实施细则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汉十铁路HSSG-9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二〇一六年五月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HSSG-9标监控量测实施细则文件编号:版本号:修改状态:发放编号:编制:复核:审核:批准:有效状态: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汉十铁路HSSG-9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六年五月目录1编制依据、范围及设计概况 (5)1.1编制依据 (5)1.2 编制原则 (5)1.3编制范围 (6)1.4设计概况 (6)1.4.1建筑限界及衬砌轮廓 (6)1.4.2开挖方法 (6)2工程概况 (7)2.1工程概况 (7)2.2主要技术标准 (7)3总则及管理目标 (8)3.1总则 (8)3.2管理目标 (8)4管理机构及职责 (9)4.1监控量小组组织机构 (9)4.1.1监控量测管理组织 (9)4.1.2 机构人员 (9)4.2监控量测小组职责 (9)4.2.1监控量测组长职责 (9)4.2.1 监控量测副组长职责 (10)4.2.3监控量测客户端负责人 (11)4.2.4监控量测员岗位职责 (11)4.2.5现场测点布点人员 (12)5测量设备及管理 (12)6监控监测的目的 (13)7监控监测实施计划 (14)8监控量测基本规定及工作程序 (15)8.1监控量测基本规定 (15)8.2主要工作内容 (16)8.3监控量测信息化要求 (17)8.4 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17)8.5监控量测数据采集记录上传 (18)9、监控量测实施 (19)9.1监控量测系统及元器件技术要求 (19)9.2监测元件埋设及保护 (20)9.3 隧道监控量测 (22)9.3.1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及要求 (22)9.3.2边坡监控量测 (26)9.3.3地表监测 (27)9.3.4 洞内监控量测 (29)9.3.5衬砌沉降观测 (45)10监控量测管理等级和工作流程 (48)10.1隧道安全的等级管理 (48)11.监控量测信息分析与反馈 (50)12、隧道监控监测报告 (52)13质量管理体系及制度 (53)14质量保证措施 (53)15量测工作注意事项 (55)16监督考核 (58)1编制依据、范围及设计概况1.1编制依据1.新建汉十铁路设计文件和图纸;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3.《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修订版)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2014]92#)5.《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1.2 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有关法律、规范、验标、施工规程和铁总最新规章制度等。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隧道监控量测,把监控量测作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施工组织,并在施工中严格实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特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隧道监控量测。
第二章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制定依据第二条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制定依据宜万铁路是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山区修建的高标准干线,××隧道又是宜万铁路重点控制工程之一,它集中了山区铁路艰、险、难,不仅地质条件差、控制项目多,科技含量高、建设标准新,而且工程风险大。
为了防范和化解隧道施工期间的高风险,安全、有序、优质、高效完成××隧道的施工任务,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等相关施工规范及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本隧道的实际情况制订××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第三章监控量测专项机制目的第三条监控量测专项机制目的为配合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对隧道开挖后的初期支护的变形情况及围岩内部应力变化大小进行量测。
量测目的是及时掌握支护施工后的变形,对净空位移速度提供准确的预报,结合规范要求掌握二次衬砌时间,同时指导下一步的开挖施工。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是为了集团公司指挥部、进出口项目部能更好的执行量测计划,完成各项量测任务,明确量测人员及量测职责,并规定量测的数据的总结方法及信息传递方法。
第四章监控量测管理体系第四条监控量测组织机构及职责范围1、集团公司指挥部监控量测领导小组组长:成员:主要负责督促、监督项目部监控量测工作落实情况。
2、进口工区监控量测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项目部成立监控量测队,由负责,主要量测进口工区洞内外地表下沉、洞内拱顶下沉、围岩收敛及其它需要监测的地方,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3、出口工区监控量测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项目部成立监控量测队,由负责,主要量测出口工区洞内外地表下沉、洞内拱顶下沉、围岩收敛及其它需要监测的地方,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 .五台山至盂县高速公路五盂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那么阳五高速公路投资管理XX二〇一一年八月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那么目录1、监控量测的目的32、监控量测的工程3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44、测点设置要求及测设工具65、量测法及数据处理65.1、水平收敛量测65.2、拱顶下沉量测85.3、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96、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响的要求117、监控量测规要求128.监控量测仪器及量测作业要求138.1.量测仪器138.2.量测作业要点179、量测的管理及人员配备179.1、量测的管理179.2、量测人员配备1810、监控量测与信息反响程序图181、监控量测的目的监控量测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展监测,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的调整提出依据,是确保施工及构造运营平安、指导施工过程、便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采用新奥法原理设计、施工的隧道,监控量测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施工程序。
2、监控量测的工程2.1、必测工程是施工中必须作为一道工序进展的监控量测工程。
它包括:(1)洞外观察(2)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3)拱顶下沉的量测(4)地表沉降2.2、选测工程是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式等条件自行确定的监控量测工程,作为必测工程的验证和补充。
它包括:(1)围岩压力量测(2)钢架力量测(3)喷混凝土力量测(4)二次衬砌力量测(5)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量测(6)锚杆轴力量测(7)隧底隆起(8)围岩部位移(9)爆破振动(10)隙水压力(11)水量(12)纵向位移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3.1、地质及支护状况的观察,对判断围岩的稳定性、进展开挖前的地质预报等十分重要,所以地质观察和记录对开挖后的每一个工作面都应进展,必要时还要进展地质描述。
对初期支护应进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等的状况描述。
3.2、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等确定,其间距按表1采用。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及特点(1)工程概况改建铁路宁西线西安至南阳段增建二线NXJ-2标标段起讫里程K113+400~K163+196.15(砚川(含)至孝义(含)),线路总长49.796Km,其中新建线路长46.86Km。
标段共有隧道九座,其中新黄沙岭隧道为全线主要控制工期工程。
新黄沙岭隧道位于秦岭中山区,高程740-1240m,沟梁相间,地形起伏较大,隧道进口里程为DzK129+344,位于石鸠河左岸,地形较陡;出口里程DzK136+245,位于大赵峪街道村后山坡上,山体坡度较缓;工点区最大相对高差约430m,隧道全长6901m,为单线隧道。
全隧除进口段385.23m位于R-2000m的曲线上面外,其余均位于直线上。
隧道纵坡分别为3‰的上坡,5‰、11‰的下坡。
工点范围内涉及的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错落堆积粉质黏土中更新统冲积膨胀土、白垩系泥岩夹砾岩、中元古界宽坪群大理岩、片岩夹大理岩及F4断层带物质碎裂岩。
与工程有关的不良地质为膨胀土,与工程有关的断裂构造主要为F4(草坪街)断层和f9断层。
设计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为9822.4m3/d,最大涌水量为23918.8m3/d。
隧道区地表水对圬工具硫酸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H1。
全隧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施工,Ⅳ、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
(2)主要技术标准a、铁路等级:I级;b、正线数目:双线;c、限制坡度:6‰,双机坡13‰(其中花园至蔡家河下坡为16‰);d、速度目标值与最小曲线半径:120km/h(个别地段限速100km/h),最小曲线半径为1200m,困难地段600m;e、牵引种类:电力;f、机车类型:客SS7D、货HXD2B;g、牵引质量: 5000t;h、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双机1080m);i、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3)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标段内共有隧道九座,新陈家涧隧道长372 m、新石涧川一号隧道长136 m、新石涧川二号隧道长1569 m、新两岔河隧道长214m、胭脂岭隧道长789m、新黄沙岭隧道长6901m、新东龙山隧道长572、新夜村隧道长438m、新戴街村隧道长417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编制依据
1、已批准的工程监理规划。
2、与隧道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
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4、《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
5、隧道设计文件;
6、《黔张常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和建设指挥部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8、《铁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交底资料》;
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10、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二、质量要求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使工程达到一流铁路的标准,经得起运营的考验和历史的检验。
具体质量指标为:
1)按照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2)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满足不少于100年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使用维护时的运营要求,消除质量通病,杜绝各类质量事故的发生;
3)竣工文件真实可靠,齐全整洁,实现一次验交;
4)实车检测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的110%,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目标值。
确保本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和铁道部颁验收标准,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
5)确保全线施工环保、水保达标。
三、施工安全要求
1)隧道开挖采用光面爆破,严格控制超欠挖,减少对周边围岩的扰动。
2)喷射砼采用湿喷工艺,确保喷射砼质量。
3)新建隧道施工时,应密切关注爆破作业对紧邻的既有隧道或原有公路路堑边坡的影响,必要时可根据情况进行加固。
4)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预防地质灾害。
5)按照监控量测设计及《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等相关规定进行施工监控量测,了解围岩稳定状态和支护、衬砌可靠程度,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为围岩级别变更、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
6)对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7)隧道施工严格按铁建设【2010】120号《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的要求组织施工。
四、隧道开挖:
软弱围岩隧道Ⅳ、Ⅴ、Ⅵ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Ⅴ、Ⅵ级围岩不应大于1榀钢架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2)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
(3)仰拱开挖前必须完成钢架锁脚锚杆,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3m。
(4)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Ⅳ、Ⅴ、Ⅵ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m。
五、初期支护:
双线Ⅳ、Ⅴ级围岩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必须设置锁脚锚杆(管)等控制拱(墙)脚位移的措施。
双线Ⅴ级围岩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应设置横向临时支撑或临时仰拱,临时支撑采作型钢,纵向每2榀设1处。
六、监控量测:
(1)隧洞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10m,Ⅴ级围岩不得大于5m。
(2)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速率达5mm/d或位移累计达100mm时,应暂停掘进,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3)当采用接触量测时,测点挂钩应做成闭合三角形,保证牢固不变形。
七、二次衬砌:
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Ⅳ级围岩不得大于90m,Ⅴ、Ⅵ级围岩不得大于70m。
八、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在隧道工程监理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
伤害、触电、坍塌、突水突泥、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九、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1、监理工作范围
监理标段范围内所有隧道的监控量测作业。
2、监理工作重点
监控量测是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一道重要工序,在工序进行前,首先检查量测人员资质和仪器设备是否满足量测要求;量测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量测操作规程安装、使用仪器设备;监督检查量测点是否松动或被人为破坏;量测完工后参与量测数据分析;确认稳定后再确定二次衬砌的具体时间;根据铁建设【2010】120号文件要求,隧道监控量测应按现行《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的规定建立等级管理、信息反馈和报告制度;隧道监控量测应作为关键工序纳入现场施工组织;监控量测必须设置专职人员经培训后上岗,对周边建筑物可能产生严重影响的城市铁路隧道,应实施第三方监测;隧道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IV级围岩不得大于10m、V级围岩不得大于5m;隧道浅埋、下穿建筑物地段,地表必须设置监测网点并实施监测;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速率达5mm/d或位移累计达100mm时,应暂停掘进,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当采用接触量测时,测点挂钩应做成闭合三角形,保证牢固不变形。
十、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监理过程
十一、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1.审批监控量测计划
2.目的:在于了解围岩稳定状态和支护,衬砌可靠程度,并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
3.监控项目及测点布置。
4.监控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是隧道工程应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项目,包括:a.洞内,外观察;b.拱顶下沉;c.净空收敛;d.地表沉降。
选测项目根据需要选择,各级围岩量测断面间距:Ⅱ级围岩为50m,Ⅲ围岩30m,Ⅳ级围岩为10m,Ⅴ级围岩为5m。
5.洞内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开挖面地质素描,包括围岩岩性、岩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有无松散坍塌,剥落和剪切破;
6.净空变化的监控量测,通过监控量测,确定围岩预留变形量;Ⅱ级围岩预变形量为3-5cm,其他围岩预变形量根据围岩量测确定;
7.围岩压力的监控量测;
8.支护结构的应力状态;
9.现场监测项目及方法如下表。
现场监测项目及方法表
10.净空变化量测频率和变形管理等级如下表
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量测频率表
敛至一定数值后再以每2天测一次的频率测两周时间,以便确定变形是否稳定。
1.量测数据应及时整理,绘制量测数据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及量测数据与开挖面距离的关系曲线、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
2.依据回归分析,预测位移、收敛、拱顶下沉及钢筋应力的最终值。
3.当出现以上情况时,现场管理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4.位移急剧增加,每天的相对净空变化超过15mm时,应重点加强预测,并密切注意支护结构的变化,当初支收敛量达到10cm后或监测的钢筋应力接近钢筋承裁力要求时,且相对变化超过1mm/d时必须加强支护,采用增加喷混凝土厚度,补喷5cm厚的网喷砼或增加拱顶应力砂浆锚轩的长度、数量。
5.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同时支护开裂或掉块,此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防塌方。
6.当位移周边收敛.拱顶下沉量达到了量测最终值的90%,收敛速度小于0.5mm/d,拱顶下沉速度小干0.15~0.3mm/d时,可认为围岩基本稳定,可施作衬砌。
7.监控量测的测量项目
监控量删的测量项目
十二、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监理工作控制措施表
十三、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监控量测按要求旁站监控量测点的布置及相关数据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