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1. 引言隧道是现代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隧道监控量测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的细则,以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监控设备选择在隧道监控量测工作中,需要选择适当的监控设备。
这些设备应具备以下特点:- 具备高清晰度图像采集功能,以便实时观察隧道内的运行情况。
- 能够实时监测隧道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
- 具备烟雾、火灾等灾害监测功能,能及时发现并报警。
- 具备车辆行驶状态监测功能,如车速、车流量等。
- 具备智能分析功能,能根据监测数据识别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
3. 监控布局设计在隧道监控量测实施过程中,应合理设计监控布局。
以下是一些建议:- 根据隧道长度和形状,确定安装监控设备的位置。
- 针对关键区域,如车辆进入和离开隧道口、隧道内的交叉口等,增加监控设备数量,以便全面监测。
- 注意隧道内的盲区,合理布置监控设备以消除盲点。
- 考虑到监控设备的覆盖范围和角度,确保能够全面观察隧道内的各个区域。
4. 数据采集和分析监控设备的作用不仅仅是实时观察隧道内的情况,还可以采集和分析数据,从而提供更多的管理决策支持。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要点:- 对于环境参数的采集,如温度、湿度等,应进行长期的数据记录和分析,以寻找隧道内的变化趋势。
- 对于车辆行驶状态的监测,应及时记录并分析车速、车流量等数据,以评估隧道的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
- 对于灾害监测的数据,如烟雾、火灾等,应设置相应的报警阈值,并及时发出警报。
5. 报警与处置监控量测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及时发现并处理隧道内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
以下是一些关于报警与处置的建议:- 设置合适的报警阈值,确保只有在真正有异常情况发生时才会触发报警。
- 确定报警信号的接收方,如相关部门或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 建立应急处置预案,包括应急联系人、应急电话等信息,以便在异常情况发生时能够快速应对。
版公路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细则

版公路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细则一、工程概况这条隧道,它穿越山岭,横跨两地,全长5.2公里,堪称版公路的重要枢纽。
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复杂,岩层多变,地下水流丰富,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都相当高。
因此,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我们制定了这套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二、监控量测目的监控量测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实时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如围岩稳定性、地表沉降、地下水位等,从而确保施工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三、监控量测内容1.围岩稳定性监测:通过在隧道内布设位移计、收敛计等设备,实时监测围岩的变形情况,判断其稳定性。
2.地表沉降监测:在隧道上方地表布设水准点,定期进行水准测量,掌握地表沉降情况。
3.地下水位监测:在隧道周边布设水位观测井,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预防涌水事故。
4.支撑结构监测:对隧道内的钢拱架、喷射混凝土等支撑结构进行应力、位移等参数的监测,确保其受力合理、稳定可靠。
5.环境监测:对隧道内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确保施工环境达标。
四、监控量测方法1.仪器监测:采用高精度仪器进行监测,如全站仪、水准仪、位移计等,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2.人工监测:在仪器监测的基础上,增加人工巡查,对隧道内外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统计学、力学等分析方法,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五、监控量测流程1.施工前准备:布设监测点,安装监测设备,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2.施工过程中监测:按照监测计划,定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预警。
3.数据反馈:将监测数据及时反馈给施工方,指导施工调整。
4.应急处置:对监测数据异常情况进行应急处置,确保施工安全。
六、监控量测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监控量测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培训专业人才:对监控量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定稿版)

新建铁路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HSSG-9标监控量测实施细则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汉十铁路HSSG-9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二〇一六年五月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HSSG-9标监控量测实施细则文件编号:版本号:修改状态:发放编号:编制:复核:审核:批准:有效状态: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汉十铁路HSSG-9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六年五月目录1编制依据、范围及设计概况 (5)1.1编制依据 (5)1.2 编制原则 (5)1.3编制范围 (6)1.4设计概况 (6)1.4.1建筑限界及衬砌轮廓 (6)1.4.2开挖方法 (6)2工程概况 (7)2.1工程概况 (7)2.2主要技术标准 (7)3总则及管理目标 (8)3.1总则 (8)3.2管理目标 (8)4管理机构及职责 (9)4.1监控量小组组织机构 (9)4.1.1监控量测管理组织 (9)4.1.2 机构人员 (9)4.2监控量测小组职责 (9)4.2.1监控量测组长职责 (9)4.2.1 监控量测副组长职责 (10)4.2.3监控量测客户端负责人 (11)4.2.4监控量测员岗位职责 (11)4.2.5现场测点布点人员 (12)5测量设备及管理 (12)6监控监测的目的 (13)7监控监测实施计划 (14)8监控量测基本规定及工作程序 (15)8.1监控量测基本规定 (15)8.2主要工作内容 (16)8.3监控量测信息化要求 (17)8.4 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17)8.5监控量测数据采集记录上传 (18)9、监控量测实施 (19)9.1监控量测系统及元器件技术要求 (19)9.2监测元件埋设及保护 (20)9.3 隧道监控量测 (22)9.3.1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及要求 (22)9.3.2边坡监控量测 (26)9.3.3地表监测 (27)9.3.4 洞内监控量测 (29)9.3.5衬砌沉降观测 (45)10监控量测管理等级和工作流程 (48)10.1隧道安全的等级管理 (48)11.监控量测信息分析与反馈 (50)12、隧道监控监测报告 (52)13质量管理体系及制度 (53)14质量保证措施 (53)15量测工作注意事项 (55)16监督考核 (58)1编制依据、范围及设计概况1.1编制依据1.新建汉十铁路设计文件和图纸;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3.《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修订版)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2014]92#)5.《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1.2 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有关法律、规范、验标、施工规程和铁总最新规章制度等。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隧道监控量测,把监控量测作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施工组织,并在施工中严格实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特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隧道监控量测。
第二章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制定依据第二条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制定依据宜万铁路是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山区修建的高标准干线,××隧道又是宜万铁路重点控制工程之一,它集中了山区铁路艰、险、难,不仅地质条件差、控制项目多,科技含量高、建设标准新,而且工程风险大。
为了防范和化解隧道施工期间的高风险,安全、有序、优质、高效完成××隧道的施工任务,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等相关施工规范及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本隧道的实际情况制订××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第三章监控量测专项机制目的第三条监控量测专项机制目的为配合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对隧道开挖后的初期支护的变形情况及围岩内部应力变化大小进行量测。
量测目的是及时掌握支护施工后的变形,对净空位移速度提供准确的预报,结合规范要求掌握二次衬砌时间,同时指导下一步的开挖施工。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是为了集团公司指挥部、进出口项目部能更好的执行量测计划,完成各项量测任务,明确量测人员及量测职责,并规定量测的数据的总结方法及信息传递方法。
第四章监控量测管理体系第四条监控量测组织机构及职责范围1、集团公司指挥部监控量测领导小组组长:成员:主要负责督促、监督项目部监控量测工作落实情况。
2、进口工区监控量测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项目部成立监控量测队,由负责,主要量测进口工区洞内外地表下沉、洞内拱顶下沉、围岩收敛及其它需要监测的地方,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3、出口工区监控量测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项目部成立监控量测队,由负责,主要量测出口工区洞内外地表下沉、洞内拱顶下沉、围岩收敛及其它需要监测的地方,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 .五台山至盂县高速公路五盂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那么阳五高速公路投资管理XX二〇一一年八月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那么目录1、监控量测的目的32、监控量测的工程3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44、测点设置要求及测设工具65、量测法及数据处理65.1、水平收敛量测65.2、拱顶下沉量测85.3、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96、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响的要求117、监控量测规要求128.监控量测仪器及量测作业要求138.1.量测仪器138.2.量测作业要点179、量测的管理及人员配备179.1、量测的管理179.2、量测人员配备1810、监控量测与信息反响程序图181、监控量测的目的监控量测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展监测,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的调整提出依据,是确保施工及构造运营平安、指导施工过程、便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采用新奥法原理设计、施工的隧道,监控量测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施工程序。
2、监控量测的工程2.1、必测工程是施工中必须作为一道工序进展的监控量测工程。
它包括:(1)洞外观察(2)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3)拱顶下沉的量测(4)地表沉降2.2、选测工程是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式等条件自行确定的监控量测工程,作为必测工程的验证和补充。
它包括:(1)围岩压力量测(2)钢架力量测(3)喷混凝土力量测(4)二次衬砌力量测(5)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量测(6)锚杆轴力量测(7)隧底隆起(8)围岩部位移(9)爆破振动(10)隙水压力(11)水量(12)纵向位移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3.1、地质及支护状况的观察,对判断围岩的稳定性、进展开挖前的地质预报等十分重要,所以地质观察和记录对开挖后的每一个工作面都应进展,必要时还要进展地质描述。
对初期支护应进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等的状况描述。
3.2、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等确定,其间距按表1采用。
高速铁路隧道监控量测管理实施细则

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CGZQSG-7标段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二十局集团成贵铁路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隧道围岩监控量测管理目标 (1)第三章监控量测管理组织机构 (1)第四章监控量测施工流程 (2)第五章人员的职责与分工 (4)第六章测点埋设示意图 (6)第七章信息化管理成果的应用 (8)第八章考核 (8)第九章附则 (10)1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隧道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安全防护的有效措施,作为重要工序纳入施工组织,监控量测设专职人员培训后上岗。
本标段共有隧道11座,大多数是弱质围岩,其中瓦斯隧道两座属于高风险级别,隧道监控量测标准依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铁建设(2010)120号》、《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设计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为了更加有效的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掌握围岩变化信息、更好的指导隧道施工,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实行信息化管理。
第二章隧道围岩监控量测管理目标第二条通过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管理,有效指导隧道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杜绝因监控量测管理不到位而造成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尤其要杜绝施作初期支护后因监控量测不到位而造成的“关门”事故。
杜绝因管理不到位造成工程周边影响,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第三章监控量测管理组织机构第三条项目部组建由项目经理、总工、安全总监、生产副经理牵头,项目工程部长、安质部长、隧道工程师、测量队长和各分部经理、总工负责,监控测量组具体实施数据的采集和上传,各隧道作业班组配合点位的埋设和保护。
量测小组由熟悉监控量测工作的人员组成,人员相对稳定。
1图1 监控量测组织机构图第四章监控量测施工流程23第五章人员的职责与分工第四条项目经理:负责全面工作,推进隧道围岩量测信息化管理,关注每天隧道围岩变化情况,随时掌握信息平台上的预警信息及处理措施。
项目总工:指导监控量测实施,推进信息化管理,检查实施情况,每天关注信息化平台数据变化。
[广东]铁路隧道工程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广东]铁路隧道工程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da02f989102de2bd96058898.png)
X X铁路XX段XSGZQ-8标XX岭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编制人:石XX审核人:何XX批准:李XX中铁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铁路(XX段)工程指挥部三分部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一、编制依据1、《铁路隧道监控测量技术规程》TB10121-2007;2、《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3、XX岭隧道施工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4、我单位以往隧道施工经验。
二、编制目的1、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3、确定二次衬砌的施做时间。
4、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积累测量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三、工程概况XX岭隧道位于XX省XX县XX岭镇丘陵区,地形地貌具体表现为剥蚀丘陵地貌,剥蚀丘陵自然坡度25°~40°,植被不发育,最大相对高差约200m,地形波状起伏,沟谷较发育。
隧道沿线地形波状起伏,沟谷较发育,地表水发育。
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
进口~DIK359+500、DIK362+900~出口段地下水对混凝土具体酸性侵蚀和二氧化碳侵蚀,环境作用等级分别为H1和H2。
XX岭隧道全长4227m,隧道进出口里程分别为DIK358+908、DIK363+135,隧道进出口隧线分界里程分别为:DIK358+895、DIK363+148。
隧道纵坡为“人”字坡,坡度分别为3‰.-3‰,隧道内Ⅴ级围岩772m,Ⅳ级围岩480m,Ⅲ级围岩750m,II级围岩2225m。
四、监控量测实施小组由分部配备专业测量人员成立两个测量小组,分别负责隧道进口与出口的测量工作。
监控量测小组组成及职责分工表五、量测仪器配备量测仪器配备见下表。
六、量测项目及方法1、量测项目本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必测量测项目的量测,量测项目见下表。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及特点(1)工程概况改建铁路宁西线西安至南阳段增建二线NXJ-2标标段起讫里程K113+400~K163+196.15(砚川(含)至孝义(含)),线路总长49.796Km,其中新建线路长46.86Km。
标段共有隧道九座,其中新黄沙岭隧道为全线主要控制工期工程。
新黄沙岭隧道位于秦岭中山区,高程740-1240m,沟梁相间,地形起伏较大,隧道进口里程为DzK129+344,位于石鸠河左岸,地形较陡;出口里程DzK136+245,位于大赵峪街道村后山坡上,山体坡度较缓;工点区最大相对高差约430m,隧道全长6901m,为单线隧道。
全隧除进口段385.23m位于R-2000m的曲线上面外,其余均位于直线上。
隧道纵坡分别为3‰的上坡,5‰、11‰的下坡。
工点范围内涉及的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错落堆积粉质黏土中更新统冲积膨胀土、白垩系泥岩夹砾岩、中元古界宽坪群大理岩、片岩夹大理岩及F4断层带物质碎裂岩。
与工程有关的不良地质为膨胀土,与工程有关的断裂构造主要为F4(草坪街)断层和f9断层。
设计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为9822.4m3/d,最大涌水量为23918.8m3/d。
隧道区地表水对圬工具硫酸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H1。
全隧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施工,Ⅳ、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
(2)主要技术标准a、铁路等级:I级;b、正线数目:双线;c、限制坡度:6‰,双机坡13‰(其中花园至蔡家河下坡为16‰);d、速度目标值与最小曲线半径:120km/h(个别地段限速100km/h),最小曲线半径为1200m,困难地段600m;e、牵引种类:电力;f、机车类型:客SS7D、货HXD2B;g、牵引质量: 5000t;h、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双机1080m);i、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3)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标段内共有隧道九座,新陈家涧隧道长372 m、新石涧川一号隧道长136 m、新石涧川二号隧道长1569 m、新两岔河隧道长214m、胭脂岭隧道长789m、新黄沙岭隧道长6901m、新东龙山隧道长572、新夜村隧道长438m、新戴街村隧道长417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专业工程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 (1)1.1工程概况 (1)1.2编制依据 (1)1.3专业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1)第二章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9)2.1监理工作范围 (9)2.2监理工作重点 (9)第三章监控量测工作流程 (11)3.1监控量测信息反馈程序框图 (11)3.2工程安全性评价流程 (11)3.3监控量测信息化系统工作流程 (12)第四章监控量测监理工作目标、控制要点及手段 (13)4.1监理工作目标 (13)4.2监理控制要点 (13)4.3监控手段 (15)第五章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16)5.1监理工作的方法 (16)5.2监理工作的措施 (16)第六章监控量测原始记录规范管理 (18)第七章旁站具体部位和工序 (19)第一章专业工程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1.1工程概况张家界经吉首至怀化铁路自张家界地区黔张常铁路张家界西站引出,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永顺县、古丈县、吉首市、凤凰县,由麻阳苗族自治县至沪昆客专怀化南客站,线路全长243.265公里。
本监理合同段为张家界经吉首至怀化铁路(DK20+582.36~IDK56+440,DK56+440~IDK73+002.07,DK79+132~IDK79+373,DK79+516.85~IDK80+788.12),线路长度53.90km。
隧道22座/43.819Km,占管段总长的81.3%。
其中重点工程有:新华山隧道(5931m),邓家坡隧道(5737.3m),边岩隧道(3475m、两次下穿既有焦柳铁路,均为Ⅰ级风险隧道),永顺隧道(12083m,Ⅰ级风险、预测最大涌水量13万方/天、可能诱发大规模突泥突水,全隧穿过断层7条、深埋段中等至强烈岩爆,全隧局部岩溶极发育。
)兰花隧道(4383m、围岩情况与永顺隧道类似),隧道工程为本管段主要工程内容。
1.2编制依据1、与本工程相关的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2007)3、《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4、《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5、《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 9218-2015)6、《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7、《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4-20158、已批准的新建张家界经吉首至怀化铁路工程ZJHJL-3监理站《监理规划》1.3专业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1.3.1 专业工程特点本监理合同段的边岩隧道(3475m、两次下穿既有焦柳铁路,均为Ⅰ级风险隧道),永顺隧道(12083m,Ⅰ级风险、预测最大涌水量13万方/天、可能诱发大规模突泥突水,全隧穿过断层7条、深埋段中等至强烈岩爆,全隧局部岩溶极发育),兰花隧道(4383m、围岩情况与永顺隧道类似),本合同段隧道施工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存在断裂带、突水突泥、岩溶、高地应力、危岩落石、错落、部分段落可能存在页岩气等,安全风险极高。
如何顺利通过不良地质段是本监理合同段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
1.3.2主要技术指标(1)铁路等级:高速铁路;(2)正线数目:双线;(3)设计行车速度:350km/h;(4)最大坡度:一般地段20‰,困难地段30‰;(5)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7000m,困难地段5500m;(6)牵引种类:电力;(7)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8)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9)调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1.3.3质量标准和监控量测规定按照高速铁路工程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率、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本标段隧道均按照《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建设单位相关文件规定进行监控量测,施工单位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一般风险隧道报监理站批准实施,报建设指挥部核备,I、II级风险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由监理站审定后报建设指挥部批准。
1.3.3.1一般规定(1)本段所有隧道均进行监控量测,除必测项目外,根据地形、地貌、临近构筑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对选测项目提出量测要求。
(2)根据隧道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隧道结构的特性,在施工阶段依据超前地质预报、施工监控量测资料的分析结果对设计参数进行修正,监控量测资料是调整支护结构参数、施工方法等设计资料的重要依据。
(3)施工单位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报监理站、建设指挥部批准后实施,并应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
监控量测人员要求稳定,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监控量测小组要负责及时将监控量测信息反馈给各级管理人员。
(4)管理等级划分及采取措施位移管理等级安全等级变形量(mm)正常(绿色)预警二级(黄色)预警一级(红色)备注围岩级别III <40 40~80 >80不包括高地应力软岩和膨胀岩隧道IV <50 50~100 >100V、VI <75 75~150 >150注:“~”含义为包括上、下限值。
措施对应表安全等级处理措施正常(绿色)正常施工预警二级(黄色)加强监测,可采取网喷混凝土、加设锚杆(管)、径向注浆等措施进行补强。
预警一级(红色)暂停施工,可采取回填反压、临时仰拱、增设横竖向支撑、径向注浆等进行抢险,后续施工时,应加强支护,调整围岩级别和施工。
(5)测点位移速率≥5mm/d时,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现场分析原因并采取处理措施;当速率连续2天大于10mm/d时,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定措施并报建设指挥部批准;当速率大于15mm/d 时由建设指挥部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定措施。
(6)预警信息发送范围见下表:单位职务黄色预警红色预警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分管副指挥)√安质主管人员√√工程主管人员√√监理站总监、副总监√√监理分站长√√主管工程师√√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工区负责人√√项目总工√√工程部长 √ √ 安质部长 √ √ 主管工程师 √ √ 设计院指挥长 √ 总体√ 隧道专线 √ √ 配合组隧道工程√√1.3.3.2隧道监控量测项目 (1)监控量测必测项目见下表表4.2.2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2)监控量测选测项目应根据地质条件、隧道埋深及其它特殊要求、经参建各方研究决定,选测项目见下表:监控量测选测项目序 号 监控量测项目常用量测仪器序号 监控量测项目常用量测仪器 备注1 洞内、外观察 现场观察、数码相机、罗盘仪2 拱顶下沉 水准仪、刚挂尺或全站仪3 净空变化 收敛计、全站仪4 地表沉降 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隧道浅埋段5 拱脚下沉 水准仪或全站仪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隧道浅埋段6 拱脚位移 水准仪或全站仪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隧道深埋段1 隧底隆起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2 二次衬砌后净空变化隧道净空变化测定仪(收敛计、隧道激光断面仪)3 围岩内部位移多点位移计4 围岩压力压力盒5 二次衬砌接触压力压力盒6 钢架受力钢筋计、应力计7 喷混凝土内力混凝土应变计8 锚杆轴力钢筋计9 二次衬砌内力混凝土应变计、钢筋计10 爆破振动振动传感器、记录仪11 围岩弹性波速度弹性波测试仪12 孔隙水压力水压计13 水量三角堰、流量计14 纵向位移多点位移计、全站仪1.3.3.3观测点埋设测点的埋设位置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
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
观测点的埋设参照下图进行。
锚固砂浆隧道变形观测点设置参考图3.3.4隧道变形观测频次隧道基础沉降观测的频次不低于下表的规定,沉降稳定后可不再进行观测。
隧道基础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期限观测周期隧底工程完成后3个月1次/周0~1个月1次/周无碴轨道铺设后3个月1~3个月1次/2周3.3.5隧道变形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1)隧道评估前应收集下列资料①隧道基础沉降观测资料;②隧道地段的线路设计纵断面图、工程地质纵横断面图、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等相关设计资料;③隧道开挖地质描述及开挖围岩分级记录、IV~V级围岩地段基底承载力检测情况、施工监控量测资料、仰拱施工分项工程验收记录等施工资料;④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
(2)隧道内无碴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应根据有关设计、施工和监理的资料及交接检验和复检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3)隧道基础的沉降观测与评估方法采用路基沉降预测采用的曲线回归法,具体应满足以下要求:①根据隧道完成或回填土后不少于3个月的实际观测数据作多种曲线的回归分析,确定沉降变形的趋势,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不应低于0.92;②沉降预测的可靠性应经过验证,间隔不少于3个月的两次预测最终沉降的差值不应大于8mm;③隧道完成或回填土后,最终沉降预测时间应满足下列条件:s(t)/s(t=∞)≥75%式中: s(t):预测时的沉降观测值;s(t=∞):预测的最终沉降值。
注:沉降和时间以隧道完成后为起始点。
④预测的隧道基础工后沉降值不应大于15mm,并应满足无碴轨道有关设计要求。
第二章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2.1监理工作范围监理范围为ZJHZQ-3、ZJHZQ-4标段内全部22座隧道工程。
2.2监理工作重点2.2.1监控量测是确保施工安全和判断结构是否稳定的最基本方法,实时监测暗挖隧道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层的变形特征,可以为日常施工管理提供信息、保证施工安全、确定二次衬砌施工时间。
隧道支护结构及周围岩体的变形、应力状态和其稳定情况密切相关,隧道支护结构和周围岩体的各种破坏形式产生之前通常有大的位移、变形和受力异常等,监测数据和成果是现场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判断工程是否安全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依据观测结果来验证施工方案的正确性,调整设计和施工支护参数,必要时采取辅助措施,以达到动态管理的目的。
2.2.2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工作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观测前是否做到“四固定”,即:人员固定;仪器固定;使用固定的基准点;观测条件固定在相同的环境下(2)观测前检测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是否进行检验校正;每次变形观测时,是否采用相同的图形或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3)检查监控量测人员在施工中是否按设计要求在隧道开挖后立即布设监控量测点,并采集初始数据。
(4)检查、监督量测人员的日常量测、数据处理、反馈等工作。
(5)根据现场施工进展情况及时督促监控量测人员按设计要求调整量测项目和内容。
(6)查看监控量测资料,对错误数据、漏侧(漏传)数据、报警数据进行现场核实、处理,必要时上报指挥部。
(7)监督黄色、红色预警后及时采取措施并在变形稳定后消除预警。
平台预警信息(包括错误数据产生的假性预警)处理时效:黄色预警由监理单位的副总监理工程师在3小时内采取措施消除,红色预警由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在2小时内采取措施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