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39 中外教育史2017年10月真题试卷
2017年10月试卷和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罪犯劳动改造学试卷(课程代码00928)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劳动是指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通过支出和消耗体力与精力,作用和改变自然物,创造必要的社会财富的A.有报酬的活动 B.有目的的活动C.有作为的活动 D.有计划的活动2.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是罪犯劳动最根本的A.经济学属性和意义 B.刑事法学属性和意义C.哲学属性和意义 D.社会学属性和意义3.我国监狱组织罪犯劳动的目的是为了改造罪犯成为守法公民,由这一目的决定中国的罪犯劳动改造具有A.法定性、刑事强制性、实践性、改造性、经济补偿性B.法定性、刑事强制性、实践性C.刑事强制性、实践性、改造性、经济补偿性D.法定性、实践性、改造性、经济补偿性4.罪犯劳动改造学的指导思想中,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指导思想不包括A.要尊重和借鉴历史 B.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C.要考虑国体 D.要充分重视经济基础5.罪犯劳动改造实行五级管理的提出是在罪犯劳动改造制度的A.全面发展时期 B.创建时期C.挫折时期 D.全面建设时期6.1981年8月18曰至9月9曰召开的全国劳改工作会议是A.第五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 B.第六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C.第七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 D.第八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7.毛泽东劳动改造罪犯思想中,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是监狱工作的 A.宗旨 B.根本目的C.工作方向 D.方针8.罪犯劳动技能形成的基本过程包括泛化阶段、分化阶段与A.强化阶段 B.巩固阶段C.提高阶段 D.异化阶段9.要求罪犯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应从集体和组织的角度思考问题,要求罪犯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是劳动的A.教育性特征 B.社会性特征C.组织性特征 D.协调性特征10.对罪犯所从事的现有工作技术进行培训提高,经常组织罪犯进行“应知”、“应会”的岗位练兵,使罪犯的技术等级逐渐向高层次发展。
2017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7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感谢凯程陆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大贡献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解析】B批判教育学喜欢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从阶级分析的离场研究教育,关注意识形态。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解析】D请注意,A和B是价值取向,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A.价值澄清模式B.认识发展模式C.体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解析】A价值澄清模式重在让学生“选择”价值观。
4.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A.分析B.理解C.评价D.综合【解析】D学生去写一首七律诗,是调用了对所有七律诗的知识去完成的,所以是综合。
5.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A.评价目的不同B.评价方法不同C.评价内容不同D.评价主体不同【解析】A形成性评价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终结性评价是为了甄别学生。
6.我国1958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C.坚持立德树人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解析】A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7.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A.融合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课程D.核心课程【解析】A两个科目合并为新的科目就叫做融合课程。
8.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拥护者,在教学模式上更倾向于选择A.程序教学模式B.掌握教学模式C.探究教育模式D.范例教学模式【解析】CABD均属于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2017年10月自考《学前教育史》考试真题

2017年10月自考《学前教育史》考试真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10月自考《学前教育史》考试真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10月自考《学前教育史》考试真题的全部内容。
2017年10月自考《学前教育史》考试真题以下为大家带来的是2017年10月《学前教育史》考试真题,各位小伙伴们可以自行参考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奋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试儿”是中国古代较为通行的慈幼礼仪。
以下哪个词的意思不是“试儿”?()A.试晬B。
试周C。
洗儿D。
抓周2、下列哪篇文章是司马光对《礼记?内则》的进一步诠释?A。
《涑水家仪》B。
《贾子新书》C。
《育婴家秘》D。
《广嗣纪要》3、下列不属于“习礼”的内容是().A.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B。
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C.从容而不失之迂缓D.修谨而不失之拘局4、中国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是().A。
京师第一蒙养院B。
湖南蒙养院C。
杭州女子学堂D。
武昌蒙养院5、民间时期上海崇德女子中学附属幼稚园属于哪种类型的幼稚园?()A.教会式幼稚园B.小学式幼稚园C。
日本式幼稚园D。
普通式幼稚园6、洛杉矶托儿所将儿童教育分为哪三大类?A.兴趣教育、生活教育和卫生教育B.幼稚教育、生活教育和游戏教育C。
幼稚教育、生活教育和卫生教育D。
幼稚教育、兴趣教育和卫生教育7、陶行知强调“教学做合一”的中心是()。
A.“教"为中心B.“做"为中心C。
2017年10月试卷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社会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034)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
1.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若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维持系统所必须的一般条件,这些必要功能条件包括了A.两个方面 B.三个方面 C.四个方面 D.五个方面2.社会学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A.吉登斯 B.布鲁默 C.默顿 D.布劳3.费孝通用“五脏六腑”来比喻社会学的建设,其中所谓六腑,是指一个社会学专业至少要有A.六门基础课程 B.六个学会组织 C.六种出版物 D.六种学说4.社会学研究中实验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是A.实验过程的自然性 B.实验对象的重复性C.实验结果的广泛性 D.实验环境的人为性5.社会学研究中文献法的优点之一是A.文献资料的客观真实性易于考证 B.文献法可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C.文献均有标准化的资料 D.文献法适于作纵贯分析6.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是A.激进主义理论 B.社会批判理论C.后现代主义理论 D.社会有机体理论7.人口的两重属性是指A.数量属性和质量属性 B.问题属性和发展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D.结构属性和过程属性8.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自考一次通过q39052026组文化特质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A.文化集丛 B.文化模式 C.文化市场 D.文化产业9.文化交流中的文化杂交即A.文化融合 B.文化传播 C.文化冲突 D.文化采借10.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这属于A.预测性功能 B.规范性功能C.解释性功能 D.描述性功能11.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可将社会角色划分为A.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B.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C.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D.制度性角色与互动性角色12.在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中,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称为 A.竞争 B.交换 C.调适 D.冲突13.再社会化也可称为A.反向社会化 B.重新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14.在霍尔的个人空间理论中,为一些类似演说家等人物保留的距离为A.个人距离 B.亲密距离 C.公众距离 D.社会距离15.根据个人和社会网络的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可将社会网络分为A.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B.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C.个人形态和群体形态 D.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16.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联合家庭 B.重组家庭 C.主干家庭 D.核心家庭17.属于次级群体的是A.邻里 B.家庭 C.游戏伙伴 D.社团18.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这一过程称为A.组织沟通 B.组织决策 C.组织控制 D.组织设计19.在哈佛大学教授梅约和罗伊斯里斯伯格等人指导的著名的霍桑实验中逐步形成的组织管理理论是A.组织行为理论 B.权变理论C.科学管理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20.属于现代学校教育潜功能的是A.社会选拔的功能 B.社会控制的功能C.知识技术创新的功能 D.社会化的功能21.将研究视角引入到具体的教育场景之中,引入到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之中,这是教育社会学分析视角中的A.冲突论视角 B.互动论视角 C.后现代视角 D.功能论视角22.在失业的类型中,人们在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称作A.摩擦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残余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23.社会学者对社区的研究始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A.同心圆理论 B.社区全貌研究C.类型学研究 D.人文区位学理论24.有关社区发展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措施和步骤,都应该经过社区成员的广泛讨论,并根据多数人的意愿来决定,这体现了社区发展原则中的A.自力的原则 B.民众需要的原则C.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 D.民主的原则25.世界城镇化进程中,属于政治主导型城镇化的是A.欧美模式 B.东亚模式 C.非洲模式 D.墨印模式26.在解释集体行为的理论中,斯梅尔瑟提出的是A.搭便车理论 B.价值累加理论 C.资源动员理论 D.乌合之众理论27.在社会分层体系中的不同层次之间的上下流动称作A.垂直流动 B.代际流动 C.自由流动 D.竞争式流动28.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加速发展阶段是A.1949~1957年 B.1958~1977年C.1978~2000年 D.1978年至今29.社会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都是人的社会化的失败,因此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在于加强社会对个人的道德教育,这一观点来自于A.价值冲突理论 B.社会解组理论C.社会建构理论 D.社会病理学30.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称作A.知识现代化 B.社会现代化 C.政治现代化 D.经济现代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00405_2017年10月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0405)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论述教育的一般原理,研究教育学各门分支学科的基础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学科是A.普通教育学 B.教育史 C.高等教育学 D.教育哲学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正式颁布的,法定学制系统和师范教育的起始建制是l902年的 A.《奏定进士馆章程》 B.《奏定译学馆章程》C.《奏定学堂章程》 D.《钦定学堂章程》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A.思想性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C.系统性教学原则 D.直观性教学原则4.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是古代罗马著名的教育家昆体良的A.《理想国》 B.《雄辩术原理》 C.《大教学论》 D.《教学论》5.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的教育学之父”的是A.赫尔巴特 B.卢梭 C.斯宾塞 D.洛克6.从教育的活动范围看,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A.知识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社会教育7.在一个现实的空间里,根据现实空间的要求来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教育称为A.实体教育 B.虚拟教育 C.制度化教育 D.非制度化教育8.“……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出自于A.《论语》 B.《礼记·中庸》 C.《易·渐》 D.《吕氏春秋》9.发现式教学的代表人物是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布鲁姆 D.布鲁纳10.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学生自身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的教学是A.发现式教学 B.启发式教学 C.接受式教学 D.生成式教学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反映的教学思想是A.注入式 B.接受式 C.启发式 D.发现式12.孔子开创了A.综合课程的先河 B.活动课程的先河C.分科课程的先河 D.核心课程的先河13.选修课程起源于l9世纪哪一国家的大学?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14.围绕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指示符号、建筑风格等的集合体是A.学校规范 B.学校文化 C.学校理念 D.学校环境15.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的发展C.自然环境 D.社会文化16.个体通过教育与自身实践,逐步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相对独特和稳定的心理特征的过程称为A.个体社会化 B.个体成熟化C.个体个性化 D.个体被动化17.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中,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在A.1984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87年18.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19.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C.作业与辅导 D.教学评价与反思20.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性向 D.专业自我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请任选4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4小题评分。
2017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A.文化现象B.文化内涵C.文化事象D.文化思潮正确答案:C2.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A.古巴人和鲜卑人B.古巴人和羌人C.鲜卑人和吐蕃D.吐蕃和羌人正确答案:D解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吐蕃和羌人。
3.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核心是【】A.修身B.勤业C.孝悌D.尊师正确答案:C解析:“百善孝为先”,孝悌是家族伦理的核心,家训族规首倡孝悌。
4.《诗经》编成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汉朝D.唐朝正确答案:A解析:我国古代文学有着光辉的起点,春秋时期编成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经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5.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产生于【】A.元代末期B.明代中叶C.清朝中叶D.民国初年正确答案:B解析:明中叶以后出现了商品经济的萌芽,这一方面加速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兼并过程,使许多农民离开了土地,加入了市民的行列;另一方面也打破了传统农作物栽种布局的平衡,经济作物的种植量增加。
6.在中国古代教育程序的八个步骤中,最终阶段是【】A.“正心”B.“修身”C.“平天下”D.“治国”正确答案:C解析:《大学》提出了教育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天下大同,所以《大学》把“平天下”作为整个教育程序的最终阶段,希望那些有才德的君子在治好一国的基础上,把自己的仁德和善政推广到其他国家,最终实现全天下的太平。
7.中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A.坚持语文独立B.坚持语文互助C.坚持语文平等D.坚持语文分类正确答案:C解析: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平等,即宪法中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2022年10月自考《01839中外教育史》真题无评分参考

机密★启用前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中外教育史(课程代码01839)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 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唐朝在国子监下设“六学”“二馆”,下列不属于“六学”“二馆”的是A. 国子学B. 太学C. 弘文馆D. 鸿都门学2. 科举制度创立于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3. 万木草堂的设立者是A. 杜甫B. 颜元C. 康有为D. 梁启超4. 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法令正式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是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1922 年学制5. 科举制度在中国完全被废止的时间是A . 1840年 B. 1905年C. 1911年D. 1912年中外教育史试题第1 页 ( 共4 页) 6. 首次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宗旨的教育家是A. 蔡元培B. 李大钊C. 黄炎培D. 陈鹤琴7. 提出“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务更高尚的了”的教育家是A. 卢梭B. 夸美纽斯C. 斯宾塞D. 洛克8. 下列不属于中世纪时期西欧的教会学校的是A. 修道院学校B. 大教堂学校C. 堂区学校D. 行会学校9. 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是A. 文法B. 骑马C. 游泳D. 下棋10.781年,受查理曼邀请到法兰克王国,协助改进学校、发展教育的英格兰教士、著名学者是A. 西塞罗B. 阿尔琴C. 蒙田D. 斯宾塞11. 下列不属于北欧人文主义发展时期重要的教育家、思想家的是A. 伊拉斯谟B. 蒙田C. 托马斯·阿奎那D. 拉伯雷12. 英国的文法学校和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A. 初等教育性质C. 高等教育性质13.1881~1882年,法国颁布了A. 《基佐教育法案》C. 《朗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B. 中等教育性质D. 职业教育性质B. 《费里教育法案》D. 《教育改革法令》14. 起到了规定日本教育方向的教育基本法作用的法案是A. 《教育令》B. 《学校令》C. 《教育敕语》D. 《学制令》15. 以“公民教育”作为教育理想和办学指导原则,并用“劳动学校”将之付诸实施的教育家是A. 赫尔巴特B. 凯兴斯坦纳C. 蒙台梭利D. 卢梭中外教育史试题第2 页 ( 共4 页)。
10月全国中外教育简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试题课程代码:0046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 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时天子所设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东序”D•“上庠”2.《学记》是哪部书中的一篇?()A. 《礼记》 B . 《周礼》C. 《论语》D. 《孟子》3.孟子强调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大丈夫”,下面哪一条是孟子所列的“大丈夫”的标准之一?()A. 善假于物B.相观而善C. 能近取譬4.“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C. 王安石D.周敦颐10.中国近代最早提出“五育并举”思想的教育家是谁?()A.蔡元培B.梁漱溟C. 晏阳初D.陶行知11.1905 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的教育行政机构叫()A.国子监B.国子学这段话语出于哪部书?()A. 《论语》C. 《礼记》5.下列教学原则,哪个是孔子提出的?A. 居敬穷理C. 举一反三6.太学始建于何时?()A. 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 年)C. 汉灵帝光和元年(178 年)7.唐代吏部试的主要内容是(A. 策论C. 帖经、墨义8.颜之推的主要著作是()A. 《颜氏家训》C. 《春秋繁露》9.“苏湖教法”是谁的教育主张?(A. 胡瑗B. 《尚书》D . 《孟子》)B. 深造自得D.虚壹而静B .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 年)D .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 年))B. 诗赋D.身、言、书、判B. 《论衡》D. 《举贤良对策》)B. 范仲D.富贵不淫12C. 学部D. 教育部 12.洋务运动教育的代表人物是谁?() A. 张之洞B. 康有为C. 梁启超D. 容闳 13.河北定县试验区是以哪位教育家为首建立起来的农村教育改革实验区?(A.黄炎培B.陶行知C. 晏阳初D. 梁漱溟 14.梁漱溟是二三十年代农村教育改革有代表性的教育家之一,他领导建立的“乡村建设” 实验区是( )A. 山东邹平、荷泽实验区 B .徐公桥实验区C. 河北定县实验区D. 南京晓庄实验区15.我国女子教育在学制上占有了一定地位,是从哪一个学制开始的?(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16.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重视( )A. 和谐发展教育 B .艺术体操教育C. 军事体操教育D. 文法弦琴教育17.古代罗马系统的教育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在(A. 王政时期 B .共和前期C.共和后期D.帝国时期18.( )的教育思想对昆体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教育史
(课程代码0183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分,共34分。
在每小题
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西周时期诸侯的大学名称是
A.辟雍
B.成均
C.泮宫
D.太学
2.孟子认为,人先天就具有恻隐之心、羞辱之心、是非之心和
A.仁义之心
B.礼貌之心
C.中正之心
D.辞让之心
3.在先秦教育家之中,主张“性恶论”是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
4.在法家看来,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通过教育
A.无法更改
B.可以部分更改
C.完全可以更改
D.是具体人而定
5.提出“独尊儒求”主张,直接影响汉代文教政策确立的人物是
A.陆贾
B.贾谊
C.公孙弘
D.董仲舒
6.汉代设立的学校机构“鸿都门学”,其教学内容主要涉及
A.儒家经典
B.文学和艺术
C.道学和史学
D.玄学
7.唐朝中央官学的学官主要有博士、助教和
A.教授
B.学正
C.学录
D.直讲
8.国子监将习射作为学生学习内容是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9.儿童教育理论中具有“自然教育”色彩的教育家是
A.王安石
B.朱熹
C.王守仁
D.黄宗羲
10.我国主管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最早始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1.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首创“三舍法”升级考试制度的教育家是
A.范仲淹
B.王安石
C.胡瑗
D.韩愈
12.将中学学习年限延长至六年,并将其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的学制是“六三三学制”,又称
A.癸卯学制
B.癸丑学制
C.壬寅学制
D.壬戌学制
13.在20世纪30年代在山东邹平、菏泽两县办理乡农学校,进行乡村教育改革实验的教育家是
A.晏阳初
B.梁漱溟
C.陶行知
D.黄炎培
14.为解决普及教育中的师资问题,陶行知利用上学的小学生来教不识字的儿童、成年人,这种制度成为
A.小先生制
B.小导师制
C.导师制
D.导生制
15.20世纪20年代后期,国民政府规定小学设立的形式有完全小学、初级小学、短期小学和
A.扫盲小学
B.简易小学
C.半日制小学
D.临时小学
16.1951年颁行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规定新中国的学制
初等教育包括全日制小学、业余初等学校和
A.二部制初等学校
B.半日制初等学校
C.工农速成初等学校
D.干部速成初等学校
17.推动教育行政方面改为大学院制并在部分区域试行大学区制的是
A.蔡元培
B.晏阳初
C.陈鹤琴
D.梅贻琦
18.,《理想国》的作者是
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
C.昆体良
D.拉伯雷
19.英国18世纪末为了了解国民学校经费和教师短缺的问题,创造出一种新的教学制度是
A.班级授课制
B.文纳特卡制
C.道尔顿制
D.贝尔-兰卡斯特制
20.法国的帝国大学成立于
A.1804年
B.1806年
C.1872年
D.1886年
21.道尔顿制的创始人是
A.帕克
B.杜威
C.克伯屈
D.柏克赫斯特
22.《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杜威
B.赞科夫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3.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的创办者是
A.帕克
B.杜威
C.沃特
D.雷迪
24.在新教育运动中,欧洲第一所新学校是
A.“有机学校”
B.艾博茨霍姆学校
C.乡村寄宿
D.夏山学校
25.古埃及最早出现,也是最高一级的学校是
A.职官学校
B.寺庙学校
C.文士学校
D.宫廷学校
26.世界上最早的推行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27.1872年,日本颁布了参照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教育制度而定制的
A.《教育令》
B.《学制令》
C.《学校教育法》
D.《教育基本法》
28.美国《国防教育法》颁布于
A.1960年
B.1958年
C.1944年
D.1947年
29.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的人是
A.裴斯泰洛奇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30.美国19世纪公立学校运动的倡导者是
A.帕克
B.杜威
C.克伯屈
D.贺拉斯曼
31.布鲁纳的教育代表作是
A.《教育论》
B.《大教学论》
C.《人是教育的对象》
D.《教育过程》
32.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的教育提倡在小学开设
A.“3R课程”
B.“4R课程”
C.“3A课程”
D.“4A课程”
33.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先驱帕克的教育实践与总结被称为
A.昆西教学法
B.设计教学法
C.自然后果法
D.整体教学法
34.改造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钦斯
B.布拉梅尔德
C.巴格莱
D.布鲁纳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35.朱熹的学生将朱熹有关读书方法的论述归结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着紧有力、_______六条。
36.庆历兴学时期,范仲淹去胡瑗创立的_______制度以为太学法。
37.颜元的实学教育内容曾在他晚年主持的_______学院得到实践。
38.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了“_____,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39.洋务运动时期最早设立的水师学堂是_____。
40.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的性质是_____。
41.斯巴达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为五项竞技,包括: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抢和_____。
42.亚里士多德认为7岁至14岁这一阶段更为教育任务是情感和____教育。
43.古印度的婆罗门教育以_____和学校为场所。
44.中世纪大学实行自治,由教师结成团体管理大学的称为“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45.回回国子学
46.教学做合一
47.快乐之家
48.《教育基本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9.简述稷下学宫的性质与特点。
50.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观念。
51.简述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
52.简述咱科夫实验教学论体系的三大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3.试述五四前后出现的平民教育思潮和科学教育思潮。
54.试述工业革命引起教育发展变化的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