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教案
《做负责任的人》教学设计

《做负责任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信守承诺,勇担过错,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能力,信守承诺、坚决履行诺言的能力,自主反思自己的能力,学会承担责任、努力履行责任的能力。
知识目标: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重点:慎重许诺,践行诺言;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教学难点: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责任,享受积极承担责任的快乐。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承担责任,可能面临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想一想:承担责任,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已经发现承担责任可能意味着我们有很多付出,也会有很多收获。
本节课就如何承担责任这一话题来展开学习。
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并回答问题。
通过课前回顾,巩固上节课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设问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带着问题学习,学生的学习目标会更明确。
讲授新课第一目不言代价与回报1. 承担责任有代价分析情景并回答问题小龙陷入了沉思:※我选择的责任是什么?※如果承担这个责任,我可能付出什么?※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会对我有什么帮助?※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结论:任何人承担责任都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会有很多付出,而且还会承担做不好的责备甚至处罚。
2.承担责任收获多出示《雷锋的故事》思考一下:雷锋叔叔在服务他人、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出示《小明的故事》思考一下:小明承担了怎样的责任?他付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结论:承担责任也会获得回报。
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
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3.作出选择要承担出示老木匠的故事思考:老木匠的故事让你有何新的思考?解析:正确评估作出选择承担责任结论: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做负责任的人》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做负责任的⼈》优质教学设计、教案《做负责任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程标准:1.4 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做⼀个负责任的公民。
本节课是⼈教版《道德与法治》⼋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框题的内容。
承担责任是新时代学⽣的必修课,它是第六课的落脚点,也是对第⼀框题所讲理论的升华。
具体分析“如何做⼀个负责任的⼈?”要求学⽣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将负责任转化为有效的⾏为,增强责任意识。
⼆、学情分析⼋年级学⽣的“成⼈意识”“独⽴意识”较之七年级的孩⼦更为强烈,他们独⽴完成事情的能⼒更强,所应承担的责任更多,但他们更易受社会不良道德风⽓的影响,在负责任的时候容易做了“语⾔的巨⼈,⾏动的矮⼦。
”针对学⽣学习⽣活中责任意识不强,负责⼈⾏动不⼒,提⾼学⽣对负责任意义的认识,通过学习,使学⽣懂得负责任不是仅仅停留在⼝头上,⽽是可以从⼩事开始逐步培养的。
三、教学⽬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物事迹、图⽚、名⾔等情境材料的感悟和交流探讨,培养学⽣的责任意识,让学⽣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愿选择⽽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代价与回报⽽⽆私奉献的⼈,努⼒做⼀个负责任的公民。
2.能⼒:通过对⼈物系列情境的分析交流,能够正确评价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为⾃⼰的选择负责。
3.知识:通过对事例的分析交流,知道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定的代价。
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愿选择的,也应尽⼒承担好。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履⾏责任的代价,正确评估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难点:正确评估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勇⽓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五:学⽣课前学习活动1、学⽣阅读课本内容,熟悉了解基础知识。
2、学⽣搜集社会上负责任的典型⼈物事迹和⽣活中⾝边普通⼈负责任的事例。
六、教学过程(⼀)导⼊新课⽤年度爱国热⽚《战狼2》的图⽚引出潍坊舰艇上的⼀个视频故事,提出问题:从视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思考并⾃由发⾔。
争做公民责任小卫士主题班会教案

争做公民责任小卫士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公民责任的概念和内涵。
2. 掌握如何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责任,争做公民责任小卫士。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1. 公民责任的内涵和重要性。
2. 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责任的关系。
3. 争做公民责任小卫士的方法和实践。
教学内容
什么是公民责任
公民责任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它是公民必须全面行使公民权利的基础。
包括宪法规定的义务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责任的关系
公民权利和公民责任是密不可分的。
行使公民权利必须承担相应的公民责任。
履行公民责任是实现公民权利的前提和条件。
如何争做公民责任小卫士
争做公民责任小卫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2. 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倡导低碳生活。
3. 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做一个文明公民。
4. 珍惜资源,反对浪费,提倡节约。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课堂练、小组讨论。
总结
争做公民责任小卫士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通过本次班会,
我们深入了解了公民责任的概念和内涵,掌握了行使公民权利和履
行公民责任的关系,同时也了解了如何争做公民责任小卫士的方法
和实践。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始终牢记自己作
为一个公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增强公民意识 承担公民责任(教案)

增强公民意识承担公民责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公民、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责任的含义;理解公民社会责任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承担社会责任,明确公民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中讨论、事例分析,联系实际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确立社会责任意识和履行自己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和树立学生应有的公民意识;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头脑风暴)学生回答问题1、我国现任的国家主席和党中央总书记是。
2、我国现任的国务院总理。
3、振兴中华的基础是提高。
它包括和两个方面,也是振兴中华的关键。
4、综合国力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
5、我国必须坚持以为中心,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6、我国在国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在国际上倡导构建。
【讲授新课】振兴中华要从增强综合国力做起,也是每个公民应尽责任。
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努力做好自己最基本的事情,为中华的复兴增砖添瓦。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框内容:承担公民的社会责任。
1、认识公民的含义。
(判断照片中的人物)公民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分析社会现象,查找原因(例举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不良现象,出示相关的照片资料)学习相关基本知识点: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极其相应行为规范的自我认识。
主要内涵是关于权利义务、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方面的理念。
公民社会责任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对国家或社会以及他人所应当承担的一定使命、职责、义务。
3、新闻视角:从婴儿奶粉害人事件看社会责任讨论探究公民社会责任的客观性人是社会的人,个人离不开社会,人的需要只有从社会中得到满足。
社会是人的社会,每个人必须为社会创造财富,社会才能满足人的需要。
所以每个人都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是不可脱卸的。
《做负责任的人》教案

《做负责任的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责任的概念,认识到每个人都要承担社会责任。
2. 培养学生积极承担责任的态度,提高责任意识。
3. 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1. 责任的概念及其意义。
2. 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2. 如何让学生从实际行动中体会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责任的认识和体会。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责任的重要性。
3.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承担责任的情景。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演示。
2. 准备责任意识调查问卷,用于了解学生对责任的认识程度。
3.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演练。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责任故事,引发学生对责任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责任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责任是对他人和自己的承诺。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典型的责任案例,让学生讨论并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责任行为。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负责任的人和事,以及他们是如何承担责任的。
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承担不同责任的情景,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
七、课堂练习1. 发放责任意识调查问卷,让学生对自己的责任意识进行自我评估。
2. 根据问卷结果,分析学生在责任意识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责任意识。
八、总结提升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2. 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负责。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承担责任的实际行动的计划,并制定相应的执行步骤。
2. 要求学生在课后一周内,按照计划执行,并将自己的体会和成果进行分享。
十、教学反思1.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做负责任的人优秀教案

八年级上册3单6.2——做负责任的人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懂得信守承诺,勇担过错,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做一个负责任公民的能力,信守承诺、坚决履行诺言的能力,自主反思自己责任的能力,学会承担责任、努力履行责任的能力;知识目标:理解责任的含义及内涵,做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重难点重点:慎重许诺,践行诺言。
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难点: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责任,享受积极承担责任的快乐。
教学过程讲授新课一、情景导入,场景激趣【故事拓展】曹操割发代首曹操,东汉末年的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曹操带兵军纪十分严明,并且自己也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因此,他的军队很有战斗力,很快就消灭了多股强大的军阀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
曹操看到中原一带,由于多年战乱,人民四处流散,田地荒芜,就采纳部将的建议,下令让军队的士兵和老百姓实行屯田。
很快,荒芜的土地种上了庄稼,收获了大批的粮食。
有了粮食,老百姓安居乐业了,军队也有了充足的军粮,为进一步统一全国打下了物质基础。
看到这一切,大家都很高兴。
可是,有些士兵不懂得爱护庄稼,常有人在庄稼地里乱跑,踩坏庄稼。
曹操知道后很生气,他下了一道极其严厉的命令:全军将士,一律不得践踏庄稼,违令者斩!将士们都知道曹操一向军令如山,令出必行,令禁必止,决不姑息宽容。
所以此令一下,将士们小心谨慎,唯恐犯了军纪。
将士们操练、行军经过庄稼地旁边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通过。
有时,将士们看到路旁有倒伏的庄稼,还会过去把它扶起来。
有一次,曹操率领士兵们去打仗。
那时候正好是小麦快成熟的季节。
曹操骑在马上,望着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麦浪,心里十分高兴。
正当曹操骑在马上边走边想问题的时候,突然“噗叱”的一声,从路旁的草丛里窜出几只野鸡,从曹操的马头上飞过。
曹操的马没有防备,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惊了。
它嘶叫着狂奔起来,跑进了附近的麦子地。
等到曹操使劲勒住了惊马,地里的麦子已经被踩倒了一大片。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教学设计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教学设计江阴市利港中学刘小娟 214444一、教材内容苏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第十课“对自己的一生负责”第三课时“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对自己负责,掌握知识,才能对他人、社会和国家负责,要坚定信仰和追求,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与合作,明确一个不为自己负责的人,不可能为他人和国家负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做一个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高度负责的人,掌握知识,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坚定信仰与追求,不断克服在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困难,努力拼搏,追求更高的理想境界。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2、难点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四、教学方法以“达人秀”活动为线索,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能够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11.15上海火灾图片教师: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看这两幅图片,知道这是哪发生的火灾吗?学生:上海教师:在这次特大火灾中有58人不幸遇难,这是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悲剧。
而今天老师想提一个人,那就是顾崇超,我们一起来了解他。
(多媒体显示)那天,顾崇超和家人突然闻到一股浓烟的味道,机警的顾崇超立马从窗口探望,看到了蹿出的火苗,就立即和爸爸一起带着奶奶,翻窗逃生。
他们顺着脚手架往下爬。
爬到15楼,火势挡住了去路,15楼的邻居把他们救进了房间内。
为了能冲出火场,他又脱下了自己的袜子,用水弄湿后和爸爸一人一只,捂住口鼻,沿着消防通道向下冲去。
冲到火力最猛的10楼时,他看到了一对倒在地上的老年夫妇。
虽然同样身处险境,但他和爸爸仍然当机立断地向他们伸出了援手。
到3楼,他们终于看到了消防队员,得以成功被救。
教师:假如你是顾崇超,你会怎么样?学生答:略教师:是的,顾崇超能够在生命的紧要关头,临危不惧地承担责任,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场火灾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它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而由于不负责任引发这场事故的13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依法逮捕。
初中道德与法治_做负责任的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做负责任的人一、课程标准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言代价与回报的人心怀感激之情,并努力向他们学习。
能够自觉履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无怨无悔。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责任与代价与回报等关系的探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能够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提高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
(三)知识目标:理解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也会获得一定的回报,懂得不履行责任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三、教法学法:讨论法、情境探究法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课型:新授课六、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来自济宁市实验初中的一位政治老师,我们济宁被称为运河之都,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我们济宁运河的风光,接下来让我们再一起展示我们同学们的风采。
好,上课。
咱们济宁不仅被称为“运河之都”,它还有着孔孟之乡的美誉,儒家创始人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都出生在此,咱们济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曾经说过在生活中有两件非常令人快乐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我们来齐读一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同学们一起一边学习、一边结交来自我们济宁各地的朋友。
导入: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守护着、温暖着我们,散发出最美的城市之光。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播放视频,说一说: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幕?为什么?生答。
(提问3个)评价:清洁工肩负着…的责任,辛苦劳作,保障城市清洁,这是清洁工的责任。
警察,忠于职守、守护方安宁,这就是人民警察的职责,送外卖的人,风雨无阻、按时送达,这是外卖员的职责。
建筑工人,辛勤劳作,保证道路、房屋的安全,是建筑工人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案背景:
一个人成熟和长大的过程,就是不断担负起自己责任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情况,教育学生应当信守自己的承诺,勇于承认自己过错带来的责任,努力做一个自觉承担责任的现代公民。
二、教学课题: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三、教材分析:本框题为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第三框题。
对应的课标内容是“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承担社会责任”部分“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关系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和“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
四、教学方法:教授法、课件演示法、师生互动共同完成课堂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以“诚实、负责”为关键词,通过互联网搜索资料,制作课件。
2、组织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小故事。
(二)教学设计:
〔出示材料,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学生搜索到的小故事(附录1)
提出问题:陈任和张明的不同结局说明了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对待错误的不同态度,决定了陈任和张明的不同命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错事一定要敢于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
3、板书: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播放课件设置情景〕
1、讨论:(1)、如果商场送货工不能按时送货,那么会……
(2)、如果送货工准时把电视机送到而刘家没人等候,那么会……
(3)、根据你的理解,请把故事续写下去。
小结:我们许下诺言,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播放课件:《曾参杀猪的故事》(附录2)分析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许下诺言,就意味着承担责任。
3、讨论交流,总结结论: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信守承诺,也就会为自己赢得信任。
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会对他人对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
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
4、板书:一、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5、介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对学生进行教育。
〔听故事,谈启示〕
1、教师讲故事《孔子道歉》(附录3)请同学们谈启示。
小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犯错,要勇敢地承认错误,也是负责任的表现。
2、阅读教材小故事思考:(1)她为什么陷入矛盾之中?(2)她该怎样负责?(3)如果是你怎么办?
解答问题:(1)因为她向公司承认错误就要照价赔偿,如果不承认错误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因此她陷入矛盾之中。
(2)她应该赔偿公司损失来负责任。
(3)如果是我会照价赔偿,因为能承认错误也是一种负责人的表现。
3、小结:当我们做错事时,能承认错误也是一种负责人的表现,而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更能考验我们的勇气,错了就要勇于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4、自我反思:
5、板书:二、要勇担过错
〔阅读教材案例思考问题〕
1、(1)许苇承担了哪些责任?(略)
(2)哪些责任是被动承担的?哪些是她主动承担的?(学习、当班长、帮同学温习、周末义务植树是她被动承担的;唱歌排练是她主动承担的)(3)她怎样才能享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2、小结: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的承担责任,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3、板书:三、自觉承担责任
1、自觉承担责任的含义
4、阅读相关连接
5、反思自己的责任完成教材的表格
6、小结:通过填表,我们反省了自己的责任,希望同学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7、板书:2、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课堂总结情感升华,争做好公民〕
名言赏析:希望你们不是贪图安逸、坐享其成的一代,而是艰苦创业、造福人类的一代;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一代,而是勇于创新、开拓前进的一代;不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一代,而是向往明天、创造未来的一代。
──邓颖超
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更加清楚自己的责任,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责任。
并在实现现代化的伟业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附录:
1、陈任和张明新到一家速递公司,被分为工作搭档,然而一件事却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一次,陈任和张明负责运送一件昂贵的古董。
在交货码头,陈任把邮件递给张明的时候,张明却没接住,古董掉在地上摔碎了。
张明趁着陈任不注意,偷偷来到老板办公室对老板说:“这不是我的错,是陈任不小心弄坏的。
”随后,老板把陈任叫到了办公室。
“陈任,到底怎么回事?”陈任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老板,最后陈任说:“这件事情是我们的失职,我愿意承担责任。
”
后来,老板把陈任和张明叫到了办公室,对他俩说:“其实,古董的主人已经看见了你俩在递接古董时的动作,他跟我说了他看见的事实。
我也看到了问题出现后你们两个人的反应。
我决定,陈任留下继续工作,用你赚的钱来偿还客户。
张明,明天你不用来工作了。
”
2、曾参(公元前505年—前436年)是孔子的学生。
曾参很重孝道,《史记》上说孔子以为他“能通孝道,故授之业。
作《孝经》。
”
曾参又注意修养,《论语》上记载有他的修养原则:“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每天要多次反省
自己。
他强调做人要诚实,自己以身作则,也以此教育自己的孩子。
有一次,曾参的妻子要上街,他的小儿子拉着母亲的衣襟,又哭又闹,要求跟着去。
曾参的妻子被闹得没有办法,就对孩子说:“你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被哄回家去了。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雪亮的尖刀,正在准备杀猪呢。
他的妻子赶忙制止他说:“我刚才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呀!”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
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只会学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
今天你说话不算数,骗了孩子,就是在教孩子讲假话。
再说,母亲骗了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就不容易相信了。
这样做,对家教是很不利的。
”
结果,曾参说服了妻子,还是把猪杀来煮了。
3、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
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于是便把它吃了。
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学生。
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
孔子很感慨地道歉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说的呢?
六、教学反思
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情感需求,并以此作为课堂设计的依据来满足学生的要求,这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否积极参与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这节课前我做的一个重要准备工作就是展开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便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
课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样的课是他们渴望的,终于解脱于单调和死板,在课堂上有了感知器官全方位的兴奋,课堂信息量大增,可以满足多多的好奇心。
就本节课而言,自认为教材处理、材料运用、授课环节、师生交流等方面都还比较满意,不足的是语言组织方面还不够严谨;某些知识运用不够恰当;小组合作学习引导把握不够好;课内小结不到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