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说课大赛全国一等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说课稿

合集下载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说教材文稿精编版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说教材文稿精编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说教材文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的教材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我主要从课标要求、内容标准、编写特点、编写体例、立体式整合、内容结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九个方面对教材进行分析。

一、学段目标新课标对本学段的学习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旋转、圆和概率初步等知识;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

2、数学思考:在探索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初步建立数学模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综合应用知识,灵活、合理选择与应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4、情感态度: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一)数与代数1、理解配方法,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3、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4、能根据具体问题睥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

5、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6、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通过图像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7、会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化为顶点式的形式,并能由此得到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说出图像的开口方向,画出图像的对称轴,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8、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9、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

(二)图形与几何1、理解圆、弧、弦、圆心角的概念,了解等圆、等弧的概念;探索并了解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2、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

3、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的弧的关系。

4、知道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5、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的关系,会用三角尺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九年级数学说课稿(通用3篇)

九年级数学说课稿(通用3篇)

九年级数学说课稿(通用3篇)九年级数学说课稿(通用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数学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九年级数学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章第2节的第3课时,是学生已掌握了点与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来研究平面上两圆的不同位置关系,是学生对圆的知识应用的基础,也是今后到高中继续研究平面与球的位置关系,球与球的位置关系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它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探索并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探索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两圆圆心距与两圆半径间的数量关系。

3、能够利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解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探索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学会“类比”、“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目标:学生经过操作、实验、确认等数学活动,体会运动变化的观点,量变产生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感受数学中的美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了解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两圆圆心距与两圆半径间的数量关系。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1、课堂上本着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的新课程理念,从生活中的图形实例出发引入新课,并用动画演示,直观形象的展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经过探索、讨论、观察、总结、再运用的学习过程,逐步深入地探索知识和掌握知识,非常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2、改生硬的传授和呆板的讲课,着眼于直观感知和操作认识,从学生熟悉的实际出发,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认识图形的主要特征与图形变化的基本性质,学会识别不同的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图形;3、在课堂上赋予适当的教学说理,达到把知识由浅入深;从无规律到有规律;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一定的合理推理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严密的思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适当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说课稿.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说课稿.ppt
●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数 ●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学 ●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思。 考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圆是高度对 称的基本图 形,从旋转 角度理解, 可以得到圆 心角、弦、 弧对应相等 的关系,从 轴对称角度 理解,可以 得到垂径定
理。

列举法当中, 画树形图和 列表法是重 点知识,其 中列表法针 对两个因素 多种可能结 果,而树形图
针对三个或多 个因素。
思想方法整合 类比思想
转化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谢谢大家, 希望提出宝贵的建议!
统计与概 率
课题学习
探讨一些具有挑 战性的研究课题, 发展应用数学知 识解决问题的意 识和能力;同时, 进一步加深对相 关数学知识的理 解,认识数学知
识之间的联系。
说教材
1.编写体例
为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学 习
实阅 观验读 察与与 与探思 猜究考 想
回顾与思考 知识结构图
形式展开。
准确把握本节 内容在整个知 识结构中的位 置,以及建立 本节内容的结 构,更有利于 学生掌握知识。
结构性
教师的亲和力, 有利于组织学生 合作探究、自主
学习。
说建议
2.说评价建议
重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评价
参与数学活动情况的评价表
学生姓名: 时间:
活动内容:
评价内容 参与活动
主要表现
思考问题
本册内容的位置
一次不等式、组
一元二次(22)

九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九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九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九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我说课的教学内容是()2、教学地位:本课是在学习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后面学习()的基础。

3、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发现(或理解并掌握)(),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教学重点、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教学难点是()。

二、说教学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或观察比较):教师利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说学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程序:情境导入(或复习导入)、探索新知、实践应用、反馈总结。

(一)情境导入(或复习导入)(评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了新知识的起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二)探索新知这一程序主要安排()个教学环节:(评价: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比较、想象、推理、反思、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发现了(),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下册数学说课稿全套(附数学说课模板)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下册数学说课稿全套(附数学说课模板)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下册数学说课稿全套(附数学说课模板)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13) (3)21.1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 (7)《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二) (9)21.2.1 配方法说课稿(一) (13)配方法说课稿(二) (17)21.2.2 公式法说课稿(一) (21)21.2.3 因式分解法说课稿(一) (24)21.2.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一) (27)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二) (29)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 (31)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二) (35)第22章二次函数(12) (38)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6) (38)22.1.1 二次函数说课稿(一) (38)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说课稿(一) (41)二次函数y=ax2+c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二) (41)22.1.3 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说课稿(一) (45)22.1.4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说课稿(一) (47)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说课稿(二) (52)2.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 (56)22.2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二) (58)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说课稿(一) (6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说课稿(二) (66)第23章旋转(9) (69)23.1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一) (69)《图形的旋转》说课稿(二) (74)《中心对称》说课材料 (78)23.2.2 中心对称图形说课稿 (84)23.2.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说课稿 (86)《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说课材料 (90)第24章圆(16) (92)24.1.1 圆说课稿(一) (92)《垂直于弦的直径》说课稿(一) (96)《垂直于弦的直径》说课稿(二) (98)24.1.3 弧、弦、圆心角说课稿(一) (103)《弧、弦、圆心角》说课稿(二) (105)24.1.4 圆周角说课稿(一) (108)24.1.4 圆周角(说课稿)(二) (115)24.2.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一) (116)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一) (119)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二) (122)24.3 正多边形和圆说课稿(一) (126)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说课稿(一) (128)《弧长和扇形的面积》说课稿(二) (131)第25章概率初步(12) (133)25.1.1 随机事件说课稿(一) (133)《随机事件》说课稿(二) (133)25.1.2 概率说课稿(一) (140)《25.1.2概率》说课稿(二) (145)《用列举法求概率》说课稿r (147)3.3应用新知,深化拓展 (154)25.3用频率估计概率(1)说课稿 (156)九年级下册 (160)第26章反比例函数(8) (160)《26.1.1反比例函数》说课稿 (160)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一) (164)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说课稿(一) (169)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说课(二) (174)第27章相似(14) (178)27.1 图形的相似说课稿(一) (178)《27.1图形的相似》说课稿(二) (180)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一) (184)27.2.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一) (18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二) (190)27.2.2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说课稿(一) (194)27.2.2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二) (197)27.3 位似说课稿(一) (199)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12) (205)28.1 锐角三角函数说课稿(一) (205)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说课稿(一) (207)第29章投影与视图(10) (209)29.1 投影说课稿(一) (209)投影说课稿(二) (211)29.2 三视图说课稿(一) (212)三视图说课稿(二) (214)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 (216)课题: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二) (223)初中数学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人教版九年数学全册说课稿2

人教版九年数学全册说课稿2
九.说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思考和总结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
知识点儿整理:
13.实数的概念与性质: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分类,实数的性质(相反数、绝对值、平方根等)。
答案:x = 4
(2)求函数f(x) = x^2 - 3x + 2的图像。
答案:图像是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顶点坐标为(3/2, -1/4)
25.应用题:
(1)一个班级有男生和女生共60人,男生占60%,求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答案:男生36人,女生24人
(2)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后,离目的地还有120公里,求目的地距离汽车的起点。
答案:300公里
以上是本节课的同步作业练习题,每个题目都有明确的答案。学生可以通过完成这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九年数学全册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数学全册教材,是按照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和课程标准编写的,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教材内容涵盖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部数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运算技能,但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时,仍存在恐惧心理,缺乏解决问题的信心。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需要教师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培养。
9.知识讲解:详细讲解九年数学全册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10.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九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3篇

九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3篇

1、九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各位老师、评委:大家好!我叫##,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选自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八章第一节的内容:勾股定理我将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进行本节课的阐述:一、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设计下面请大家和我共同走进教材,看第一部分内容–教材分析《勾股定理》是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数学第十八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内容,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中学数学几个重要定理之一。

它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

勾股定理的发现、验证和应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它在理论上占有重要地位,学好本节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结合八年级学生实际水平、认知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勾股定理的由来,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能够灵活地运用勾股定理及其计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过程,并从中体会数形结合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介绍我国古代在研究勾股定理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本节课的重点:是勾股定理的发现、验证和应用。

难点:是用拼图方法、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四、教法和学法教法指导: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采取自主探究发现式教学,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操作、归纳,理解定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得到获得新知的成功感受,从而激发学生钻研新知。

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21.1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等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式ax2+bx+c=0(a≠0),分清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与常数项等概念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类比、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经历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过程,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的最后一节数学活动: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计算及拓展,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并熟练掌握方程解法的基础上,探究一个实际问题: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计算及拓展,以实际问题为背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图形的规律。

一元二次方程是一种数学建模的方法,它有着广泛的实际背景,可以作为许多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它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学好一元二次方程是是后面学习二次函数的一个基础。

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困难,基础差,没有自信,也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弱,有人甚至要放弃对数学的学习,教学中应给予充分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谨防填塞式教学。

逐步启发他们对数学的喜爱,慢慢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兼顾不同能力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练习题的设计上要针对学生的差异采取分层设计的方法。

使数学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原理及方法悄然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他们对知识的运用中去. 不过对应用题的分析他们还是觉得很头疼,在今后应用题的教学中需进一步加强。

3.重点难点重点: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式ax2+bx+c=0(a≠0)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概念,并能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前图、引言


导入新课材料 供学生预习


复习题
复习巩固 综合应用 拓广探索
复习全章使用
编写体例 章
章前图 小结 复习题

选学内 容 数学活 动
编写体例 节
节前 图
小贴 士
思考
练习
探究
编写体例 题
复习 题 练习
习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说教材
2.编写特点
如:加强 数形,用 坐标的方 法处理更
多内容 (二元一 次方程组. 平移.对称. 函数等)
本册内容的位置
一次不等式、组
一元二次(22)
乘除(15) 加减(2)
二元一次(8) 方程 整式
一元一次(3)
锐角三角函数(28) 二次函数(26) 反比例函数(17) 一次函数(14)
分式(16)
函数
式 二次根式(21)
方程与 不等式 数与式
实数(13) 数
数与
有理数(1)
代数
平移(5) 轴对称(12)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 问 力。 题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解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决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感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态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度 ●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程资源的 可发与利用
说课标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
●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知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识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技。 能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位似

编写特点 (二)知识横向联系
二次根式
一元二次方程
旋转

概率
编写特点 (三)弹性设计
习题、复
习题的分 层设计
选学内容
编 写 特 点
编写特点 (四)螺旋上升相互渗透
方程与函数
图形与变换
编写特点 (五)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选择问题
均为实际 问题
实际问题
也的解决 是归宿点
编 写 特 点
说教材
3.教材分析与整合
纵横交错, 螺旋上升, 弹性设计, 贴近生活。
如:方程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和归宿,建模型引概念,讨论 解法,用理论探究新问题,体
现实践-理论-实践
编写特点 (一)知识纵向联系
代数
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乘除
分式
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根式
二次函数
几何
平移 轴对称 旋转
平行线与相交线 三角形 四边形
●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数 ●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学 ●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思。 考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统计与概 率
课题学习
探讨一些具有挑 战性的研究课题, 发展应用数学知 识解决问题的意 识和能力;同时, 进一步加深对相 关数学知识的理 解,认识数学知
识之间的联系。
说教材
1.编写体例
为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学 习
实阅 观验读 察与与 与探思 猜究考 想
回顾与思考 知识结构图
选学
复习题
综合性
小结
实践性
数学活动
介绍与正 文相关的 背景知识
有助于理 解正文的
问题
各栏目以问题、留白、 填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 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 空间

信 息 技 术
贴 示


观 察
思 考
探 究
讨 论
归 纳
应 用
节前图
正文边空
正文
练习
课上使用
所学 内容 的的 巩固 与延

开放性

习题
课内课外作业
旋转(23)位似(27) 视图与投影(29)
平面直角坐标系(6) 相交线与平行线(5) 线
三角形(7) 全等三角形(11) 形
相似(27)
图形的认识(4) 图形与变化 图形与坐标
图形与证明
数学知识树
空间 与图形
课题 学习
统计 与概率 统计
概率(25)
四边形(19)

算 圆(24)
九年级上册
制作长方体模型(29.3) 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25.4) 图案设计(23.3)
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了解、理解、掌握、运用” 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括“经历、体验、探索”
课程目标的内在关系








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说课标
2.内容标准
探索基本图形(直线形、圆)等基本性 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 形的认识和感受,学习平移、旋转、对 称的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变换在现实 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运用坐标系确 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空间与图 形
学习数、式、方程、
函数等知识,探索
数、形及实际问题 中蕴含的关系和规
数与代数
律,初步掌握一些
有效的表示、处理
和交流数量关系以

及变化规律的工具, 发展符号感,体会

数学与现实生活的 紧密联系,增强应

用意识,提高运用

代数知识与方法解
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 思想,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 步体会概率的意义,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 的概率。
【核心素养】
2020-2021年说课大赛一等奖
【创新说课】
2020-2021年全国决赛获奖作品
【杯赛巡展】
2020-2021年说课经典现场重现
【原创领军】
2020-2021年说课风采独领风骚
编写体例
编写特点
教材分析与整 合
内容标准
课程目标
说课标
说教材
研 说 教 材 流 程
教学建议
说建议
评价建议
体质健康监测中的数据分析(20.3) 重心(19.4)
选择方案(14.4) 从数据谈淡水(10.3) 镶嵌(7.4)
如:习题、复习题, 分为复习巩固、综 合应用、拓广探索
知识横向联系
弹性设计
螺旋上升
编写特点 知识纵向联系
联系实际 贴近生活
如:方程和 函数,按照 一次和二次 数量关系使 方程和函数 交替出现, 螺旋上升。 从函数角度
认识方程
如:代数式“先分散,后集 中”,预备知识与方程问题 有机整合,整式中归纳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