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合集下载

浅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浅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的语句意思的理解。 从而达到训练语感 , 为
道理吧 。显然 , 注重 阅读 教学 中的朗读指
导。 是 每个语 文教师应尽发职责。


教 师 范 读 感 染 学生
要提 高学 生的 朗读 水平 . 教师 的范读
十分 重要 。 因为课 文 中有些地 方需要 以读 代讲 。 有 些地方 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 文
必顺 采取鲜 明的节 奏 , 抑扬 的语调 . 一气 读更能使人感受。 是呀 , 朗读 不但可 以感
受文 中的思想 美 。 情 感美 。 而且更 能激发 如‘ 少年 闰 土> , 作 者 用简练 、 朴实 的
的秀丽 风光 , 抒发作者热爱祖 国河 山的美 学生学 习兴趣。
色彩 很浓厚 的课文 。 更应该通过 朗读 来体 好 的情感。 要 朗读《 激 光> 这样 的说 明文 。 那
的词汇和句子 . 提高学生 的理解能 力和表 达能力, 这就 是 “ 书读百遍 。 其义 自见 ” 的
表情地 朗读 。如教学< 草原> 中“ 那里 的天 比 别处 的天…… 表示我 的愉 快 ” 时. 可 从 两 方面 着手 : 一是 要正确 地停顿 ; 二是 要 读 出重音 。 “ 那里的天 , 牝 别处的天 , 更可
爱, 空 气是那 么清鲜 , 天空 , 是 那么 明朗 , 使我/ 总想高歌一 曲 , 表示我 的 , 愉 快。” 通过 这样的 朗读 指导 , 学生将会 感受到草 原 的天 , 由于没有遮拦 , 显得格外 开阔 , 也 叫人特别愉 快。有了这种体会 , 就场雪) 中的
就截然不同了。因为《 激光> 是用具体数据 文笔 , 刻画了一个勤 劳朴素 。 健康活泼 , 聪 来说 明激光的特 点与作用的。 如果还照< 桂 明可爱的农村 少年形 象。在教学 中 , 教师 那样 的节奏、 语调 、 语势、 情感来读 要充分运 用朗读这种 阅读手段 . 法表达 出全 国人 民在 十里长街盼灵车 , 送 林 山水》 让 学生在

浅析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浅析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浅析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小学生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关注内容和要点。

如何使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朗读得到有效的训练,并通过朗读与实际的语文素质相结合来提升语文学习效率,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本文就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朗读教学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以供参考。

标签:阅读;文意;氛围;多元化前言新的义务教育中语文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在充分的课本知识阅读中去体会文章的整体感。

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在阅读中逐渐的得到情感的熏陶。

所以,阅读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感悟知识和内容,也是当前许多教师进行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中引导作用的发挥,确保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提升。

一、注重情景式阅读基调小学高年级已经接触到不同题材的文章,教师要对文章进行情感基调的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情景的融入和引导,让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形成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

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文章大概有三类:1.寓言童话类寓言童话都源自于真实生活。

在进行这些课文的阅读时,教师要首先对文章的基本情感进行一个初步的描述,然后再预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发挥想象,并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来对语言故事所蕴含的基本情感和哲理进行透析。

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作为当今的孩子来说,很难体会到当时小女孩儿那种饥寒交迫的感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想象自己处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自己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在年三十的晚上,没有又冷又饿,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形成同情和感触,从而更加理解童话的语言故事。

2.景物描写的文章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是对自然景物描写的文章。

比如《桂林山水》、《庐山云雾》这些都通过优美的文字对自然风景进行了描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带领学生似乎进入到了优美的仙境。

那引人入胜、巧夺天工的景色似乎就摆在了学生眼前。

教师在引导式阅读中,要注重阅读的基本基调,并在关键时刻要注重对感情升华的表达。

这样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跟踪中,就会形成抑扬顿挫的语气,通过连贯地朗读节奏,对自然景观里的文章形成一气呵成的激昂乐曲,从而也能够领会到自然景物的神奇,壮观,美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对于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和文学素养有着直接的影响。

以下是几条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直接关系到朗读的效果。

如果学生对作品缺乏兴趣,那么朗读的效果难以达到最佳状态。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朗读名著、讲解名人故事、分享读书体验等。

二、建立正确的朗读习惯朗读时,学生需要通过良好的习惯来保证声音、速度、语调等方面的表现。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大声朗读,同时要求学生遵循语音语调、停顿抑扬等朗读基本规范,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朗读技巧。

三、强化对标准音的认知学生在朗读中需要越来越准确地使用标准音,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和训练。

可以通过大声朗读、词、句之间的对比,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标准音,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掌握使用音。

四、有效的朗读训练方法在朗读训练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如课堂朗读、集体朗读、个人朗读等。

不同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达到不同的目标。

例如,课堂朗读可以让学生在听老师读后,进行即时跟读以增强朗读技巧和准确性;集体朗读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群体对声音、节奏、表情的统一要求,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个人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独立思考,准确把握文学作品的情感。

五、配合课文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具体的文学作品,确定正确的朗读方式。

例如,对于古诗、古文等课文,朗读需要注意句式语气等,特别是某些字词发音的不规则变化,所以教师需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专门的维护和训练。

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朗读不仅是单纯的声音表达,还需要学生具有清晰明了的语言表达,为此,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和表达能力训练。

例如,教会学生运用不同的语音语调,使语言的表达更具感染力,掌握不同作品的情感表达技巧等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 ” 对 含义深远 、 语句优 美、 阶段 。朗读能发展学生 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情 先生也曾说过 :教是 为了不教。 可见方法的重 形象思维 , 于匦面集中、 趣, 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 , 要性 。= 文课程标准》 《 语 在各学段 目标 中都指 出: 描写生动的地方或古诗词 ,可指导学生小声 自 用普通话正确 、 流利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由朗读; 只 为了提高兴趣 , 体会 人物思想 感情 , 对 对课文的理解就逐步加深。 同时 , 朗读也是一种 “ 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有 有在一定方法指导下 的朗读 ,才能达到这一要 故事性强或对话 多的课文 ,可进行分角色表情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甘肃省渭源县会川镇西关中心小学 《 语文课程标准》 在教学建议中指 出:各个 “ 学段 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朗读和默读 。在小学 ”
二、 教给 朗读方法
王晓琴
篇幅较 长、自然段较多 的课文可由几个人或全
古人 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叶圣陶老 班全组接续读 ; 了诱 发想像 , “ ” 为 体会 意境 , 发展
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 的思想 感情 , 做到有感情 这一切汇成 了一 曲深邃幽远的天籁之歌。人与
自然在这里达到 了高度 的和谐统一。这不也是

创设 朗读情景的方法很多 , 教师利用导语 , 地朗读。
教师通过对 重点词 、 句和段落 的朗读指导 ,
种美的享受么?
朗读兴趣 , 引导他们进入朗读情景。其 中, 导语 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 中心思想 的把握 ,又可 贵在引趣 、 激情 、 指向。教师根据不 同课文的不 以促进 对重点 段 中含 义深刻 的语句意 思 的理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体会课 文思想感情的基础 上 , 用恰 当 的语 调 、 语速 , 有感表
综上所述 , 阅读 教学 中, 在 教师有意识地依 据教材 , 抓 住重点有感情地 范读 , 目的地指导朗读 , 有 不但 能使学 生从 正确 的朗读 ( 声调 、 含 节奏 等方 面) 去理解课 文 , 感受课 文
情地朗读 。如教学《 草原》 那 里的天 比别处 的天 ……表 中“
朗读 , 朗读好课文 , 把学 生的 注意力 吸引过来 , 师生 才能情 不 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 。当然 , 师范读 时要让 学生边 听 教 边想 , 边看边画, 正确听 出切 奏、 顿和 速度 , 停 轻后果 缓急 ,
让学生进入意境 。
二、 依据教材 指导 朗读 朗读作 为一 项 阅读基 本功 , 就 必须依据教材 , 根据 不同文体 的课文 进行 朗读 指导 。而 朗 读指导也要讲究方 法, 意有 的放 矢地组 织训练 。在课 文 注
节。
清鲜 , 天空/ 是那么明朗, 使我/ 总想高歌 一曲 , 表示我 的/ 愉
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 , ” 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 由于
没有遮拦 , 显得格 外开 阔 , 叫人 特别 愉 快。有 了这种 体 也 会 , 自然而然地进入 了这种意境 , 就 也就会无拘无束 地读出
示我的愉快 ” 可从两方面着手 : 时, 一是要正确地停顿 ; 二是 要读出重音 。“ 那里的天/ 比别处的天/ 更可爱 , 空气 是那 么
的思想感情 , 而且能唤 起学生 的读书热情 , 调节课堂 气氛。
让学生 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 产生共鸣 , 到陶冶情操 的 目 达 的。因此 , 我深深 地体会 到 , 指导 学生 掌握 正确 的 朗读方 法, 加强感情 地朗读训练 , 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 的重要环

朗读指导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朗读指导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朗读指导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朗读指导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朗读指导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对学生的影响。

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朗读指导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朗读,学生能够在模仿声音、语调和语速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朗读指导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提升语言表达的流畅度和自然度。

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学会掌握正确的停顿、重音和语气,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

二、培养阅读兴趣朗读指导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会通过模仿和理解文章的内容,逐渐对阅读产生兴趣。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感受文章的情感和氛围,从而培养对阅读的兴趣。

在朗读中,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喜好,选择生动有趣的文章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去接触阅读材料,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提高语文素养朗读指导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文字表达和思想情感,从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并且,朗读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在朗读指导教学中,老师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古代文化、历史典故和风土人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语文素养。

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朗读指导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朗读需要学生用心去理解文章的内涵,用情去表达文章的感情,用力去控制自己的声音和语气,这些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调节情绪,释放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在朗读指导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音乐、表演等方式,增加朗读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朗读中得到快乐和满足,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提高学习成绩朗读指导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它有助于学生提高发音准确性、语调抑扬顺畅性以及语速协调性。

以下是一些朗读指导的方法:
模仿朗读: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标准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听录音,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正确的发音、语音语调等。

整体朗读:学生可以选择一篇短文或课文进行整体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准确的发音,流畅的语调,特别是注意停顿和语气的处理。

分段朗读:将一篇较长的文章分成若干段落,学生分段进行朗读。

这样的朗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更好地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

合作朗读:让学生组成小组,互相合作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可以互相指导和纠正发音错误,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

音标训练:对于一些发音困难的词语,可以进行音标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音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

配音朗读: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或片段,让学生进行配音朗读。

通过模仿角色的声音和情感表达,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音语调的准确度。

除了以上的方法,朗读指导还需要结合其他教学活动和教材内容进行综合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朗读、课外朗读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同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朗读水平。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靓丽风景——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靓丽风景——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
” 。

欣 赏 和 评 价能
还 需 要 适 量 阅读 课 外 书 籍

现 在 有 很 多 与 书 本 配 套 的课 外 读


这 也 是在告诉我 们 :教 学 中阅读 是学 生 亲 身参 与 阅 读 实践
尤 其 是 对 我 们 农 村 的孩 子 来 说 它
叶 圣 陶先 生 曾经 说 过 : 阅读 文 章 首先 应 通 读 全 文 再 知 文
, ,
的 人 物 事 产 生 强 烈 的 情感 共 鸣 并 受到 各 种 社 会性 的情感 陶
、 、 ,
并 将 其 内化 为 自己 的 情感 意 志 即 由文 字 文 章上 升 到 文 学 上 升 到 对 文 化 的 品 味 鉴 赏

中高 尚的 道 德 情 操 产 生 共 鸣




小学 时 代 教师 2 0 0 9 18 ( 总 第 9 期 )




对 隐藏在 文 字背 后 精 义 的 理 解 以 及对 其他 文 字 的 理 解 如学 习


朗 读 是 阅 读 的起 点 是 理 解 课 文 的 重 要 手 段


毛 生 预 习 之 后 我再 帮他们 算
, ,
阅读 是 由 多 种 心 理 因 素组 成 的 复 杂 的智力 活 动 它 不 是 机 械 地 重 复 原 文 而 是 要 通 过 内部 语 言 进 行 理 解 把 原 文 转




感 情 朗读 体 验 情 境

“ ,



朗读 有 利 于 发 展 智 力 获 得 思 想 熏 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

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进行朗读指导,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关键词】教师范读;指导朗读;激发兴趣;发展语言;陶冶情感
朗读中的感情像在生活中一样,只有朗读真正产生了这种情感时,才能从语调里自然地露出来。

指导朗读,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要求读流畅,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学生不深入地了解课文的内容,不切实为课文的内容所感染,那么他根本无法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因而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前应启发学生从各方面进一步地把握全文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启发性原则进一步进行指导。

下面结合自己的朗读教学实践,谈点做法和体会。

1. 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

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

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

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
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

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切奏、停顿和速度,轻后果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

特别像《再见了,亲人!》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体会到朝鲜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已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

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2. 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

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做到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

(1)学前读。

指初读课文,表层性朗读。

讲课前,先让学生默读。

这时,应由学生自由读,多读几遍,克服那种不给充分时间,只是浮光掠影地读上一、二遍的现象。

这一环节是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读懂”。

为了达到训练目的,必须强化预习的功能,强调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变集体读书为人人参与的读书活动,人人做到三读;一读得正确,结合查字典,扫除阅读障碍;二读得
通顺,做到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多字、少字,不可回读一字;三读得流利,做到琅琅上口,字字于心。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不对课文内容串讲、串问,只作适当的背景介绍及个别难于理解的词句点拔,以增加学生多练的机会,使其逐步到四会:一会利用工具书读懂词句、读懂课文;二会围绕课后问题边读边想,自己解决问题;三会动笔在读过的文章上圈、点、批、注;四会自己提出疑问,参与讨论。

并在读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思考问题中,发展思维;在讨论质疑中,发展语言。

(2)学中读。

即在第一环节“读懂”后的第二环节“读懂”。

要引导学生知道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的。

这就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情节分析法,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切入口,使学生在获得对全文的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中去领悟阅读或写作的各项基本功,真正做到“从语言表达上理解内容,从写作方法上指导阅读,从语言运用上掌握语言”。

其训练过程要注意三点:第一,要紧扣重点,不面面俱到。

要根据教材确定重点训练项目的前提下可根据课文的特色适当安排少量的一般基本功训练引导学生自己去品读、琢磨。

第三,要建立整体性观念,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课文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高度统一,必须从整篇课文着眼,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切忌孤立进行词、句、段的训练。

要引导学生在词句段篇的联系中展开积极的
思维活动,弄清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获得对全文更透彻的理解,感悟精妙的语言表达形式。

(3)学后读。

指理解后读,做到熟读成诵。

如《草原》一课,选择草原歌曲配乐朗读。

通过这样的朗读,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地,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

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自然能做到熟读成诵。

3. 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

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对《鸟的天堂》一文进行朗读指导时,我就重点抓住其中的第8自然段和11、12自然段,其它自然段则一带而过。

理由是什么呢?第8自然段作者运用了联想的修辞手法(区别见闻和联想是本单元的阅读重点),把大榕树表现得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

最后一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第11、12自然段,作者从鸟声、鸟影、“我们”的眼睛等几个方面进行描写、衬托,没有用一个“多”字,却明显地让人感觉到“鸟的天堂”里有数不清的鸟儿。

与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所见所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

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熟读成诵激发兴趣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是呀,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可找出廉颇说的话来读一读。

要引导学生抓住“很不服气”这个词来理解整段话,突出他有“计较个人地位”的思想。

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要读得急重些;“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要读得缓重些来突出廉颇对蔺相如地位比自己高而不服气。

而蔺相如又是怎样对待廉颇的呢?要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蔺相如说的那段话。

“秦王我都不怕,还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我们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攻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啊!”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可用两种不同的语气来指导,第一种用读普通反问句时的高声调、重语气来读,第二种用沉缓的语气来读,让学生对比,哪一种语气让人觉得蔺相如是在自
吹自擂,哪一种语气更能反映出蔺相如对敌狠,对己和的高尚品质。

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训练,把学生的学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要再现作者的全部思想感情,只有通过朗读。

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的目的。

我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浅谈阅读教学中读的训练》,刘庶民
[3] 《朗读教学不容忽视》,《小学语文教学》,刘蕴智
[4] 《朗诵艺术的技巧与赏析》,郭玉斌
收稿日期:2013-04-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